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不要让你的孩子遭遇冷暴力

发布时间:2021-12-21

教育孩子诚实的故事。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要让你的孩子遭遇冷暴力”,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孩子做错事,逮着就是一通猛打,家长都知道这么做,可能让孩子更叛逆、更自卑,甚至心灵扭曲。但是,如果孩子不管做什么,家长都冷漠对待,或者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其内心世界不管不问,其实是一种“冷暴力”。它对孩子的伤害,成年后很难消除——

两次提拔之前他都临阵辞职

在单位领导宣布提拔任命之前,郭磊(化名)又一次突然辞职了,很快,他又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再次从底层做起。这已经是短短两年里,他第二次在明知道要升职的情况下,却莫名其妙地辞职了。他的这种做法不仅让周围同事感觉纳闷,更让做父母的恨铁不成钢,气得几天不愿跟他说话。

“人不仅对失败有恐惧,对成功也可能过于恐惧。”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耿耀国博士说,《圣经》里有个叫“约拿”的人,据说上帝要他到尼尼维城去传话,这本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和崇高的荣誉,也是约拿平素所向往的。可是,当理想即将成为现实时,他却产生了畏惧,他害怕自己不行,就想回避即将到来的成功。这种成功面前的畏惧心理,心理学家称为“约拿情结”。

显然,郭磊出现了“约拿情结”。心理学家分析,在我们小时候,由于自身条件、能力有限,容易产生“我不行”等消极念头,假如周围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成长机会,这些念头可能一直伴随,甚至影响一生,尤其当成功接近时,恐惧心理更明显。

父母只关心学习成绩让他不断“惧怕”成功

难道是从小缺乏安全感导致了郭磊的“约拿情结”?“我不是害怕成功,而是讨厌成功。”在心理咨询室,郭磊道出了其中缘由。原来,上初中之前,父母都特别疼爱他,关心无微不至,然而,一切在升初中以后彻底改变。

“他们只关心我学习的好坏,我和同学相处咋样,心情好不好,就统统不管不问。”为得到父母的好脸,他拼命地学习,成绩也确实不错。但是,在内心深处,他又有点恨父母:为什么他们不能像其他同学的父母那样嘘寒问暖?好不容易熬过十年寒窗苦读,成绩优异的郭磊理应顺利考上大学,但他在高考时却突然高烧不止,而考试一过,烧就自然退了。可想而知,这次考试一败涂地。但是,他却死活不听父母让他复读的意愿,自己找了工作。后来,他靠努力赢得领导赏识,可就在提拔前一天,却出现前面所说的“辞职”一幕。

“长期以来,父母对郭磊态度冷漠,对他的学习成绩过度关心,这种‘冷暴力’式的交往方式,严重影响亲子关系,让他在潜意识里对父母产生愤怒和报复情绪。”耿耀国说,之所以他在每次提拔前辞职,就是对父母把他的成功当“面子”的一种报复。

没有父母的关爱孩子易缺乏自信

其实,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采取“冷暴力”式的交往方式:有的对孩子态度冷漠,常常爱答不理;有的对孩子期望过高,经常把孩子批得一无是处;有的则和郭磊的父母一样,只关注学习成绩等。

“不管是哪种家庭冷暴力,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人格发展。”耿耀国说,对孩子态度亲近、温暖,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他充分自由,这种交往方式,亲子关系最好,对孩子成长也最有利;反之,对孩子态度冷漠,又控制严厉,就最糟糕不过了。

“如果青少年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关爱,甚至得到的是冷嘲热讽,很容易产生‘同一性危机’,会缺乏自信、情绪抑郁、控制力差。”耿耀国说,个人对自己的判断与他所认为的别人对他的判断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从小和他密切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从他们那儿得到的反馈信息,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这些孩子会把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与自己的要求加以对比,形成内部的同一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作为权威,总是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旦父母对自己态度漠视、没有反馈,或期望过高、评价太低(比如说自己这不行那也不是),或冷嘲热讽、大批特批等,就会导致同一性危机和混乱,有的人就会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导致退缩性人格,而有的却胆大妄为,甚至无法无天、触犯法律。

合理期望、积极沟通在允许的范围内给他充分自由

显然,杜绝家庭冷暴力,关键是看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怎么把握好控制和放任、温暖和冷漠这两种“度”。

“中国人比较含蓄,很少开口说爱,多是以‘期望’式的方式传达爱意、影响孩子。”耿耀国说,这种方式不是不好,如果期望合理,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获得必要的自由,但前提要看,这是什么样的期望。首先,家长的期望要适合孩子的发展水平,不能不切实际;其次,期望要全面一点,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智力,要多一些社会性目标,比如期望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正直的人或善于和人相处的人等。

此外,家长要了解孩子,用平等的沟通代替冷嘲热讽、批评甚至威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尊重他的个人选择;注意观察孩子的特长,及时鼓励孩子好的改变;对孩子的缺点、弱点,不能拿人格说事,要就事论事,多引导,多帮助。

