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儿童和成人共同需要:温柔的沟通

发布时间:2021-03-17

儿童歌谣。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儿童和成人共同需要:温柔的沟通”,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周末我和四岁的小侄子一起玩,他2006年出生,属狗,我常常叫他“小狗狗”。他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不管多么陌生的地方,他从不嫌脏,四肢着地,还要低头去亲吻大地。我带他出门,就要时刻拎起他,不然他又要爬行,顽皮极了。我坐沙发上,拍拍大腿,叫他“小狗狗,过来,坐这玩会。”他会乖乖爬上来,抱着我,但接着又会像泥鳅一样滑走。我想孩子和大人或许真不在一个世界里,在我小侄子的意识世界里就是那么喜欢像一只小狗那样爬,他或许真能听到一棵树在讲话、一只小狗对他讲话。我甚至怀疑,在这个我们大人自以为非常有掌控力的高科技的现实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大得多,美好得多的神秘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进出,长成大人以后根本不再了解这个世界。

看完小说《我亲爱的甜橙树》,我在想这个作者着实了不起,童心未泯,依然保留着这个世界的一把钥匙。这本小说以跨越时空、文化、意识形态的魅力影响至今,小说触及了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共同需要的东西——温柔的沟通。

这部小说也是研究儿童成长心理的很好文本,作者以内视点的手法模拟五岁男孩泽泽的语气描述他的经历。他的现实生活并不那么美好:爸爸失业、妈妈要努力做工,养活包括泽泽在内的六个孩子,在这个还在为生计发愁的家庭里,泽泽缺少关注和爱,他天性早熟而敏感,对世界似乎有不同的把握方式,他的小宇宙里充满奇幻的想像——那些想像都是纯粹的儿童逻辑,但泽泽在大人眼里常常淘气,因为当他有任何不满时,他心里的“魔鬼”就出来作怪,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但是当有关心他爱他的人出现时,他却表现出天使般的温柔、善良。

无论“荒唐”还是“天使”,泽泽都得活在大人的评价体系中。只有面对亲爱的甜橙树,泽泽才是自己的主人。这是人在儿童阶段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人赤裸裸地来到世界上,原本不知道自己是谁、应该怎样,在儿童长大到三到六岁,渐渐有主体意识的阶段,他会极其敏感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他得到了很多肯定时,他会觉得自己是好孩子,那样做就会得到夸奖;相反,很多人说他是魔鬼怪物时,他也会这样认定自己。儿童世界的敏感脆弱都在主人公泽泽身上体现。当家人打骂他时,他会去找疼爱自己的奶奶和伯伯,因为他需要从喜欢自己的人那里得到“自己是个聪明的好孩子”的确认。他喜欢的老师也喜欢他,他会偷来玫瑰花送给老师;后来他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老葡,老葡理解他,给了他点点滴滴的温柔,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大人们除了会打他和责怪他,还可以爱他。

在儿童的世界里,他们和成年人一样,渴望得到温柔对待。当他能够得到温柔,他会回应给别人温柔。泽泽从亲人那里总是得到“饱揍”,那么他回报的就是魔鬼般的调皮,不断挑战父母的权威。小说里有一段写泽泽为了安慰工作无着、内心苦闷的父亲,唱了一句他只是觉得旋律好听、却并不懂具体含义的流行歌曲:“我想要一个裸体女郎。”父亲听了,就打他耳光,泽泽就再唱“我想要一个裸体女郎”,父亲再打,泽泽不停地唱,不停被打,直到脸被打肿。越是面对自尊心强的孩子,越不可以用粗暴的方法管理,因为他们会用更强烈的方式确认自己先前所做的是对的。

在泽泽和老葡的友谊中,老葡的方式让泽泽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孩子,老葡轻轻地抚摸他的头一下,他就会去吻老葡胖胖和蔼的脸。这种温柔触摸让小说的作者,故事中长大后的泽泽在四十八岁时仍然思念着老葡,“我觉得自己好像仍然是一个孩子,总觉得你随时会出现在我面前,给我带来电影明星的照片或者弹球。亲爱的老葡,是你教会我生命的温柔。”小说写出很多孩子的天性和成长中的情感需要,很多小男孩成长中都有与泽泽相似的某方面:渴望被尊重、自尊心极强,会非常在乎喜欢自己的人、会仅仅因为“好奇”去做什么事、有奇异的想像能力,对被大人禁止的事情格外感兴趣,喜欢最细小的亲密动作,来自成人世界的温柔对待能给他带来莫大快乐。

