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病根在哪

发布时间:2021-08-26

学前教育的读书笔记。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也许下面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病根在哪”正合你意!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学前教育“小学化”以及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中国的教育之痛,也是中国的教育之病。病根在于不了解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在于违背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而不自知。

由于缺少对儿童世界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认识,中国的教育概念还停留在“教”知识、道德、技能的层次上,即从外部向儿童填输大量信息,这其实也是西 方传统教育的原貌。传统教育是教材本位的,想方设法通过教材将大量信息灌输给儿童,因而儿童显得知识广博。但它牺牲的是,儿童在其表现天性的生活中才能真 正实现的成长。

不过,传统教育让儿童显出基础知识扎实的表象,一直也在诱惑着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每当看到有些美国人艳羡中国的基础教育如此“扎实”而发起辩 论的时候,许多中国人便对自己的基础教育倍增信心,因而中国的教育改革便相应多了一份阻力。但是,美国国会和社会无论怎么辩论,都还是以儿童为本位、为中 心毫不动摇。他们的教育立场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不可能撼动的。

在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主流背后,暗藏着些许具有“现代”气息的教育观念。先秦时期的《学记》中有“禁于未发”的观点,其实是说儿童的发展尚未 到位时,相应的教育是不能登场的。这是相当“现代”的教育观念,是一种主张等待的“消极教育”主张,是教育尊重儿童发展并以儿童发展为教育前提的观念。

中国的民间也有很“现代”的教育观念。目不识丁的老太太谈论孙辈什么年龄入学,她们会爱怜地说:让他“老傍老傍(江苏省丰县方言,就是再等等,让其悠然自在地再生长一段时间,直到充分成熟,多用于修辞瓜果、庄稼的成长),晚个年把再上学吧。”

这些老人的观点很了不起,她们的教育观点可能并不自觉和系统,但却暗合了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就是目前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 位的“儿童本位”或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观念。这种现代立场是尊崇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儿童的生活和世界;这种现代观念是教育即自然发 展,或教育即生长,是卢梭所说的“消极教育”。

反对传统的教材中心,将教育的重心从教材或知识转移到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世界;强调教育适应儿童成长的自然节奏和速度;尊重儿童的天性、本能、 兴趣和需要;课程设计和内容主要是为了儿童天性的自我表现和潜能表达,尽可能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强调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 同时将教育作为社会改造和国际竞争最有效的工具。

儿童本位的迷人魅力在于,它最大限度地尊重儿童的天性并帮助其充分表达,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天之予人者”即人与生俱来的最为珍贵的天性资源,最 大限度地保护了个体的创新精神。所以,一旦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成为某个国家的教育理论核心和教育制度基础,这个国家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并因而拥 有国内各民族每个个体的最珍贵的天赋资源,每个个体就能相应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从而这个国家就可以将自己的子弟培养成现代人才和现代公民。

在西方,随着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的生成和成熟,反过来对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反哺,为西方社会提供了现代人才。从这一角度来看,说教育就是生产力,毫不夸张。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有“病”,根在家长


育儿的过程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自己成长的过程。有些家长虽然对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认识,但育儿理念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以下这些观念上的误区就容易导致孩子出"问题"。

把早期教育的任务仅仅理解为早期智力开发。这种想法在当前学龄前儿童家长中很普遍。幼儿期是需要进行智力的启蒙,但家长也要认识到学龄前阶段不仅是智力启蒙的大好时机,更是道德、性格发展的大好时机。错过了智力启蒙的大好时机,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错过了道德启蒙的大好时机,错过了性格发展的大好时机,则会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轻信社会上炒作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种十分片面的教育观念。孩子是要夸奖的,但有个前提,孩子真的有值得夸奖的地方。如果孩子没有值得夸奖的地方,家长也要"无中生有""无限夸大"地夸奖,那是在"哄小孩"。因为这些弱者尚缺乏自信心,同时缺乏自我评价能力,所以需要大人"哄"。而对于正常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具备了自我评价能力,再用这种"哄"的方法教育孩子,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依照"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观点,家长只能一味地夸奖孩子的优点,而对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一味地宽容或原谅,从不客观批评、及时指正。久而久之,在这种氛围中生活的孩子便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自己是个"完人"。他们一旦进入社会,便会很不适应,因为社会生活中,你有优点或长处,人们会给予肯定和表扬;有缺点或不足,便会受到否定或批评。

