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别再用这些习以为常的教育理论

发布时间:2021-01-23

教育理论的读书笔记。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别再用这些习以为常的教育理论》,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最近网络很流行一段话,大概是这么说的:“这世界上有三种笨鸟,第一种笨鸟自己飞不起来就放弃了,第二种笨鸟是飞不起来但懂得先飞,并且持续努力的飞希望变强大,第三种笨鸟是最可恶的,明明自己飞不起来,回家下一堆蛋,然后逼着这些蛋飞。”

话糙,理却不糙,今天中国又有多少父母充当第三种笨鸟的角色,又有多少父母正在一步步以爱的名义折断孩子飞翔的翅膀呢?

情景一

一边拿着手机刷微博、朋友圈,一边指着孩子的作业,要求孩子要做多少作业,复习多少功课。偶尔遇到孩子不会做的题目,刚开始还能耐心的教孩子两句,一旦教两遍,孩子没理解。就爆粗口,你这干什么吃的,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甚至直接甩手打孩子。

在这种氛围下写作业、复习,就算孩子天资再好,学习兴趣再浓,恐怕也要被你磨光吧。你以为自己牺牲了时间陪孩子写作业,换来的却是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不专心。而后还要被你各种打骂,恐怕你基本的信心都没有了吧。

这样的“笨鸟”要先飞,恐怕没那么简单吧。更可气的是你这“笨鸟”一代还要指着孩子说,我们为你付出了多少,你怎么能不长进呢?

情景二

一方面强调要学习西方文化,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孩子自由闯荡,一方面又恨不得把孩子的所有事都做了,恨不得把饭都嚼碎了再给孩子吃。

这样的教育结果,孩子的自由是有了,个性也有了,可是自理能力却没有了,甚至连基本的孝道也没有了。难怪新闻频频爆“月薪2000,给孩子买6000的苹果手机”;难怪你辛辛苦苦陪读却被孩子介绍为“保姆”“远房亲戚”;是孩子不孝,还是你一开始就错了?

20多岁的人了,系个鞋带都不会,却敢开车撞人了;高考状元,泡个方便面都不会,讲起理论头头是道,一到关键时刻犯怂。怪社会环境不好,社会压力大,却不曾想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你,也就是孩子亲爱的爸爸,妈妈,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你所做的就是在窝里下个蛋,然后白天辛苦的为孩子觅食,晚上还要辛苦的告诉孩子许多人生的大道理,你以为你很辛苦的付出了,到头来却发现不过是折翼的笨鸟。

而在蛋看来,也就是你的孩子,他每天要辛苦的为你读书,听你讲述各种大道理,还要辛苦的抱回来一个个第一名博得你开心,在孩子心里你就是那最失败的父母,所以在从小养成的“个性“的影响下,他要不断的冲破你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于是在你眼里又成为了一无是处,伤透父母心的“问题少年”。

小编说:

请不要让孩子在延续你笨鸟先飞的理论了,你自己都没有飞出去,又指望孩子会有多少成就呢?放孩子一份自由,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孩子是一只蜗牛的话,那么我们的责任就是牵着蜗牛散步,当蜗牛走错方向时,我们能俯下身,陪着一起慢慢看风景,偶尔做档风的小石头,偶尔当荷叶渡蜗牛过河,而不是不停的催、不停的指责,要知道是蜗牛你再怎么喊怎么叫,也飞不了蓝天的,反而有可能摔下万丈深渊,永不复生。

在育儿的道路上,我只想说一句,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这只笨鸟要先飞。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家园共育:请别再用“乖”来评价和要求孩子


“乖”到极致的孩子有着几个父母长辈忽视了潜在影响:

1、“乖”孩子大都没主见

有些父母喜欢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安排好,并希望能让孩子照着他们的意思去做,孩子不得有丝毫的不遵从。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对父母长辈的话言听计从的习惯,自己没有任何的想法和主见,等到孩子长大以后在社会中生存时就会缺乏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从来都是父母给他们决定,当父母不再他们身边时,他们也就不知所措了。遇到问题都无法自主解决的孩子,将来该如何担当起家庭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

