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

发布时间:2021-07-30

幼儿园说课稿天生一对。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很多陷入亲子关系的怨恨、冲突、苦恼、折磨的人,都曾对自己坚持的“对”和权威父母坚持的“对”产生过强烈的言语冲突,争执谁是谁非的过程中,蒙蔽了双方理性的思考。

对与错的划分从来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一切凭自己的感觉判断,感觉好了,错的也可以是对的;感觉不好,没错也是有错。

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果你不想要一个叛逆或者没主见的孩子,就不要跟孩子争谁是谁非。

当我们说“我的心是好的”,多半是我们做了伤害对方的事。

“我还不是为你好”这是亲子关系最大的杀手。也许对方想要的根本不是你所认为的,而你却自以为是地坚持“付出”,回报你的将是对方的逃避和压力,甚至憎恨。

“我妈说,女孩子找工作得图个稳定,这样才能找个好对象......”

“我爸说,女孩子必须要嫁个家境好的人家,这样会少吃苦。”

当我们说“你应该这样想、你必须、这样做”时,就是把自己当成了老师、法官或者是老板......

亲子之间不是上下级,世间也没有为你量身订做的孩子,不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接纳和磨合。

先谈感情,再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下问题,就没有那么多的“你应该”了。

人们总是默认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会比孩子更成熟,但是有些家庭里的小孩,他们可能会比自己的父母更像个成年人。

在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中长大,是一段令人感到孤独的经历。

这些父母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他们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给孩子提供食物和安全,他们外貌正常,举止也正常。但实际上,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缺乏和孩子的情感联结。

父母与孩子,都需要共同成长!

“你看XXX,比你学习好,比你会来事儿!”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问:“为什么你要将孩子互相比较?”

曰:“为了互相激励对方,弥补孩子的不足。”

但是,有多少被“比较”的孩子是感觉被父母激励的?

更多的孩子是被激怒,带着愤怒的情绪去面对这种行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吗?

一看到孩子和异性交往,就认定孩子正在早恋;一听到有人给孩子发短信,就怀疑是“荤”段子,非要自己先检查一下才安心。

孩子长大后,也需要一些隐私,行动做事也不再像小孩子那样,什么都向父母主动汇报,尤其是高中生。父母无法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于是就开始敏感起来。有些父母甚至发现孩子换了一个发型,就认为孩子可能在早恋。

父母的这种敏感的心态,已经成为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诱因。与其猜疑、不信任孩子,不如开诚布公和他聊一聊,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正面引导。

关系的基石是诚信,欺骗破坏的是基石,所以破坏力最大。

偶尔的善意谎言无伤大雅,但若是演变成欺骗,那你会变得很累,因为接下来,你需要不停地遮掩或者圆谎。

期望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待人,这是亲密关系里永恒不变的法则。

很少有人真正为爱改变本性,试图改变和感化对方,是一个幻梦。

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个体,你无权改变,更不要把他折腾成你想要的样子,因为这样到最后,孩子不快乐,你也会因为孩子闷闷不乐而苦恼。

“当你想把对方攥在手里时,攥得越紧,跑得越快,就像手里的沙子一样”。

控制感强的人,很多时候都是源于自身安全感缺失;你越想攥得很紧,结果会让对方逃得越远。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唠叨的人都是因为口欲期没有过渡好。因此,这是个需要改正的毛病。

千万不要把自己搞成《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当唐僧开始“唠叨”时,孙悟空的痛苦,我想你都懂。

任何人都不会因你的唠叨而改变,任何事都不会因你的唠叨而如意。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独处的孩子不一定孤独


毛毛,5岁,幼儿园中班,饱满的额头,乌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机灵的样子。可最近妈妈却有些担心毛毛,因为毛毛喜欢上了“孤独”,经常会一个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状态中,好几次妈妈看到他独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摆弄什么,于是很关切地去问他,可毛毛却说“没有干什么啊”。

妈妈真是不明白,平时那么疼爱毛毛,难道毛毛有什么心事还不能告诉妈妈吗?而且毛毛这么小就要“独处”了,正常吗,不会是“孤独症”吧?

正常的独处

现在随着“朋友式”家庭的出现,大人从心底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然而很多父母却发现,孩子仍然有他们自己的“小秘密”,就像5岁的毛毛一样,大人再怎么关爱他们,他仍然保留了一块“自留地”,只供自己享受。不管大人怎么去套近乎,他都会很策略地与大人保持一点距离。

这样的“独处”其实非常正常,因为“独处”决不是大人的专利,小孩子也一样需要享受“一个人”的时空。而且,从情感发展而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情感会越来越丰富,“孤独感”就是孩子5岁左右表现比较突出的一种情感。

这与“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绝然不同的两回事。“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通常在3岁前发病,主要有三点表现:

1、人际交往障碍:不愿与人交往,不能或者很难与人建立正常的社交人际关系;

2、语言障碍:无语言或只有很少语言,甚至只是鹦鹉学舌地仿说,言语发展严重滞后;

