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尹建莉:让孩子爱上阅读到底有多重要?

发布时间:2021-01-27

幼儿园说课稿猜猜我有多爱你。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尹建莉:让孩子爱上阅读到底有多重要?”,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的思想会更成熟,价值观会更完善,他的境界会更美好;同时他会有自己独立见解,很少会陷入盲从和愚蠢。他从阅读中获得的,不仅是心灵的滋养,也是心理上的力量。

现在人们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阅读到底有多重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大致可以这样描述: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智商更高,可以让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更健康,可以修复某种程度上的心理创伤——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

阅读使人成长。

人和人在智力方面可能有一些先天的差异,就像人在身高长相方面先天会有些差异一样。但智力发展的空间比身体相貌塑造的空间要大得多,所以外表的差异通过均衡的膳食、科学的运动甚至整容等手段,只能获得较小程度的改善;而智力发展,则会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什么,就是阅读!这一点已被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

其原理说来主要是两条。

第一,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而获得良好语言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就是阅读。

第二,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知识背景。任何阅读都可拓宽一个人的知识,背景知识越丰富的人,越容易吸纳新知识。

一个人思维基本功好、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当然智力就出众。几乎所有的教育心理学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研究和观察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他的阅读量一定是呈正相关。这一点,只要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人,或了解一下古今中外那些“聪明”的人,如那些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就可得到验证。

想要优秀,光有聪明肯定不够,还应该有健康的思维方式。

健康的思维方式是保障一个人幸福和成功的根本,它是心胸、眼界、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这些东西从哪里来?也不是老天爷偏心眼给一部分人的,是人们后天学来的。从他人身上学习固然是一个渠道,但这个渠道太窄太不可靠。那么最可靠的学习途径在哪里?

我们无法返回二千五百年前去听苏格拉底或孔子讲学,但我们却可以成为他们的弟子;不能指望身边就有一个海伦·凯勒,但我们却可以分享她的精神和信念;不可能亲耳聆听曹雪芹给我们讲写作、讲人生,但我们却可以从他那里学习到高超的写作技巧及对人生的洞察力……阅读,可以超越时空,把最优秀的人和思想带到我们面前。它让我们突破身体的局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畅享古往今来的贤哲们的智慧,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让我们看得更长远,想得更深入。

阅读,是储智,也是借力。它超越年龄、种族、性别,超越平常生活。阅读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出身是贫是富,无论你身居乡野还是都市,都可以籍此获得丰富的精神财富。

阅读还有很好的心理修复功能。wwW.yJs21.CoM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带着某种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长大的,区别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样。父母和老师可能无意中会伤害我们,生活和命运有可能对我们不公。一个从小建立了阅读兴趣的人,凭借自己良好的思考能力,会有更好的自我救赎和自我成全能力。阅读,就像射进生命旅程中的一束阳光,划破重重迷雾,让我们找到人生的方向,让我们有力量战胜这些伤害,而不让它困扰我们一生。

心理的成熟和进步还有赖于一个人的自我反思。智力不足,智慧不饱满的人,很难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阅读就是储智,阅读就是借力,阅读就是阅世,阅读就是阅人。一个不阅读的人是愚昧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悲哀的。

任何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着真善美的情怀,其核心价值观也一定是正面的。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的思想会更成熟,价值观会更完善,他的境界会更美好;同时他会有自己独立见解,很少会陷入盲从和愚蠢。他从阅读中获得的,不仅是心灵的滋养,也是心理上的力量。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心得:从小让孩子体验成功到底有多重要?


八岁的小儿子已经是个游泳健将了,回顾他学游泳的“坎坷”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孩子学习一项技能时需要成功的体验。正是这种成功的体验,让孩子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从“放弃”到入门

小儿子从小就怕水,记得他几个月大时,我们也“赶时髦”地在家里给他“游泳”。每次我们满头大汗地准备好婴儿游泳池时,他毫不留情地游上几分钟就哇哇大哭。几次下来,我们就缴械投降,放弃了在家游泳的念头。转眼到了四岁,根据哥哥(大儿子)的经验,孩子早学游泳虽然泳姿不甚标准,但是水性极佳。于是,我兴冲冲地带着小儿子去上游泳课。育儿

可是他一点不配合,游泳课上白费功夫,不但没学会游泳,情绪也非常不好。我也只好搁置了这一计划。感觉好,才能学得好。当孩子情绪糟糕的时候,也是需要我们暂停的时候。游泳馆里还有温泉池,桑拿房,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能尽情地享受水中的乐趣。正是这段经历,让小儿子不再惧怕水了。

两年前的夏天,北京异常炎热,游泳是最好的运动。小儿子已经六岁多了,身高也到了一米三,虽然他很不情愿,我还是把他带到了游泳班。教练要求的很严格,泳池不时传出孩子的哭声,一贯散漫的小儿子很不适应。我连忙和教练沟通,请他多多鼓励孩子。还特意准备了小零食,下课时,让教练拿出来作为奖励给孩子们。就这样,15天的课程结束,小儿子还是没有学会蛙泳。不过,他常常把收、翻、蹬、夹的口诀挂在嘴上,我鼓励他在家里当小教练,教我动作。我没有责备他,“为何没学会?”而是又报了一期,决心奉陪到底。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儿子终于学会了蛙泳,而且动作标准、有力。这时,我大大地赞赏他,“你是如何学会游泳的呢?”他说不知道,我连忙帮他总结,“是不是每天都坚持去上课,认真听教练讲解并练习就学会了呢?”他点头。就这样,儿子终于能像一条小鱼一样在水中游来游去。

我又一鼓作气给小儿子报了学习仰泳的提高班,他每天都惦记着去游泳,游泳已经成为他最喜欢的事儿了。从抗拒到爱上游泳,我觉得原因是孩子体验到了成功。当孩子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是成功的体验还是挫败的体验对孩子来说事关重大。孩子从小就需要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功的感觉会让他在未来更相信自己。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巩固学习的知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独立健全的人。此后,我们周末经常去游泳。第二年暑假,小儿子又学会了自由泳,并考取了深水证,是个不折不扣的游泳好手!

结语

体育技能和音乐技能学习都需要孩子付出时间和努力,父母正确的引导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更积极,更有效。作为父母,要细心地帮助孩子克服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的学习节奏,并从内心深处相信孩子。只要这样,才能更享受做父母的乐趣。

育儿知识:在孩子面前遵守规则,到底有多重要?


育儿知识:在孩子面前遵守规则,到底有多重要?

这几天连着下雨,路上总是格外拥堵。小区前有一个大的红绿灯路口,等红灯的一分钟里,总有几个人影,管它红灯绿灯,穿梭在车水马龙之中,仿佛无人之境。

前几天上班路过这个路口,遇到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停下来等待红绿灯。

看着几个匆忙、横冲直撞的行人,女儿疑惑地问:“妈妈,他们都过去了,我们怎么不过啊!"

妈妈牵着孩子,耐心地回答:“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行为,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无论你多着急,过马路时,要看着红绿灯,知道吗?”

孩子很认真的点点头。

我被妈妈的话深深感动。父母对规则的敬畏,并用行动去践行,这应该是最好的榜样了吧。

这也让我想起曾经的一起悲剧。

前两年,南京一名妈妈拉着孩子闯红灯,视而不见疾驰的汽车,继续往前冲,结果被车撞飞,母女都住进了医院,自食苦果。

规则就是这样,遵守它平安无事,一旦不遵守,说不定哪天意外就来了。

在我们身边,遵守规矩是很难的一件事。好好排队、好好过马路,看似很简单,但总是会有一部分大人,心怀侥幸,漠视规则。

即使有了孩子之后,做了父母,亦是如此。

事实是,虽然一次又一次的不守规矩,获得了便利,但被孩子看在眼里,就成了最坏的影响。

影响一:孩子的价值观出现偏差

前天去楼下小卖部买水,排队付款时,遇到一小孩直接插队到柜台结账,旁边有个年轻人说:“小朋友,这么多人都在排队,你是不是也要排队呀!”

谁知孩子不服气地说:“我妈妈让我插队来买的!”

