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师爱与责任的演讲稿。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看似寻常的举动与危险”,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近段时间以来,儿童坠楼事件多有发生。警方提醒:从近段时间全国各地发生的幼童坠楼事件可以看出,此类事故多发生在窗台、阳台边,幼童生性好动,缺乏安全意识,负责监管的大人一定要加强安全意识,不要让小孩单独靠近窗台、阳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4年1月,小斌出生于广西贵港市。今年4月13日晚上10时多,小斌的妈妈张惠下班回家后,用塑料桶装了约15公分深的水在客厅洗脚。因为太累,张惠洗着洗着就睡着了。醒来后,她直接上床继续睡觉,忘了倒洗脚水。

小斌当时1岁3个月,与奶奶睡一间屋子。次日早上6时多,小斌起床在客厅玩耍。7时多,小斌的奶奶去厨房做早餐。8时许,当奶奶做完早餐回到客厅时,发现小斌的头部已倒栽进装有洗脚水的塑料桶里!奶奶急忙抱起小斌,发现他脸色发黑,已没有心跳和呼吸。

张惠听到奶奶的呼叫声后,急忙抱着儿子搭了一辆电动车直奔医院。急诊抢救40多分钟后,小斌恢复心跳,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第二天,小斌被转至南宁市一家医院,在重症病房观察了21天后,转入普通病房。5月20日,小斌再被转至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据三九脑科医院植物状态促醒中心主任倪莹莹介绍,患儿来院时可自动睁眼,但不能发声,无法进行眼神交流,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全身肌紧张,大脑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萎缩,被诊断为植物状态、缺血缺氧性脑病。目前主要是对患儿进行全面促醒治疗。

原来能笑能跳的小斌现在成了植物人。

“原本他能说能笑能走路,因为我的疏忽,他现在只会哭闹,连抬头和翻身都不会,一想到这些,我后悔死了!”张惠含着泪说。据悉,小斌所有的治疗费用加起来已花掉了18万元,这些钱全都是借来的。

你看似寻常的举动,对孩子可能是危险!

四川新闻网宜宾6月28日讯28日晚,宜宾市某花园小区发生一起悲剧,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孩从16层高楼坠落,当场死亡。事故也给所有家庭提了个醒,随时注意孩子的动向,尽量远离窗户、阳台等地,避免悲剧的发生。

29日上午,四川新闻网记者在现场看到,事发11栋楼位于小区大门左侧。现场已被清洗过,已经没有了血迹。据小区居民介绍,昨晚8时许,小区内忽然传来一声巨响,众人上前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孩从楼上掉下来了。“我看那个娃娃头部受了重伤,当时就没得气了。”家住小区的林婆婆对四川新闻网记者说。

众人连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孩子的父母也随即赶到现场,一看孩子的情况,立即哭晕在地。据事后了解,孩子今年才1岁零8个月,是个女娃娃。周围群众介绍,事发疑因婆婆抱着娃娃在16楼窗户旁打接电话。由于一手拿电话、一手抱娃娃,加上娃娃在婆婆怀里乱动,结果一不小心从窗户上掉落下来。由于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周围群众的坠楼原因说法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可。

6月27日,湘潭一名4岁男童被父母遗忘车内数小时,当发现时已身亡;6月26日,汨罗市弼时镇三名儿童意外跌落当地敬老院后的景观池塘,不幸溺亡;6月27日,长沙捞刀河街道有个父亲一巴掌,竟将2岁半儿子打得噎住了,紧急送医院抢救,幸运的是孩子抢救过来了。

这几起事件,无疑敲响了高温天里孩子安全的警钟。如果,父母下车前,能多留个心眼往车内再看一眼;如果,三名儿童落水的池塘安装了护栏;如果,父亲不是用巴掌来教训两岁半的儿子,相信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

