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2021-05-27

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物质条件优越,爷爷奶奶关爱备至,父母心疼不已。应该说,他们是生活在天堂里了。可是,长辈的溺爱,缺少玩伴,家长期望值太高,结果不少幼儿也出现了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的经历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特别是五岁以前)所遭受的挫折。童年早期所经历的创伤或挫折若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幼儿就会痛苦,受到压抑,负性情绪潜藏于幼儿的内心,形成无意识。随着幼儿的成长,再次遇到挫折时,潜藏的负性情绪被现实所激活,孩子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可见,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一、环境适应教育

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逐渐走出家庭,生活环境越来越广阔。当然外面的环境与家庭小环境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的,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环境适应教育,让他们逐渐适应幼儿园、培优班、青少年宫、图书馆、公园、商场等环境。

二、人际关系教育

随着幼儿生活环境的扩大,他们面临的人际关系也就越来越复杂。相应地要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教育,包括:亲子关系教育、师幼关系教育、同伴关系教育等等。

三、学习困难教育

幼儿入园之后,学习就是幼儿的一大任务了。有些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或者没有掌握合适的方法,而产生了学习困难,因此,必须加强针对性教育。

四、情绪情感教育

3-6岁的幼儿,情绪情感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如何发展积极情感,避免消极情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幼儿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学习困难与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幼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班幼儿健康的认识心理表现为他们是以好奇的眼光,快乐的心境去不断地接触周围世界,不断主动去适应生活的过程。但如果3-4岁幼儿经常表现出没有明显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不活泼好动,遇事默然视之,也就是达不到上述的一些认识发展指标,则可认为认识心理不够健康。

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幼儿认识的兴趣。

(1)护好孩子的感觉生理器官:眼、鼻、耳、手、口等。用丰富多样的方式训练器官的感受性,使其灵活敏捷。如:用色彩鲜艳的蜡笔与幼儿玩色;用筷子敲击各种器皿,让幼儿听音辨色;为幼儿自制各种拼图形的玩具,让幼儿填拼各种三角形、圆形、方形,从而认识掌握这些图形;与幼儿一起唱歌,念儿歌做游戏,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2)正确启发孩子提问,积极回答孩子的提问,保护其求知欲望。现在许多父母由于工作的繁忙,生活的紧张,有时会懒得回答孩子的问题,父母之间相互推委,但正是由于这方面的疏忽,使孩子刚萌发的求知欲望被扼杀。也有一些孩子语言表达不够理想,想问却词不达意,所以提问也要父母循序渐进地培养。

(3)意保护童真,创造条件引起孩子的注意,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如阳台上有三盆植物,成人可以带孩子瞧瞧问问:“三盆植物的叶子谁最圆,谁最尖?哪种叶子最厚?哪种最薄?哪种叶子最绿?”……生活环境是培养幼儿的大课堂,父母与孩子间应进行口语交流,既能矫正语言上的错误,又能传授知识,启迪思维保护心理健康,增进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2、指导家长对幼儿情感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班幼儿在相应条件下,能够自然地产生喜怒哀乐这些基本形式的情感,并有了最初的同情感、责任感和道德感这些社会化情感。但小班幼儿的情感发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冲动,情感不稳定易变化,情感外露,控制能力差,这属于正常的幼儿心理水平。

家庭中可通过适当的方式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情感。

(1)为幼儿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生活内容,使幼儿愉快。因为幼儿生活在活泼多样化的环境中,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能使幼儿积极、活泼、富有朝气、情绪欢快,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活动,防止幼儿因之产生不愉快和厌恶的情绪。

(2)父母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做表率,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小班幼儿模仿性强,情绪容易感染,父母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幼儿,直接影响孩子道德情感的发展。

