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种植蚕豆带来的乐趣

发布时间:2021-06-16

教育随笔。

不容置疑的是当我们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时,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分享,而教育笔记有益于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你了解如何写出优秀的教育笔记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种植蚕豆带来的乐趣,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育随笔:种植蚕豆带来的乐趣

前一阶段,正是蚕豆种植的好时节,我们就带孩子们仔细观察了蚕豆宝宝的模样,孩子们对种子充满了好奇。在老师运用实物与图片相结合的讲解之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跟随老师来到种植园地,在老师和保育员奶奶手把手的指导下,将蚕豆种子放入坑内,最后小心地把泥土盖在上面,大家兴奋地忙活了一个上午。孩子们表示,一定要好好照顾蚕豆宝宝,期待着蚕豆宝宝快点发芽、长大!

一天、两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有的孩子就急着去翻土看,不时地问我:“蚕豆怎么还不长出来?”我劝他们耐心等待。又过了好多天,我再一次带孩子们来到种植园地时,陈张楠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兴奋地跟我说:“老师,蚕豆种子发芽了”。听他这么一说,我和其他小朋友赶紧围过来仔细观察,还真有许多小芽芽冒出来了,“蚕豆真的发芽了,让我看看像什么呢?”冒宇航抢着说:“我觉得有点像托东西的小手。”“圆圆的叶子好可爱。”我为鼓励孩子们的发现,特别表扬了第一位发现者——陈张楠。从此以后我们就经常来看看蚕豆的变化,给它浇水、除草、记录它们发生的变化。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领悟了一个道理: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我们都要为孩子们创设自主参与、自由观察与实践的机会与条件,让幼儿用自己的双手、双眼和智慧发现了自然界的奥秘,目睹自然界的奇妙,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吃饭的乐趣》


每次吃饭,总有一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对他们,我是伤透了脑筋却又无可奈何。不断的提醒对他们来说只是耳边风,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么办呢?后来,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换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我从阿姨手里接过饭菜时就故意大声的说:“今天的饭菜好香哦!你们闻到了吗?”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都翘起小鼻子夸张得闻着。一边闻一边说:“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闻起来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说着神秘的偷瞄了一眼今天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我又说“那谁来猜猜我们今天吃什么菜?蔬菜吃了有什么好处呢?”我刚说完,好多小朋友都争着要回答,飞飞说:“老师,我妈妈说多吃蔬菜就会不生病,还会更聪明。”小茹说:“吃蔬菜会变得更漂亮。”“哦,是吗?那还有谁也喜欢吃蔬菜呢?”“我!”“我!”……在我的鼓动下,大家的热情高涨,就连几个不爱吃蔬菜的小家伙也乐在其中。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应求,而且小朋友吃饭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饭也多吃了。

从此,在每次吃饭前,我总是用生动的形式介绍菜名或讨论有关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简单得吃饭礼仪,用自己的热情来带动幼儿吃饭的兴趣,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也在无形中逐渐养成了,这就是吃饭中的乐趣吧!

教育随笔:创新带来的快乐


教育随笔:创新带来的快乐

折纸是孩子们喜欢的美术活动之一。折纸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手和脚以及脑部的协调能力,而且还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同时,在折纸过程中,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一些关于折纸的秘密,从而发展大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大班折纸活动《多彩纸粽》的教学活动中,当我出示美丽的粽子时,幼儿发出阵阵的赞叹声,同时我也听到几个幼儿说:“老师,我不会折”,为了鼓励幼儿,激发幼儿对折粽子的兴趣,我故意卖了一关子说,“老师,今天用新方法教你们新本领,你们不仅要认真观察,还要开动脑筋哦。”。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我想机会来了,我就出示活动前我把折粽子步骤拍成的PPT,幼儿瞪大双眼,当看到背景是餐桌布时,林优优就问:“老师,这是你家吗?”“是的,老师把折粽子的步骤拍成照片,你们也可以呀。”“真的吗?”“当然,只要你们会折的来,老师就为你们折粽子的步骤拍照,这样你也可以教弟弟、妹妹折粽子了”。这时,李承宇大声地说:“老师,你要第一个给我拍照。”接着,我出示折粽子第一步骤的PPT,幼儿就跟着折起来,在此过程,幼儿都很认真,生怕这步骤没折好,就到下一步骤。幼儿很快折出了三个“书签”。

