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培养线描绘画中幼儿能力

发布时间:2021-05-05

幼儿绘画故事。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需要的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师资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培养线描绘画中幼儿能力”,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线描,顾名思义就是单纯用线条来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表现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绘画方法,将自己内心世界或自己感知的外界事物表现出来。如水粉、布贴、撕画、印画、粘贴、手指点画等,而线描运用千变万化的线条,就形成了格风格独特的线描作品,幼儿通过学习线描,可以充分发挥自由想象,用多变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还可以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

一、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在绘画中使用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有油画棒,水彩笔等等。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很容易被这五花八门的绘画工具分散注意力。而线描的工具很简单,一般只需准备HB的铅笔或一支碳素黑色钢笔就可以了,对于幼儿来说,一支常用的黑色水彩笔就可以。线描重在绘画的内容及过程,不需要使用艳丽的色彩,幼儿一般都对绘画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线描画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抓住幼儿对线描绘画的兴趣,引势利导,可以激发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是灵魂,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律,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教师在绘画活动中运用线描,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例如:中班《太阳》绘画活动中,教师提出疑问“谁能给太阳设计一件漂亮的外衣,不需用颜色,看谁设计的最漂亮”,让幼儿知道了除了颜色之外,还可以用线条来表现和修饰,这节课引导幼儿展开充分的想象,仅仅用线条就描绘出许多漂亮的太阳。

二、追求精细的线描效果,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线描技法后,应进一步追求精细的线描效果。所谓“精”是指画面结构上的精巧,线与线之间运用和谐。“细”指在运用各种线绘画时更加细致,仔细。这样在追求画面精细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例如:用线描方法表现几个正在做游戏的小朋友。幼儿的作品往往大致相同,画面简单,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幼儿通过观察,从小朋友的着装上进行区分。但是线描只有黑白几种单调的颜色,如何来对小朋友的衣服进行区别呢?这时要让幼儿认真观察周围的小朋友,或自己的衣服上的不同图案,运用实物的引导,幼儿们会发现服装上的图案和花纹的细小差异,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头发差异,抓住这个细节,幼儿可以运用线条加以自己的想象及创作,这样幼儿的作品丰富多彩。这种以整体到局部,以周围到自身把握到细部精美的刻画的训练方法,能较好地启发、鼓励幼儿认真观察,细心表现,同时也能增强幼儿的耐心和自信心。

三、引入装饰的线描手法,以发挥幼儿的表现力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或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绘画表现出来,线描画可以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表现力。

幼儿线描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1、写实性:用点、线及黑白色尽量表现实物的真实性,写实性的线描,侧重于基本功的训练,要求画什么像什么,眼手一致,绘画中能够准确的把握表现对象的特征,为今后的学习美术打下基础。

2、装饰性:用点、线及黑白颜色概括,运用夸张变形地绘画方法去表现事物,使表现的事物在不改变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具有更高的观赏性,具有图案的装饰特点。幼儿学习线描我们选择装饰的线描为主,让幼儿大胆的运用夸张,变形等装饰手法,去表现自己对美的独特的思考力和理解力,通过线的曲直、长短、疏密、粗细对比和点线、面的有机组全,充分展示幼儿的个性,既提高了幼儿教育的绘画能力,又达到了对幼儿素质的全面培养。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幼儿合作能力如何培养


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竟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微软公司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不是比尔盖茨一个人的成绩,是全体工程师和测试人员的倾力合作今天,中国已经加入wTo,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所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我们早期教育中必不可的一项内容。对孩子今后能否取得成功相当重要。

一.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一种轻松

和娱乐的心境中完成任务。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地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呢?就是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帮助幼儿克服不良心理,大胆与幼儿交往合作例如;用故事〈〈金色的房子〉〉和看图讲述〈〈大家一起玩〉〉以及情境表演等,来激发幼儿要向故事或表演中的小朋友一样,只有和大家一起玩,才感到快乐。通过文艺作品和身边的事例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从而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对与同伴合作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奠定基础。

