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我的话孩子愿意听: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发布时间:2021-09-24

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我的话孩子愿意听: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缺乏自信心和自立能力’,却没注意到可能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近日,劳动部育婴师资高级培训专家对记者表示:“想让孩子‘听话’,家长的着力点就是做一个‘我的话孩子愿意听’的父母。让孩子有主见也不难,但家长应该把着眼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能够把握’的美妙感觉。”

专家提醒: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意细节,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无论是学习、购物、吃饭、穿衣等生活的各方面,家长都应该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促使孩子在完整的选择过程中成长,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具体建议:

选择前

——给孩子更多机会去选择,尽可能少提或者不提意见,真正让孩子做主,让孩子从中自然地积累经验。

选择时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不提太多的意见,即便他们选错了,除非对他们造成伤害的,否则不要轻易纠正。不要害怕出“问题”,这是他们成长的必要途径和成本。

选择后

——假如孩子的选择是适合的,家长和孩子一起高兴。假如选择有误,家长也不要指责和讽刺,孩子自己已经从中获得教训。最好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说,下次依然给他们机会,“相信孩子下次一定会更好”。WwW.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给孩子自立的机会


给孩子自立的机会前段时间一个人带xx回了回家,从过年后一直为回不回老家这事跟老公争论。老公的意思是我一个人带着xx,不放心我一个人带着xx回家,特别是坐火车回家。但最后老公还是没争过我,结果就是我一个人带着xx坐火车回老家了。事实证明我还是很能干的,一路平安地把xx带回了老家。路上,xx表现得很听话,也很自立,一个人带着他,拖着行李,不可能还抱着,一路都在他自己走的,不但自己走路,还帮我拉箱子

一出门,xx就争着拉箱子,我想,他愿意拉就给他拉呗,事实上人家还真的拉动了,一个人从小区里拉到了外面马路上,很厉害

火车上自己玩玩具,玩完后,自己把玩具收进袋子里,非常地听话,自立

出了##火车站,外面下着雨,xx帮我拉箱子,我提包和打伞,这一刻觉得我家宝贝长大了,懂事了,有你真好

去到姑姑家,跟小表姐两个一见如故,很快就玩在了一起,平时他一个人是太寂寞了,好不容易有小表姐陪他玩,当然要玩个尽兴喽!

现在几乎家家都只有一个宝贝,个个都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好多家长养成了包办孩子一切的习惯。殊不知,这样对宝宝的成长不但没什么好处,还容易养成孩子懒惰,自私,无法自立的坏习惯。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次回老家,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事,而是我们这些大人剥夺了孩子们做事的机会!为了孩子,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吧!

相信孩子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很多家庭给孩子使用一个打不破的专用碗,孩子进餐就使用这个碗,这样做是基于担心孩子把碗打破。

周周没有固定的碗,我们一直是给周周使用和我们一样的瓷碗。周周打破过一次碗,那是在大约两岁多的时候,周周端着瓷碗吃饭,一不小心,碗掉到了地上!这是周周第一次打破碗,她非常惊恐地看着满地的碎片,哭了。当孩子看见一个完好无缺的碗由于自己的不小心变得支离破碎时,心中一定是非常懊悔和自责的,他们喜欢完整,不喜欢破碎。我宽慰周周,“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打扫碎片就行。”

我的宽慰让周周放松了许多,我们一起清理完碎片后,我又给周周拿了一个瓷碗,并鼓励周周自己想办法,要怎样才不会打破碗。周周见我如此信任她,又给她一个瓷碗,非常开心,笑容回到了小脸上。这一次,她是非常小心地把碗放到桌子上,左手小心翼翼地扶着碗,唯恐再一次把碗打破。在那以后,周周很少打破碗。相反,那些平时用不锈钢碗或者是塑料碗的孩子很容易打碎碗,因为他们的家长不信任他们,没有给他们用过瓷碗,令他们没有“陶瓷易碎”的经验。

在孩子第一次打破碗的时候,没有一个孩子是故意的。碗被打破了,可能是由于他们小手的笨拙,没拿稳才会打破。他们打破一次碗后,就会小心翼翼地使用他们的碗,想办法不再把碗打破。倘若因为孩子打破了一只碗就不给他们使用瓷碗,或者根本不给他们机会使用瓷碗,那么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家长的不信任,他们会觉得,“我可能只会给爸爸妈妈添乱,损坏爸爸妈妈的东西,我真是太不能干了。”久而久之,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会让他们怀疑自己,变得不自信。

