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教案《海里的动物》

发布时间:2020-07-01

幼儿园动物的教案。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自己讲的课学生们爱听,能学习的更好,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关于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海里的动物》”,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海里的动物》”,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了解海洋生物。

2、通过印手印的活动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

3、通过表达各种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通过各种划割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调节能力。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6、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海洋生物的照片,曲别针,吸铁石,印泥,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湿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一边看海洋生物的照片一边讨论。

①准备海洋生物的照片。

-老师拿来了在海里生存的动物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动物呢?

②看看照片,摸一摸,研究一下。

③研究一下活动的道具,吸铁石和曲别针。

④把曲别针别在动物的照片上,用吸铁石玩钓鱼的游戏并说说这些动物的特征。

-老师用吸铁石找找大海里的动物,都能找到哪些动物呢?

⑤说说粘在吸铁石上的这些动物。

-背上可以喷水的动物叫鲸鱼。

-大海里有和我们手的样子差不多的动物,找找看是什么?

-和我们手长得差不多的动物叫做海星。我们一起来说一遍海星。

二、展开

1、一边看活动纸一边讨论。

-这是哪儿呢?

-这里有哪些海洋生物?

2、用手在活动纸上印出海洋生物。

①用印手印来表现出来。

-老师告诉孩子们印手印的方法。(做示范。)老师印出鱼的身体。

-大家想印出什么动物呢?

②帮助孩子们印出自己想印的动物。

③印完后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完成剩余的部分。

④对于使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有困难的孩子,老师给予帮助。

⑤使孩子们做出自己想印的动物图案。

三、结尾yjS21.com

1、印完手印后用湿巾把手擦干净。

2、让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印的动物。

幼儿百科:海又称为“大海”,是指与“大洋”相连接的大面积咸水区域,即大洋的边缘部分。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大班教案《海里的动物》”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海里的鱼》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尽量详细周全的描述所观察的物品,培养全面观察的能力。

2.找出图中隐藏的鱼,培养排除干扰锁定观察目标的能力。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

活动准备:

1.视觉游戏的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尽量详细地描述所观察的物品,培养幼儿全面观察的能力。

(1)请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你的同伴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2)现在请你睁开眼睛,仔细观察你的同伴,并详细地描述他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3)现在请你们各自找个同伴,并互相告诉对方,他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4)师小结并表杨刚才观察仔细,描述全面而又详细的幼儿和其他方面表现较好或有进步的幼儿。

2.操作幼儿用书,培养幼儿排除干扰因素锁定观察目标的能力。

(1)师交代题意和答题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幼儿慢慢找,不要着急,要看准了再涂色。

(3)请幼儿展示操作结果,集体验证答案。

3.出示视觉游戏图片,进一步巩固幼儿排除干扰因素锁定观察目标的能力。

(1)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2)幼儿观察,操作。

(3)请幼儿上前指出答案,并说出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

(4)师小结表扬刚才表现积极主动的幼儿和观察仔细的幼儿,以及其他方面做得好的而幼儿。

活动反思:

在交流过程中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幼儿学习积极性没有很好的激发出来,这与我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在幼儿说不出问题的时候,没有恰当的给予引导,没有及时的给出答案,没有控制好教学尺度。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要注意这些。

幼儿百科:鱼是大部分是冷血动物,极少数为温血动物,用鳃呼吸,具有颚和鳍。现存鱼类可分为两个主要族群:软骨鱼类(如鲨鱼等)和硬骨鱼类(线状鳍和波状鳍的鱼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海里的鱼》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尽量详细周全的描述所观察的物品,培养全面观察的能力。

2.找出图中隐藏的鱼,培养排除干扰锁定观察目标的能力。

3.体验发现的乐趣和找到答案后的成功感。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视觉游戏的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尽量详细地描述所观察的物品,培养幼儿全面观察的能力。