生命只有一次,但愿所有人都能绷紧安全这根弦,呵护孩子的成长。也但愿这样的悲剧今后不再发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一生平安”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亲爱的宝宝,你知不知道妈妈看到你长牙了有多么的兴奋,看着你流口水的憨态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宝宝,你可知道,你还未出生就已经承载了我们全家所有的爱。外公每天都给妈妈准备可口的饭菜补充营养,外婆准备了各式可爱的衣被和鞋帽,爸爸则耐心的陪妈妈聊天、散步,而妈妈更是为了你做足了功夫,戒掉了一切不营养的食物,远离电脑和电视,定期做体检,每天给宝宝听胎心、唱儿歌、讲故事,到处搜罗各样的育儿知识,为你精心挑选了各类用品,将你的房间布置的温馨而舒适。同时,我们也早早的就给你取好了名字,叫“安安”,取一生平安之意,因为健康平安远比任何一切都来的珍贵、重要。

“一生平安”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妈妈可是经历了顺产与剖产的双重痛苦才生下了你,当医生将柔弱的你抱到妈妈眼前时,幸福的眼泪迫不及待的夺眶而出,你是如此的可爱、如此的健康,一切苦难刹那间变的那么渺小,妈妈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与幸福,你就是一切,我们要将所有的爱都倾注于你。宝宝,你的一颦一笑都让妈妈惊喜不已,我是如此的爱你,当你饥饿时,妈妈给你甘甜的乳汁,当你寒冷时,妈妈给你温暖的怀抱。但世事无常,人生中有太多的难以预料,就好比2008年本是我们中国人百年梦圆的奥运年,然而大雪灾、汶川地震、毒奶粉、世界性金融危机等天灾人祸却接踵而至。一想到你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妈妈不禁自问,应该给你一份什么样的礼物才能帮助你更好的成长呢?

虽然我们也算是小康之家,但面对你的求学、创业、安家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我们仍感到不小的压力,所以在你出生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2007年初,我们也和大多数新股民一样带着无限的憧憬进入了当时牛气冲天的股市,但“5.30”风波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四个跌停之后我们忍痛“割肉”,但随后股市的掉头向上,又狠狠给了我们一记耳光,这次教训让我们真正见识到了股市的风险。随后,我们埋头学习了大量的股市知识,最终我们选择了价值投资,并买入了中国平安(32.93,-1.05,-3.09%)和招商银行(15.00,-0.78,-4.94%)等一批中国最优秀的企业股票,正当我们信心满满的时候,2007年底股市的急转直下,使我们再次意识到,缺乏专业的投资知识,我们注定会是股市中的“弱势群体”。为了降低风险,我们又转而投资基金,谁知基金也随着大势净值大幅缩水。这一切使我们感到无比的困惑和迷茫,究竟应该如何投资,才能夯实我们的经济基础,从而担负起抚养和教育你的重任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接触到了基金定投的概念,了解到基金定投是一种定期投资、积少成多、平均投资、分散风险的投资方式,非常适合于我们这种缺乏投资经验、相对保守但又在未来对子女有大量经济投入需求的人。基金定投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而我们也始终坚信中国经济趋势长期向好。在经过一番仔细的比较和选择,上投摩根作为基金管理公司中的佼佼者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因此,我们在你出生不久后就为你选定了一份上投摩根的基金定投。

亲爱的宝宝,虽然我们无法规划你的人生,但作为父母,我们希望能为你的成长提供尽可能好的保障。我们相信长期基金定投所带来的复利效应将会在股市跌荡前行时,成为不确定中的确定。因此,我们将这份礼物送给你,希望它能够伴随你的成长,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予你一份爱的保障!

哄宝宝的9种危险方式


宝宝长得活泼可爱,父母和亲朋好友常常喜欢用手拧宝宝的面颊,然而宝宝面颊脂肪垫丰满,肌肉张力低,常受刺激易使局部软组织和血管神经受到损伤。此外,如经常受到刺激,腮腺和腮腺管收缩能力会降低,可引起宝宝流涎和腮腺感染。专家表示,对于拧宝宝面颊这类危险的方式应尽量避免,否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

抛宝宝

危险动作: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往上抛出三四尺高,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

对宝宝的危害:宝宝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仅有可能损伤成年人,而且成年人手指也有可能戳伤宝宝,如果被戳到要害部位,会引起内伤。更危险的是,一旦未能准确接住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坐飞机”