3、情绪与行为异常:对物品有怪异的兴趣和玩法(如长时间旋转某物),长时间重复某些动作,莫名其妙的表情(哭、笑、闹),对某些声音、画面、广告很敏感,不知道害怕和危险,肢体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可能发育不平衡。

而且“孤独症”常常伴随着认知与学习上的障碍,诸如:因为他们的世界多是由一个个的独立小节所组成,所以他们无法从生活经验中学习事物的相关性,或者说无法明白事物背后形成的原因及彼此的关系,不能明白生活经验背后的意思;常常过于专注事物的不重要部分而忽略了重要部分;专注力一般比较差,很难跟随训练者进行训练,经常会自顾自地玩或者看周围的东西;思考方式较简单,只能明白具体的概念,较难明白抽象的概念或比喻,亦较难综合不同的概念;在同一时间段内很难有组织及有次序地做不同的事情;较难将已掌握的概念运用到不同的情况中。

积极的独处

我向来喜欢小孩子,小孩子也非常喜欢我。有一年暑期回家,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来找我玩,一个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而另一个只有4岁。我将他们带去附近中学的体育馆玩,结果却发现两个孩子非常不一样:7岁的孩子做事一板一眼,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而那个4岁的孩子却像个小猴子,一会将跳绳绑在双杠腿上当“摇篮”,一会拿起皮球当“保龄”,一会又将球网当成“铁丝网”,学着解放军叔叔匍匐前进,玩得不亦乐乎!后来竟然连7岁的孩子也模仿他来玩耍……

对于这两个孩子的家庭我是非常熟悉的,7岁孩子的父母非常“用心”,对孩子照料得非常细致,而且给孩子安排了很多的额外发展内容,从孩子4岁不到就开始学钢琴、学书法,这个孩子难得有“独处”的时间;而那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比较“粗心”,而且孩子越大、父母越粗心,很多时候都让孩子一个人玩,顶多在必要的时候帮上一把,孩子经常处在“孤独”之中。但从上面的故事中,您是不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那个4岁的“小鬼”呢——独立而富有创造性!

是的,这就是“独处”的积极性:

1、“独处”利于独立性发展

在咨询中,遇到过不少父母这样抱怨自己的孩子:“大人一刻也不能离开,一离开这孩子就不做功课,就思想开小差了。”然而,进一步交谈与分析后,我总会发现:“这孩子”实在太缺少“独处”的时间了,而且从小就难得“孤独”。一生下来,周围就聚集了无微不至的大人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想方设法给他最好的照料,他的一颦一笑、一哭一闹都不会逃出大人们的视野。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大人们总是将他作为生活的“中心”,不让他感到丝毫的孤独与寂寞,总是有人逗他玩耍。而且他遇到任何困难,只要他一喊,绝大多数时候都会有人来帮助他……就这样,“这孩子”总喜欢要大人陪着玩耍,“这孩子”总要大人帮忙穿衣、吃饭,“这孩子”总是要大人“陪读”才行。

可见,没有独处的孩子也就缺少了独立性,不仅缺少生活上的独立性,更缺少思维上的独立性。所谓“在独立中学会独立”,如果没有“独立”的锻炼,又怎么可能体验“独立”的乐趣,怎么可能习得“独立”的能力呢?

“独处”是孩子可以独立的时空条件,在独处中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环境、解释问题,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玩耍、解决困难。而且没有大人在旁边的“独处”,更保证了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

2、“独处”中的创造性

什么是“创造”呢?简单的说,就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见要想有创造,就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其一,必须有“问题”存在。

“问题”是激发思考、激发创造的源泉。牛顿之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他想知道“为什么苹果总是向下落”;爱因斯坦之所以提出了“相对论”,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困扰着他——“高速运转的物体还遵循牛顿定律吗?”……“问题”就是一种冲突,是对原有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挑战,是原有经验无法解决的“困境”。有冲突才有挑战,有挑战才可能激发创造的欲望。

其二,必须有“独特性”存在。

所谓的“独特性”,就是“与众不同”,是新颖的、超越传统的、令人意外的。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从特别的角度来思考,能用特别的方法来解决。“独特性”会使原本普通的事物变得奇妙,使不能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比如,前面故事里那个4岁的孩子之所以能“玩得不亦乐乎”,就是因为他能用“独特”的方式来玩——“一会将跳绳绑在双杠腿上当‘摇篮’,一会拿起皮球当‘保龄’,一会又将球网当成‘铁丝网’,学着解放军叔叔匍匐前进”,他赋予了跳绳、皮球等新的、与众不同的意义。

正因为“创造性”需要“问题”和“独特性”,所以才更加强调“独处”。因为只有当孩子独处的时候,才可能有“问题”。比如,他想拿到小桌子上的书,但他却不够高;他想去抓旁边的玩具,但他的手不够长……试想如果周围都是大人,都是帮手,他的愿望还能产生问题吗?多半是“孩子,想要这个是不是,来,妈妈给你!”没有了“问题”,当然也就失去了创造的前提。