“家长还要给孩子留有充分的成长空间。”最后,耿耀国提醒,一些家长控制孩子自由成长、急功近利的强制做法,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甚至加重孩子的逆反情绪,结果适得其反。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手机党成为孩子的冷暴力


手机党成为孩子的冷暴力暑假带xx宝回外婆家的日子里,或许因为是山区,有时候信号不好,当有急事找人的时候打不通电话真着急,xx宝总说没信号真不方便啊!确实,现在是数码科技横行的时代,电话、电脑、电视、手机等等成了生活的必须品,这些设备通过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榜样、方向和角度上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视力越来越差、沉迷于网络的时间越来越长、兴趣爱好越来越单一,更主要的是我们不论是工作原因还是个人原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手机党,从而亲子游戏和聊天的时间不再有、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也没能及时发现并引导,长时间没参与到孩子当中和没有沟通这也是对孩子的冷暴力,久而久之与孩子的心越离越远,最终无法踏足孩子的内心深处!

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真正在家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xx宝爸更忙,只有周末的时间会多一点,家里只有xx宝一个孩子,孤单啊,所以更粘着我和xx宝爸,孩子渐渐大了,可是总粘着也不行,除了每天的亲子游戏时间,在家里也应该让孩子主动点去发现兴趣,做小贴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做力所能及的小家务等等,虽然孩子每天都会想玩游戏和看动画片,但我俩约定好每天半个小时,周末的时候可以时间稍微长一些,以前没放暑假的时候一直坚持用最佳的状态陪伴xx宝成长,使用手机也是在xx宝睡觉的时间或不需要我陪伴的情况下使用,可渐渐的,我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成了手机党的一员,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个暑假看动画片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和xx宝沟通的时候她说:为什么你总是盯着手机看,不陪我下棋也不陪我一起看书、也不陪我一起玩,也不理我,就差没贴上冷暴力的标签了,是啊,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动画片看了一集接着一集,游戏也是玩完一个接着一个,这样视力下降速度肯定快,我们不做好榜样,怎么能去要求孩子呢?

时间在手机的页面上不停的流失失,同时流失的还有陪伴和参与孩子成长的机会,也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成长方向偏离正轨,越来越不健康,必须警惕自己成为手机党的一员,杜绝对孩子的冷暴力!

冷暴力对孩子成长的危害


冷暴力,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下面我们聚焦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冷暴力”现象。

是否存在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

家庭是否存在对孩子冷暴力的情况?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师李老师认为,“我认为大人不存在对孩子冷暴力的行为,因为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宠爱有加,哪里会出现冷暴力?从我的心理咨询工作来看,接触的多数是夫妻之间的冷暴力,或者夫妻之间的冷暴力对孩子的伤害而寻求心理辅导,而很少听说家庭对孩子冷暴力的情况。”

而广州知名家庭与婚姻咨询师叶文芳则认为,家庭对孩子的冷暴力是存在的,这种冷暴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有意识”的,第二种是“无意识”的,“无意识”对孩子冷暴力的情况是高度隐蔽的,比如打着“关爱”的旗号过分控制孩子的自由。当然,对孩子的冷暴力并非比比皆是,即使有,家长因为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但碍于面子也不会去寻求心理医生做咨询的,除非是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才会行动。对此,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咨询师曹泽能也表示了相近的看法,他说:“家庭对孩子的冷暴力是存在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有意识不理睬孩子,譬如孩子犯错了,做父母的可能很生气,故意不理睬孩子;一种是家长无意识的,因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与孩子没时间沟通,这是看不见的‘家庭内伤’。”

孩子读中班的媒体从业者王女士说:“我的家庭是很幸福的,不对孩子使用冷暴力,冷处理就使用过,对于其他的家庭是否对孩子使用冷暴力,这个我不太清楚,不过,据我自己有限的阅历,在一些再婚的家庭,继父或继母因为某种原因而对孩子采用冷暴力的可能性会大一点,再有就是一些私生子或者被收养的儿童也可能遭遇到大人的冷暴力。”

公共场所是否存在冷暴力?

当你带着孩子乘电梯的时候,天真活泼的孩子向一同进入电梯的大人招手问好,对方却毫无反应,一言不发,冷若冰霜,你和你的孩子显得特别尴尬,心情顿时降到最低点;当你带着孩子坐公交车,你的孩子热情地给老人家让位,但是对方根本就不理不睬,或者一屁股地坐下后,对孩子视而不见,孩子礼貌的举动好像别人不在乎;当你带着孩子在冬日的广场晒太阳的时候,孩子礼貌地对陌生的叔叔阿姨问好,他们却摆出一副索然无趣的样子,一声不吭,严重地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作为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其实,这就是一种公共场所冷暴力的表现。如果孩子对这种情况感到困惑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孩子,你这样热情向人家问好打招呼是对的,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请你不要在乎人家的反应,可能对方没看到,可能对方正在想自己的问题,也可能对方受到了上司的批评心里不舒服,也可能还有其他原因等等。但不管怎样,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别人怎么去做,别人没有按我们所希望的去做,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而且,这件事在我们一天生活50件事中,只占其一,没有必要为一件事,影响其他49件事。不要用别人的失误或错误,来惩罚自己。记住自己最需要去做的事和马上要做的事。所以,下次我们仍然可以主动打招呼。

