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遇到孩子的性问题应如何回答?

发布时间:2021-09-28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遇到孩子的性问题应如何回答?”,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我是怎样来的?”“我是由哪儿生的?”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提问,是采用欺骗和怒斥的做法,使孩子减少了对父母的信任和尊重,在性问题上产生神秘感和不正确的态度。

正确的对策是:不主动去问、不主动去讲,有问必答、不说谎,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简略真实的回答。妈妈可以正面告诉孩子“你是我生的”,还可以进一步告诉他,所有的孩子都是妈妈生的,母亲在孕育孩子时要付出很大的辛苦;生孩子、养育孩子,母亲要有巨大的付出。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达到了教育孩子热爱母亲、尊重母亲的目的。

有些父母难以启齿,则可用比拟植物、动物的方法进行解释,如“小孩子从哪里来的呢?”父母可以说,爸爸妈妈相爱了,爸爸在妈妈的肚子里种下一颗种子,种子慢慢发芽,渐渐长成一个小人,小人成熟后妈妈就把他生出来,让他见见这个美好世界。对于这个答案小孩子会很满意的。

男孩子和女孩子有什么不一样?

有些孩子会向父母提出问题:”为什么我有小鸡鸡,隔壁的小美没有?”“为什么我蹲着小便?小男孩为什么站着小便?”有的父母随便骗女儿:“你的小麻雀飞了”;或是骗儿子:“因为她从小不听话,被她爸爸用剪刀剪掉了。”这样的教育不但对子女性心理的发展有害,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正确的对策是:启发孩子,让孩子观察男孩和女孩还有哪些不一样,如“裤子不一样”,“上衣不一样”;然后,父母抓住机会向孩子解释:“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样的,但其实女孩也有相同的器官,不过女孩子的是在肚子里面,从外面看不见”。

但怎样让孩子了解“身体器官”是什么呢?三岁之前,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让孩子抚摸父母的身体,告诉他们“这是阴茎,这是阴道,这是乳房”,还要告诉他们,性器官很娇嫩,要好好保护,教导宝宝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性器官。当然,父母和孩子之间异性共浴,有时间限制,同性共浴也应在五、六岁时停止。

爸爸跟妈妈一起睡大床,我为什么要睡小床啊?

当孩子提出这类问题时,可告诉孩子:“因为爸爸妈妈相爱才在一起睡”;也可给孩子提供柔软的布娃娃,说:“你喜欢布娃娃,你也跟布娃娃一起睡吧”。另外,给孩子创设一个童趣的、舒适的环境,培养孩子勇敢、独立的精神。

孩子,特别是男孩过于依恋母亲,这会影响他的心理发展。让孩子逐渐脱离妈妈的怀抱,也是性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三岁左右,孩子就可以和父母分床了。否则,一是对父母感情不利,孩子在身边,夫妻性生活有诸多不便,若是给孩子发现父母在被子下做爱,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可能孩子在中午睡觉时便会模仿父母的样子,产生误导;二是对孩子的交往能力和独立性也有影响,从而影响性心理发展。如果家庭经济充裕,可以更早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条件。YjS21.coM

教导孩子保护自己

父母在以自然方式跟孩子谈“性”及“生儿育女”的情形时,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和隐私,且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时常提醒、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以免受到不肖之徒的伤害,这包括:

父母在穿衣、更衣的时候,应注意到个人隐私的问题;而且父母本身的亲密关系和举动,也要有所避讳,以免孩子错误联想,有样学样。

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己身体,如“不让陌生人随便触摸自己的身体”。

对于孩子有不当触摸身体行为及举动时,父母应予以制止,并向其解说此行为不当的原因:“有礼貌的孩子,是不会随便把裙子掀起来,也不会乱摸身体的。”

如当孩子有玩脱衣服游戏等不雅观的行为时,不应立刻采取高压政策,强迫孩子停止或处罚孩子,而不予以解释问题症结所在,此举动容易引来反效果。

发现孩子有不当行为时,找出一些有趣、更吸引注意力的事,来转移孩子的目标;平常假日或空闲时间,可以带孩子到郊外和公园,接触大自然或增加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不要让幼儿只待在封闭的室内空间,接触面越广,可转移注意力的事件越多。

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者,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师。要以自然、正常的态度,教导孩子正确的性观念,不要放弃自己的权利,而让一些不合格的误导者,教坏你的孩子,让他对“性”有错误的想法和观念。要让孩子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吸收性知识,使他的人生有个健康、美好的开始!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问这些尴尬"性问题"该怎么回答


孩子问这些尴尬"性问题"该怎么回答

孩子到了三岁,会突然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身体感兴趣了,特别是在自己与妈妈、爸爸的比较中,产生了好多疑问:妈妈为什么要戴“布兜兜儿”?爸爸为什么站着撒尿?对于孩子表现出的好奇,我的态度是:既不大惊小怪,也不躲躲闪闪,当然也不能太“郑重其事”了——毕竟孩子还太小,很多东西理解不了。我会像对待她提出的其他问题一样,真实清楚而又自然地回答他,态度语气就像她问树叶为什么秋天会落下一样。

问题一、你的“咪咪”为什么那么鼓?