而有了“问题”,就一定有创造吗?当然也不是,还需要“独特性”。对于那么小的孩子而言,怎么样才可能独特呢,当然是在没有限制与指导的时候,才可能展现“独特”。否则,大人早将预定的答案给了孩子,孩子的问题一下就解决了,还要什么“独特性”?前面故事中的那个7岁孩子之所以“做事一板一眼”,思维定势——“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周围的大人太细心了,细心地连怎么玩、怎么动都规定好了,以至于这个孩子根本没有机会“独特”了。相反,那个4岁的孩子,恰恰是“独处”惯了,至少是有充分的“思维上的独处”,也就有了太多可能独特的机会。

享受“独处”

这就是“独处”的意义,“独处”其实是孩子时间、空间上的一种自在,是孩子心灵自由的时刻,“独处的孩子并不孤独”。心理学上有一种帮助人成长的课程叫“SOLO”,就是将当事人放在一个“独处”的情境中,没有人跟他说话、没有人跟他交流,让他独自待着。结果发现,“SOLO”后的当事人思维更清晰、更敏捷了,而且在SOLO的过程中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思考与体验,给当事人很大的人生启发。

实际上,很小的孩子就有“独处”的需要与能力了,比如研究发现:1岁内的小婴儿就会自己玩,而且听着音乐能很愉快地独处。但因为小婴儿活动能力有限,所以“独处”表现并不明显;而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可以主动选择“离开人群,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才被大人们特别地留意到了。所以,“独处”并不是孩子们不正常,而是大人们不习惯而已。而且越是一心放在孩子身上的大人,越是不习惯孩子的“独处”,越是想让孩子100%向自己敞开心扉,越是想去占用孩子独处的时空。因此,在这里,不仅要建议父母珍惜孩子的“孤独”,也要建议父母定期SOLO一下,让自己与孩子保持适度距离,给自己一个思考和历练的空间。

记住:如果您与孩子原本要好,那么请相信孩子,如果他有需要肯定会主动来寻求帮助的。要知道,父母与孩子再好,也还是两个人,所以有“距离”是难免的,而且也是自然的。做父母的,能够放下架子,在生活中努力与孩子做朋友就够了,不要强求与孩子“亲密无间”,不要过分要求自己去亲近孩子。这样你会觉得轻松,孩子也会觉得舒服,毕竟适当的距离还是需要的。换句话说,就是留给孩子一个“隐私”的空间,也留给自己一个“不过度关注”孩子的警醒。

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孩子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家里有个活跃的宝宝,总是好动,即使看动画片时也是手脚不停;一会儿没看住,就上了窗台。这让许多父母感到头疼:宝宝是不是患了“儿童多动症”?北京安定医院的郑毅教授提醒父母注意,儿童多动与多动症是有区别的。“不动”的多动症常被父母忽略郑教授说,有的孩子“不动”也是多动症。最新观点认为,多动症的核心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是次要的,即使没有身体多动的外在表现,只要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长期而明显,也应注意是否有多动症的可能。这种“不动”的多动症特别具有隐蔽性,往往不被父母们发现。据郑毅教授估计,在中国14岁以下的3亿儿童中多动症患儿约有1000万

,得到及时和正确诊治者不到10%。如果宝宝患有多动症却又没有得到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将来孩子还会产生厌学等问题,所以需要早期识别与防治。多动症患儿:男孩多于女孩多动症是指儿童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等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是颇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由于病因尚不清楚,所以临床表现多样。多动症一般在6岁前起病,患病者男孩多于女孩,诊断主要依据老师及父母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形式和心理测验结果。郑教授说,我们可以把人的大脑的额叶皮质比喻为大脑的首席执行官,负责筛选、调节各种输入的感觉信息。正常情况下,这个“总分类机”吸收信息后,将它们进行综合,然后发送到合适的中心。这一切在一瞬间就可完成。而多动症患儿的这个首席执行官不够活跃,因此,他的大脑就缺乏正常恒定的排序、分类、抑制、聚焦的能力。因

为成堆的感觉信息没有被分类,这个人就好像被一股奔涌的洪水所控制。两大标准区分宝宝是淘气还是生病怎么才能找出多动症与这些偶然的症状之间的不同呢?这要根据强度与时间。许多儿童,尤其是男孩都表现出冲动的行为,如冒险、寻找刺激等,但多动症患儿所表现出的冲动行为强度要比正常儿童大得多,以至于他们没有时间来反省或改变自己的行为。另外便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许多父母和老师不知道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有多长,误认为课时规定为“45分钟”,孩子就应该能集中注意力至少“45分钟”,然而,科学的研究证实,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很短,而且极易受影响。一般情况下有效注意时间:5—7岁,15分钟;7—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大于12岁可达30分钟以上。但年龄、发育状况、躯体因素、教育方式和刺激物新奇性均可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五大原因造成儿童多动症郑教授分析,引起多动症的原因很多,目前仍无定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1.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此类儿童行为较幼稚,动作笨拙,协调性差。孩子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较多。2.遗传、素质因素。许多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小时候也多动;不少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出生后好哭,入睡困难,进食不好,难以照顾。3.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一种神经介质,起传递大脑信息的作用,是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更新较慢;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有关。