夸奖的确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但即使是好的教育方法,也不能不看对象,不针对实际,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好的教育方法用得过滥,也会产生副作用的。

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正确的方法还是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要以表扬、肯定为主,批评为辅,批评时注意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

当然,对于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或残疾孩子,可以多肯定或表扬,少些批评或否定;同样,对那些过于自信、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的孩子,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批评得严厉一些。

过于要强将适得其反。要强是好事,但中国有句成语叫"过犹不及"。一点也不要强,不思进取,那是消极的,要不得;但过于要强,就会使自己陷入绝境。我热切地希望家长们能够解放自己,也解放自己的孩子。要不然的话,家长的"高压"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那可就后悔莫及了。

从国内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看国外学前教育


这些年,在大城市上小学变得越来越难,本应该寓教于乐、轻松自在的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家长们也是带着小朋友投身各种辅导班、特长班之中。有专家指出,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讲,要谨慎看待这种"学前教育义务化"。

■ “剥夺想象力”的幼儿园教育

而在美国,40多年前的一起案子则对幼儿园教育影响深远。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母亲给3岁的女儿买回了生日蛋糕,当妈妈取下蛋糕上的樱桃时,女儿指着原来镶嵌樱桃的凹陷处不断喊叫英文字母"o"。事后,这位母亲把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类似的"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而自从幼儿园教她26个字母后,孩子便失去了这种能力。这位母亲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孩子精神伤残费。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听起来可能有些难以置信,但是在美国,最后这位母亲竟然胜诉了。

■ 结构型的知识教育和放养型教育

随着全球的经济市场的竞争,使一贯具有满足感的美国民众开始感受到了压力,于是对上幼儿园孩子的压力也开始增大。许多幼儿园5岁的儿童的生活也就因此开始改变了,原来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自由的童年,开始搀入了基本的数学和识字的内容与有结构性的教育。有的甚至还留家庭作业以及进行考试。30年前美国的幼儿园的孩子当中只有5%的会识字算术,十年间比例上升到30%,近期的统计显示90%的幼儿园的孩子会识字以及做简单的算术。儿童教育部门对5岁的孩子开始接受有结构性的教育,表示是最佳时机,因为根据孩子们的大脑组织的生长和发展,在这个年龄对接受有结构性的知识是最敏感的时期,所以对孩子今后的记忆和逻辑思维有正面的帮助。

但是儿童健康与心理部门则反对,他们认为这个时期培训孩子接受结构型的知识教育限制了孩子从社会当中独立思考和摄取知识的能力,对孩子今后社交能力和做独立决定能力都会造成伤害,从家长的角度也反映不一,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够在学校中学习成绩优异,所以希望孩子能够在幼儿园就开始接受早期教育,于是就为孩子专门选择有教育课程的幼儿园。但是也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年龄更成熟的时期再开始接受有结构性的教育,于是坚持让孩子到不推进任何教育的幼儿园去,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获得两种不同的培养机会,就在一个星期之内安排一两天到传统幼儿园,无忧无虑的玩耍,另外一两天再有教育课程的幼儿园去认真的学习。

国内那些试图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早点学小学课程,但是早开花不一定早结果。加拿大早教专家认为,幼儿期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如果过早认字、写字和计数,会耗费幼儿的体力和脑力,延缓他们的动作甚至智力发展。

■ 各国早期教育的观点

而韩国的教育学家则主张让孩子慢慢长大,等到孩子想学的时候才让他开始学习,先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对某些事情感到好奇时,在后面轻轻推他一把即可。此外,要多让孩子接触无所不包的大自然。

德国的家长和幼儿园的做法是通过简单的数字类游戏、下棋、走迷宫、搭积木、玩魔方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德国幼儿园的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不分班,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合在一起,这样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不同年龄段的人相处,学会不分大小平等对待,网上有人说,德国禁止学前教育,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德国所禁止的实际上是帝国时期的那种收费高昂的贵族学前班。德国幼儿园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不注重技能型的特长教育,而是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学会一些生活的基本尝试和简单的社会规则。