(3)利用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高级情感。许多优秀的幼儿文艺作品,角色形象鲜明,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为幼儿所喜欢,而且这些作品中往往富有一定的情感教育内容,如友爱、合作、诚实等。借助故事、儿歌等进行情感教育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3、指导家长对幼儿意志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过程。三岁左右的儿童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时常要求“我自己来”“我自己穿衣服”等,这是幼儿意志行动开始发展的标志。综观幼儿期 ,儿童的意志发展都很差,而小班更是如此。比如自制力,明知上幼儿园时哭不好,可到时仍忍不住要哭,明知要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可有时还是会去抢小朋友手中自己喜欢的玩具,以至影响他人游戏。而不健康的表现有:胆小、娇气、怕失败、独立性差、任性、固执等,这脆弱、过份的表现是需要加以纠正的。

坚强的意志是人们达到目的,获取胜利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幼儿意志萌发的小班时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1)经常帮助幼儿确定行动目的,鼓励孩子做事坚持到底。

(2)建立严格的生活制度、纪律与游戏规则,促进他们自制力的发展。

(3)利用故事和周围生活中的榜样人物去感染孩子,去激发他们模仿,并以实际行动来培养意志品质。

4、指导家长对幼儿个性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岁小孩由于独立活动的能力逐渐增强,知识经验有所积累,所以他们对自己很有信心,这是儿童个性发展的“第一反抗性”,我们认为这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敏感期。

每个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从小就以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个性为中心,允许差异存在,这个问题是正确的。健康个性的养成是遗传、环境和教育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是基础,而家庭和集体生活环境起决定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家长们应注意创造和睦美满、民主融洽的家庭气氛,给予孩子适度的爱,培养孩子形成以活泼开朗为主流的个性,并注意利用游戏活动发展其个性。

幼儿心理健康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幼儿心理健康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要知道幼儿时期其实就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一个人的个性还有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幼儿时期而形成的,因此心理学家们把幼儿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然而,一些专家通过在幼儿园对孩子的一些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孩子都会表现出一种自私、自负还有任性或是脾气暴躁以及孩子的感情脆弱和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一些不良个性特征非常普遍,据专家分析,孩子的这些特点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家庭是幼儿的根源地,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所以说家庭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不仅仅只是表现在生物性的遗传影响上,而其更表现在家长的情感态度还有个性和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德对孩子的影响上。

家庭因素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家庭教育中教养方式不恰当

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认为,孩子不生病健康的生活着,幼儿这个时期根本不需要什么教育,要让孩子吃好玩好就可以了,家长们往往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现代的家庭中,大多都是存在重健康知识灌输,而轻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特别的注重饮食营养摄入,而在情感上却有所忽略。注重于成人包办代替,然而却轻视了幼儿独立性培养。由于现在的家庭中大多都是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现象,所以造成对孩子溺爱非常普及。如孩子在家中可能会与家长谈伙伴之间的一些事情,这时家长嫌烦,不理睬。孩子感受不到情绪上的快乐和满足,长久下去自然会冷淡。

2.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样的作用尤其重要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改掉一些坏毛病,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 都免不了一通数落或是打骂责备等。然而,家长朋友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在你的宝贝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了。例如,如果做家长的性格很随意,对发生的一些事情不介意的话,用一种得过且 过的心态,那么这个时候他想要求孩子事事严谨就很难。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当你的孩子看见了正准备离婚的父母之间进行战争时,孩子的心理会感到很害怕,同时也会变得非常胆小。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孩子为避免受欺负而主动出击,打骂同学。因此,如果家长朋友们你在你的孩子身上发现的心理问题,那么就请你首先分析一下自身的原因,卡那可能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

3.家长的教育观点不同

有不少家长在心理咨询中反映孩子有说谎的毛病。对于孩子说谎的实例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孩子说谎的原因很多,比如学龄前幼儿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有时家长可能会把孩子说出来的想象误以为是说谎,其实这不是孩子有意说谎,这实际是幼儿趋利避害的本能,不过也有家长需要检讨的地方。例如,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如果幼儿在幼儿园出现问题,幼儿园的教师找家长,如果是爸爸回家批评一下,让下次改正就可以,要是找妈妈的话,孩子回家可能就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因此孩子就会总结出来可以从父亲那里得到好处。所以这样下去就会导致孩子在妈妈和爸爸面前说的话会不一样,就形成了一个说谎的习惯。