“冷暴力”与冷处理的区别

网友“游水的鱼”是成都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冷处理我采用过,就是不理孩子,让他自己考虑做对还是做错了,孩子会有很长时间来考虑,最后见我不理他而且很生气的样子就知道自己做错了,最后认错了。我认为冷暴力是带有一种惩罚,我没惩罚,是让他好好反思,不要无理取闹,孩子有时候听不进道理,就只好冷处理,比如:不要你了,不爱你了。而且用实际行动来表现出不要你了,不爱你了,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没能得到更好的方法,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教育孩子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与冷处理区别。广州市幼教专家曾红台认为,前者,大多会对孩子构成伤害;后者,大多有利于孩子成长,但尺寸要适度把握,如果家长把握不当,冷处理容易发展为冷暴力。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要跟其讲道理,可以适当“冷处理”,但“冷暴力”不是“冷处理”,不能用“冷暴力”应对。

冷暴力,是家长处在一种非理性状态;而冷处理,家长处在理性状态;冷暴力对孩子有何具体的影响:一般来说,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孩子容易反叛,如果孩子的胆子大,与家长对着干;另一种,孩子胆小怕事,压抑自己的情绪;后一种,可能是大家公认的“乖孩子”,但那不是他的本来面貌,到了成年后,他就会表现出问题来,例如社会交往不良,不会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等。

学龄前儿童的神经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给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一般来说,3岁以前儿童的大脑内抑制过程的发展是很慢的。约从4岁起,内抑制发展很快,为儿童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提供了生理条件。但这时的抑制过程还比较弱,而兴奋仍占优势。而遭遇了冷暴力的孩子却不是兴奋占优势了。

广州知名家庭与婚姻咨询师叶文芳认为,因为现代家长都接受了对孩子不能打骂的观念,而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又不知所措了,通常就用冷处理,但是很容易有冷暴力倾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无意识中出现的情形。发生家庭冷暴力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比如孩子如果会感到被忽视,那么自卑和冷漠的性格很容易形成,而孩子感到压抑,那么童年的情绪被压住了,但是到了成年就会爆发,因而消除家庭冷暴力,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冷暴力对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呢?

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咨询师曹泽能认为,一般来说,0~3岁这个阶段,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别以为孩子不懂说话,但他把家长的言行像摄影机一样,一一摄在脑里,进入他的潜意识,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碰到类似的场景会回放,或许他认为,这就是与家长相处的模式,进而推广为社会上所有人。由于,孩子处在0~3岁期间,非常弱小,冷暴力容易使孩子自闭、胆小、自卑、隔离,不敢向家长表达愿望。

在3~7岁,相对来说,孩子会适当关注外部世界,他对世界有一定的认识萌芽,但仍处在家长的“高压”之下,他会有疑问,为什么爸爸妈妈突然不理我了,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是不是我不乖等,这可能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也可能让孩子学会冷漠,也可能让孩子敏感多疑、对周围产生不信任感,也可能会压抑自己的言行,进而当家长在时听话,当脱离家长的视线时可能比较“野”。

曹咨询师接着说:“总而言之,对0~3岁影响更大,几乎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命运;在3~7岁次之,主要表现在让孩子学会、内化这种行为方式,这在他以后的人际关系中,尤其在成家后更大倾向重复他父母与他的交往方式。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0~3岁、3~7岁为影响期、7~11、12岁为形成期、11、12~18岁为定型期、18~50岁左右为成熟期,50岁左右为更年期。”

如何预防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

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咨询师曹泽能认为,要预防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家长需要学习育儿知识,教育孩子不能按照上一代父母怎么教我们的来教,因为时代不同了,当然也不能想当然。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需要系统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提高家长自身的质素。

二、夫妻情感要和睦。一个家庭,如果夫妻关系很和谐,不发生大吵大闹的事情,彼此交流和沟通都很畅顺,相互体谅和理解,那么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他们会感受到父母很恩爱,对自己也很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温暖,在一个家庭中,有话可以自由地表达,当家长不理会孩子时,他也能理解家长。

三、平时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多一起外出参加亲子活动。尤其是爸爸,在孩子三岁以后,爸爸角色一定要介入孩子的思想成长中。当家长不在孩子身边时,可以多打电话、或写书信、寄贺卡给孩子,直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你!爸爸妈妈现在忙,稍后回家与你联系。让孩子感受家长的爱随时在身边。

四、如果家长确实忙,在家不能陪孩子,可以事先与孩子约定,贴不同颜色的卡纸,如红色代表爸爸现在有急事要做,请勿打扰!蓝色,代表爸爸很累,你可以找爸爸,但只能等一会儿。让孩子随时感知家长的情绪变化,他就不会感到害怕,他也就不会对家长产生误解。当然,如果爸妈没空,可以让爷爷奶奶暂时代替一下,好过没有人与他沟通;或者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一下,也是一个好办法。

如果确实发生了家庭冷暴力,那事后一定要有补救措施,因为家长生存压力大,也有自己的情绪。事后,一定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向孩子道歉——比如说:“对不起,是爸妈太冲动了,没顾及到你的感受,请你原谅,也许爸爸妈妈对你的要求太高了,但不管怎样,我们是一家人,一起努力,好吗?”

