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范本九篇)

发布时间:2024-03-31

读书对读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也是一样的。如何收集一些值得借鉴的作品读后感呢?这份精心挑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一定能够满足您的品味。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1

首先,我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的生活和工作都很务实。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我不懂的,我不像某些人,我不懂的,我故意用美化的语言来夸张,我懂的,我会直接简单地表达出来。

所以,在本读后感中,有些观点我认为是对的。那么,我会直接把它摘抄下来。有些观点我认为有待思考的,我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而且,我认为对一个做研究的人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诸多观点。本人没有在完全了解和透析的情况下,亦不敢多发揣测,甚至有时我在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候,不知道是作品太深奥了;还是本人愚笨,确确实实的读不懂。但是,后来想想读不懂也很正常。

人家倾其一生来研究人类的发展规律,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更是作者对人类发展规律方面的一旷世之作。如若我们几下子的功夫就把它完完全全的理解和透析,那么,我只能说你比写出这“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文件”的马克思还要天才。所以本人只是在自己所能理解的知识水平上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个别观点的进行论述和理解。

下面关于历史的认识: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两个方面来考察。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

人类文明的发展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有限的自然科学知识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自然史,而是主要讲了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的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书中,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人类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

但为了生活,人们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信息。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

在这个时候,学会生产的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市民社会是过去历史阶段受生产力和生产力制约的一种交往形式。它包含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人的一切物质交换。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因此,可以说,市民社会是一切历史的真正发祥地和表演舞台。历史是从市民社会中开始并在市民社会中不断发展的。

不赞同的观点:“创造历史的不是什么英雄领袖、国家首脑,而是占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不可否认在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只能说是做了很大的贡献,如若把创造历史的贡献都归功于人民群众这明显忽视了英雄领袖和国家首脑等个人在创造历史方面所做的贡献。

虽然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但我认为,身为生产力一员的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有更大的权力决定上层建筑的建设方式和高度?因此,人们似乎正式地创造了历史,因为他们也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为历史的创造做出了贡献。

但是,他们却没有创造历史的主导权。一个没有创造历史的主导权,被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主导的人,你认为它还是创造历史的主角吗?这历史还是它创造的吗?

很明显的!人民只为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工作,但历史创造的方向是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主导和占据的。因此,我认为:

创造历史的主体是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而人民群众只是推动历史创造的对象。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2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是矛盾的,这是我们从学校学到的。社会也是在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矛盾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叙述:

“从狭隘的观点出发,可以从其中抽出一种附带形式,把它看作是这些革命的基础,而且因为革命所由出发的各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他们自己的活动本身产生了种种幻想,这样做就更容易了。因此,在我们看来,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都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

马克思指出:“已成为侄桔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的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栓桔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这一论述表明,马克思既发现了历史过程无非是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发生发展的进程,又揭示了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在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了社会历史,也改变了自己。社会历史的变迁,首先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力量发挥和发展程度的现实表现。

因此,个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的。马克思对这种一致性作了具体的分析。他指出,对于原始社会的人来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的力量与他们对立,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象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产活动只限于用简单的工具从大自然直接摄取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与此相适应,人类发展极为有限和狭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不仅表明了社会的进步,而且使人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整个私有制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断产生和解决,决定了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也决定了历史上人类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过程。

当然,它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马克思分析到,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阶段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分工不发达,手工劳动的技术基础的保守性,从而决定了单个劳动者具有多方面的技能,但总起来看人们的能力又是片面的、不高的,人们的联系是狭窄的、孤立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兴起,生产的日益社会化,机器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革命化等等,从而对劳动者的要求起了根本变化,就必然要求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成为能适应生产技术不断变革、能从事多种劳动的智力体力多方面的发展的人。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还没有成为现实。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分工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中介作用的分析,阐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现实的人是片面发展的人。马克思指出,一方面,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另一方面,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是各种所有制形式。

因此,分工一开始就引起人们的身心方面的某种程度的萎缩,当发展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全体社会成员便严重地片面发展起来。因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因此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