2、“乖”孩子容易缺乏想象力

乖孩子不仅容易缺乏主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乖孩子更缺乏想象力,总是听爸爸妈妈的话的孩子不爱思考,因为他们总是不需要思考的,潜意识里他们认为父母会为他们安排好一切,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多数都很老实、不调皮、不搞怪的原因了。

而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一般都是调皮的、敢向规矩和纪律挑战的,他们总是能在各种情况下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鬼点子”,而这些鬼点子往往能孩子变得有趣、有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所以,乖未必好,不乖也未必就不好,看事情不能过于绝对。

3、“乖”孩子容易忽视自己

因为心中被装满了应该怎么做,孩子渐渐地就变得没有了自我,即使孩子自己心里万分的不愿意,他们也没有了反抗的意识,只知道替别人考虑。

因为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忽视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且一旦某件事情没有达到父母或者亲友的要求,就容易自责,从而产生忧郁、自卑等负面情绪,这会使孩子的人格难以健全的发展。

4、“乖”孩子不敢表达真实情绪

曾经有一位妈妈留言:我的孩子平时很乖,入幼儿园时非常顺利,不哭不闹,但是一两周后却出现了爱打人、半夜哭醒的问题。为什么?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孩子没有安全感。

正常情绪下的孩子,没人愿意去幼儿园。因为3岁的孩子还不明白为什么去幼儿园,以为去幼儿园就是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如果孩子不哭不闹,说明她觉得要做一个你们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闹。她知道不哭闹才会让爸爸妈妈更喜欢她。

换句话说,她在压抑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可是,孩子的感受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宣泄出来。她上幼儿园以后爱打人、半夜哭醒,其实都是内心的宣泄。

孩子能够在你面前哭,说明他对你有足够的安全感,知道你会对他的情绪照单全收,全盘接纳。这种无条件的爱和养育,才是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

除了以上讲述的这些,“乖”孩子还容易掉入“固执”这个怪圈。因为过于听话导致即使某件事情是错误的,他也不会相信别人,总是对父母和长辈们的话深信不疑,因此,会变得很固执,难以沟通、难以听取别人的意见。

最后需要提醒一下,我们并不是要告诉大家:孩子不听话、顽劣反而是更好的表现,反而说明孩子养得好。而是想告诉爸妈们最好不要单纯地陶醉于孩子听话,一定要观察我们的孩子:TA的“乖”到底属于哪种情况?

是孩子是通过压抑自己的想法,为了讨好成年人而表现出的“乖”?还是孩子的心理从小被满足得特别好,所以TA根本不需要通过对抗来实现自己的意志?

这两种“乖”,如果细心观察,一定可以区别出来的。

比如,孩子听话懂事时,是紧张的,眼神怯怯的,还是非常放松愉悦的?

如果孩子属于后者,那么孩子的“乖”可以说是爸妈优质教育的结果咯。

如果属于前者,那么请好好检查一下,孩子身边最亲密的抚养者,在跟孩子的互动中存在怎样的问题,让孩子有压力,不能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意志,而需要去扭曲自己,去迎合成人的需求,然后尽量改变我们的想法和方式。

因此,最后要说,不论一位爸妈多么睿智,只要我们存有“孩子要乖”的想法,就极可能会阻碍孩子独立思考、发展自我。

不要迷信“乖”孩子,有可能最听话的那个孩子反而会一事无成,因为过度的规矩将束缚他们行动的手脚,捆住他们思想的翅膀,结果他们会既无法奔跑更不能飞翔了。

家庭教育常忽视的原则


“金鱼原则”就是:金鱼放在鱼缸里就是天天精心喂养,也不可能长大,放在池塘里就是不用喂也会慢慢长大。想让孩子长大,必须把他(她)及早融入社会,让孩子自己学会判断,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狼性法则”:狼的敏锐,狼的好奇,狼的团队合作是任何动物都无法比拟的。孩子探索世界的能力,来自于对事物特别是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一个充满好奇、探寻的孩子,一定是有生活情绪和生活激情的孩子,也注定将来大智慧几率要高于一般孩子,这种孩子的与人合作的能力、领导能力也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南风法则”:北风刮的越猛,人的衣服裹得越紧,而南风一刮,人自然就脱掉厚重的棉衣。浇树浇根,教人教心。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让他发自内心的自然升华和提高,而非说教,更非强制。