有一天上床关灯后,她突然指着我的胸部问我“你的‘咪咪’为什么那么鼓?”

我说:“那是因为妈妈是大人呀,就像你会长高一样。”

“那我的咪咪也会长到那么鼓,对吧?你的咪咪为什么会有水呢?”

“那是因为你小的时候还没长出牙齿,只能吃奶呀,咪咪就像你的‘饭盒’,里面盛着你的饭,等你吃完了,妈妈就赶快再生产新的奶,把你的‘饭盒’装得满满的,一点也不让你挨饿。”

我的“饭盒说”显然让她满意,于是她信心十足地说:“妈妈,我觉得将来我的咪咪一定会很有水,我的小宝宝一定能吃饱,就不用喝奶粉了,因为我从小身体就很健康,很长时间不长病!”

孩子的问题有时真的很难回答,一本正经地与她讨论,只怕会让她更加迷糊,还不如做她的朋友,听懂她的意思,并以她能听懂的话来回答她。

问题二、你为什么要戴“布兜兜儿”?

有阵子孩子喜欢玩弄我的胸罩,不知为什么她管这东西取名叫“布兜兜儿”。“你为什么要戴布兜兜儿?舒服吗?”

“因为大家认为这是个神秘的重要地方,我得把它藏起来,保护起来呀,不让别人看见。”

她听了很认真地对我说:“我长大了也要戴布兜兜儿,那种粉红色的,带花边的。”

“好呀,等你长大了,妈妈一定陪你去买你说的那种粉红色的,带花边的,你戴上一定会很好看呢。”

她听了很高兴,满脸向往的神情。有时胸罩晾干了我会让她帮我放到抽屉里,就像放其他衣服一样。看到我买回的时装书上有各种胸罩,她会兴致勃勃地与我讨论哪一款漂亮,哪一款适合我,就像讨论书上的鞋子、手袋、裙子一样自然。

问题三、你洗澡时什么样子?

有句话说的好,认识苹果的最佳时候就是孩子吃苹果的时候。

有段时间孩子喜欢看我洗澡,我一洗澡她就跟进卫生间,直盯盯地看。虽说我们俩都有些不自在,但我还是尽力放松地该怎么洗就怎么洗,还不时给她说几句话,“你长大了,也像妈妈这么站着洗,先洗头,再洗身上,像这样。”

大约三四次“参观”之后,她的好奇心减小了,这时我才对她讲:“妈妈洗澡的时候你最好在外面玩,因为每个人都不太喜欢别人看自己洗澡,有点不好意思。”她愉快地答应了。现在有时偶尔我在洗澡,她进来小便,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再留意我了,因为她已经知道“妈妈是什么样了”,跟她自己一样,只是大了一号而已,好奇心满足了,就不再关注了。

问题四、为什么不可以光屁股?

有一阵,她喜欢恶作剧般地突然在你面前脱一下裤子,扭一扭她的小屁股,又坏笑着马上提上。上厕所也是离得大老远,早早地褪下裤子,一路光着小屁股,笑着看着你跑进卫生间。

我就趁洗澡的时候,指着她身上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神秘的地方,是不能让别人随便看的,得好好地藏起来。”

“那为什么这里是神秘的地方,不让别人看呀?”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每个人都有,只是大家都觉得不该让别人看到这里,大家都这样做,形成了习惯。”

后来她再褪裤子的时候,我就轻声地提醒她“不要让别人看到你那神秘的地方哟”,她马上就心领神会了。现在她上卫生间甚至要关上门呢。

问题五、我怎么不能站着撒尿?

有一次她提出:“我想像男孩儿那样,站着尿尿。”

我答应了她,在当晚给她洗澡时,对她说:“来,试试站着尿尿是怎么回事儿吧。”她得意地学着男孩的样子尿了一次。试后不好意思地笑着回答:“会尿湿裤子,不舒服。男孩儿怎么就不湿裤子呀?”

我记得看到过“茶壶”的比喻,很贴切,就找来一把茶壶,灌上水,演示给她看,“男孩子有个茶壶嘴儿,所以不会尿湿裤子,女孩子就没有,男孩女孩不一样呢,对吧?”

问题六、你用尿布了?

有一次我在卫生间换卫生巾被她看到,她好奇地问:“你用尿布了?为什么要用尿布?”

“我害怕来不及,弄脏了衣服”

“那你早点去卫生间,就来得及了。流血疼不疼?”

“妈妈不疼,过几天就会好的,但有些人可能会疼,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长大是不是也会流血?为什么会流血呢?”

“因为妈妈现在不需要这些血了,就把它排掉,就像吃的东西过了期,变质了,就得扔掉一样。女孩儿长大了都会流血的。”

有时她会在旁边看着我换,很自然地,就像看我叠衣服一样。

问题七、我能跟爸爸结婚吗?

一天,她看到两只蜻蜓叠压在一起,就问:“他们怎么压在一起了?”

