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母乳分泌有什么奥妙吗?

发布时间:2021-11-24

劳动节有什么意义。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乳分泌有什么奥妙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母乳分泌有什么奥妙吗?

乳汁分泌有什么奥妙吗?在分娩后,位于大脑颅底部的垂体前叶就开始分泌一种叫泌乳素的激素,这种激素能刺激乳腺合成脂肪、乳糖和蛋白质,使乳腺分泌乳汁。当婴儿吸吮乳头时,感觉冲动迅速将信息传导到垂体前叶,促其分泌泌乳素。泌乳素经血液到达乳房,使泌乳细胞分泌乳汁,这个过程称为“泌乳反射”。婴儿吸吮得越早,母亲泌乳就越早;婴儿多吸,母亲就多分泌;婴儿少吸,母亲就少分泌;婴儿停止吸吮,母亲就停止分泌乳汁。

妈妈和小宝宝在玩游戏YJs21.COM

乳汁的分泌仅仅靠婴儿的吸吮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喷乳反射”的帮助。婴儿吸吮时对乳头的刺激,通过感觉神经传达到大脑,反射性地引起垂体后叶产生催产素。催产素随血液到达乳房,使腺细胞和腺管周围的肌细胞收缩,将腺泡内的乳汁压向乳导管,到达乳窦。当婴儿吸吮乳头,双唇压迫乳晕下面的乳窦时,很容易将乳汁吸出。此时如婴儿突然松口,乳汁就像喷泉一样从乳头喷射而出。这就是“喷乳反射”。

由此可知,乳汁的生产包括了“泌乳反射”和“喷乳反射”两个过程。若哺乳时仅有“泌乳反射”是不能获得足够的乳汁的,还必须有“喷乳反射”的帮助,一旦这个反射停止,乳汁排不出,婴儿吃奶就有困难,这时妈妈常常误认为自己的乳汁量不够。保证泌乳和喷乳反射成功的关键在于妈妈应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及姿势,婴儿必须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同时含入口中,才能有效地挤压乳窦,刺激泌乳和喷乳。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知道什么是视知觉能力吗——孩子马虎有原因


常常听家长报怨:孩子常会将数字6和9、2和5等认反,数字3、5、7会左右颠倒过来写,“人”和“入”、“上”和“下”、“手”和“毛”分辨不清,还经常把鞋穿反了。出现上面这些问题说明,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很有可能存在不足。视知觉能力,就是大脑对眼睛传来的信息的加工能力,而不是指人的视力。父母和老师所指的“粗心”,实际上往往是视知觉能力不足。

视知觉能力可以通过下面的小游戏来训练培养,家长和孩子不妨一起试试!

走迷宫:给孩子做大量的迷宫练习或自己动手制作迷宫,训练孩子的视觉浏览、视觉追迹等能力。

找不同:两幅略有差别的画让孩子找出不同之处。

找数字:给出几组较长的、容易混淆的数字或汉字,要求快速找出其中不同的数字或汉字。

888838888388383388883888388888,共几个“3”?

99996999969969699699969996999,共几个“6”?

友支友友友支友友友友支友友友支友,共几个“支”?

上上上下上上上上下上下上上下上上,共几个“下”?

自己里面写自己:在0里面写0,在d里面写d,在口里面写口等等。

盯视:也可以拿一个运动物体分别作水平移动、垂直移动、斜向移动、曲线移动、螺旋式移动,要求孩子头部不能动,只能用眼睛追踪物体的移动轨迹。

拼图:拼四巧板或七巧板;也可把一张纸撕成几片,让孩子拼成原来的形状。

扑克牌记顺序:拿三张扑克牌,让孩子看清楚,翻转后,再简单调换位置,让孩子把三张牌按顺序排好。

捡豆:在一只碗里倒上一些形状不同的豆子,要求用筷子把豆子一粒粒夹到另一只空碗里去,并且豆子要从大到小排列。还可以加上时间限制,增大难度。

手影游戏:家里只开一个台灯,和孩子玩手影游戏,让孩子从中体会到空间变化。

你家宝宝有耐心吗?