这是一本写给大人的、是让大人学会如何与孩子们的世界沟通的小说。我们想得到的那些温柔与爱,要先去给与别人。面对我们的孩子,尤其如此。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与成人同样需要朋友


孩子与成人同样需要朋友

作为家长我们要意识到一点:孩子与我们成人一样需要朋友。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支持孩子交朋友。荀子说,人不能生而无群。人有社会属性,人人都需要朋友,没有人际交往的人生是孤独的、苍白的。孩子与成人一样需要朋友,和伙伴交往是孩子的一种社会性的需要。研究表明,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其他的社会关系所无法取代的。从心理方面讲,和伙伴一起学习、生活、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健全孩子的人格,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群体;从情感发展方面看,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多的关注、支持和帮助,从而使孩子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而且有伙伴一起玩耍,会帮助孩子学会合作、包容,并能在交往中提高适应他人和社会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拥有朋友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从而远离孤独,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总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良师更需要益友,没有伙伴,孤独和不快的情绪会伴随着孩子的生活,对其心理、个性、情感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可是,看看现今的孩子,正深陷“伙伴危机”中,深陷没有朋友的孤独中。造成当今孩子没有伙伴的客观原因,主要是作为独生子女,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在家里是“小太阳”,形单影只;出了门,又因为高楼林立、各家门扉紧闭鲜于往来而“难觅知音”。而让孩子陷入孤独状态的主观原因,则在于我们家长的种种顾虑。第一,孩子每天放学回家有一大堆的作业要完成,即便双休日也要参加各种辅导班。第二,让孩子出去找同伴玩,家长不放心。第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虽然没有伙伴,但父母可以陪他玩,况且还有那么多玩具。所以,能在家里开心地玩,就没有必要去找同伴一起玩了。

为了让女儿拥有和伙伴玩耍的快乐,我通过各种方式、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同伴交往,支持她广交朋友。我给孩子大量时间和同伴一起玩耍。依依性格开朗,喜交朋友,这一点极像我。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只要带她下楼玩,我就有意识地把她往有孩子的地方领,然后看着她很快和别的小孩子打成一片,开心地玩着彼此的玩具,做着各种游戏。孩子再大一点,自己就有了找小朋友玩的意识,常常到楼下健身区玩,不一会工夫就和那里的孩子混熟了。

依依最早懂得“朋友”的含义,是在三岁多的时候。那时候她正在山东龙口上幼儿园。幼儿园里有一个小朋友叫韩子仪,和依依很要好,两个人不仅总在一块玩,而且依依还担负起照顾他的责任。尽管韩子仪是个男孩子,还比依依大半岁,但他没有依依有“闯劲”,对父母的依赖感很强。有一次放学回家,依依竟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只袜子。她妈妈问她,这是哪来的袜子?她说,是她朋友的。坐车的时候掉地上了,她替他收着呢,明天上幼儿园见到他再给他。她妈妈很好奇:“谁是你的朋友呀?”“韩子仪呀!”依依很清晰地说。

此后,依依的嘴里时常会蹦出“我朋友”这样的词。5岁那年,一天在楼下玩,邻居奶奶问她怎么站在门口不动,她一脸严肃地说:“我在等我朋友。”惹得那个奶奶忍俊不禁。她说,这话从一个5岁孩子嘴里说出来,听着真逗。可依依是郑重的,在她看来,拥有朋友是不分大人小孩的,尽管她是孩子,可她一样拥有朋友。