冷暴力与冷处理的区别


冷暴力与冷处理的区别

冷暴力,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上期本刊就孩子在集体生活中遭遇“冷暴力”的现象做了深入探讨,引起了广大家长的关注,这期我们将视角转向家庭和公共场所,聚焦“冷暴力”的现象。

是否存在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

家庭是否存在对孩子冷暴力的情况?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师李老师认为,“我认为大人不存在对孩子冷暴力的行为,因为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宠爱有加,哪里会出现冷暴力?从我的心理咨询工作来看,接触的多数是夫妻之间的冷暴力,或者夫妻之间的冷暴力对孩子的伤害而寻求心理辅导,而很少听说家庭对孩子冷暴力的情况。”

而广州知名家庭与婚姻咨询师叶文芳则认为,家庭对孩子的冷暴力是存在的,这种冷暴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有意识”的,第二种是“无意识”的,“无意识”对孩子冷暴力的情况是高度隐蔽的,比如打着“关爱”的旗号过分控制孩子的自由。当然,对孩子的冷暴力并非比比皆是,即使有,家长因为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但碍于面子也不会去寻求心理医生做咨询的,除非是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才会行动。对此,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咨询师曹泽能也表示了相近的看法,他说:“家庭对孩子的冷暴力是存在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有意识不理睬孩子,譬如孩子犯错了,做父母的可能很生气,故意不理睬孩子;一种是家长无意识的,因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与孩子没时间沟通,这是看不见的‘家庭内伤’。”

孩子读中班的媒体从业者王女士说:“我的家庭是很幸福的,不对孩子使用冷暴力,冷处理就使用过,对于其他的家庭是否对孩子使用冷暴力,这个我不太清楚,不过,据我自己有限的阅历,在一些再婚的家庭,继父或继母因为某种原因而对孩子采用冷暴力的可能性会大一点,再有就是一些私生子或者被收养的儿童也可能遭遇到大人的冷暴力。”

小链接—

公共场所是否存在冷暴力?

当你带着孩子乘电梯的时候,天真活泼的孩子向一同进入电梯的大人招手问好,对方却毫无反应,一言不发,冷若冰霜,你和你的孩子显得特别尴尬,心情顿时降到最低点;当你带着孩子坐公交车,你的孩子热情地给老人家让位,但是对方根本就不理不睬,或者一屁股地坐下后,对孩子视而不见,孩子礼貌的举动好像别人不在乎;当你带着孩子在冬日的广场晒太阳的时候,孩子礼貌地对陌生的叔叔阿姨问好,他们却摆出一副索然无趣的样子,一声不吭,严重地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作为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其实,这就是一种公共场所冷暴力的表现。如果孩子对这种情况感到困惑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孩子,你这样热情向人家问好打招呼是对的,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请你不要在乎人家的反应,可能对方没看到,可能对方正在想自己的问题,也可能对方受到了上司的批评心里不舒服,也可能还有其他原因等等。但不管怎样,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别人怎么去做,别人没有按我们所希望的去做,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而且,这件事在我们一天生活50件事中,只占其一,没有必要为一件事,影响其他49件事。不要用别人的失误或错误,来惩罚自己。记住自己最需要去做的事和马上要做的事。所以,下次我们仍然可以主动打招呼。

“冷暴力”与冷处理的区别

网友“游水的鱼”是成都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冷处理我采用过,就是不理孩子,让他自己考虑做对还是做错了,孩子会有很长时间来考虑,最后见我不理他而且很生气的样子就知道自己做错了,最后认错了。我认为冷暴力是带有一种惩罚,我没惩罚,是让他好好反思,不要无理取闹,孩子有时候听不进道理,就只好冷处理,比如:不要你了,不爱你了。而且用实际行动来表现出不要你了,不爱你了,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没能得到更好的方法,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教育孩子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与冷处理区别?广州市幼教专家曾红台认为,前者,大多会对孩子构成伤害;后者,大多有利于孩子成长,但尺寸要适度把握,如果家长把握不当,冷处理容易发展为冷暴力。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要跟其讲道理,可以适当“冷处理”,但“冷暴力”不是“冷处理”,不能用“冷暴力”应对。

