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一位中学校长的亲身经历 望子成龙你需要做的是

发布时间:2020-12-26

新生开学需要做哪些调整。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位中学校长的亲身经历 望子成龙你需要做的是”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

因为没有老人可以帮忙带,我女儿很小就进了幼儿园。到大班毕业时,本来按照年龄她还应该再读一年,但是她不同意,一定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上小学。

我没有武断地回绝女儿,而是请了三天事假,带不到5岁的她到小学去旁听了三天,然后让她自己判断是否可以上小学。

这三天里,我们旁听了每一节课,把小学生的生活都过了一遍。三天后,她很坚定的说:我要上小学!

那时候,不到年龄走个后门还可以进去,所以我就尊重她的意愿,让她上了小学。

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她是学得最好的,因为这是她争取来的,是她的选择。这样,在不到5岁的时候,她就学会了独自判断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升初中时,我仍旧让女儿自己选择,是去民办学校还是对口的公立学校。她到对口公立学校看了一次之后说:“我喜欢这个学校。”

我说,好,喜欢就好。

从女儿4岁到今天,我一直坚持一句话:我尊重你的选择。

当父母和孩子发生争执,最后要么家长听孩子的,要么孩子听家长的。

当孩子什么都听你家长的时候,那就出问题了。他会觉得,我的人生是你帮我规划的,那你就替我走下去吧。

人们总是说孩子“开窍”了就要学习,其实几乎每个人在学习期间都有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内容:先是发现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才是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

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孩子就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从心底涌出,那情形就是很多人说的“开窍了”。

(2)

尊重孩子的选择,也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女儿读初中时,我带她到西安很多中学去转了一圈,让她看看希望将来进哪个学校。最后她说,“妈妈,我要考西安中学,因为西安爱知中学漂亮。”

因为这个目标,初中最后一年,她的成绩突飞猛进,但我个人判断要考上中还是有点危险。

中考填报志愿时,我建议她填报上师大附中,但女儿坚决要报西中,我尊重了她的意愿。

成绩揭晓,她因为两分之差与西安中学失之交臂。

虽然她最终也进入了心仪的西安一中,但有时仍有些遗憾:“如果当时零志愿不填上中,什么学校进不去啊!”这时,我告诉她:“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我觉得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做对的事情,但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并且是经过思考的选择,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3)

我每次家长会都会跟家长谈到这一点。这不是我作为校长护着老师,而是因为:孩子不会从他不喜欢的老师那里学到任何东西——这是初中这个阶段的非常明显的特点。

家长要想明白一点:学校是孩子每天要去的地方,家长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替代所有学科的老师。

即使对老师有意见,也不要让孩子看出来,可以背着孩子和老师沟通。

我女儿在上小学四年级时很顽皮,总是闯祸。那个期末拿到成绩报告单,女儿伤心得直哭。

原来老师给出的五行评语中竟然没有一句肯定,全是批评。这是做了14年班主任的我看到的第一份奇特得让我终身难忘的评语。

晚饭女儿吃得很少,临睡前还问我:“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呀?”

那一夜我和丈夫都失眠了,我知道女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失去自信了。

我连夜给孩子写了一封信:“孩子,你见过磨刀吗?把刀放在磨刀石上磨,刀一定很疼,可是他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他才能变成一把好刀、快刀。你想变成这样一把好刀吗?那就要经历磨砺!

“你睡觉之后,妈妈已经和老师通过电话了,老师说,今天的评语就是能把磨刀石,就是要让你去接受反复的磨砺。当你把评语上的缺点改正之后,你就会是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刀了。”

我用这封信把老师在女儿心目中的形象挽救了回来。接下来我又和女儿谈了很多,帮她重塑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她还给自己写了很多虽然稚嫩却也中允的“评语”。

到今天我还是非常后怕,如果当时我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结果会怎么样。

我也常常以这个故事来鼓励我们的老师要多几把衡量孩子的尺子,多让孩子感觉到成功。

(4)

女儿小时候,我很想让她学钢琴,但我不是买来钢琴让她学,我用了个小小的“计谋”。

当时我班上有个学生钢琴弹得非常好,我带女儿去她家玩,请她弹琴给女儿听。

听了几次,女儿终于忍不住了:“妈妈,我们也买个钢琴吧!”我说:“钢琴很贵啊!”