我从不反对依依带朋友回家。依依热情好客,总喜欢邀请同学、朋友到家里来玩。很多时候,呼啦啦一下带回五六个小孩子,他们在地上蹦跳,在床上打滚,甚至在家里玩捉迷藏的游戏……翻天覆地闹过一通,等孩子们走了,再看家里: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床上被褥被“蹂躏”得面目全非,柜子里因为捉迷藏时有人藏身于内而同样零乱不堪,给依依买的各种水果早已“洗劫一空”,果皮却从桌面到地上铺摆开来……结果,每次我和妻子带领依依都要收拾上大半天。

据我所知,很多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带那么多孩子回来多闹啊,把家里弄脏了、弄乱了,收拾起来多麻烦啊……可是,和孩子收获的快乐比起来,这些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啊。

依依刚上小学的一个星期天,相约和同班同学王忠辉、王梓阳一起在我家的楼下玩。大概是玩腻了,依依邀请他们到家里来玩。两个人欣然同意,跟随依依上了楼。几个人在依依的房间里看书、玩各种玩具,甚至玩起了捉迷藏,柜子里、门后、阳台,乃至床底下,都成了他们藏身的地方。房间里不时爆发出孩子们开心的笑声。玩累了,依依张罗着叫大家吃水果,喝水,俨然是个小主人。

眼看着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王忠辉、王梓阳的父母相继到我家叫他们回家吃饭,可孩子们正玩在兴头上,谁也不想走。依依又盛情挽留他们,一再对王忠辉、王梓阳的父母说,叫他俩在我家吃饭。当得到了同意,依依高兴地跳起来,拉着两个孩子的手,生怕他们走掉似的,一直拽进她的房间。然后回头嘱咐她的妈妈,王忠辉喜欢吃面条,王梓阳喜欢吃蛋炒饭。

一番忙碌之后,几个孩子吃完了午饭,又玩了一会儿,两个孩子陆续被家人接走了。依依和他们道别,再三嘱咐他们,下个周末还到家里来玩。这是依依第一次带小伙伴到家里来做客。此后,她时常将朋友领回家,最多的时候一下子领回5个孩子。不管谁来,她都把最好的玩具拿出来给大家玩,把父母给她买的最好的食品拿出来招待大家。

除了招待朋友吃饭,依依还有留朋友住宿的“壮举”呢。2003年6月13日,当时依依刚进行完期末考试,放假两天。晚上,在家里玩得很没意思,她提出去同学赵悦家玩。当时天还没有黑,她妈妈就同意了,条件是半小时后准时回家。半小时后依依果然按时回来了,可身后还跟着赵悦。原来,时间越来越晚,可两个孩子一副难舍难分的样子。不知道是谁想出的主意,两个孩子非要在一起睡。可究竟在谁家睡呢?依依又显露出热情的性格:“去我家吧,和我一张床睡!”然后再三请求赵悦的父母,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像过节似的,兴高采烈地把赵悦领回了家。

那一晚,两个孩子都很兴奋,有说不完的话,玩不尽的游戏。一直到午夜了,两个人还在说笑玩耍,没有丝毫睡意。我几次偷偷下床,透过门缝观察她们,有心催促她们早点休息,可看到孩子脸上洋溢着的微笑,又实在不忍心破坏她们的好心境。

那一夜我一直没有睡安稳,迷迷糊糊地一颗心总在惦记着依依和她的小客人。清晨我蹑手蹑脚地到依依房间观察情况,看到两个孩子一人抱着一个布娃娃香甜地睡着。昨天晚上她们太兴奋了,以至于疲惫至此。本想不打扰她们,让她们多睡会儿。可是我刚转身带上门,依依就醒了,她悄悄起了床,跑到我的房间,让我倒杯开水晾着。我问她干什么用,她说等一会儿赵悦醒了给她喝。

两个人在一起形影不离地又玩了一整天,又是一个夜晚降临,这一次赵悦说什么也要依依到她家睡一晚上,算作“回请”。那个晚上两个人是怎么度过的,我就不得而知了。一大早,依依和赵悦一起回到家,神采奕奕的。问她在别人家睡觉时想不想爸爸妈妈,她说没来得及想。问她在别人家睡得惯吗?她一副调皮的样子说:“感觉好极了!”