二培养幼儿要有爱心、友爱互助等良好品德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让幼儿有关心他人、团结同伴、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由于父母的溺爱、娇惯,使他们处处以我为中心、自私、跋扈、任性攻击性行为较多。使他们不愿与人合作。还有的幼儿是受父母不良教育思想造成的与小朋友不友善,如:父母告诉幼儿别人打你你就打他。使幼儿在与人合作中处处逞强、霸道。像这些孩子在合作中是不受欢迎的他是无法与人合作的。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都要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及时沟通,发现孩子这方面存在问题,就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教养方法,互相配合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教育幼儿在和小朋友相处时要关心他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遇事与人商量。幼儿只有具备了关心他人、宽容、友善、互帮互助等良好的品德,才能在与人合作时感到顺利和快乐,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三.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使幼儿合作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同时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处处以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在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就尤为重要了。首先,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如:共同搭积木完成一个造型,共同完成一幅画或采取二人合作或几人一组的体育游戏等。为幼儿的合作创造机会。这样,幼儿在活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而需要二人或几人合作共同配合来完成一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溶进去,这时二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其次,把幼儿合作的培养贯穿在幼儿的各个环节当中,如:共同叠被子、搬椅子、收拾玩具等不放弃一切可以合作的机会。再有,还可以打破班级界限,创造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间进行合作的机会,如:大带小活动,这样可以拓展幼儿合作对象的范围,巩固幼儿对不同合作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经过这样与人商量、讨论的锻炼,使幼儿合作能力大大加强,体验到与人合作中遇到种种问题。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四.培养幼儿解决合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现代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的小太阳所以多数孩子就形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对抗.攻击等性格特征。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大多遇到纠纷时不会很好的解决,不是告状就是吵闹。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解决幼儿这间的矛盾问题。教师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就需要采取一种幼儿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方式,不要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如教师可采取加入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采取大家都赞同的方式来解决。或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来提醒幼儿该怎样解决。这样,幼儿在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谦让.谅解等交往合作技能懂得与人合作要友善、谦让、团结、互助。克服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社会交往合作的行为。使幼儿获得了与人合时与同伴合作时如何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让幼儿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这时,教师让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情绪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1.成果展示法如:展示幼儿的合作画,让幼儿欣赏到合作后的成果,产生愉快情绪。2.表扬法,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对他们的好的合作方式给予表扬。老师的赞赏对他们是一个促进。3激励法,对合作中有冲突的幼儿要给予指导和激励使他们也产生积极情绪。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是使幼儿能否体验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对幼儿合作后的结果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对合作不好的幼儿给予肯定也要和鼓励。以免对合作对方产生抱怨情绪,从而打消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总之,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激发幼儿合作兴趣,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为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婴儿能力培养


人的大脑从一开始就是活跃的。出生不久,婴儿就开始选择和组织她的经验。当她清醒时,总是对发生在周围的事作出反应,努力去应付她所接收到的信息。光和声音不只是以一种偶然的方式从她身边一溜而过,它们会受到儿童的注意。有些被打发走,有些则作为记忆的开端。从一开始婴儿就努力学习,尝试做事的不同方法,不停地试验,判断结果的价值。虽然她对所做的几乎一无所知?成年人这么想?,但是社会生活是一项需要处理的非常复杂的事务,她需要马上就着手进行。

心理发展不是父母可以从外界施加影响的什么东西,也不仅仅是坐等着天生的能力像花苞一样自然开放的事情。它是一个内部活动过程,其中婴儿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婴儿寻找他的学习机会,从未完全依赖可以给他带来心理刺激的机会。他通过喁喁细语或哭声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使事情发生。如果婴儿只是被动地坐等体验,那么几乎什么都不会发生。当然他将不能练习交流。

婴儿出生时有一些未经头脑思索的身体反射,我们不应把它们与心理活动混为一谈。例如,若成人把一个手指硬塞进婴儿的小手里,她就会抓住它。如果把她抱在合适的位置,她就会做出一些行走的动作。把她的脸朝下放,她能举起头。尽管这些反射是有用的,但新生儿没有任何实际技能,技能的获得仍需学习。

电视录像带在帮助理解很小的婴儿方面起了突破性作用。婴儿的行为常常稍纵即逝,因而我们现在能用特写镜头和慢动作看到的大部分行为在以前是绝不会看到的。录像带可以反复放,直到观众熟悉屏幕上的每一个细节。有时细微的动作只有在反复放几次后才会发现。

人们设计了双屏幕技巧,也就是把母亲与婴儿的图片分开,这样就可在同一时间两个独立的屏幕上看到这些图片。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对母婴在一起时各自的行为进行考察的机会,与在同一框架内观察母婴的行为相比,这种方法更易做对比。由于只在最近几年才开始使用这些技巧,因此即便是最新的有关儿童发展的教科书,也没有报道这些发现,许多细节只能在研究文献中找到。下面列出一些新近的发现:

眼睛的接触

婴儿天生的眼与眼的接触能力在形成母婴之间的联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出生起,婴儿似乎就被人脸所吸引,在一周内能认出母亲的脸。一个月时,婴儿能吸收有关脸的大量信息,可以把熟悉的脸和陌生的区别开来。所有新生儿都不能看清远处的东西,不过母亲通常都会把脸自然而然地放在合适的距离内,一般是跟婴儿20厘米远?8英寸?。