“罗森塔尔法则”:对孩子教育,暗示的力量有时候可以起到决定一个孩子一生命运的程度(特别是孩子认可的有权威地位的人更明显)。所以,适当的鼓励和正向暗示,可以从孩子的自我认同到自我激励,再到自我认同,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反之,如果一句“这个孩子完了”,可能一个孩子真的会“完了”。说“这个孩子品质有问题”,这个孩子如果再表现好就觉得对不起你说的这句话。所以,做家长和老师的我们要尽量给孩子贴正向标签,尽量不要贴负向标签。

常玩这些破案推理游戏帮助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的孩子,忙着学英语、画画、跳舞、钢琴,这些可以说是对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能力的锻炼。有专家说,东方文化的特点,比较讲究一个人的感受性,而比较忽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中国的孩子,也比较缺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孩子思考能力的重要的部分。

一个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不到三岁的时候,是动作思维阶段。比如一个孩子想去开灯,但够不着,就知道去搬凳子,知道借助凳子来帮忙,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能力,是在不断的操作中,了解了动作与结果的关系中获得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

三到六岁,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这个时候,他们缺乏空间感和立体感,所以,很多孩子对抽象的数字加减反应不过来,但如果以实物来举例,他就会明白。这时期家长要懂得增加孩子的体验感。

六到十一岁是培养孩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家长要懂得培养孩子正确的思维程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比如我们经常玩的小游戏,一只青蛙跳下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跳下水,那有几只眼睛几条腿。。。这些都是属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大人经常玩的杀人游戏,其中运用的推理,也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形式。

德国家长,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认为游戏,比如数字游戏、下棋、给故事设立一个合理的结局等,都是培养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一个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得到提升的,而一般认为,学龄前左右开始进行训练是比较合适的,培养孩子逻辑能力,也可以很有趣。

这里,墨妈找了几个适合6岁以上孩子玩的侦探推理故事。在玩这些游戏中,充满了智慧的小机关,如果孩子能在家长的引导或独自识破这些小机关,那也是很有成就感和自信的。

来玩吧,看看你是不是高手小侦探。

(注:每个推理故事,都有提示,图片也是很重要的提示哦。回复关键词,可获得正确答案。)

(一)画中凶手

安迪望着名侦探柯南,遗憾地说:“您要是早来5分钟,我那几幅名画就保住了。”柯南问:“怎么回事?”安迪说:“这所主宰是表姐遗赠给我的,她收藏了许多名画,生前有6幅油画挂在这书房里。10分钟前,我一个人在这儿找书,一个歹徒突然闯进来,用枪指着,命令我脸朝墙站着,他取下了5幅,又命令我把前面的那幅毕加索的作品取下来递给他,随机逃走了。”

柯南问:“这么说,你肯定不知道他的长相了?”

“不,在镶着这幅画的玻璃中我看清了他的长相,我能认出这个人。”

柯南笑了起来:“年轻人,我可不为你骗取保险金去作证人。你根本没丢什么画!”

安迪的叙述有什么漏洞?

提示:

看看这幅油画,答案是一个基本的常说,与画的内容无关。

(二)巧取王冠

中国一家航空公司的空姐小乐小姐,应邀出席沙特国王的招待会。国王在十米见方的波斯地毯正中放了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

国王宣布:“亲爱的先生女士们,谁能不踏上地毯拿到这顶王冠,我就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他。”

话音刚落,参加招待会的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走到地毯周围,欲意抢先得到王冠。可是,无论用什么姿势,他们的手就是够不到。

这时,小乐小姐微笑着说:“诸位先生小姐,让我来试试!”她一边说着一边用十分简单的方法轻而易举地拿到了王冠。

请问,她用的是什么方法?

