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家庭文明礼仪教育心得

发布时间:2020-10-10

幼儿文明礼仪活动方案。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育儿观念:家庭文明礼仪教育心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育儿观念:家庭文明礼仪教育心得

“早上好,宝贝”!

“早上好,妈妈”!新的一天从问候开启,江妈会和江江温柔的亲一下,有时在闭着眼睛听到此问候,江江会迷糊中应一句。很多时候江江会懒懒的不肯起床嘴里念着:“我还想睡,我还想睡。”妈妈也总是回答:“妈知道你想睡,我们今儿回家就睡。”江江会慢慢的穿着衣服,妈妈也会象征性的帮他穿只袜子。

有时江江会拿着紧剩的一块饼干问:“爸爸,你要不要吃,妈妈,你要不要吃?”我们的回答总是要吃啊,他会分成大小不一的三块,还不忘提醒我:“妈妈你吃中的,别把大的吃了,那是爸爸的。”有时看到他特别不舍得还分享的表情,真的很开心,孩子会分享了。其实和小时候给他听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分不开的,还记得那时的他还套了故事中的语句“融四岁能让梨,江四岁能让饼”总是在笑声中让我们家长成长,感恩我们的孩子!

前段时间在幼儿园学习了要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有时早上会盛好稀饭,用稚嫩的声音说:“爸爸,这是给你盛的。”“谢谢!”顺便夸他一下比以前进步了,更懂事了,学会关心人了,听到表扬后会更高兴的帮妈妈也来一碗。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都是一个大步,微笑的伸出你的大拇指!

有时小家伙会说我要喝水,妈妈会笑着对他说:“你是在命令妈妈吗?”“妈妈,请你帮我倒下水好吗?”江江一改语调,江妈也会告诉他,妈妈很乐意帮忙。有时喝好水后半天没反映,江妈会对他说:“少爷,谢谢啊!”似乎反映过来了:“妈妈你搞错了吧,应该是我说的,谢谢你,妈妈。”“下次应该接过水杯的时候就说谢谢哦。”我们都笑了,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乐趣,其实孩子比我们的接受能力强多了,习惯就成自然了。

家里准备了一个储蓄罐,是让他用来帮助别人用的,让他想投币的时候念“愿意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份爱心”有时在外面看见路边老人乞讨,江江就会问我们要一块钱,爸妈都会欣喜的拿给他,有时会去路边买点食物给他们,告诉他做个善良的人,做个有爱心的人很重要。他总是会“哦哦”的应着,虽不知道他懂了多少,他的行动足以证明!

江江有很任性的时候,他有次把东西掉地上了,就是不肯捡起来,生气的我们就打了他的屁股,让他站到了门口,一直站到他同意回来捡为止。当我蹲下来对他说:“对不起,妈妈不应该打你。”江江委屈着说了句“没关系”,眼泪就出来了。在聊天的时候问他:最不喜欢爸妈什么?江江会告诉我:打人,也许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可孩子意识到了,有很多时候家长比孩子还任性,我们需要向孩子认错,给他们正面的力量,妈妈也会做错事,并不是只有江江会做错哦。

孩子是我们家庭的天使,他给我们一次次的机会学习,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子,文明礼仪从自己做起,在愉快的气氛中对孩子进行启蒙,创造一个和谐尊重,理解信任,感恩宽容,礼貌微笑的氛围,让孩子飞的更高更远,让我们一起重视家庭文明礼仪教育,让我们把自己一家的幸福变成大家的幸福,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观念:春节礼仪


育儿观念:春节礼仪

新春将至,我们幼儿园特别推出了“春节礼仪”活动,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一个受人欢迎的“拜年小使者”。

一、拜年礼仪

1、给祖国拜年: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祝福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祝福我们的家乡——淄川越来越美丽。2、给每一个关爱你的人拜年:春节拜年,长幼有序,首先是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拜年,然后再按次序一个个拜年。3、学会祝福语言,真诚拜年:家长要教会孩子不同的祝福语言,遇到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人要会用不同的话语祝福。

二、进餐礼仪

新春佳节,聚餐频繁,坐在什么位置,如何夹菜,如何用餐,都有讲究。家长要提醒孩子,别只顾着把好吃的堆在自己面前,别忘了给长辈们夹夹菜;敬酒时,也可以举起饮料杯,送上祝福;想离席去旁边玩,得到父母允许,并和同桌的长辈们打个招呼。别忽视了这些细节小事,它们将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三、做客礼仪