观察

从出生起,如果把一个大物体放在适当的距离,那么婴儿可用眼睛追随它几秒钟,不过对小的物体还做不到如此。一周以内,他会有目的地移动眼睛,并且很快就会对所看的东西有所选择,例如追随他自己的手的移动。出生后几天,几乎所有婴儿都能追随红光,把头和眼移向这种光。在做这个动作时,他们把所有的行为集中在协调视觉、身体运动和注意力方面的任务上。

在出生后几秒钟,婴儿能侦察到声音的方向,并把脸转向它。仅仅在12小时后,他们就能发现人的发音与其他声音之间的差别,只对那些看得见的带节奏的运动有反应,这在慢动作的录像带上可看到。母亲和婴儿通过声音、相互“交谈”和“倾听”来了解对方。

我们不应把婴儿长时间单独丢下,没有人与他谈话或听他说,这是因为婴儿需要与其他人经常练习没有词的“聊天”,这会为他将来的语言打下早期的基础。

感受性

婴儿出生时五种感觉就在起作用。尽管没有两个婴儿在敏感性和反应速度方面是相像的,但所有婴儿对发生在他们周围的变化都很敏感。当环境中似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时?如有个新声音在说话?,新生儿会大吃一惊或哭叫。婴儿也会闭上眼或把头转过去避开太亮的光线或干扰他的动作。

父母应留意不要让孩子负载太多的信息,否则她有可能学会“拒载”,注意广度越来越小,失去早期学习中的许多内容。父母的敏感性必须用来作指导。持续注意孩子,看她是否避开你的注意。如果她做到了,就少设法让她做出反应时注意一会儿。

微笑

作妈妈的讲婴儿到第二周就能微笑,但医生和护士总说这只是传说。归功于电视,我们现在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说明母亲所言是对的。这些早期的微笑事实上是经过高度组织的行为,它表明思维的开始。

这些微笑不同于后来的微笑。因为它们来自婴儿内部的感觉,而非对其他人微笑的反应。最早的微笑可能是对母亲声音的反应,或者可归因于婴儿周围环境中的变化。变化太大,只能带来紧张和哭泣;变化太小,婴儿就会忽略它。在几个月内,当婴儿变得复杂起来时,这些自发的微笑就会渐渐地被真正的社会化的微笑所取代。

模仿

与以前的观点相反,新的电视技术表明:婴儿出生后不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模仿母亲的面部和身体动作。出生14天的婴儿甚至能模仿坐在身旁的成年人手指的动作。

几周后,婴儿开始用嘴唇模仿言语动作的模式,但他们甚至刚一出生就能区分不同的发音。言语就从此开始。要尽可能多与婴儿交谈,即使他还不能理解词汇,但他会理解你的音调,并且他会喜欢有节律的声音。

哭是婴儿早期声音交流的主要手段,可以用它把人召唤到自己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哭,强度和节律都不同,它们传递不同的信息。例如,父母很快就会知道饥饿时的哭与恐惧时的哭有什么差异。

不要让婴儿太频繁地大声哭喊,这样会限制其交流技能的发展。若能做到,尽可能在婴儿哭的时候做出及时的反应,这样更有可能建立母亲和婴儿之间良好的关系,并且最终会减少哭。当婴儿知道她的哭有可能得到迅速的应答时,她会更倾向于扩展和尝试其他更微妙的吸引你注意力的方式,她的要求也就不会太强烈。

对婴儿的哭作出反应,不一定就会宠坏她。不过有些婴儿比别的孩子更好哄。容易哄的孩子,在父母做出各种让她平静的努力?如摇晃、抚摸、变换位置?时,将会很快作出反应。有些人认为女孩更容易“安慰”。爱闹事的孩子对一般的安慰可能不会做出太多的反应,致使做母亲的会感到自己不太胜任。通过这种方式,婴儿好不好哄的特点就表明了她所受到的关照。婴儿越容易哄,越说明她受到了更好的关注。

阻止孩子哭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她举在肩上。通常这会让她睁开眼环顾四周。如果你的孩子不太喜欢拥抱,就试着抬高她的座位?如把座位放在桌子上?,这样她就可环顾四周。

无论你做什么,有些孩子总比其他人爱哭,父母不得不判断用什么最好的方式来对付孩子的哭,这也是事实。如果你竭尽全力而她似乎并不对你的关注作出反应,那么你就应去寻求帮助。不要延误,因为你已被弄得手忙脚乱,这一点很重要。

在需要喂食的时候。但对所有婴儿的心理成长来说,从出生起就开始进行身体的接触并建立关系是很重要的。在一些医院坚持抚摸你的孩子是必需的,你可以与她谈话。医生和护士为了婴儿的利益,通常愿意满足父母的希望,因此不可能会出现问题。

在生命头几周内,父母最可靠的行动指南便是他们对婴儿的搜索和探究活动的觉察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可以帮助父母知道婴儿能做什么,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婴儿练习学习新东西。

在发展婴儿智力方面,你能做什么?

