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知识:幼儿园早接的孩子是块宝,晚接的孩子像根草吗?

发布时间:2020-07-22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育儿知识:幼儿园早接的孩子是块宝,晚接的孩子像根草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天的幼儿园生活结束了,每个孩子都会期盼着家人快来接自己,可以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也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晚接孩子,那“早接”和“晚接”到底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早接和晚接的孩子性格不同?」

有一个学心理的朋友跟我详细分析了,放学后,“早接”孩子和“晚接”孩子,对他性格的影响,好庆幸,我是一个习惯“早接”的妈妈。

同一个班的孩子来看:被早接的孩子,自信度相对高一些;被晚接的孩子,相对会比较自卑一些。

原因很简单,被早接的孩子,由于大人早出现,代表的是关注和重视,他们心理会不自觉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认知感和自尊感,以此给他们带来自信。只是,总是固定第一个接,伴随的可能是虚荣心的增强。被晚接的孩子,由于大人晚出现,代表的是不被关注和不被重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降得比较低,容易内向和自卑。看到别人被兴高采烈地接走,他们内心还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无助和被遗忘感。

还好,我是“早接”的妈妈。

「“早接”的感觉很美好」

说实话,我又很久没有去接孩子放学了。很怀念,前一阵子,非常不忙的时候,每天4点出门,约上小区的妈妈一起去接孩子的小时光。我们4点50开始排队了。5点整,孩子们准时被老师带到门口。这时,我会突然开始期待,儿子排着队出来,我们目光找到彼此后的惊喜瞬间。有种急待要拥抱的欢喜。

我很享受这种一下井喷的美好,总是想站得更靠前一些,能更容易看到孩子的地方。

所以,早接孩子,不仅仅是他的快乐得到满足,还有我的幸福也得到了满足。

「放学后,在幼儿园门口,我都和孩子都可以干点什么?」

因为总是习惯“早接”孩子,接的地点是在学校门口,不一会儿,学校门口就聚集了一堆的小朋友。大家都习惯在学校门口小小玩一会,一起走回去。所以有大把的时间,我会看到他跟其他小朋友的互动。我知道了他是不是受欢迎?我知道了他的好朋友是谁?知道了他们今天都干了什么?知道了他们都喜欢的事。也了解了他跟小朋友相处时最真实的状态。

有时候,有些“小心机”的教育我也会在这个时候“执行”。

孩子前一阵总是要人抱。我会故意在学校门口,说,要抱着他。

他一下子就慌了,红着脸,低声说:“妈妈,不要在学校门口就抱,走到看不到小朋友后再抱。”我说:“要不,现在抱,要不就不抱了。你看,你都知道小朋友会笑话你,你还要妈妈抱!”

“好了,好了,再也不要你抱了。”果然,事后,他真的没有再要我抱过了。这种成果,感觉自己棒棒哒。

「保护孩子不受任何伤害,是当妈的一种本能」

“晚接”也许并没有那么不好,但,保护孩子不受任何伤害,是当妈的一种本能。

我这个学心理的朋友,跟我聊“早接”、“晚接”话题时,说了一个故事,直击我内心,当妈后,真受不了这个。

"有一个小孩,妈妈总是最后去接他。久而久之,这个孩子总是在放学前的几分钟,突然安静下来,默默地走到教室的后面,看着小朋友们兴高采烈被接走,然后常常一个人趴着栅栏,看着外面,眼中全是期待、失望……

我脑海中,全是这个孤独的小身影和充满泪水的眼神,太难受了。

相信很多妈妈跟我一样,之前总是以自己的时间来安排“早接”还是“晚接”。说实话,1、2次晚接,我觉得肯定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实质影响。但是,如果,当妈的知道了“晚接”对孩子不好,处于保护的本能,我们肯定不会像以前一样忽视这个问题了。

因为这是我们的本能。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一种正常的反应。

就连小贝也不例外,被记者问到为什么总是抱着女儿时,他说是这么说的:因为像机场这样的地方人非常多,我会担心她,所以这是我的一种本能,

总想保护孩子们!