最后的拼插环节是活动的难点,我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书签比喻成鱼,第一只鱼张大嘴巴,吃第二只鱼的一个角,第二只鱼吃第三只鱼的一个角,最后,第三只鱼吃第一只鱼的一个角。经过形象生动的提示,孩子很快就拼插出粽子,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次活动,给老师们一个启示和感悟:只有老师不断创新,幼儿也才能更快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本次活动我改变传统的折纸方式都是老师带领幼儿折纸,老师折一步,幼儿跟一步,在折的过程中幼儿完全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幼儿不仅没有真正获得动手操作和表现能力的机会,而且限制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探索精神的发挥。

为了让幼儿清楚的看到图示的每一个步骤,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突出折纸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大多数幼儿也改变了以前那种依赖老师的怠惰消极思想,认真的看图尝试起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并没有马上给他们正确的答案,利用更直观和更形象的图示积极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并让孩子们互相帮助了解来解决其中的困难,给孩子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孩子对折纸的兴致更加高涨。

教育随笔:"车"带来的主题


"车"带来的主题

春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的聚在一齐,一副兴高采烈的样貌,这天他们都带来了自我的沙水玩具,在我的带领下来到沙池玩沙,孩子们边玩边谈论着自我的发现与感受。梓阳指着自我的大车说:"我的大车能够翻斗,用力一翻沙就都没了,好轻便!"金航推起自我的小推车说:"我的车能够推很多土,玩起来也很好!"……看到这几个孩子对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思考:各种车能否成为我们的主题活动呢?于是,我让这孩子们开始收集有关有关车的图片,放在班内的图书区,每一天区角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齐看看书,和他们说说有关车的故事,孩子们都很高兴,,我还故意提出一些问题:"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车""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和我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收集资料:有的带来制作的自行车,有的画下了各种汽车,有的带来挖土车、小轿车、消防车、、、、、、、,顿时,我们的教室顿时成了车的世界,车辆成了大家的关注点。

透过这次对"各种各样的车"主题活动观察与分析,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孩子们就像各种车,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宽阔的跑道上,自由的奔跑!

教育随笔:进餐的乐趣


教育随笔:进餐的乐趣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普遍存在挑食的现象,尤其不喜欢吃蔬菜。老师虽然在幼儿进餐的时候不断提醒,但是效果不佳。

一次,餐前准备时,我带孩子们玩了个游戏,说到哪个小朋友的名字,这个小朋友就说出自己爱吃的蔬菜的名称。一开始,孩子们说来说去也就那几样蔬菜。之后,我搜集了大量的蔬菜,带幼儿认识,并告诉他们这些吃这些蔬菜的好处。孩子们慢慢地认识了好多蔬菜。再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有了经验的支持,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孩子们玩熟练之后,我又提了一个游戏要求:点到你的名字,请你说出最喜欢吃的蔬菜名称并说出吃这些蔬菜的好处。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再次了解了蔬菜的营养。中午进餐的时候,孩子们发现午餐会有胡萝卜呀、花椰菜啊等等,都很开心,也都很愿意吃。通过这些有趣的小游戏,孩子们慢慢喜欢吃蔬菜了。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很多家长也反应,在家中进餐时,孩子也是很爱挑食。家庭教育中其实也可以在进餐中营造欢乐的氛围,让孩子慢慢养成进餐的良好习惯,例如《亨利叔叔的晚餐》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在进餐前,父母可以和孩子们分享这个故事。在欢声笑语中开始进餐,愉快的情绪可以带动孩子的兴趣。

无论是园内进餐,还是家庭进餐都可以用生动的形式介绍菜名或讨论有关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简单得吃饭礼仪,用自己的热情来带动幼儿吃饭的兴趣,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也在无形中逐渐养成了,这就是进餐中的乐趣吧!