提示:

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最容易被人忘记。

(三)聪明的查尔

查尔跟父亲外出旅行,这天晚上住进了一个旅店。第二天早晨,他们吃过早餐回到房间,父亲发现枕头下的手表不见了。他们急忙报告老板。老板查出,这段期间有四个侍者先后进过房间。这四个侍者都是新雇来的。老板查问时,他们都不承认拿了手表。

查尔对他们说:“我知道是谁拿了手表,主动承认吧,我会原谅他的!”

这四个人都不做声。查尔叫他们背过去,给他们一人一根草棒。查尔说:“四根草棒只有一根是长的,我给了拿手表的。请你们举起草棒。”四个人慢慢举起草棒。查尔走到一个侍者身后说:“是你拿了手表!”

这个侍者只得承认了。查尔是凭什么判断的呢?

提示:

做贼心虚的人会怎么对待那个草棒?

(四)华顿找人

名侦探华顿受其老友——一位百万富翁的临终嘱咐,把遗产交给富翁的弟弟。富翁是12岁时与其弟弟失散的,至今已经60年了。一个月前才知道弟弟在伦敦,但没有详细的地址。他交给华顿一张发黄了的照片,这是可以帮助他找到弟弟的唯一线索。

照片上是两个男孩,拍摄于60年前,当时两个男孩都是12岁。

华顿受托迅速前往伦敦,并在当地各大媒体刊登了寻人启事,说明要寻找富翁的弟弟。继承大笔遗产是一件很诱人的事,不久他住的旅馆外就聚集了数十位老翁。

虽然侦探华顿从来没有见过富翁的弟弟,也不了解他的其他情况,但他还是在这些人中一眼就找出了遗产的继承人。

你知道名侦探华顿是怎样辨认的吗?

提示:

注意文中提到的几个数字,联系起来想想,就知道答案了。

(五)史前壁画

某失业青年整天想着发横财。一天,他找到一位古董商人兴奋地说:“您听说过在法国发现了洞穴人在山洞里画的壁画吗?可是我在西班牙的一个农庄发现了更堪称无与伦比的史前古人壁画。”说着,他递给古董商人三张照片:“这几幅壁画,是我钻入差不多有400英尺的暗洞才拍摄到的。”

古董商人看了一眼,第一幅是批毛犀牛图,第二幅是猎人在追赶恐龙,第三幅是奔驰的猛犸图象。

可是古董商人立即指出事业青年在说谎。

请问这是为什么?

提示:

想想恐龙生活的年代。

(六)真正的头目

警察在一个废弃的工厂里发现一伙人赌博,他们分别是张三、李四、王五和小九。在审问他们谁是头目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

张三说:“头目是王五。”

李四说:“我不是头目。”

王五说:“李四是头目。”

小九说:“张三是头目。”

经过了解,这一伙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实话,其他三人说的都是假话。

请问,你知道谁是头目吗?

提示:

只有一个是实话,那就根据每个人说的去排除吧。

感恩教育-让孩子常怀感恩之心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12月26日是今年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首先,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爱。近日有一则新闻说: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亲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竞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默默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

其次,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

感恩,在中国历史上例子很多。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义之上。就是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感恩的事例。在金训华烈士墓地守了37年的陈健,理所当然地成了CCTV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37年前,在一次与洪水搏斗抢救国家财产时,金训华救了陈健的命。在金训华牺牲后,陈健决心义务为战友守墓,并发誓要“一辈子陪着你。”为此,他再没离开过逊克县,一直为烈士扫墓守灵。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经常怀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让孩子学会感恩,要培育感恩意识。每天的晨间谈话是很好的集中思想教育时间。三年级的孩子还小,给他们讲大道理是听不进去的,我就利用他们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给他们声情并茂地讲《感恩父母》中的故事。讲到感动之处,我与孩子一起眼含泪花,说话声音哽咽。慢慢地,孩子明白了父母生养他们并不容易,行为上也发生了变化:知道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打个电话回家,祝他们节日快乐;回家的时候,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做这些事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或者是为了得到老师的一声表扬,要让感恩成为他们良好的品质,还需要老师做进一步的引导。如背诵感恩的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教育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之情。