我们成人在单位有了失误,如果主管再给我们一次机会,修正失误,会不会感受到主管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的心里会不会心存感激,从而更加努力工作,弥补失误?倘若主管不再给机会,而是把事情交给别人,我们是不是会觉得非常挫败,觉得主管不再信任自己?孩子的内心和我们一样,他们能觉察到我们的细小行为流露出的信息,只是他们不会表达,但是其影响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里。

我们不仅让周周用瓷碗吃饭,而且让周周帮我们收碗。这项工作在周周2岁的时候就开始了,第一次让周周收碗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些打鼓,担心她没走稳摔倒了,摔破几个碗是小事,倘若让碎瓷片割破脸就糟糕了。我偷偷地跟在周周身后,准备在周周要摔倒的时候随时保护。谁知周周发现了我,把我赶开,“不要妈妈保护!”是啊,既然让她收碗,为何又不相信她,还要亦步亦趋地跟着呢?我意识到自己太紧张了,揪着心退到了一边。第一次收碗,周周其实也是紧张而又激动的。她小心翼翼地两手端着碗,慢慢地一步一挪往前走,从餐厅到厨房,只有几步路,周周却走了差不多1分钟!当她踮起脚把碗放到了厨房的案板上时,周周激动地大喊起来:“我成功了!”“成功”这个词是周周最早学会使用的词之一,她也早早体验了“成功”的感觉。如果决定让孩子做某件事,就不要怀疑孩子是否能做好,一定要相信孩子,真正地放手。不要把紧张和担忧挂在脸上,而要埋藏在心里。

不过,在做某些可以预见可能产生危险后果的事情之前,家长一定要事先检查,排除隐患,尽可能避免危险的发生。比如2岁孩子收碗,一定要确保地面不潮湿,孩子的鞋是防滑的,挪开周围的障碍物,以防孩子万一摔倒磕伤。

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实践证明,很多事情孩子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家长没有相信他们,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机会。

父母也要会“听”孩子的话


“该干什么干什么,唉,越大越不听话。”家长们常常说类似的话。想让孩子听话——

“歪歪是我给吃给穿养大的,当然什么都得听我的,不然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歪歪爸正叽里呱啦地抱怨着。原因?其实很简单,放了暑假的歪歪着实在过一个 “快乐”的暑假——作业堆着不写,整天看电视;以学习名义买来的电脑,多半用来打游戏,有时甚至一打打到小半夜……要是跟他讲道理,他会跟歪歪爸讨价还价,“下午不打游戏?行啊,但晚上光看动画片不背单词……”让本来工作就忙的歪歪爸焦头烂额——

歪歪爸:无论我说什么,他的回答就三个字——“知道了”。

结果呢,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唉,歪歪是越大越不听话了。

精豆妈:你把和歪歪说话当一种负担了吧?

乖乖妈:谁让你平时说话,习惯对歪歪用发号施令的口气,“这不许、那不行”的,对孩子采用高压政策。

歪歪爸:歪歪不听话,与我说话有什么关系?

乖乖妈:“为什么爸爸能熬夜看电视而我不能?为什么爸爸星期天可以睡懒觉,而我就必须早起上兴趣班?这不公平!”这就是歪歪心里所想的,歪歪爸肯定不知道。他本来就觉得不公平了,再加上你的语言刺激,肯定会“造反”。

精豆妈:所以,他认为他要得到补偿——你不让我打游戏,那我就要看电视。

歪歪爸:歪歪要补偿?那我不是还得废嘴皮子和他讨价还价。

精豆妈:歪歪比你更急!讨价还价往往带来时间上的延误,如果因此影响他看电视、睡觉或者上课迟到被老师骂,别心软,让他自己承受后果,我就是用这个办法对付精豆的。

乖乖妈:其实,问题不在于“说什么、怎么说”,聪明的家长不仅是一个高明的说者,还是一个高明的听者。

歪歪爸:听?他好像连话都不想和我多说!

精豆妈:他不说你说啊,问问他最近喜欢玩什么,遇到什么新鲜事儿……

乖乖妈:歪歪肯定有过这样的情景,兴致勃勃地回到家,给你讲着学校里的故事。其实,他不需要你说,他需要一个忠实的听众,来和他分享。可能你没意识到孩子的这个需求,总觉得听孩子说话,是浪费了家长做家务、看电视的时间。

精豆妈:是啊,孩子放学回了家,也正是我最忙的时候,忙着做饭,忙着收拾家,每次精豆和我讲话,我总是一边忙,一边敷衍几句。

乖乖妈:这种情景会让孩子不愿意和你们交流。他会想着我不耽误爸爸、妈妈的时间,快点把事情说完,越说越急,越急越说不来,成了结巴,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说,变得不爱和家长沟通。慢慢地,他也会养成对什么事都不关心的毛病。那些在课堂上发呆、不爱发言的孩子,可能就是因为曾经缺少好的听众。