现在的孩子没有耐心似乎是众所周知的常态了,有些父母也说自己的孩子没有耐心,还会顾虑孩子学不会等待,担心以后做事情都受影响。别着急,看完小育今天的分享就会有办法了。

1、刻意让孩子等待

妞妞通常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东西,如看动画片、切开刚买回的西瓜或是再讲一个故事等等。妞妞妈妈都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给孩子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提醒:也可以在孩子等待的时间里干点事,比如父母接电话时,让孩子安静1分钟。如果孩子能安安静静地等待了这1分钟,应该这样表扬他:“你真有耐心,能在我们说话的时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做到,那么接下来的1分钟可以不理会他,并且向他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2、暂时转移注意力

当父母正要和朋友交谈时,不妨给孩子一个他平时没有见过或者不怎么让他玩的小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当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时,或是他能用那玩意儿做什么的时候,你已经结束谈话了。

提醒:如果父母给3~4岁的孩子一个玩具,意味着父母要替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训练孩子的耐心不利。不妨让孩子在等待的时间里画张图,或是自己看看绘本等,做一些孩子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如何打发时间。

3、默契沟通的技巧

如果父母在路上碰到熟人需要交谈几句,此时孩子想要得到关注,可以事先训练他与父母的默契。譬如让孩子把手放到父母的手上,父母握住他的手,以此告诉他:我知道你的要求,我会尽快满足你。这种方式可以在和孩子沟通的同时不必中断与人的谈话。

提醒:3-4岁的孩子是难以理解“从现在起10分钟”有多长时间,训练时应把孩子知道的一些事联系起来。譬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用10分钟给你的芭比娃娃梳好小辫,穿好裙子,妈妈就给你讲故事。”这样孩子就会逐渐理解时间长短的概念

母乳有助幼儿精神发育


大部分人认同母乳喂养的好处。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母乳喂养有助儿童精神发育,减少精神疾病和行为问题发生率。

新发现

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精神科医师凯瑟琳·霍布斯·克努特松主持了这项研究。她30日在圣迭戈参加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年会时公布这一研究结果说:调查发现,喝母乳长大的儿童不易出现行为或精神问题,这一比例较其他儿童低37%。

她说:“原有证据证明母乳喂养有利儿童智力发育,(我们的)研究结论不但支持这一证据,还能证明母乳喂养可以影响儿童精神发育,保护儿童免受精神疾病和行为问题困扰。”

克努特松认为,这一影响可能是累积性的,也就是说,以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概率就越小。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母乳喂养与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相关。

美国健康生活新闻网29日援引克努特松的话报道说:“这是一个初步研究结果,但它显示,母乳喂养可对幼儿行为造成影响。”

引兴趣

美国匹兹堡儿童医院儿科医生德布拉·博根认为,这一研究结果让人产生浓厚兴趣。他说,这项研究为母乳喂养提供更有利证据,“如果可以的话,母亲应该以母乳喂养她们的孩子”。

博根和克努特松均认为,母乳所含营养成分可能影响婴儿脑部发育,营养含量高低决定儿童行为差异。

克努特松和研究人员研究了2003年美国全国儿童健康调查的统计数据得出这一结论。当年有超过10万名父母或儿童监护人参与调查。他们的子女年龄介于10个月至18岁之间。

调查问题涉及母乳喂养、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包括:你最近有多关注子女的行为问题?他/她在学前班或学校表现如何?有无医生或健康专家认为你的子女有行为问题?

利双方

母乳喂养优点不少。

早前有研究显示,母乳所含营养成分有利婴儿发育,母乳喂养对母亲也有好处。

美国儿科学会数据显示,以母乳喂养的婴儿不易患耳部感染、痢疾、肺炎、哮喘以及感染性疾病。也有研究证明母乳喂养可有效减少儿童患肥胖症、糖尿病、婴儿猝死综合症和部分癌症的几率。

对母亲而言,母乳喂养能帮助子宫快速恢复至孕前形状,同时帮助燃烧多余热量,有助母亲恢复身材。

人们通常还认为,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子感情。

恋娃症,你有吗?