这样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对有困难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对别人对环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也就拥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家庭教育误区之常提当年


很多家长动不动就对孩子这样说,我当年如何如何,哪像你现在……

这样说的动机当然不坏,无非是想激励孩子向自己看齐,把学习搞上去。但是这种说法本身是大有问题的,这个问题就在于:您当年的“如何”究竟如何呢?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我当年就是成天地玩,功课也学好了,哪像你们(指孩子),整天地念啊、念啊……”

持这种说法的人,多是60年代前后的大学生。的确,他们当年也考上了大学,但那时候功课比现在简单多了,大学也好考。如果您当年就是这样考上大学的,那还有什么值得在孩子面前夸耀的呢?这样的自夸使得孩子要么手足无措,要么产生反感,还会给孩子造成误导。

不要说60年代,就是80年代前后考上大学的人,也不能拿自己当年的表现与今天的孩子比。王先生的一位好友的女儿吴岩同学,1977年高考落榜了,这时候由王先生承担起对她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四科的全面辅导。第二年,她考取了现在的首都医科大学。可是1997年的高考化学试卷,王先生本人也有些题目不会做,语文就更是如此了。因为时代前进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当年我的父母不管我,我也不是学得挺好的吗!孩子不用管,由他自己去吧,将来自然就会好的。”

这是一种显然是歪理的说法。有一位家长,几年前他还认为自己的孩子遗传基因好,当然会自然成才,可如今他却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着透了急,操碎了心。

时代不同了,过去哪些是好的,仍应借鉴;哪些事过境迁了,就应该放弃;今天的哪些做法有问题,更应该想办法改进。这样做的家长才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去做“九斤老太”。

如果您的孩子每天从清晨到夜晚,不堪重负,效果却不大,那么您就应当到孩子的身边,和他一起仔细地了解每天那么重的负担是从哪里来的?是因为某些科的作业量的确太大,还是孩子的学习方法比较落后,总是死记硬背。一道题目本应该3分钟做出来,您的孩子却做了13分钟还没想出来,这样下去,当然是越来越困难,而这通常是有原因可寻的。情况弄清楚后,就应该向老师反映,争取老师的帮助。特别是问题的原因的确在于某些科目留的作业太多,受影响的就不止一家一个孩子,那就更应该请班主任老师来协调,或者直接向该科目的老师反映情况。

如果原因在于您的孩子学习不得法,对于别的孩子不重的作业量,却把他累得气喘吁吁,那么家长就应该出面请求老师允许自家的孩子少做一些作业,另一方面赶紧改进学习方法,争取在一段缓冲和调整之后,帮助孩子快些赶上来,恢复正常。

如果问题在于孩子学习时分心了,比如迷恋上了电子游戏,或者对足球过分狂热,那就更需要做父母的帮孩子明白道理,认清前进的方向,并得到父母的支持,取得力量,摆正船头,冲出漩涡,笔直地划向宽畅的航道。而家长千万不要一开始放任自流,等到问题成了堆,只会喋喋不休地发出“九斤老太”式的指责。那样只会徒然增加孩子的焦急和痛苦,却拿不出切实的方法帮助孩子摆脱困境。

警醒:教育理论千千万,却依然教育不好孩子


很多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那些看上去让人激动不已的教育理念,却落实不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呢?最大的原因,我想可能还是父母光想着怎么纠正孩子的问题,却忘了反省自身的问题,下面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教育孩子的关键不是方法和技巧,而是父母本身,一个读初中的女孩,经常在考试前失眠,不过,每次的成绩还是不错。在咨询孩子失眠问题时,女孩的妈妈表现得很焦虑,还一个劲地说:“我从没有给过女儿学习上的压力,总是对她说,考不考第一没关系,只要你努力了,考试结果不重要,不知道她为什么还会这样压力大?”她的话刚说完,没想到坐在旁边的女儿一下子哭了,大声说:“妈妈,如果我哪次考的不好,你看到卷子时,都是很生气的样子,吓得我好几天都不敢说话!”妈妈怔住了,不好意思地对女儿说:“妈妈没有吧,我怎么不记得了”,而孩子哭得更凶厉害了!