出生时:

◇婴儿从一开始就是觉醒的,因此要鼓励他发展探索的兴趣。例如,把你的脸和一些明快的物体放在他的眼前,这样他就可以用眼看,用手指摸,也就可以从感觉中学习。

◇留意使婴儿感兴趣的东西?如你的头发或奇怪的响声?,鼓励他接触这些东西。

◇把一面镜子放在小床上方?要安全?,距婴儿脸部20厘米,使他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脸。他在拉自己的脸时会感到很快活。把镜子贴在一个半坚硬的结构上?如一段塑料?,让他用手够。

◇不要把太多的东西放在小床内或周围。过多的刺激只会使他厌倦。

◇倾听他的哭声和低语,及时做出反应。

◇做一个他能够着的“摇篮体操”玩具,用绳捆在小床或童车上,使他能碰它们,观察它们摇动,学习一些手与眼的协调。开始时他抓不住它们,因为还很难。

六个月:

◇给他几个不会摔碎的结实玩具。不要太小?直径不小于5厘米?,否则他会吞下去。

◇谈论你所做的事?如穿袜子?,要反复重复关键词语。

◇每天让孩子在地毯上自由地玩一段时间,这会让他更快地开始爬,进行探索。

◇让他处理一些事情,如开灯。当他成功时,就说“亮”。婴儿也喜欢玩偶匣。

◇当他开始爬时,要提供安全的地方让他探索。自由探索是很重要的。

◇对婴儿要做出反应。若有困难,如正在打电话,那么就打断一下,告诉他“等一会儿”。这样要比不理他更好。

◇玩参与游戏,如捉迷藏。

◇使用可让婴儿在里边爬着玩的携带式围栏或其他任何限制设施?如高椅子?,只要婴儿看上去满意就行。当他表现出厌倦的迹象时,就把他抱出来。

◇要让婴儿的生活充满活力。可以变化他的活动场景,与他谈话,使他对你的日常活动发生兴趣。

◇对婴儿来说,没有谁会比其父母更能让他感兴趣了。略微夸大一下你的活动使它们更清楚些,如讲话慢一些,做出清楚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等。

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导读:家庭、幼儿园与社会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奏效。对幼儿说来,家庭与幼儿园两方面密切合作就更加尤为重要。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说:“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尤其要与家长配合”。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自己子女爱护倍增,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动手,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爱孙心切,就更加溺爱了。由于这类现象,导致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特别差,什么事都依赖家长。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就要从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以便以后长大了不会为离开父母而犯愁。

家庭、幼儿园与社会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奏效。对幼儿说来,家庭与幼儿园两方面密切合作就更加尤为重要。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说:“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尤其要与家长配合”。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家长素质各不相同,孩子自理能力的水平也不尽相同。

导致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长因为工作忙,教育任务全依赖于长辈和幼儿园。这这就导致了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2、有些家长和祖辈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

3、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在面对孩子需要鼓励帮助时,采取的是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有的甚至会采取暴力打骂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一、在幼儿园系统的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幼儿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获得自身的发展。记得一个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对幼儿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独立性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幼儿为家庭做一些小事等,提供锻炼他们独立性的机会。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幼儿是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幼儿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学习活动蕴含在生活、游戏活动中。

1、利用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就必须重视生活活动中的培养。我们要利用一切生活活动中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育引导形式,尽多的采用了示范、榜样教育等形式,让孩子在自己观察学习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

2、利用学习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一些适当内容的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利用故事中人物的活动诱导幼儿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使幼儿自己组织并展开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游戏既是幼儿认知、个性、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等发展的途径、手段,也是幼儿发展的真实写照。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实践中要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善于抓住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机会,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

二、家园携手,发挥家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优势

在现代社会,孩子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幼儿的独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儿园中靠教师教育锻炼就行的,因此,还要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合作培养幼儿独立性。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老师永不卸任的”。中国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年纪小,事情做不好,什么也不让孩子做。长此以往,孩子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被中国科学院劝退回家的硕博连读生魏永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家长不要代替孩子去做一切,让孩子有点生活能力。“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杨振宁博士说:“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对孪生兄弟。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就强,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就弱。幼儿园必须与家庭携手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1、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儿园实施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必须端正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进步。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时,家长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一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多关心多鼓励指导,时间久了,幼儿自然就能自觉地和大人的要求保持一致。二是要严格要求幼儿。幼儿往往是抓住家长的弱点提出的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作为家长在情绪上要表示理解,但在行为上要坚持对他们的约束,不能有任何迁就的表示,态度要坚决。三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利用幼儿易于被其他新鲜的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幼儿的注意力从不合理的事情上转移开,以免他们受到错误的诱导。四是家长要想办法使幼儿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幼儿知识多了,就会改变自己过去一些错误的做法。

