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建筑物、老师、设施全都是孩子成长的工具

发布时间:2020-01-09

交通工具幼儿活动方案。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教育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平常你收集了优秀的教育笔记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建筑物、老师、设施全都是孩子成长的工具》,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参加日本东京藤幼儿园分享会的收获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里,国际华文蒙特梭利协会理事长苏小妹老师诚挚邀请了日本东京藤幼儿园的园长加藤积一先生,副园长加藤久美子,教学顾问松浦公纪来京分享。因为要负责此次活动学术组的工作,有幸参加了10月1日的学术讨论,和10月2至3日共四场活动。3天的大会分享讨论中,感触最深的是加藤先生说:“我们的幼儿园的建筑物,老师,设施设备全都是孩子成长的工具!”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才是藤幼儿园的成功之道!

他们的理念就是“创造幸福的未来”,老师的工作就是“帮助创造幸福的未来!”

建筑设计是这样得来的:

十几年前加藤先生[藤幼儿园“学习的设计”(指知识的传递方式方面)]第一次见到佐藤可士和先生[藤幼儿园“状况的设计”(指环境方面)]和手塚貴晴先生[藤幼儿园“建筑设计”]。当时的佐藤可士和先生和手塚貴晴先生他们还没有今天这样出名。两位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他们三位夫妇一起亲自在幼儿园担当保育员,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观察孩子一天的活动。在设计上他们共同商讨、实践、磨合,才有了今天的藤幼儿园。

今天,藤幼儿园这个椭圆形建筑受到了世界的瞩目。这一次的分享,让我感受到“从孩子的体验感”设计出的建筑才会富有生机。

老师的工作“帮助创造幸福未来”

[园长和副园长的一天]

园长每天都会和每一位老师打招呼。 “你的发型变了”,“你今天穿了新衣服”等等。加藤园长说重要的不是说什么,因为说什么都可以,重要的是这一天里要和每一位老师有交流。他不会对老师说教,而是致力于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园长负责检查所有的对外宣传资料。主页上更新的资料,每周的“孩子新闻”等。园长为这次的分享大会准备了上百页的PPT,因为含有大量孩子的照片,他特意叮嘱不可以录像、拍照。他提前请自己在日本居住的中国朋友将他的PPT译成了中文,现场播放的时候也是通过他自己携带的U盘。

通过幼儿园的主页(

* “园长的话” 每月初、月末各一期,由加藤园长撰写;

* “蒙特梭利通讯” 每月2~3篇 介绍蒙特梭利教室的相关“工作”等,由久美子副园长撰写;

* “儿童新闻” 每周1篇 由加藤园长每周从19个班级的5000多张照片里筛选出大约50张,并在每张照片下面手写上相关内容。每周末印刷好,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带回家和家人共同阅读。

不断学习。园长不仅自己要学习最新的政策、各种信息,也带领老师们一起学习;不仅学习本行业的内容,也向不同行业的人学习。

加藤久美子副园长:

虽然负责藤幼儿园的所有后勤管理工作,久美子副园长却没有给我留下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印象。她一直站在加藤园长的身后,温柔、内敛。

加藤园长认为,从一个企业的管理比例来说,掌握事业方向的占4成、负责落实经营细节的要占6成,而这也正是他与妻子的工作比例。他谦虚地说自己做不了琐碎的工作,妻子的工作比他更多。

就是这样一位妻子,每天早上8:15和加藤园长一起到幼儿园,晚上20点再一起回家。家里还有老人和两个孩子。久美子副园长说,相对于“严厉的爸爸”或是“温柔的爸爸”来说,加藤园长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是一位“有趣的爸爸”、受孩子们尊重的爸爸。而两个孩子有什么事情一般会找妈妈商量。

久美子副园长是在她的孩子2、3岁的时候,参加了松浦公纪老师的蒙特梭利教师培训。她不仅负责学校的后勤,还负责教学管理。

久美子副园长说自己的记性特别好,因为看过每个孩子的入园申请,所以即便在校外碰到幼儿园的学生,她也立刻就可以说出那个孩子的名字、知道那个孩子是谁家的、排行老几。

在这里我们看到园长夫妇忙碌的一天,虽然很少有所谓“自己的时间”。然而加藤园长却乐此不疲。这几天的分享他几次提到:在幼儿园之外,在大街上,在超市里,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见到他都会大声地和他打招呼,叫他“园长老师”。到了这个年纪还能有那么多3、4岁的朋友,这是让他感到最荣幸的一件事。