冷暴力,是家长处在一种非理性状态;而冷处理,家长处在理性状态;冷暴力对孩子有何具体的影响:一般来说,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孩子容易反叛,如果孩子的胆子大,与家长对着干;另一种,孩子胆小怕事,压抑自己的情绪;后一种,可能是大家公认的“乖孩子”,但那不是他的本来面貌,到了成年后,他就会表现出问题来,例如社会交往不良,不会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等。

学龄前儿童的神经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给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一般来说,3岁以前儿童的大脑内抑制过程的发展是很慢的。约从4岁起,内抑制发展很快,为儿童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提供了生理条件。但这时的抑制过程还比较弱,而兴奋仍占优势。而遭遇了冷暴力的孩子却不是兴奋占优势了。

广州知名家庭与婚姻咨询师叶文芳认为,因为现代家长都接受了对孩子不能打骂的观念,而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又不知所措了,通常就用冷处理,但是很容易有冷暴力倾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无意识中出现的情形。发生家庭冷暴力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比如孩子如果会感到被忽视,那么自卑和冷漠的性格很容易形成,而孩子感到压抑,那么童年的情绪被压住了,但是到了成年就会爆发,因而消除家庭冷暴力,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冷暴力对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呢?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咨询师曹泽能认为,一般来说,0~3岁这个阶段,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别以为孩子不懂说话,但他把家长的言行像摄影机一样,一一摄在脑里,进入他的潜意识,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碰到类似的场景会回放,或许他认为,这就是与家长相处的模式,进而推广为社会上所有人。由于,孩子处在0~3岁期间,非常弱小,冷暴力容易使孩子自闭、胆小、自卑、隔离,不敢向家长表达愿望。

在3~7岁,相对来说,孩子会适当关注外部世界,他对世界有一定的认识萌芽,但仍处在家长的“高压”之下,他会有疑问,为什么爸爸妈妈突然不理我了,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是不是我不乖等等,这可能会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也可能让孩子学会冷漠,也可能让孩子敏感多疑、对周围产生不信任感,也可能会压抑自己的言行,进而当家长在时听话,当脱离家长的视线时可能比较“野”。

曹咨询师接着说:“总而言之,对0~3岁影响更大,几乎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命运;在3~7岁次之,主要表现在让孩子学会、内化这种行为方式,这在他以后的人际关系中,尤其在成家后更大倾向重复他父母与他的交往方式。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0~3岁、3~7岁为影响期、7~11、12岁为形成期、11、12~18岁为定型期、18~50岁左右为成熟期,50岁左右为更年期。”

如何预防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

珠海帮达心理机构首席咨询师曹泽能认为,要预防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家长需要学习育儿知识,教育孩子不能按照上一代父母怎么教我们的来教,因为时代不同了,当然也不能想当然。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需要系统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提高家长自身的质素。

二、夫妻情感要和睦。一个家庭,如果夫妻关系很和谐,不发生大吵大闹的事情,彼此交流和沟通都很畅顺,相互体谅和理解,那么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他们会感受到父母很恩爱,对自己也很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温暖,在一个家庭中,有话可以自由地表达,当家长不理会孩子时,他也能理解家长。

三、平时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多一起外出参加亲子活动。尤其是爸爸,在孩子三岁以后,爸爸角色一定要介入孩子的思想成长中。当家长不在孩子身边时,可以多打电话、或写书信、寄贺卡给孩子,直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你!爸爸妈妈现在忙,稍后回家与你联系。让孩子感受家长的爱随时在身边。

四、如果家长确实忙,在家不能陪孩子,可以事先与孩子约定,贴不同颜色的卡纸,如红色代表爸爸现在有急事要做,请勿打扰!蓝色,代表爸爸很累,你可以找爸爸,但只能等一会儿。让孩子随时感知家长的情绪变化,他就不会感到害怕,他也就不会对家长产生误解。当然,如果爸妈没空,可以让爷爷奶奶暂时代替一下,好过没有人与他沟通;或者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一下,也是一个好办法。

如果确实发生了家庭冷暴力,那事后一定要有补救措施,因为家长生存压力大,也有自己的情绪。事后,一定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向孩子道歉——比如说:“对不起,是爸妈太冲动了,没顾及到你的感受,请你原谅,也许爸爸妈妈对你的要求太高了,但不管怎样,我们是一家人,一起努力,好吗?”

家长别用“冷暴力”凉了孩子心


如今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溺爱孩子已屡见不鲜,但记者昨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目前,以“冷暴力”形式虐待儿童的家长不在少数。

16岁的男生小林(化名)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3年前辍学在家。近来,他出现了一些怪异举止,如对人说“我要当经理了,随便一赚就是几百万”;偷家里的钱消费,一周花掉几千元;甚至对餐厅女服务员动手动脚。昨日,他被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须入院治疗。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病区接诊医生马筠主任介绍,小林的异常行为源自其不良家庭环境。经交流得知,小林的父亲是一位高官,母亲只是普通工人,因两人感情不和,父亲平时很少回家,除了给生活费外,对孩子不管不问;母亲将自己对丈夫的不满转嫁到儿子身上,不仅在儿子面前埋怨丈夫,还常数落他成绩不好。在教育方面,父母两人潜意识中都对孩子有种“抛弃”心理。