危险动作: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脖颈和脚腕,用力往上举,同时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这种逗乐方式不仅有跌伤宝宝的危险,还有导致脑瘫的危险。因为这种快速旋转,会使宝宝的脑组织与颅骨相撞,损伤脑神经,影响大脑的发育。

转圈子

危险动作: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提起后飞快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这种逗乐会使宝宝转得头晕眼花,放在地上站立不稳,甚至跌伤。有时还因离心力的作用,容易使宝宝的手腕关节脱位。

“中弹”

危险动作:让宝宝张开口,向其口内投花生米或豆子,投一次吃一粒,这是十分危险的游戏。

对宝宝的危害:一旦花生米或豆子投入气管,或宝宝笑时呛入气管,轻者呛咳,重者窒息。

过多逗宝宝笑

危险动作:适当地逗逗小宝宝,既可给家庭带来乐趣,也能使宝宝在笑声中健康成长。但是,过分的逗笑却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对宝宝的危害:宝宝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绝,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过分张口大笑,容易造成下颌关节脱臼。睡前逗笑,还会影响宝宝入睡。

“拔萝卜”

危险动作:有些大人想试一下宝宝的重量或者逗宝宝开心,和宝宝玩“拔萝卜”的游戏,双手拉住宝宝的手臂提离地面。

对宝宝的危害:这种动作最易扭伤宝宝的手腕关节和肩关节,导致脱臼,增添宝宝的痛苦。

乱捏鼻子

危险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宝宝的鼻子长得扁,或者想逗宝宝乐,喜欢用手捏宝宝的鼻子。别小看这轻轻的一捏,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对宝宝的危害:常捏鼻子会损伤黏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犯而生病。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拧宝宝面颊

危险动作:宝宝长得活泼可爱,父母和亲朋好友常常喜欢用手拧宝宝的面颊,专家表示,这样很容易让宝宝受伤。

对宝宝的危害:宝宝面颊脂肪垫丰满,肌肉张力低,常受刺激易使局部软组织和血管神经受到损伤。此外,如经常受到刺激,腮腺和腮腺管收缩能力会降低,可引起宝宝流涎和腮腺感染。

口对口喂食

危险动作:父母害怕宝宝被烫着,在给宝宝喂食时,喜欢自己先尝一下或者将食物嚼烂,然后用嘴将食物喂给宝宝,这也有潜在的害处。

对宝宝的危害:这样做易将细菌传给宝宝,增加宝宝患病的机会,尤其是某些经唾液传播的传染病如甲型肝炎、肺结核等。

看看日本幼儿园跟我们相比的不寻常之处


无数大大小小的包

我们办理入园手续的第一天,幼儿园就向我们说明,要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书包、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装衣服的包、装备换衣服的包、装换下来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然后A包多少厘米长,B包多少厘米宽,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经过两年训练,宝宝也可以非常有条理的分门别类。我常想,日本人可以对垃圾精细分类处理而不觉其烦,是否和从小所受教育有关。

所有的包都由孩子背

这是很震动我的一个场景,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看到其他日本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手里一律空着,而上面所说的那些少说也有两三个大包外加书包都由那些花朵们肩背手拿着,而且还都跑得飞快。等开家长恳谈会时,我和大家说“在中国幼儿园,习惯家长拿东西”这回轮到日本妈妈目瞪口呆了,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爱孩子更多一点呢?

大冬天穿短裤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宝宝刚入园那时候,三天两头就冻病了。和日本妈妈说呢,答案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孩子送幼儿园就是来让他们得病的。”看看一个个像小炮弹一样冲到我面前说“你好”的孩子,那个结实劲儿,我是觉得我们不能太金贵孩子了。

女孩子踢足球

日本幼儿园到了年中组,开始上每周一次的jumping课,相当于我们的体育和形体课;到了年长组,就有了足球大会,孩子们成天不是练习打鼓,就是练习足球,那是真踢啊,而且不停有幼儿园之间的比赛,田田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是体力和勇气都练出了。