”“分工越发达,积累越增加,这种**也就越剧烈。”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和私有制是同义语的分工,这个表现为以对抗形式对人们奴役的分工发展到极端,就把每个人都束缚在狭小而固定的范围内活动,终身执行着一种局部职能,成为机器的附属物。这样的人注定是一个片面的、畸形的、受限的人。

针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这种非人状况,马克思指出:“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因此,历史上所有国家的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这种失败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不适合当时的生产力。因此,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必须使其社会制度符合当时国家的综合实力。

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个很关键的研究课题,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必须要经过一次次的改革,而改革必须要依赖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正确认识。

了解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作了如下思考: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消除贫困的普遍性。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

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决定着生产关系,决定着国家和一切上层建筑的存在和发展。这种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绝对必要的现实前提,因为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只有贫穷的普遍性;而在极端贫穷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对必须品的斗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贫困现象。这一切都源于社会生产力的伟大解放和发展。

现实人的普遍交往,可以带来人的“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转变。两位导师认为,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狭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能在很窄的范围内进行,其生存空间只能是狭隘的地域性存在。近代社会随着人的普遍交往的扩大,欧洲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巨大高涨,地域性市场逐渐向世界市场过渡,“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一种狭隘地域性的社会制度,如果没有世界历史的眼光,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普遍交往和社会开放意识,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就很可能停滞在落后、封闭、狭隘的社会生存空间中,我们民族历史的发展就永远达不到世界历史进程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改革开放新道路,完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阅读完这本著作,我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下对人和社会的存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联系我国发展实际,我充实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加的了解自己,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更加理解和相信祖国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3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做了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分析。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这种异化当然只有再举办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一是没有财产(无产阶级)同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而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的关于分工的理论对于我们分析当今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中国由此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开始腾飞。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是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民主法制的不健全。。。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无疑是最令国人担忧的问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

改革开放以后调整了过去相对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当中,虽然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但它是与当今中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也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4

读后感

我们组选择的书籍是,该著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的。

我们小组于第八周开始研究这本巨作,大家经过谈论研究,互相交流了自己对书中很多观点的想法。全书分为两卷,第 1 卷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第 2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由于原来对哲学和社会学的内容并没有仔细研究过,因此刚开始对书中出现的名词,很是陌生,例如l.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一些哲学流派,原本我们对这些流派和个人的哲学理论和看法是一知半解的,除了这些关于哲学的名词,还有一些社会学的一些名词,上成建筑和经济基础,在此之前并没有仔细的考虑过这些词的意义。

所以在开始阅读的时候,我们都感到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后来,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经过成员间的相互讨论,仔细研究了书中的哲学命题,这对我们理解这本书有很大帮助。

要理解这本书,首先要了解它的社会背景、当时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特点。首先是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发表后,给了青年黑格尔派以致命打击。在此之前青年黑格尔派也已经和马克思他们以及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论战,当时他们已经处于战败的边缘,但是他们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青年黑格尔派继续宣扬他们的思辨哲学理论,并攻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

之后,两组的争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客观地说,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争论对这本书的出版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形态》的写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德法年鉴》时期,实现了“两个转变”后来他们已经认识到费尔巴哈哲学的不彻底性和历史观的唯心主义,他们已经开始进行批判式的归纳概括。

后来,马克思来到了布鲁塞尔,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刚要既是批判费尔巴哈的纲要,也是他们刚刚所形成的新世界观的萌芽的第一个伟大文件。

随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恩格斯也来到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推进他们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理论的制定,发展他们的思想并完成批判德国思辨哲学的工作,从1845年9月到1845年8月,他们共同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重要的著作。正如马克思所说:

“恩格斯他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来到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一愿望是通过对黑格尔后期哲学的批判而实现的。”

而《形态》发表与欧洲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有很大关系,这让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考虑社会形态问题,而形态则是通过对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详细说一下《形态》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形态》形成,乃至马克思社会主义形成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械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人力变蒸汽机的一种方式,而且是生产技术的革命,是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一方面,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日益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共产党人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两个对立阶级,利益冲突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业革命已经成为挤压工人劳动、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的机器。首都家庭经常用大量非技术工人代替技术工人,女工和童工代替成年男工,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工资,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工人随时都有失业的危险。工人的情况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

