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笔记:《老师有时需要“袖手旁观”》

发布时间:2021-05-15

幼儿老师教育笔记。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完善教育方法和措施。那么,优秀的教育笔记模板有哪些?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教育笔记:《老师有时需要“袖手旁观”》”,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笔记:《老师有时需要“袖手旁观”》

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像穿鞋子、扣纽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的时候,总有一大群孩子让老师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情:“老师,帮我穿一下衣服行吗”,“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老师,帮我……”虽然被叫的晕头转向,但还是一一去帮忙。转而往深处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

于是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告诉孩子们小朋友要学会自己穿衣服,可是成效并不明显。上周的一个午睡起床时间,整个午睡房一如往常——到处都是“老师你帮帮我”的“呼救声”,而我只能逐个帮助。当我在帮其中一个孩子穿衣服时,突然发现旁边床的陈佑琳小朋友正在穿毛衣,虽然很吃力,但她最终还是穿上了,尽管穿反了。这让我很惊喜,原来孩子们是会穿衣服的呢!我立即对陈佑琳小朋友提出了表扬。这时,周围原来一动不动的小朋友也开始“行动”起来。不久后,我看到了他们穿“好”的衣服。虽然,他们有的衣服纽扣扣错了,有的鞋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于是,就此机会,我便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很多小朋友都是自己穿的衣服,老师可为你们开心了!希望以后你们可以继续自己穿衣服,扣纽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能力强的孩子帮他们,一边教他们怎样穿衣服。鼓励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扣纽扣,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到了这周,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孩子已经可以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正确地穿好衣服了。我心里感到—阵欣慰。

为什么孩子明明会穿衣服却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呢?对此我结合班级的情况思考了很久,也查阅了相关资料。总结原因如下:幼儿园的幼儿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中的“小王子”“小公主”,长期精心呵护使孩子的身体素质、思维能力等多方都有很大的提高,但长辈的溺爱,父母亲的包办代替,使许多幼儿缺乏自立能力。作为幼儿教师,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自立,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在学习中培养幼儿自立,尝试教给幼儿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幼儿在发现中学习,在思考中获得知识。在困难面前培养幼儿自立,遇到困难,组织他们进行讨论,使他们在困难面前变得坚强起来。有时候放手让幼儿自己勇敢尝试,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经过这件小事,我发现自己对于如何提高孩子们自理能力的问题有了新的见解。有的时候,“袖手旁观”地“逼”孩子们自己动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为袖手旁观击掌


刚入园的张晓涵小朋友由于年龄较小,所以不管在哪方面老师都很照顾她,而她也逐渐习惯了这种“特殊待遇”。这不,今天洗完手后,她又对着老师喊:“老师,我的秋衣出不来。”正当我准备去履行这项我自认为义不容辞的义务时,张晓涵旁边的月月说:“来,我帮你。”说完,就开始“一本正经”地进行这项工作。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也由原来的替代者变成了旁观者。

只见月月先按我们大人的方法,尝试着把手伸进涵涵外衣的袖口中,无奈袖口太紧,月月的手只能伸进去一小部分,这可怎么办呢?月月又进行第二次尝试。首先她把涵涵外衣的拉链拉开,然后把手伸到涵涵外衣里面,并试着把涵涵的秋衣使劲往袖口方向塞,可塞来塞去,涵涵的秋衣还是出不去。这时的月月一点也不灰心,继续进行她的探索。她眉头紧皱,这儿看看,那儿扯扯,随即眉头开始舒展,不用看也能猜出她又有新主意了,果然不出所料,她非常迅速地把涵涵外衣袖子脱下来,又顺势把里面的秋衣拉下来塞到涵涵的手里,而涵涵这时也已完全明白月月的意思,一会儿,涵涵攥着秋衣的小手就伸到了袖口外面。至此,月月的“伟大工程”终于结束了,两个人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实际上,我们身边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类似上面这种成人做起来易如反掌,而幼儿却感觉巨大无比的事情。也许在成人眼里,我们几秒钟就可完成的动作,却让幼儿花费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似乎不值得,但通过这件事,我更加真切地体验到,正是这几分钟的操作让幼儿不仅解放了手,解放了头脑,而且也培养了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幼儿的身心在做中得到了发展。由此看来,在现行的幼儿教育中,成人更应多些“偷懒”,多些“袖手旁观”。