完全混班教育

在中国时,我们参观过几次幼儿园,都是各班在各班上课,到了日本就不同,在9:30之前,3:30之后,全园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而且在院子里,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玩得狠疯狂。孩子们真正能体会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觉。前些天,宝宝所在的年长组在学期最后的发表会上,他们说了一番让所有的家长落泪的话:今天的发表会真高兴,低年组的小朋友们也非常努力地表演成功了。这是我们最后的发表会了,到了小学校我们仍然不会忘记我们的朋友和幼儿园。

教孩子“笑”和“感谢”

在这个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也不学轮滑,也不教游泳。问教什么,答案永远也想不到——“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在日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和谁讲话,“笑眯眯”最重要。还教什么?“教学会说谢谢”。

数不清的活动

看看我的日历上标出的做便当的日子,就是宝宝他们远足的日子,一年到头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观察多少次动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捡橡子了,打年糕了,开运动会了,为社区演出了,宿泊了,过园节了,开发表会了,去拜寺庙了,作品展了,反正是名堂多多。结论是:日本的幼儿园生命在于活动!

每晚睡前坚持这种小举动!孩子准时睡不再难


你家孩子睡觉前各种磨蹭折腾总是不肯睡?了解一些知识,或许能帮你不少忙。

记得有个逗比孩子曾跟他妈说:“我喜欢说晚安,但我不喜欢睡觉”……

最近有个妈妈说她家的女儿睡前很闹人,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不肯停,躺到床上后一会说要喝水、一会说要上厕所。熄灯后还不老实,一会滚到爸爸耳边说悄悄话,一会蹭到妈妈身上磨。有时还自己爬起开灯,要爸妈陪玩……每晚几乎都在吼叫和呵斥中,孩子才肯安静下来,委屈地躺着。两夫妻都身心疲惫,由于缺觉经常处于烦躁中,白天上班没精神,回到家跟孩子家人也没有好态度。

爱玩的天性

这种情况不少见。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不会经历“闹觉”。稍小的宝宝躺床上会哭闹,稍大的孩子各种借口各种折腾,反正就是不想睡。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0-6岁孩子的主要成长任务是游戏和玩耍,所以无论哪个孩子,无论什么时候,他们总是爱玩,即使困得睁不开眼睛,也还要玩。(难怪呀,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个当妈的都需要经历这段”折腾期“呢。)当我看到这个解释后释然了,面对孩子的闹觉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耐心。想必那些对”闹觉“孩子怒吼的父母该脸红了吧?

孩子晚上不肯睡,有时还参杂其他原因

1、白天睡过多

孩子白天睡得过多,乱了作息时间,到晚上时就不容易入睡,这是受生理影响使然。所以最正确的做法是父母让孩子遵循平时的作息时间,白天宁愿睡得少也不要让孩子睡得过多。

2、睡前过于兴奋

孩子有时睡觉前看了扣人心弦的电视,或听了激动人心的消息,或听了吓人的故事会影响心情,导致不容易入睡,爸妈需要避免这样的影响因素对孩子的干扰。

3、睡前吃太饱

孩子睡前过于饱食,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导致孩子难以入睡。一般建议睡前半小时到1小时不要再进食,1岁内宝宝除外。

看看这三个妈妈的催睡妙招

1、闭着眼睛听故事

小木是个故事虫,妈妈有时候晚上讲了4,5个故事还不肯睡。后来妈妈跟他做了个约定,每晚只能讲3个故事,如果还想听的话要闭着眼睛听,否则就不讲了。小木答应了。让妈妈意想不到的是,小木有时闭着眼睛听不完一个故事就已经睡着了。孩子们作息时间如果规律的话,在固定时间就会昏昏欲睡,让孩子闭着眼睛听,既免去了跟孩子嚼舌头的麻烦,又能帮助孩子安静下来,有助于睡眠。

2、妈妈装睡

楠楠是个晚上静不下来的孩子,经常在床上也要玩1,2个小时才能睡。有时要妈妈讲故事、有时要玩游戏、有时还要唱歌跳舞……常常折腾到很晚,把爸妈累得够呛。某天妈妈采取计划,早早让爸爸在隔壁房间睡了,妈妈”半睡半醒“地陪楠楠玩了十多分钟游戏,“一不留神”载床上睡着了。无论楠楠如何摇晃如何挖鼻子都醒不过来,自己玩了一会的楠楠觉得无趣也躺下睡着了。