[老师—家长,幼儿园-家]

每年4次蒙台梭利通信,纸质的材料,因为长文章妈妈们不会读,而且很多年轻妈妈不懂这些东西,然后我们采用读的方式是在照片下加一句话,增加他们的理解。(希望推广一种在家庭中可以推进的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孩子帮助父母做一些事情,能够促进孩子动作,然后能够掌握一些生活的技巧,然后由父母教给孩子一些东西,我们认为这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我们要把鞋子摆好,我们要关灯,我们要管水龙这些,如果我们在幼儿园教了这些,但在家里做不到的话,是没用的。)

在通信里面我们还通过手机的方式把这个传递出去给大家看。还会发一些动画,展示照片上传之后让家长们看。当然很长的话家长也不会去看,所以一般最长50秒,或者40,30秒之内的东西。然后把我们要宣传的东西弄到非常的简单易懂。

藤幼儿园里到处贴二维码,内容是比如说有人在走廊里跑,有的老师会说不许跑,有的说老师什么都不会说,或者有的说“我们一起走吧”,但是这样说其实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做了,所以我们需要统一老师这样的认识。

教育当中会说我们做了什么事情,目的是什么,然后我们会按照一些不同的项目,写成日文和英文然后发给大家。这样爸爸妈妈们看了之后,当然有些家长认为我把孩子交给你们我就放心了,但是,我们不断的向家长传递这样的事情,展示我们幼儿园在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比如 说一些我们的孩子受伤,不断让家长知道我们的一些情况,如何处理等,让加家长明白。比如楼梯是运动协调能力,手脚灵活性,腰腿的强化,一些危险意识。这样的话我们就把职员,老师和家庭里面我们要注意的地方传递出来,达到一致

老师会向家长传达幼儿园培养状况,使得家庭和幼儿园能共同关注幼儿成长。教师的这种态度,可深化家长到信赖感和安心感,教师也能更自信愉快。因为不断要向家长宣传,建立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传达能力成为一个重要到纽带。

为此,我们老师必须清楚幼儿的具体培养状况,现在我们在培养那些方面,然后我们想要培养幼儿那些方面, 所以老师掌握仔细观察幼儿成长的能力非常重要。YjS21.Com

每月个还有很多丰富的活动,比如9月份运动会,比如找虫子,做虫子博士等等。

所以说孩子在幼儿园是家庭,在家庭里是幼儿园。并不是所在家庭里就忘掉在幼儿园教的一些东西,加藤先生说“幼儿园是家,家是幼儿园”。在这里让我体会到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是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的发心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既然大家目标一致,就没有什么不能完成的!

设备设施中设计了很多的“不便”

*开关灯,是用拉绳,因为社会方便而孩子不知如何发生产生

*教室没有墙壁,需要时只用木板隔开,因为需要建立孩子专注力,孩子们对他们想看,想听的进行筛选,不受环境影响。

*教室门时推拉木门,关门经常有缝隙,小朋友就会重新把它关好,这是练习把事情做好的同时建立同理心。

*洗手处只有旋转开关式的水龙头,没有洗手盆,因为如果孩子忘了关水,水会溅到满地,脚上。这时孩子会感受到,很介意就会主动关小,并且水不是感应出来的,要有开关,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

*接雨水的地方,孩子自由的触摸,袖子弄湿了,自己发现需要卷,自己发现的而不是大人说如何解决问题这个问题。

*操场的草坪不是平整的,有空洞,孩子们学习不要重复跌倒。如果孩子没有机会学习学习平衡,又如何成长呢!