“那两只蜻蜓你喜欢我,我喜欢你,他们结婚了。”“我想和爸爸结婚。”

“那恐怕是不行,因为妈妈已经和爸爸结婚了。”“那我就和笑笑结婚吧。”(笑笑是她的小伙伴。)

“还是不行,你是女孩,只能和男孩结婚。将来你会和一个你最最喜欢的男孩结婚,当然,他也得最最喜欢你才行。”

在给孩子讲科普图书的时候,遇到植物的授粉、动物的交配,我们从来不刻意回避,就像讲其他部分一样,自然地告诉她,甚至把动植物和人结合起来讲,互相佐证解释,她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她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从少儿人体百科上知道了小娃娃是怎么长大出生的,从DISCOVERY中看到了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她长大后,就不会对这类事情少见多怪。

我以为小孩子对性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自己没见过,没玩过的东西一样,大人不必大惊小怪,在最自然、最真实的场合下让孩子轻松地认识最自然的东西,就像在麦地里认识小麦,在果园里认识苹果,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会大有好处。我相信孩子长大后,不会因为要戴胸罩而感到别扭,不会因为初次流血而惊慌失措,因为她会记得"妈妈就是这样的",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如何和孩子谈论性问题?


为什么许多家长在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感到困难?这是由于许多家长感到他们知识有限。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有关性方面问题,孩子知道得越少越好,担心对孩子谈论这些问题会导致他们过早地进行性行为的尝试。

再有我们中的许多家长也从来没有与自己的父母谈论过有关性的话题,不知道该怎样对孩子说。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学习一些有关性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了解一些与性教育有关的知识。有了比较足够的知识准备,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才会有自信心。父母亲的自信心是轻松而有效地实施性教育的关键。

如何与孩子谈论性问题,下面一些观点可供家长参考。

1.教给正确的名称

要尽可能地教给孩子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名称,如阴茎、外阴等。这将有利于你与孩子更精确和方便地交流性方面的问题。身体上各部位的正确名称也有助于你向孩子解说什么是性侵犯。孩子也可以清楚地向你叙说是否有性侵犯发生。

2.不要等待发问

有时家长感觉孩子总也不问问题。其实,有时也没必要等到孩子发问才开始谈论。父母可利用身边或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与孩子一起进行讨论。向孩子阐述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为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应该采取的预防方法,以及事件发生之后,应该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当你不知道的时候要承认它

有时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或根本就不知道。这没有关系。向孩子承认自己不知道。好的办法是与孩子一起查资料,去寻找答案。通过这件事也可使你在孩子面前树立一种诚实、为孩子解决问题的榜样。

4.你做的和你说的一样重要

父母应注意孩子从大人身上得到的非语言信息。如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忠诚、共同承担家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对工作认真负责、诚实守信等等都会通过父母的行为传递给孩子。

5.尊重你的孩子

以下讨论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将影响你的孩子如何处理青少年及以后成人的性问题。这三个因素是:自尊、隐私和如何做出决定。

(1)帮助孩子建立自尊

自尊是正向的自我观念,是一种对自己的尊重和喜欢自己。良好的自尊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表扬和支持可促使儿童建立自尊,一味地批评不利于儿童建立自尊。

父母在帮助儿童建立自尊方面似乎有着自然的能力,你看,当孩子最开始试图说话或学习走路的时候父母给孩子以极大的鼓励。孩子的自信、自尊需要来自家长的鼓励,而且这种需要一直持续到青春期。

国外有研究表明,自尊心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值得受尊重的青少年与其他青少年相比极少有与性有关的问题。自尊心强的青少年开始性行为的年龄晚,一直到比较成熟的年龄才开始。因此,应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自尊心,这也是使他走向成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2)尊重孩子的隐私

隐私的概念应该从开始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起就灌输给他。一个学步的小孩当他被告诉某些东西是别人的不能动时,他就有了某种最初的拒绝的概念。告诉孩子,生殖器是人的隐私部位,在没有得到我们自己允许的情况下其他人无权看或摸这个部位。告诉孩子不要摸其他人的生殖器。

当告诉孩子大人需要隐私的时候,同时也要给予他们隐私的权力,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尽可能早的尊重孩子的隐私愿望,当他们长大时就应完全尊重他们的隐私。这就是说,当孩子上学的时候不要搜查他们的房间,不要偷看他们的日记和信件,不要背地里监视他们。允许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在与孩子讨论某些问题时要注意听,不要过多评论,让孩子觉得,父母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可以与父母平等对话。这样孩子有什么事情也愿意和你说。父母一样可把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是非的标准清楚地告诉给孩子。

(3)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做决定

发展孩子做决定和自我判断的能力也是性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的孩子做出的有关性的决定,多数情况下是自己私下里做出的,也就是说都是我们不在场没有指导他们的情况下做出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遇到的情况和做出的决定也会变得更加复杂。父母要教孩子做决定的技能,告诉孩子有关信息、价值观、自信,怎样去做会有最好的结果,并尽可能早的让他们有自己练习做决定技能的机会。在学习做决定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责任感。支持孩子做出决定并尊重他们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多数孩子将面临着与性有关的情境,不得不做出他们的决定,他可能需要知道什么是一个安全的约会或社会郊游,什么情境潜伏着性侵犯的危险。对一些情境如何做出较好的决定将部分取决于他们在儿童早期发展起来的技能和信心。