恋娃症,你有吗?最近越发感觉自己好像得了一种病,对娃太牵挂,放不下、丢不掉,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小,孩子占据了大脑四分之四点五的空间。孩子对于大人是一种依恋,大人对于娃娃算不算也是一种依恋呢?自己为其名曰为“恋娃症”。

症状一:每天想的最多的是孩子,聊的最多的还是孩子。

上班闲暇空隙会上上育儿博客,学习妈妈们的育儿经验,和同事聊天也会不自觉的聊起孩子,张家孩子长李家孩子短的,聊的不亦乐乎,甚至午餐和同事吃饭间隙也会动不动说起孩子;下了班更是半刻钟也不想耽误,想着孩子在楼下翘首期盼的等待,想着孩子看到妈妈喜悦的情景,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孩子身边。

症状二:心存包袱,坐立不安。

以前没娃的时候觉得无忧无虑,毫无牵挂,偶尔和朋友们出去吃个饭逛个街,即便是单位派出去负责外地项目也会毫无牵挂的说走就走。而今不行了,自从有了宝后心里像埋藏了小“包袱”,走到哪里都会心神不安,坐立不定,身在外面心在家里。记得上次和朋友约好一起下班后去逛街,快到下班时间又心不安定起来,想着家中见不到妈妈的宝落寞的样子,想着难得的工作一天后的亲子时间不能陪伴孩子身边……。最终因为对孩子的不舍,放了朋友的“鸽子”。

症状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走哪带到哪。

自从宝贝一岁后能够独立带着出门了,宝跟着我也去了许多地方,小则市区内的大大小小的景点,大到省内省外,妈妈所到之处都会有宝的足迹。愿望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孩子小,需要带很多生活用品,我又没太多经验,路上遇到太多无法遇见的事,每次怀着美好的心情而去,最后大多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归来。可是事后回忆起来依然觉得很美好,虽然累了点但是心情是美好的。毕竟孩子成长的路上,有我的陪伴。

最近单位里同事又开始组织出游,询问带娃不,答带,不让带就不去。因为有娃的旅游才完美。

如果恋娃症分级别等级的话,我想我已经到了深度恋娃的级别,病入膏肓了~~~~~~

你爱孩子有“度”吗?


爱而无度的话,往往会违背了爱的本意,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心的父母不妨对照一下,你的爱理性吗?你的爱有“度”吗?

看动画片的度

爱看动画片是孩子的天性,真正优秀的动画片还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陶冶情操。然而如果过多地看不经选择的电视节目,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及肢体的发育,连续时间过长还会影响视力。

建议:家长适当挑选节目的类型(儿童、知识类节目为宜)。

陪孩子边看边交流。对于孩子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展开讨论,同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帮助孩子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注意控制时间,30分钟为宜。

包办代替的度

孩子到了幼儿期,十分喜欢模仿成人,希望自己能做大人做的事情。想自己洗衣服、自己系鞋带、自己买东西等。家长出于爱或者是怕麻烦,常常把孩子想自己做的事情包办了。这会扼杀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心智发展的最好时机。

建议:根据孩子不同时间段的愿望和家长的实际条件,满足孩子的动手需求。当孩子有做事的愿望时,家长可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由浅入深。可以多和幼儿园的老师联系,借助幼儿园的游戏方式以便让孩子尽快掌握想做的事。对孩子想自己动手而惹出的一点“麻烦”,要心平气和地做预防工作或扫尾工作,而不是指责或代劳。