马筠说,小林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是“冷暴力”,属于情感虐待范畴。然而,不少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虐待孩子,甚至对这类行为习以为常。如有些家长(以父亲居多),因孩子达不到自己的理想要求就对他不理不睬、拒绝爱抚和拥抱孩子,离婚后对孩子不管不问等,相对于“棍棒出孝子”等躯体虐待行为,这些情感虐待更隐蔽,会伤害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孩子成年后焦虑、抑郁、易怒、精神异常、自卑等心理问题,严重时导致品行障碍,当孩子出现反 社会倾向后,还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她强调,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敏感、漫长的过程,父母应以充分的耐心、细心,多与孩子沟通,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用亲情和爱呵护孩子的成长。

不要让孩子精神的饥饿


我们在肚子饿的时候,饥饿感就会出现,这是“物质饥饿”,人类还有另一种饥饿——精神饥饿。宝宝有精神饥饿吗?有的!宝宝出生后随着脑的迅速发育以及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不仅身体在长大,精神活动也开始萌芽,如果宝宝有“精神饥饿”,会累及他们的体格与智力发育。

1、心理饥饿

宝宝的最高心理需求,莫过于父母之爱了,尤其是母亲之爱。当他们一听到母亲的声音或看见母亲的微笑时,不是伸出小手就是咿咿呀呀地叫着,甚至用哭声来“要挟”,要求妈妈为他敞开怀抱。如果需要搂抱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哭声就会嘎然而止,脸色随之“由阴转晴”甚至“彩霞满天”。

对此,美国一位婴儿心理学家解释道:当宝宝被母亲抱在胸前时,母婴之间就建立起一种最具安抚功能的接触——胸对胸接触,宝宝不适的心境立即得到母爱的最佳抚慰而趋于平静,心理饥饿便得以满足。研究人员观察到,出生后30分钟内即被母亲搂抱的孩子,以后比其他婴儿哭得少些、睡得好些、喂养也更顺利些。

不难明白,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怀抱称得上是小宝宝的一种“心理维生素”,对他们良好情绪与个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平时多抱抱孩子是“喂养”宝宝心理饥饿的最佳精神食粮。2、皮肤饥饿

美国心理学家哈特的猴子实验显示,动物与人都存在着皮肤饥饿的问题,小宝宝尤为突出。他们渴望得到大人的搂抱,即使长大了也喜欢扯着大人的衣襟或者靠着大人,这就是皮肤饥饿的表现。

皮肤饥饿有什么危害呢?临床医生发现,皮肤老是处于“饥饿”状态的孩子,往往性情抑郁、孤僻、爱咬嘴唇或啃指甲,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地用头或肢体去碰撞墙壁。研究显示,消除皮肤饥饿的最好“食品”就是父母的亲吻、抚摩等肌肤之亲。据外刊报道,欧美等国的儿童中近年来流行精神饥饿症,表现为动作迟缓、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平均身高低于同龄健康儿童等,就是缺乏父母肌肤之亲的结果。

因此,父母在工作之余要多与孩子接触,如一边用手抚摩其头、背、颈、前臂、手掌等部位,一边讲故事、欣赏音乐、看电视,此乃促进儿童发育的又一窍门。

3、感觉饥饿

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抱着小宝宝走出家门,置身于大自然的广阔天地时,他们会表现出无比的高兴与激动,眼睛不住地看,小嘴不停地咿呀作声,两只小手不停地挥动。奥妙何在?原来大自然的声、光、色、形等新鲜事物,迎合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满足了他的“感官饥饿”。不仅如此,这些良性刺激又可通过视、听等感觉器官传入大脑,使脑发育获得更多的直接与间接的“能量”。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不妨借此“大做文章”,如在小床或摇篮前摆一只鱼缸、吊一只鸟笼、或悬挂彩色画片、或抱婴儿到室外直接观赏大自然,让小宝宝的视、听感官“吃”饱“喝”足,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感觉饥饿,又能健脑益智,可谓一举两得的美事。4、语言饥饿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第一串哭声到喃喃学语,直至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期间只不过一、二年光阴。时间之短充分反映出小生命语言发育的迅猛以及表达个体户的强烈。他们简直是在争分夺秒地观察、模仿、学习。其实,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要求,即时语言信息的迫切需要。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将受试者禁锢在一间房子里,餐餐供给美味佳肴,但不能做任何事,不能与外界接触,也不许与人通话,结果这些人只坚持了短短3天,第4天便像逃犯似地逃出了实验室。这个试验证明了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任何年龄的人都离不开,故父母应不失时机地、主动地与宝宝对话。科学家强调,在宝宝体格与智力发育的过程中,母亲的话语几乎与母乳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不要让孩子开着灯睡觉