*楼顶天台没有游乐设施,需要孩子自己创造自己的游戏,并自己建立游戏规则。

*水井打水,做一些很原始的事情,体验这些事情,让孩子花一些功夫,做出一些行动来进行学习。然后成长。

这里并不是把很方便的东西,都摆在孩子面前,故意设置一些不方便的地方,让孩子自己去发展能力,这个才是让孩子成长的地方。因为不便使人思考,思考过程就是培育孩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你们都是老师的宝贝


午睡得时间到了,我走进寝室拉上窗帘,寝室的光线瞬时变得暗淡而又柔和。孩子们都愉快的到自己的小床上躺好。跟往常一样孩子们慢慢的进入了梦乡。鼾声轻轻的响起,我来回的巡视着帮孩子们盖好被子,小心的掖好被角。看着一张张熟睡的小脸,我忍不住仔细的端详、细细的欣赏着睡梦中孩子们。我的内心充满了柔情、充满了幸福和爱恋。我禁不住回想起和孩子们在一起度过的那些时光,还清楚的记得孩子们刚入园的情景,孩子们在与爸爸妈妈分别的时候痛哭流泪一个个跟小泪人似的,让人感觉心酸不已。时间像小马车一样载着我们向前跑,转眼之间我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短暂的时光里,每一个孩子的身影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内心胆小的睿睿、憨厚善良的浩然、活泼好动的蒲忠钰、乖巧可爱的紫钰、调皮机灵的鸿宇,多才多艺的、、、,细细数来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各自的性格和特点,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我已经爱上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透过孩子的每一点成长,看到了我们辛苦劳动的成果,孩子们的回报是数不清的爱和温暖。孩子们是天真的、纯洁的,他们用稚嫩的语言和纯朴的行动表达着对我们的依恋和信任。孩子们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我是他们的护花使者,细致观察、认真理解,为花儿浇灌、施肥、剪枝,让充足的阳光照耀他们,让甘甜的雨露滋润他们。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我关注孩子们的成长,享受和子们在一起的快乐,感谢孩子们为我的生命绘画出绚丽的色彩,给我的精神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我爱我的工作,我对我的选择无怨无悔!

孩子每天都是新的


带孩子自由活动后,刚刚走进教室,就发现娃娃角的一只小碗坏了。我马上回头问孩子:“是谁把小碗弄坏了?”“孔岩!”孩子们不假思索,大声回答道。“不是我弄坏的!”孔岩马上站起来反驳。一看是孔岩,我当时就火了,这个孩子,调皮捣乱,几乎天天给老师惹麻烦,一批评,他就摆出一副“不是我”的被冤枉的样子。我生气地说:“是不是你弄的,孔岩?”“不是我!”还是不认错的坚决样。“那你看见是谁弄坏的?”“是孟文迪。”孟文迪?班里最老实、听话的孩子?我把头转向孟文迪,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她。只见孟文迪满脸通红,低着头站了起来。原来,小朋友玩娃娃家的游戏时,把小碗碰到了地上,孟文迪不小心给踩破了。我当时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我在班上给孔岩道了歉,告诉孟文迪以后要小心。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也引起了我的反思:孩子们不明真相,为什么会说是孔岩呢?我没有弄明真相,为什么会对孔岩发火呢?思来想去,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成见”。我因对孔岩一贯调皮有成见,孩子们则以老师的成见作判断。幸亏孔岩看见并据理力争了,否则,我不是冤枉了他吗?

由此,我不得不继续反省: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己到底还抱有多少这样的成见?面对这群与我朝夕相处的孩子,自己是否因对他们最初的印象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态度?是否根据某些理由给个别幼儿挂上了“好孩子”、“坏孩子”等不同的标签?值得欣慰的是答案是否定的。我爱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是他们给我带来了欢笑,是他们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意义!孔岩这件事让我明白:千万不要对孩子有成见,孩子每天都是新的!