「早接孩子,对老师也是一种支持」

幼儿园老师们本来就劳累了一整天,到了放学离园时间,家长能够按时或者早些把孩子接走,其实也是对老师们工作的最大的支持。

有些老师其实家中也有小孩子,也想早些下班回到家中照顾自己的孩子,希望家长们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早些接走孩子,理解老师的辛苦。

「尝试做回第一个接孩子的妈妈」

所以,既然“早接”“晚接”都要接,有条件,有时间,我们干嘛不“早接”。

实在,事出有因,之前如果有忽视了,现在起,给孩子一个解释吧,告诉他,你只是有事,而不是不爱他了,更不会不要他了。

跑起来,尝试做回第一个接孩子的妈妈!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经验:幼儿园放学早,家长还没下班,怎么接孩子


 这种情况想必是很多宝爸宝妈都会遇到的一个难题,通常有以下几种解法:一是家里老人来接,通常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安排接孩子,然后接孩子回家后等孩子父母来后一起吃晚饭。

二是爸爸妈妈谁下班时间早谁接,或者轮流接,有些宝爸宝妈的下班时间比较自由,所以可以早点下班接孩子,还有一些家长采取谁下班早谁先去接孩子,毕竟手机联系方便,随时都知道宝爸宝妈的下班时间。

三是如今的很多幼儿园都有老师值班等到一个相对较晚的时间,毕竟很多父母下班都不会很早,所以很多小朋友在放学后还会在幼儿园被一两个老师统一管理,一直等到大人来接。

四是很多托管机构有专人接送孩子服务,为了保障孩子父母工作的正常,很多托管机构都有接送孩子并在自己的机构里帮孩子完成作业一直等到孩子父母下班的服务。

五是很多家政公司也有接送孩子到家的我服务,家政公司会派相应的保姆去接送孩子并一直把孩子安全负责地送到家,直至孩子父母回家才离开。

这个问题很好,很有普遍性,家里有小孩子的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有的家里爷爷奶奶没事,当然可以去接了,那如果他们不在了或者不方便去接呢?

1.父母自己接。全职妈妈可以接,或者有之前一个人的职业工作时间相对宽松点,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去接孩子,比如开店店主,销售等。而如果两人都是上班族呢?也有不少人,在找工作时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面试时就和单位谈好了,每天四点钟左右可以去接孩子,当然前提是自己的工作都能完成。

2.保姆接。如果家庭条件好,或者迫不得已的话,可以让保姆去接孩子回家,但是保姆一定要可靠,熟悉交通环境,不然还不够担心路上安全的。

3.放在幼儿园拖班。现在不少幼儿园,在放学后都有晚拖班,其实说是晚托班也就是和下班时间差不多,正好可以下班的时候接回家,学费也不贵,就当是帮忙看着孩子一会儿了.这种家长也比较放心。

4.培训机构代接。现在的教育培训机构真的是无所不能,只要在他们那里报了名,年龄小的孩子,他们可以安排人去专门接去培训机构,这种形式在小学培训班较多,不过现在个别兴趣班也有这种服务了。

5.让亲戚邻居帮忙接。一般幼儿园都不是太远,很多同学都住在同一个或者隔壁小区,大家也都比较熟悉,如果哪天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可以提前和别人说一下,先把孩子接去他们家,这样孩子既有同学玩,又不会落在学校。但是,这种不能长期让别人帮忙,毕竟别人没有这个义务啊!

说起接送孩子去幼儿园,真的是一把辛酸泪呀。

送,对于一些人来说还好些,早些起来,把孩子送去,虽然辛苦,但还能克服。

接,的确不好办,尤其是幼儿园已经放学了,家长却没下班。

为了接送孩子上幼儿园,我特意让孩子去了离我工作单位很近的一家幼儿园,这样我一下班就可以去接。

多半时候,都是中间请假,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出来,再带到单位去。即便加班,她也只能在单位陪着我。

孩子在幼儿园,最怕是家长去接的晚。晚去幼儿园,对孩子来说,绝对是难过的体验。

有一次,我去晚了,班上的幼儿园小朋友都被接走了,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站在教室门口等。

后来我问她为什么站在那等。她说,到了放学时间,孩子们就都排队在那等了。老师会打扫教室,不能再回去了。

小小的她,多站了二十多分钟。这于她而言,是个不快的体验。

后来,她把这段经历画成一幅画,叫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可怜巴巴的样子,看着就让人心酸。

幼儿园放学早于下班时间已成常态,有三种解决方案可供参考:

一是让家里老人来接。

如果家里老人有时间,可以拜托他们来接,让孩子及早回家。

二是自己先把孩子接到工作地点。

这样做的前提是上司不会太有意见,孩子也能表现得乖一些。事先可以给孩子备些零食、绘本或者玩具、画笔等,让孩子有事干,以便不影响自己工作。

三是和邻居结成联盟。

平时来往密切、可信任的邻居,家里孩子差不多大,都在一个幼儿园的,可以结成联盟,谁有时间就帮忙接一下。前提是一定要找可信任、有责任感的人。

接送孩子去幼儿园是大事,一定要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育儿观念:换个方式接孩子


这个学期,由于我的工作变动,下午不上班,于是由我接替老公去幼儿园接儿子。

我没想到,这些小小的变动却给儿子带来很大的变化。

首先,由我找儿子变成儿子找我。之前,我们去接儿子时,总是站在人群最前面,急切地从老师牵出的队伍中找儿子。我决定变一下,把自己藏起来,让儿子来找我。

只见儿子的眼光焦急地在家长群中梭巡,没找到我的儿子显得很失望。可是他没有放弃,走近人群,眼光穿梭几个来回,终于在人群后的角落找到我了。儿子立时绽放出欢欣的笑脸,满是惊喜地钻进我怀里,紧紧地抱着。仿佛,他刚才失去过我这个妈妈,小嘴竟然附在我耳边说:“妈妈,我爱你!”是的,四岁的小人儿,以为家人永远都在那,像幼儿园前面的石墩一样不会离开。今天,经过了这样的费力寻找,小小的心突然意识到.,如果没有亲人,他多么孤独,从而逐渐懂得珍惜与家人的这种缘分和亲情。

然后,小家伙开始找车,却没找到。我说:“宝贝猜猜,今天妈妈有没有开车来?”儿子环视一周,说:“没有。”然后笑,“我知道了,妈妈是骑电瓶车来接我的。”我亲他一个:“真聪明!”儿子问我为什么不开车,我则趁机向他灌输环保观念。

娘俩骑上车子回家,我特意带他走了一条小路,风景优美,还有很多带有小院子的人家。儿子不停地问这问那,显得特别开心,说:“妈妈,骑电瓶车也很好玩哎,还可以看好多风景。”

从此,去接他时,我总是变换交通工具,有时开车,有时骑车,有时坐公交,有时则干脆步行。走在路上,我会有意引导他观察和思考。比如,这棵树发芽了,叶子一点点长大了;这株花有了花骨朵了,第二天含苞待放,第三天盛开了!有时看到蚂蚁搬家,小鸟筑巢,我会停下车来和他一起观察很久。

儿子从这些小变化里感受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每天有不一样的体验,学到不同的知识。比如认识了很多植物,知道了不同交通方式的行车规则,了解了不同工作的人不一样的生活状态……舰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拓展。

还有,我们谈话的内容也特意做了改变。之前,我们接到他,第一时间总是问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怎么样。现在我不这样,一开始很少问他在幼儿园的事,让他猜妈妈今天是骑车、开车还是坐车来接他的。小家伙眼珠一转一转,说:“今天下雨,妈妈肯定不会骑车;没有看到我们的车子,说明妈妈没开车。我知道了,妈妈是坐公交车来接我的!”我击掌:“猜对啦,好厉害哦!”这样的开头使儿子的兴趣特别高,很愿意跟我交流,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一路上都极少说话,兴致不高。然后,看到小鸟唱歌,我会委婉地说:“小鸟唱歌了呢,小五(儿子小名)是不是也把今天在幼儿园学的歌唱给小鸟听啊。跟小鸟比赛,看谁唱得好。”如果儿子兴致勃勃真的唱起来,我就由此知道他今天学了什么。或者,他也会告诉我,今天在幼儿园没学唱歌,而是学了什么什么,再一点点透出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我则趁着他的情绪高,巧妙教育和引导。

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儿子改变了很多:变得很乐于跟我交流,对家人也由之前的爱理不理变成尊重有礼了。而且他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都迅速提高。幼儿园举办演讲比赛,他居然自己组织了一段演讲词,题目就叫《妈妈接我的路上》,说得绘声绘色,感情真挚,得了一等奖。当裁判的老师十分喜欢他,主动邀请他当幼儿园大型活动的小主持人。当然,为他的成长欣喜之余,接他的路上,我更得花些心思了。

育儿知识:孩子间的矛盾,家长该介入吗?


生活中,孩子相处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小摩擦、小碰撞,有时也会出现一方孩子吃亏、受欺负的情况。当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家长该不该参与,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呢?