不要让孩子开着灯睡觉

有许多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特别怕黑,从小喜欢开灯睡觉,虽然是那些不是很亮的夜灯或小灯。如果不开灯的话,孩子很可能就是无法入睡,甚至是立马哭闹。严重的,孩子看见四周黑漆漆的,就会吓得大声尖叫。

当家长问孩子原因时,孩子往往说是看不到爸爸妈妈而害怕。于是,不少父母就心疼孩子,为了能让孩子早一点睡觉,不少家长就“顺应”孩子的要求,采取开着一个小灯的方式,让孩子在弱光下睡眠。好一点的父母,会在孩子熟睡以后,把等关闭。可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生长是有较大影响的,孩子养成习惯以后,未来会有许多问题的。参见《案例分析:由睡眠情况决定孩子几点睡觉》。

从生理的角度看,开着灯睡觉肯定是有损害的。这不仅是开灯睡觉刺激眼睛和大脑,从而影响睡眠质量,使孩子每次的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深度也会变浅,而且很容易惊醒,最终导致注意力不精中和记忆力下降。长期在灯光下睡眠的孩子,还会影响孩子的眼部网状激活系统,对孩子的视力发育不利,会成倍增加患近视的几率。

亮着灯睡觉,会改变人们昼行夜伏的自然生活规律,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新陈代谢,阻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比如,因为睡眠不良,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孩子长不高。某些研究还说,人在睡觉时开灯会抑制人体褪黑色素的分泌,使心跳速度加快得不到休息,导致人体容易疲劳而使免疫功能降低。由于本人对此没有研究,就不妄加评论了。

当然,如果孩子要求开着灯睡觉,家长断然拒绝也是不恰当的。一般遇到这样的事情,例如睡觉要开灯,或害怕某个东西时,父母最好先暂时答应孩子的要求,然后去挖掘孩子为什么会害怕。父母只有真正找到问题表象后面的根本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这样才能“由内到外”的进行矫正。需要知道的,有些孩子问题表现后面,可能是多个原因造成的。参见《案例分析:孩子睡觉晚的原因和解决技巧》。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怕黑?

第一,父母自己就害怕黑暗,为了安全可能自己睡觉都需要夜灯。每个家长也是从孩子长大成人的,如果自己在小时候就害怕黑暗,就会在自己生活中显现出来。这些父母认为孩子怕黑是理所应当的,而解决的方法就是点灯睡觉。于是,孩子从父母的行为和对待黑暗的态度上,在示范和“灌输”下,也会认为黑暗是很可怕的。参见《案例分析:帮助孩子应对恐惧的策略》。

第二,在婴儿阶段,家长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喜欢点灯睡觉。特别是对哺乳期的孩子,很多妈妈为了夜里起来喂奶方便,以及生怕压倒孩子,往往想一睁眼就看到孩子。这样,当孩子由于饥饿、排泄等原因而哭泣时,父母就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响应。久而久之,孩子也养成开灯睡觉的习惯,造成对灯光的依赖,甚至是在睡眠状态下也不能熄灯。

第三,父母以为孩子怕黑。实际上,在孩子出生以前,是在一个黑暗、温暖的环境中“生活”。从某种意义上,孩子的第一声哭泣,也是第一次感知明亮、低温的外界环境,从而产生了恐惧。所以,理论上孩子是不应该怕黑的。孩子后来养成对黑暗的恐怖,大多是社会化习得的产物,和父母的教养有极大的关系。

第四,在婴幼儿阶段,父母曾经吓唬过孩子。例如,家长给孩子讲有关鬼、神的故事,或利用这些经常在黑暗中出没的故事人物来吓唬孩子,以要求孩子听话。于是,孩子就把对妖魔鬼怪的恐惧和黑暗联结起来,认为只要有黑暗就是可怕的。久而久之,孩子每到睡觉的时候,就期望家长陪伴,或不敢关灯睡觉,形成了对灯光的依赖。参见《教养坏习惯:故意吓唬孩子》。

第五,孩子对黑暗的恐惧,源自其亲身体验。由于婴幼儿的认知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区分现实和想象,如果恰巧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遭遇到“可怕”的东西,或曾经做过可怕的恶梦,若这些“恐怖”的经历未能及时解决,也会造成对黑暗的恐惧。于是,孩子就会认为开着灯就是安全的,而一关灯那怕是一些影子都会引起联想。

第六,害怕黑暗,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对这些孩子而言,害怕黑暗还不如说害怕父母离开,或生怕看不到熟悉的环境,会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多陪伴一会。所以,想解决这一问题,其核心是补足孩子的安全感。与此同时,家长可在睡前多和孩子玩相对安静的游戏,或讲一些温馨的故事,避免毫无“征兆”或忽视孩子情绪就离开。参见《孩子的分离焦虑及其应对手段》。

如果孩子已经“沾染”开灯睡觉的习惯,那怎么解决?为此,我提供一些小技巧,大家在找到具体害怕原因后,可以适当选用。

技巧一:睡前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情绪。比如,睡前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或在洗漱后给孩子全身按摩,或听比较温和的故事等。父母离开一定要打招呼时,让孩子带着愉悦的心情入睡,孩子情绪不好就暂不离开。对某些安全感缺失的孩子,或比较害怕黑暗和独处的,父母可以承诺一直陪伴到孩子入睡,使孩子更加放松,也容易入睡。