1、春节带孩子外出,父母要教导孩子该怎样称呼就要见面的客人。在见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练”一下,孩子称呼起来就会自然一些。如果孩子到时候不肯叫人,那爸爸妈妈也不要强求,更不要骂孩子,否则就会造成尴尬。2、出门时,家长最好带着孩子喜欢的玩具,如漂亮的小汽车、会发声的娃娃等,帮助孩子与亲戚朋友家的孩子顺利交往。3、去做客的时候,告诉孩子千万不可以随便翻主人的东西;主人给东西时,要双手接,并说声谢谢。

四、待客礼仪

1、尊重孩子介绍孩子:春节期间,家中客人来往较多,在家里待客正是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重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极好机会。家长首先向客人介绍自己的父母,然后逐一介绍孩子,不论孩子的年龄多小,都要一个不漏的介绍给客人。2、有客人来怎么做?礼貌待客,除了问寒问暖,要有行动哦!给客人敬茶也有学问:不能倒满,只倒半杯茶,茶凉了可续茶;敬茶时,手端茶杯的下半部,双手递给客人。斟酒也有学问哦,敬酒要斟满,显示主人的大方、热情。所以要记得遵循“茶半酒满”的待客之道。

五、接受礼物礼仪

1、亲戚朋友给红包时,要双手接过并表示感谢。千万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2、压岁钱代表着祝福,大人给压岁钱时,小朋友不能当着大人的面说钱太少之类的话,不论多少都是大人给小朋友的祝福,小朋友应该感谢的。

育儿观念:浅谈家庭教育


前些日子在办公室和同事们一块儿谈到学生性格塑造这方面的话题。同事说道:“一亲戚家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爱女如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化了,舍不得孩子受一点点委屈。从出生吃喝进口的高品质奶粉,穿戴名牌高档衣物,看到什么买什么,凡事有求必应。上市里最贵的幼儿园,却经常旷学,跟妈妈高消费逛商场,旅游到处嗨,根本上不了几天学。虽说是为了开阔孩子眼界,见多识广,我却质疑:父母提供这样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给孩子,如此骄纵的养育孩子,能培养出孩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吗?到幼儿园能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相互照顾吗?长大后会懂得感恩父母、孝敬长辈吗?着实不敢随意下结论。这不由得使我想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完全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那具体家庭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又是如何对孩子有所影响的呢?百度搜索家庭教育指出: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其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为主,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确实,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朝朝暮暮,几乎人生大半时间都生活在家庭之中,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也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的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示范和影响,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所以,做家长的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的有为人才。

育儿观念:家庭教育新谚语


育儿观念:家庭教育新谚语

?

?不求赢在起跑,力求跑赢全程。

?起跑赢不一定全程赢,开头输不一定最终输。

?成功的孩子不操心,操心的孩子难成功。

?小树修剪好自然长,小孩调教好自成才。

?人之初,本无性,如何变,靠环境。

?人之初,似白纸,遭污染,无法洗。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狼窝里生长是狼孩,猪圈里长大成猪娃。

?产品质量差问题在工厂,孩子不成功根子在父母。

?家是第一所学校也是永远的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大顾问,孩子是父母的小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莫怨孩子学不好,只怪自己不会教。

?不存在光有缺点没有优点的孩子,只存在只找缺点不找优点的父母。

?回归自然,不当家长做父母,更新观念,发扬民主做朋友。

?娇惯的孩子不成功,溺爱的子女不孝顺。

?要关爱不要溺爱,要放手不要放任。

?不给孩子做主,他会胆小如鼠,敢让孩子决定,他就大胆前进。

?有兴趣,学习是享受,没兴趣,学习似受刑。

?有兴趣,不让学偷着学,无兴趣,逼他学则厌学。

?好习惯如垫脚石,助你登高;坏习惯似绊脚石,让你摔跤。

?扶着走,永远不会走,靠辅导,不辅立即倒。

?要让孩子玩乐,更要孩子快乐,教会孩子刻苦,不让孩子痛苦。

?不要让孩子做物质生活上的小皇帝,精神生活上的小奴隶。

?追求平时考分高,最终反而考不高,只有平时学得好,最终才能考得好。

?教育的前提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尊重。

?先天遗传影响智商,后天教育决定成败。

?智商影响成绩,情商关系成功。

育儿观念:小班育儿心得


育儿观念:小班育儿心得“弹指一挥间”儿子小班毕业了,像许多父母一样,我也是”新手”妈妈,一边思考,一边学习,一边总结,有许多道理自己明白,付诸行动却很难。回想起四年来对儿子的教育,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妈妈。儿子在上小班的一年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不愿去幼儿园、不能独立吃饭、在活动中不积极、会耍脾气……我就几个自己尤为关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吧。