第二,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独立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也为《形态》的完成提供了社会实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

他们不仅要求相应的经济利益,而且要求自己的社会成员地位和政治利益。在此之前,工人阶级有时参加政治斗争,但是在这些斗争中,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领导下同封建主义作斗争。他们没有意识到作为工人阶级他们应该得到自己的政治利益。现在,工人阶级正在为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而斗争,并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为目标。

工人们从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处境,就必须改变无能为力的政治地位,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

第三,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之一。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出现了以法国圣西蒙、英国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向独立政治斗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迫切的心情,深入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

教材正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放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进行阐述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都是以黑格尔哲学为基础的。他们起初都是黑格尔哲学的信徒。历史观和白人观都是理想主义的,都属于年轻的黑格尔学派。1 8 4 1 年费尔巴哈的《**教的本质》出版了,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他们因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 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信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成了费尔巴哈派。从1845年春开始,他澄清了对费尔巴哈哲学的信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走上了唯物史观的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 确定人类厉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指出: “ 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 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 上, 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 , 也就是说, 除了爱与友情, 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 他不知道‘人一与人之间, 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 。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第5 0 页) “ 关于这个人生活其中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 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宗教哲学中所说的那种抽象的人。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 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所以他也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了的世界里面; 虽然他同其他的人来往, 但是任何一个其他的人也和他本人一样是抽象的。”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 第23 2 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以这种象人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唯心史观, 以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代替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 “把这些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 (同上书, 2 37 页)。

这样做的结果歹使他们认识到, 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 而不是抽象的人。他们说: “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 历史的“前提是人, 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80 理论探讨的人, 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 《马克忍恩格斯全集》第3 卷, 第23、30 页) 因此, 他们把人类历史的前提确定为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通过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和纯自然的人的批判, 确定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 人类历史的源头是物质生产,并以此作为出发点, 研究和探讨了人类历史,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制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他们说, 我们的“ 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 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 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 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 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几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 (同上书, 第42 一43 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沿着这一途径, 首先阐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

他们指出,人类历史是建立在活着的个体存在的基础上的。然而,生命个提的存在和这种存在的可持续性,始终是建立在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物质生产和自我生产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两种生产, 也就不会有人类的历史。

在这两种生产中, 包含着三个“ 方面” 或三个“ 因素” , 即生活资料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增殖)。他们认为: “ 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 从第一批人出现时, 三者就同时存在着,而且就是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

” ( 同土书, 第3 页) 但是, 他们更强调鲍是这之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即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因此, 他们把物质生产看做是“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 , 是“ 第一个历史活动” , ’是“ 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丝吓).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第一次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指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很本动力。他们说: , “ 按照我们的观点,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 “ 生产力和交往

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以往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 然而并没有威胁这种形式的基础)侮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 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 表现为冲突的总和, 表现为各个阶纵之间的冲突, 表现为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等等、政治斗争等等。” (同上书, 第8 3一84 页)他们在这里, 用“ 交往形式” 来表达生产关系的含义,就术语来说, 是不太确切的, 但从内容来看, 已经闸明了生产关系的含义, 并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爆发革命的根本原因。因此,它实际上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还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他们指出, 经济基础是“ 整个历史的荃础, 然后必然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 经济基础的活动, 同时从经济基础出发, “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

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 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 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蕊础上, 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 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由此还可以得出下述结论: 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 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 自我意识, 中或化为幽灵, 、‘怪影, 、‘怪想, 等等来消灭的, 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 才能把它们消灭; 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 而不是批判。

” ( 同上书, 第42 一43页)马克思和恩格如

通过对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和生产关系的研究,发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他们说: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

即使是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独立性的表象。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 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第3 0 页)。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5

——读第一卷有感

我们都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创作。其中,我只读了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观点。我本身不是一个理科生,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只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本中所定义的。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起原归于物质,主张物质识第一,意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起原归于精神,主张意识是第一,物质识第二,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该书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

(一)关于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批判了康德割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和黑格尔颠倒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根本错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和主题就是有血有肉、有头脑的人,因而“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从而摆正了思维与存在着一对范畴的关系。费尔巴哈还批判了康德把时间和空间视为内在的感性和直观形式的错误,以及黑格尔逻辑上向空间过度的错误。针对康德的错误,他指出::