(1)请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你的同伴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2)现在请你睁开眼睛,仔细观察你的同伴,并详细地描述他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3)现在请你们各自找个同伴,并互相告诉对方,他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4)师小结并表杨刚才观察仔细,描述全面而又详细的幼儿和其他方面表现较好或有进步的幼儿。

2.操作幼儿用书,培养幼儿排除干扰因素锁定观察目标的能力。

(1)师交代题意和答题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幼儿慢慢找,不要着急,要看准了再涂色。

(3)请幼儿展示操作结果,集体验证答案。

3.出示视觉游戏图片,进一步巩固幼儿排除干扰因素锁定观察目标的能力。

(1)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2)幼儿观察,操作。

(3)请幼儿上前指出答案,并说出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

(4)师小结表扬刚才表现积极主动的幼儿和观察仔细的幼儿,以及其他方面做得好的而幼儿。

活动反思:

在交流过程中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幼儿学习积极性没有很好的激发出来,这与我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在幼儿说不出问题的时候,没有恰当的给予引导,没有及时的给出答案,没有控制好教学尺度。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要注意这些。

幼儿百科:鱼类是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

幼儿园大班教案《深海里的怪鱼》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和了解海洋鱼类的生活环境和特征,扩大知识面。

2、用线描画的方法大胆设计怪鱼的外形,并合理地进行装饰,丰富画面,激发幼儿想象力,提高创作水平。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了解鱼类及其生存环境。

2、物质准备:

碟片、资源库图片、教师范例、纸张、勾线笔、蜡笔、剪刀、“海底世界”背景墙

活动过程:

(一)激趣与引入:

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美人鱼,在大海里游呀游呀,看到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鱼儿,小朋友想不想一起去看看呀?

(播放碟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扩大知识面,引发兴趣。)

(二)观察与思考:

1、提出问题:

鱼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鱼的身上还有些什么?

(播放碟片,鱼是由头、躯干、鱼尾、鱼鳍组成的。)

2、观察讲解:

我在梦里还看到一些怪模怪样的鱼儿,小朋友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碟片,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鱼的外形特征并进行讲解,说说它们“怪”在哪里?为什么会“怪”?)

3、启发思维:

在深海里光线太暗了,我们看不清了,那么会不会还生活着一些样子更怪的鱼呢?你想到了吗?(请想到的小朋友把自己所想的怪鱼的特征告诉大家。)

4、教师示范:

看,老师也画了一条怪鱼,这条鱼身上的花纹可好看啦!可是它还不够怪,老师想让它再怪些。(教师剪下另一条鱼的鱼头、鱼鳍和鱼尾贴在这条鱼身上,变成一条怪鱼)。

(三)欣赏与操作:

1、观摩欣赏:

瞧,有些小朋友就大胆地想象把它们画出来了!

(播放碟片、资源库图片,师讲解范例中的图案设计)

2、幼儿作画:

A、大家画完后我们还要把怪鱼“送”到大海里去。(教师示范剪,提示幼儿画完后把怪鱼剪下来交给老师,再一起把它们贴到“海底世界”背景墙去)

B、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行作画。

(四)展示与延伸:

1、作品展示:

布置“海底世界”,与同伴交流,说说自己的怪鱼怪在哪里?

2、延伸活动:

区角活动中继续丰富“海底世界”,创作更多的怪鱼。

课后反思:

活动设计中,我结合大班幼儿的想象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特点,将想象和创造作为活动的重点,激发幼儿的创作潜能。整个活动设计流程顺畅、步骤清晰、层层引入、环环相扣。

学习过程中,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有效的提问,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利用和调动幼儿已有的美术学习经验和水平,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图案和线条变化鱼的外形,表现鱼儿独特的外形特征和动态,合理添画线描图案,并适当进行涂色,创造性地进行创作活动。最后让幼儿在“海”的环境中与同伴、老师互相欣赏作品,相互交流,让幼儿体会到探索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幼儿百科:鱼,相伴人类走过了五千多年历程,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食品与观赏宠物,但人们对什么动物是“鱼”,鱼的定义应如何下,却知者甚少。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鱼所下的定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深海里的怪鱼