教育随笔:玩泥的乐趣


早上醒来,感觉屋里光线暗淡,哦,是阴天,到了幼儿园淅淅沥沥的雨声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瞬间的思想停顿,忽然回忆起自己的幼儿时代!

小时候们最盼望的就是春夏两季节的下雨天,不是大人那种盼雨,是为了地里的五谷能喝上水的想法,而是为了雨后那满街、满院、满胡同的泥巴,跟我们肆无忌惮的玩个痛快!

在那个经济落后的年代,农村孩子几乎没有一件商品玩具,但感谢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农村的黄土和泥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无尽。

雨后的胡同口,我和伙伴们上演了”玩泥大比拼”。捏泥碗捏泥盘,把捏好的泥碗托在手心,然后用方言大声的喊“南来的北往的听听咱这不响的”,把手上的泥碗朝地上和墙上扔去,刮的一声泥碗在地上摔裂,那时那刻那种自豪感那种愉悦感,无与伦比!离得近的伙伴,有时会泥碗的碎裂崩一身一脸的泥,更是快乐的不知所措。我最初的玩泥作品是搓泥蛋,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泥球搓出来,给他们排排队,两个你修垒起来,扒拉跟小柴禾棍儿在球上扎上几个孔,变了简易的泥人,把好几个泥球用小棍串起,便当街卖起了糖葫芦.......没有发觉自己浑身上下已经变成了泥猴,脚踩在泥巴里,体验着那种陷进去又很费劲的拔出来的有趣的感觉,快乐浸遍乐全身,全然忘了回家以后母亲的呵斥和责骂......。

收起思绪,赶快迎接孩子的到来了,雨停后,我要带孩子们在园里玩一次泥巴!

教育随笔: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育随笔:体验游戏的乐趣

在主题活动“宝宝真棒”的社会领域中进行了《好宝宝有礼貌》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会如何去用礼貌用语。知道哪些都是礼貌用语,而且会主动去说,从而学会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宝宝。根据活动目标及内容,我将此活动内容的图片投放到了娃娃家,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直接感受,并运用礼貌用语“请、你好、谢谢、再见”等。在区域中我还投放了玩偶、厨房用品,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认识礼貌语。

我们的亦森宝贝在进行“我是小主人”的时候,他会主动对每一位“小客人”说:“欢迎你、请进”,在“小客人”离开的时候,还会主动去说:“再见”。孩子会将主题活动中的学习内容和好的融入到了区域互动中。而在区域活动中,我还将礼貌用语贯穿在了其中,让幼儿在无时无刻去运用、感受礼貌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对于本次活动、材料的投放,孩子们的兴趣还是很高的,每个孩子都愿意主动去运用礼貌用语,友好的进行活动。但是,因为孩子的较小在运用的方式、方法上还有欠缺,大多时候还是需要教师去提醒和引导。

在主题活动“宝宝真棒”的科学领域中《轱辘辘和铬噔噔》活动中,要让幼儿认识三角形,圆形,方形的认知能力,并根据它们的突出特点进行分类,从而喜欢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根据活动内容及目标,我在益智区投放了泡沫圆形,三角形,方形的立体图形,让幼儿通过触觉的碰触直接感受到图形的特点。圆形是圆圆的,能滚动起来的,三角形和方形是有尖尖的棱角,是铬噔噔,不能滚动起来。而且还投放了一些和图形有关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巩固认识轱辘辘和铬噔噔。朱佳琪小朋友在玩泡沫图形时,每拿出一个图形,他便先把图形滚动一圈,能滚动起来的就说“这是轱辘辘”,不能滚动起来的就说“这是铬噔噔”。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图形卡片,提前制作好图形拼搭效果图,让幼儿根据模型把图形镶嵌到作品上,再次感受到图形活动的趣味。