4.以成人的视角看问题

有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讲是好事或无所谓的事,不过在家长的眼里看待这些事的角度却有问题。如幼儿园的一些集体活动,在不同的事情中家长可能会从成人的角度来认为对孩子的不公平等,可孩子却认为这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这样家长的观点和孩子的感受完全相反,长时间的下去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长大以后就学会人际交往中斤斤计较。

5.祖辈与保姆代养的问题

现在由于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带孩子,因此由长辈或是保姆带孩子的现象特别的多。要知道长辈都是用一种宠爱的方式来带孩子,一方面长辈和保姆的知识水平可能通常较父母的知识水平要低,在他们的眼里带孩子主要是看管好孩子的安全和喂养问题而不重视教育问题。所以在这方面不如父母亲自带孩子。另一方面长辈和保姆为避免孩子受伤,可能会限制孩子的活动,而且还会吓唬孩子有危险,这也使孩子的生理还有心理发展受到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比如运动能力差、不敢尝试新事 物、胆小懦弱、夸大危险、依赖等。

对策与建议

1.无论是家长也好还是孩子的护理人员也好都要不断给孩子以积极的评价,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要及时地表扬。这样会给孩子树立起一个信心。

2.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形象,如果你对孩子的一些特点感到不满意的话,那么首先你要检讨一下自己,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3.积极调整家长自己的心态。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给孩子留有余地,在人多面前不要打骂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同样也是很强的。要多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多给孩子以鼓励。勤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不要在孩子面前摆家长的架子,最好是以朋友的心态来与孩子友好的相处。

中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对中班幼儿感知觉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家长同样应保护好孩子生理器官,有意识的训练幼儿视觉、触摸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可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幼儿的听力,平时要定期测量幼儿听力情况,及早治疗和防范。

让孩子逐步辨认:红、黄、橙、绿、天蓝、蓝、紫等色,并逐步按名称选色及按色讲名称。

教孩子用手摸,辨别物体的粗细、软硬、轻重、粗糙、光滑。

用捉迷藏或找物的游戏培养孩子逐渐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如用同类物体摆成不同的空间位置,让幼儿指出方位。又如用娃娃摆成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等。

家长可以通过带领孩子做一些观察记录来培养孩子的时间知觉。如带孩子观察母鸡→生蛋→孵小鸡→母鸡带小鸡的图片,并讲出先后顺序。还可以通过故事、童话等帮助幼儿掌握“从前”、“很久很久”、“后来”、“开始”、“结束”等词汇。

(2)对中班幼儿注意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无意注意高度发展,对周围事物极感兴趣,到处看、听、闻、说。因此,活动能力、生活范围、知识量都增长、扩大、增多了。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得以发展,如果我们做到使幼儿明确观察任务,选材又适合幼儿知识水平,利用有趣的声音、动作、鲜明的颜色,必定能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预定的观察目标上。

(3)对中班幼儿记忆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有意记忆逐步增长,能记住情节和有关词句,复述故事,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他们的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即记忆自己所熟悉的、所理解的比不熟悉的不理解的内容效果好,理解对幼儿有很大作用。

(4)对中班幼儿思维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很高,他们可边动作边说边记,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逻辑思维水平差,处于萌芽状态。他们掌握实物概念时能概括出实物主要特征,特别是功用特征。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玩“找错”的游戏,如家长讲“马是拉车的”幼儿讲“对,马是拉车的”,“水果是扔掉的”,“错,水果是吃的”。中班的数概念可掌握到“10”,词汇的掌握也随着年龄增加,这为幼儿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让幼儿学书法、学绘画、学语言。

(5)对中班幼儿想像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想象的对象和内容深广得多了,特别是对贴近幼儿生活的想象显得具体而细致,甚至大人忽视的细节,他们也想象到了。他们会幻想着与星星、月亮做游戏、乘坐火箭在太空中的运动会上夺金牌,其中也许包含着想象的创造性成份,这是很可贵的,应予以启迪保护。