正好孩子妈妈在店门口,一脸不屑:“孩子饿了不能先买一下吗!”说完拉着孩子气鼓鼓地走了。

年轻人无奈地说:“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懂规矩,而是守规矩的大人太少,孩子会轻视规则,大多数是因为父母对规则的漠视。

美国黑人作家鲍德温曾经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在不守规矩的熊孩子背后,往往都是无视规则的熊家长。

影响二:给孩子很大的心理伤害

很多孩子,比父母要懂事得多。

长沙某公交车上,一位妈妈让孩子吊在公交车吊环上锻炼。被司机制止后,妈妈暴跳如雷,一边催着孩子继续练,一边对司机口出狂言:

关你p事!

天天都这么吊,就你有意见!

你有病啊!

司机出于安全考虑,靠边停车后,妈妈打起了投诉电话。

在这个视频里,我看到那个孩子,坐在位置上,身体微微颤抖着,捂住耳朵,十分抗拒。

他懂基本的是非对错,可对那个用一己蛮力破坏规则的妈妈无可奈何。

这件事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无法估量。

有个学生看到这条新闻时对我讲起小时候的故事:

“我小学六年级跟着爷爷一起坐车去探亲,但是爷爷为了省钱,只买一张票,检票阿姨说我超过1.2米,死活不让进,爷爷怎么都不肯再买一张,最后吵了起来。爷爷拼命把我往里面推,阿姨则拉扯着我衣服,我害怕得大哭。”

“看到这个捂着耳朵的孩子,我好像看到了我自己。”

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不惜破坏规则的父母,孩子内心不仅迷茫,还有痛苦和羞耻。

影响三:教给孩子狭小的格局

同样是逃票。

去年在北京,一家四口在进地铁站时,居然只刷了一张卡,其中一个孩子在成功出站后,边跑边笑得很开心。

看到这家人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费尽心机,莫名感到忧心。

因为一点好处破坏规则,占到小便宜得意洋洋,这种目光短浅的表现,带给孩子的是狭小的眼界,最后成为孩子自我价值观的一部分。

作家路金波说过:“千万不要给你的孩子只塑造一个世俗的、眼下的、渺小的世界。要从小给他看星空、海洋、恐龙、神话、圣贤。这样,等他长大的时候,他就有足够的胸怀容忍各种无趣的生活。”

贪小便宜才会吃大亏。

我们后台常常收到留言: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感?

其实想要养出一个有规矩的孩子,重要的是父母对待规则的态度。父母在孩子面前守规则,便给了孩子最好的榜样。

可能你会问,这世界上不讲规则的人多了去,而且过得光鲜亮丽,既然他们能这样,我为什么还要教孩子守规矩、讲规则呢?这不吃亏了吗?

知乎上有个答案说得很好:

如果你要过一条小河,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漂在水面上很宽的木板,速度快但是随时会翻;另一个是离你一公里处的一座坚固的石头桥。

你会怎么选呢?

守规则,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路。

尹建莉:自由的孩子才会自觉


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位家长会承认自己不尊重孩子,即使在教育问题上做得非常糟糕的家长,他在理念上也认同尊重孩子,并且认为自己是尊重孩子的。只不过,他们的行为和理念发生了背离。

其理念和行为的背离,源于两方面意识的匮乏:

第一:缺少“尊重”的心理基础,即信任;

第二:没找到实现“尊重”的路径,不知道能带他走上这条途径的,是一块意想不到的路标:自由。

自由——在教育上,这个词的重要性无可取代;但在生活中,最容易丢失的,也是这个词!卢梭曾为此叹息: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尤其在当下中国,由于我们多年来热衷于讲纪律,讲严格,所以“自由”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个陌生词。尤其在教育上,人们错把控制当成教育,却不知每一种控制,都是一条或粗或细的绳索,天天往孩子身上缠绕,导致孩子心理功能失调。被捆绑的孩子,他们最终变得心理失序,懦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刻板狭隘,等等,都是有可能出现的症状。

有位家长给我写信,说自己以前是个“穿西装的野人”,对孩子管得太严厉,看了我的书后,感到后悔。可她现在有一个着急的问题,不知该怎么办。

她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尿急了居然不敢跟老师说,尿了几次裤子。

老师和妈妈跟她说了好多次,告诉她尿急了可以自己去卫生间,不必跟老师说,孩子才敢去卫生间。

可是,去了卫生间后,居然不懂得自己回来,一定要老师喊才会回来,否则一直在卫生间待着。

从录像看,她一天都难得笑几次,没人找她就呆呆地坐着。家长不明白孩子这是怎么了?

这位家长自己在信中其实已经把原因说明白了,她一直对孩子管得太严,严厉教育像一把刀子,肯定会让孩子受伤。家长可以在一夜之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扔下刀子,但孩子身上的伤不会在一夜之间痊愈,它需要时间,而且有可能落下疤痕。

儿童成长中的每件小事,几乎都可以在自由或不自由的感受中,成为或好或坏的教育事件。持续性的错误教育总是有代价的,没有哪种一再发生的过失会不留下痕迹。

自由的孩子才会有自觉

我非常喜欢一位家长讲给我的这件事,也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这个故事。

她的孩子大约三四岁,很爱吃糖。妈妈害怕孩子吃糖太多会有龋齿,也担心会发胖,就严格控制数量,规定孩子每天只能吃两块。

孩子经常是一醒来就迫不及待地要妈妈拿糖给他,而且经常在吃完当天限额的两块后,觉得不够,缠磨着妈妈想得到更多。家长坚持原则,一块都不多给,并把糖筒放到高处,不让孩子够着。

可是有一天,家长发现了问题。糖筒里的糖在急速减少,再仔细观察一下,发现放糖筒的柜子前多了一个凳子,糖筒也挪了位,心里就明白了。这个小家伙,尽管聪明,但“做贼”的智商还处在大猩猩的水平上——在搬了凳子爬上柜子偷偷拿糖后,不懂得消灭证据。

这个发现让家长大吃一惊。本意是要孩子少吃糖,学会自我控制。可这样看来,孩子不但没少吃糖,还多吃了;自控力不仅没有发展出来,还多了一个弄虚作假的坏毛病。

这位家长没有马上去批评孩子,而是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管理,认识到自己必须得改变一下方式方法了,于是跟孩子谈了一次话。她没有揭穿孩子偷糖这个事,而是很真诚地给孩子道歉说,你这么爱吃糖,可妈妈每天总是忘记主动拿糖给你吃,宝宝就得天天追着妈妈要糖,这样不好。以后这样吧,宝宝自己管糖筒,想什么时间吃糖,就自己去拿,好不好?孩子一听,当然高兴,说好。

妈妈又对孩子说,糖筒你自己管着,不过妈妈还是不希望你多吃,多吃糖的坏处已经给你讲过,所以你还是每天吃两块,好吗?孩子说好。于是妈妈信任地把糖筒交给孩子,孩子既兴奋又吃惊,这可是妈妈以前摸都不敢让他摸的东西啊!

