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粗心的小画家(美术课随笔)

发布时间:2021-02-12

幼儿园粗心的小画家说课稿。

毋庸置疑,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锻炼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水平。那么,优秀的教育笔记模板有哪些?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粗心的小画家(美术课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的美术课“画熊猫”,在活动之前,我就带孩子们看了一段录像“可爱的熊猫”,看时我引导他们仔细的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同时让他们对熊猫产生兴趣,知道熊猫是我们的国宝,看完录像后,我让他们说说看到的熊猫的样子,他们都兴致勃勃地给我描述着熊猫的样子:熊猫胖胖的,有四条腿,有两只耳朵,很可爱……。接下来我就让他们给熊猫画像,他们很高兴地画着,可是有几个粗心的小画家画的熊猫和他们描述的是两回事,有的没画鼻子,有的没画眼睛,有的只有三条腿,有的没嘴巴……我想批评他们,又怕他们对绘画失去信心,我想了想,还是不能批评他们,等他们画完后,我把他们的画收来放在一边,画得好的放在另一边,在欣赏作品这一环节时

,我先让他们看画得好的画,接下来我便出示一张没画眼睛的熊猫像,我说这只熊猫很难受,你们好好看一下它为什么会难受,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熊猫没眼睛,我让他们知道,熊猫没眼睛会看不见任何东西,很难受,接着我以同样的方式让他们观察了其他几个粗心小画家的画,这样一来,这几个粗心的小画家不但没对绘画失去信心,同时还迫切的希望给他的熊猫画上眼睛、鼻子、嘴巴、腿……<YJs21.Com/p>

通过这活动以后,这几个粗心的小画家在以后的绘画活动中也变得细心多了,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很有成就感。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幼儿美术课反思:漂亮的窗帘


一、背景:

1、时间:2010.12, 小一班,美术活动“漂亮的窗帘”

2、地点:小一班教室,28个孩子

二、描述:

早上,孩子们喜欢的美术活动开始了,小存是第三组第一个开始动笔的孩子,只见她在众多的油画棒中很快拿了粉色,用力大面积的涂起来,不一会儿又选择了黄色直接涂在粉色的上面,而其他孩子都在用彩色的油画棒给窗帘添画五颜六色的线条或者用其他图形装饰等等。

于是,我来到小存身旁和她说:“小存,你画的很好看,不过,两个那么漂亮的颜色这样重叠在一起画,可会使你的画变不好看了噢!”说完我就去巡视别的小组的孩子了。

当我再次回到小存的身边时,我大吃一惊,小存呆呆的看着自己的画,显得不知所措。手里还是拿着那支黄色的油画棒,并且不由自主的用指甲刮黄颜色,我没想到我的言语对她有如此大的影响。

我蹲下来轻声问:“小存,你粉色涂的那么好看了,为什么又拿黄色直接盖在上面呢?这样不是把画面弄脏了吗?

小存说:“我喜欢粉色的窗帘,黄色是这个窗帘的纱,我看过这样的窗帘,很好看的。”

我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为什么小存又在粉色上面涂了一层黄色,原来黄色她是当纱。我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使孩子不敢再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因而她在发呆。我握起小存的手:“来,你用黄色的涂,这样你的窗帘配上纱更漂亮噢!”

这时,小存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又开始画了。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作品色彩缤纷各有图案花纹,只有小存的窗帘格外与众不同,两个颜色叠加在一起,孩子们纷纷讨论小存的窗帘不好看,颜色都混一起了,我请小存把自己的作品讲给大家听,听后,孩子们马上就改观了,说窗帘装上纱真漂亮。

三、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的程式化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幼儿,作出过于干预指导,把成人的想法强加于幼儿,强制幼儿写实,限制幼儿想象力,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如果老师都以程式化的教育模式为标准,以自己的审美要求作为标准,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作品一律出现单一的窗帘,小存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完全合乎表现出她对窗帘美观的意愿,通过调整我的教育行为后,小存在没有限制的情况,情感得到了满足,非常愉快的向同伴展示了自己的想象意愿得到极大的快乐,教师的支持,小存的成功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共鸣。

四、反思:

1、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真正支持者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活动。新《纲要》中指出,艺术是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想象。通过学习新《纲要》我认识到,要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幼儿应该是“主人”,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并以“支持者”的角色尊重幼儿的不同想象,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把“支持者”放在口头上,会不轻易的放出一些限制,干预孩子的行为。常用“对不对,是不是”等口吻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束缚他们,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在这次美术活动中,当小存用黄色直接覆盖在粉色上时,我却不加思索的去干预:“粉色涂的那么好看了,为什么又拿黄色直接盖在上面呢?这样不是把画面弄脏了吗?”在表面上,我表扬小存画的不错,其实没有真正在行为上给予支持,反而将我的意愿强加于她,造成她不敢直视自己的想法。幼儿借助绘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内心感受,在绘画中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思想,发展自己的独创性、个性,他们的创造行为必须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才能是实现。这时教师的支持尤为重要,它是孩子成功的基础,教师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支持”,就应以幼儿的眼光去设法营造一个孩子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现丰富的想象力的环境给孩子创造,尝试的条件,让孩子的创造思维得到尊重并充分得以施展,让幼儿充分享受活动的乐趣,让美术活动给孩子带来成功的快感、愉悦,而不能用教师既定的目标去暗示结果。

2、教师要做一个幼儿活动的引导者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机械的教幼儿技能技巧,而要以“捕鱼”的思想为指导,适时有效的加以引导。就拿这次的案例来看,孩子独特的表现力,没有及时的从欣赏者的角度去引导,反而将我的思想加给孩子,这就造成孩子在我的言语暗示下不知所措,认为不应该这么画,没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幸亏及时领悟到,调整了自己的教育行为。

每一个孩子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接纳每一个孩子独特的创造,并在赞赏孩子点滴的创造的基础上将孩子奇特的想法介绍给大家,这样,别的孩子在教师适时有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想象会更美更丰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更高,作品会更有个性,而不是单一的模式。

只有教师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支持者”,并适时有效加以引导,表现才会多彩,他们的作品也才会新颖而奇异,洋溢着童真!

记美术课堂研讨课活动


为了提升教师美术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展现教师的教学智慧,美术组开展了美术课堂研讨课活动。

本次两节课选材颇有创意,各具风格,以不同的课型展示了我园教师在《指南》的引领下,以游戏为活动形式,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大胆表达的机会与空间。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中既提高了绘画技能,又体验了美术活动的乐趣,发展了思维。

朱老师执教的小班美术《五彩石头路》,主要结合我园特色——乡土、生活为主线,以孩子们熟悉的蔬菜为主材料,通过游戏化的形式,使孩子不但掌握了印画的技能,也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毛老师执教的大班美术游戏《沙画》,开始就利用生活中的美和大师的作品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让孩子们对沙充满了神奇和向往。毛老师采用和孩子一同欣赏、一同对话的执教方式,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大胆尝试多种技法的沙画绘制。

活动后,执教老师与教师们交流了活动的设计意图,进行了自我反思。随后,教师们通过集中交流,对两个活动进行了重点研讨和深入剖析,梳理了美术活动组织中值得大家学习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次研讨活动,为美术组教师提供了学习、研讨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们教研水平的提升。

教育随笔:粗心的代价


粗心的代价

终于,忙忙碌碌的一天又结束了,我整理好了东西赶着回家了。在路上,突然,我接到了值晚班的老师的一个电话,她说我们班有个叫李浩然的小朋友的奶奶,带着孩子要来找我了,说是她家的孩子回家说今天老师把他的鼻子打得流鼻血了,流血后给塞了餐巾纸,还没把餐巾纸给拿出来,因为老师说没牙签不给拿,现在那位家长非常的生气,要找到园长评理,在她们的劝说下,才冷静下来了,刚刚走,让我联系一下那位家长。我一听,差点没晕过去,根本就没有的事,怎么会变成这样了。仔细想想肯定这里面有什么误会在,于是我赶紧回家,准备找出电话跟家长沟通,到底怎么一回事。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拨通了李浩然家长的电话,在一番沟通后,我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李浩然的奶奶告诉我说,放学回家,李浩然跟他奶奶说,鼻子里有餐巾纸,他奶奶一看真的有,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流鼻血老师给塞的,问他为什么,他就说是老师打得。看到孩子的样子,又是“证据确凿”,他的奶奶心疼孩子,所以就很生气地要找老师算账了。一听,我就知道是我的粗心惹的祸,确实今天孙俊杰流了一点点地鼻血,不过那也是因为他自己挖鼻子导致的,而餐巾纸是阿姨塞的,她也是好心,看到他有点血出来,想帮他止血,没想到纸巾塞在鼻子里后,因为被血粘住了,后来拿出来的时候没有全部拉出,而我们都没想到这点,没有帮他仔细的看一下,那变了颜色的纸时不容易看出来的,后来李浩然又自己抠鼻子把剩下的那纸抠到里面去了。今天放学的时候,没碰到他奶奶,也就没跟她说浩然流鼻血的事情,弄清楚事情的原因后,我知道是我的错。我尴尬而惭愧对他奶奶说:“真是对不起,我没注意到孩子的鼻子里还残留着餐巾纸,害他受苦了,这是我的疏忽,真的非常的抱歉,要是我早知道的话,我肯定会帮他拿出来的,这事,不管发生在哪个的身上,家长都会心疼的,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李浩然的奶奶看我的态度很诚恳,口气也慢慢的缓和起来,说:“这小孩子瞎说,我们也不相信老师会打人的,不过这也是一个教训,以后要重视了。”以后,我一定要更加地细心,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周到,避免这种错误的再次发生。