咱们很多家长都是心口不一,嘴上说着不在乎孩子的成绩,而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却表现得很是愤怒和生气,让孩子无所适从!还有刚才那位妈妈“只要你努力了”的话,看起来要求不高,其实弹性很大!什么叫努力?努力的标准是什么?和谁去比较呢?因为不明确,所以家长可以任意去说话。只要家长觉得不满意,就会训斥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真的努力了,因为和他自己比较,这段时间确实付出很多!这些情况家长可以多和老师沟通,听听老师对你孩子的评价,这样比较客观!

我们家长都希望自己做一个温柔有爱、循循善诱、尽心尽力的家长,而事实上当面对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者孩子的一些问题时,表现的却是悲伤、生气和愤怒,身体的姿态很僵硬,说话的语气很伤人!

有些家长很爱学习,读了很多教育书籍,学了很多育儿经。然而,如果缺少对自己的反思和觉察,只想着教育孩子却忘记了自我成长,学习了方法,却没有真正学会使用,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倒会起到反作用。

第二、教育方法只有和孩子合二为一,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如果只是读了各种教育理论和方法,但没有真正内化为家长自己内心的一部分,那么应用时一定会有分裂的表现。孩子觉察到这些矛盾的信息一般会很困惑,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妈妈呢?妈妈的真实想法和意图是什么呢?这个时候,孩子会选择自己感受到的信息,而忽略妈妈所说的信息。很显然,应用久会失效。

另外,很有可能会伤害到亲子关系。因为孩子看到了内外不一致的父母,使他难以真正信任父母。如果信任关系受到损坏,那么教育和引导就会变得更加艰难。很多家长把教育方法被当作万能药,直接拿来使用时,很可能起到相反作用。

正确的方法是,看到了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要反复地思考,如果用在孩子身上会怎么样?他会不会接受呢?孩子是不是适合这个方法呢?如果用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这个方法的使用前提是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教育和孩子匹配时,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三、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要善于从孩子身上反观自身我们做父母的,都会有自己的盲点和未发现的部分。然而,越是未发现的部分往往对孩子影响越大,因为不知道所以任其妄为也浑然不知。这恰恰是养育孩子最难的地方,也是最有意义的地方。

难就难在自知并不容易。

孩子有时候会突然冒出的一句让我们家长诧异的话,当我们条件反射式地想要表达反对时,又意识到那句话很熟悉,不就是从家长这里学到的吗?孩子说话的口气,生气时的表情,是不是特别像我们自己呢?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最应该改变的那一部分,却被孩子真实完整地表现出来。

所以,是孩子促使我们反观自身并获得成长。做了父母,真切地体验到和孩子的真实互动中,激起了我们一些强烈的正面情感,也激起了一些强烈的负面情绪体验,我们期望呈现给孩子的和实际呈现的往往并不一致。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是用整个人在影响孩子,而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某一部分。

现实中往往通过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或异常表现,倒逼父母开始反观自身,从而得以开启家长的自我成长之路。这是孩子送给父母最珍贵的礼物,它是孩子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带来的,如果我们能够接收到并珍惜这个发现自己的机会,那也是孩子最大的福份。

第四、父母的自我成长,才是终级教子之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很多自我觉察的时刻,真正明白父母的自我成长才是终级的教子之道。所以,拥有教育孩子的专业知识,并不代表养育的孩子就一定多么优秀和卓越。父母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除了帮助自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更重要的是自我成长。

虽然自知不易,只要真心愿意面对,就可能一步步获得成长。然而,如果父母拒绝看自己的内在,只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那一定是无解的。