2、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就必须重视在生活中的培养。家长对孩子要放手,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做点家务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对于一些孩子不会做的事,家长可以耐心地辅导一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会得到发展。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家长要采用正面教育,否则就会伤害幼儿自尊心,从而使教育适得其反。

3、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家长在家中对幼儿实施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同时,要与幼儿园老师保持沟通,这样可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进度及幼儿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等,从而积极配合幼儿园,达到家园同步教育。家长可以扩大幼儿的交际面,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也可以通过立规矩以及让幼儿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处理事情的能力。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娇惯、放任、迁就;或者对幼儿简单粗暴,无视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或者无视幼儿的兴趣、爱好,对他们一味限制,要求他们绝对服从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所以说爱也要有理性,绝不能溺爱,要有限度。在家中父母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行为楷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孩子交往中,都应注意自己的形象,对幼儿独立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与家庭教育方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资源,应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家庭教育中资源的创设及合理地使用这些有效的资源上,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亲密亲子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积极向上的家庭精神环境,拓展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以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水平,不同水平的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影响着现代的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幼儿期是儿童自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与其将来社会性交往、行为、情绪情感、人格、个性、社会适应性及事业成就、智力发展等密切相关。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这一科学论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可。教育幼儿,培养幼儿健康、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个家长和幼教工作者需要长时期学习和研究的课题,孩子是最生动、最丰富、最精邃的研究对象,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对他们既要有爱心,还需有诚心和耐心和恒心。总之一句话,爱,绝对不能宠;爱,也应有度。

幼儿绘画活动美感创造力的培养


培养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向我们提出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从教育入手,从幼儿教育抓起。培养幼儿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绘画能力的发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幼儿绘画中美感的培养

美感,是幼儿对客观事物有美的感受和体验,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基础。美感的培养不仅要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更要通过幼儿自身的创造和对美好事物的再现。艳丽的色彩、优美的线条、和谐的造型,完美的构图等,都能引起幼儿愉快的体验、美好的感受。如他们面对艳丽的鲜花会发生赞叹:好看。在这心情激动的情境中,也就出现了不自觉的萌芽状态的美感。虽然它是不明确和深刻的,但却具有一定的审美性质。对幼儿来说,美感教育仅限于初级的启蒙的范围内,着眼于一些易引起感官愉快的形式,而不涉及深层次的内涵。就是说,通过幼儿自身的器官、手、眼、耳和动作的配合,在探索中认识物体的形状、色彩、结构等,这种感知活动越充分,就越能激起幼儿对美的追求。因而,培养幼儿的感受能力是培养幼儿美感的基础,也是使之形成想象力、创造力的基础。在多年的实践活动中,我总结的美感培养的具体做法有:

1、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生活的本身就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如清晨的朝霞,日夜的星空,朦胧的雨天和火辣辣的夏天,其色彩是各不相同的。再看那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衣服、器皿,不但色彩漂亮而且造型、款式优美。还有那可爱的小物、昆虫、鸟儿,各自都有统一协调的色彩。

幼儿往往有很好的直观形象记忆,并对色彩明亮、鲜艳的东西能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我们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小班幼儿用他们喜爱的色彩画线条、画圆圈,虽然没有创造什么形象,但孩子们仍乐此不彼。这是因为孩子们对色彩产生了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又如在吹画活动中,幼儿会发现两种颜色相混时会产生新的颜色,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去思考,去观察色彩的变化。让幼儿了解三原色及间色、复色产生的过程,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感知色彩丰富多样的变化。

另外,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还应培养幼儿充分感受色彩的能力。从大自然中寻找色彩,认识色彩是教师和父母应十分重视的途径之一。大自然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蔚蓝的天,白色的云,放飞在蓝天中的风筝变得更生动、更富有美感。

又如雨后挂在天边的七色彩虹、小鸟和蝴蝶带着鲜艳的色彩快乐地飞舞;春天,在绿绿的草地上,孩子们在奔跑、打滚,草地与孩子的服装交错在一起形成的色彩斑斓,富有动感的画面。在一年四季的交替过程中,同样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色调,也都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教师应有效地利用自然素材的美,引导幼儿去感受去发现,并用彩笔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形成色彩美感。