她说:“可是我真的很想要钢琴。”我又说:“弹钢琴很苦的,你问问姐姐有多苦?每个星期都要弹,还要到老师那里去还琴。”

女儿面露难色放弃了。但过了几天,她又忍不住了:“我真的很想要钢琴。”

在女儿的一再恳求下,我才买了钢琴。因为是她自己提出来要弹的,所以她学琴的整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有费过心。

女儿曾经说:“你最大的优点是一直尊重我的选择。因为有了选择,我就有了目标。我就会朝着自己的目标走。”

父母要帮助孩子拥有具体的未来梦想。

孩子拥有了梦想,要引导他们相信这个梦想能实现,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行动,这种行动就会赋予孩子进行自我开发的积极“动机”。

(5)

大家都在说,小学和初中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究竟如何养成呢?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我规定她晚上7点钟必须把所有作业做完。7点之后全部都是她自己的时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绝对不会增加一分钟的课外作业。

有一次,晚上7点钟我家访回来,发现她语文作业还没做。

阿姨说她前面在玩,所以作业时间来不及了。我看看7点钟已经到了,就把女儿的作业本子没收了。

女儿怕第二天被老师批评,哭着求我,我妈妈也在旁边求情。但再哭也没用,我告诉她,7点钟之前完成作业是铁打的规矩,规矩就不能破坏。

第二天一早,我打电话给女儿的老师,解释了昨天的情况,并请她该怎么批评女儿就怎么批评她。从那以后,这种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6)

我在美国做影子校长时,采访过美国加州的一位年度教师。她说:“我每天晚上都要看两部肥皂剧。”

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样第二天我才可以和我的孩子聊,才可以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从这些肥皂剧的剧情聊到我的课堂,讲到我要教的历史知识。”

这就是需要家长去努力的,你要进入孩子的语言系统,包括了解孩子在看什么电视,包括一些网络上的热门语言。

为什么我们有些孩子总嫌妈妈烦,到了初二就不怎么和母亲多讲话了?

我曾经和一个孩子聊,他说我讲的妈妈都不懂;一个家长听到孩子说“逗比”批评孩子骂人,孩子也很气愤:“你懂什么?”

我们的家长确实不知道,有些词汇在网络环境中,词语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家长要了解孩子,就要进入孩子的语言系统。三年一个代,孩子不可能穿越到家长的话语系统,那你就要蹲下身子寻找和孩子沟通的共同语言。

作为家长,永远不要过时。

(7)

女儿在高中时,学校组织孩子们坐铁皮火车去南京进行“生存挑战”,虽然孩子很辛苦,但我却非常赞成。

旅行是很好的教育方式,通过旅行孩子能培养自立能力、忍耐力和挑战精神。

大学里,女儿曾经组织了一帮年轻人一起从云南泸沽湖徒步到四川亚丁稻城。

我当然也担心,但看到她为了这次徒步各种做攻略、锻炼体能,我知道她已经学会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当我不能阻止她的时候,我就积极支持她。

我为她买了能在零下50度的恶劣环境中使用的睡袋,买了各种徒步需要的东西。他们的徒步非常顺利。

在这个世界上走得越远,眼界就越宽,适应力就越强。

(8)

我非常鼓励家长拿起笔,以信的方式,把想对孩子说的话告诉他,不管是书信还是邮件都没关系。

我们学校每年5月4日都会搞一个告别红领巾的入团仪式,其中有个环节,就是家委会提前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语文老师提前让孩子们给父母写一封信,但家长和孩子们彼此之间都不知道对方也写了信。

到仪式这天,家长和孩子们把写好的信彼此交给对方。读信的时候,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忍不住流下热泪。

因为这种方式,把家长和孩子很多从来说不出口的话都表达了出来。

我也会给女儿写信,用文字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这种方式不仅沟通更深入,而且还能够留存下来,日后每次翻看,感觉都不一样。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法国的父母怎样“望子成龙”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多给他们一点自由。”这是法国家庭教育专家们从成功与失败的家教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启迪。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家庭“望子成龙”的愿望与有些中国人相比并无二致,他们常常给孩子安排一系列课外课,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因此而加重。一位叫科尔内的家长反省说:“我的女儿卡尔尼刚刚5岁,她从托儿所回来后,每周还要上三次业余课:星期二学舞蹈,星期三学体操,周末学滑冰。后来我发现她累得不愿从冰上站起来,我这才决定停了这些课,让她喘口气。”