“空间与时间并不是单纯的现象形式,而是本质条件,理性形式,存在规律,也是思维的规律。也就是说,费尔巴哈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人类固有的感性和直观的形式,而是客观存在的形式。

哲学范畴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上,而且体现在内容的变化上。范畴的内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贫到复,即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二)关于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可以从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两个方面来考察。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人类文明的发展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有限性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论自然史,但主要是关于人类历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历史。在这个意识形态中,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

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但为了生活,人们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信息。

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在这个时候,学会生产的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三)关于分工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求的增加以及体力、需求和应变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然而,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时,才有真正的分工意识。

对某以民族来说,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导致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也导致城乡劳动的分离。这样,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和商业劳动流通交换的基础上,人们将很方便地获得自己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农业、工商业的繁荣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3) 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的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言的,这一问题尽管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早有阐释,但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得到重视,未能得到完全正确的理解。尽管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平衡的,尤其是在我国目前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条件下,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普遍的关注,并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因此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构建民主、公平、公正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概念。

我们应当辩证地去理解和把握,它主要是指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而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又受其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政治及其所能利用的资源状况的制约。另外,更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空想、幻想而难以实现。

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价值性在于提出了最高的价值目标,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性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关于人的本质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企图以“人本学的历史观”代替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然而,这种学说,非但不是科学地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相反地,恰恰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摈弃了、并予以严重批判的用“人的本质的异化”说明社会历史现象的思辨空论。针对这种谬论,马克思尖锐的指出:

“正如医学上的妙手回春的神医和起死回生的仙丹是以对自然界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一样,社会领域中的庸医和万应灵药也是以对社会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马克思的这一批判,也适用于仙丹的“马克思学”。他们不要以或者不敢去研究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无意揭示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是想社会的庸医一样,热衷于寻求永恒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学说作为万应灵药去解释负责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的发展,这实际上是陈旧的思辨哲学的死灰复燃!

--历史证明,曼恩对实现共产主义条件的判断是科学的、可预见的。之前局部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实践被“交往的扩大”所消灭,而今交往的力量正在把“异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使它摆脱“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可以说,当前世界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实现着“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的壮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正在达成一种资源的流动进而是生产状态的均衡,最后的格局就是各国各民族中都分化出两个世界,两个极端对立的世界。

在这一世界性格局中的任何人,所要考虑的只是自身跳入哪一个世界中去的问题,在“偶然性”的支配下落入哪一个利益群体中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整体的演进、集体的福利,蛋糕已经瓜分竟尽,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历史中不断上演的惯性定律的作用下,在全球化力量的摆布下,谁还在相信“今天的世界真的和昨天不一样了”,那才真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马克思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要使它成为一种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生命的东西,必须在实践中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离不开原有的基础,或者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马克思死后,先是恩格斯,后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根据自己的时代发展了唯物史观。

历史经验证明,尽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是笔直的,甚至会有曲折迂回,但是,这朵深深扎根于全部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土壤的人类认识之花绝不会枯萎,而一定会更加茁壮、更加鲜艳!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6

电子科技081杨智轩082178

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这种高水平的著作,说实话我真没看懂,所以就简单的从历史方面谈谈这部著作。

在文中,马克思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取决就是“决定”的意思。诚然,各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以及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对各民族间关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把这种影响的过程叙述得十分清楚。

例如,19世纪英国和尼日利亚与中国之间的不同关系适用于上述因素的是什么样的关系?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中国是一个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国家,而尼日利亚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那么英国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英国希望把这两个国家都作为它的殖民地,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对于前者,它做到了这一点,而对于后者,它却只能将其变为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已。

那么,马克思的这一原则是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呢?我们不得而知。当然,忽视生产的重要性是不对的,但马克思的结论中不是有某种鲁莽和武断的嫌疑吗?