在幼儿园里,老师也会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尤其会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些简单的小玩具、小作品之类的东西,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经常会让他们把自己做的东西带回家送给父母,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快乐。除此之外,幼儿园也会经常组织一些户外的参观活动,比如说参观巧克力博物馆,让他们知道自己平时吃的巧克力是怎么产生的,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学到了知识。德国幼儿园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脏”,加引号的,平时孩子们非常的规整,比如说玩具玩完之后一定要放回原处,衣服和帽子要挂在指定的位置,但是孩子们在动手的时候,比如说画画,就会把自己抹成一只小花猫,尤其是户外活动,但凡天气允许都会让孩子们在外面玩耍,又是沙子,又是土,一个个又都成了小泥猴,总之德国幼儿教育归纳起来就是顺其自然,秉承天性、合理引导寓教于乐。

中国的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投身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其实,家长累,孩子更累,小小年龄就有了厌学情绪。而澳大利亚的幼儿园主张--孩子最重要的事就是玩好。

澳大利亚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学业压力非常的小,平时主要的任务就是玩,甚至小学低年级同样也被澳大利亚人视为是幼儿园的延续,因此平时回家也没有什么作业,孩子在幼儿园里玩好很重要,在玩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的也会获得一定的知识,但是任何的幼儿园都不会像小学、中学那样为了获取特定的知识而制定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费成年轻家长“心病”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学前儿童“入园难”问题。这是此问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在我们的邻国韩国,学前教育问题,也正成为许多年轻父母的一大“心病”,让我们看看韩国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一难题的。

本报驻首尔记者王刚

“天价”幼儿园盛行普通家庭不堪重负

在韩国,教育费与医疗费是最让普通民众感到有经济负担的两项支出,特别是高价教育费,已经成为影响韩国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原因。韩联社的统计数字显示:很多韩国小孩,从出生到入学前共需7000万韩元到8000万韩元教育费,包括幼儿园、各种学前班、艺术体能教育等费用。

根据韩国《朝鲜日报》3月3日的报道,首尔市的上班族崔某希望送自己3岁的儿子入园,遂到离家不远的某大学附属幼儿园咨询。在问及费用时,崔某得到的答复令人吃惊。幼儿园方面要求入园至少3个月,总入园费高达176万韩元(约相当于人民币1万余元),此外,包括购买文具、书包在内,还要收取45万韩元(约相当于人民币2600余元)的其他费用。

崔某表示:“该幼儿园虽然有些名气,但确实太贵了,孩子每天只在幼儿园待5、6个小时,但各种入园费、学费、美术课费等加起来,半年的费用可达450万韩元(约相当于人民币2.6万余元)以上,实在是上不起啊”。

该报的调查还显示:某大学附属幼儿园6个月的学费(包含放学后附加一节课)约为406万韩元,这比该大学一学期(半年)的学费(352万韩元)还要贵。附近另外一所大学,每年的学费也不过417万韩元,也就是说幼儿园费是大学学费的两倍。

根据韩国《中央日报》的报道,近期在首尔江南的富人区,还流行每月费用超过100万韩元的“天价幼儿园”。

以首尔江南某区为例,最近风行以1岁半到3岁儿童为对象的英语辅导班,其费用高达每月100万韩元,但家长仍然驱之若鹜,甚至周末还要加班授课。在某些特定区域,甚至出现了每月费用超过200万韩元的英语辅导班,该辅导班聘请外籍教师进行全英语授课,而且提供车接车送和餐饮。

最近几年,韩国幼儿园费用呈现快速上涨态势。以首尔市为例,3、4年前有点名气的幼儿园也就50至60万韩元,但现在位置好、人气旺的幼儿园,费用大多增加到70至80万韩元。在韩国,普通家庭的月收入在300万韩元左右,除去正常的衣食住行等花销外,每月超过100万韩元的子女教育费(韩国夫妇一般是两个孩子)令大多数家庭头痛。

入园费高成因复杂副作用大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韩国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新生儿也逐步减少。2009年年末,韩国共有3.7万余家幼儿园,可以服务的儿童定员为150万名,而实际孩子仅为120万名,从设施来讲应该“绰绰有余”。因此,韩国入园费高涨有其深层次原因。

首先是韩国双职工家庭逐年增多,这导致儿童在幼儿园停留时间增加。普通的韩国幼儿园一般都是上午9点家长把孩子送去,下午3点家长再把孩子接走。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年轻的韩国夫妇都要外出工作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因此就需要将孩子在幼儿园进行全托,而幼儿园在增加的时间里一般给孩子进行课外辅导,因此各种费用随之水涨船高。