2、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整体感受力。

有的教师在教孩子画画时,认为只要纸上画得满满的,样样都有,就认为是想象力丰富,画得好。这种想法其实不是想象的反映,而是不懂得变化和统一的关系,不懂得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结果导致了无选择的任意堆积,削弱了艺术的效果。变化与统一是形式美构成的基本规律。变化与统一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一件真正美的艺术品,都符合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的基本原则。如花瓶内插着五颜六色的花,有了花瓶就把散乱的花朵统一在花瓶之中了,再加上一个柔和的背景色调,就把各种色彩纳入整体色调之中。再如一个房间的整体布置,一套服装的款式设计,一幅画的整体构图等,都离不开变化与统一的构成法则,也就是说一切物象只有符合整体性的美感,才能对人产生美的魅力,才能引人入胜。

不同的形式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如对称的形式给人以稳定统一的美感,像蝴蝶的翅膀,人的双眼、四肢;均衡给人活泼多变的感觉,像大吊车在吊物品,称物用的中国称;垂直的小树林、流水的波纹给人舒缓伸展的感觉;暴风骤雨给人以惊恐的感觉。诸如此类都可引起幼儿对形象的联想和体验。在教幼儿画“走路”时,教师先启发幼儿回忆各种不同人物的走路姿势和特点,并让幼儿站起来表演,然后再作画。幼儿有了感知的经验,又对形式美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构思画面时就特别有趣,想像力也格外丰富。如有的画两个小朋友手拉手上幼儿园,有的画他和爸爸、妈妈上公园玩。当这些画让幼儿进行评价时,幼儿大部分能从形式美的构成道理上讲出好与不好的原因。以后幼儿还能将这方面获得的知识和感受,运用在活动室的布置以及游戏当中,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高。

3、欣赏名画,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让幼儿欣赏那些贴近孩子的生活,又比较容易理解的优秀画家的作品,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表现力是十分重要的,其好处在于除了激发美感外,还可以对作品的主题以及美术知识有所了解,从而使幼儿能依据美的造型原则作出一定的分析评价。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些色彩饱和鲜明、与幼儿生活较为接近、易懂的名画。如梵高的《向日葵》,齐白石的是蟹、青蛙,迪斯尼画的米老鼠,白雪公主,张乐平画的三毛,在欣赏活动中,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些名画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会大大超出我们的意料。在欣赏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模仿名画中色彩的搭配关系,并适当地将它们反映到自己的画面上来。

大量事实证明,这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均有极大作用,对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激发幼儿对美术表现的向往与追求是大有好处的。有人把美术欣赏比成给幼儿吃“营养面包”,因为它具有多种“维生素”,能够健身益脑,增强艺术细胞。

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要注意结合其他途径进行。如,带领幼儿嬉戏于自然美景中,引导他们欣赏鸟飞蝶舞、小桥流水、蓝天和彩虹、鸟语蛙鸣,使他们领略大自然的万千气象,无限风光;带领幼儿徜徉于优美的生活环境中,引导他们观赏整洁美观的室内布置、丰富多彩的节日装饰、色彩艳丽的绘画、造型优美的雕塑、生动有趣的玩具各具特色的亭台楼阁,这些都能唤起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神住,丰富他们对自然与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幼儿绘画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涂鸦期;2、基本图形期;3、起始涂绘期。下面就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分别予以讨论。

1、涂鸦期(1—3岁)

一般地说,儿童的涂鸦活动是从1—2岁这个年龄开始的。儿童这时候总是在手上或身体附近的任何东西上面乱涂乱写,开始都是毫无目的的乱涂乱画。儿童的第一次涂鸦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正如婴儿初次的咿哑学语和说话的关系一样。

这个时期的儿童很喜欢涂鸦活动,他们能从中得到真正的享受。然而,他们并不是想用自己的符号去画出些什么,他们只不过是喜欢那种在涂鸦活动中的身体运动,是喜欢涂鸦活动本身。

涂鸦期又可以分为涂鸦早期和涂鸦晚期。涂鸦早期,可以说是一种无规则的涂写。这时,儿童不能控制自己手的运动,也不能控制在纸上涂写出来的符号。他们在纸上“画”出来的符号总是乱七八糟的线条。这些线条的走向,完全决定于他们“作画”的姿势与握笔的方法。在涂鸦晚期,即在儿童开始涂鸦以后的六个月左右,幼儿会偶然地发现他涂写动作和纸上符号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发现对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这时,他逐渐地能控制画出的“符号”了。对儿童来说,能够控制他的涂鸦活动是一种质的飞跃性发展。因为这使他能够根据他所希望的任何方向去涂鸦了。当然,这种控制能力的获得,主要是由于在涂鸦晚期的儿童手眼协调了。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手眼协调使得大多数儿童对涂鸦活动充满了热情,并激励着他们去进行新的尝试。