有的时候还是“袖手旁观”的好


今年带小班,几个月下来,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感觉有点烦,但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老师,帮我穿一下衣服行吗”,“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老师,帮我……”我还真不忍心不去帮忙。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怎么办呢?好长时间,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一天,在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我的胳膊不小心扭了一下,一时间动都不能动。午睡起来后,孩子们仍像往常一样围在我身边,要我帮助做这做那的,但有几个孩子看到我受伤的胳膊,懂事地自己穿起了衣服。过了一会儿,几个平时一直要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虽然,他们的衣服钮扣扣错了,鞋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那么,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于是,我便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老师的胳膊不小心弄伤了,医生说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好,看来这几天,老师不能帮你们穿衣服了,你们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扣钮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能力强的孩子帮他们一下,一边告诉他们回家后让妈妈教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终于全部穿好了衣服,系好了鞋带,扣上了钮扣。望着一张张通红的小脸,我心里感到了―阵欣慰。经过这件小事,长时间困扰着我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对于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有的时候,“袖手旁观”地逼孩子们自己动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孩子有时需要夸奖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孩子有时需要夸奖”!

“老师”雪洁边喊边坐到了地上,雪洁是一个聪明伶俐又特别的惹人喜欢的小女孩。

这几天不知是什么原因,总会没事就喊“老师”而且说完就会往地板上一坐,做什么事情也不积极主动了,刚开始时,与家长沟通,她的妈妈说:“这几天在建大棚,雪洁跟着奶奶睡,可能是想我了,今天晚上让她跟着我睡”可是今天第五天了,雪洁的情绪还是不高,而且我发现她现在喜欢吸允自己的胳膊,把胳膊放在嘴巴里,把胳膊吸的红红的。

周六的时候我不放心,打电话给她妈妈,她妈妈说会不会是因为无聊或是觉得好玩呢?我联想到了育儿专家的话,宝宝在吸允期时如果没得到充分的吸允,儿童时期就会出现啃咬指甲或是吸允自己的小手,她妈妈说:“是啊,我们洁洁不到一岁我就给她断了奶,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啊?”看来有可能是因为在婴儿时期没得到充分的满足才会这样,晚上你搂搂她。

多陪陪她,睡觉前跟她讲讲她喜欢的事情,看看有没有作用,然后我再帮忙查查有关这方面的文章。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洁洁跟妈妈一起来了,一见到我,洁洁就跑过来高兴地喊:“老师”,洁洁妈妈说:“真管用,昨天一天没吸自己的小胳膊了,今天也是高高兴兴起的床,有可能就是这段时间我跟她爸爸忙着建棚,忽略了她,她觉得不安全才会那样,星期六我就陪她玩了一下午,晚上给她讲开心的故事,然后昨天就没再吸,看来以后得多陪她,看到雪洁“重新归来”的可爱暖心的笑,听到雪洁妈妈的话,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也希望所有的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在忙碌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我们的最爱的宝贝们……

不知道本文“孩子有时需要夸奖”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观察记录:有时候并不需要谦让


背景描述:

高**小朋友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平时老师讲的话都能认真听,而且有事情也能与老师交流,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好孩子,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每次集体活动中,你总是最后几个。

时间段

观察情况描述

厕所小便时

当高**走进厕所的时候,明明有位置空着,你总是安安静静的站在旁边,让后面的小朋友先上,等着人家都上完了,你再去小便。

玩攀爬游戏时

教室门口新装了新的攀爬墙,小朋友们都跑去玩了,只有你一直站在旁边,有小朋友要爬的,你就走到旁边让人家爬。等老师说活动结束时,你跑来说:“老师,我还没有玩呢!”老师问你为什么不去玩,你回答说:“人太多了,我就让他们先玩了。”

起床时

下午起床了,大家都坐起来穿衣服,高**小朋友也开始穿起了衣服。可是你左看看,右看看一件衣服穿了好久,看到过道上人差不多了,才起来穿鞋子。

我的分析

高**小朋友是一个谦让的孩子,但是这份谦让应该是用在平时和朋友相处上,而不是事事都要谦让,像上厕所、玩游戏、起床等活动中,要知道有时间限制的。有时候并不需要谦让。

教育笔记:《老师,你好漂亮》


教育笔记:《老师,你好漂亮》

这天早晨,大班做早操的时间快到了,我让孩子们分类收拾好玩具后到教室门口排队,准备下去做操。我站在队伍前面,等着后面的小朋友排好队。这时,许欣瑶小朋友笑着对我说:“老师,你的衣服好漂亮。”我看着她,笑着对她说:“谢谢,你今天穿的衣服也很漂亮。”

我的话音还没落下,赵静怡小朋友大声地说:“老师,你的眼镜也好漂亮。”“老师,你的眉毛也很漂亮。”“老师,你的鞋子也很漂亮。”“老师,你的头发也好漂亮”……孩子们夸奖的声音此起彼伏。我忙着回答“谢谢、谢谢……”那一刻的心情是高兴、欣喜、激动……原来在孩子们的眼中,我是“哪里”都那么漂亮的老师。