就因为对朋友如此热忱,所以依依的朋友越来越多。初跳级的时候,她总担心新班级的同学不喜欢她,可是不久很多同学都成了她的朋友。我积极支持依依和朋友联络。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上了小学,无论从都市到乡村,依依总有几个很要好的朋友。我鼓励她把家里电话告诉朋友,并经常和他们通话。

依依上学后,我还从中间牵线,帮助依依交笔友。虽然笔友不能在一起玩耍,但和笔友通信的过程,也是和同龄伙伴交流的过程,这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个性发展、社会化发展都大有裨益。《玩过小学》出版后,依依还通过这本书交了好多“快乐小伙伴”,他们隔着千山万水经常互通电话、发电子邮件,或者通过qq聊天……

及时沟通 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昨天中午吃过午饭,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去学游泳了!”我感到非常奇怪,就问她:“你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女儿说:“我星期五在学校里不小心摔了一跤,现在脚有点痛。”我总感觉孩子这次突然说不想去学游泳,还是有其他原因的,因为昨天接女儿从游泳馆出来,我就看到她有点不开心。吃过晚饭后,我对女儿说:“恬恬,妈妈想和你聊聊天好吗?妈妈说过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对妈妈讲,妈妈会帮助你一起解决的!”在我的再三引导下,女儿终于开口说道:“妈妈,今天在学仰泳时,我肚子有点疼,所以速度有点慢,教练说我不认真,还让我站到一边好好练习仰泳的动作。”女儿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我安慰她说:“教练可能看到你的动作没做好,有点着急吧,如果你没有把动作做到位,教练提出来,你认真改正就可以了,我们不怕做错,只要有错误及时改正就是好孩子。”

我大约和女儿聊了半个小时,小丫头好像还没有解开心中那个结,我接着打电话找到教练,我把以上的情况如实说了一下,教练听后说让恬恬接电话,我在一旁听到教练说:“恬恬平时动作做得很好,虽然年龄小,有时还能赛过xxx,今天就一次动作做得不到位没关系,以后注意就可以了,恬恬还是很棒的!”女儿听了直点头。通完电话后我让女儿看会课外书后睡觉,可小丫头睡觉前还是说最好明天不要去游泳了。我对她说:“这件事情已经解决了呀,教练不是在电话里夸你平时的表现很棒呀!你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呢?”女儿说:“妈妈,我担心教练不喜欢我!”我说:“不会的,只要你努力做好教练教你的每一个动作,你一定会游得很棒的,教练怎么会不喜欢你呢!明天是周末,妈妈陪你去训练好吗?”女儿听了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甜甜地进入了梦乡。今天,我兑现我的诺言,陪女儿在游泳馆里训练,看她情绪还算不错,游得也很卖力,我终于松了一空气,两个多小时的训练,女儿一直在我鼓励的目光下,认真地练习着每一种游泳姿势,训练结束时还得到了教练奖励的迪斯尼水杯,恬恬活蹦乱跳地走出了游泳馆,我知道明天她会更有精神地来参加训练。我非常感谢教练,我也非常希望在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让女儿继续将每天的游泳训练进行下去。

通过这种事情我感觉到:适当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女儿是个很敏感的孩子,很在意老师及小朋友们对她的看法,不能听到任何批评声,如果不正确引导,让孩子正确对待受批评一事,现在正读大班的她升入小学后孩子会受到更严重的打击。所以我觉得和孩子及时沟通很重要,即使是对更小的孩子,谈话也能帮我们了解解孩子心理想法,以让我们知己知彼,解决孩子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是一块“宝”,是全家的“宠儿”,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和保护,事事包办,越是这样,我们的孩子在面对困难面对挫折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勇气越少。每个孩子都有不稳定的情绪反应,及时和家长、老师沟通,用正确的方法引导,让我们为了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沟通


沟通是一种过程(process),在一段时间之內,有目的地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其重点在于它是一种有意义 (meaning)的行为。双方在沟通过程中表现的是一种互动,在沟通的过程中以及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意义都要負有責任存在。

亲子沟通的质量以及方式能够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以及对父母的依赖。好的亲子沟通能够促进亲子感情,而不良的亲子沟通反而会导致亲子情感的破裂。因此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必将是每位父母应当研究的一个话题。