有句话叫“小孩打架不记仇”,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那样较真。其实,孩子之间的打闹和矛盾跟成人是有本质区别的,他们的打闹有更多的游戏成分,是一种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学会与周围的小朋友之间该如何交往,对他们来说,没有吃亏与不吃亏的概念,所谓吃亏与不吃亏都是家长的想法。

所以孩子刚刚打过闹过,眼泪一干,又在一起亲密无间的玩耍。只要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的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如果孩子还击回去,这其实在传递给他们一个错误的社会交往方式,当孩子一旦形成习惯,以后会变成一个攻击型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朋友比较少,对他将来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不介入的好处:

锻炼情商:如果他吃了亏,但是能很快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另外一种心情继续投入游戏,谁说这不是一件好事情呢?谁说这不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特质呢?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即便宝贝吃亏了,因此心情不好而哭闹,这种经历也会让他明白他周围的环境并非那么纯粹,这也是培养他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好机会。

纷争处理能力:在经历了数不清的纠纷、争执的教训以后,孩子会逐步适应纷争。

更管用的教育:每当孩子有过失行为时,孩子亲身体验到行为的后果,明白其危害,便容易不再重犯,比单纯的说教或直接的斥责更管用。

什么时候该介入:

有些情况下,孩子之间的矛盾,是需要家长了解、参与,并帮助孩子协调解决的。例如,孩子面临危险,身体受伤时,或是和同学之间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就需要家长助力了。

通常来说,如果孩子受到伤害,老师都会主动跟双方家长沟通。作为受伤一方的家长,首先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待孩子身体稳定后,再冷静处理。

了解事情经过后,家长应该本着善良诚恳的态度,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原谅对方的胸怀,鼓励孩子与小伙伴握手言和,化解误会,重拾友谊。而作为对方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换位思考,主动道歉,而不要纠结于孰对孰错的细节。

矛盾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孩子和小伙伴产生矛盾并不是坏事,有智慧的家长会因势利导,让化解矛盾的过程变为促进孩子成长的过程。希望每一位明智的父母,都教会孩子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引领孩子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小班10月育儿知识:养成教育宜早且不宜晚


小班10月育儿知识:养成教育宜早且不宜晚

当宝宝已经开始胡闹,耍赖时,各位父母亲保准会觉得很无奈,还会觉得原来那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不再存在了。这样做不但对自己没有好处,对宝宝来讲也是毫无益处的。当你这想思考的时候,该想一想宝宝的习惯和性格了。性格的养成宜早且不宜晚,在周岁之前就已经应该开始指导宝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岁,为好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宝宝一周岁,就已经开始学习走路了。站立、行走对宝宝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宝宝因此可以用正常的视角看待世界。当你这样思考问题的时候,我想是时候该考虑一下宝宝的习惯和性格了。性格的养成宜早且不宜晚,在1岁前就应该开始指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岁,开始正式进行培养

2——3岁的宝宝已经形成了自我意识,开始固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了,所以要开始实行正式的习惯培养。最开始时,先从区分大小便、纠正偏食的恶习、独自睡觉等着手。到18个月左右时,宝宝具备了自我的概念,逐渐形成了主观意识,凡事都想自己去做,并把别人的帮忙视为干涉而感到很不开心,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开始耍赖、任性、捣乱。面对孩子的这些调皮的反应,家长即便很不开心,也要尽量尊重宝宝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培育动手能力,建立自信,成长为有进取心的宝宝。这样宝宝能够独立的去做事情了,认真程度也很高了,于是我们就有余地教育宝宝让宝宝务实一些课余爱好了。长大后也许还会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呢!

宝宝3岁以后进入逆反心理会更加任性。对想到的东西或是想做的事情会直勾勾的非得要。当宝宝因为争执不休时出现耍赖、喊叫、咬人等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予纠正。这时候妈妈的态度一定要坚定,什么事能够做,什么事不能够做,绝不能因为宝宝的哭闹而放弃原则、改变要求。宝宝的大部分习惯都在2——3岁的时候形成的,因此这一起开始阶段对行为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宝宝养成了一定的做事习惯和方法,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宝宝的发展的好坏与家长的教养有直接关系,我们家长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积极的、正确的教导宝宝,只有这样宝宝才能锻炼的更加有能力、有意志力、有耐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宝宝的养成教育宜早且不宜晚,我们应该好好的培养孩子,使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不断的规范化,而且要求在周岁之前就开始准备养成教育的培训。每个不同的年龄还的施加不同的行为加以指导,直到宝宝培养成优秀的人物和人才为止。我们作为宝宝的家长,应该时时刻刻督促宝宝按规律和科学办事,这样宝宝才能成功!