你们都是坚强的孩子


打针,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害怕的一件事了,因为一个字——“疼”。去年小小班体检的时候——“哭声一片”。因此这次体检,我们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决定在打针之前上一堂很好的“鼓励”课。于是我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为什麽要体检、抽血?一直谈到抽血时的感觉。谈到这,我说:“老师小的时候也扎过指头,抽过血,感觉就像小蚂蚁咬了一口似的,一点都不疼,老师打针从来没哭过”。这时候孩子们纷纷说:“老师我打针不哭”“我也不会哭的”“那天妈妈和我打吊瓶我都没哭”-----“好,这才是勇敢、坚强的好孩子。抽血的时候小朋友好好感觉一下,是不是跟小蚂蚁咬一口一样,老师是不是在撒谎好不好?老师相信你们比老师更勇敢,是更坚强的好孩子!”经过讨论后,孩子们在精神上马上放松了许多,孩子的面部表情透露出一种想试一试的冲动。效果果然显著,下午孩子们进行体检,一个个笑嘻嘻地、自己摁着棉棒,边嘟囔着:“一点也不疼”,几个孩子凑一起交流“(*^__^*)嘻嘻……”“你看,我的指头不淌血了”“真的像小蚂蚁咬了一口”“那个阿姨都跨我了,跨我勇敢,嘻嘻”“张老师,我没哭”------看着孩子们这样勇敢的表现,我高兴的对孩子们伸出大拇指“你们真是坚强的好孩子”。由此可见,体检时,也要进行先前教育。特别是在困难面前要多进行教育,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受表扬,禁不住鼓励,喜欢戴高帽。鼓励教育,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老师的关心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聪聪是幼儿园小二班的孩子,长得白白净净、虎头虎脑的。每天由奶奶接送,而且对他疼爱有加。奶奶每天总是在家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脸洗的白白的,然后擦上宝宝霜,闻上去香喷喷的,然后送到幼儿园。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可爱的孩子,刚入园时居然不会说话,所以聪聪又是一个特殊的孩子。他的家人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心里肯定着急。正常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无论是和同伴交流,还是和大人说话,语言表达方面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聪聪做不到。他有时嘴里会发出呜里哇啦的声音,不知在讲些什么。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是听不懂别人说话呢?还是耳朵有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种种猜测都被否定。这样的孩子小朋友都不愿跟他玩儿,老师们更是对他单看一眼。平时有机会就单独对他进行语言训练,说一些简单的词汇。聪聪说起来虽然很吃力,但还是很努力地。有一次,当他吃力地说出“老师好”时,大家都很高兴,我下意识地在聪聪的脸上吻了一下,匆匆笑了,笑得好开心啊!这是他的进步,也喜欢老师的这个奖励。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呢,渐渐地,聪聪学会了很多词,比如:你好、谢谢、大家好······每当他学会一个词,都会得到老师的吻,这个时候,我发现聪聪是最幸福的了,因为老师的吻是他进步的动力。就这样半年过去了。有一次上音乐课,学的是《颜色朋友在哪里》这首歌,每次学完我都会让所有的孩子上台前来展示,聪聪也不例外。表现好的孩子会得到大家的掌声,还有老师奖励的小粘贴。得到奖励的孩子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轮到聪聪唱了,虽然在说话上匆匆有进步,可唱歌聪聪还是弱项。让我倍感意外的是,匆匆竟然唱的调很准,并且吐字清楚,虽然没有唱完整,但是我觉得他是班里唱的最好的一个。我带头鼓起掌,把小粘贴贴在他的额头上,而且深深地吻了一下他的小脸,老师的每一个吻都代表着他的一次进步,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

在这期间,我们积极和聪聪的家长合作,他的家人从没放弃过对聪聪的培养,家园合作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孩子们现在都愿意和聪聪玩儿,他也渐渐的融入了让这个群体。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家庭的温暖,老师的关心是孩子成长的基础,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都是好孩子!


昨天,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新华爱心中学春游!这个春游由于天气关系已经难产了一次了,所以孩子们都特别地期待和兴奋。尽管昨天春游时没有太阳,但是孩子们欢乐的笑容却为我们的春游活动增添了一抹阳光!

他们快乐地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零食,自由自在地在宽阔的塑胶跑道上尽情奔跑,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旷的操场上合成了一首动听的旋律。

让我觉得欣慰的是,昨天孩子们表现得非常懂事。虽然孩子们都很开心,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兴奋而大声嚷嚷。特别是在经过大哥哥大姐姐教室外的林荫路时,孩子们忍住住了自己的兴奋,非常安静又非常迅速地走过去,有几个孩子甚至还捂住了嘴巴,掂起了脚尖,生怕自己发出的声音会打扰到正在学习的哥哥姐姐。看到他们如此的可爱纯真,真的是让我好感动。

我们在花坛前合影时,正好是他们的下课时间,陆陆续续有中学生经过我们的身边,有几个学生还开心地跟我们的小朋友打招呼。这时,我们班的璐璐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他们真的说我们是可爱的好孩子了!”看着她自豪的表情,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原来她还记着我昨天说的话。因为怕孩子们太开心管不住自己,所以昨天我在讲春游事宜的时候,跟他们说:“如果大哥哥大姐姐看到我们安安静静很有礼貌的样子,一定会说真是一群可爱的好孩子!”没想到他们真的记住并且也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

其实,孩子们,你们昨天的表现真的让老师很感动也很欣慰,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大声而自豪地对别人说:我们都是好孩子!

