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居里夫人的早期教育艺术

发布时间:2021-10-28

婴儿早期教育。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居里夫人的早期教育艺术”,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次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并且一生中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其他科学殊荣,可谓是智慧超群、硕果累累。她的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国王于1965年授予该组织的诺贝尔和平奖。作为普通的母亲,居里夫人又是怎样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呢?

早期教育中的“幼儿智力体操”

居里夫人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善于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足1岁时,就让她们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们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们与猫玩;让她们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们到水中拍水,使她们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活。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们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锤炼了性格。

德育教育与品格培养

居里夫人从整个科学生涯和人生道路上体会出一个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因此,她把自己一生追求事业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响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学生身上,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在丈夫皮埃尔去世以后,居里夫人开始一人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担。当时她经济上拮据,还得补贴一部分给科研。有人建议她卖掉与皮埃尔在实验室里分离出的那1分克镭,这在当时价值100万法郎。居里夫人则认为,不管今后的生活如何困难,决不能卖掉科研成果。她让女儿从小养成勤俭朴素、不贪图荣华富贵的思想。居里夫人毅然将镭献给了实验室,把它用于研究工作。后来她带着两个女儿赴美国接受总统赠送给她的一克镭时,也同样告诫女儿:“镭必须属于科学,不属于个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再次做出一项重大的决定:将诺贝尔奖金献给法国政府,用于战时动员。居里夫人还亲自带着X光机上前线服务,并带着伊伦娜随同前往帮助检查伤病员。战争结束时,法国政府向伊伦娜颁发了一枚勋章,这对年轻的姑娘来说真是极大的荣誉。这位居里夫人得以宽慰。孩子们成长起来了,尤其是伊伦娜在战时的经历使她变得更为成熟。

居里夫人的品德教育包括四个方面:(1)培养她们节俭朴实、轻财的品德。她对女儿的爱,表现为一种有节制的爱,一种有理智的爱,她对女儿生活上严加管束,要求她们“俭以养志”,她教育女儿说:“贫困固然不方便,但过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活。”(2)培养她们不空想、重实际的作风。她告诫两个女儿:“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3)培养她们勇敢、坚强、乐观、克服困难的品格。她常与子女共勉道:“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4)教育她们必须热爱祖国。除了教她们波兰语,居里夫人还以自己致力于帮助祖国科学发展和波兰留学生的行动感染伊伦娜和艾芙。尤使她们念念不忘的是:母亲以祖国波兰来命名首次发现的新元素“钋”所表现出的赤子之情。后来,她的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尤其是伊伦娜夫妇,不仅继承了居里夫妇的科学事业,也继承了他们的崇高品德。1940年他们把建造原子反应堆的专利权捐赠给了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早期教育:1岁以内宝宝如何进行早期教育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1岁以内宝宝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我们常说三岁看到老,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和智力的开发最重要的的就是这个时间短了。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发现,在一岁之前加紧早教能够帮助宝宝今后的智力成长,因此,希望家长们能把握好这个机会,我们一下就为大家介绍了几种1岁以内的宝宝早期教育的方法,家长们可以学一学,然后按照我们的方法教育宝宝,同时这也是很好的亲子教育,希望家长们能够采纳。

0—6个月:建立安全与依恋

家长在抚养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时,首先要满足其生理需要,这是最急促的任务,与此同时也要关注宝宝的心理、智力发展。面对新生儿,家长们首先要为宝宝创造安全稳定的抚养环境,提供较好的抚养条件。其次要与宝宝建立起安全与依恋的关系,这也是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最需要的。

长期以来,宝宝的教育一直是以母亲为主体而父亲经常是缺失的,因此需要提醒家长,在与宝宝建立起安全与依恋关系的过程中,父亲也要发挥起应有的作用,这样宝宝长大以后会更勇敢。