在第28界心理学大会上,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她的研究结果显示,3岁美国孩子的微笑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爱笑,意味着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快乐。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琳达.杰克逊对130个平均年龄为13.5岁的美国孩子跟踪调查表明,美国孩子不经常使用网上聊天工具。在她的调查中许多孩子都表示,既然有父母和朋友,为什么还要同陌生人交谈?而中国父母缺少与孩子的平等沟通,反而促成了孩子沉迷于网络,之后父母粗暴的干涉,又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孩子怎么会快乐呢?主要问题还在于沟通!由此对苏州的20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问,得出以下观点:

中外亲子沟通现状对比

项目

状况

家长

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

45.6%

31.3%

了解一般

不太了解

54.5%

68.7%

家庭成员相处和睦程度

非常和睦

57.6%

55.6%

较和睦

40.4%

36.3%

不和睦

2.4%

8.1%

由表可知,家长和子女彼此对亲子关系的自我满意度不太一致:家长的满意度比子女的高。这从某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由于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不够,导致双方对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状况的关注焦点有所不同,最终使双方对亲子关系状况评判的标准,结果都有所不同。例如,父母不经意的一句武断的话或过于严厉的训斥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对于孩子来说或许足以影响到他(她)对家庭关系的评判因此对他们而言,任何触动深刻的言行都会影响他们人格的完整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50%的青少年,在空余时间选择与家人共处,而认为与父母关系不佳的青少年仅占3%。融洽的亲子关系,不仅给孩子也给家庭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环境,使得家长和孩子能够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共同学习与提高,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一种重要标志。在美国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是最棒的,再试一次吧!”他们允许孩子犯错,鼓励孩子不断尝试创新,从而激发孩子的“自我感”。持续不断地鼓励会帮助孩子克服心中的怯懦,变得勇敢自信,而且通过实践磨砺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从亲子沟通的现状可以看出事实上亲子沟通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障碍。或许有人以为不要做任何努力,只要顺其自然,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就会明白做父母的苦心了。我不赞成这种看法。沟通是需要费点心思的,即使是自家人也不例外。而且搭筑两代人之间的桥梁,应该由父母这边做起,毕竟父母的经验比较丰富,在家里的权利也比较大,亲子沟通从父母这边做起,自然也容易多了。

国外的家长就很注重亲子沟通。比如成立亲子俱乐部,开展父母与子女共同参加的夏令营。亲子俱乐部通常是父母们相互交流的好场所,特别是有特殊问题的父母,比如离异父母,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别的家庭,通过心理专家、教育专家的指导来改善与子女相处的状况。在美国每年4月都会安排一个周末的一天叫做“跟着爸妈去上班”,让孩子了解父母在做什么,了解社会,了解从议员到普通工人的职业特点,从而理解他们的父母。在我国,像这种有意识的亲子沟通还很少。根据我国的亲子沟通现状我提出以下观点:

1、认识孩子的改变

孩子不仅外表在变,内心也在变,父母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2、接纳孩子的特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要拿他跟别人相比,只有我们真正接纳孩子的特性,我们跟孩子的沟通才能顺利。

3、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来跟孩子交往。

美国有一个娱乐节目,一次一个主持人问一个孩子,如果让你架着宇宙飞船带着许多人去太空旅游,突然飞船没有油了,你怎么办呢?孩子回答:“我会让乘客系好安全带,自己带着降落伞跳下去。”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而主持人继续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做呢?”孩子回答:“我跳下去拿油箱,再回来救他们啊。”可见孩子的行为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我们如果认定孩子的行为意思是怎样,然后根据这样的认定一成不变地来做反应,就容易变成一个主观的,难以沟通的父母了。相反的,如果能把自己的认定看成是一种假设,再从孩子身上小心求证我们的认定是否正确,当假设错误的时候愿意去修改,这样自然可以减少对孩子行为错误的解释,也就可以成为有弹性,容易相处的父母了。

4、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身边,最容易成为出气筒。做父母的要学会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再来面对孩子。情绪当头,绝对不是一个沟通的好时刻,等心情平静再沟通比较妥当。