歪歪爸:你的意思是说,我说话时歪歪漫不经心,原因在我,是我犯了“不耐心倾听孩子说话”的毛病。

乖乖妈:对!听出孩子在想什么,才能对症下药、融洽感情。

精豆妈:我只知道跟孩子说话时,“知道了”、“别烦我”这些话千万不能说。

乖乖妈:别忘了眼睛是最好的表达方式,要睁大眼睛看着说话的孩子,这也是在告诉他,“对于你要说的话,我很感兴趣。”保持微笑,可以加入夸张的吃惊的表情。

歪歪爸:我回家做“试验”去!

用心听一听孩子的话(父母学校)


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聪明”做为父母他们大多都从心里认为自己生了一个天才,从自己的孩子会说话起就觉得他(她)与众不同,比别人家的孩子多了一点什么,将来一准儿会比谁家的孩子都出色。父母盼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比对自身的期望更强烈,也更有信心。但这期望往往只是海市蜃楼,经常会有落空的时候。因为父母总是戴着放大镜在看自己的孩子,那被无数的爱所放大了的优点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天天长大,日渐平庸的孩子让父母的失望越来越多,于是也就恨铁不成钢了,也就痛心了,但这只是父母的感觉,父母从不用心听听孩子的声音。父母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吃过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都多,自己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都多,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比孩子多得多,自己完全有理由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可是有时候事情并不如我们想的一样,经验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教育孩子时,不要总是对孩子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应该是平等的。作为父母,应该能够平静下来听听孩子的声音,这样才不会好心办错事。

当自己的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父母一定会痛心疾首,对孩子满心失望。愤怒的父母这时往往只想到拳头,认为再不管教这孩子将来就会成为监狱的客。即使孩子想解释自己的行为,父母既不相信,也没有耐心去听,我们只相信看到的,不相信你编的理由。父母的心可以理解,但这往往会让孩子受委曲,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等孩子长大后,他可能还会对这些事耿耿于怀,当他能够平等地与你对话时,他可能会故事重提,从而让你深深地后悔自己当时的行为。

多年前,有一位母亲,在她儿子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她发现他总是犯一个让她不能容忍的错误,那就是偷拿别人家的东西。她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这让她很恼火,家境并不困难的她,当然不能纵容儿子这样做。于是打孩子就成了她经常的节目,或者她也问过孩子为什么去拿别人的东西,但在她那怒气的阴影下,孩子早已什么也不敢说,只有瑟瑟发抖了。一次次打下来,疼在孩子身上,疼在她心上,但为了孩子将来不走上邪路,她还是不肯停手。

后来因此事多次失去工作的儿子告诉她,那时自己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因为自己什么也没有,向她要她又不肯给他买,他看到别人的东西,就忍不住去拿,想和你说说你又听不进去,到后来就有点难以自控了。是啊,一个孩子又有多大的自制力呢?当他看到那么有诱惑力的玩具时,早已把妈妈平时的教导抛到了耳后,只想自己拥有它,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个错误!如果她那时能静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强硬的打骂,也就不会有孩子身上的疼与自己心上的痛!教育孩子时,听听孩子的声音是多么必要!我们不要总是觉得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有了好的出发点就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也不要盲目地把书上的理论或别人的经验当成教育自己孩子的法宝。现实是复杂的,孩子是多样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个孩子或许多孩子都适用的方法可能对你的孩子却是一种心灵的伤害。如何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很少人走向成功的原因。当父母都不能成功地进行教育时,如何让孩子走向成功?

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必须是在对自己孩子的充分了解中摸索出来。作为父母,你完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面对这个问题,很多父母可能都会犹豫。是啊,人了解自己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是了解自身外的人了。孩子虽说与自己朝夕相处

请留给孩子独立选择的机会与权利


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选择能力。如果父母总是大包大揽,替孩子决定一切,孩子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父母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都是愚蠢的,只有妈妈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如果这样的意识一再地被强化,孩子的独立性就慢慢被抹杀了。

有一次,“妈妈俱乐部”的几个妈妈约好一起带孩子到餐馆去吃午饭。小孩的菜单和大人的不同,每个小孩都领到了两支蜡笔和一大张游戏纸,上面有各 种涂涂画画的游戏,背面印着菜单,列着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有汉堡薯条、比萨沙拉、意大利面条等等,还有几样是这家餐馆的特色食品。