4.金属元素中毒。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5.社会、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九种表现可判断儿童多动症郑教授列出九种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坏事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坏事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争吵、持拳相斗、扭成一团,是常见的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从吵到好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体力、智力,切身体验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学会申辩自己的主张,逐渐掌握相互合作、互相忍让、控制自己和帮助别人的能力,从而不断克服困难,积累经验,拙壮成长。

独身子女吵架,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因家中常以孩子为中心,生活环境单一,使孩子养成不会处理复杂局面,凡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而孩子在玩耍中的吵架,互相争夺和帮助的“外交”活动中,在家中是无法学到的。

常见孩子吵架,家长表现不同。有的狠训孩子“别跟他玩!”“快回家”这样会导致孩子离群独处;有的却说:“谁打你,你就打谁打坏了有爸有妈!”这会使孩子产生报复心理;有的训斥别人孩子,助自己孩子的威风,混淆是非界限,这样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这些都无助于孩子的独立能力、顽强精神的培养,并可能使孩子们丧失言归于好的良机。

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吵架家长不要做过多干预,只要没什么危险就可以。等事情过后家长心平气和地问请孩子吵架的缘由,让孩子从中分辨对与错,家长再从中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从吵架中明白是非曲直,懂得更多道理。

育儿心得:孩子不一定要“听话”


育儿心得:孩子不一定要“听话”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听大人说:"小孩子要听大人话,这样才是好孩子,长会有出息!"因此,我们会很听话,至于有没有出息,事实证明一切。但是我们依然很听话地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要听话哦!这样才是乖宝宝!"我们已经习惯了这句话,并且已经形成了这样

的一个固定模式了。当然,也就很自然地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然而,当老师让我读这篇文章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老师,你没搞错吧!孩子要是不听话了,那不得翻天了!不得爬到老子头上来了!那不得把房子给拆了呀!这现在是啥教育理念呀!”

可是连续读了数遍之后,我发现我的心在哭泣!

我有两个女儿,老大8岁,今年三年级;老二4岁,今年中班。我对她们就是两种教育手段,也让我看到两种结果。

老大,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所以我们非常的痛爱,她

也很可爱,很聪明,很灵巧,就是那种人见人爱的小孩子。

可我还是觉得不够完美,因为我太爱她了!所以我总是要求她要“听话”,事事都要听我的话。渐渐地我发现,孩子的笑容变少了,笑声没有了。可我还是要她听话,只要听话就是好孩子。慢慢地孩子进入到小学,问题就开始暴露:孩子常被同学打哭也不敢和老师说。作业不会写时,就等着给答案。一开始很爱学英语,但爸爸却说:“英语不用学,将来都是外国人学中文,没人学英语了!”孩子非常听话,再也不好好学英语了!现在三年级了,英语考试不及格,她开始伤心了,想要好好学英语了!

老二,早产将近一个月,出生时很小,差点进暖房,所以我们对她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她能开心快乐的长大,所以我们对她就是放手自然教育,给她空间,让她自己去经历,去探索,很少对她说:“你要听话!"这类的话。反而让我看到她独立、自信、又有爱心。现在每天放学回来,都要学姐姐写作业的样子,自己给自己布置功课,一做就是一、二个小时,非常省心。

因此,作为家长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听话”!而是应该引导孩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多动脑便会多办法、多突破,明白事情应该怎样做,更应该因为事情能够给他足够的价值而主动地做。若孩子总是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那么就不会再有“听话”的需要了。

现在学习了家庭教育課程,知道了: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长,也就是发展出孩子的自主能力,这才是家长的使命,这才是真正爱孩子!

婚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温暖的亲子关系绝对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但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磐石。养儿教女是你我学习情感功课的最好时机,因为爱,我们学习,学习也让我们有机会更相爱。”来自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的林如萍教授娓娓道来,和大家分享了教养孩子的第一课——婚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教养的第一课:婚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演讲/林如萍 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教授、台湾省“教育部”家庭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插图来源于林如萍教授讲演PPT

教养孩子,亲子互动中的“体会”、“感受”远比教养“方法”更重要

我有一个大四的儿子,我来北京的时候,他跟我说:“妈妈,你应该要去。大陆好大,我们应该多认识,应该多往来。”我看着他长大我就想,其实他在3岁之前是奶奶带大的,当时我在学校刚刚起步,研究跟教学非常繁重。到了3岁的时候迫不及待把他带回台北,因为台湾师大有个幼儿园,跟我的工作地点就隔一个墙。于是第一天我兴匆匆带他去幼儿园,他很安静,个子小小的,他一直拉着我的衣角。可是我已经听到学校的钟声了,我就跟他说妈妈要去上课了,下课来接你,他不哭不闹,就紧扒着不放。