就以英语来说,作为早期教育的“代名词”,在韩国的学前教育中,这项学习已经到了“不学英语的孩子非常特别”的程度。

其次是“天价”幼儿园的推波助澜。根据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的统计,去年韩国私立幼儿园的平均收费(包括农村地区)为31.3万韩元,但随着高价幼儿园的增多,部分幼儿园也在“有样学样”。

第三是部分家长的攀比心理。近年来,韩国儿童比较普遍的课外辅导包括英语、芭蕾、科学等,有的家长还为学龄前孩子报名上游泳或跆拳道辅导班,因此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无形中增长了学前教育的经费支出,而且还令年幼的孩子们不堪重负、叫苦不迭。

根据韩国教育开发院2月6日发布的《韩国儿童课外辅导及影响》报告,调查结果显示,韩国3岁以上学前儿童99.8%接受各种方式的私人教育(与公共教育对应),每月人均教育费达40.4万韩元。

由于教育费带来的经济负担,四成家长放弃生第二胎或第三胎。在接受调查的家庭中,74.3%的家庭认为儿童教育费给家庭经济带来负担,因为子女的教育费而不得不节约生活费的家庭占42%,放弃第二胎或第三胎的家庭占42.7%。此外,绝大多数受访者(90%以上)认为高额教育费是导致韩国低生育率的罪魁祸首。

而教育专家则担心,由于收入不同而造成的各阶层家庭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可能会继续加剧,这将进一步导致两极分化和社会矛盾。

韩政府推多项措施大幅提高补助标准

幼儿园学费问题也引起了韩国政府的重视。为应对这一难题,以解决无数年轻家长最大的一块“心病”,韩国政府今年以来推出了多项举措。

比如,韩国保健福祉部1月30日宣布,今年韩国政府将大幅提高幼儿保育费(由保健福祉部管理),从今年3月开始,月净收入低于480万韩元的4口之家,每月可以领到从17.7万到39.4万韩元不等的婴幼儿保育费补助。根据保健福祉部公布的实施方案,1岁以下幼儿每月可享受39.4万韩元补助,满1岁幼儿每月发放34.7万韩元,满2岁幼儿每月28.6万韩元,满3岁儿童每月19.7万韩元,满4岁儿童每月17.7万韩元,满5岁儿童(家庭收入在平均线70%以下的)每月也享受17.7万韩元补助。

同日,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也宣布提高对普通家庭的幼儿园学费补助标准。根据教育科技部公布的实施计划,从今年3月开始,凡是收入在平均线70%以下的家庭的3到5岁儿童,可以获得政府全额幼儿园费补贴。而年收入在此以上至480万韩元的家庭,如果是上公立幼儿园,则享受每月5.9万韩元幼儿园费补贴,如果上私立幼儿园,则享受每月17.7万到19.7万韩元的补贴。如果儿童上的是全托幼儿园,在此基础之上,家长每月还可以额外领取3万韩元(公立幼儿园)或5万韩元(私立幼儿园)的补助。也就是说,普通家庭的学前儿童每月可以最多领取24.7万韩元的幼儿园费补助。但幼儿保育费与幼儿园费补助不能同时领取,各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领取相对较高的补贴。

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韩国年轻家长们承担的经济压力,但这并不是个标本兼治的好方法,幼儿园学费堪比大学学费、天价幼儿园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仍然是韩国政府需要花大力气着重解决的难题。

早期教育的误区在哪儿


─—关于早期教育的采访

对“早期教育”一说,许多父母似乎并不陌生,然而,目前许多家庭中的早期教育却存在着观念上的偏差和方法上的空白──

早期教育不等于智力开发

提到早期教育,不少父母就认为是让孩子没出世就听音乐,不管孩子会不会说话,6个月就开始看图认字、学外语,1岁数数,1岁半说儿歌、背诵唐诗;再大一点,奔波于各种特长班、艺术班之间。