美术课上的事


今天美术课上孩子们完成作品之后,小朋友之间开始互相评价作品,在这个环节中不但能提高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而且通过自己对作品的讲解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看,小朋友们都举起小手准备讲解自己的作品,都期待着自己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是我画的水果娃娃的聚会,有西瓜、苹果、梨子、香蕉。”“老师他涂的颜色不漂亮,水果娃娃会不高兴的!”孩子们的目光都投了过来,“对啊,一点都不漂亮,怎么都是绿色呢?”明明是个怕羞的孩子,经大家这么一说他也低下了头,这时我赶紧说:“明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他涂成绿色当然有他自己的想法。”小朋友听了之后都很惊讶,“为什么啊?”明明接着说:“我的水果娃娃还没熟呢!它们是去参加聚会,别人不会吃了他的。”经明明这么一讲孩子们都不再笑他了,有的还说“你真棒,真聪明。”还有的露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神情。一阵不解之后,明明的脸上又露出了高兴的笑容。“孩子们都是艺术家。”这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对儿童画之美发出的由衷感叹!孩子的画稚拙、纯真而富有情趣,在她们的画里蕴藏着鲜活的艺术生命。我们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行为,创造条件让孩子动手动脑,丰富孩子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提供给孩子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在创造中得到创造的快乐成果!

幼儿美术课上的范画


今天的一节美术活动《瓜子粘画》,主要是引导幼儿用瓜子组合拼贴的方法创作蚂蚁图像。对幼儿来说用瓜子粘画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幼儿非常感兴趣。活动一开始我先出示了一只蚂蚁,让孩子了解蚂蚁的构成,知道蚂蚁主要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的。之后我又通过让孩子观看不同动态的蚂蚁,用动作表示蚂蚁的姿态,进而为以后孩子们用瓜子组合不同形态的蚂蚁做铺垫。和孩子们探讨完蚂蚁的形态结构以后,我出示了孩子们喜欢吃的西瓜子,告诉孩子瓜子除了可以食用以外,还可以画画,之后我又提出了用瓜子粘蚂蚁的想法,让孩子自己先尝试着说说怎么用瓜子粘出小蚂蚁,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切合我们的实际要求。紧接着我给孩子简单的讲了讲粘贴的步骤,就让孩子自己动手粘画了。在孩子粘画的过程中,我轻声的提醒幼儿好好想想蚂蚁在爬行的过程中,身体是怎么变化的,该怎样变换瓜子的摆放位置才能摆出蚂蚁的不同形态等等。幼儿基本都能按照我的提醒拼出蚂蚁的主要特征并画上脚和触角,只有个别幼儿画的不是很清楚,不仔细看看不出是蚂蚁,有的还画了无数条腿,这些小问题都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一一改正了。虽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小失误,但是我觉得孩子们都还是很用心的,毕竟我没有范画,只是口头的简单的指导了下孩子,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成这样我已经是很知足了。粘贴完蚂蚁以后,我还请每位幼儿添画太阳、白云、花草和房子,并涂上漂亮的底色。画完后看到每幅画都有每幅画的特色,每幅画都有每幅画的故事,于是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请每个孩子自己当小老师,为身边的小朋友讲述了自己画的故事。说者津津乐道,听者沉醉其中。最后我把每幅画都贴到了展板上进行展览,听到孩子们观看时的那一句句这是我画的蚂蚁搬家、这是我画的蚂蚁上树,这是我画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每次上美术课孩子们都能给我带来很多的惊喜,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远不是我们能比的。从这学期开始每次上美术课我都不给孩子们范画,而且说的步骤很简单,这样孩子们就没有了思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也许他们有些画的并不是我们大人想象中的那样,但是却是他们一次次思维碰撞的结晶,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以另一种思维来看待,说不定他们也会带给我们永无止尽的出奇的想象呢!就让这种课堂持续下去,就让孩子的思维就这样一次次开阔起来吧。

粗心的老师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粗心的老师”!