2、指导家长对幼儿情感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情感仍带有明显的外露,易冲动及易变的特点,但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情感也会向着稳定而深刻的方向发展。幼儿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评价都有些发展,家长应帮助他热爱幼儿园的班级群体与朋友建立良好的联系,互相报出电话号码,鼓励他们在平时晚上或双体日互通电话。

3、指导家长对幼儿意志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意志品质发展很不成熟,所以家长要让幼儿自我控制时,一定要幼儿明白行动的目的,因为只有当行动的目的为幼儿理解而感兴趣时,才会出现较好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另外家长在家中不妨采取一些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遵守某些规则。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各个方面都还处在初步形成阶段,其主要任务为动作、语言、认知和情绪的发展。作为评估婴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自然也应该充分反映这一特点。由于婴幼儿的语言和自我感知能力还处在形成当中,他们不能有效地描述自己的内心体验,因此,对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测量最好通过父母或者照看者来实施;其测量标准,通常也应该从统计的角度来确立。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婴儿或者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能否达到大多数婴幼儿相应年龄段所具有的那种心理发展水平。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动作发展

婴幼儿的动作包括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刚出生的新生儿(满月后至一岁止一般称为婴儿)应具有一些简单的动作反射。婴儿应会吮吸塞入口中的奶头,转向触接嘴角的物体,握紧放在手掌上的东西。满20天时,俯卧着的婴儿应可把头平举起来;足月时,婴儿凭借自身的力量应可移动所躺的位置;4个月时,婴儿借助支撑应可坐1分钟;9个月时,婴儿应能独自坐起来,借助支撑可站起来;10个月时,婴儿应能用手和膝爬行;11个月时应能独自站立;12个月时应能由别人拉着走;13个月时应能独立行走;18个月时应能独自爬楼梯。

到两岁时,幼儿应能从地板上拾起一个物体而不跌倒,并能奔跑和向后走。

(二)语言发展

新生儿最初的语言是哭声。一个新生儿应能通过哭声,向成人表达其饥饿、排泄、疼痛或身体不舒服。大约从第4个月起,婴儿应开始咿呀学语,把声母和韵母连结成一串音节,并且不管其父母操的是什么语言,他们说出的似乎都可能是一种“世界通用语”,即mama、baba、dada、gagaga等。到接近第12个月时,婴儿一般应可理解性地使用“妈妈”——一个含义丰富的词,同时也是句子。到18个月左右,婴儿应能说出双词句,如“妈妈水”、“吃蛋蛋”等。从第18个月到24个月,婴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有迅速的发展。他们将开始使用由3个词或3个以上词组成的短语或句子。这时,他们的词汇量应从约20个迅速扩大到300个以上。就在两到3岁的期间,幼儿(从满1岁起到6岁止,习惯上称为幼儿)应具有使用各种基本类型句子的能力。在3到6岁,幼儿语言的发展将进入关键期。在这段时期,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迅速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他的语音应迅速变得准确,而且,在没有任何人专门教授的情况下奇迹般地掌握母语的语法,并操一口地道的母语。

(三)认知能力的发展

新生儿的学习只局限在一些条件反射上,如巴宾斯基反射,即当婴儿的脚底受到轻轻拍击时,大脚趾伸展,其他脚趾呈扇型展开。到了4个月左右,婴儿应表现出越来越“聪明”的行为。他应该会对一切人,甚至对物体发出微笑;能把来自不同感官的信息结合起来,如把愉快的脸和愉快的声音联系起来,把愤怒的脸同愤怒的声音联系起来。在出生后7至12个月之间,婴儿应能认识他们以前看见过的刺激,即记忆的形成,从而能意识到在物体和人的世界之外,存在一种独立分离的现象,如物体和人会消失不见,又会重新出现。