期望成材的度

总有的家长用絮絮叨叨的责怪、批评自己的孩子来表达对孩子的爱。经常夸奖别的孩子,总觉得孩子不如别人,忽视孩子的点滴进步,还以为这是严格要求孩子。然而经实践研究证明,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将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建议:多用鼓励的眼光,欣喜的语调,挖掘孩子即使是小小的优点,再心平气和地指正其缺点,孩子将更乐于接受。当亮亮为了学洗碗,不小心把水弄得满地都是时,可以说:“亮亮,你的碗洗得真干净,不过水溅到地上了,可以把水龙头弄小一点吗?”不久你将会发现孩子更有兴趣去做所表扬过的事,同时也在努力接受你的提议;即使做得不够好也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即手指肌肉的发育及控制能力还未完全发展好。出现这种情况你还忍心再次责怪孩子吗?孩子处事的主观能动性在表扬声中会随之增强。

穿名牌的度

爱穿名牌原本无可厚非,如果在别人面前特别强调,“我们孩子穿的可是名牌。“让孩子从小在炫耀中生活,只会增加孩子的虚荣心。

建议:衣服穿着主要考虑干净整洁,美观大方是一般家庭通常能做到拓。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穿戴好坏并不重要,更不必和别人攀比衣着的价格、品牌。到幼儿园主要是学知识,比谁的知识学得多才是真正的本领。

赠予礼物的度

很多家长在过节或孩子过生日时,不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时常以吃、穿、红包作为送孩子礼物时首先考虑的对象。

建议:家长送孩子礼物时,需考虑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知识的充实,动手能力的提高,良好道德修养形成的引导,因此不妨试着选用有意义的适龄书籍、磁带、碟片等。

能在节假日带孩子去野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也不失为一个扩大孩子阅历,调节身心的特别礼物。

小孩子有“恋物癖”吗


小孩子有“恋物癖”吗

赵忠心

广西的一位家长问:

宝宝四岁半,男孩,有“恋物癖”。1岁多时恋毛巾,现在恋他的小枕头,走到哪抱到哪,脏了也不给大人洗。他说喜欢闻那种味道儿,这是心理问题吗?如何纠正他的这种不好的习惯?

有的家长,没有弄清楚心理学上的概念,往往根据道听途说就很随意地在孩子身上生搬硬套乱“扣帽子”、“贴标签”。这反映家长对孩子过于担心。过度担心,往往会不自觉地把问题夸大。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恋物癖”的病症,或称“心理障碍”。但它都是出现在大人身上,常常是在青春期才开始出现的;而且是把无生命的物品作为“性活动”的对象引起性兴奋。

“恋物癖”一般出现在男性身上,所恋物品大都是女性贴身用物,如内裤、胸罩、装饰品之类。四岁半孩子的表现,与“恋物癖”风马牛不相及,家长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小孩子只是对一些物品特别爱恋。小孩子出现这种情形,不必过于担心。孩子越小就越容易扭转、纠正。

首先,家长要心态放松,不要过于紧张。家长心里虽然重视孩子的不大正常的表现,但不要特别地关注,不要死死盯住不放。要“内紧外松”,要假装“漠不关心”,给孩子的感觉是没有引起家长的关注,或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家长越是关注,很可能会在无意之中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客观上促使孩子更加爱恋。

其次,对这么小的孩子讲大道理,是不大起作用的。小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不大稳定,注意的指向也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容易动摇、迁移。巧妙地运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完全可以逐步转移到其他更多的物品上。家长要树立信心。

第三,具体的方法就是先用类似的东西,把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向他方,让孩子亲身感受到,玩别的物品同样也可以得到乐趣,获得心理满足;然后,再用其他的、孩子感兴趣的物品,使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指向朝着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产生多种兴趣。

第四,一定不要训斥,不要强行剥夺孩子的心爱之物。要慢慢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因为训斥、强行剥夺、操之过急,很可能会事与愿违,反而更强化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更加执拗地爱恋某—物品而恋恋不舍。