由此可见,涂鸦期是培养儿童创造兴趣的关键时期,也是以后绘画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基础。所以,我们(包括父母)都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为孩子的涂鸦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锻炼的机会,千万不可“拔苗助长”,必须按照婴幼儿的发展顺序去科学地启发、引导。

2、基本图形期(3—4、5岁)

肌肉运动的控制、手眼动作的协调为儿童进入基本图形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这时,儿童能够画出一些像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等的基本图形。就这一点来说,他们的涂画看起来就更有规则了。3—4岁的幼儿基本上都属于这一阶段。

这里,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多加注意的。譬如说,一个3岁的儿童可能在画些基本图形的同时,还不时地胡涂乱画(涂鸦),或者有些3岁儿童仍然经常性地涂鸦,只是偶尔能画些基本图形,这是很正常的。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对此不必惊慌,一旦发现幼儿的能力有某种程度的“倒退”或“停滞不前”,就要积极地加以引导和鼓励,切不可用惩罚、训斥去对待和教训儿童。

在基本图形期,儿童的涂绘能力是逐渐发展、提高的。在基本图形期早期,他们总是只能画一些椭圆形等环状类的图形(或弧形、或弯曲的线条),不过已渐渐地控制方向了。到基本图形期晚期,儿童的涂画中就出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类的基本图形。这时儿童能随意地画出各种各样长度的线条,并能用这些线条合画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梯形、菱形等(尽管实际上他们并不懂得这些图形的含义)。在基本图形阶段,控制能力的加强是幼儿能力发展的重大成就,它为幼儿绘画的想象能力准备了必要的生理基础,又推动了儿童创作能力的获得和发展。

3、起始涂绘期(4—5、6岁)

涂绘与以前的偶然性的胡涂乱写是大为不同的,到4岁以后,儿童基本上能有意识地去作画了。最初的涂绘即所谓的“儿童绘画”。这一阶段,儿童绘画的一大特点就是开始画“形象画”了。人形画通常是孩子最早的象征画。这种新的绘画方式表明儿童的创作想象有了极大发展。在这一阶段,幼儿能够从他所能画的许多图形中选出他所喜欢的或需要的图形来画,他再也不是涂鸦了。在他的画中,已没有以前那样的杂乱无章的线条和形状了,而是一些“象征性的符号”。这种符号可以被儿童用来代替他们自己所喜欢的或他们认为重要的某些东西,如人、树林和动物等等。

画象征性图画的能力是在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才获得的。这时,基本的图形被组建成象征性的图画(即形象画),这种图画就代表着孩子头脑中现实的东西。在涂鸦期婴儿只是喜欢那种身体的运动,现在则能理解自己所画的真正含义了。

在起始涂绘期,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图式”的形成。5、6岁的儿童基本上能在图画中表现一个事件或表述一个故事,图画更趋复杂了。他基本上能用图画表现他的经验中或想象中的任何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情境需要,他可以创造一种新的绘画方式去表现这些东西。这种新的、特殊的方式就是上面提到的“图式”。一旦儿童有了图式,他的象征性形象画就成了他自己特殊的标记。就像成人的签名一样,各个儿童的图式也是殊异不一的。儿童画画的图式不在于画的大小,而在于客体对他来说重要性和趣味性的大小,譬如说如果要画一棵苹果树,那么苹果就会画得很大很大。所以,儿童的图式不仅是绘画能力发展的一种表现,而且是儿童个性的一种表达。对儿童来说,它不仅表明,在创造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而且表明他是怎样思考、感知和观察的。因此,从最早的图画到这些复杂的图画,使我们看到了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进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在培养幼儿创造力时,注意以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1)要注意儿童绘画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幼儿教育工作者(包括儿童的父母)都应对这三个阶段有所了解。虽然这种发展阶段仅仅只表示儿童能力发展的一种基本进程,但是,我们既不可强迫儿童在涂鸦期像我们成人那样去握笔,更不可强迫儿童去画成人所欣赏的复杂的素描、油画等等,要充分培养和发挥儿童的创作兴趣,让儿童自己去主动积极地创造,而不应将儿童的艺术思维拉入呆板机械的条条框框之中。

对每个儿童来说,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没有一个确定的创作模式。即使是以上的三种发展水平,也只是一个粗略的说明。从涂鸦期到基本图形期,再到起始涂绘期,是一渐进性的发展过程。成人应该根据这个进程因势利导去鼓励儿童进行自我创作。

值得注意的是,绘画能力是随着儿童生理的成长和心理的成熟而发展的。一个儿童掌握涂绘摹写和构思,就如学会走路一样,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地发展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尊重每个儿童各自的发展速度,强迫幼儿去进行绘画的练习是不必要的,也是无益的。