妈妈打开糖筒看看说,糖不太多了,我们一起数一下还有多少块,还能吃几天。和孩子一起数了,还有20块糖。妈妈说,这些糖还够你吃10天,到时候妈妈就买新的回来。然后放心地把糖筒交给孩子。过了几天,妈妈悄悄去数糖筒里的糖,发现孩子真的一块都没有多吃。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家长只是改变了一下方法,就达到好几种教育效果。

第一:控制了孩子的吃糖数量;

第二:发展了孩子的自控力;

第三:防止了孩子撒谎和弄虚作假的行为。

表面看来,不过是一句话、一个方法的改变。背后却是教育思路的完全更改——家长由监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的下放,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就像一勺糖放进一杯纯净的清水中必然会使水变甜一样——家长前后两种做法,有本质差异,是教育和反教育的区别,那么孩子在这件事上就会前后判若两人。

有什么比信任更能表达对一个人的尊重呢?被尊重是人的天性,而不信任是不尊重的典型表现。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家长把管理糖筒的权力从自己手上移交到孩子手上,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小事件,却是一项教育大事件,它告诉孩子,你不必是家长的“臣民”,你是自己的主人。

也许有人会说,上面糖筒这个例子,家长的办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她的孩子比较乖,懂得配合。如果是我家的孩子,把糖筒给他,让他自己管,一天就能把20块糖吃完——这种情况我相信是有的,同时我也相信,一个小孩子,如果他不信守自己的诺言,如此没有自尊,一定事出有因。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的,自尊是与生俱来的。

自尊感匮乏的孩子,不是天生缺少自尊心,而是他的自尊心已在前面的生活中被严重磨损了,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就是损坏的外因。

尹建莉:不要让孩子上学前班


儿童越是年龄幼小,启蒙教育的急迫性越强,越需要一个好的智力成长环境。他心智发育的黄金时间被夺走一年,今后不知有多大的损失。心理学认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最佳时期是六岁前,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怎能让这黄金般的时间变成一段锈铁呢。哪怕是什么都不学习的纯粹的玩耍,也要好过反儿童天性的“提前学习”。

不要让孩子上学前班

1、学前班≠学前教育

我的一个外地亲戚给我打电话,她正面临着该不该让孩子上学前班的选择。

我一直反对孩子上学前班。

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学前班,绝大多数是出于跟风和盲目。一是误以为学前班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如同上三年级必须要先读二年级一样;二是出于对孩子未来学习成绩的焦虑,认为上学前班是“提前打基础”了,是在学习上先走了一步。这一点就像我这位亲戚顾虑的那样,她说,周围的人都把孩子送进学前班,到上一年级时,拼音和一百以内加减法就都学完了。要是我的孩子没上学前班,基础就不如别的孩子,这不就比别的孩子落后一步了吗?

亲戚的这种“打基础”想法在家长那里是有代表性的,但这是家长们的认识误区。一是没搞清什么才是孩子需要打的“基础”,二是不了解学前班的真实情况。

我对亲戚说,假设家长花了钱,小学收了钱,孩子们真的能通过上学前班打下了一个好的学习基础,走到别的孩子前面,那也值得。但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结果恰恰相反,学前班教育是给孩子们打了一个“基础”,但往往是坏基础。

电话中我能感觉出亲戚的惊讶,她可能是第一次听到“坏基础”这个说法。她没想到送孩子进学前班还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事实上她没想到的也是绝大多数家长没想到的,因为家长们一般也不了解以下情况。

目前国家对学前班教学只有指导性意见,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学前班教学大纲和教材。所以,学前班如何教,全凭小学自己的主张、或教师自己的感觉。虽然学前班能给小学带来经济利益,但由于它的非义务教育性质,学前班的教学成绩不需要计入到整个学校教学成绩里,学校一般来说对这块教育并不重视。

几乎所有的学前班招生宣传中都会说,学校为学前班配备了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事实上,寄居在小学校园中的学前班是很边缘化的。除了设备较简陋,更主要的是,学校不会把优秀教师分配到学前班中。从我见识过以及听说过的情况来看,学校给学前班配的教师一般是教课教得不好的,或是和领导关系不融洽的。校长没法让这些人回家,就正好把他们放到学前班。

也有的学校师资比较紧张,从外面聘一些退休老教师。从概念上讲,退休老教师“经验丰富”。事实上,她们(几乎全是退休女教师)大多数人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并没有多少研究。所谓“经验”,只是当年教小学生的一些方法。而且由于我国几十年来小学教师入职门槛较低,许多小学教师文化或教育素养较低,她们的工龄可能有四十年,但并非有四十年的“教育经验”,往往只是把一种工作经验使用了四十年。那些“经验”原本对小学生就不太合适,更不用说用在学龄前儿童身上。

所以,现在的“学前班”,并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学前教育”,它基本上就是小学一年级的缩写版。虽然学前班的课程比一年级的少些,孩子玩耍时间多些,上学和放学时间也比一年级孩子自由些,但总体教育模式和教育价值取向却和一年级一样。

从上课形式来说,孩子们每人有了一张自己的固定课桌,有了上下课,有了作业;从内容上看,学习的一般都是拼音、写字、英语单词、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等。老师总是要求孩子们乖乖地坐在座位上,手放到背后,认真地听课,每天要孩子们在作业本上一遍遍地抄写生字和拼音,并给孩子打出成绩,甚至还要布置家庭作业。老师们的目标是把孩子训得听话,识一些字,把作业写得整整齐齐的。这让老师们很有成就感,这些“成就”往往也被小学校领导和家长们认可。特别是家长们,觉得孩子在学前班学了认字、写作业,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这些是“赢”吗?

学前班那种死记硬背的、毫无创造性和发现乐趣的学习,即使放到小学高年级学生那里,也够僵硬的,更何况放到学前儿童身上。学前班有上课,有作业,有纪律,却没有智力活动。学前班教学让儿童付出的多半是一些畸形的、消极的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那些没有让儿童每天都发现周围世界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地方,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熄灭。”——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致命的。

也就是说,就我国当前“学前班”的整体情况来看,不但不能依孩子们的生理及心理发育情况让他们在智力、习惯、创造力等方面上一个台阶,反而在这些方面形成阻碍。所以,学前班发展到今天,它的存在已变成正常学制教育中的一个“骨质增生”。但这个多余的东西现在却被许多人看作是天使背上的翅膀,以为这样的“多”总比“少”要好,这实在是个错误!

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事实却是孩子的双腿在起跑线上就被捆得开始发麻了。

2、学前班是“智慧训练”的反面

我把以上内容大略对亲戚讲了一下,她虽已明白,但还是有些担心。她说,我也看过一些书,说儿童早期教育很重要,要是启蒙教育没做好,将来孩子的学习会很吃力。

我明白了她的意思,对她说,你说得对,儿童的早期教育确实重要,一个人接受没接受过早期启蒙教育,他的智力水平会有很大差异。启蒙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甚至有人说过,如果你从孩子出生第三天开始教育他,那么你就已经晚了两天。苏霍姆林斯基说:“智慧训练开始得离儿童出生的时间越远,这个孩子就越难教育。”他这里说的“智慧训练”是“启蒙教育”的同义语。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学前班学习是“启蒙教育”吗?

良好的启蒙教育在形式上应该是游戏的、无拘无束的、变化丰富的、与生活相关联的,内涵上应该有技能训练、语言发展、想象力激发等一系列智慧启蒙功能。可当下学前班教学,急于让孩子掌握书本知识和考试知识。课桌限制了儿童的自由,封闭性的学习内容束缚了儿童的想象,教学方式违反了儿童天性,无聊的作业消磨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它是一种功利性的、奴役性的学习,它使儿童远离智慧训练,走到“智慧训练”的反面,是反智慧教育的行为,它充其量可以叫做“提前学习”,不能称为“启蒙教育”。

我的亲戚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她可能在思考什么。过了片刻,她说:“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分析,我需要慢慢消化一下。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她迟疑了一下,然后说:“不光是听别人说,我自己也亲眼见过一些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他们入学后就是比没上过的强啊……”

她确实说出了一种现象,这正是我准备要对她说的。

我说,我理解你这里所说的“强”应该是指在认字、计算和考试这些方面,但这样的判断是片面的。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教学模式及价值取向方面。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家长,大家都在手段与目的的问题上被搞晕了、迷失了,表面化地理解一些教育问题,在儿童教育上形成一些畸形而浅薄的价值判断。而学前班教学恰是迎合了这样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拔苗助长地让孩子们在写作业、考试或守纪律方面早早地表现得“训练有素”。可这是“强”吗?

且不说这“训练有素”里包含有多少反教育学行为,留下多少后患,单是孩子们表现出的“学业优势”也是短暂的,状态维持不了多久。人生培养战略,如长跑战略,开始跑在前面的人不一定就能领先。不信的话可以到小学三四年级调查一下,孩子们学业上的差异和上没上过学前班并没有因果关系。

我的话可能确实让亲戚心有所动了,她说:“哦,好像是这么回事,那这是为什么呢?”