出生在高知家庭的恬恬就享受如此待遇:全家人分工负责她的识字、背诗、算术、英语,还上了绘画和舞蹈两个班。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恬恬2岁就认识了四五百个字、会背近百首古诗、能说一些日常的英语词汇;3岁会做10以内的加减法;3岁半会画出完整的小动物、涂上颜色,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很有节奏感……如今,4岁半的恬恬又拉起了小提琴,谁见了都会夸她聪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脸上是一副掩饰不住的自豪的神情。只是,恬恬至今不会自己穿衣服,上厕所要人帮,吃饭用人喂,玩过的玩具、看过的书、画过的画都得由奶奶帮着收拾。

有人不禁要问:家长首先是应该让一个4岁多的孩子提前掌握小学的知识内容,还是让她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在过分强调孩子知识、技能和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家长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跑了“偏”,造成婴幼儿教育小学化,使本该在这个年龄段完成的“养成”教育成为空白,等到孩子上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再回过头来实施再教育,补上本该在孩提时代掌握的关键的人生课程。

那么,恰当的早期教育意味着什么?专家认为,从大的范畴上讲,早期教育是在孩子婴幼儿时期进行的教育。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教育一样,它包括体、智、德、美、劳五个方面的内容,促进婴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换言之,早期教育的目标是使孩子成为有聪明才智、健全人格、优良品质和健康体魄的人,除了智力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乐观、自信、向上的心理。因为一个人日后的成功,不单单取决于智力方面的因素,从小练就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与人合作的精神,每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综合实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早期教育应该是对婴幼儿整体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使他们的智力潜能开发“一枝独秀”。

早期教育让孩子身心健康

无论是零岁教育还是胎儿教育,首先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英才教育”。但是,真正的早期教育必须包括对人至关重要的“人品”教育。把人品和人性的培养与能力和智能的培养放在同一水平上考虑。同时,还要考虑体育的因素。这是专家们一再强调的。

生活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仿佛别人的孩子会说儿歌、会讲故事、会弹钢琴,自己的孩子不会就是落后了。不少父母真的沉不住气了,立刻也要“照方抓药”、给宝宝制订出周密的计划。

其实,在早期教育问题上,最最应该摆平心态的是父母自己:孩子的智力可以不超常(实际上,超常儿童在所有儿童中占的比例很小),日后也可以不出人头地、成龙成凤,但孩子必须身心健康。因为积极的人格因素和良好的品质,是孩子从容应付未来一生荣辱、坎坷与坦途的保证。这一点早已得到了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认可。幼儿孤僻、胆怯或霸道、不与人合作等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往往与在早期教育包括保育中忽略对孩子素质的培养有关。早教专家认为:积极的人格因素和良好的品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快乐、活泼;二是安静、专注;三是勇敢、自信;四是爱劳动、关心他人。这些性格、品质都是情感智力的重要内容。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茅于燕说: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的好坏

孩子的教育,干涉的度在哪里


孩子,作为一个仍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个体,他的每一个行为,每一种活动,我们都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标准划为对与错。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除了对与错,还有很多促进成长、挖掘潜力的成分。那么,对待孩子的教育,什么样的干涉才是合适而有效的呢?

情景再现

妈妈:男孩子3岁零1个月,涂颜色时总是涂的乱糟糟的,我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去涂,估计是训斥他的缘故吧,现在让他涂颜色都不涂了,那是不是孩子在做事情时不要干涉,即使错的也不要管呢?应该怎样再调动他的兴趣?

孩子:我就喜欢乱涂颜色,可妈妈说我涂的很不好,还在一旁提醒我不要那样涂,应该要怎么涂,越听她说,我就越烦,干脆就不涂了!

不明情况的干涉,只会剥夺孩子成为独特自我的机会

早教专家指出,每个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对世界、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就像一张白纸。因此,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加深并积累自己的生活体验。这种独一无二的体验、经历是极其珍贵的,孩子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从而发挥出内在的潜力。

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吧,在妈妈眼里,孩子是在乱涂乱画,颜色涂的一团糟,可在孩子那里,他或许是被五颜六色的彩笔给吸引住了,正在为彩笔能在纸上涂出颜色而兴奋呢!如果让孩子继续自由地涂下去,他也许就会对颜色有一种很深的认识,慢慢地,色彩感、审美能力都培养起来了。而这些,都是孩子内在的能力,看不见,摸不着,但不可置疑的是,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于孩子的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我们只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或者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告诉孩子他应该怎么做,而这些一般都是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的事,孩子会觉得你不信任、不尊重他,他非但不会按着我们说的来做,还会觉得很没意思,慢慢地失去做事的兴趣。反过来,我们又在发愁如何让孩子重新拾回兴趣!