今中午,贾老师因为有事,我暂时带班看睡,吃饭前兆轩跟我要手纸说要大便,饭后,小朋友们洗手漱口时,兆轩又说要纸要大便,我就有点不理解了,心想:这孩子可真会想办法玩,利用大便的机会自由一会儿。

但心里又怕他是真有便意,抑或拉肚子,就让他去了,接下来孩子们都陆陆续续睡着了,一个个都响起了香甜的大呼噜,兆轩早回来了,趴在自己的床上朝里面侧躺下了。

大约到了1:20的时候,兆轩又说:“老师我想大便”我一听,便用不信任的口气说:“你这个孩子,今中午大便了几次了?怎么又想大便了?是不是睡不着啊?快睡吧,什么也不想就能睡着了。

”兆轩不吭声就又躺下了,大约过了5分钟,又起来说要大便,语气急切,不像是撒谎,我猛地想到:大便次数这么多,是不是闹肚子?顾不上询问,就忙请别班老师先照管着睡觉的孩子,自己忙找了纸和他一起去了,但最近的一个厕所门却关了,只好又跑到另一个厕所,这么一耽搁,兆轩的内裤上就脏了一点了,我一见的确是拉稀,当时悔意就上来了,禁不住暗暗自责:怎么在孩子短短时间就第二次大便时没想到是拉肚子呢?以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不应该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啊?当时一门心思的就想到是小孩子变着花样的贪玩了,根本就没多种角度的去考虑问题,而是一味武断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想孩子。

孩子的话的确半真半假,作为老师要学习学会琢磨分析孩子的话。

作业正确的判断,这样孩子才生活得开心舒心。

不知道本文“粗心的老师”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小实验角随笔:丢失的小磁铁


小实验角设立以来,很受孩子们欢迎,孩子纷纷到这个区来活动。这一天,我发现磁铁筐内的小磁铁一下少了六块,我问孩子们谁发现了,都说没看到。我告诉小朋友谁拿了悄悄放回来,老师不批评他,以后记住幼儿园的东西不要自己拿走,一天过去了,到了晚上小磁铁依然没有回来,我想会是谁拿走了呢?为什么私自拿走呢?这种事情在班里还从没有发生过呢。

第二天一早,庄磊的奶奶送他来幼儿园了,她把我叫出去偷偷的说:“沈老师,庄磊把小磁铁拿回家去了,我好他爷爷为了这个事情还揍了他一顿,告诉他不能把幼儿园的东西拿回家,他也承认错了,您别批评他了

,他让我只告诉您,别再告诉另外一个老师。”奶奶走了,我把庄磊叫到跟前问他:“为什么把小磁铁拿回家?”庄磊说:“老师,我们家新装修了,我想看看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就把它拿回家了,我想等我用完了再把它们还回来。”听了庄磊的话,我被孩子的这种好探索的精神感动了,他的目的是好的,值得表扬,而他的方法又有所欠缺,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失误,应该让孩子们学会和老师商议,把自己的需求告诉老师,得到允许。为此,我调整了区角玩具的材料的管理办法,想把玩具材料借回家的小朋友,只要和老师说一声,在小本子上登记一下,记得第二天一定带来,不影响其他小朋友玩就行了。

通过这件事也使我看到了孩子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幼儿是一个天生的探索者,他们经常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愿望。做为教师,最关键的是不应该轻率地对孩子的某些“违反常规的行为”定性,而应真诚地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怀者良好的愿望,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看到他们真实的需要和动机,为幼儿提供心里安全的探究环境,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挫伤他们的探究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随笔:小矛盾 小感悟


教育随笔:小矛盾小感悟

在一日生活中,欢声笑语、哭喊打闹声总是时不时萦绕在我们耳旁,有孩子的地方就有笑声、哭声,孩子的喜怒哀乐变化无常,各种行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面对孩子们的不同行为,我也时常会有所疑惑,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呢?