因此,提高自我觉察力,意味着要对自己开放,对自己的内心深处开放,放下对自己一些固执的僵化的自以为是的认识。我们要抛弃下面这些僵化的想法:我从不表里不一;我是一个好人;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我是一个好妈妈;我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我是完美的;我很懂孩子;我学习很多先进的教育专业知识,我不可能错;我很坚强;我是一个特别不在乎成绩的父母。在q掐尖家长交流群里我还学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心得,还有一些学习方面的资料,都很不错,大家一起学习,教育好孩子吧。

只有这样,父母才有可能去接触到那个不一样的部分,得以扩展自己的丰富性,变得灵活、有趣味。否则,这样的机会即使无数次出现,也不会有任何发现。为了我们的孩子,让我们尽力做好自己吧!

不要让这些教育方法毁掉男孩的未来


不要让这些教育方法毁掉男孩的未来

1、要男孩坚强,不能掉眼泪

我们经常看见在宝宝摔跤后,妈妈总是第一时间冲过去把宝宝拉起来,然后抱抱宝宝说不哭不哭。如果是男孩子的话,父母大多会说“男孩子流血不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孩子哭会被小女生笑的,羞羞啊”。男孩子从小就被父母无形之中灌输了一个思想:就是男孩子要坚强,不能轻易掉泪。孩子伤心了就哭,开心了就笑是孩子最单纯的天性。家长人为的阻止孩子情绪发泄,让孩子的消极情绪压抑在心,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因此,当宝宝心情不好,就请让宝宝大哭一场吧!爸爸妈妈可以适当地摸摸宝宝的头,或者抱抱安慰他,父母应并尽可能让孩子自己说出他的感受,而父母要做的则是认真倾听宝宝的情绪表达,并及时给予反馈信息。

2、不让男孩跟小动物玩耍

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反对家里养宠物,甚至宝宝在外面玩的时候,都尽量让避免宝宝和小动物玩耍,父母觉得宝宝容易被动物咬伤,而且觉得它们很多细菌,不卫生。但其实,小动物是宝宝最真诚的玩伴,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很好地培养宝宝的爱心,让你的孩子懂得了爱与责任。

喜欢小动物的人都比较善良,因为他们都懂得尊重生命,照顾弱小。因此,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让宝宝让一只小狗或者小猫,宝宝在照顾小宠物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变得更有责任心,更懂得爱和照顾。即使家中不能饲养宠物,父母也可以多带孩子到公园逛逛,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和小动物多接触,鼓励孩子摸摸小动物或者喂东西吃,培养宝宝的爱心。

3、只让他和其他男孩玩

有些家长担心男女同玩对孩子性格有负面影响,因此他们鼓励自己的男宝宝只与其他男孩子玩,尽量少和女孩子接触。其实,在人际交往中不应该存在这种性别观。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性别意识,但是家长人为地限制宝宝的玩耍对象,其实无形中让宝宝形成一种传统的性别观,长大以后有可能会不懂得如何和女生相处,严重者甚至会歧视女性,这不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男女交往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和不同的小朋友一起玩,扩大交友圈子,让宝宝自主选择他们喜欢的玩伴,男女孩同玩、交友,其实还可以互补优缺点,减少男孩子粗暴冲动的行为,让孩子更懂得照顾他人。

4、男孩只学逻辑训练,忽视文学、艺术

男孩子在逻辑思维上会比女孩子更有优势。因此家长在做宝宝早期智力开发时都比较倾向于让男孩子学习围棋、象棋或者数学逻辑等的训练,更多地注重孩子智力的培养。但其实要想培养天才宝宝,爸妈更不能忽视文学、艺术的熏陶与学习。

让宝宝学会阅读,爱上书本是让孩子探索更宽广的世界的最有效途径。早期阅读对宝宝的学习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习阅读不光是一种技能,宝宝还能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这对宝宝的智力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书卷气”。男孩子学习一种乐器或者书法绘画,加强艺术修养能够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有一种有益身心的娱乐选择。父母要善于发现宝宝的潜力与爱好,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接触他自己感兴趣的事,学习一门特长。