3、每晚固定时间熄灯

皮皮晚上喜欢玩玩具,但有时过了时间仍不肯回房间睡。一天晚上,皮皮还是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对妈妈让回房间睡觉的话当耳边风。妈妈干脆熄了灯,皮皮才怏怏不乐地爬上床。自此之后,爸妈每晚固定时间熄灯,皮皮也养成了熄灯即睡的习惯。

上面3招我经常一起用,效果还是不错的。曾记得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医学院博士Hannah Chow说过,睡前一个安静的例行常规,会让孩子启动睡眠模式,上面三位妈妈的做法,也带有常规的特点,大家不妨试试。看来每晚睡前坚持“一个小举动”(例行常规),孩子准时睡不再难!

一般来说,养成习惯的时间规律

有些妈妈说,我让孩子这样做了三天,满以为孩子会自己按时睡了,没想到当父母哪天没留意,孩子便又恢复往常了。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如果父母想让孩子早睡,最好还是跟孩子同一时间睡,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因为对成年人来说,早睡早起也是一个不错的习惯。

保证孩子睡眠的禁忌

忌孩子睡觉时家人仍在看电视,不公平感会让孩子执拗,越发不愿睡觉。

忌让孩子睡前看电视,电视情节会让孩子回忆,影响睡意。每晚睡前最适宜的是轻松的亲子活动。

最后,幼儿说整理最权威的儿童睡眠时间列表供大家参考:

家园共育:孩子胆小竟是因为你的一个举动


有不少妈妈总会跟我抱怨,说自己宝宝为什么总是那么胆小,看见虫子大惊小怪,见到别人也都是畏畏缩缩。对此,我真的很无奈,孩子胆小难道不还是你们自己造成的吗?

孩子其实就是一张大白纸,而我们家长就是一支画笔,孩子的性格、习惯都由我们自己去描绘。生活中,大人很多行为都可能导致孩子胆小,而今天要说的就是原因之一——吵架。下面是一位妈妈分享的故事,我觉得有必要学习一下:

爸爸妈妈吵架,孩子吓的不敢动

那天,我和老公因为琐事大吵了一架,因为都比较冲动,所以把乐乐忽略在一旁,结果这小家伙看到我们俩还以为是世界末日了,一个人蜷缩在墙角,用惊恐的眼神看着我们。

吵架半途,我用余光看到了乐乐,看到他害怕的表情才想起来他一直在旁边看着,瞬间我后悔不已,连吵架的兴致都没有了,赶紧走到他身边把他抱起了起来。

被我抱起后,乐乐依旧紧张地看着我和老公,可能在他心里这个家就要散了,爸爸妈妈也不要他了。于是我就觉得赶快安抚他:"刚刚爸爸和妈妈有些冲动了,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过这个和小乐乐没有关系奥。"

我一个人安慰可不行,于是我就把乐乐抱到老公身边,说:"你看爸爸也没有生气呢,来爸爸笑一个呢!"爸爸看到乐乐不安的样子,也立即露出了笑容。而乐

乐看到警报解除,于是对着爸爸伸开小手,奶声奶气的念叨:"爸爸,抱抱!"

当着孩子面吵架真的是大错特错

夫妻毕竟是两个人,总会有意见分歧的情况,吵架也是在所难免。但是吵架的地点一定要挑选好,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进行,因为吵架对孩子非常不利。

婴儿期

即便是小婴儿,也有听觉反应。如果在这个时期,他们听到爸爸妈妈激烈的吵闹声,那么他们就会感到痛苦,并且全身变得僵硬,封闭起来自我保护。如果婴儿经常封闭自我,那么就会影响到他的听力发育,未来还可能出现感统失调的情况。

幼儿期

这个时期孩子的认知水平较低,他们没办法理解,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像仇人一样互相攻击,他们很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不好,为此就有了心理负担,并且引起一些生理反应,比如哮喘、免疫力低下等等。