五招巧妙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


五招巧妙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

对于孩子的性教育要分年龄阶段,同时还要掌握与孩子交流的基本技巧。

第一,对孩子的性提问绝不应回避。

性科学研究发现,每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即可在父母的指导下掌握区分性别,尽管他并不明白何以要区别彼此,但对异性产生的某种程度的回避和距离感已成潜意识,所以当孩子向你提问任何与性相关的问题时,往往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一口回绝,认为这个不该是小孩子问的问题,或者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困惑,并且很可能使好奇心演变为心理的阴影,为今后的成长设置障碍。

第二,尽可能多掌握一些性科学知识。

尽管性科学所包容的学科范围极其广泛(生理病理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每个人都不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但尽可能多涉猎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必要。不要因为你不懂就想逃避,要知道性教育引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举足轻重,所以你多付出一些,孩子也就多获得一些。

第三,不要过分担心尺度问题。

多数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的问题超过了他的年龄,讲得多了会不会产生副作用?其实,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有层层步骤的,每一个年龄段所提出的问题都有差异,一旦了解,孩子绝不会像科学家那个追根溯源。三四岁的孩子可能对"宝宝就像一粒种子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这样的回答满意了;对十三四岁的男孩偶尔的自慰不会对身体产生大碍,一定会安抚其躁动的内心,他多半不会再进一步问你自慰的方式都有哪些。

第四,预先做些示警工作。

过早接触性行为对孩子的生理、心理两方面均会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对孩子"示警"很有必要。比如,对年幼的孩子灌输异性触摸自己私处是不友善的行为;对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过早与异性进行性接触很可能对性器官产生危害,感染众多疾病,并可能为未来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待生理、心理两方面均成熟之后才可以接受健康文明的性生活;学会洁身自好比学会使用避孕套更安全等等。

第五,引导孩子识别"真假"。

现在各种媒体良莠不齐,其中一些对性行为的描述往往背离了科学的宗旨,代之以单纯的感官刺激,当孩子难以避免地接触到这些东西时,不要简单地呵斥,而应该把这些描述中反映出的夸张、虚假等非科学的内容予以剖析,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和健康。

家长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家长如何回答孩子问题上星期学习《家长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爱提问题,表明他有求知欲,我们家长应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充分利用孩子渴望求知的机会对他实施各种知识教育,培养他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一.解放孩子的嘴巴

在我们家的平时教育中,我们一直是鼓励孩子提问的。对于孩子的提问,我们都是耐心回答的。所以**比较爱说话。在学校课堂上,老师说他是班级回答问题的主力,而且很积极举手回答。

二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

对孩子的问题一定要有耐心。有时**会对一个问题很长时间,孩子的思维与我们大人不一样。

三用孩子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孩子的思维是跳跃的,他们喜欢用想像来思考答案。所以我们父母要学会用孩子的语言来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孩子就喜欢和我们交流。比如前一阵,**掉了一颗牙。他在书上看到一个故事,说有牙仙子晚上会来收孩子的乳牙,就问了好多问题。以下就是我与**就牙仙子的对话

**“妈妈,我今天下午掉了一颗牙,书上说是乳牙,我把它包好放在枕头底下了,你说牙仙子今晚会不会来取走我的乳牙,牙仙子会送什么礼物祝贺我长新牙牙呢?”

“奥是吗,那颗松动的牙终于掉啦?恭喜你啊,**马上有新牙长出来了。奥,还有牙仙子来取**掉下的乳牙啊?你咋知道的,爸爸妈妈咋不知道呢?”

**很神秘的趴在我耳朵边小声说“嘘,我是在书上看到的,小熊维尼第一次掉的乳牙放在枕头下,牙仙子就给取走了,牙仙子还托小豆给维尼带来一件礼物的,所以我也把我的牙放在我的枕头底下,等牙仙子取走,妈妈牙仙子会取走我的牙吗?送啥礼物给我祝贺我呢?”

原来是这么回事,还要牙仙子送礼物的。“**,是这样啊,牙仙子会取走你的牙的,至于送啥礼物,那看明天早上你枕头底下有啥礼物了,那赶紧睡吧,要不牙仙子都不好来取你的牙了。”

**赶紧闭上眼睛,想一想又睁开眼睛“妈妈,我的牙上有点黑,你说牙仙子喜欢白牙还是有点黑的牙?”

呵呵又担心这个了“牙仙子肯定喜欢白的牙的,白的牙说明小朋友讲卫生爱清洁,没有蛀牙。虽说你的牙有一点黑,第一次牙仙子估计不会和你计较的,但你以后要注意力,不能吃糖了,要不牙仙子就会不来取了。”

**点点头,又问“妈妈你说牙仙子是从哪里进我们家来取我的牙的?窗户还是大门?那你回头告诉爸爸姐姐别让他们把们关死,给牙仙子留点们好来取牙。”

呵呵小脑袋瓜里问题可不少“我也不知道,我估计是从门缝进来的,因为他们是仙子,都得等我们睡着后来取的,那让爸爸把门不反锁了,留点们缝好让牙仙子来取牙。你赶紧睡吧,要不牙仙子都等急了。”