我说,教育上早有这样的发现,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些问题,体会不到克服困难的乐趣,只是反复咀嚼已熟知的东西,就会引起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态度。经过“学前班”的儿童,他的课程知识稍高于一般儿童,那么学习中的新鲜感、发现的乐趣、克服困难的兴致他就都没有,很容易在学习上变得轻浮、不用功。家长们以为把学过的东西再学一遍,孩子的基础就更扎实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

再者,由于学前班师资水平较差,大多数教师的素质不高,教学方式不恰当,特别容易在学习情感上对孩子形成消极影响,导致孩子厌学,让他们早早对上学这个事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惧怕心理。“兴趣就是天才”,学习上什么样的“聪明”或“提前起跑”能敌得过“兴趣”两个字呢?所以,“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才是最宝贵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基础”,孩子们将来表现在学习上的潜能和才智也来源于这两方面。科学良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小小的身体像颗核弹头一样储备巨大的能量;而急功近利的教育却是把孩子造成一只花炮,只能炫目一时。

我的话看来对亲戚确实产生了影响,她说:“我原来的想法也挺简单,倒没打算让孩子在学前班学多少东西,只是觉得在幼儿园是玩,学前班也是玩,学前班好歹还能学点东西,能学多少学多少。现在看来,即便是这样想,是不是也没必要把孩子送到学前班?”

亲戚这种最初的想法确实也有代表性。可能很多家长也是这样想的,认为学前班“好歹能学点东西”。这种想法包含着当前教育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理念性的错误,就是蔑视儿童的玩耍权。把玩耍当作无价值的,认为玩耍可多可少、可有可无,认为“学知识”是有价值的,学总比不学好。持这种思想的家长不知道,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智力成长不是在书桌前进行,而是在游戏中进行。

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提出一个“最大胆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就是在儿童的早期学习上,“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他强调的是应该让儿童尽情地游戏玩耍,反对用课程学习挤占儿童的游戏时间。就当前的学前班教学来看,无论你是否对孩子提出一个学习要求,只要把孩子送进学前班,这种环境就会对儿童玩耍权进行主动剥夺。

儿童越是年龄幼小,启蒙教育的急迫性越强,越需要一个好的智力成长环境。他心智发育的黄金时间被夺走一年,今后不知有多大的损失。心理学认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最佳时期是六岁前,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怎能让这黄金般的时间变成一段锈铁呢。哪怕是什么都不学习的纯粹的玩耍,也要好过反儿童天性的“提前学习”。

3、成绩差与“没上学前班”无关

就在我们结束谈话,刚放下电话之际,我又接到另一位亲戚打来的电话。

这位亲戚是来抱怨我的。

当初她也向我咨询过要不要让孩子上学前班的问题,我告诉她不用上,同时告诉她给孩子多买些书,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现在她的孩子已上小学三年级了。据她说孩子写字不好,做作业粗心大意,整天光是喜欢看课外书。她言语间抱怨这是因为孩子没上学前班,没提前学会写字,说她家邻居的孩子上过学前班,打好了基础,字就写得比她的孩子好,学习就是比她的孩子强。

我详细地询问了她孩子的情况,以及她如何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情况,心里基本上就清楚了。

家长一着急就会胡乱归因,就像一个人不小心踩到水沟里,却怪怨袜子的颜色穿得不对一样。很理解她的焦急,也愿意真心地帮助她,所以不得不批评她。

我说:“孩子现在不爱学习,写作业不认真,这不是因为没上学前班,而是你从他上一年级开始,就过分重视写作业、考试这些事。你在这方面太紧张,总是那样严厉地批评他,弄得孩子精神负担特别重,产生逆反心理了。这一点你要改一改。”

这位亲戚还是充满怨言地说:“我觉得他就是没打好基础,对学习不上心,一天到晚光是喜欢看闲书,随手抓张报纸也能看半天。你原来给我讲过,爱看书的孩子作文写得好,可他不爱写作文,也不爱写日记,反正就是什么字都不爱写。”

我说:“孩子有这样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基础,本来应该喜欢写作文,会写作文,现在只是被你经常性的指责吓住了。而且你不理解阅读的价值,你说到孩子酷爱阅读时,口气里流露的居然是厌烦和无可奈何。事实上,孩子爱阅读,比上三个学前班都强,你真的应该为此庆幸。”

亲戚说:“他成绩不如人家上过学前班的孩子,这是个明摆的事实啊!”

我问亲戚:“你调查过吗,孩子班里有多少人上过学前班,有多少人没上,是否上过的一定比没上的学习成绩好?上过学前班而成绩落后的孩子是因为什么,没上学前班而学习优秀的孩子又是因为什么?”

亲戚回答不上来了。

我说:“成绩好坏是件比较复杂的事,不可能由于某个单一因素就导致结果怎样。孩子现在已三年级,我可以肯定,如果你的孩子上过学前班,而围绕着他的其他教育因素不变的话,他的情况也是现在的样子。所幸他现在还喜欢阅读,有这样的阅读基础,只要家长和教师不伤害他的自信,不阻挠他的阅读,他的优势会慢慢表现出来。”

我进一步帮这位亲戚分析说,孩子现在的问题显然就是缺少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问题。所以改变他的状态只能从提高兴趣和自信心入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家长不要整天批评、唠叨和干涉孩子,而要欣赏和鼓励他。

这位亲戚听我这样说,终于说以后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再那样简单粗暴了。但我能微微地听出她对自己和孩子的不自信。考虑到家长教育方式的改善全部是从具体事情和细节处做起,我一再叮嘱这位亲戚说,遇到具体问题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及时给我打电话商量。我想这是能帮助她的最直接的办法了。

我是很愿意给别的家长一些建议,不过,很多东西,那是必须家长自己去悟的。比如这要不要上学前班的事。

尹建莉:家长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总是喜欢发脾气,习惯于把每次发脾气归咎为孩子不听话,或孩子某种行为太不像话,认为自己发脾气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教育孩子。事实是,脾气不但没有教育功能,却是反教育的。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坏脾气不仅像一把乱挥的锤子,破坏当下的一时一事,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生悲剧;更像弥散的有毒气体,形成深远而广泛的损害。

坏脾气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大约可以这样描述:轻度后果,孩子逆反、消沉、多疑;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脾气暴躁,爱抱怨或抬杠,为人苛刻;重度后果,严重抑郁症,性变态,神经病人格。家长发三分脾气,会对孩子形成七分损害。说坏脾气是教育的死敌、人生的陷阱,并不为过。

脾气的坏处其实大多数人都明白,只是做不到不发脾气。不少家长经常下决心要改掉坏脾气,每每事到临头,火气一上来,就什么都忘了。所以,本文想着重谈谈如何克制坏脾气。

克制脾气不能光靠一个“忍”字。古话说得好,“忍”字心头一把刀。一位家长给我的邮件标题是“我忍,我忍,我忍忍忍”,且不说邮件内容如何,标题已够惊人。刀锋之下,如何能躲开伤害?一个人心上这么多带血的刀子,若不去掉,迟早是要割伤自己或他人的。

这就说到一个问题,脾气大的人为什么心中常有怒气?他们的“火”到底从何而来?知道病因,对预防和治疗都非常重要,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对坏脾气先追根溯源一下。

脾气很差的人,童年经历往往有两个特征:一是身边有个爱发脾气的人,二是内心常常有委屈感。正是童年时代的这两种遭遇,埋下了坏脾气的隐患。

因为儿童的性情是向成人习得的,家长的行为示范作用要远大于口头训诫作用。坏脾气家长动不动向他人、配偶或孩子发火,这首先是做了反面示范,无意中教会孩子用破坏性方式表达不同观点。同时坏脾气的人让家庭生活经常充满火药味,让孩子的心理总是充满负面情绪,积淀越来越多的负能量,成年后,习惯以伤害性的方式表达分歧,尤其容易冲着配偶和孩子嚷嚷,甚至动手,因为这两者离自己最近,对自己威胁最小——于是我们看到,坏脾气代代相传,老子火气大,儿子脾气就差,到了孙子也不怎么样——家族轮回链条就这样形成,正如蒙台梭利所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