儿童期

看到父母吵架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产生羞辱感,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是坏孩子、做恶梦,甚至在别人面前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如果你在孩子面前说离婚,那么他们就会一直生活在担忧和恐惧之中,这样的孩子基本没心思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吵架可以,请躲着点孩子

美国科学家做个很奇怪的研究,他们发现夫妻发生矛盾时,适当吵架有益身心健康,死亡率也会比压抑愤怒的夫妻低5倍。只不过吵架可以,但是要做好善后工作,别让孩子受到伤害。

1、要避开孩子

不管事什么原因的吵架,都要避开孩子,所以在讨论事情前,最好让老人带着孩子出去转转。注意千万不要冷战,因为孩子可以轻松感受到家庭气氛不对,他们可能以为是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导致爸爸妈妈不和,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变得孤僻自卑,不愿与人交流。

2、在孩子面前和好

如果确实在孩子面前发生了争吵,那么一定要在孩子的面前和好,让他知道原来爸爸妈妈吵架只是占时的,他们也会和好。注意吵架之后要安慰一下孩子受伤的情绪,比如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有针对性的宽慰。

3、请承认错误

吵架之后,一定要勇敢的承认错误,比如错误的一方要向另一方道歉,或者夫妻俩向孩子道歉,表示不该吵架等等。因为如果不及时道歉,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吵架是正确的事情,并且有样学样。

4、把握程度

双发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吵架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样也能降低孩子的恐惧感。让孩子有安全感是家中最基本的责任,所以不要因为一些小事互相争吵,以免在孩子稚嫩的心里留下很难愈合的创伤。

婴儿胎记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


“观色”胎记宝宝

和宝宝胎记有关联的疾病有40余种,妈妈们可以通过观察胎记颜色来发现宝宝的疾病征兆,常见的是以下几种:

棕色胎记

胎记的颜色像咖啡里掺了牛奶,倘若在宝宝身上有5块以上,并且最大处直径超过1。5厘米,则要考虑将来有可能出现神经纤维瘤病,一旦皮肤或皮下纤维瘤压迫神经,就需要做切除手术。

需要特别注意:

咖啡牛奶斑

这种胎记颜色呈淡褐色,有点像咖啡再加上牛奶后所调出来的颜色。直径一般在0。5~5cm,呈椭圆形,斑与斑之间界线分明。除手掌及足底不受侵犯外,这种胎记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大部分发生在五岁以前的婴幼儿,发生的几率约为1%左右。

咖啡牛奶斑若仅出现少数几个,一般无何不良影响;但若出现六个以上,且每个斑直径均大于1。5cm时,则并发神经纤维瘤病的几率显著增加。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同时侵犯皮肤与神经系统的遗传性疾病,并可能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单纯的咖啡牛奶斑可不必治疗,若影响美观,可采用激光治疗。

疣状痣

疣状痣是因表皮发育异常所致的皮肤良性肿瘤。通常在婴幼宝宝期发病,随年龄增大而增长,表现为密集的淡褐色丘疹,排列成线状,影响美观,而且常并发中枢系统疾病,如癫痫、精神发育迟缓等。可采用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

爸爸带孩子乘车危险系数更高


据统计,在撞车事故中,未经约束的儿童受伤害的几率要高4倍以上。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因。但是,很多家长仍对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儿童安全乘车行为上存在许多认识误区,也不知道不同年龄的婴幼儿该如何乘车,遑论对儿童乘车安全用品的了解。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在5月16日至5月18日期间,南方都市报联合“汽车之家”专门针对有12周岁以下孩子的车主展开了“儿童安全乘车行为”调查,共回收7922份有效调查样本。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近四成车主认为10岁以下的孩子可以使用成人安全带,这一危险行为仍广泛存在;车内吃喝及独自随意坐在座椅上是儿童乘车时最常发生的危险行为;男性车主带孩子乘车时危险系数更高。