对于本次活动如何进行材料的投放,我班幼儿的兴趣点还是很高的,他们的认知能力得以发展,但在动手操作方面上能力有所欠缺,需要多加练习和发展。在以后的区域材料投放中,我们会根据主题活动在区域中的延伸和幼儿的兴趣来投放,让幼儿体验操作中感到的乐趣,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育随笔:这是我带来的


教育随笔:这是我带来的

为了丰富幼儿的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定期为孩子们开展阅读活动。本周我让孩子们带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到幼儿园来和小伙伴们分享,大部分孩子都带来了。我通过故事和儿歌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分享,并拿出一个空的书架,请愿意分享的幼儿把自己的绘本放到书架上,等到学期结束再带回家。在老师的引导下,放学的时候很多孩子都把自己的书放到了书架上。第二天,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几个孩子一直在书架面前转来转去,连开展区域游戏的时候也是这样。在我的询问之下孩子们告诉我他们想拿自己的书,所以一直徘徊在书架前面。到了放学的时候,甚至有个别孩子哭着要把书带回去。

孩子们的分享意识很差,都喜欢护着自己的图书,不愿意让别人碰。经常会有孩子到我这里来说:“老师,XXX又拿我的书了。”到了阅读活动的时候,这样的问题更为突出,孩子们经常出现争抢。有的孩子带了好几本书来,但他不愿意把书给其他小朋友看,有的孩子没带书就去书架上那别人带的书看。

针对这样的情况,刚开始我不断鼓励孩子们要学会分享,可争强书本的事情还是层出不穷。为此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和案例,根据现代儿童观的指导,老师和孩子之前的关系应该是平等?,老师不能命令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因此,我遵从幼儿的意愿,让他们拿自己带来的书看,同时请他们找一个好朋友一起看,让他们尝试简单的分享,逐步引导幼儿愿意和他人分享。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我尊重他的意愿,让他自己看自己的书。教师不能“以势压人”,强制要求幼儿去分享,这样的分享并不是出自幼儿的意愿,孩子们在分享的过程中不仅不能获得快乐和满足,反而非常委屈。

教育随笔:玩沙子的乐趣


教育随笔:玩沙子的乐趣

我们东沙园区自去年开始,就开设了自主选择的户外体育活动。这是孩子们最为快乐的时光,每到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会奋勇而至,快乐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我分管的是沙烧区。

喜欢玩沙子可能是孩子的天性,在玩沙时,孩子全然不顾夏日的炎炎、瑟瑟的秋风,用小桶、小铲等家什不厌其烦地玩着沙,沙满身、汗沾脸也不在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那胖乎乎的脸上洋溢着明亮和满足的笑容。这一笑容是如此震撼人心,也使我不由自主地满满的都是快乐。在一直思考:玩沙,这个在成人看来貌似平淡的游戏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每到玩沙时间,孩子们会排着队喊:“徐老师,我是玩沙的!”当听我说“出发吧!”时,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快乐的蹦蹦跳跳,抢着玩沙的用具来带沙池边。现记录玩沙事件吧,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孩子的乐趣和执着。

事件一、垒高

有一次玩沙区活动,因连续几天的天气晴朗,池子里的沙有些飞扬,我怕沙子扬到孩子的眼睛里,就拎了桶水,这下孩子们的兴趣更大了,都跑来用工具来舀水。因为有了水,好多孩子感受到了水和沙子的区别。我想,何不借这个机会引导一下孩子们感受一下沙子的特性呢?我问孩子们:“你们猜是湿沙子垒的高,还是干沙子垒的高?为什么?”大班小朋友对此兴趣很高,有的说:“干沙子垒的高。”有的说:“不对,是湿沙子垒的高了。”孩子们的意见不统一,并且各说各的。看在孩子们针的面红耳赤的样子,我对孩子们说:“让我们来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我将大班孩子分成个两个小组,一组是“干组”,一组是“湿沙组”,比赛垒高。湿沙组的孩子们一边垒一边拍;干沙组的孩子们不断地往上到沙子。一段时间过去了,干沙组的孩子们发现干沙堆不上去了,用手按也固定不住,而湿沙组的孩子们不慌不忙的往上垒,小山堆得也结实,堆得象一座高峰。