5、放手让孩子去做

做父母的要学会,像放风筝一样让孩子去闯,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这一条路走不通,自然会换成另一条。以这样宽阔的心胸面对孩子,即使对孩子有期望也不至于形成沉重的负荷。

6、给孩子多一点的肢体语言。

美国纽约大学的触摸心理实验发现,缺乏父母身体触摸的儿童,长大以后普遍缺乏温情和体贴,而且往往不自信,自我评价低,难以向人传达快乐的情绪,对周围的人也常常是冷漠的,缺乏亲和力。

大部分成年人从没觉察到孩子的感觉有多敏锐,尽管他不能表达出来。我们也没认识到亲亲、搂搂、抱抱或抚摸、注视等身体语言对儿童的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多大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青春期孩子的亲子沟通显得尤为紧迫,但是要以幼儿园、小学时建立沟通习惯为基础的,因此亲子沟通要从小做起,从父母这边做起。

学龄前儿童的共同特点


虽然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依然有共同点,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在这里进行简单的总结,以供家长参考。

1、活泼好动

幼儿总是不停地做各种动作,不停地变换活动方式。幼儿好动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儿童形成勤快、好劳动的良好品质。

2、好奇、好问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儿童喜欢提问。

3、易冲动、自制力差

这是幼儿性格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千万不要错过0-3岁早期开发的机会易受外界情景或他人的影响而情绪激动。行为变化,或者因为自己主观情绪或兴趣的左右而行为冲动。幼儿心理与行为受外界刺激和自身主观情绪的支配性很大,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幼儿又具有坦率、诚实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情绪、思想比较外露,喜怒形于色。对人真诚,不虚伪。

4、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幼儿的秘方性很强。他们很喜欢模仿别人的言语、动作和行为。

家园共育《儿童和成人共同需要:温柔的沟通》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歌谣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与猫猫共同长大的温柔文案集合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动物。动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我们与动物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而在很多的书籍中,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描写猫的句子。关于猫描写的非常精彩的句子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您精选的“与猫猫共同长大的温柔文案”,希望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的这些能对大...
    2022-07-13 阅读全文
  • 孩子与成人同样需要朋友 孩子与成人同样需要朋友 作为家长我们要意识到一点:孩子与我们成人一样需要朋友。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支持孩子交朋友。荀子说,人不能生而无群。人有社会属性,人人都需要朋友,没有人际交往的人生是孤独的、苍白...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及时沟通 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昨天中午吃过午饭,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去学游泳了!”我感到非常奇怪,就问她:“你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女儿说:“我星期五在学校里不小心摔了一跤,现在脚有点痛。”我总感觉孩子这次突然说不想去...
    2020-08-26 阅读全文
  • 和孩子共同成长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席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拥有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的、甚至跪着的灵...
    2021-05-05 阅读全文
  •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沟通 沟通是一种过程(process),在一段时间之內,有目的地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其重点在于它是一种有意义(meaning)的行为。双方在沟通过程中表现的是一种互动,在沟通的过程中以及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意义都...
    2021-07-31 阅读全文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动物。动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我们与动物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而在很多的书籍中,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描写猫的句子。关于猫描写的非常精彩的句子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您精选的“与猫猫共同长大的温柔文案”,希望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的这些能对大...

2022-07-13 阅读全文

孩子与成人同样需要朋友 作为家长我们要意识到一点:孩子与我们成人一样需要朋友。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支持孩子交朋友。荀子说,人不能生而无群。人有社会属性,人人都需要朋友,没有人际交往的人生是孤独的、苍白...

2020-09-29 阅读全文

昨天中午吃过午饭,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去学游泳了!”我感到非常奇怪,就问她:“你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女儿说:“我星期五在学校里不小心摔了一跤,现在脚有点痛。”我总感觉孩子这次突然说不想去...

2020-08-26 阅读全文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席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拥有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的、甚至跪着的灵...

2021-05-05 阅读全文

沟通是一种过程(process),在一段时间之內,有目的地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其重点在于它是一种有意义(meaning)的行为。双方在沟通过程中表现的是一种互动,在沟通的过程中以及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意义都...

2021-07-3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