我家三猪爱吃比萨,我把菜单上的食物名给他念了一遍之后,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吃比萨。”

同去的另一个中国妈妈坐在我旁边,悄悄跟我耳语:“想吃比萨到快餐店吃就好了,到这里来当然要点没有吃过的,你给他点个新奇的东西,他肯定高兴。”

我看看菜单,向三猪游说另外两种这家餐馆的特色菜,三猪不为所动,大声坚持:“我就想吃比萨。”

那个女友的孩子听三猪说要吃比萨,也跟着嚷嚷:“妈妈,我也要吃比萨,我也要吃比萨。”

坐在三猪旁边的老外小女孩本来都跟妈妈说好了要吃的东西,听到两个男孩点比萨,就扭头问她妈:“妈妈,我可不可以改主意?”她妈回答:“在服务员过来记下你点的东西之前,你都可以改主意,一旦他记下来,去告诉厨房准备了,你就不可以变了。”

女孩点点头说:“那我换一样,我也点比萨。”她妈妈点点头说好。

而女友和她儿子一直在拉锯,孩子要点比萨,妈妈坚持让他点其他的:“比萨可以到比萨店去吃,妈妈在家里也可以给你烤,到餐馆来吃饭就是要尝尝不 同的食物。”孩子撅着嘴都要哭了:“我不想尝新东西,我就要吃比萨。”妈妈小声哄他:“听妈妈话,妈妈为你点的东西你肯定喜欢吃,比比萨好吃一百倍。”

服务员手拿笔纸过来记菜名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都是自己告诉服务员他们要吃什么,只有女友没让孩子说话,她替孩子点了。

等到大家的饭都上来了,三猪和女孩一边大嚼比萨,一边吃配的胡萝卜条蘸酱,好不快活,其他的孩子也都兴高采烈地吃着自己点的食物,只有女友的男孩闷闷不乐,看着眼前的食物,不动弹。其实在大人眼里他妈妈替他点的食物看着真是比比萨要好很多,可他就是一副不开心的样子。

孩子从这件事中得到的信息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妈妈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都是愚蠢的,只有妈妈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如果这样的意识一再地被强化,孩子的独立性就慢慢被抹杀了。

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不是靠父母和老师口头上的表扬和吹捧得来的。要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还得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展现自己,通过自己和伙伴的认同来逐步建立。作为幼儿园,应该给孩子多创造这样的机会,让孩子的性格得以施展。

案例重现:亮亮是班里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男孩,平时不声不响,主题活动时也不爱举手发言,更不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同伴交往,缺乏足够的自信。

一天早上,晨间谈话后,我按照惯例,请一些孩子担当组长,就问:“谁愿意做今天的组长呀?”,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举手,亮亮也畏畏缩缩地举起了小手,我连忙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请他做了今天的组长,他显得很高兴。吃点心时,他忙着整理桌子;吃午饭了,他认真地分着饭碗……傍晚回家前,我在大家面前表扬了他,小朋友们也为他的尽责鼓起了掌,亮亮露出了羞怯的笑容。

从那以后,我发现亮亮主动参加活动的次数多了,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由此,我想到了集体活动对幼儿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在集体活动中应该更加注意让幼儿获得成功,有愉悦感。

一段日子过去了,在一次故事表演活动中,亮亮居然举手好几次,而且每次的回答都较准确。大家都为亮亮的进步而高兴,亮亮也活泼开朗不少了,与同伴、老师间的交往也多了。

教师感言:

看着亮亮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看来,集体生活中的组长工作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幼儿在集体中,往往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当他们完成某一项工作时获得了体验,也增强了其自信心,当他再度面临问题时,便能充满自信地克服困难。

相信孩子,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在我们这次的家访中有一个年龄特小的孩子,他叫辰辰是8月30日出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偏弱,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小便,在园会经常小便在身上,所以每天上幼儿园都会带好几套衣服。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到家长虽然认识到了自己的孩子在这些方面是偏弱的,但是总以孩子还小为由,件件事情都由成人包办,甚至小便,大人会抱着去小便;吃饭自然也是成人喂。使得每天上幼儿园都要带好好几套的换洗衣服,在园的吃饭也是需要老师喂才行。对此,我想从两方面谈谈我对这位孩子家长教育方法的一些体会。

一、不要因为孩子小,而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

在与该家长的交谈中了解道:家长认为孩子在班中年龄小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是正常的。其实这位孩子家长的想法不难理解,因为小的缘故,而没有达到能力上的要求,等他大一点的时候就会学会的。可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位家长一味地剥夺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那么他不是始终都不会了吗?其实不光是这位家长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的家长都抱有这样的思想。他们把孩子本该会做的、能学会的事情都一手包办了,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该学会的事情,孩子还是没有学会。那么就会养成依赖成人的习惯,也就有了现在很多大学生去外地上大学,不会自理,而哭着嚷着要回来的现象了。