事件二、探宝

每次玩沙子,总有孩子不停地往深处挖掘。挖到深处沙子就湿湿的,这孩子们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的乐趣在于沙子深处的石子多,在他们眼里就是宝石。但大都孩子用小篮子筛出宝石和贝壳,他们筛得是乐此不彼。再后来,这些宝石和贝壳变成了饼干和蛋糕上的装饰品了,配以树叶和树杆,看上去真的很美观。

事件三、绝配

一次为孩子们提供了水后,每次都有孩子提出需要水。所以,每到玩沙子时,我会为他们拎一桶水。有次玩沙子时,一个孩子跑来告诉我,一个小朋友在浪费水。我走过去一看,他的桶里只有少许的沙子,大多是水。真的很浪费,但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还是先问清楚原因再作处理。孩子说他在烧稀饭。我一看,哇,真的很不错。沙子和水在孩子们眼里还是沙子和水吗?我说你的稀饭好吗?他兴奋地说:“很好吃的,我加了好多东西呢。有菜、肉、豆子。”我说:“那让我来尝一下吧!”大家都被我们影响了,都烧起各式美味的饭,孩子们真的很聪明。水和沙子真是绝配呀,何况还有不少宝石和树叶树枝呢?

沙子和水是孩子们常见的、喜爱的一种自然物。在玩沙玩水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均得到较好的发展,并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与沙和水的零距离接触中得到快乐。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那就让我们的孩子尽情地去和沙子去接触吧。

喜欢《教育随笔:种植蚕豆带来的乐趣》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拐角处带来的乐趣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拐角处带来的乐趣”!班级里的区角活动时间是最受孩子喜欢的时候,因为只有在那个时候孩子们有自主游戏的时间,他们想玩什么游戏不玩什么游戏,今年班级里开...
    2020-07-3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吃饭的乐趣》 每次吃饭,总有一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对他们,我是伤透了脑筋却又无可奈何。不断的提醒对他们来说只是耳边风,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么办呢?后来,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换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
    2021-05-2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车"带来的主题 "车"带来的主题 春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的聚在一齐,一副兴高采烈的样貌,这天他们都带来了自我的沙水玩具,在我的带领下来到沙池玩沙,孩子们边玩边谈论着自我的发现与感受。梓...
    2021-07-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创新带来的快乐 教育随笔:创新带来的快乐 折纸是孩子们喜欢的美术活动之一。折纸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手和脚以及脑部的协调能力,而且还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同时,在折纸过程中,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一些关于折纸的秘密,从而发展大...
    2021-05-0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进餐的乐趣 教育随笔:进餐的乐趣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
    2021-05-10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拐角处带来的乐趣”!班级里的区角活动时间是最受孩子喜欢的时候,因为只有在那个时候孩子们有自主游戏的时间,他们想玩什么游戏不玩什么游戏,今年班级里开...

2020-07-31 阅读全文

每次吃饭,总有一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对他们,我是伤透了脑筋却又无可奈何。不断的提醒对他们来说只是耳边风,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么办呢?后来,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换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

2021-05-21 阅读全文

"车"带来的主题 春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的聚在一齐,一副兴高采烈的样貌,这天他们都带来了自我的沙水玩具,在我的带领下来到沙池玩沙,孩子们边玩边谈论着自我的发现与感受。梓...

2021-07-01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创新带来的快乐 折纸是孩子们喜欢的美术活动之一。折纸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手和脚以及脑部的协调能力,而且还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同时,在折纸过程中,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一些关于折纸的秘密,从而发展大...

2021-05-06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进餐的乐趣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

2021-05-1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