记得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曾是我们班出了名的“身体强壮”的顽皮鬼——熙熙,和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他很多损人的行为经常会挨到批评。有一次他发现班中另外一个小朋友——轩轩,个子也长得高高的,很快就要超过他了,就因为这样,班级里熙熙和轩轩成为了两个“高个”,熙熙主动找轩轩一块玩,可是轩轩不太喜欢动,尤其不怎么喜欢和熙熙这样偏调皮的孩子玩。可是熙熙偏要和轩轩一起玩,轩轩不同意,就这样熙熙开始大打出手,开始动起手来……熙熙总是这样: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意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心裁地玩得有滋有味。

在阅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一书,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案例,以及对其行为的解读,让我进一步对孩子的行为做了分析。熙熙的行为以及他和小朋友的行为,可以看出在社会性发展中,在与幼儿交往方面存在着攻击性行为。

一、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幼儿许多攻击性行为并非对对方有明确的敌意,而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对他人造成伤害。熙熙为了和小伙伴一起玩,才做出了攻击性的行为。

二、幼儿的表现是什么?

熙熙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有点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比较少。总是试图用动手打人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是效果不好。同时孩子的自身的特点看出,孩子的能力较强、聪明、爱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在交往方面,他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另外孩子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缺乏正确评价,往往过于高估。幼儿自身对于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

三、怎样帮助幼儿处理和伙伴的关系?

首先,要使幼儿了解受欢迎小朋友的性格特别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其次,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幼儿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幼儿之间的交往也非一日两日就能改善,在生活的点滴中,需要幼儿自身的努力和老师适时的提醒与帮助,以及家长的教育等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粗心的小画家(美术课随笔)》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粗心的小画家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粗心的小画家 下面是《粗心的小画家》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运动目的: 1、感觉歌曲中所表示的滑稽、风趣的情趣。 2、进修应用看图片明白和影象歌曲的要领。 3、擅长不雅察事物,知道办事情要卖力...
    2021-09-20 阅读全文
  • 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歌曲《粗心的小画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1.实验用天然音举行唱歌,控制附点音符的唱法。 2.感觉歌曲幽默,滑稽的特色。 运动预备: 运动历程: 一、引发幼儿爱好。 小...
    2021-11-02 阅读全文
  • 【精选】大班语言课教案《粗心的小画家》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童谣,并理解童谣内容,体验童谣的幽默与滑稽。 2.在理解童谣的基础上,学会创编童谣。 3.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谦虚,不能骄傲。 【活动准备】 1.小男孩的图片一张,彩...
    2021-09-01 阅读全文
  • 美术课随笔:画妈妈 今天的美术课学习画《我的妈妈真漂亮》,当我讲解完示范画后,让幼儿根据老师的范画,自己画出自己的妈妈,当幼儿在细心作画时,我巡回视察,我发现只有龙龙小朋友坐在那里,手里拿了一支彩笔,一动不动。 中班的...
    2021-03-25 阅读全文
  • 最新托班音乐教案:粗心的小画家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最新托班音乐教案:粗心的小画家》!【教案图片】 粗心的小画家 【教案涉及到的儿歌和背景音乐】 粗心的小画家提示: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兔...
    2021-07-03 阅读全文

下面是《粗心的小画家》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运动目的: 1、感觉歌曲中所表示的滑稽、风趣的情趣。 2、进修应用看图片明白和影象歌曲的要领。 3、擅长不雅察事物,知道办事情要卖力...

2021-09-20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歌曲《粗心的小画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1.实验用天然音举行唱歌,控制附点音符的唱法。 2.感觉歌曲幽默,滑稽的特色。 运动预备: 运动历程: 一、引发幼儿爱好。 小...

2021-11-0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童谣,并理解童谣内容,体验童谣的幽默与滑稽。 2.在理解童谣的基础上,学会创编童谣。 3.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谦虚,不能骄傲。 【活动准备】 1.小男孩的图片一张,彩...

2021-09-01 阅读全文

今天的美术课学习画《我的妈妈真漂亮》,当我讲解完示范画后,让幼儿根据老师的范画,自己画出自己的妈妈,当幼儿在细心作画时,我巡回视察,我发现只有龙龙小朋友坐在那里,手里拿了一支彩笔,一动不动。 中班的...

2021-03-25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最新托班音乐教案:粗心的小画家》!【教案图片】 粗心的小画家 【教案涉及到的儿歌和背景音乐】 粗心的小画家提示: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兔...

2021-07-03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