孩子磨蹭有办法解决吗


五招搞定孩子的磨蹭: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

(2)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书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 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来我家找我辅导的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他的数字书写特别差,而且非常慢。这学期,我让他每天练习一分钟“0123456789”的快速书写。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他给我看了最近几天的练习成绩,原来一分钟最多能写5组,现在最多可以写9组,而且还写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时间。同时也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的速度。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习三至五组。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练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宜。

第二招: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这样的话。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我们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第三招: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布置一些家族内部的作业,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会布置什么读英语,孩子刚读完英语,家长又安排做奥数题。等等。总之家长给孩子安排得相当充分。孩子也看出问题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闲时间,家长就会安排任务。所以,孩子的对策是,化整为零,在写作业的时候边写边玩。这样拖很长的时间,由于老师的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家长也不会另外安排任务。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玩了。

对策: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时候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家长布置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打一会儿游戏,进行一会儿体育锻炼等。就是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第四招:从生活习惯训练。

只能从生活习惯抓起啊,先给他规定时间,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儿。有一位家长对我说,她女儿早上起床穿一双袜子要十分钟,孩子在床上把袜子理呀理,理得家长冒火。什么吃饭,穿衣,洗漱能拖时间,尽量地拖时间。 对策: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训练。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也可以用记时完成某一件事情,规定时间完成就表扬或记一个“★”;得够二十个“★”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第五招: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

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到晚上十点,减少了睡眠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降低了学习效率。周而复始,造成恶性循环。这时,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很多家长规定孩子九点钟上床睡觉。所以到了晚上九点,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就不再写了,要求孩子必须睡觉。作业没有完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

这个是狠招,家长要具体分析孩子作业的量,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超标了,就不能用这个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这一招。

总之,对孩子磨蹭,家长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过急。要注意总结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孩子的速度。

你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吗?


怎样使孩子幸福我总以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给她买许多玩具就会使她幸福,可有一次与女儿的谈话,却使我得以反省。我对女儿说,看你多幸福,有那么多的人送给你这么多的礼物。可她说,妈妈,我一点儿也不幸福,因为你不跟我玩。这句话震撼了我的心灵。是的,要使孩子感到幸福,决不是仅仅给她提供物质上的满足,而更要与她在精神上有很好的沟通,而在一起游戏,就是与孩子进行精神交流的最好的渠道。难怪科学研究证明,最有威信的,就是那些每天能挤出一些时间和孩子玩的父母。

把电视遥控器好好捏在自己的手里对于工作繁忙,疲于奔命的父母来说,把电视遥控器塞在孩子的手里,是一件最省心的事。可是有一件事,却使我意识到电视遥控器塞在孩子的手里是多么不负责任的事情。有一天,女儿的老师告诉我,因为一个男孩不愿意跟我女儿玩,她就学着武打片的人物,“哈哈”地对那个男孩拔拳扬威,使那个男孩不知所措,大声哭起来。回家后,我就问女儿,你知道打人是不好的吗?她回答说,好人也要打人的呀,武打片里的英雄都打人的。孩子太小,她确实不能明辨是非。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只图省心,而让自己的孩子被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引入歧途。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著名人物之一,社会心理学家班图拉在他的一系列的研究中,揭示了儿童的模仿行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儿童的模仿对象,不仅是身边的成人,还有那些电影和电视等。有时,电影和电视中的主人公,对孩子的影响甚至超过儿童身边的活生生的人。所以,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父母,我们就必须把电视遥控器好好捏在自己的手里。

每天抱一抱、亲一亲孩子在东方文化中,孩子一旦进入3岁以后的幼儿期,父母就很少去抱一抱、亲一亲他们了。然而,和孩子的肌肤接触,对稳定孩子的情绪,增进亲子间的亲情,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的“抚摸治疗”协会,已证明了抚摸,对那些低体重儿和在母体中受到过惊吓的新生儿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每天定时定量的抚摸,使那些低体重儿很快增加了体重,受到过惊吓的新生儿情绪很快得到安定。那么,到了幼儿期,是不是孩子就不再渴望与父母之间有肌肤的接触呢?女儿的行为告诉我,他们依然渴望父母的抱一抱、亲一亲。有一次,女儿的画被刊登在他们幼儿园的园报上,女儿兴奋地把她的作品给我看。我就问她:你需要妈妈给你什么奖励呢?她就指着自己的额头,说:“Kiss!”我就轻轻地吻了她的前额,可她并不满足,要我吻她50下。在孩子的心中,爸爸妈妈去抱她,就是对她的最高奖赏。