**赶紧点头“妈妈,你们也赶紧睡吧,让牙仙子早点来取牙,早点送礼物给我。”呵呵,还不忘牙仙子的礼物。

孩子的思维就是童话式的,所以我们大人就要用孩子的语言与孩子对话。

四认真回答孩子的性问题

**对性的问题问的还不多,就只有一次问我他是怎样从我肚子出来的。由于生**时是破腹产。所以我就告诉**他是阿姨手术从妈妈肚子抱出来的。

五怎么面对无法回答孩子的问题

有时**问的问题我回答不上来,我一般采取(!)我就告诉他,这个问题我还不确定,等妈妈确定好了我再告诉他。

(2)我告诉**有个地方知识是非常全的,那就是书本,从而引导**多读书,现在**遇到问题,**都会自言自语,去书里找找。

(3)我们有时会和**一起到网上去查找答案。

所以我们家长要不断的认真学习,正确回答孩子的问题。我们如果遇到自己也不会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爱面子,不懂装懂,不负贵任地糊弄孩子,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答案。知识是孩子要记一辈子的。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如果回答不出来,我们不要顾面子,要诚实和孩子说明白。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查书,或上网查找答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我们的孩子,我们给孩子作出示范,孩子以后也会养成遇到问题,向书本请教的良好习惯。

我们在日常亲子沟通中也要讲究方法,引导孩子去思考问题、我们回答孩子的提问,要启发式的教育,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不一定马上回答,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思考。我们还可以启发孩子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遇事思考的习惯。

今日话题:面对孩子的“怪问题” 家长该如何回答?


在孩子眼中,这个世界如童话一般,好多事情无法理解,此时,他们便开始问爸爸妈妈“为什么”。这让很多父母头疼不已,甚至有的问题家长们都不知道答案,例如~

这些“怪问题”孩子有没有问过你呢?

1、为什么下雨后蚂蚁会从地底下爬上来~

因为蚂蚁住在它的地下宫殿中。尽管科学家们不能确定,但他们还是认为,雨下得很大的时候,蚂蚁的地下宫殿里会积很多水,蚂蚁怕被淹死,所以就会爬到地面上来。

2、为什么长颈鹿有那么长的脖子~

因为长颈鹿爱吃长在大树顶上的新鲜叶子,但这些树非常高,为了吃到这些叶子,长颈鹿就一定要有很长的脖子才行。有些长颈鹿的脖子有2米多长呢!

长颈鹿的脖子虽然很长,但是它们脖子里的骨头却和我们人类的一样多,只是它们的每块骨头都很长而已。

3、我们为什么要住在房子里~

我们只有住在房子里才能抵御坏天气,抵御夏天炎热的太阳和冬天寒冷的北风。世界各地有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房子,这主要取决于人们居住的气候环境。比如那些居住的河畔的人,常常用竹子或木头将房子支在半空中,以抵御洪水的侵袭。

各位亲爱的宝爸宝妈们,您家的孩子经常问您什么问题呢?您又是怎么回答的呢?你们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家长的感想吧!

@小草莓的妈妈:一个问题会引发很多问题,家长脑洞一定要大啊!

@甜甜妈妈啊:觉得孩子像一个十万个为什么……

@一个小星星:有时候在玩不想吃饭,就会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啊?为什么会饿啊?为什么会长高啊?……

@今天是晴天的:每次问我都要回答很长时间。

@浩浩妈2010:这个年纪是好奇心,我会看看十万个为什么书或者百度看下回答~

如何回答孩子的提问


家长认真对待孩子提问意义重大

孩子好提问题,说明孩子好学习,爱动脑筋思考问题,求知欲旺盛。这是优良的品质,家长要精心呵护。那么,怎样呵护孩子的好问精神呢?

孩子天生地好奇。好奇必然导致好问。看到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或事物,看到同他熟悉的东西或事物不一样时,往往就会缠着父母问这问那,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爸爸,这是什么?”“妈妈,那是怎么回事?”表明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通过提问题,可以认识未知的世界和事物,获得知识,开阔眼界。

德国十九世纪的著名教育家福禄倍尔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渴望知识的孩子,会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是什么?——每一稍能满足孩子的答案,就给孩子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界,儿童分别地从各方面学到语言,把它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媒介。”

家长回答孩子的问题,既能够获得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还可以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好问

因此,对于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首先要以积极的态应对。

所谓“积极的态度”:

一是要欣赏、赞扬、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好问的精神,听到孩子的问题,要由衷地高兴;

二是要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让孩子深切地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问题也很关注,以家长的情绪感染孩子,强化孩子的好问精神;

三是要努力用生动形象的、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耐心地给孩子讲解,回答提出的问题,不要让孩子失望;

四是尽量不用论证的方法给孩子进行问题的解释,要多用贴切的比喻,即用孩子熟悉的事物或故事打比方,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尽一切可能讲清楚,说明白,直到孩子满意。

在这个问题上,鲁迅先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据鲁迅夫人许广平回忆:有一次,鲁迅先生靠在藤躺椅上,海婴骑马式地坐在他的身上,边吃边谈天。鲁迅一一回答孩子提出的幼稚的问题:

“爸爸,侬(你)是谁养出来的呢?”