一、怎样让孩子更加独立

儿子在小班一年中,最让我纠结的就是上学、吃饭、与小朋友相处,总的来说就是独立性不强。虽说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可是看到其它孩子快快乐乐的上学,独立吃饭,我非常羡慕。儿子的依赖性可能和我有关,他三周岁前比一般的孩子生病多,经常去医院。有时候老人不在身边,他一生病我就急得睡不着吃不下,对他百般呵护。现在想想那时自己有点大惊小怪,反而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及心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小班上学期奶奶从老家过来了,去幼儿园主要是奶奶接送,听说他在幼儿园的情况不是很理想,我也挺紧张的。第二学期奶奶没来,爸爸上班早出晚归,我除了上班就是照顾他。我不得不在儿子的身上花更多的时间,我也希望经过我的努力,他在各方面都能超越自己。

首先,上学就是一大难关。刚开始几天每到教室门口他就粘着我不让走,让我再抱一下,有时一下不行,还要再抱。然后勉强进去,有时还会哭几声。其实,进了教室表现的还可以。后来每天早上吃饭后,我就开始做思想工作。实际上每天起床后就开始了。儿子睁开眼睛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上学吗?”为了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每次我都煞费苦心。如果答案是“上”,他消极的情绪会从这一刻一直延续到教室门口;不回答,他会没完没了,打破沙锅问到底。一般情况我就避重就轻,尽快分散他的注意力。早饭后,我会提醒他想带什么玩具,带玩具是必修课。然后我会主动讲一些幼儿园的事情,比如,一起唱刚学会的儿歌,说说昨天表现好的方面,或者引导他猜想一下当天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总之,让他带着积极的情绪上幼儿园。有时候用他想要的东西当诱饵,也就是物质奖励。最后一招就是正面说理了,先对他表示理解“妈妈知道你不想上学,妈妈很快回来接你的。”再语气柔和、态度坚决得说“妈妈必须去上班!”让他知道我的底线。往往他会接受的。再好的方法也有失灵的时候,虽然有时候还会哭闹,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接回来的时候难得有不高兴的情绪,我还是孜孜不倦得做思想工作。大多数时候会问“哪个小朋友得到老师的表扬了?”“哇,你今天得到表扬了!能说说老师为什么表扬你吗?”刚开始他是置之不理,后来他说的愈来愈多。有一次记忆犹新,他非常兴奋,一边拍手一边说“表扬俞子恒!表扬俞子恒!”“老师为什么表扬他?”“他会唱歌还会讲故事。”我由衷的说“他太棒了,不仅会唱歌还会讲故事!”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他还要给我讲故事。过两天去接他时,他指着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就是俞子恒!”再后来经常看到儿子和其它小朋友打招呼。看来他和小伙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

在吃饭方面,进步甚微。尽管我也让他饿过、换过餐具、帮我捡菜、给自己盛饭……他还是不能坚持自己吃饭。甚至有一次不让他看电视,他竟然说:“不让我看电视,我就不吃饭!”从几何时吃饭成了他威胁我的砝码。我告诉他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他竟问我“别人是谁?你也是别人吗?”我耐心得给他解释,除了他自己以外的都是别人,爸爸妈妈也是别人。现在每顿饭我都让他选择吃还是不吃、吃多少。

二、如何鼓励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

小班的孩子,年龄还小,不了解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自己的长短处,很多孩子处处争第一,得失心较强,我儿子恰恰相反,输赢得失无所谓。有时候你问他:“今天谁领到小红花了?”“哪些宝宝被评为好孩子了?”他百分之九十九是摇摇头“不知道”,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表扬也好,鼓励也好,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动力,特别是男孩子,以后踏上社会,处处是竞争,时时有压力,没有进取心,可怎么行?