技巧二:在孩子睡觉的房间加装灯光调光器,逐渐降低光强,让孩子慢慢适应。但家长需要注意让灯和床之间保持一段距离,不能直射孩子的眼睛,最好是孩子可以看到折射的光。与此同时,家长还可以把孩子的房门打开一道缝,或直接采取过道中的灯。一般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会比较适应弱光,最后可以做到关灯睡觉。

技巧三:改变孩子的认知,要给孩子多讲一点正面的东西,放弃给孩子讲鬼怪之类的故事,同时也不在生活中用这些事物来吓唬孩子。另外,不建议为了纠正孩子的认识,说那些鬼怪并不存在,因为在小孩子的认知中,所有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这样的解释反而引起“冲突”,更难摆脱对黑暗的恐惧。认同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比什么都有用。参见《案例分析:幼儿信不信童话顺其自然》。

技巧四:当遇到孩子半夜醒来,或出现哭泣,不要马上开灯。此时家长温暖的拥抱和温柔的轻语,比什么都管用。如果孩子是做恶梦而惊醒,家长追问孩子情节,重复会加深孩子的恐惧,此时多说“妈妈在”是比较合适的。假设孩子非要开灯,就给适当的弱光让孩子眼睛适应。否则,强光的刺激会加剧孩子的不适,加重负面情绪。参见《孩子发脾气的通用处理技巧》。

家长需要知道的,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在纠正孩子开灯睡觉的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能着急和贪功,且目标需要一点点地完成。但最关键的是要在尊重、认同和接纳孩子的基础上,需要耐心地坚持再坚持,毕竟习惯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绝不是几天或几周就可以完成的。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请教于专业人士,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校正。(作者:XXX,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著有育儿书籍《生活场景中的教子智慧》)

喜欢《不要让你的孩子遭遇冷暴力》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诚实的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冷暴力下孩子怎能阳光? 如今,家长打骂孩子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有些家长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对孩子施加“冷暴力”,对孩子造成的身心伤害甚至不亚于打骂。家庭“冷暴力”一般以父母漠不关心或嘲讽孩子的形式居多。 您说过这样的话吗? 场景一...
    2021-08-12 阅读全文
  • 不要让孩子与你产生隔阂 开学的工作好忙,心情也会变得不好,对孩子们的这段时间,一些教学手段也使用的不恰当,经常会对孩子们说:“请你们不要说话。吃点心时,哪位小朋友说话就最后一个吃吧…… 在上课时调皮的孩子不认真听,我会不留面...
    2021-04-13 阅读全文
  • 不要让你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导读:孩子拥有安全感才能安定的生活,健康的成长。失去安全感,孩子的情绪势必受到影响,对身心发展都不利。 与初涉人世的小宝宝对话是一门微妙的艺术。宝宝的安全感是需要您用心去呵护的,有时您的无心之语可能给...
    2021-10-01 阅读全文
  • 冷暴力对孩子成长的危害 冷暴力,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下面我们聚焦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冷暴力”现象。 是否存在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 ...
    2021-12-28 阅读全文
  • 手机党成为孩子的冷暴力 手机党成为孩子的冷暴力暑假带xx宝回外婆家的日子里,或许因为是山区,有时候信号不好,当有急事找人的时候打不通电话真着急,xx宝总说没信号真不方便啊!确实,现在是数码科技横行的时代,电话、电脑、电视...
    2020-11-12 阅读全文

如今,家长打骂孩子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有些家长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对孩子施加“冷暴力”,对孩子造成的身心伤害甚至不亚于打骂。家庭“冷暴力”一般以父母漠不关心或嘲讽孩子的形式居多。 您说过这样的话吗? 场景一...

2021-08-12 阅读全文

开学的工作好忙,心情也会变得不好,对孩子们的这段时间,一些教学手段也使用的不恰当,经常会对孩子们说:“请你们不要说话。吃点心时,哪位小朋友说话就最后一个吃吧…… 在上课时调皮的孩子不认真听,我会不留面...

2021-04-13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拥有安全感才能安定的生活,健康的成长。失去安全感,孩子的情绪势必受到影响,对身心发展都不利。 与初涉人世的小宝宝对话是一门微妙的艺术。宝宝的安全感是需要您用心去呵护的,有时您的无心之语可能给...

2021-10-01 阅读全文

冷暴力,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下面我们聚焦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冷暴力”现象。 是否存在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 ...

2021-12-28 阅读全文

手机党成为孩子的冷暴力暑假带xx宝回外婆家的日子里,或许因为是山区,有时候信号不好,当有急事找人的时候打不通电话真着急,xx宝总说没信号真不方便啊!确实,现在是数码科技横行的时代,电话、电脑、电视...

2020-11-1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