脾气的本质是恨意,恨意和思考力呈反比,恨意越深,思考力越浅。一些爱发脾气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这脾气就这样,天生的,改不了。把坏脾气等同于双眼皮一样的生物遗传,这反映了很多人对自己坏脾气的无可奈何,以及对自我改变的逃避。追溯脾气的成因不是为了指责谁,而是为了看清楚自己的缺点从何而来,将要何往。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避免把坏脾气合理化,才有力量斩断这轮回的链条,并且容易对原生家庭的缺陷给出原谅。

如何改变坏脾气?关键一步是立即行动。即从今天、从这件事开始,不发脾气。

脾气这个东西,不发就不发了,你不纵容它,它就不会张牙舞爪。反之,如果不加约束,脾气可以被喂养得越来越大。这不仅在心理学上被观察到,生物学也证明,惯于摆出暴力姿势的人,只会增加自己的愤怒。

克制脾气可以从每一个想要发火的事件中开始练习,哪怕觉得自己在“演戏”,也要演下去,情绪没到位的情况下,努力让行动先到位。心理学研究发现,“任意表露情绪,可以强化情绪。相反,尽可能地抑制情绪,则会削弱情绪”。并且人的情绪有互动性,投射出去的情绪往往会反弹回来,每一次反弹都是强化。好情绪有好强化,坏情绪有坏强化。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由于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由于做出勇敢行为而变得勇敢。”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变成“好脾气”,就要让“好脾气”不断和我们相逢,尽量不让坏脾气出来露脸。

大部分情况下,人只要体验过一次克制脾气带来的愉悦,后面就会更容易控制情绪。

有位家长说她一直对儿子要求严格,但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脾气不好,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大喊大叫,而且从不认错,经常气得她简直要发疯,只是因为知道打孩子不好,才强行忍着不动手,但和孩子吵架却是频繁发生。有一次她实在黔驴技穷了,愤怒地对孩子大喊一声:你就不能让妈妈高兴点吗?儿子大声回敬说:“我不知如何让你高兴,就知道如何让你不高兴。”她当时感觉内脏都要气得出血了。

有一天,儿子从学校打来电话,说一个作业本丢在家里了,必须要今天交,要妈妈送一趟。这不是第一次了,这孩子整天丢三落四的,动不动就把什么东西丢在某个地方,所以当她黑着脸把作业本送到孩子手上,刚说了句“每天叮嘱你多少次……”儿子立即呛她一句“好了好了,你快走吧!”扭头就离开,没有一点认错的意思,也没有对妈妈的辛苦表示一点感谢。可能只是因为在学校里,才没大喊大叫。晚上她很想批评儿子几句,只是害怕他发脾气,才硬忍住了,心想等你下次再忘了带东西,逮着了一定好好教训一顿。

没想到第二天儿子又从学校打来电话,说他把今天要交给老师的一张表格丢在家里了,要妈妈再送一趟。她一听,火气腾一下就上来了,没好气地说,妈妈今天忙,没时间,你明天再交吧,生气地把电话挂断。过了一小会儿,老师打来电话,说这个表格必须今天交来,现在班里就缺她儿子这一张,希望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否则孩子没法放学回家,老师也没法下班。老师口气强硬,不容商量,她只好放下手头的事,开车往儿子学校赶去,内心简直可以用怒火万丈来形容,恨不得当下抓住儿子痛骂一顿。

快要到儿子学校时,她想到有可能遇到儿子的老师,突然有一点点胆怯,感觉没有勇气面对,害怕被老师给脸色看。然后又想到,自己还这么害怕见到老师,儿子此时不知有多难堪。老师显然很生气,应该已是狠狠地训了儿子。全班那么多孩子,就他一个人忘了带表格,这让儿子多么尴尬啊。想到这里,她忽然有点开始心疼儿子了,心里的怒气一下消解了不少,然后,不知怎么突然生出一个想法,今天连提醒也免了,反正提醒也没用,还让他呛自己两句,这次什么也不说,看看他以后会怎样。

到了学校见到儿子,她一反常态地没有生气,把表格交给儿子时,顺便把水壶递到孩子手上,和颜悦色地说,水壶也忘了带了,是不是一上午没喝水,渴吗?妈妈的表现让孩子大吃一惊,有些不相信地看看妈妈,一时不知该说什么,眼睛里流露出感动。要知道,以前如果忘了带水壶,也是一个过错,回家后总会受到一顿责骂。

看着孩子的表情,妈妈忽然觉得孩子那么可怜,自己没发火,居然让他那么意外,可见自己对孩子发了多少火。妈妈一下感觉有些心酸,忍不住温柔地拍拍孩子后背。当孩子确信这次妈妈真的没生气时,眼中突然泛起泪光,有些不知所措地低下头,嗫嚅着低声说一句“妈妈,又让你又跑一趟……”孩子虽然没把话说完整,但能听得出他的歉疚,几乎可以确信,孩子在强忍着眼泪,或已流下眼泪。妈妈一瞬间也眼眶一热,又轻轻摸摸孩子脑袋说,没事,反正妈妈今天也不忙。嗯,没别的事了吧,那妈妈走了。孩子轻轻地嗯一声,还是没抬头,妈妈能感觉到她和孩子间有某种温暖的东西在交流着。

回家的路上,竟是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原来宽容竟有这么大力量,可以让一个从来不肯低头认错的孩子主动说出对不起。晚上孩子回家后,居然也一反常态地变得非常温顺,妈妈让他干什么,他总是情绪愉快地去做了,完全没有以往的故意顶牛。

这次经历让她看到克制脾气的成果,给她带来信心和鼓舞。后来这位家长开始不断地约束自己,发脾气确实是越来越少,脾气也越来越小。很多事情如果放在以前,一定会觉得不可容忍,非得暴怒一场不可,后来却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发火并没有那么难,而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懂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这个孩子一样,家长一改变脾气,马上就懂得“领情”,很多孩子对家长初期态度的转变并没有积极的反馈,似乎无动于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气馁,哪怕是遇到孩子主动挑衅也不要发火,让他“拳头打在空气中”。双方的负面情绪都得不到释放和回应,时间久了,自己的脾气、孩子的脾气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好。

有位爸爸说他下决心不再跟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发脾气,但小家伙蹬鼻子上脸,给三分颜色就想开染坊,弄得家长越来越没信心,担心把他溺爱坏了。但有一天傍晚,这种印象改变了。当时,孩子妈妈把一盘刚炒好的土豆丝端到桌上,又进厨房炒第二个菜。孩子马上爬到椅子上要吃,爸爸说菜刚炒出来太烫,再说妈妈还没过来呢,等一会儿吧。孩子一脸不愉快,手里的筷子不肯放下,啪啪敲击桌子,趁爸爸不注意,突然往菜盘里吐一口口水。

这实在太过分了,爸爸几乎把持不住地想发火。也许是小家伙自己也知道这动作太出格,看着爸爸,目光既挑衅,又有些怯怯的。爸爸看他一眼,强压怒火,镇静地看孩子一眼,没吱声,低下头继续看手机,努力平息心里的火气,然后思考对策。

片刻后,妈妈端着另一个菜出来,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爸爸也没说什么,一家人开始吃饭。爸爸心里憋屈得都有些吃不下饭。小家伙也许确实觉得自己理亏,也许是因为又没等到爸爸的火气,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在饭桌上表现得出奇地乖巧,一直老老实实地坐着吃饭,不像平时吃两口就跑了,还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的。妈妈惊奇地说宝宝今天表现怎么那么好。爸爸心里忽有一些感动,觉得自己坚持不发脾气有了成果,庆幸自己没有轻易放弃“好脾气”。他反思自己平时对孩子管得多,又老发火,孩子不逆反才怪。比如今天,孩子想先吃几口土豆丝,这要求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其实很正常,家里又没有外人,为什么不允许呢?这么点事都要限制他,他当然会觉得你总是很不友好,就要故意在你面前捣乱。如果自己没压住火,又打骂孩子一顿,事情会变得多么糟啊。

在这么具有挑战性的事件上还能控制不发火,爸爸自己也有成就感,此后更注意减少限制孩子,努力克制脾气。

脾气与脾气的对峙就像拔河赛,对方的屹立不倒是以你的坚持为前提的。如果想让对方不再坚持,最好的办法是放开手中的绳子——家长心中没怒火,孩子的脾气就发不起来。这一点小小的改变,对孩子的未来影响巨大。

编辑推荐:

一张家庭教育表 让你大彻大悟!