“是我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

“侬的爸爸、妈妈是谁养出来的?”

“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

“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一直从前,最早的时侯,人人是哪里来的?”

这样子追寻到物种原始来了。告诉他是从子--单细胞--来的,但是海婴还要问:

“没有子的时侯,所有的东西都从什么地方来的?”

这问题不是几句话可以了,而且也不是五六岁的幼小心灵所能了解,在盘问了许久之后,回答不清了,就只好说:

“等你大一点读书了,先生会告诉你的。”

解答孩子的问题力求准确无误

第二,在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时,要努力到正确无误,切不能摸棱两可,给孩子以错误的概念。

孩子初次来到这个世界上,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渴望了解接触到的一切,认识所面临的事物,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到处寻求、吸收知识。小孩子的心理就像一张白纸,第一次接触到的知识,会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记忆里。中国有句成语:“先入为主。”意思是以先听到看到的为主,其他的难于理解接受。先接受了一种说法或思想,无论是对是错,都会以为是正确的,有了成见,后来就不容易再接受不同的说法或思想,甚至予以排斥。因此,回答孩子的提问,要力求正确无误。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简单、浅显,回答起来也比较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他们提出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深奥,假如不能立刻做出准确的回答,就要查阅一下有关的资料,给孩子一个科学的答案,或给予一个恰当的回答。作为孩子的“首任教师”,家长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千万不能认为小孩子好“糊弄”,为了维护家长虚假的“面子”,而假装“圣人”,“强不知以为知”,不懂装懂,给孩子似是而非、摸棱两可的回答。

比如,有家长在教小孩子算术的时候,就这样告诉孩子说:“加法、乘法的等数一定多,减法、除法的等数一定少。”孩子以为这是“规律”,记等牢牢的。等到孩子上学以后学“正负数”时,就会遇到麻烦。

最好能够做到即问即答

第三,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当即做出回答。

小孩子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即兴式的,就是对眼前的事物、景物、环境或情况,临时发生兴致而提出问题,诸如“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这是怎么啦?”孩子常常是迫不及待地希望马上就能得到答案。这就要求家长反应要灵敏,最好不要拖延时间。因为有许多的事物、景物、环境或情况的出现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甚至是“稍纵即逝”,稍一迟疑就会消失,从而失去教育的大好时机。比如孩子发现了天上的彩虹,或是孩子在乘坐汽车发现了一个新鲜、奇异的景物,等等。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迅速做出回答,及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就要求家长平时必须加强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切实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那是不行的。

不见得都给予现成答案,最好给孩子留有思考的余地。

第四,有时候回答孩子的问题,最好给孩子留有思考的余地,以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孩子提出的问题,有时是“一无所知”,完全不了解,家长就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如果家长知道孩子曾经看到过类似的事物和景物,或经历过类似的场合和情景,家长就不见得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可以启发孩子回忆、联想,尽量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或与家长一起共同寻求答案。

比如,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斑马,孩子问这是什么?家长可以启发他回忆在马路上看到驾车的大马,告诉他身上有斑纹的马叫斑马。孩子看到池塘的鸭子在水中游,问鸭子怎么能游动呀?家长可以让孩子背诵唐朝文学家骆宾王的《咏鹅》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告诉孩子这诗中最后一句诗就告诉我们鸭子为什么会游动,让孩子自己思考;如果孩子学过游泳,就可以让孩子联想人游泳的动作。

讨论——应该如何回答孩子的提问


启文经常会提到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我几乎每次都是认真的听完,认真的回答,有的问题不知道确切的答案忙的顾不上细想时,会模棱两可的给出答案或者说“等妈妈上网查查”来拖延时间。

今天儿子看到鱼缸里面养着的清理垃圾的黑鱼不动了,问我:“妈妈这条黑鱼怎么不动了?”我说:“它懒呀,笨笨的不喜欢动。”

这个答案启文好像并不满意,眨巴眨巴眼睛小声问我:“妈妈,它是不是死了?”我说:“不是呀,它可能是吃别的鱼拉的粪便吃的太多了懒得动吧。”

启文好像想到了什么:“妈妈,大海里有没有这种清理垃圾的鱼啊?”我想了想说:“好像没有吧,大海有它独特的自净功能。”

启文说:“如果大海里有这种清理垃圾的鱼就好了,大海就不会被垃圾污染了。”“儿子没有吃垃圾的鱼啊

,所以我们都要爱护大自然不能乱扔垃圾呀。”

我突然想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污泥”这句话。随口说了出来,“妈妈,为什么大鱼要吃小鱼?”“哦,这是自然的生长规律,弱肉强食嘛,大鱼要是不吃小鱼就会饿死的。”

启文不愿意了,几乎是对我吼着说的:“我不让大鱼吃小鱼,我要让大鱼饿死。”(前几天我们家阳台上的笼子里养了两只小鸡,有一个病的站不起来了,我冒着雨把它送出去扔掉了,回家时,启文几乎是带着哭腔问我:“妈妈,那只小鸡是不是被你扔了呀?”我撒谎说:“没有,妈妈把它送到邻居的奶奶家了,那个奶奶是兽医能帮小鸡治病呢。”)他信以为真,马上就好了。

差不多的问题,前几天我怕实话实说伤害到孩子,毕竟那只小鸡他养了好几天了有了感情。

今天,我不想撒谎,对儿子实话实说同时让他知道一点大自然的生存规律。他的反应那么强烈,令我震惊。面对天真的孩子,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回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不用回避?