7—9个月:好奇心萌发

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开始对外部事物表现出好奇,他们要开始学习爬行了。从这个月龄起,家长可以开始对宝宝进行认知、语言、运动、交往、艺术这五项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习爬行是这个阶段的重要工作。它能促进宝宝大动作的发展,为学习站立和行走打基础,也能满足宝宝探索外部事物的好奇心。同时宝宝的食指也开始分化了,家长可以对其进行精细的手部动作训练。

其次,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初步觉醒,家长可以教宝宝勇敢地在别的小朋友面前介绍、表达自己,从而让宝宝认识自我,学会与人交往。因此,良好的亲子阅读习惯,也需要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家长可选择一些以图画为主、色彩鲜亮、纸质较硬不容易被宝宝撕破的读物,用轻柔的语气为宝宝讲述书中的故事,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10—12个月:激发探索精神进

宝宝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有了进一步提高。家长可以借助一些漂亮的玩具,教宝宝理解大小、里外等逻辑概念。

宝宝的语言天赋也即将觉醒。7至9个月期间还只会说单音节,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从双音节发起进攻了。一岁以后宝宝就将进入语言能力的爆发期,在这个阶段家长应多多跟宝宝进行交流,为其语言的发展打好基础。家长要多观察宝宝,从宝宝的各类反应中寻找规律,学会从宝宝的哭闹、翻转等各类反应中读懂宝宝的需要;其次要帮助宝宝形成稳定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结:宝宝的身体健康和教育是最为家长们所担忧的了,我们在前几期中具体给家长们介绍了宝宝身体健康应该注意的事情,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了宝宝的早期教育问题,在一岁的不同周期内,介绍了不同的早教实施方法,能够详细的指导家长们给自己的宝宝开展早教活动,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什么是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指幼儿从出生之日起所实行的适合年龄特点的教育。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刺激引起孩子的反射活动,这就是幼儿的早期学习。

早期教育对于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事实证明,早期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需要。婴儿出生时大脑皮层的发育已达到可能形成条件反射的程度,就是说能接受来自各种感官的刺激。如辨别味道,感受音乐,用眼睛跟踪物体。但这种能力只有在外界不同刺激下才能发展起来,更早的给予刺激

,可以加速先天潜在能力的早期表现。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不给予刺激和训练,有的细胞活动能力就会降低,已形成的反射还会消失。儿童两岁神经纤维已发育很好,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联系,三岁已形成网络联系,神经纤维已髓鞘化。两岁脑重已达成人三分之一,三岁达成人的四分之三,七岁达成人的百分之九十。这些都说明,早期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有三大重要意义:

(1)早期教育可以促进脑的发育,开发智力。

(2)早期教育能对小儿心理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尤其在出生后头几年,正常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能使小儿的早期生活得到丰富多采的训练,从而使孩子的情绪、情感、社群活动、语言反应、脑力思维等心理活动受到良好的影响。

(3)振兴中华,实现四化需要众多身心健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专门人才,早期教育就是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的一个重要步骤,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早期教育不仅可以造就超常儿童,更为实用的是可以使普通儿童更聪明。教育家们认为,凡是受过早期教育的儿童,智商可以增加几十分。有人曾对得最高分和最低分的那些儿童的家庭情况作过分析,结果是,得最高分的那些孩子的家长,一般比较重视从孩子很小时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即使孩子进了幼儿园,也不放任自流。可是得分最低的那些儿童家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即接受教育和发展智力的最佳时期。有些能力如果在婴儿期没有学到,以后再想学是比较困难的。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做一项实验,他从孤儿院挑选一批新生儿置于暗室,只给他们机械式的援助以保证存活,不给予任何社会刺激。实验中发现,起初,这些被试者在生理上和正常婴儿差不多,随后机能逐渐退化直至痴愚地步。由于社会舆论的谴责,此实验停止了。但被试孩子只有少数恢复了正常,大多数虽经多方努力,仍没恢复人类的天性,造成终生痴傻。