孩子的每天都是新的


带孩子自由活动后,刚刚走进教室,就发现娃娃角的一只小碗坏了。我马上回头问孩子:“是谁把小碗弄坏了?”“孔岩!”孩子们不假思索,大声回答道。“不是我弄坏的!”孔岩马上站起来反驳。

一看是孔岩,我当时就火了,这个孩子,调皮捣乱,几乎天天给老师惹麻烦,一批评,他就摆出一副“不是我”的被冤枉的样子。我生气地说:“是不是你弄的,孔岩?”“不是我!”还是不认错的坚决样。“那你看见是谁弄坏的?”“是孟文迪。”孟文迪?班里最老实、听话的孩子?我把头转向孟文迪,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她。只见孟文迪满脸通红,低着头站了起来。原来,小朋友玩娃娃家的游戏时,把小碗碰到了地上,孟文迪不小心给踩破了。

我当时哑口无言。

过了一会儿,我在班上给孔岩道了歉,告诉孟文迪以后要小心。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也引起了我的反思:孩子们不明真相,为什么会说是孔岩呢?我没有弄明真相,为什么会对孔岩发火呢?

思来想去,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成见”。我因对孔岩一贯调皮有成见,孩子们则以老师的成见作判断。幸亏孔岩看见并据理力争了,否则,我不是冤枉了他吗?

由此,我不得不继续反省: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己到底还抱有多少这样的成见?面对这群与我朝夕相处的孩子,自己是否因对他们最初的印象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态度?是否根据某些理由给个别幼儿挂上了“好孩子”、“坏孩子”等不同的标签?值得欣慰的是答案是否定的。我爱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是他们给我带来了欢笑,是他们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意义!

孔岩这件事让我明白:千万不要对孩子有成见,孩子每天都是新的!

每个孩子都是宝


嘉怡是我们班的一个比较内向的小姑娘,有点腼腆,胆子很小。来园之后,我有意观察过:早上入园的时候站在门口,任凭老师怎么劝说都不肯开口跟老师打招呼;玩玩具时,其他的孩子争先恐后,甚至会为了抢玩具弄得脸红耳赤的,嘉怡则一个人坐在旁边拿着其他孩子都不爱的玩具摸摸地玩着;喝水时,别的孩子早已三步并作两步地抢先接水,她一个人慢慢地走在后面;课堂上,活泼的孩子早已迫不及待地高举起小手等待老师的提问了,嘉怡则在老师眼神的再三鼓励下畏畏缩缩地站起来。。。

有一次饭后看书活动结束后,我请小朋友把书放好,然后到老师身边了排队一起出去散步活动

,有的孩子很快地把书“扔“到图书柜子上,然后跑到老师身边来争当火车头了排队了。只有嘉怡还蹲在那里帮忙把小朋友掉在地上的书全部捡起来在书架上整理好、放好。看到这一幕,我马上抓住机会夸奖了她。还请她当火车头,这无疑使对她最大的鼓励,也是对别的小朋友起榜样作用。渐渐地,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有很多很好的品质,和班里的老师一起讨论过后,我们更多的关注她把机会留给她,耐心地诱导,鼓励她大胆地表现自己,并给她创造表现的机会,而且不忽视她的点滴进步,并适时地在孩子们面前表扬她,渐渐地她敢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了,会在小朋友面前唱歌了,会主动跟老师说家里发生的有趣事情了,愿意跟小朋友一起玩了。。。

从她的事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感受,尤其是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并抓住契机对她适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的话,让孩子觉得幼儿园和家里一样温暖、有爱。