此外,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探索、体验之所以那么重要,原因是因为对于同一样东西,任何人的体验和感受都会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发展高度。比如,小时候,“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相信大家都看过,但却只有牛顿对此提出疑问,并发现了地球引力这一科学现象。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活动

因此,当我们不理解孩子的行为或活动时,我们可以蹲下来,陪着他一起涂画,真正地去理解他,问问他“宝宝,你愿不愿意告诉妈妈,你在涂什么呀?”,而不是一来就告诉他要怎么涂,孩子就会很愿意地跟你交流、互动,但前提是,一定是要在他涂画完之后。

那么,孩子在玩耍时,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才要去干涉他呢?这也是很多家长都咨询过歪歪兔育儿老师的问题。

一是孩子的行为影响、伤害到了别人时。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阻止孩子,要给他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二是孩子的行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时,可以读读歪歪兔的安全系列图画书,掌握既养成孩子的安全习惯又保护他的好奇心的方法。三是孩子的行为违反了社会集体中的守则。我们要在生活中给他灌输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奇迹,如何让他迸发出潜力,这就需要家长们把握好干涉孩子活动的尺度,宽而有原则。

家长须知:教育孩子的根本在于劳动


教育孩子的根本在于劳动——劳动最光荣

在很多人的心里,也许劳动是卑贱的。所以在单位被要求劳动,就会心里不平衡;在家里,就会觉得自己像佣人。在整个的人生中,就觉得享受才是根本。劳动是教育的根本,更是生活的根本,每日都离不开劳动,劳动最光荣。

在群空间里的慧性教育歌曲中,有劳动最光荣这首曲子,非常美,适合小孩子学唱。

《劳动最光荣》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

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小蝴蝶贪玩耍。

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

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我以前听过海涛法师讲过一个故事:

阿难出家前是佛的堂弟,相貌英俊,身材魁伟,其妻也非常美丽。阿难随佛出家后,心中却常常想念妻子。

有一天散步,佛对阿难说:“你说你妻子美如天仙,我带你去见一见真正的天仙吧!”于是,佛以神力使阿难升上天宫,在那里,阿难见到许多仙女,美丽惊艳,超凡绝俗,远非阿难妻子可比。阿难十分惊奇,问其中一人:“你们是谁,在干什么?”仙女答道:“人间有个阿难,现在随佛陀出家,以其修行的福德死后升到天宫,我们都是他的妃子,在这里等他到来。”

阿难大喜,回到人间,立志修行,求升天上享福。

佛知道阿难的心态,随后又以神力带他到地狱参观。阿难看见地狱景象十分恐怖,酷刑惨不忍睹。此时,有夜叉在烧一口油锅,锅油鼎沸却还空着。阿难就问道:“谁会到此受刑?”夜叉说:“人间有个阿难,随佛修行,死后升天,被声色所迷,天福享尽后,堕入地狱,就到我们这里受刑!”

一日,妙妙问我说:“你说过,福享尽了就该受苦了。那是不是,苦受尽了就该享福了”。

“是啊,阴阳交替生生不息”。

我们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福报。

劳动是创造福报的方式,享福是消耗福报的方式。

与人结善缘。但却不随意接受回馈。就叫做惜福。

所以我们的一生,看似很辛苦。因为精进学习如何造福于人,因为珍惜福报不舍得把福气用光。其实我们的快乐来自于别人尝到了你所赠予的“糖果”,满脸流露出来的欢乐。

家,是教育的根


家,是教育的根

没有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有些家长早早就把孩子送进早教机构,希望能“赢在起跑线上”,他们将孩子送进最著名的学校,为孩子请最好的家教,承包下一切家务甚至包括帮孩子清理书包,希望为孩子创造最好的读书环境……

可是事情常常事与愿违,再好的学校再优秀的老师也不如父母的家庭教育更重要。因为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你们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们的言传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课堂。

-01-

教育的根到底在哪里?——家

一提起教育,我们都自然地想到了学校,小学,中学,大学。

其实,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欣喜地来到了他们的学校,那就是他们幸福的家,我们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我们要把孩子教育的大厦建牢,就要打好教育的地基,扎好教育的根,那么我们追问——教育的根到底在哪里?