人脑生理学研究表明,脑的发育是惊人的。新生儿脑重只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3,但到了6、7岁时他的重量已接近成人。3岁时,人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已完成了70%~80%,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若以17岁达到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其余是以后达到的”。由此可见,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早期教育的热点冷看


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教育非但在性质上越来越重要,在年龄上越来越提前,而且,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时尚的“时尚”,正以春风之势燎原于中国,眼下,你倘不谈教育,倘不谈早期教育,跟彼时的“文盲”又有何种区别?所以,教育是一个很时尚的谈资,也是现代人的标志之一。

全民重教当然是好事,问题在于,教育家眼里的教育是树人,企业家眼里的教育是市场,而更多百姓眼里的教育,就像我们的心情,复杂得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了。但,关于教育的话,却是不得不说清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的发展。在教育问题上,现在有许多人认为真正重要的阶段并不是大学,甚至也不是中学和小学

,而是在学前,更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应当是0~3岁,这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我以为,0~3岁的“早教”,比传统的“幼教”更注重启蒙期的提前,在“养”的过程中更多注入教育的元素,重在人之初的资源性开发。而幼儿园的教育发展,也正以托幼一体化为方向进行。之所以提出人的“0岁战略”,说明人对自身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偏了向的重视

“让孩子在0岁起跑”,我当然赞同这样的观点,但我却不赞同很多人眼下的做法。他们认为只要知道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就能进行早期教育了。这就像我们都知道吃饭对人的重要意义,但偏巧有许多人不是因为没饭吃而饿死,却是吃得太多太饱而得病。

我们的早期教育刚刚开始,却已经很难分辨什么是正道、什么是歧途。因为我们的大脑在长期的习惯中已经成了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不是被点燃的火把。只要有一种东西流行,我们很快会跟风。就像挤公交车,生怕自己不用力会赶不上趟,却忘了看一下自己挤的是几路车。

──早期教育太重要啦,我们小时候就是因为没条件接受这样的教育,才吃了那么多亏,今天你们做爹妈的其他可以省,但教育千万不能省,小孙子虽然才2岁,但也得多教育教育,钱不够,我出!

这是一位爷爷在听说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后,在儿子和媳妇面前的指示。

──咱楼上那孩子才3岁就上了电视,能认好多字了,咱狗儿咋就比不过人家呢?将来不会是弱智吧?老师,您说该怎样早教呢?收音机里有讲座,我都录下来放给宝宝听行不?

这是一位外婆焦急的心情,为了赶上楼上那孩子,她都快神经衰弱了。

──哎呀,宝宝宝宝,树不是这样画的呀,老师怎么教你们的呀,快照妈妈的样子画,好好练,长大当画家噢!

这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在辅导3岁孩子的“回家作业”,每天如此。

……

我看到太多太多这样充满“中国特色”的早期教育现象,教识字、教数学、教美术、教音乐、教外语,凡是大人具备的能力,都想教给0~3岁的孩子,包括,大人不具备的能力,也请人教给孩子。

这是一个让孩子圆大人梦的时代。

生存,竞争,出色,成功,优秀,发展,出名……这些现代名词给我们家长太多的刺激,以至于他们生怕与平庸、落后、淘汰这些可怕的字眼沾边,谁都知道早期教育的重要,谁都知道独生子女早期教育的极端重要。因为对家长来说,只有一次机会。

于是,我们在家长房里贴满了汉字、数字和ABC,挂满了美丽的图画,宝宝的父母们在辛勤工作之余,急匆匆去“蒙台梭利”、“瑞吉欧”那里搬回一些能让孩子聪明的法宝,或是到处赶来赶去听专家讲座,以求茅塞顿开,或是报名参加各种亲子活动,以图融入群体……

我无意列举这些选择的非合理性,毫无疑义,这些选择都是现实的,也是需要的,但作为孩子的家长,千万不能仅模仿了方法而忽视了正确的观念。对于日趋红火的早教“市场”

早期教育=智力技能教育?