小班第二学期,婆婆没来,倒让我更了解儿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了。每天在去幼儿园的路上我都会告诉他,“放学要记得告诉妈妈,今天最开心的事情,哪个小朋友得到老师的表扬。”虽然刚开始一段时间我得不到明确的答案,我并没有放弃。我相信这样做会使一天的幼儿园生活有了一定目标,也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另外我也不会忘记使用物质奖励。有时候他提出来要吃棒棒糖、想拥有一个新玩具,满足这些需求可以,周五领到小红花就可以买了。糖和玩具是诱饵。他开始关心自己能否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否能得到奖品。我记得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周五接的时候,他兴奋的告诉我“看我领到的小红花”,我马上给他买了他想要的橡皮泥。一段时间后,儿子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使他知道需求有时也不是能及时得到满足的。当然我也提醒自己说话要算数。可每次以物质来奖励也不好,精神奖励更重要,我借鉴了一些别人的经验,准备一个“记功簿”,专门记录进步细节,它的作用是强化正面效应,如2011.2.24他回来主动唱了“袋鼠妈妈”的歌,我如实记载了,后面还画了他想要的苹果。写到这里我要做检讨了,“记功薄”已经闲置一段时间了。当然口头表扬使用的更频繁。老是用“你真棒”等有点太随意了,有时像“蜗牛画得太神气了”“衣服穿得真整齐”这样的表达更具体效果更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鼓励和表扬是不够的,惩罚也是一种手段。如做错事可以罚他不让看电视,不准出门玩。我是不反对打孩子的,有时气糊涂了,找不到好办法,打一顿来发泄,这样做肯定不对。为了使惩罚更合理,我也渐渐摸出符合儿子的惩罚规则,有原因的发脾气会剥夺一些权利,找不出原因、无理取闹就打一顿。我想其它的父母也有自己的奖惩办法,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好方法。

三、你了解情绪教育吗

一次浏览网上文章,看到俞敏洪谈心情教育,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百度词条解释:情绪教育指培养个人体验他人情绪,控制和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我不了解别的宝宝情绪怎么样,我儿子很敏感,情绪起伏很大。我比较内向,一般情况比较随和,有时候得过且过,爸爸很外向,脾气比较急。老师反映儿子两面性很强,可能和遗传有关,我是一个老师更相信教育的力量。

小班上学期在幼儿园表现不理想,我也有点着急,便狠下心来,做一个严母。接下来就发生了以下的场景:不好好吃饭,便关在门外;到超市要买玩具也挨训,甚至把他扔下自己走了;不按时洗脚洗脸睡觉,挨训……一直处在母子对立的情形下,他没好情绪,我情绪也很糟。“我就不吃饭”“我走了(离家出走)”这样对抗性的语言成了他的口头禅。老师也反映他在幼儿园变厉害了,发起火来,小朋友都怕他。有一次,我亲眼看到,小朋友都坐在自己位子上玩游戏,一个小朋友要从他背后过去,动了一下他的椅子,他马上站起来,举起拳头。我不希望自己有个“刺猬”一样的孩子,到底要怎么样教育他呢。后来我在相关论坛中看到这样的话,“一天最多批评孩子两次”,“如果你想有个性格温顺的孩子,就不要对反抗中的宝宝说不”。我觉得自己做的过火了,应该多想些办法,来转化孩子的负面情绪。有一天做手工,他想让一张纸平铺在桌子上,结果,纸不听话,反复几次,他开始不耐烦了,我在旁边听到他烦躁的声音,“我要把它撕成两半!”“妈妈我要把它撕坏!”我理解他的心情,我说:“你确定要这样做吗?”他拿着纸到我面前,“我要撕坏,我要撕坏!”我说:“你认为要撕坏就撕坏吧。”他看我不帮他,又增加了几分生气,把纸片撕了,扔到垃圾筒,自己大哭起来。我看到他这样真想板起脸来训他,最终还是忍住了。“你是不是不想撕它?”他点点头,“我们再把它粘好吧。”为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我又说:“你想把它铺平,它老是起来,所以你很生气,虽然现在粘好了,但是它有裂纹了。你应该想办法啊,要是不行请别人帮忙也可以啊!”

前几天,儿子在沙发边玩,他突然对我说,“妈妈,你不喜欢我了,我躺在沙发下了。”(有一次惩罚他躺在沙发下)“妈妈一直都喜欢你的。”“妈妈生气的时候呢?”他反问到?我听了感慨万分!父母要想让孩子更快乐,就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有耐心,帮助孩子转化负面情绪。孩子再大点也让孩子认识到父母的情绪,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也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知道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也应该学习更好的方法和技巧来进行情绪教育。

在解决以上几个问题的实践中,我深感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父母和孩子更好的合作,从而减少冲突,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认识:首先学会倾听。小班的孩子已经有自我意识,遇到问题时我会蹲下来,盯着他的眼睛,认真得听他说,他会觉得自己被重视,很愿意与我合作。其次用简短的语言表明你的期望。有段时间他不愿洗澡,我就说:“妈妈想有一个香喷喷的宝宝,肥皂好香啊!”“我要打香皂!他马上说说。”有一次一回到家我就说:“地面干干净净多好啊,但是现在有点脏。”他马上说:“妈妈,我来扫地!”语言的力量是神奇的,大部分的时候只要我以愉悦的心情表达我的期望,儿子都会与我合作。最后如果孩子不愿与我合作,就让他体验错误行为的后果。我陪儿子读过安全坐车的故事,最近他坐车时太兴奋了,我提醒几次都不听,碍于面子我没有发火。后来他的下巴撞到我的肩上,牙齿把舌头咬了。还好情况不严重,我只对他说了一句“你知道坐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他点点头,不再乱动了。不过这种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随着儿子不断地成长,老的方法不一定管用,新的问题还会不断的出现,我也会不断地接受“挑战”。在同儿子的“斗志斗勇”中,我不断地成长为一个更合格的妈妈。