对于这些危险行为莫抱侥幸心理

●让孩子自己上下车

●车内堆砌过多的装饰品

●孩子乘车时玩尖锐玩具

●让孩子在车内吃东西或喝水

●把孩子长时间留在车内

●孩子把身体探出车外

●让孩子坐副驾驶位

●将孩子随意放在后座

●让孩子绑成人安全带

●乘车时逗引孩子

●抱着幼童乘车

这些配置/用品也能保护孩子

儿童安全带:购买儿童安全座椅之前记得要先了解接口模式。

护盘:护盘能防止安全带对儿童脸部与颈部产生伤害。

儿童锁:儿童锁闭合后,后排车门只能从外面打开。

气囊锁闭装置:安全气囊弹出的爆发力过强,一击足以置儿童于死地。使用气囊锁闭装置可以关闭安全气囊,避免弹出气囊对儿童头部造成致命的冲击。

自动落锁:车速超过一定值时,车门会自动落锁。

车窗锁止:按下车门锁止键后,四个车窗就只能由驾驶员操控。

车窗防夹手:使用防夹手功能后,车窗玻璃在上升过程中遇到阻力会自动下降。

车载安全急救包:里面通常有清创消毒用品、止血创口敷料、辅助工具、应急工具等物件。

车载热奶器:将车载热奶器的电源插头直接插入汽车点烟器即可,七八分钟后就能把牛奶热好。

这些调查结果让人一声叹息

结语:专家建议,140cm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成人安全带,因为目前大多数汽车安全带完全是依据成年人的骨骼受力水平来设计和安装的,儿童由于高度不够,安全带肩带和儿童锁骨的位置不对应,车祸时会导致致命的腰部挤伤和脖子脸颊的压伤。

您有过哪些危害儿童乘车安全的危险行为?

结语:来自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及疏忽大意,是儿童乘车意外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除儿童乘车时吃东西或饮水、孩子把身体探出车外这两项危险行为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外,其他项目均是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爸爸在携带孩子外出时,首先需要加倍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务必改变马虎大意的习惯。

您认为以下哪两项车辆配置对儿童(12岁以下)乘车安全有提升?

结语:国内儿童安全座椅的实际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全国适龄儿童外出乘车时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不足一成。目前,国内公众对儿童安全座椅的高认知度与低使用率同时存在,提高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急需广大家长朋友加强认识。

警惕九种危险亲子游戏


一、抛宝宝

用手托住小孩的身体,往上抛出三、四尺高,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宝宝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仅有可能损伤成年人,而且成年人手指也有可能戳伤宝宝。如果被戳到要害部位,会引起内伤。更危险的是,一旦未能准确接住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新闻案例:去年年底,刚刚成为父亲的刘伟强(化名)为逗女儿开心,把两个月大的女儿抛起来玩,然而用力过猛没有接住,女儿就在他眼前摔到水泥地上,经抢救无效死亡。后刘伟强因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二、坐飞机

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脖颈和脚腕,用力往上举,同时转圈。这种快速旋转,会使宝宝的脑组织与颅骨相撞,损伤脑神经,影响大脑的发育。存在跌伤宝宝,甚至导致宝宝脑瘫的危险。

三、转圈子

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提起后飞快转圈。这种逗乐会使宝宝转得头晕眼花,放在地上站立不稳,甚至跌伤。因离心力的作用,容易使宝宝的手腕关节脱位。

四、中弹

让宝宝张开口,向其口内投花生米或豆子,投一次吃一粒,这是十分危险的游戏。一旦花生米或豆子投入气管,或宝宝笑时呛入气管,轻者呛咳,重者窒息。

五、拔萝卜

有些大人想试一下宝宝的重量或逗宝宝开心,和宝宝玩,双手拉住宝宝的手臂提离地面。而这种动作很容易扭伤宝宝的手腕关节和肩关节,导致脱臼。

六、过多逗笑宝宝

适当地逗逗宝宝,既可带来乐趣,也能使宝宝在笑声中健康成长。但是,过分的逗笑却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宝宝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绝,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此外,过分张口大笑,容易造成下颌关节脱臼。睡前逗笑,还会影响宝宝入睡。