法国的教育学家们指出,孩子们学的课程越多并不意味着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许多业余课程不仅使家长们的钱包变瘪,还消耗掉孩子大量的精力,只有有了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孩子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如果一味地要求他去做太多的事,会使他产生厌烦的心理。为了使孩子将来能较好地融入社会,引导他们学会合群比学会某些技能更重要。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带小孩去公园游玩,鼓励他们与同龄的小朋友进行交往。

为此在巴黎的街心都给孩子们留出一些空地来,或当旱冰场,或作自行车练习地,或用来搭建滑梯、秋千和翘翘板等,孩子们在那里玩得非常开心。

此外,对学习方面的安排,父母要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对孩子的要求漠不关心,这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不好的记忆。

专家们还认为,对一些智力超常的“小神童”,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与一般孩子不同的发展空间,否则他们的聪明和兴趣就会受到制约。对此,法国智力早熟儿童协会呼吁学校和社会承认那些“小神童”或“潜力极大”的儿童,不要想方设法使他们变得像平常孩子一样。据悉,在法国社会特别是法国学校,人们不太承认超出常规的东西,那些智力超常的孩子通常被视为过于捣蛋或过于理智,因此从一入学开始,人们就对这些孩子进行种种约束,或否定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或迫使他们“正常化”。这往往使孩子学习失败,变得内向,逐渐封闭自己或对社会产生敌意。据统计,由于学习环境不利,这些“小神童”有1/3拿不到中学毕业文凭,80%进入少年期后与学校或家庭发生冲突,10%自杀。

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扩大孩子们的自由活动空间,向他们提供可选择的“大菜单”,是培养孩子兴趣、发展个性和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教育的区别:望子成人和望子成龙


最近我给大毛报名上音乐课,主要是引导他学会欣赏古典音乐、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和五线谱知识并且接触一些乐器。大毛的班里一共有12个小朋友,这其中只有一个白人孩子和一个黑人孩子,其他的都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小朋友。其他一些如阅读、算术等班也是一样的情形,亚洲孩子占多数。

以前我认为是美国父母比较自私,不会拿出时间和金钱陪孩子上课,他们不像我们亚洲父母对孩子这么“上心”。但是现在我发现我想错了。

除了音乐和阅读课,我也带大毛报名上足球课。足球课上却是另一番风景:白人孩子占了绝大多数,而且白人女孩子学踢足球的也很多。足球课和音乐课的学费几乎一样。

所以美国父母不是舍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花时间,和我们亚洲父母比起来,他们更愿意送孩子去以玩为主的兴趣班。美国父母觉得像阅读,数学学校里上的课足够了,不希望孩子下了课还要去上学习类的补习班。相比之下亚洲父母对于足球课却不是很热衷,怕孩子受伤,而且觉得学了也没用。

比起亚洲父母的“望子成龙”,美国父母大概也就是个“望子成人”吧!

欣赏教育——献给望子成龙的家长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他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望子成龙 不要疏忽孩子的潜质


人类的智力发展经常会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一般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太大的变化。

一个人先天优良的遗传因素只不过是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后天的良好教育则正式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在某方面是不是有天赋或者说是不是有潜质,以便及时确定正确的培养方向。所以,望子成龙的家长一定要认真观察孩子在哪方面有特长,不要让孩子的潜质在您的疏忽中被埋没了。

3岁以前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

不同特殊智能的孩子在3岁以前就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满月后就对各种声音感兴趣,如电视机声、洗衣机声、摇铃铛声等。对音乐的兴趣会更明显,如正在哭闹,听见音乐的声音就能安静下来。发音比同龄的婴儿早,手指比较长,尤其是食指和无名指细长等。百天大的孩子基本能发出简单的音节。1岁左右就能全神贯注地聆听曲子,能对欢快、悲伤的曲子做出不同的反应。3岁以前基本可以辨别高、中、低等音域,并能模仿着哼小调,表现出很强的模仿力和辨别能力。有的还能唱歌或者自行弹奏曲子。如莫扎特两岁就表现出了对音乐的特殊喜爱,3岁多就可以自己弹钢琴,5岁就可以谱曲。幼年时候就接触音乐为他最终成为一代杰出的音乐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有舞蹈、体育天赋的孩子,通常表现出好动、活泼、反应敏捷等体格特征。具有舞蹈天赋的孩子体格特征更加明显,脖子、腿部等部位比一般的孩子要长,对音乐乐感和节奏感掌握较快,模仿性和掌握舞蹈的技能比较强。只要孩子感觉是在跳舞,不管是轻歌曼舞,还是张牙舞爪都应该积极鼓励。