孩子眼里的都是好东西


我利用中午放学的时间,在我们班里修剪了印好的图片,随手将那些五彩缤纷的边角料扔进身旁的废物箱里,下午孩子们入园了,他们一进门就边探头探脑的,还不时诡秘地转过头来察看情况,紧跟着,好几个小朋友也被吸引了过去,只见他们叽叽喳喳地指点着什么。我便带着一丝好奇,上前去探个究竟,还听孩子们发出一阵阵赞美之声,这个说,这张纸好漂亮呀,那个说,上面的花边像我家窗帘上的。其中一个小朋友忽然冒出一句:“要是给我带回家玩玩就好了!”她就不加思索的伸手就抓。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老师来啦!”她的手赶紧一缩,小朋友们就立刻散开了。

在我们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纸,每次废纸扔进垃圾箱我都觉得有点可惜,所以我们班一直有几个大纸箱,作为孩子们剪手工的边角料、画错的白纸的“家”。每次箱子满了我就会把这些废纸卖成钱给孩子们买些小奖品作为鼓励。我一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可是今天,当看见孩子们那种带着遗憾还不时会偷偷瞟几眼的神态时,我在反思,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节约,要废物利用。可是当孩子想真正去利用它的时候我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采的,一朵小花,一个小石子,一根小木棍都会让其珍惜不已,而作为成人常常会忽略与不解。

如今,我们班又多了一个“百宝箱”。手工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用这些边边角角剪剪贴贴,再进行适当的添画,作品非常漂亮,孩子们也很感兴趣,这样即真正变废为宝,又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建筑物、老师、设施全都是孩子成长的工具》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交通工具幼儿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多样的建筑物,初步理解建筑物的概念。 2.提高分析比较的能力和欣赏的能力。 3.动手用纸箱搭建房屋。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在活动中...
    2020-09-23 阅读全文
  • 每个孩子都是小老师 过去,我们每天的教学活动内容是通过写在小黑板上或是以书面形式告诉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的什么,回到家再帮助幼儿进行回忆复习,这种状况幼儿完全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幼儿始终处于被检查的状态。久而久...
    2020-12-09 阅读全文
  • 你们都是老师的宝贝 午睡得时间到了,我走进寝室拉上窗帘,寝室的光线瞬时变得暗淡而又柔和。孩子们都愉快的到自己的小床上躺好。跟往常一样孩子们慢慢的进入了梦乡。鼾声轻轻的响起,我来回的巡视着帮孩子们盖好被子,小心的掖好被角。...
    2020-12-31 阅读全文
  • 孩子每天都是新的 带孩子自由活动后,刚刚走进教室,就发现娃娃角的一只小碗坏了。我马上回头问孩子:“是谁把小碗弄坏了?”“孔岩!”孩子们不假思索,大声回答道。“不是我弄坏的!”孔岩马上站起来反驳。一看是孔岩,我当时就火了...
    2021-07-21 阅读全文
  • 你们都是坚强的孩子 打针,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害怕的一件事了,因为一个字——“疼”。去年小小班体检的时候——“哭声一片”。因此这次体检,我们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决定在打针之前上一堂很好的“鼓励”课。于是我和孩子们展...
    2021-12-1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多样的建筑物,初步理解建筑物的概念。 2.提高分析比较的能力和欣赏的能力。 3.动手用纸箱搭建房屋。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在活动中...

2020-09-23 阅读全文

过去,我们每天的教学活动内容是通过写在小黑板上或是以书面形式告诉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的什么,回到家再帮助幼儿进行回忆复习,这种状况幼儿完全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幼儿始终处于被检查的状态。久而久...

2020-12-09 阅读全文

午睡得时间到了,我走进寝室拉上窗帘,寝室的光线瞬时变得暗淡而又柔和。孩子们都愉快的到自己的小床上躺好。跟往常一样孩子们慢慢的进入了梦乡。鼾声轻轻的响起,我来回的巡视着帮孩子们盖好被子,小心的掖好被角。...

2020-12-31 阅读全文

带孩子自由活动后,刚刚走进教室,就发现娃娃角的一只小碗坏了。我马上回头问孩子:“是谁把小碗弄坏了?”“孔岩!”孩子们不假思索,大声回答道。“不是我弄坏的!”孔岩马上站起来反驳。一看是孔岩,我当时就火了...

2021-07-21 阅读全文

打针,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害怕的一件事了,因为一个字——“疼”。去年小小班体检的时候——“哭声一片”。因此这次体检,我们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决定在打针之前上一堂很好的“鼓励”课。于是我和孩子们展...

2021-12-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