成长的烦恼:父母要怎样跟孩子谈论性问题?


1. 由谁来教育孩子

父母亲中由谁来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更好并没有固定的说法。理想的做法是父母双方都能坦然与孩子交谈,或者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其中一位能够回答。没有理由认为有关性问题母亲去讲要比父亲好。

作为家长不要依赖学校的性教育来代替他们的工作。很多学校性教育内容十分有限。再有,性教育内容各学校之间也不相同。另外,父母亲更不能依赖孩子的小伙伴来进行“性教育”,因为由小伙伴散布的信息通常都是不精确的和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

2. 男孩和女孩应该同等对待

虽然父母把对待女孩和男孩的教育视为一样重要,相比之下,他们更倾向于喜欢与女孩谈论性问题。调查结果也显示,与女孩相比较,父亲或母亲很少与男孩谈论性问题,他们所知道的性知识多是从书刊、同伴处获得。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学习性知识,了解青春期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在这一点上,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是一致的。虽然在青春期男孩女孩身体变化各有特点,但是总的来说他们成长的经历,所面临的新感觉,变得敏感,所处的情境是非常相似的。因此,作为家长,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一样坦诚地与孩子谈论性问题。

3. 如何与孩子谈论性问题

为什么许多家长在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感到困难?这是由于许多家长感到他们知识有限。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有关性方面问题,孩子知道得越少越好,担心对孩子谈论这些问题会导致他们过早地进行性行为的尝试。再有我们中的许多家长也从来没有与自己的父母谈论过有关性的话题,不知道该怎样对孩子说。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学习一些有关性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了解一些与性教育有关的知识。有了比较足够的知识准备,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才会有自信心。父母亲的自信心是轻松而有效地实施性教育的关键。

如何与孩子谈论性问题,下面一些观点可供家长参考。

(1)教给正确的名称

要尽可能地教给孩子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名称,如阴茎、外阴等。这将有利于你与孩子更精确和方便地交流性方面的问题。身体上各部位的正确名称也有助于你向孩子解说什么是性侵犯。孩子也可以清楚地向你叙说是否有性侵犯发生。

(2)不要等待发问

有时家长感觉孩子总也不问问题。其实,有时也没必要等到孩子发问才开始谈论。父母可利用身边或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与孩子一起进行讨论。向孩子阐述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为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应该采取的预防方法,以及事件发生之后,应该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当你不知道的时候要承认它

有时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或根本就不知道。这没有关系。向孩子承认自己不知道。好的办法是与孩子一起查资料,去寻找答案。通过这件事也可使你在孩子面前树立一种诚实、为孩子解决问题的榜样。

(4)你做的和你说的一样重要

父母应注意孩子从大人身上得到的非语言信息。如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忠诚、共同承担家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对工作认真负责、诚实守信等等都会通过父母的行为传递给孩子。

(5)尊重你的孩子

以下讨论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将影响你的孩子如何处理青少年及以后成人的性问题。这三个因素是:自尊、隐私和如何做出决定。

帮助孩子建立自尊

自尊是正向的自我观念,是一种对自己的尊重和喜欢自己。良好的自尊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表扬和支持可促使儿童建立自尊,一味地批评不利于儿童建立自尊。父母在帮助儿童建立自尊方面似乎有着自然的能力,你看,当孩子最开始试图说话或学习走路的时候父母给孩子以极大的鼓励。孩子的自信、自尊需要来自家长的鼓励,而且这种需要一直持续到青春期。

国外有研究表明,自尊心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值得受尊重的青少年与其他青少年相比极少有与性有关的问题。自尊心强的青少年开始性行为的年龄晚,一直到比较成熟的年龄才开始。因此,应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自尊心,这也是使他走向成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尊重孩子的隐私

隐私的概念应该从开始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起就灌输给他。一个学步的小孩当他被告诉某些东西是别人的不能动时,他就有了某种最初的拒绝的概念。告诉孩子,生殖器是人的隐私部位,在没有得到我们自己允许的情况下其他人无权看或摸这个部位。告诉孩子不要摸其他人的生殖器。

当告诉孩子大人需要隐私的时候,同时也要给予他们隐私的权力,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尽可能早的尊重孩子的隐私愿望,当他们长大时就应完全尊重他们的隐私。这就是说,当孩子上学的时候不要搜查他们的房间,不要偷看他们的日记和信件,不要背地里监视他们。允许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在与孩子讨论某些问题时要注意听,不要过多评论,让孩子觉得,父母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可以与父母平等对话。这样孩子有什么事情也愿意和你说。父母一样可把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是非的标准清楚地告诉给孩子。