到两岁的时候,幼儿应能以心理意象的形式来描绘出自己的体验。例如,当通向某一目标的道路受阻或改变了,幼儿就会去寻找新的路线。这是一种心理符号的控制和理解活动,它使得幼儿能以可预见的、一致的、可调节的,甚至是反射的方法来作出行动。这用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来解释,就是前概念思维。前概念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大约在2到4岁之间),通过同化与顺应的作用,幼儿直觉思维便会接着发展起来。这时,幼儿的年龄大体在4至6岁之间。

(四)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

通过学习社会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发展

自己的社会性,以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人的这种社会化过程既是儿童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的途径以掌握社会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对社会关系系统的积极再现的过程。社会化是贯通人的一生的连续过程。

人在婴幼儿期,需要获得吸引父母注意力的社会生活方式;对同辈和成年人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这种个人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体验,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和消极的情绪情感,如喜、怒、哀、乐等;带领、跟随同辈人,与他们合作和竞争;对成就有自豪感;从事角色扮演等活动。为此,他们应具备必需的先天生理素质,以便能在出生后的1个月内就能对说话声有反应,对人脸特别注意。到2个月左右,婴儿应开始对人发出社会性微笑,即当照料者亲近他或满足某种需求时而发出的微笑(这跟与生俱来的嘴部笑容行为是不同的)。到第4个月时应能产生认生感,即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半年后,婴儿应能明显地显示出依恋环境中特定人物的迹象,其首要的依恋目标通常是照料他的母亲。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到满1岁时将达到第1个高峰,这个时候母亲的出现会给婴儿带来很大的安全感。与此同时,父亲如果亲近婴儿,关注婴儿发出的信号并给予照料,婴儿对父亲的依恋感也应能牢固地建立起来。到2岁时,有违拗、违抗照看者要求和指挥别人的现象发生,其情绪表达形式应表现出多样化,并且能够学会关心和爱护其他儿童,开展社会性游戏活动,具有移情能力。在3至6岁期间,幼儿应开始形成道德情感和标准,并建立同伴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的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的策略

3~6岁幼儿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那么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教师要做到有亲和力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对待幼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他们关心和爱护,让幼儿有安全、舒心的感觉。如:“孩子在入园时,有的表现出一种恐惧感,这时接待的老师给他一个微笑,向他们招招手,孩子的心里就感觉像吃了蜜一样甜,他就会高高兴兴地跑到老师的身边,去牵住你的手,依偎在你的身边。

孩子们上课回答问题时,表现得好,你给他一个满意的眼神或是竖起大拇指表扬一下,此时此刻从孩子们的表情里,流露出无比的喜悦。有时两个孩子吵架了,当孩子们正在火头上的时候,教师要用温和的语言去教育他们,用手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小脸蛋,让他们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

总之,教师与幼儿之间要建立亲密关系,让幼儿信任老师,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内心的感受讲给老师。幼儿园的教师无论是在同孩子还是家长交流时,要以知心朋友的身份,面带微笑、语言诚恳、态度认真,让孩子们喜欢,家长信任,从而及时地给他们以积极的帮助和引导,形成健康的心理。

教师对幼儿的公平原则

建立师生之间的公平原则,是影响幼儿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与幼儿交流时,我们往往会因为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还不懂事,以说教的方式来与他们交流。

“你应该……而不要……”这样会使幼儿有一种来自权威的压力,影响幼儿心理。如:有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是根据幼儿的意愿让孩子回答问题,让孩子发表他们的所思,所想,而是习惯地用老规矩,老师讲,幼儿听,没有真正地领会到《纲要》中指出的“在上课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是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所以,我们要放下做老师的架子,蹲下来虚心向孩子们请教,让幼儿明白老师也有不会的问题。

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所谓沟通是指教师与幼儿心与心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一般而言,幼儿喜欢和善、耐心、公平、对幼儿有兴趣的教师。如:有一次,我正在给中班的小朋友上音乐课。突然×××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 我喜欢你给我们上课,我不喜欢×老师给我们上课。” “为什么?”我问,“她批评我们,上课不跟我们做游戏,不好玩。”在那节音乐课上,全班的孩子围着我,我又说、又笑、又跳,与他们一起做游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简直忘了自己是一名教师。因此,只有让幼儿真正喜欢自己,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随之产生,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就会顺利进行,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我园确立了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策略。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教育指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通过学习我们明确了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树立了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通过以上理论学习,我园制定了“幼儿一日生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并根据各班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制定出不同层次的目标:

小班以“乐于交往”为主题,培养他们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中班以“我是最棒的”为主题,培养幼儿乐观自信的生活、学习态度。大班以“不怕困难、乐于助人”为主题,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乐于帮助别人的生活、学习态度。

关注社会信息,不断生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变化,幼儿也会不断出现新的心理问题。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应注意随时观察、了解,根据幼儿的需要生成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时给家长调整心态,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今年春季,手足口病蔓延到各县及各乡镇,我园虽然没有发现相关病例,但家长们缺乏对疫病的认识,产生了恐惧心理。家长怕传染、怕治不了,孩子一有点不舒服,家长就诚惶诚恐,许多家长不让孩子入园。将孩子紧紧地封闭在家庭里。我园针对手足口病这一情况,利用家园联系方式,开展“什么是手足口病”活动,并向家长讲解怎样防治,应注意些什么。这样调整了家长的心态,使他们对手足口病就会形成科学的正确认识。

家园密切配合,巩固和发展幼儿健康心理

家长是幼儿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有一个初步认识。另外,我们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请专家作有关幼儿心理健康讲座,使家长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小班孩子刚入园时,有些孩子胆子特别小,不敢说话,不敢参加活动,吃饭时从不敢说再来一碗。老师通过家长了解孩子形成胆小、内向性格的原因,并指导家长,要多带孩子出去玩,多接触大自然,同时父母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教师方面,多关注胆小的孩子,以鼓励表扬为主。通过家园的密切配合,这些孩子的进步非常显着,他们现在不但能主动和同伴打招呼,并且积极参加班里的各项活动,回家后还主动说一些幼儿园的事情。

通过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我园大班幼儿的责任感、自主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明显增强,小班在胆小、怕事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幼儿的求知欲及探索精神也逐渐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象力丰富,善于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具体表现为:

·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热爱劳动,爱惜物品。

·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跌跤或受点儿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

·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

·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东西。

·服从约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在新环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不过分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东西吃。

·能自己到商店买一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车辆较多的马路旁的人行道上独自行走。

相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班幼儿健康的认识心理表现为他们是以好奇的眼光,快乐的心境去不断地接触周围世界,不断主动去适应生...
    2021-09-07 阅读全文
  • 幼儿心理健康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幼儿心理健康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要知道幼儿时期其实就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一个人的个性还有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幼儿时期而形成的,因此心理学家们把幼儿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然而,一些专...
    2021-09-09 阅读全文
  • 中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对中班幼儿感知觉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家长同样应保护好孩子生理器官,有意识的训练幼儿视觉、触摸觉、空间知觉、时间知...
    2021-09-10 阅读全文
  • [精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回顾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基础。同时,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面向全院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我院心育部和组织部倡导“...
    2022-05-13 阅读全文
  •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各个方面都还处在初步形成阶段,其主要任务为动作、语言、认知和情绪的发展。作为评估婴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自然也应该充分反映这一特点。由于...
    2021-12-07 阅读全文

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班幼儿健康的认识心理表现为他们是以好奇的眼光,快乐的心境去不断地接触周围世界,不断主动去适应生...

2021-09-07 阅读全文

幼儿心理健康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要知道幼儿时期其实就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一个人的个性还有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幼儿时期而形成的,因此心理学家们把幼儿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然而,一些专...

2021-09-09 阅读全文

中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对中班幼儿感知觉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家长同样应保护好孩子生理器官,有意识的训练幼儿视觉、触摸觉、空间知觉、时间知...

2021-09-10 阅读全文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基础。同时,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面向全院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我院心育部和组织部倡导“...

2022-05-13 阅读全文

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各个方面都还处在初步形成阶段,其主要任务为动作、语言、认知和情绪的发展。作为评估婴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自然也应该充分反映这一特点。由于...

2021-12-0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