二、不要因为想当然,而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孩子的想法

从这位家长的交谈中还了解到:让孩子学习了自己小便,可是他学不会,所以就不学了。可以看出家长有这份培养幼儿学习新本领的心,但是尝试了几次以后,就觉得是因为孩子小,还没达到会的标准,所以就不学了,干脆家长一手包办,等他长大一点以后就会自己学会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长有着想当然的心里,他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想法;他以孩子学不会的想法,想着自己应该包办做的事情。所以我想对家长说:多从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的想法吧。其实虽然小,很多孩子学习新本领、认识新事物的欲望还是很强的,可是往往由于家长的一手包办而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也许一次孩子没有成功,二次还是失败,说不定三次、四次以后孩子就学会了呢!所以我想如果家长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想法,多给予一些锻炼的机会,那么成功也许就会在眼前的。

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每个孩子也是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为什么有的孩子懂得知识多、能力强,而有的孩子懂得知识少,能力弱呢?我想很大的因素还是家长。只要我们家长相信孩子,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那么孩子的收获一定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想对家长说:相信自己的孩子,他是可以的!

喜欢《我的话孩子愿意听: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给孩子多些选择的机会 又到午餐时间了,香香的饭,小朋友看见了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咦,周加怎么了?他在拨弄着饭,眉头也皱了起来。我走到她的身边问:“怎么了,周加?”她低头不语。“是身体不舒服了吗?”我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没...
    2021-11-26 阅读全文
  • 多给孩子机会 在本周的周末活动中,我请孩子们自己大胆地表演节目,通过努力来争取获得小红花、小食品。能力强的小朋友都跑到台上大声地唱着歌。这时,我听见了身边的涵涵小朋友和着音乐轻声地唱着,唱得很好很有节奏感。于是我就...
    2020-12-07 阅读全文
  • 给孩子自主选择 当今社会,五花八门的兴趣班比比皆是。于是,做父母的也跟着忙得不亦乐乎。今天流行“珠心算”报一个,明天看到“钢琴班”招生也报一个,听到邻居家孩子在上“英语班”也赶紧报一个,惟恐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少学了...
    2020-10-13 阅读全文
  • 给孩子自立的机会 给孩子自立的机会前段时间一个人带xx回了回家,从过年后一直为回不回老家这事跟老公争论。老公的意思是我一个人带着xx,不放心我一个人带着xx回家,特别是坐火车回家。但最后老公还是没争过我,结果就是我一个...
    2020-10-22 阅读全文
  • 给孩子认错的机会 刘慧华是我班表现很出色的孩子,所以在“星星榜”栏中她的小星星最多。一天,刘慧华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你对我们这么好,我也奖给你一个小星星吧?”“谢谢,那是老师对你的奖励,好孩子的见证。”“老师,我有好...
    2020-05-27 阅读全文

又到午餐时间了,香香的饭,小朋友看见了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咦,周加怎么了?他在拨弄着饭,眉头也皱了起来。我走到她的身边问:“怎么了,周加?”她低头不语。“是身体不舒服了吗?”我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没...

2021-11-26 阅读全文

在本周的周末活动中,我请孩子们自己大胆地表演节目,通过努力来争取获得小红花、小食品。能力强的小朋友都跑到台上大声地唱着歌。这时,我听见了身边的涵涵小朋友和着音乐轻声地唱着,唱得很好很有节奏感。于是我就...

2020-12-07 阅读全文

当今社会,五花八门的兴趣班比比皆是。于是,做父母的也跟着忙得不亦乐乎。今天流行“珠心算”报一个,明天看到“钢琴班”招生也报一个,听到邻居家孩子在上“英语班”也赶紧报一个,惟恐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少学了...

2020-10-13 阅读全文

给孩子自立的机会前段时间一个人带xx回了回家,从过年后一直为回不回老家这事跟老公争论。老公的意思是我一个人带着xx,不放心我一个人带着xx回家,特别是坐火车回家。但最后老公还是没争过我,结果就是我一个...

2020-10-22 阅读全文

刘慧华是我班表现很出色的孩子,所以在“星星榜”栏中她的小星星最多。一天,刘慧华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你对我们这么好,我也奖给你一个小星星吧?”“谢谢,那是老师对你的奖励,好孩子的见证。”“老师,我有好...

2020-05-2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