孩子犯错不用批评 只需讲这八句话即可

父母应该怎样教孩子学会保守秘密?

尹建莉:家长改掉坏脾气的几个实用招数


在改善坏脾气的路上,家长要经常尽量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好,是不是我做得不如别的家长好?或者是我没看见自己孩子的好?在和孩子相处中,我原谅过他什么错误?对他的什么缺点能一笑了之?给孩子做个好榜样重要,还是我出口恶气重要?比起那些天生残疾或生大病住院的孩子,我的孩子四肢齐全,身体健康,这是不是他给我的回报呢……这些问题不妨常在心里想想,就是对坏脾气的不断降解。

控制脾气,多数家长只要在意识上到位了,行动就会自动调整。但也有人发现,克制脾气于自己来说是件特别困难的事,虽然明明白白地知道发脾气的坏处,却常常控制不住。每次发完火都后悔得要死,可到了下次,照样大发雷霆。

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试试下面几种办法:

1.半小时效应。

给自己立个规矩,不管有多愤怒,都不马上发作,即便无意中发作了,也要马上收住,告诉自己等半小时,一切都等到半小时后再说。在这半小时里,一定要去做点别的事,凡能让自己感觉好些的事都可以做,比如浏览网页、玩游戏、吃东西、到外面走走、洗个澡或给好友打个电话等等。一切有可能挑动脾气的事都不做,且最好不要和孩子在一起。脾气是一种激情,爆发都是瞬间的事,挨过半小时后,人就会变得理性,该怎么样做不该怎样做,基本上就清楚了。

2.纸条仪式。

在特别想改变坏脾气时,写两张纸条。第一张描摹自己的坏脾气,把它的可恶白纸黑字地写出来,此纸条象征自己的坏脾气。第二张写下自己改变坏脾气的愿望,以及有提醒作用的一两句话,此纸条象征自己的决心。然后把第一张狠狠地撕碎、烧掉或用其他方式销毁,感觉把坏脾气埋葬掉。第二张贴到墙上或放到其他自己方便看到的地方,规定自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想发火,必须先跑去看过这字条,看完了再决定发不发火。或已开始发火,突然想到纸条,也要跑去看看。若纸条有效控制了火气,给自己一点任何形式的奖励,让自己高兴;如果看过纸条后没管用,还是发脾气了,也不要气馁,把这一张撕了,重新写一张,重新给自己鼓劲。看纸条这个仪式化的行为一直坚持下去,上面提醒自己的话经常在心里复习一下,坏脾气一定能被有效抑制。

3.意念疏散。

当火气一下子起来时,先赶快把意念投注向自己身体内部,宛如立即把身边惹你生气的人丢弃掉,顾不上管他一样。集中注意力寻找一下身体哪部分被怒火弄得不舒服了,是胸口憋闷,还是脑袋隐痛,或是手臂颤抖,然后把意念集中到那个不舒服的地方,想象有一团纯净的气体或清清的水流,轻柔地包围那里,旋转按摩,并丝丝深入,把那里的浊气驱赶出去,可经由身体任何地方挥发到空中,身体越来越干净。这个过程最好伴有深呼吸,感觉纯净之气被吸入,然后长吁气,浊气被呼出去……一次驱散不完就再来一次,直到感觉自己变得干净、平静而松弛。

以上三条方法可以同时做,也可以只做一条。关键是坚持,一直坚持,给自己反复练习的机会。西方流传一句笑话:如何像卡耐基一样成功?答案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套用这句话,完全可以说,如何成为一个不发怒的人?答案是:不怒,不怒,就不怒!在发脾气的时刻,没有比停止发脾气更重要的事情。

任何自我控制手段只有建立在强烈的自我改变意识上,才会有效。在和孩子的“较量”中,家长要时时记住,只要发火,就输了。家长若不和孩子斗狠比强,遇到事情有定力,有变通力,那么孩子学到的正是这些。

当然,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天下没脾气的人很少,正如天下没有私心的人几乎没有一样。所以也不要期待自己成为完美父母,不要有教育洁癖,否则会太焦虑。而过度焦虑对改善脾气并没有什么好处。大家都是凡人,偶尔发点脾气也正常。如同正常范围内的私心是健康的也是必须的,正常范围内的脾气也可以存在并可以被理解,关键是

个“度”的问题。如果实在没忍住,脾气发作了,至少要守住两条底线:一是坚决不动手,只动嘴;二是赶快结束,不纠缠。不要非得讲什么理,明明白白开始的事,可以糊里糊涂结束,这并不影响以后的日子变得清朗。当我们变得越来越习惯于自我克制时,自我克制就变得越来越容易。

亚当·斯密认为,具有最细腻敏锐的慈悲性格的人,自然也是最能够高度自我克制的人。我们俗称的体贴、善解人意、感同身受、有同理心等等——这些简单的词汇不简单,它标注着人性可靠的宽度和高度。人若不固执于自己的想法,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而不总是着眼于些许的不如意,脾气可能就会小得多。

孩子逆反,说明他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选择的勇气,这总比事事听命于家长、没主见好得多。孩子成绩不理想,但他身体健康,心地单纯善良,这该多么令人欣慰。钱包被小偷偷了,要庆幸银行的存款没被人骗走;挨老板一顿训,就去庆幸自己好歹有工作有薪水。迈脚出门,平直的马路已铺到脚下;轻轻点击电脑鼠标,世界就展现在眼前……太多太多的恩惠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如果日子充满感恩,你投送出去的心情都将回报给你;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氛围,家长自己更受滋养。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这是自勉境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超脱境界。对于一个超然的灵魂来说,有什么事会让他烦恼到失态呢?境界的升华不可能轻松地一步登天,而需要一点点去修行。当我们能对一人一事给出豁达和宽容时,已不知不觉中开始对世界抱有无怨的情怀。没有脾气的胸腔,才能装满教育正能量。

让孩子爱上阅读


怎样为孩子投资才能合理、节约、见效大?许多年轻父母,往往孩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没有目的和计划,钱花了却收效甚微。

知识智力投资给幼儿买智力启迪性玩具,看科教电视,看图识字,寓教于乐,孩子可一举两得。购买适于儿童阅读的知识智力型报刊,使其广泛涉猎新知识也是启迪孩子智慧的好办法。

儿童阅读,是一件不限于儿童自己的事情。很小的时候,他们的所谓阅读,其实主要是在听大人们讲。大人把书买来,看着书,把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感动、快乐、也受到教育。

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阅读呢?

学会阅读:从具体到抽象

孩子学会阅读的过程是从认识具体事物开始,其次将声音与具体物连结,接着认识图形,最后才将抽象的文字与具体物及其声音、意义连结起来。

孩子两三个月大时,视觉发展尚未成熟,只能看到图像模糊的影子或外形。到了一岁左右,已能看清图画书上的图像。之后,通过旁边的人告诉他这是什么,图像和声音便产生连结,知道图像是什么,是猫、狗等。最后,孩子语言发展逐渐成熟后,知道物的声音、意思,且能将字汇组成句子,并懂得字句语法。

经过这样的发展后,才能懂得文字的涵意,能自主阅读。

而三岁以前是让孩子建立阅读兴趣、习惯的关键期,幼教专家也建议孩子阅读要及早开始。如果此阶段的幼儿有充分阅读的机会,日后语文及认知能力的发展都会明显较未念书的孩子为高,且能培养专注力,有助日后稳定其个性。

虽然孩子阅读愈早开始愈好,然而,孩子的理解从具体到抽象,有一定的过程,只是早晚不同。这个过程很重要,父母不要心急、逼迫孩子,而应让他自然发展。

阅读对孩子的意义

一些父母对孩子读书寄予过高的期望,期望孩子阅读能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学习成绩、提高修养等。所以,父母在读书的问题上特别容易与孩子发生冲突。比如,孩子总喜欢看轻松的卡通,而父母则希望他们看有教育意义的书。谈到读书,父母大多谈的是“教育功能”,谈的是“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但如果我们能冷静地面对现实,我们就会发现,“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是一个神话。我们可以想想,是哪一本书就使我们成为现在的自己。现在又有哪本书能改变你的孩子的一生呢?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开放时代,他们面临着比我们当年多得多的媒介选择。除了书,他们可以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听录音带,甚至可以进入计算机网络。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降低对读书的期望值。根据以往的研究和经验,在孩子读书问题上,应该强调三个基本观点。