接孩子放学常见的五个错误做法


从上幼儿园开始,接孩子上小学就成了爸爸妈妈们的必修课。你你知道接孩子回家的时候有忌讳吗?希望以下5个忌讳对你有所帮助。

一忌“甜水等待”。

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我们应该倡导孩子多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无法替代而人体必需的诸多微量元素。

二忌“零食补偿”。

一些家长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接孩子回家时,拿出各种零食让孩子挑选食用。结果会促使孩子在幼儿园因期待零食补充而不好好吃晚饭,或者“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三忌“刨根问底”。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使孩子无从回答,甚至厌烦急躁,还会增加孩子对幼儿园“不适应”的感受。孩子的情绪受客观环境影响,成人的紧张和焦虑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四忌“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很难分清想象与现实,有时候会说一些与现实不符的内容。有时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孩子往往会说“某某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偏听偏信”,而是要了解真实情况。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答:“没吃饱。”因此,建议家长遇到问题时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五忌“迁就放纵”。

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小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无原则地“迁就放纵”。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育儿知识:幼儿园早接的孩子是块宝,晚接的孩子像根草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孩子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经验:幼儿园放学早,家长还没下班,怎么接孩子  这种情况想必是很多宝爸宝妈都会遇到的一个难题,通常有以下几种解法:一是家里老人来接,通常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安排接孩子,然后接孩子回家后等孩子父母来后一起吃晚饭。 二是爸爸妈妈谁下班时间早谁...
    2020-08-03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换个方式接孩子 这个学期,由于我的工作变动,下午不上班,于是由我接替老公去幼儿园接儿子。 我没想到,这些小小的变动却给儿子带来很大的变化。 首先,由我找儿子变成儿子找我。之前,我们去接儿子时,总是站在人群最前面,急切...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家长,请你按时接孩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规定或制度,西刘桥社区幼儿园也不例外,“幼儿接送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项,而我园履行的也非常好,每天都有值班老师提前到园做好接待工作,家长也都按时有秩序的接送孩...
    2020-12-08 阅读全文
  • 怎样接孩子抛过来的“球” 我听一节新教师的常识课时,有这么一个环节,区分酸辣甜等。教师准备了辣椒、醋、甜品等东西,当幼儿品尝辣椒时,看来有点辣, 许多孩子一边吐着舌头用手,一边去倒水喝,课堂上就乱套了,新教师无经验,而无所适...
    2021-02-18 阅读全文
  • 每天接自己孩子放学的说说文案 放学接大娃回家,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孩子的名字,循声望去,原来是她的同学。离得那么远,喊的这么大声才听到。大娃也回过头去大声地喊对方的名字,等着这位同学追上来,又说了两句话才分开走。虽~~喜欢这些短句吗?应您所求,为此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用心整理了“每天接自己孩子放学的说说文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
    2022-08-13 阅读全文

 这种情况想必是很多宝爸宝妈都会遇到的一个难题,通常有以下几种解法:一是家里老人来接,通常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安排接孩子,然后接孩子回家后等孩子父母来后一起吃晚饭。 二是爸爸妈妈谁下班时间早谁...

2020-08-03 阅读全文

这个学期,由于我的工作变动,下午不上班,于是由我接替老公去幼儿园接儿子。 我没想到,这些小小的变动却给儿子带来很大的变化。 首先,由我找儿子变成儿子找我。之前,我们去接儿子时,总是站在人群最前面,急切...

2020-09-29 阅读全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规定或制度,西刘桥社区幼儿园也不例外,“幼儿接送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项,而我园履行的也非常好,每天都有值班老师提前到园做好接待工作,家长也都按时有秩序的接送孩...

2020-12-08 阅读全文

我听一节新教师的常识课时,有这么一个环节,区分酸辣甜等。教师准备了辣椒、醋、甜品等东西,当幼儿品尝辣椒时,看来有点辣, 许多孩子一边吐着舌头用手,一边去倒水喝,课堂上就乱套了,新教师无经验,而无所适...

2021-02-18 阅读全文

放学接大娃回家,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孩子的名字,循声望去,原来是她的同学。离得那么远,喊的这么大声才听到。大娃也回过头去大声地喊对方的名字,等着这位同学追上来,又说了两句话才分开走。虽~~喜欢这些短句吗?应您所求,为此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用心整理了“每天接自己孩子放学的说说文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

2022-08-13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