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妈妈


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妈妈,你脚下的路将很长很长。我的理解是:男孩子就像一株小树,需要自然地成长,做妈妈的需要知道什么时候浇浇水、松松土,给予养分和足够的空间,才能期待小树自然舒展地成长,长成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1、男孩子就是要野一点——游戏玩耍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是冰心老人的话,对我影响很大。儿子刚会走路时,我就把他送到家住农村的外婆家里。夏天,儿子在沙子堆里捉虫子,在树下捉蚂蚁,赤着脚在田埂上跑,整天脏得像个泥猴子,被蚊子咬得浑身是包,满身的痱子,但他快乐得像小鸟一样。

儿子最喜欢的游戏是捡石子,走到哪儿都要捡几块。每回帮他洗衣服,都会发现不是口袋被小石子磨出了洞洞,就是裤子的膝盖处磨出了窟窿。于是我在小商品市场批发了一大袋小动物贴布,专门用来补他的衣服。每回儿子和我说,妈妈,小熊又逃走了。我就知道他的口袋破了。

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没有这样的环境支持和机会让我们的男孩子体验玩得脏兮兮、乱糟糟。而这样的玩才是顺应孩子天性的,给孩子心灵的滋养才长久。儿子上高中时,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他没有喘息的时间,不过他说“好在我还有一个自主的童年,让我总算还有美好的回忆。”真是让人又欣慰又心酸。

2、男孩子就是要舍得使用——生活教育

敢于“使用”男孩,“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爱的误区。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妈妈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家务不仅仅是女孩的专利,而收纳整理往往也是最能培养一个男孩自理和逻辑思维的,在收纳上,通常儿子能做到的,就是把所有的东西放到箱子或盒子。然而,这样的收纳法,其实会有东西找不到、容易变乱及不易维持的问题。所以,在要求儿子动手收纳之前,我一般先做好空间规划的工作。一款专业性的儿童收纳柜至关重要,选用专业性的儿童收纳柜,培养收纳习惯事半功倍,我用一款蔻丝的儿童收纳柜,它是可以根据宝宝的需求喜好来定制的,同时门板上还定了制宝宝喜欢的玩具,这样大大的激发了他的收纳兴趣。给孩子的房间准备了一款蔻丝儿童衣柜之后,家长们可以依衣物种类在每个抽屉贴上裤子、上衣等名称,方便儿子就定位。并和儿子一起参与,我也会经常会儿子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儿子也会十分得意,也会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在家庭当中的重要性。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3、男孩子就是要责任心重一点——品格教育

儿子懂事后,我和孩子爸爸达成共识,要开启责任感教育。上中班时,我们送给儿子和他堂姐每人一本《动物大图册》,儿子当宝贝似的每天捧在手里。一天,姐姐在看她的《动物大图册》,发现恐龙那一页不见了,就去问弟弟。儿子紧张地捂着自己的书,说:“不知道,你的恐龙自己走了吧。”姐姐说:“你让我看看你的书吧。”“不给,你看自己的书。”我发现是儿子把姐姐书里的恐龙撕下来,放到自己的书里了。我问儿子:“该怎么办?”儿子说:“和姐姐说对不起,把恐龙还给她。”我摇摇头:“不行,除了道歉,妈妈觉得你应该把你的书赔给姐姐,你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自己只好看坏书啦。”儿子一脸的委屈,眼泪汪汪地和姐姐交换了书。现在他的书柜里,还放着那本修补过的《动物大图册》。

承担错误,是要承担事情的后果,如果仅仅只是道歉,孩子体会不到他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4、补充一句:当男孩的妈,要“嗲”一点

我让儿子从小做我的小跟班。我逛街时,儿子帮我拎包包,尽管有时把我的包包在地上拖着、拉着。每次一起回家,总让儿子去开门;有好吃的,我总是和儿子抢着吃,挑好的吃,因为“妈妈是女孩子,需要男孩子照顾。”渐渐地,儿子的口头禅是“要我帮你做什么?”俨然成了姐姐、妈妈、奶奶的“护花使者”。只有让男孩子眼里、心里装着别人,才能真正成为男子汉,结婚后会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一位老人说:我要做个称职的爷爷