1.读书是孩子的一种娱乐,或者说,读书首先具有娱乐功能。娱乐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没有娱乐活动,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孩子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特别需要这种娱乐媒介。1992年全国城市儿童调查说明,孩子接触媒介是为了满足娱乐需要,而不是为了接着“上课”。在大多数情况下,书籍是孩子们的娱乐工具之一,孩子不会为了学习而去看书。父母如果硬将其发展为一种单纯的教育工具,那么,孩子对它的态度就会像对待课本一样了。

2.书籍中的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儿童成长需要体验艺术。所以,当孩子阅读文学作品时,父母应注重的是艺术方面的教育。

3.从媒介中学习(即受教育)是一种伴随性质的学习,即在满足娱乐需要的过程中,无意中学到一些东西,即传统的寓教于乐。虽然无意中学到的东西对孩子很重要,但并不会因为重要就改变了阅读的性质。至此,我们可以明确

保持孩子的野性,教育到底有多难


保持孩子的野性,教育到底有多难都在说中国的教育缺少一种野性教育,中国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以法官自居,以听话不听话,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一个主要标准。片面强调孩子要怎么怎么做,全然不考虑自己的话到底是不是该听,孩子犯了错总是要去惩罚一番,感觉不惩罚孩子就不知道自己的错误。

平时白天上班都是由**奶在照顾**,这几天清明放假重任则落到我的身上,一直以来我都在**奶那里吹着风,教育孩子要保护她的野性,**是一个顽皮淘气的孩子,都说淘气的孩子才聪明,她想玩什么都尽量别去阻止她,给她一个善于发现和探索的空间。

原来理论对于每个妈妈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行动起来却是如此地艰难。我只是一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放假这几天正好店里的朋友有事不能来,我就把她带到店里玩,她很喜欢一个人跑到玻璃门前跪下来,可能是对那么大一个透明物体很好奇,先是用小手去抚摸,不过瘾又去用舌头去舔,看着她对玻璃的那一份柔情我都有些陶醉,可是她这几天得的痢疾就是脏东西进入口中而引起的,就走过去把她抱起来不让她去舔,毕竟路边车来车往灰尘太大了。但是她却执意要去,我指着玻璃问她:“**你说玻璃巴巴(脏的意思)不?”她不加细索的说“巴巴”,“巴巴你为什么还要去吃呢”?

其实才1岁多的孩子她怎么会知道那么多,她只是看着玻璃透明好玩,透过玻璃就可以看到整个世界,去舔玻璃就是去舔所有她喜欢的事物,像行人,汽车,树等。我却执意要告诉她那是错误的,在阻止她了多次之后,我实在是忍无可忍的打了她的屁股。她的小嘴一撇伤心的要哭。我赶紧让**爸过来抱着她出去玩了。

一直以来我都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爸爸妈妈都忙于一亩三分地,而又没有爷爷奶奶,在农村那广阔的田野里,自己可以没有束缚拼命的玩,玩累了就躺在地上睡觉,饿了抓一把野草就可以充饥,自己小时也没有经常生病。哪有现在孩子受得这么多束缚,不能做这,不能做那,这不干净,那不卫生。想给**一个没有束缚的快乐的童年,在行动上,生活中,给她足够的自由,保持孩子自身的一份野性,但是却又感觉她是一个麻烦的制造者,不停的去斥责她的不对,斥责会慢慢的禁锢了孩子的思想。

爱心小贴士:

对于孩子的教育: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顺从、听话,允许孩子持看不同的看法。

让孩子有权决定自己的事,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

不要动辄责备孩子,使他畏首畏尾。

孩子犯错时教育的七个技巧:

1、请孩子帮助2、明确表达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3、表达你的期望4、提供选择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6、采取行动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育儿观念:过早让孩子表演到底有何危害?


导读:唯有当一个人不爱孩子的时候,才会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成为这样一种人或是那样一种人,一个人的野心、梦想、偶像便借着孩子而获得实现。这里面唯一忽视的就是孩子这一个活生生的人。自卑的父母才会以孩子的表演来满足自己的虚荣。

父母为何喜欢让孩子表演?过早让孩子表演的心理危害是什么?还有究竟多大的孩子适合单独表演?这都是需要我们父母面对的问题。

熟悉的场景

每逢儿童节朋友圈里总会晒许多孩子的节目表演,单人的、双人、多人的,各种汇报演出和才艺秀,学校和父母都非常热衷于这样的表演,领导喜欢看、学校需要这样的品牌展示、家长更是炫耀的资本,同时大家也肯定看到了许多孩子表演时出洋相的视频和画面,日常生活中:“来,给叔叔阿姨们背首诗、弹段琴!”

父母让孩子表演背古诗、唱歌、弹琴等才艺秀,极大的满足了父母的成就感和虚荣心,却很少关注表演的主角——孩子,孩子的内心感受是什么?表演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也许一次不完美的表演带给孩子一生创伤。父母为何喜欢让孩子表演?过早让孩子表演的心理危害是什么?还有究竟多大的孩子适合单独表演?这都是需要我们父母面对的问题。

首先父母为何乐此不疲的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其实不光是父母喜欢让小孩表演,我们成人何偿不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每天上演一出出炫耀和表演的人生戏码。

进化心理学上有个人类之间地位竞争的炫耀假说,这是由人类学家霍克斯提出来的:女人们都喜欢和展现他们与众不同能力的男人为伴:炫耀他们的肌肉、他们的守猎技术、他们打到的猎物、他们的歌声。这意味着女人们能得到更多的食物和更好的安全及照顾。同样男人们都喜欢和炫耀她们健美体型和善良品质的女人为伴,这意味着男人能等到更好生殖快乐及繁衍更多的后代。炫耀和表演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生存质量。所以远古到现在人类,从小孩到老人,从男人到女人都在炫耀表演着自己的衣着、学识、才艺为的就是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包括吸引更多异性的资源),让人生更有价值和成就。

同样现在巨大的社会生存竞争,逼迫年轻的父母必须培养孩子更多的才能,父母相信这些技能一定会帮助到孩子将来的人生,父母有两个善良的信念:一是孩子越早会一些别人不会的东西,孩子将来的成就更大,如伤仲永的故事。二是孩子会的技能越多(包括表演技能)将来人生的收获越多,所以我们要上更多兴趣班。

这些表演带给父母的好处就是:一、我是个优秀的父母,你看正是我的优秀才培养了如此优秀的孩子;二、体现一个爱孩子的伟大父母形象,爱你才舍得如此的投资你。但事实上,唯有当一个人不爱孩子的时候,才会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成为这样一种人或是那样一种人,一个人的野心、梦想、偶像便借着孩子而获得实现。这里面唯一忽视的就是孩子这一个活生生的人。自卑的父母才会以孩子的表演来满足自己的虚荣。

大人又为何如此喜欢看表演呢?曾经有位有名的心理咨询师,一天来了位来访者,说他非常的焦虑,非常的不快乐,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咨询师就对他说,听说剧院里有位喜剧大师,每个人观看他的节目都能快乐很久,你也可以去试试。那位来访者说,我就是你们所说的那位喜剧大师。

看别人表演有三大好处:满足参与归属感,剧中总能有让自已参与角色,满足正义感、满足成就感;总有不如自己的人在表演中出现。观看孩子的表演除了惊叹孩子们的才艺外,更多的是孩子们表演中纯真的洋相总是能让大人开怀大笑。所以朋友圈中孩子们出丑的照片和视频总是络绎不绝。