其实,教育的根不在学校,也不在社会辅导机构,教育的根就是家。

-02-

当我们感慨“生一个孩子容易,但养一个孩子很难”时,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养育孩子的另一副重担——家庭教育。

孩子成长的第一次区分就是从“家”开始,要不,为什么都是上帝赐予的小天使,为何有的孩子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而有的孩子却一切平平?

其实,作为父母要把“家”看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动力,要从家庭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发掘孩子的天赋,并适时引导,这才是成就孩子的教育之道。

-03-

家是培育孩子成长的土壤

有个智慧的人培养孩子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了。”不包办,把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拥有了责任心。

第二句话:“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情。”讲德行,告诉孩子做人的标准。

第三句话:“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来还有口饭吃。”无私的爱,无尽的爱!

而同样的问题,却有人所说的三句话就截然不同:

第一句话:“宝贝,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爸爸妈妈帮你搞定!”剥夺了孩子负责任的权利,培养出了没有责任心的孩子。

第二句话:“宝贝,出去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一定要还手!”基本的做人准则都没有教对,可能培养出“缺德”的孩子。

第三句话:“我告诉你,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别来找我!”有条件的爱,根本不是真爱。

-04-

家长是一种职业

教育的根是从家延伸出来的,而家的经营关键在家长。

一直在思忖把“家长”这种身份和责任用一个什么名词来形象而准确地描绘一番,不经意看到一个网友的个性签名——家长是一种职业,我的眼睛一亮,正说到我的心坎上。

能把“家长”这个光荣而沉重的头衔顶起,何不需要像对待一种职业一样敬畏和担当?

“温暖、和谐,亲密”这些字眼,是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养分”;

父母恩爱相处,同担责任,教育步调一致,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环境;

如果这样,我想就再也没有“事业成功,家庭失败”的说法了,至少会少些。

-05-

父母要做孩子的终身老师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要说,父母要做孩子的终身老师。

西方有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颇给人启发,说的是一个“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14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20岁:“爸爸有些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45岁:“我不知道是否要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生活是一本耐读的书。当孩子们到中年,或步入晚年时,才会更多地想起双亲,感念父母对自己人生影响,以至于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模仿着当年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所列这些想说明什么?我想说的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不仅要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工作,还要准备做好孩子的“终身老师”的工作。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病根在哪》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学前教育的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哪根长,哪根短》 【活动目标】 1.感知绳子的不同长度,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2.学习借助格子图确定路线的长度。 3.能通过仔细观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重点】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活动难点】学...
    2021-06-07 阅读全文
  • 孩子有“病”,根在家长 育儿的过程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自己成长的过程。有些家长虽然对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认识,但育儿理念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以下这些观念上的误区就容易导致孩子出"问题"。把早期教育的任务仅仅理...
    2022-01-08 阅读全文
  • 从国内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看国外学前教育 这些年,在大城市上小学变得越来越难,本应该寓教于乐、轻松自在的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家长们也是带着小朋友投身各种辅导班、特长班之中。有专家指出,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讲,要谨慎看待这种"学前教育...
    2021-04-23 阅读全文
  • 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纠正小学化倾向 今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上午教育部公布“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学前教育的相关情况,并介绍下一步工作思路。 小编了解到,在即将实施“全面二孩”的背景下,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
    2021-07-14 阅读全文
  • 学前教育费成年轻家长“心病”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学前儿童“入园难”问题。这是此问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解...
    2021-04-3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感知绳子的不同长度,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2.学习借助格子图确定路线的长度。 3.能通过仔细观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重点】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活动难点】学...

2021-06-07 阅读全文

育儿的过程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自己成长的过程。有些家长虽然对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认识,但育儿理念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以下这些观念上的误区就容易导致孩子出"问题"。把早期教育的任务仅仅理...

2022-01-08 阅读全文

这些年,在大城市上小学变得越来越难,本应该寓教于乐、轻松自在的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家长们也是带着小朋友投身各种辅导班、特长班之中。有专家指出,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讲,要谨慎看待这种"学前教育...

2021-04-23 阅读全文

今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上午教育部公布“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学前教育的相关情况,并介绍下一步工作思路。 小编了解到,在即将实施“全面二孩”的背景下,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

2021-07-14 阅读全文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学前儿童“入园难”问题。这是此问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解...

2021-04-3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