晚上带他回家的时候很心疼的,用尽各种方法跟他讨论上学,可他就是一脸忧愁,不哭闹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他的声音是什么。后来他跟我说,你一定记得来接我吗?你会记得下课来接我吗?一个刚从奶奶身边离开的孩子,最没有安全感。后来我灵机一动,就画了时钟,说了一个长针和短针的故事给他听,还让他带着爸爸妈妈的照片去上学。那天老师说他进去一点点,还是没多说话,可是不时抬头拿出那张纸核对4点到了没,不时低头看一看爸爸妈妈还在,就这样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当然这过程里面老师帮了很多的忙,一再安慰他:“妈妈肯定记得,一定不会忘记你”。每一天我都问他,在学校里面有没有最高兴的事,有没有最伤心的事。他说最高兴的是妈妈你准时来接我,永远都是。终于有一天他说最高兴的事情是他跟老师、小朋友一起画图。那天我在家里喜极而泣,那个别在他身上的图,久了掉了,他也出门了。从此之后他不需要那个时钟,不需要那个照片,在我接他的时候,他跟我说你来太早了,我们游戏还没结束。

我觉得我们好像不应该在这里苦恼怎么教才有效,也许应该更了解孩子得到的讯息是什么,孩子心理的感受是什么?我跟儿子说下课就来接你,对他是什么意义?我对他说我不会忘记,那是一个什么承诺?所以,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其实我们不是在谈教养的方法,是亲子互动当中的体会,孩子的感觉和孩子的解读。

在教科书上,教养是指父母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把孩子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透过父母教养他从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化的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我们说这是一个社会化的历程。当然在这样的过程里,除了求学念书,他也传承了整个社会的价值信念。

最近这十年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教养其实是一个互动的历程,就如同刚刚我提到的经验,我们这样教,他如何解读。我们中国人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如果没有功劳其实孩子好苦啊,因为我们一直在孩子的“不需要”上努力。如果从亲子互动的角度来看,我们这样教,可孩子是在自己的认识里选择性接受。如果我们没有觉察这一行径,还真不知道教到哪里,开了什么花,结了什么果,所以知觉(体会)跟亲子良性互动远比方法更重要。

父母“是”什么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

教养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化历程。举一个华人社会对青少年的研究,很多时候一个暴力横行的青少年事实上是家庭养出来的,那找找原因在哪里。 如图中Time1孩子在青少年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看暴力的行为,包括他对人的敌意,或许一些暴力的倾向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来研究所谓父母的监控,跟所谓父母的教养。那监控的这条绿色的线意思是:我们要孩子几点出门,几点回家,我们规律他的生活,我们期待他生活的常规。这条绿色的线代表对他有帮助,帮助降低孩子的暴力倾向。但是下面这条线就复杂了,是我们的教养。这个研究特地去找一群父母,是非常严酷教养的,打骂到几乎在我们看来是不正当的。可是这些教养会不会造成一个暴力的青少年呢?这个就是研究最关注的。结果发现,如果这个青少年认为父母这样的教养是出于爱和关怀,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比较好的。这个严酷的教养就不会导致孩子偏差的行为。更简单地说,我们说的管教,规律行为,管是有用的,但是“教”只有建构在情感关系跟孩子的意义理解之下才有效果。

所以如果从这两个角度来看,这句话很想跟大家分享:父母是什么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

例如父母爱买书跟父母爱读书,哪一个对孩子的阅读习惯比较有帮助呢?我们好像找各种因素,投入孩子的学习历程,然后看他的结果,包括学习表现。你发觉很多时候父母做什么并没有解释力,可是父母本身的特质却有极显著的关键影响。父母爱读书,可是家中不一定要买好多书。孩子看着我们的背影,当我们在书中看到很有趣的地方,画上重点,一下子这本书翻过来那本书翻过去,如同刚刚我拿到的《梦在青春在》,马上翻,看到第7页讲的是婚姻与爱情。我觉得俞敏洪先生一定是浪漫的人,他说一个人生如果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就像一碗汤没有调味。这个比喻真好,没有调味怎么喝啊。孩子在看到我们阅读当中找到笑容,他看到我们无时不刻用阅读来跟他分享,于是他会凑过来,他会想知道里面写什么,然后他会发现书里有小世界,有全世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化是一个互动的历程,经过孩子解读后的亲子关系才能够教到他,而父母本身对于这件事情的信念跟行为,远胜于我们的作为。

家庭生活的主体意义,对家庭幸福的追求跟自我的实现

我们谈家庭不能仅讲组成和结构,还谈功能和关系,家人的关系和家庭的功能变了吗?