育儿观念:家庭教育很重要


育儿观念:家庭教育很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班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始,与小班时期相比,他们的“发育更为旺盛”,由简单的直观形向简单的思维性发展,由模仿性向习惯性转变,语言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求知欲望不断增强,有了丰富的情感。此时家长的合理引导能使幼儿的个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是重视品德的培养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总是充满期望的,希望他(她)的学习成绩出色,高人一等,因此个别的父母会不顾幼儿的感受刻意地去培养他(她)。这样反而可能会限止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睿智的父母会根据自己幼儿的特点,从品质的培养入手正确加以引导,会让年幼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快乐,同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处在中班的幼儿,在智力发展方面,我们的父母不必对孩子过于苛求,担心过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活动。更多地应着眼于孩子的品德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是“爱心”、怎样做一个好孩子。

二、是做好幼儿的榜样。

思想家休谟告诉我们: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可见习惯对于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幼儿的模仿能力强,情感受外界的影响大,而家长与幼儿有着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彼此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着强烈的感染性。因此每位家长都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为孩子做榜样,从而使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中,一些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便会自然的形成。

三、是教育意见要一致。

也就是说在教育幼儿时,家长的态度要和气,教育意见要统一,不要出现两种声音,不要把家长之间教育幼儿的分歧暴露在子女面前,不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听从谁的教育。同时对孩子的要求和态度要一以贯之,不能“此一时彼一时”,“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也不能忽严忽松,以自己的情绪来对待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希望,让我们正确把握教育的尺度,引导幼儿全面发展,同时积极配合教师搞好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喜欢《育儿观念:家庭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文明礼仪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文明礼仪在我心 文明礼仪小天使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文明礼仪在我心文明礼仪小天使》!幼儿园启动了“文明礼仪小天使”活动,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幼儿中选出的小天使的带领以及家长平时的提醒指导下,大班组的...
    2021-09-04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其年龄特点,自控能力差。有时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常常搞出一些令你啼笑皆非的事情。 我们班**小朋友是我们幼儿园里出了名的“调皮鬼”,记得刚入园时,他的妈妈曾经叮嘱我们:孩子有多动症,...
    2021-05-08 阅读全文
  • 教育叙事:文明礼仪伴我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中班的小朋友们都长大了,不管在礼仪上,还是在一日常规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进步。看着孩子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老师心里是非常开心的。 记得孩子们刚入园,有的孩子胆...
    2021-06-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总结 “阿姨叔叔早上好!”“小朋友们早上好!”10月份,幼儿园的“礼仪小天使”在门口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他们面带微笑,用标准嘹亮的普通话向老师、同学和家长们问好。孩子们认真的表情和规范的礼貌用语成了幼儿园一...
    2021-04-14 阅读全文
  • 文明礼仪伴我行 礼仪是文明的象征,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礼仪习惯有利于孩子遵守规则、专注学习、乐于交往、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2021-11-04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文明礼仪在我心文明礼仪小天使》!幼儿园启动了“文明礼仪小天使”活动,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幼儿中选出的小天使的带领以及家长平时的提醒指导下,大班组的...

2021-09-04 阅读全文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其年龄特点,自控能力差。有时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常常搞出一些令你啼笑皆非的事情。 我们班**小朋友是我们幼儿园里出了名的“调皮鬼”,记得刚入园时,他的妈妈曾经叮嘱我们:孩子有多动症,...

2021-05-08 阅读全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中班的小朋友们都长大了,不管在礼仪上,还是在一日常规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进步。看着孩子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老师心里是非常开心的。 记得孩子们刚入园,有的孩子胆...

2021-06-17 阅读全文

“阿姨叔叔早上好!”“小朋友们早上好!”10月份,幼儿园的“礼仪小天使”在门口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他们面带微笑,用标准嘹亮的普通话向老师、同学和家长们问好。孩子们认真的表情和规范的礼貌用语成了幼儿园一...

2021-04-14 阅读全文

礼仪是文明的象征,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礼仪习惯有利于孩子遵守规则、专注学习、乐于交往、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2021-11-0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