(2)培养儿童的创作情感也很重要。鼓励是培养幼儿创作情感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成人不应期待儿童能创造出什么有经济价值或符合成人眼光的作品,而应看图画本身是否表现了或确切地表达了儿童在一定情境中的思想体验和思维状况。所以无论儿童画的是什么,成人都应该对他进行鼓励,以培养他的创作信心和创作兴趣、创作意愿。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3)在系统活动中,综合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创造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艺术创造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要在儿童的各种活动(如游戏、观察甚至休息)中,系统地全面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譬如,把绘画活动和其它活动结合进行(如游戏、表演等),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各种活动兴趣,不至于因为单调的长时间的绘画活动而使幼儿对此产生厌倦感,而且也有利于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感知能力、观察能力等)因为创造力并不仅仅是一种思维能力,它是儿童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培养儿童的能力更是当务之急。教师、父母和其他社会教育工作者应该携起手来,发挥各自的优势,统一步调节共同做好对幼儿培养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理想的环境,使儿童的绘画能力得到更顺利的发展。

培养宝宝动手能力


随着优生优育观念逐渐进入每个家庭,小儿的生长发育越来越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其实,小儿的生长发育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遗传因素了,它决定了小儿生长发育的潜力,而同时这种潜力又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和调节。了解这些具体因素会帮助父母发现孩子生长发育中的缺陷和问题,对保证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遗传因素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会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皮肤、头发的颜色、脸形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以及对疾病的易感性等都与遗传有关。一些遗传性代谢性缺陷病、内分泌障碍、染色体畸变等更可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性别因素男孩、女孩生长发育各有其规律与特点,如女孩的语言、运动发育略早于男孩;女孩的青春期也早于男孩,而男孩由于青春期延续时间较长,最终的体格发育明显超越女孩。因此,评估小儿生长发育水平时应分别按男、女孩标准进行。

营养因素小儿的生长发育必须有完善的营养素供给,调配合理的营养素可使生长潜力得到最好的发挥。小儿如在胎儿时期营养不良,不仅体格生长落后,大脑的发育也受影响。出生2年内的严重营养不良会使体重、身高生长受限,以及机体免疫、内分泌和神经等调节功能低下。

疾病因素急性感染常使小儿体重减轻;长期慢性疾病会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发育;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孕母情况孕母在妊娠早期的病毒性感染会引起胎儿先天畸形;孕母的严重营养不良可引起流产、早产和胎儿体格生长以及脑的发育迟缓;孕母如受到某些药物、放射线辐射、精神创伤等影响会导致胎儿发育受阻。

环境因素良好的居住环境,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清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护理,正确的教养和体育锻炼,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等都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培养线描绘画中幼儿能力》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绘画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让幼儿在自主绘画中成长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形式。幼儿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通过美术操作活动表现出来。因此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充分的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
    2021-06-08 阅读全文
  • 通过画“花朵”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 网站小编为你编辑《通过画“花朵”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一文,希望为你人工作带来帮助!本次教案是大班的美术绘画教案,通过和老师一起绘画“花朵”,让孩子们对画画产生兴趣,提高绘画的能力。 通过画“花朵”培养...
    2021-09-03 阅读全文
  • 用绘画的方式培养孩子创造能力 幼儿时代是孩子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抓住这一关键时期非常重要。创造力和想象力说起来很抽象,所以有不少父母抱怨无从下手。其实,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难办,从日常的一些小事入...
    2022-01-25 阅读全文
  • 小班美术绘画能力培养教案收藏二十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加强学习效率,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美术绘画能力培养教案”,希望...
    2022-07-17 阅读全文
  • 学绘画培养孩子的四种能力 一、观察能力。 观察是孩子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进发创造力的基础。当然观察不是随便一看,心理学上称有意的、有计划的视知觉活动。各种工作都离不开观察。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
    2021-07-22 阅读全文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形式。幼儿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通过美术操作活动表现出来。因此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充分的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

2021-06-08 阅读全文

网站小编为你编辑《通过画“花朵”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一文,希望为你人工作带来帮助!本次教案是大班的美术绘画教案,通过和老师一起绘画“花朵”,让孩子们对画画产生兴趣,提高绘画的能力。 通过画“花朵”培养...

2021-09-03 阅读全文

幼儿时代是孩子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抓住这一关键时期非常重要。创造力和想象力说起来很抽象,所以有不少父母抱怨无从下手。其实,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难办,从日常的一些小事入...

2022-01-25 阅读全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加强学习效率,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美术绘画能力培养教案”,希望...

2022-07-17 阅读全文

一、观察能力。 观察是孩子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进发创造力的基础。当然观察不是随便一看,心理学上称有意的、有计划的视知觉活动。各种工作都离不开观察。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

2021-07-2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