每天的晨间接待,看到孩子们穿了一件新衣服、换了一双新鞋、夹了新夹子、换了新发型等等,我们都会夸奖孩子“很漂亮、很帅气、真好看……”听到老师的夸奖,孩子们都会高兴地笑了。他们记住了老师的夸奖,也把这样的夸奖送给老师,师幼之间的爱就这样无声地传递着。

教育笔记:《老师,等等我》


教育笔记:《老师,等等我》

“老师,等等我!”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听到这句话。而说出这句话的小男生名字叫做培轩——一个长得很清秀的小男孩。他每天早上都会跟老师打招呼,打招呼的声音有点大,而我们也习以为常。刚开学时,培轩不管是吃饭、喝水、解小便,还是脱衣服,都会慢条斯理,不紧不慢。

有一天,小朋友们在快吃完饭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已经擦完嘴,去接“小火车”,准备散步了。正准备出去的时候,我们突然听到培轩大叫一声,“老师!等等我,我还没吃完!”老师听到后就过去说:“宝贝,有这么多小朋友等着在,我们先出去散步,待会你再跟上来好吗?”刚说完培轩就大哭起来说:“不要!我马上就吃完了,先等等我!”看到他这样,老师只好在那等了一会。大概过了两分钟,培轩吃完了,过来和其他小朋友“接火车”然后出去散步了,当时老师并没有特别在意。后来,我们渐渐发现,培轩性子很犟,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是他想要做的事情,只要老师不同意,他就会大声哭。

于是我们对此事进行了商讨,怎样能改一改他这个坏习惯呢。首先,我们找到了培轩的妈妈。原来培轩在家里也是这样。培轩是家里的男孩,所以家人比较重视,有些事会比较宠他。我们找到了原因,也和妈妈商量了一下,在家里对待孩子不能过分溺爱,要以适当的方式来教育他。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方式,比如吃饭的时候,我们会让培轩先去端饭,让他适当的加快吃饭的速度,因为时间一长,饭菜会冷掉。老师会先在外面等吃过饭的小朋友过来散步,同时也告诉蔡培轩,老师会在外面等他只要他能吃快一点,虽然开始时他还是比较慢,有时也会哭,但是渐渐地他也慢慢习惯了,吃饭的速度也渐渐正常了。后来也很少听到他再喊,“老师,等等我”这句话了。

以好的教育方式来帮助幼儿改掉身上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这教育过程中需要老师的耐心,孩子的努力。而最后的收获一定会有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老师的开心。

2020教育随笔:有时候老师哄没用,孩子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小冉今年3岁半,平常比较胆小。

今天轮滑课,学习踏步前行。穿好装备的小冉站在原地,却丝毫不敢前行。看着其他的小伙伴自如的滑行,心里很是着急,不由得两行泪珠滑落面颊。

燕子老师看到了委屈的小冉,来到她的身边鼓励帮助如何迈出第一步,小冉小心翼翼的尝试着挪动着左脚往前,但是却怎么也抬不起脚来。

在一旁协助其他小朋友的轮滑老师也来过来帮助小冉,告诉小冉说双手扶膝盖,屁股往后身体前倾。集中注意力缓慢的抬起右脚,小冉听了轮滑老师的讲解,深吸了一口气跟着要求照做了起来,哇!真的!脚竟然离地了呢!燕子老师在一旁给小冉加油鼓励着,可能是用力过猛了,刚抬起了一只脚身体就左右晃了起来,吓得小冉再也不敢尝试了,憋得小脸蛋红红的,眼睛也红红的。

尽管燕子老师和轮滑老师一直在旁边鼓励着小冉,但是由于刚才的尝试让胆小的她更加不敢前进了。这时候多多滑了过来,询问小冉怎么了?小冉嘟嘟自己的小嘴没有回答。

多多安慰她说你不要着急,慢慢来,你看我也是慢慢才滑好的。小冉听着多多的话语,竟然伤心的又哭了起来。

 多多看着泪眼汪汪的小冉,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燕子在旁边看着被小朋友们纯真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所感动了,露出欣喜的笑容。

最后多多拉着小冉慢慢的往前滑动了起来,小冉在多多的帮助下慢慢的也大胆了起来,松开了多多的手,滑到了小伙伴的中间,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表情。

作为旁观者的我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燕子老师和轮滑老师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和尝试却不及多多的一句问候和一个拥抱?