导读:由于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知识学习的关注大大超过其他方面,许多的幼儿园开设多门文化课,以开发宝宝智力,可是,幼儿早期教育仅仅是等于智力技能教育吗?在关注宝宝智力开发的同时,父母还应注意什么呢?

语言、常识、音乐、美术、计算、体育等6门功课,20分钟一节课,这是某幼儿园中班的一张“课程表”。

该园老师说,因家长迫切想了解孩子能学到什么,幼儿园不得不在每周五向家长发放下周的“课程表”,把教学计划告诉孩子的父母。

据了解,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中,不少幼儿园都开设了各种知识类课程,而家长们对孩子在幼儿园知识学习的关注也大大超过了其他方面。

一家幼儿园的老师说,在报名过程中,家长们问得最多的是用怎样的课程教学、将学到哪些知识。还有一位家长问会不会给孩子留家庭作业,在得到否定的回答时,这位家长竟感到非常失望。

师资力量如何?大学毕业的老师多不多?这些问题也成了家长对幼儿园关注的焦点。一位幼儿教师说,幼儿园应提供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运动活动等全方位的完善教育,而不仅是智力教育,家长们如对智力方面过于关注,会影响到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一位幼教工作者说,如下午放学时到幼儿园门口站一会儿,会发现大多数家长会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之类话题,而很少有家长会问孩子在幼儿园开不开心。

一位家庭教育研究专家认为,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智力技能教育,把幼儿园当成了学前教育班,这对幼儿的发展并不利。3至6岁的孩子除早期的智力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合群、自信、健康的心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居里夫人的早期教育艺术》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婴儿早期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正规的早期教育 正规的早期教育,应始于母婴间的四种交流 触觉交流:母婴间的触觉交流,最常见的是母亲为婴儿授乳。因为,授乳已不单是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而且为婴儿大脑的触觉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婴儿以其最为敏感的口角...
    2021-12-27 阅读全文
  • 美国早期教育的内容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是美国幼儿教育的权威机构,为了指导教育者对婴幼儿实施正确的早期教育,他们制定了若干早期教育的指导原则。 按照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定义,早期教育是指对0~8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2021-04-15 阅读全文
  • 早期教育:1岁以内宝宝如何进行早期教育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1岁以内宝宝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我们常说三岁看到老,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和智力的开发最重要的的就是这个时间短了。通过科学研究我们...
    2020-12-10 阅读全文
  • 什么是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指幼儿从出生之日起所实行的适合年龄特点的教育。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刺激引起孩子的反射活动,这就是幼儿的早期学习。 早期教育对于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事实证明,早期教育是儿童发展的...
    2020-07-28 阅读全文
  • 早期教育的热点冷看 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教育非但在性质上越来越重要,在年龄上越来越提前,而且,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时尚的“时尚”,正以春风之势燎原于中国,眼下,你倘不谈教...
    2020-11-11 阅读全文

正规的早期教育,应始于母婴间的四种交流 触觉交流:母婴间的触觉交流,最常见的是母亲为婴儿授乳。因为,授乳已不单是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而且为婴儿大脑的触觉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婴儿以其最为敏感的口角...

2021-12-27 阅读全文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是美国幼儿教育的权威机构,为了指导教育者对婴幼儿实施正确的早期教育,他们制定了若干早期教育的指导原则。 按照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定义,早期教育是指对0~8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2021-04-15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1岁以内宝宝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我们常说三岁看到老,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和智力的开发最重要的的就是这个时间短了。通过科学研究我们...

2020-12-10 阅读全文

早期教育是指幼儿从出生之日起所实行的适合年龄特点的教育。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刺激引起孩子的反射活动,这就是幼儿的早期学习。 早期教育对于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事实证明,早期教育是儿童发展的...

2020-07-28 阅读全文

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教育非但在性质上越来越重要,在年龄上越来越提前,而且,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时尚的“时尚”,正以春风之势燎原于中国,眼下,你倘不谈教...

2020-11-1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