5、让男孩接受魔鬼式的体能锻炼

家长总是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高长大、身体健壮,因此都会让宝宝多跑跑跳跳。一些家长急于求成,让男孩子接受魔鬼式的体能锻炼,让宝宝有更强健的体魄,提高免疫力。但其实任何事情都应该量力为之。高强度的锻炼不但不利于孩子身体成长,而且很容易对孩子的肌腱造成伤害。

其实,让宝宝每天进行强度适中的体育锻炼半小时就已经很足够。让宝宝选择一种他喜欢的体育项目,然后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进行这项目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活动,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拉进亲子之间的距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如果进行比赛的话,还能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让锻炼成为孩子和家长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能够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6、不让男孩捣蛋

捣蛋似乎是男孩子的天性了!他们天生好动,而且有着强大的破坏力,有时真的很让家长抓狂呢!但是不要因此而不让你的宝宝捣蛋哦,因为捣蛋的孩子才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呢!孩子的创造力其实蕴藏在孩子的“捣蛋”行为中,这些行为并不只是孩子单纯的娱乐,其实也是孩子用一些奇妙独特的方式去探索了解这个世界。

家长要主动发现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把房间或者厨房搞到一片狼藉就对孩子大发雷霆,尽管放手让孩子去冒险创新,同时家长也应该在平时加强做好孩子的安全防护意识,教孩子一些注意安全的技巧,那样就可以防止孩子在冒险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尝试去引导他们思考,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去寻找答案。家长要保护孩子最原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给孩子创造更多想象的空间哟!

喜欢《别再用这些习以为常的教育理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理论的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家园共育:请别再用“乖”来评价和要求孩子 “乖”到极致的孩子有着几个父母长辈忽视了潜在影响: 1、“乖”孩子大都没主见 有些父母喜欢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安排好,并希望能让孩子照着他们的意思去做,孩子不得有丝毫的不遵从。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对父...
    2020-04-20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常忽视的原则 “金鱼原则”就是:金鱼放在鱼缸里就是天天精心喂养,也不可能长大,放在池塘里就是不用喂也会慢慢长大。想让孩子长大,必须把他(她)及早融入社会,让孩子自己学会判断,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狼性法...
    2020-10-21 阅读全文
  • 常玩这些破案推理游戏帮助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的孩子,忙着学英语、画画、跳舞、钢琴,这些可以说是对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能力的锻炼。有专家说,东方文化的特点,比较讲究一个人的感受性,而比较忽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中国的孩子,也比较缺乏这方面能...
    2021-05-05 阅读全文
  • 请你别再推我 每次放学之前,我们都要求所有小朋友先把自己的小凳子摞整齐,但我发现个别调皮的宝宝总是喜欢推板凳跑,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凳子的寿命会越来越短,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以后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我...
    2020-12-14 阅读全文
  • 感恩教育-让孩子常怀感恩之心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
    2022-01-13 阅读全文

“乖”到极致的孩子有着几个父母长辈忽视了潜在影响: 1、“乖”孩子大都没主见 有些父母喜欢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安排好,并希望能让孩子照着他们的意思去做,孩子不得有丝毫的不遵从。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对父...

2020-04-20 阅读全文

“金鱼原则”就是:金鱼放在鱼缸里就是天天精心喂养,也不可能长大,放在池塘里就是不用喂也会慢慢长大。想让孩子长大,必须把他(她)及早融入社会,让孩子自己学会判断,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狼性法...

2020-10-21 阅读全文

我们的孩子,忙着学英语、画画、跳舞、钢琴,这些可以说是对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能力的锻炼。有专家说,东方文化的特点,比较讲究一个人的感受性,而比较忽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中国的孩子,也比较缺乏这方面能...

2021-05-05 阅读全文

每次放学之前,我们都要求所有小朋友先把自己的小凳子摞整齐,但我发现个别调皮的宝宝总是喜欢推板凳跑,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凳子的寿命会越来越短,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以后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我...

2020-12-14 阅读全文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

2022-01-13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