我对孙子楠楠喜欢的程度,大大超过对女儿的父爱,这种隔代爱也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伴随喜欢而来的也有使人担心的事情。小家伙现在脾气大得很,稍不称心,就在地上打滚,或者把给他准备的玩具全部扔掉。坏脾气是从哪里来的?最近,我们家里作过一次民意测验。说是民意,实际上只调查了楠楠一个人。奶奶问:“楠楠最怕谁?”他说:“爸爸。”外婆又问:“楠楠最不怕谁?”他回答:“爷爷。”然后又加上一句:“爷爷最听楠楠的话。”经过这次民意调查,家里人都说:“是爷爷宠坏了楠楠。”不管楠楠有什么不良表现,根子都能找到我的头上。最近,我看到一所学校对学生的家庭调查发现,溺爱型家庭所占比例已高达40%,而隔代的溺爱更为严重,达65。5%。一位学前幼儿教育专家说:“现在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对于每对夫妻来说,都是没有经验的父母,而祖一辈不能传授成功的经验,一味溺爱,就会给今天的家庭教育乱中添乱。”有时我冷静想想,在小楠楠身上,我迁就多于严格要求,满足他的需要时缺乏分寸,这种隔代爱,确实在孩子的教育上添了乱。根据我的体会,产生隔代爱有两个原因:一是孙子(女)辈呱呱坠地,使自己很真切地体会到血亲的延续,感觉到自己养育儿女的成功,从而会产生一种对孙辈的珍惜心理;二是自己历尽人间沧桑,饱尝甜酸苦辣,在安享晚年之际,接触到天真无邪的孙辈,对自己心灵是一种慰藉。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对孙辈就从钟爱渐渐发展到溺爱,成为极不称职的祖辈。通过反思我想,尽管我们做祖辈的对隔代教育还拿不出较科学的办法,但是,起码应该做到两条:一是决不对孙辈百依百顺,决不俯下身来给孙辈当马骑;二是不给儿女在家庭教育上添乱,使他们解脱因隔代溺爱而带来的困惑。我暗暗地告诫自己,无论如何,我得做一个称职的爷爷!

喜欢《一位中学校长的亲身经历 望子成龙你需要做的是》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新生开学需要做哪些调整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烦恼学生感想作文 一个人在成长的路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烦恼,而正是因为有了烦恼,你才可以活成你想要的样子。那么,成长的烦恼作文怎么写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烦恼学生感想作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03-30 阅读全文
  • 法国的父母怎样“望子成龙”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多给他们一点自由。”这是法国家庭教育专家们从成功与失败的家教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启迪。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家庭“望子成龙”的愿望与有些中国人相比并无二致,他们常常给孩子安排...
    2021-04-25 阅读全文
  • 教育的区别:望子成人和望子成龙 最近我给大毛报名上音乐课,主要是引导他学会欣赏古典音乐、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和五线谱知识并且接触一些乐器。大毛的班里一共有12个小朋友,这其中只有一个白人孩子和一个黑人孩子,其他的都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
    2020-12-04 阅读全文
  • 欣赏教育——献给望子成龙的家长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
    2022-01-04 阅读全文
  • 望子成龙 不要疏忽孩子的潜质 人类的智力发展经常会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一般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太大的变化。 一个人先天优良的遗传因素只不过是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后天的良好教育则正式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所以为人父母...
    2022-03-06 阅读全文

一个人在成长的路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烦恼,而正是因为有了烦恼,你才可以活成你想要的样子。那么,成长的烦恼作文怎么写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烦恼学生感想作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03-30 阅读全文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多给他们一点自由。”这是法国家庭教育专家们从成功与失败的家教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启迪。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家庭“望子成龙”的愿望与有些中国人相比并无二致,他们常常给孩子安排...

2021-04-25 阅读全文

最近我给大毛报名上音乐课,主要是引导他学会欣赏古典音乐、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和五线谱知识并且接触一些乐器。大毛的班里一共有12个小朋友,这其中只有一个白人孩子和一个黑人孩子,其他的都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

2020-12-04 阅读全文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

2022-01-04 阅读全文

人类的智力发展经常会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一般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太大的变化。 一个人先天优良的遗传因素只不过是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后天的良好教育则正式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所以为人父母...

2022-03-0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