七、触摸生殖器

有一些大人喜欢用手去抓摸小男孩的生殖器逗他乐,这种逗乐方式不但不雅观,还对宝宝的健康有不良影响。有可能使宝宝以后出现手淫的坏习惯,加上宝宝的生殖器和尿道粘膜比较娇嫩,容易受到损伤,大人手上沾染的病菌会侵入宝宝尿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八、乱捏鼻子

在日常生活扣,有些人看到宝宝的鼻子长得扁,或者想逗宝宝乐,喜欢用手捏宝宝的鼻子,别小看这轻轻的一捏,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常捏鼻子会损伤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犯而生病。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九、扯宝宝面颊

宝宝面颊脂肪垫丰满,肌肉张力低,常受外力刺激易使局部软组织和血管神经受到损伤。此外,如经常受到刺激,腮腺和腮腺管收缩能力会降低,可引起宝宝流涎和腮腺感染。

相信《看似寻常的举动与危险》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师爱与责任的演讲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不要束缚孩子的举动 在幼儿园里,由于孩子太多,不管老师再细心,有时也难免照顾不过来。于是,在孩子午睡时,我一般就要求孩子脱外衣、外裤、鞋子睡觉。袜子不要求脱,因为好多孩子脱了都容易弄掉,到起床时,往往让老师到处的帮他们找...
    2021-01-04 阅读全文
  • 看似平静,非平静 通过上次园里发放的关于―――幼儿园午睡的案例,让我想到了,幼儿园午睡时,看着孩子们好像是睡着了,但实际上它却隐藏着很多以及很大的危险。 现在,孩子在家都是小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非常疼爱,由于爷爷...
    2020-11-12 阅读全文
  • 案例:幼儿的寻常时刻关注 关注幼儿的寻常时刻 二期课改给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它突出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出了学前教育应体现发展性、个别性、奠基性原则,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课程改革的落脚点确...
    2021-05-26 阅读全文
  • 不要随便束缚孩子的举动 在幼儿园里,由于孩子太多,不管老师再细心,有时也难免照顾不过来。于是,在孩子午睡时,我一般就要求孩子脱外衣、外裤、鞋子睡觉。袜子不要求脱,因为好多孩子脱了都容易弄掉,到起床时,往往让老师到处的帮他们找...
    2020-12-23 阅读全文
  • 2021看似完美的木瓜的故事 1、看似完美的木瓜的故事 在哈达水果超市里。 一位眼尖的工作人员发现好几个木瓜上都有一个小伤口,于是她找来了一些标签,然后把这些标签贴在了小伤口的上面。 这时来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走到了卖木瓜的区域,...
    2021-04-19 阅读全文

在幼儿园里,由于孩子太多,不管老师再细心,有时也难免照顾不过来。于是,在孩子午睡时,我一般就要求孩子脱外衣、外裤、鞋子睡觉。袜子不要求脱,因为好多孩子脱了都容易弄掉,到起床时,往往让老师到处的帮他们找...

2021-01-04 阅读全文

通过上次园里发放的关于―――幼儿园午睡的案例,让我想到了,幼儿园午睡时,看着孩子们好像是睡着了,但实际上它却隐藏着很多以及很大的危险。 现在,孩子在家都是小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非常疼爱,由于爷爷...

2020-11-12 阅读全文

关注幼儿的寻常时刻 二期课改给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它突出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出了学前教育应体现发展性、个别性、奠基性原则,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课程改革的落脚点确...

2021-05-26 阅读全文

在幼儿园里,由于孩子太多,不管老师再细心,有时也难免照顾不过来。于是,在孩子午睡时,我一般就要求孩子脱外衣、外裤、鞋子睡觉。袜子不要求脱,因为好多孩子脱了都容易弄掉,到起床时,往往让老师到处的帮他们找...

2020-12-23 阅读全文

1、看似完美的木瓜的故事 在哈达水果超市里。 一位眼尖的工作人员发现好几个木瓜上都有一个小伤口,于是她找来了一些标签,然后把这些标签贴在了小伤口的上面。 这时来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走到了卖木瓜的区域,...

2021-04-1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