活动目的:

1启发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想象中的鱼。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重点与难点:通过改变鱼的形状,变化出奇怪的鱼。

材料和环境创设:有海洋特征的布置、演示教具。

设计思路:

绘画教学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让孩子多渠道地感知鱼的各种特征,积累丰富的表象,为想象、创造准备了知识条件。深海里的怪鱼,特别能激起幼儿想象的冲动,因为无人到达的深海神秘莫测,令孩子向往好奇而怪鱼能使孩子突破常规思维,充分的想象。学习过程中让孩子根据想象变化鱼的外形,为创造性地表现创造了条件;最后让孩子在模拟“海”

的环境中与同伴、老师、环境相互作用,大胆表现,则会让孩子们体会到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活动流程:

(一)激发动机语言激发:在人类无法到达的深海,生活着人类没有发现的奇怪的鱼,想想这些鱼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怎样生活?

(二)交流讨论1,观察范例:理解鱼外形变化的特点。

2.交流讨论:我想象中的怪鱼。

(三)大胆表现1.鼓励幼儿根据想象大胆改变鱼的形状。

2.启发幼儿添加美的花纹。

(四)体验成功1.与同伴交流作品。

2.请老师参观作品,向老师介绍作品。

相信《幼儿园大班教案《海里的动物》》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动物的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教案《海里的鱼》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尽量详细周全的描述所观察的物品,培养全面观察的能力。 2.找出图中隐藏的鱼,培养排除干扰锁定观察目标的能力。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
    2020-10-1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深海里的怪鱼》 深海里的怪鱼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幼儿对动物总是情有独钟,乐意画可爱的他们,更愿意想象出不同的他们,深海里的怪鱼,特别能激起幼儿想象的冲动,因为无人到达的深海神秘莫测,令孩子向往好奇而怪鱼能使孩...
    2019-12-1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海里的鱼》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尽量详细周全的描述所观察的物品,培养全面观察的能力。 2.找出图中隐藏的鱼,培养排除干扰锁定观察目标的能力。 3.体验发现的乐趣和找到答案后的成功感。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
    2020-09-1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深海里的怪鱼》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和了解海洋鱼类的生活环境和特征,扩大知识面。 2、用线描画的方法大胆设计怪鱼的外形,并合理地进行装饰,丰富画面,激发幼儿想象力,提高创作水平。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2020-10-2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深海里的怪鱼》 美术教案--《深海里的怪鱼》(中班)活动目的: 1启发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想象中的鱼。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重点与难点:通过改变鱼的形状,变化出奇怪的鱼。 材料和环境创设:有海洋特征的布置、演示...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尽量详细周全的描述所观察的物品,培养全面观察的能力。 2.找出图中隐藏的鱼,培养排除干扰锁定观察目标的能力。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

2020-10-10 阅读全文

深海里的怪鱼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幼儿对动物总是情有独钟,乐意画可爱的他们,更愿意想象出不同的他们,深海里的怪鱼,特别能激起幼儿想象的冲动,因为无人到达的深海神秘莫测,令孩子向往好奇而怪鱼能使孩...

2019-12-1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尽量详细周全的描述所观察的物品,培养全面观察的能力。 2.找出图中隐藏的鱼,培养排除干扰锁定观察目标的能力。 3.体验发现的乐趣和找到答案后的成功感。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

2020-09-1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观察和了解海洋鱼类的生活环境和特征,扩大知识面。 2、用线描画的方法大胆设计怪鱼的外形,并合理地进行装饰,丰富画面,激发幼儿想象力,提高创作水平。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2020-10-22 阅读全文

美术教案--《深海里的怪鱼》(中班)活动目的: 1启发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想象中的鱼。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重点与难点:通过改变鱼的形状,变化出奇怪的鱼。 材料和环境创设:有海洋特征的布置、演示...

2019-12-1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