这个解读非常有意思,它标注了几个家庭关系的改变。第一个讲的是纵向的父子轴家庭往横向发展,也提出了所谓家庭生活的主体意义,从传宗接代慢慢要转变成对家庭幸福的追求跟自我的实现。我们的家庭关系在改变。

华人社会的传统型家庭,通常是三高婚姻,要身高比我高,学历比我高,赚钱比我多。有什么搞不定了,就有所谓社会支持,爸爸妈妈来主持公道,亲戚朋友来劝合,这个是所谓的传统型家庭,角色分明,而其实婚姻的结合是养育为主。但是常常听说,女性生了孩子之后,可能“Honey”这个称呼就变成了“孩子的妈”。婚姻在家庭里面就退位了,只剩下亲子关系的轴线,可真的是这样吗?现在年轻的一代,他要的是三手婚姻,不要三高,要三只手,要什么手呢?育儿跟家务的帮手,你一半我一半,分享分担都是爱;要生涯的新手,女孩子也念了好多的书,做了妈妈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涯;当然最后她希望一辈子亲密牵手,不因为我生了孩子,当了孩子的妈,我要服侍你一辈子。你有没有发觉我们的婚姻在变?不止是所谓变晚婚了,而是对婚姻本质跟期待的改变。

曾经有一个男士,事业有成,可是跟他太太的婚姻关系不太好,他来问我:“林老师,我该做的都做了,我不该做的都没做,她还有什么不满意。”该做的是什么?赚钱养家,不该做的是什么?有小三。后来跟太太聊一聊,她说他在一个创业研发的部门,整天在工作场合激励自己的员工,带领员工,陪伴员工面临困难。可是他回到家,跟她说话就是第一个字“好”,第二个字是“哦”,第三个字是“啊”。我多么希望去他的部门当他的员工。他会激励我,支持我教养孩子,他会关心我遇到什么困难,因为钱我会赚,不需要他该做的只是把钱带回来。

讲到这里,你就会发觉,当我们的家庭变了,我们的婚姻关系变了,我们在教养态度上又是如何?家庭像一个系统,父母跟孩子是双向的,我教他,他解读,我爱他,他回应,我从他的回应去调整教导,去感受他的感受。

夫妻两个吵架,说穿了为了孩子。孩子的问题不在于孩子,而是家里。但家里的问题是有个不和的爸妈,爸爸妈妈每天吵吵嚷嚷,孩子成为彼此的战场,说是为了你好,其实是把他拉过来投我一票。那个戴罪羔羊的三角连接其实是最不好的亲子关系,把你带到我身边告诉你,天底下最惨的就是你妈我了,最不应该的就是你爸爸他了。孩子在这种氛围底下,其实是很撕裂的。但是我们曾几何时在亲子关系的教育这一议题里去关心那个真正操控我们的所想、所思的后台。所以如果我们来谈婚姻跟亲子的关系,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下面这个无比重要的概念跟作为。

共亲职——教养是两人三角,而非互相绊倒

Co-parenting,共亲职或所谓的共教养。我们常常在观察外显的亲子关系或亲子行为,比如他的孩子教的可好了,他为什么这么教孩子、怎么教。其实回头看,我们受到了共亲职的影响,受到信念的影响,但根本的是我们婚姻关系有极大的影响力。如果给几个操作的定义、行为的准则,我们可以看到一对父母,或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共亲职。

第一个,爸爸妈妈都投入心力在孩子身上,我们都尽可能陪伴。这里我必须为爸爸说几句话,华人社会里对爸爸非常不公平。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请育婴假,在台湾可以请一年假在家里带孩子。他跟太太都是老师,太太刚好有一个当校长的行政职务,于是他就在家里带孩子。他告诉我,第一天他带孩子到游戏广场的时候,全部的妈妈都远远的看他,心里想这个人大概是带孩子来玩玩儿。第二天来的时候大家看到他更好奇,到第五天有人跟他谈,安慰他失业没有关系。爸爸应该去哪儿呢?上班去。我们的企业从来不友善家庭,企业基本上希望我们的劳工努力产出,亚洲社会的爸爸大家辛苦了!可是我想投入心力不是一等一,我做一份,我太太做一份,两人一半,而是尽可能把心放上。

第二个都看重对方的重要性。各位妈妈要注意,我们常常发觉爸爸不共亲职的原因在于妈妈是守门员,你把他挡住,你说这个你不会吧,这个你不懂了,这个你做错了,于是爸爸的信心被作为守门员的妈妈给挡到门外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看中对方的贡献,看重对方无可取代的角色。父亲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母亲,所以我们一定要看重对方的角色,给彼此机会。

第三个要尊重对方的判断。有时候妈妈说了一个东西,爸爸猛摇头。爸爸还没开口,妈妈就泼冷水。那个判断力在孩子面前意味着尊严荡然无存。

最后一个,其实婚姻很沉重,恋爱的时候都很轰轰烈烈,可是进入婚姻关系,不见得成功。我们从来不责难离婚的人,我周遭也有很亲近的朋友在这条路上没有成功。有可能我们离婚了,但是也有可能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虽然做不了好夫妻,可不可以允许双方仍然都成为父母?就算婚姻关系不在,为了共同的教养,我们都尊重彼此,同意要有好的沟通。国外尤其美国,父母谈离婚都要上几堂的共亲职课程。父母的离婚是孩子不可知的未来。