为人父母,也是人生学习的另一开端,这与其他的学习不同。其他的学习都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后,再获得证书,持证上岗。而我们,是在没有获得任何证书的情况下,就被戴上了父母的桂冠而行使做父母的权利。因此,“怎样做父母”的问题当常萦绕心头。在干中学,而孩子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母乳分泌有什么奥妙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劳动节有什么意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新生儿为什么不肯吃母乳 新生儿为什么不肯吃母乳 洪大夫:您好!读了您的初生宝宝“写”给爸爸妈妈的文章,我才知道刚刚出生的小婴儿也有心理需求。我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不知是否跟心理有关?请您帮助分析一下。 我家宝宝...
    2021-12-23 阅读全文
  • 知道什么是视知觉能力吗——孩子马虎有原因 常常听家长报怨:孩子常会将数字6和9、2和5等认反,数字3、5、7会左右颠倒过来写,“人”和“入”、“上”和“下”、“手”和“毛”分辨不清,还经常把鞋穿反了。出现上面这些问题说明,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很有...
    2022-01-29 阅读全文
  • 你家宝宝有耐心吗? 现在的孩子没有耐心似乎是众所周知的常态了,有些父母也说自己的孩子没有耐心,还会顾虑孩子学不会等待,担心以后做事情都受影响。别着急,看完小育今天的分享就会有办法了。 1、刻意让孩子等待 妞妞通常总是迫不...
    2021-11-01 阅读全文
  • 母乳有助幼儿精神发育 大部分人认同母乳喂养的好处。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母乳喂养有助儿童精神发育,减少精神疾病和行为问题发生率。 新发现 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精神科医师凯瑟琳·霍布斯·克努特松主持了这项研究。她30日...
    2021-04-13 阅读全文
  • 你爱孩子有“度”吗? 爱而无度的话,往往会违背了爱的本意,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心的父母不妨对照一下,你的爱理性吗?你的爱有“度”吗? 看动画片的度 爱看动画片是孩子的天性,真正优秀的动画片还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陶冶情操。...
    2021-03-03 阅读全文

新生儿为什么不肯吃母乳 洪大夫:您好!读了您的初生宝宝“写”给爸爸妈妈的文章,我才知道刚刚出生的小婴儿也有心理需求。我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不知是否跟心理有关?请您帮助分析一下。 我家宝宝...

2021-12-23 阅读全文

常常听家长报怨:孩子常会将数字6和9、2和5等认反,数字3、5、7会左右颠倒过来写,“人”和“入”、“上”和“下”、“手”和“毛”分辨不清,还经常把鞋穿反了。出现上面这些问题说明,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很有...

2022-01-29 阅读全文

现在的孩子没有耐心似乎是众所周知的常态了,有些父母也说自己的孩子没有耐心,还会顾虑孩子学不会等待,担心以后做事情都受影响。别着急,看完小育今天的分享就会有办法了。 1、刻意让孩子等待 妞妞通常总是迫不...

2021-11-01 阅读全文

大部分人认同母乳喂养的好处。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母乳喂养有助儿童精神发育,减少精神疾病和行为问题发生率。 新发现 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精神科医师凯瑟琳·霍布斯·克努特松主持了这项研究。她30日...

2021-04-13 阅读全文

爱而无度的话,往往会违背了爱的本意,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心的父母不妨对照一下,你的爱理性吗?你的爱有“度”吗? 看动画片的度 爱看动画片是孩子的天性,真正优秀的动画片还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陶冶情操。...

2021-03-03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