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做决定

发展孩子做决定和自我判断的能力也是性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的孩子做出的有关性的决定,多数情况下是自己私下里做出的,也就是说都是我们不在场没有指导他们的情况下做出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遇到的情况和做出的决定也会变得更加复杂。父母要教孩子做决定的技能,告诉孩子有关信息、价值观、自信,怎样去做会有最好的结果,并尽可能早的让他们有自己练习做决定技能的机会。在学习做决定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责任感。支持孩子做出决定并尊重他们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多数孩子将面临着与性有关的情境,不得不做出他们的决定,他可能需要知道什么是一个安全的约会或社会郊游,什么情境潜伏着性侵犯的危险。对一些情境如何做出较好的决定将部分取决于他们在儿童早期发展起来的技能和信心。

4. 在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要注意适当原则

儿童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因此,儿童提出的性问题以及他们对问题回答的理解也会因年龄不同而不同。例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可能开始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成人和小孩子都是一样的。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能理解对性器官的最简单的回答。例如,当一个2岁的小男孩想知道为什么他有阴茎而邻居家的小姐姐却没有时,他并不是想知道男女性的详细描述和人类是如何发生性行为的,你给他讲他也不明白。他所感兴趣的是发现两类儿童,小女孩和小男孩,他们长大后将分别变成女人和男人,像妈妈或像爸爸。了解儿童心理发育特点有助于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合适于儿童的性教育。在回答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下儿童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程度是很有帮助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某些问题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所提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如怀孕是怎样发生的这类问题就比以前复杂多了。

所谓“适当”,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育水平来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并在适当的时候,将所选择的内容教给孩子;在教育过程中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有针对性、有分寸地讲给孩子。如有关女性月经方面的生理卫生知识,对孩子讲得过早,她不能很好地理解,讲得过晚,在月经来潮时由于孩子心理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而产生不必要的紧张、恐慌。讲解这一内容的最好时间是在孩子即将月经初潮时。

性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每个孩子不但其青春期开始发育的年龄和发育的速度有所不同,而且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宜的内容、适宜的时机和适宜的方式,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信《遇到孩子的性问题应如何回答?》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问这些尴尬"性问题"该怎么回答 孩子问这些尴尬"性问题"该怎么回答 孩子到了三岁,会突然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身体感兴趣了,特别是在自己与妈妈、爸爸的比较中,产生了好多疑问:妈妈为什么要戴“布兜兜儿”?爸爸为什么站着撒尿?对于孩子表现出...
    2021-07-06 阅读全文
  • 如何和孩子谈论性问题? 为什么许多家长在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感到困难?这是由于许多家长感到他们知识有限。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有关性方面问题,孩子知道得越少越好,担心对孩子谈论这些问题会导致他们过早地进行性行为的尝试。 再有我们中的...
    2022-03-05 阅读全文
  • 五招巧妙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 五招巧妙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 对于孩子的性教育要分年龄阶段,同时还要掌握与孩子交流的基本技巧。 第一,对孩子的性提问绝不应回避。 性科学研究发现,每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即可在父母的指导下掌握区分性别,...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家长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家长如何回答孩子问题上星期学习《家长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爱提问题,表明他有求知欲,我们家长应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充分利用孩子渴望求知的机会对他实施各种知识教育,培养他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一.解...
    2020-11-14 阅读全文
  • 今日话题:面对孩子的“怪问题” 家长该如何回答? 在孩子眼中,这个世界如童话一般,好多事情无法理解,此时,他们便开始问爸爸妈妈“为什么”。这让很多父母头疼不已,甚至有的问题家长们都不知道答案,例如~ 这些“怪问题”孩子有没有问过你呢? 1、为什么下雨...
    2021-03-08 阅读全文

孩子问这些尴尬"性问题"该怎么回答 孩子到了三岁,会突然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身体感兴趣了,特别是在自己与妈妈、爸爸的比较中,产生了好多疑问:妈妈为什么要戴“布兜兜儿”?爸爸为什么站着撒尿?对于孩子表现出...

2021-07-06 阅读全文

为什么许多家长在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感到困难?这是由于许多家长感到他们知识有限。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有关性方面问题,孩子知道得越少越好,担心对孩子谈论这些问题会导致他们过早地进行性行为的尝试。 再有我们中的...

2022-03-05 阅读全文

五招巧妙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 对于孩子的性教育要分年龄阶段,同时还要掌握与孩子交流的基本技巧。 第一,对孩子的性提问绝不应回避。 性科学研究发现,每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即可在父母的指导下掌握区分性别,...

2020-09-30 阅读全文

家长如何回答孩子问题上星期学习《家长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爱提问题,表明他有求知欲,我们家长应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充分利用孩子渴望求知的机会对他实施各种知识教育,培养他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一.解...

2020-11-14 阅读全文

在孩子眼中,这个世界如童话一般,好多事情无法理解,此时,他们便开始问爸爸妈妈“为什么”。这让很多父母头疼不已,甚至有的问题家长们都不知道答案,例如~ 这些“怪问题”孩子有没有问过你呢? 1、为什么下雨...

2021-03-0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