其实小冉缺失的不是有关轮滑的技巧,而是来自心理的恐惧。当然也不可否认燕子老师和轮滑老师的功劳,只是孩子更懂孩子,来自伙伴之间的鼓励和安慰会让他们减少焦虑感,增加安全感。

在蒙台梭利的混龄班里,大孩子往往成为“老师”保护者、示范者,小孩子则成为“学生”学习者,欣赏者,在彼此的相互沟通、彼此模仿、互相学习合作中,形成一种自然的“心智渗透”。

在年长儿童与年幼儿童之间有一种沟通与和谐的状况,这是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很难见到的。年长儿童对于年幼儿童的需要以及要接受帮助的程度都比成人还要敏感。他们的互助行为与成人的做法不同。他们会尊重对方的努力,只在对方需要时才给予帮助。这一点非常具有启迪作用,所以有时候当成人对孩子的帮助达不到理想中效果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出马,因为孩子才是孩子做好的老师!

“懒老师”有时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今年我带的是蒙氏小班,近一年的时间了,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感觉有点烦,但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老师,我脱不下来”,“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老师,帮我……”我还真不忍心不去帮忙。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但是蒙氏班的孩子开始就是这些生活方面的练习,应该比别的班的孩子自理能力更强一些。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怎么能提高呢?好长时间,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一天,午睡起来后,能力强的孩子们仍像往常自己穿鞋、入厕、洗手、喝水,但有几个孩子始终坐在床上不穿鞋,张妈妈沉不住气,又要过去帮他们穿,我制止了。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准备吃点心了,几个平时一直要我穿鞋子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虽然,有的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还有几个孩子前段时间在幼儿园已经做得很好了,因为生病在家长时间不来幼儿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包办承做了所有的事情,来园后退后到自己不会吃饭,我们细心引导,及时鼓励,两三天后又做得很好了。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绝大多数孩子都能自己做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鞋子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我知道这些孩子肯定是不会做。于是,我告诉他们回家后让妈妈教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我也和家长交谈,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误区。对于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长时间困扰着我,经过这些小事,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有的时候,我想做一个“懒老师”逼孩子们自己动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谭杰)

教育笔记《教育笔记:《老师有时需要“袖手旁观”》》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老师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为袖手旁观击掌 刚入园的张晓涵小朋友由于年龄较小,所以不管在哪方面老师都很照顾她,而她也逐渐习惯了这种“特殊待遇”。这不,今天洗完手后,她又对着老师喊:“老师,我的秋衣出不来。”正当我准备去履行这项我自认为义不容辞的...
    2020-09-01 阅读全文
  • 有的时候还是“袖手旁观”的好 今年带小班,几个月下来,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
    2021-12-11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知识:家长出钱不出力,教育怎可“袖手旁观”? 越来越多的补习机构、培训班向低龄人群接近,孩子们小小年纪便没了假期,他们已然承受了太多来自父母的期待,有期待是好的,但如果这种期待不被“消化”,久而久之便是负担,给他们的学习设下一道无形的障碍。不少家...
    2020-09-28 阅读全文
  • 孩子有时需要夸奖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孩子有时需要夸奖”!“老师”雪洁边喊边坐到了地上,雪洁是一个聪明伶俐又特别的惹人喜欢的小女孩。 这几天不知是什么原因,总会没事就喊“老师”而且说完...
    2020-06-24 阅读全文
  • 爱,有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 昨天是母亲节,儿子说:“妈妈,我要给你一个惊喜!”因此,从早上开始,我就一直期待着…… 上午,没有动静;下午,惊喜也没有出现;晚上和爸爸妈妈、儿子等一起吃完饭回家,在门口换鞋子时,儿子一边从门口的橱柜...
    2020-10-21 阅读全文

刚入园的张晓涵小朋友由于年龄较小,所以不管在哪方面老师都很照顾她,而她也逐渐习惯了这种“特殊待遇”。这不,今天洗完手后,她又对着老师喊:“老师,我的秋衣出不来。”正当我准备去履行这项我自认为义不容辞的...

2020-09-01 阅读全文

今年带小班,几个月下来,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

2021-12-11 阅读全文

越来越多的补习机构、培训班向低龄人群接近,孩子们小小年纪便没了假期,他们已然承受了太多来自父母的期待,有期待是好的,但如果这种期待不被“消化”,久而久之便是负担,给他们的学习设下一道无形的障碍。不少家...

2020-09-28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孩子有时需要夸奖”!“老师”雪洁边喊边坐到了地上,雪洁是一个聪明伶俐又特别的惹人喜欢的小女孩。 这几天不知是什么原因,总会没事就喊“老师”而且说完...

2020-06-24 阅读全文

昨天是母亲节,儿子说:“妈妈,我要给你一个惊喜!”因此,从早上开始,我就一直期待着…… 上午,没有动静;下午,惊喜也没有出现;晚上和爸爸妈妈、儿子等一起吃完饭回家,在门口换鞋子时,儿子一边从门口的橱柜...

2020-10-2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