共亲职大概有四个元素。第一个共同的家庭管理、决策。第二个相互的支持和了解,说这是夫妻之爱也可以。还有一个是劳务的合理分配,爸爸妈妈两人三角,分担与分享家务。当然最后最难的是教养的一致性,华人社会很喜欢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最难的一个叫一致的教养,什么叫一致呢?有一种叫做支持的行为,一种叫不支持的行为。

举个例子,傍晚要带孩子去公园散步。妈妈说:“宝宝来,穿上外套。”孩子急着要出门说不穿,这个时候爸爸拿着外套,说穿上外套,天冷,这个叫重复动作的支持。

另外一个爸爸说天凉了,把外套穿上,孩子说不穿,爸爸说:“我们等一下要玩好一阵子,天黑了以后天更凉,而且我们等下还要去吃好吃的,进了餐厅更凉,我们穿上外套”——补充支持母亲的指令。

当然了,妈妈有时候可能会这样说:“宝宝,穿上外套,你看爸爸都穿上了”——要求与协助,要求对方行动协助了。爸爸立刻穿上,夸张的穿上说:“帅吧,你的衣服跟我一样是红色。走,我们去踢足球。”用一种行动的方式来支持配偶的请求,这个叫做共同行为。

当然如果夫妻不共教养,他们家的故事就不是这样演的。“宝宝天凉了穿上外套吧,我们出去玩。”这个时候爸爸说:“外套不用了,好麻烦,外面不冷。”拿外套这个动作也没有,直接否定。

当然也有一种是这样的,就事论事不支持,因为妈妈说宝宝穿上外套,天凉了,而且最近流行性感冒好多,不要着凉了。爸爸说根据研究流行性感冒是病毒的感染,穿外套没用,就事论事直接否定。当然我们不希望看到是这种,穿外套,天底下最怕的人就是“妈妈”。情绪性的的不支持,不仅不支持还补你一刀。

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婚姻关系,没有一个共教养的共识、共亲职的共识,每一个共亲职的美好时刻,都可以成为夫妻的战场。孩子在选择性的看,他在解读,他不只是学会了穿衣服与否这些事情,他看着我们的互动,他在里面看着我们的沟通,他在这里面看到的比我们想的还要多。所以也开始有研究,到底婚姻跟亲子关系是什么关联呢?有人说,我跟我太太搞不定,我跟我先生不好,所以我要跟我孩子在一起,这是一种补偿。另外一种婚姻关系好,如同我们刚才讲共亲职更容易。很多研究都支持婚姻关系好,亲子关系就会比较好。你一定可以发觉,这个研究是可以被支持的,也许今天就会在街上看到很多的场景,到底教养是两人三角,还是互相绊倒。

学习维系婚姻的能力,构建友伴型家庭

讲到这里,好像要教养孩子前要自己学习,自己成长,没错。如果说那个传统的三高婚姻不在了,要走到三手婚姻,我们要怎么装备自己呢?谈恋爱是一个很浪漫的过程,经营婚姻是个很实在的挑战。大概给出如下几个建议:

例如个人跟关系的承诺。结婚不是契约,是盟约,不能不开心就说散,不能遇到困难就说离,我们要共同在这里相互支持,给彼此机会犯错、改过、学会、变好。

当然我们也要有更好的方式跟对方去沟通,有没有看看身边那位?当时年轻貌美的姑娘,帅气的小伙子,结婚20年之后,只能看内涵了。我们有没有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另一半,我们有没有用合理的方式在跟他沟通?

有人告诉我们,结了婚从没有吵过架,你信吗?中国人有可能,西方社会很喜欢嘲笑我们华人社会的婚姻低品质,高稳定,可是现在年轻家庭的品质不高,也不稳定。华人社会很怕跟别人冲突,尤其在家里,眼看意见不合,就不跟你说了,可是夫妻关系中最怕的就是撤退。一旦我们不愿意面对问题,就冰冻全家人。那个谈不得的话题,通常都是核心问题。我们怕冲突,事实上错失了解决冲突、改变关系的可能。亲近的关系里面,我们不应该怕冲突,而是转换冲突的结果。所以曾经有一个研究说,婚姻有四大杀手:轻蔑、不屑、冷漠,然后就不再互动。轻蔑,一讲话就哼。冷落,你讲话我没反应,然后不再互动,当然之后关系就越来越紧张了。所以不用怕冲突,当然好的冲突策略是比较重要的。

最后还要有创造并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其实婚姻的这四个能力都代表了学习,代表了父母本身对于维系婚姻关系需要学习。