根据儿童人格发展理论,让孩子表演会对孩子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

不信任与焦虑

我曾经有个来访者讲述过这样一件事,他从小就被父母为了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而被逼着各种表演,那种害怕、委屈、不情愿的心情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特别有一次随父母参加一次大型婚礼,父母突然抱着他上台,让他唱一首歌,他当时毫无准备,很不情愿,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面子,要是不答应就会被骂不懂事儿,那种害怕的心情到现在想起来手都会抖、心跳也会加快,关键是他觉得是父母出卖了他,以后他再也不愿意随父母出席别的活动,也就是他不信任他的父母了,同样成年后也不太信任别人,担心随时会被信任的人出卖。

在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要培养对父母的基本信任感,如果信任感没办法建立,孩子就会产生持久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及焦虑。健康的人格需要信任的基础,这样才会进入下个发展阶段。否则不管年龄多大都无法信任自己和别人。

自我怀疑

一个非常有名的主持人,他讲述过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小时候他经常被父母和学校鼓励到台上演讲,他对自己的演讲能力也非常有信心,在一次全市关于一个政治主题的汇报演讲比赛中,市领导、校长、老师、父母、甚至亲戚都在台下,他上台居然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忘了,后来居然紧张得尿了裤子自己都不知道,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演讲能力的人,甚至自我怀疑就是一个完全无用的人,让父母和学校都丢了脸,孩子还无法把行为和自我这个人区别开来,别说孩子,就是许多大人也做不到。自我怀疑的孩子需要将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重新自我肯定重建自我。

内疚和羞愧

还是上面那名主持人,由于那次是全市的政治主题的汇报演讲,由于他的发挥表演失常,学校没有获得任何的名次,领导还被批评了,父母也觉得脸上无光,他就特别的内疚,觉得对不起学校和父母,所以到现在还觉得对不住学校和老师,所以学校同学毕业聚会他都不愿意参加,无法面对当年的老师。内疚和羞愧会深深的伤害一个人的自尊,从能量等级上羞愧是最低的。小时候许多人就被逼经常“表演”,如果不从,父母就厉声训斥,“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啦,不出趟啦”。

虽然那时候自己小,对大人的这种心理还不明白,但真心觉得委屈和难过。在咨询中不止一次遇到来访者因为当众表演或展示失败了,受到老师父母的指责而深深的羞愧,这种羞愧感一直伴随着他们的人生,有着极低的自我价值感。

竞争与自卑

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参加了一项重大的表演比赛,比赛获得了第二名,但她一点不高兴反而觉得非常的自卑,她觉得第二名就是自己的能力不如人。有表演就会有评判,就会有竞争,第一名只有一个,第二名以后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没有别人优秀。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童年的自卑是人迈向悲观的一生的开始“。一旦学识和才能被作为成功与控制的手段而加以崇拜,那么世上便会有无情的竞争、对立和永无止息的争斗。

人生如戏

孩子最早的表演从五个月会笑的时候就开始了,孩子知道我要得到父母很的照顾,就得讨他们的开心,他们开心了我就能很好的活下去了。父母妈为体现孩子的优秀和能干,不断的让孩子进行各种表演,表演模仿大人的说话和动作,表演电视里人物的形象,表演得好,大人就夸奖表扬,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正强化。慢慢的孩子就离自我越来越远,父母需要什么我就表演什么,因为那样会得到父母的奖赏强化。

特别是经常上台表演的孩子,显得特别的懂事,特别的成人化,久而久之孩子就不能区分哪个是舞台,哪个是生活了。这些孩子让人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缺少了那份质朴和真实,因为他们太完美了,永远要展示最完美的一面,他们自己不知道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哪个才是自己的需求,哪个是父母的需求。人生总是要表演,多做点准备,晚点上台又何妨,面具一戴就无法取下了。

父母该如何做?

心理学研究表明,九岁前的孩子不适合单独表演,大家可以观察九岁前单独表演孩子的身体语言,再怎么流利大方,都掩饰不住肢体和眼神的焦虑。欣喜的是一些真正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理念,如华德福教育都不会让孩子过早的单独表演,也不会进行才艺汇报演出。即使真的需要表演尽量避免单独让九岁前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实在不行可以群体表演。

所有的才艺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和有趣,孩子的才艺也不例外,父母可以更好的告诉孩子的是:用分享取代表演。我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才能,在自我享受的同时,我也可以与别人分享我的快乐和才能。表演以取悦他人为出发点,在意的是别人的掌声,焦虑再所难免,分享以自我为中心,得失成败笑骂由人。

学识和才能虽然能帮助我们赢得别人尊重,却不能解决内心的压力和冲突,由于缺少对自我和生命整体的了解,才能却变成了自我毁灭的手段。父母和学校的教育应该唤醒一个孩子的自我认识的能力,而非满足于自我虚荣的表演,毕竟孩子不是为了实现父母意志的工具。

我们父母有时把对孩子的爱等同于责任,用为孩子好的名义去任意控制、塑造另一个生命,希望通过孩子的成就来满足自已未曾实现的欲望和梦想。培养孩子的成功就是培养如何竞争甚至是斗争,终将会被社会所斗争,因为是人总会有破绽,既然我们未曾成功过,又怎么忍心让孩子继续加入这场苦战。

喜欢《尹建莉:让孩子爱上阅读到底有多重要?》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说课稿猜猜我有多爱你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心得:从小让孩子体验成功到底有多重要? 八岁的小儿子已经是个游泳健将了,回顾他学游泳的“坎坷”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孩子学习一项技能时需要成功的体验。正是这种成功的体验,让孩子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从“放弃”到入门 小儿子从小就怕水,记得他几...
    2020-07-21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在孩子面前遵守规则,到底有多重要? 育儿知识:在孩子面前遵守规则,到底有多重要? 这几天连着下雨,路上总是格外拥堵。小区前有一个大的红绿灯路口,等红灯的一分钟里,总有几个人影,管它红灯绿灯,穿梭在车水马龙之中,仿佛无人之境。 前几天上班...
    2020-08-06 阅读全文
  • 尹建莉:自由的孩子才会自觉 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位家长会承认自己不尊重孩子,即使在教育问题上做得非常糟糕的家长,他在理念上也认同尊重孩子,并且认为自己是尊重孩子的。只不过,他们的行为和理念发生了背离。 其理念和行为的背离,源于两方...
    2020-12-14 阅读全文
  • 尹建莉:不要让孩子上学前班 儿童越是年龄幼小,启蒙教育的急迫性越强,越需要一个好的智力成长环境。他心智发育的黄金时间被夺走一年,今后不知有多大的损失。心理学认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最佳时期是六岁前,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2020-12-21 阅读全文
  • 尹建莉:家长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总是喜欢发脾气,习惯于把每次发脾气归咎为孩子不听话,或孩子某种行为太不像话,认为自己发脾气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教育孩子。事实是,脾气不但没有教育功能,却是反教育的。脾气越大,教...
    2021-02-05 阅读全文

八岁的小儿子已经是个游泳健将了,回顾他学游泳的“坎坷”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孩子学习一项技能时需要成功的体验。正是这种成功的体验,让孩子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从“放弃”到入门 小儿子从小就怕水,记得他几...

2020-07-21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在孩子面前遵守规则,到底有多重要? 这几天连着下雨,路上总是格外拥堵。小区前有一个大的红绿灯路口,等红灯的一分钟里,总有几个人影,管它红灯绿灯,穿梭在车水马龙之中,仿佛无人之境。 前几天上班...

2020-08-06 阅读全文

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位家长会承认自己不尊重孩子,即使在教育问题上做得非常糟糕的家长,他在理念上也认同尊重孩子,并且认为自己是尊重孩子的。只不过,他们的行为和理念发生了背离。 其理念和行为的背离,源于两方...

2020-12-14 阅读全文

儿童越是年龄幼小,启蒙教育的急迫性越强,越需要一个好的智力成长环境。他心智发育的黄金时间被夺走一年,今后不知有多大的损失。心理学认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最佳时期是六岁前,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2020-12-21 阅读全文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总是喜欢发脾气,习惯于把每次发脾气归咎为孩子不听话,或孩子某种行为太不像话,认为自己发脾气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教育孩子。事实是,脾气不但没有教育功能,却是反教育的。脾气越大,教...

2021-02-0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