养儿育女是重新学习情感功课的最佳时机,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的磐石

我在大学里面教婚姻家庭的课程,有一次,一个学生突然掉下眼泪。其实很多孩子上了大学离开家后比较成熟了,再谈婚姻家庭的时候,不是谈他的未来,而是回过头去看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眼泪让我有一点不舍,可是在课堂上我不轻易让学生来说自己的家庭,家庭是个很私密的议题。课后我跟他多聊了两句,他说我多么希望我的爸爸妈妈在这里听你说。我只能说大概当我们希望能有改变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别人没有改变。也许我们最幸福的是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出生,可是最不幸的也是我们不能选择父母。我们在讨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不能找理由。有人说我好怕教孩子,教着教着像我妈妈一样。其实教育跟学习让我们看见机会,看见改革的可能。各位要不要看看你的右脚,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脚上都有看不见的锁链,可能有家里的祝福、规章,也可能是限制。我们没有学过婚姻跟家庭的经营,我们没有学到教养孩子,我们常常都是不自觉的反射,那个就是我们原来被教养经验的投射。可是今天我们有机会看见,如果我觉得这不好,我划掉它,它是看不见的吗?看得见的。可以改变吗?当然可以。如果原生家庭影响了我18岁之前,但是别忘了我们每一天都在写新的一页,学习是看见一个个可以改变的机会。

2003年台湾有一个《家庭教育法》,当时我为了这个法写了一个细则。我觉得婚姻家庭需要CPR(Commitment,Problem-solving, Resources) 。这三个核心价值和概念是,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包括承诺,包括解决问题,当然包括寻求资源,像今天来到这里。

台湾知名作家林良在最近的一本叫《永远的孩子》书中说:岁月是淡淡的光影,只有童年才是连贯一生的。战乱的过程当中,人情冷暖,家道中落,不觉得怎么灰心,心中的暖意是那一对和睦相处的父母,给我一生最大的祝福。

养儿教女是你我学习情感功课的最好时机,温暖的亲子关系绝对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但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磐石。在台湾我们有一套课程,分为恩恩爱爱做夫妻,和和乐乐共亲职。有时候我说,你要不要去学学这个,学学家庭教育。大家说我们又没有哪里不好。我们好像不是因为不好才去的,我们是因为爱,爱我们的另一半,爱我们的孩子。因为爱,我们学习,学习也让我们有机会更相爱。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说课稿天生一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顶嘴不一定是坏事 导读:孩子从小过于听话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过于听话的孩子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过于专制,喜欢用命令压制孩子,不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常常过于依赖、顺从、压抑,没有自己的主见或不敢...
    2021-08-30 阅读全文
  • 独处的孩子不一定孤独 毛毛,5岁,幼儿园中班,饱满的额头,乌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机灵的样子。可最近妈妈却有些担心毛毛,因为毛毛喜欢上了“孤独”,经常会一个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状态中,好几次妈妈看到他独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摆弄什么...
    2022-01-20 阅读全文
  • 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孩子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家里有个活跃的宝宝,总是好动,即使看动画片时也是手脚不停;一会儿没看住,就上了窗台。这让许多父母感到头疼:宝宝是不是患了“儿童多动症”?北京安定医院的郑毅教授提醒父母注意,...
    2020-08-26 阅读全文
  •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坏事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坏事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争吵、持拳相斗、扭成一团,是常见的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从吵到好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体力、智力,切身体验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学...
    2020-12-07 阅读全文
  • 孩子的“坏”习惯不一定坏 导读:其实作为爸妈,我们只要试着把所谓的“正确”放在一边,仔细观察、思考、探究一下,宝宝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所有烦恼就迎刃而解了。 新生命的降临,给我们全家带来无比的欢乐与喜悦!但随着宝宝一天天的成长...
    2021-08-21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从小过于听话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过于听话的孩子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过于专制,喜欢用命令压制孩子,不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常常过于依赖、顺从、压抑,没有自己的主见或不敢...

2021-08-30 阅读全文

毛毛,5岁,幼儿园中班,饱满的额头,乌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机灵的样子。可最近妈妈却有些担心毛毛,因为毛毛喜欢上了“孤独”,经常会一个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状态中,好几次妈妈看到他独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摆弄什么...

2022-01-20 阅读全文

孩子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家里有个活跃的宝宝,总是好动,即使看动画片时也是手脚不停;一会儿没看住,就上了窗台。这让许多父母感到头疼:宝宝是不是患了“儿童多动症”?北京安定医院的郑毅教授提醒父母注意,...

2020-08-26 阅读全文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坏事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争吵、持拳相斗、扭成一团,是常见的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从吵到好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体力、智力,切身体验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学...

2020-12-07 阅读全文

导读:其实作为爸妈,我们只要试着把所谓的“正确”放在一边,仔细观察、思考、探究一下,宝宝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所有烦恼就迎刃而解了。 新生命的降临,给我们全家带来无比的欢乐与喜悦!但随着宝宝一天天的成长...

2021-08-2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