文章接下来的部分分析了三种所有制形式,当然这是完全就欧洲,或者准确地来说是就德国的历史及当时的情况而言的。那么,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分析呢?让我来做这么一个有益的尝试。

在文中马克思认为:“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这应该是世界上每个民族都经历的历史阶段,在中国的表现也非常明显:黄帝、蚩尤、炎帝、尧、舜、禹都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部落领袖。

这一形式“与生产的不发达阶段相适应,当时人们靠狩猎、捕鱼、牧畜,或者最多靠耕作维生”。在历史上,这种形式多为各民族文明的愚昧时期所采用,不难理解。接着,“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严格地来说,上述地部落领袖可能更应该归入公社领袖地范畴,因为在中国当时,他们不仅是自己氏族地领袖,而且控制和制约着许多其他部族。

这一点上在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在部落联盟会议上,一个部落首领来晚了,被禹无情地处决;而在禹死后,中国社会就应该进入了所谓“国家所有制”的状态。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器,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马克思的看法大体上是积极的。

接下来,马克思开始**他的第三种形式,即所谓“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在马克思看来,欧洲漫长的中世纪历史就是“封建或等级所有制”的历史。当然,就欧洲现实而言,这是没有问题的:

首先农村中土地占有的等级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武装制度使贵族掌握了支配农奴的权力,而在城市里则有各种各样的行会形式的封建组织与之相对应,同时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使社会进步举步唯艰,骑士、僧侣、贵族等各种各样的特权阶级是普通人民无法逾越的障碍。然而马克思的叙述似乎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对中国历史没有什么研究,只能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在土地的占有上,中国古代跟欧洲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要说不同可能就是中国的土地兼并现象更为严重,而欧洲,尤其是德国,由于神圣罗马帝国是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城邦林立,客观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的程度。

但是,我真的怀疑等级制所有权在中国是否适用。首先,中国是一个宗法制的社会,在管理制度上保留了很多氏族制的特点,而中世纪的欧洲则是一个典型的宗教主导的社会,教皇和主教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国王的即位都需要有他们的加冕才具有合法性,而在中国宗教阶层从来无法具有这样的力量。宗教只是中国统治阶级的工具。

当宗教危及统治或者不利于国家

的时候,统治阶级会毫不犹豫地扫清障碍,北周武帝和唐宪宗灭佛都是明证,因而宗教作为一个特权阶层或者说作为一个等级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根本不具有等级森严的基础,从而也就无法用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已经形成了等级社会,最明显的是魏晋时期的闸阀制度。

当时的社会状况深深地反映在许多文人的诗歌中。士族和庶族的等级划分是非常严格的,以至于许多庶族出身的文人痛苦不已。然而,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

从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将“等级所有制”埋进了故纸堆。从那时起,任何阶级在理论上都有可能成为贵族,进入上层阶级,而中国所谓的世袭制度与欧洲有很大的不同。嫡长子继承制和世袭降级制使得一个贵族一般情况下在几代以后就会变成庶民,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堂堂的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的刘备会沦落到编草鞋为生的地步,而读张之洞的家书看到其劝儿女要学习耕作之时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这一特有的社会制度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奇特的没有“等级”的社会,这在清朝雍正皇帝废除“贱籍”之后显得尤为突出。用马克思的判断来确立这一历史史事显然是不合拍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7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之作。它借批判德国哲学,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明确阐释和表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出发考察社会历史发展。

在第1卷第1章(即《费尔巴哈》章),曾有一段话说:“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这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批评时所持的意见,而且有必要表明我们的意见,以便今后理解和解释各种批评意见。

这些观点都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才能前进一步,只有他的作品才能得到认真的研究。”由此可见,《费尔巴哈》章不仅是针对着费尔巴哈的批评文字,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从正面阐明唯物历史观的作用。马克思称费氏及后来的青年黑格尔派为“玄想家”、“满口讲着震撼世界词句的保守派”,他认为青年黑格尔派沿袭了老年黑格尔派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把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人们之间的关系、一切举止行为、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人们意识的产物。

因此,人民解放就是把人民从意识、思想和文字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思想真的作为世界的本原而独立存在,那么与意识、思想和文字的斗争必然会带来世界的变化。

那我们可以推论,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重力的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在头脑中放弃了这个想法,并声称它是迷信或宗教的,他们将避免任何溺水的危险。这显然是可笑的,事实是,如果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如果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将观念作为逻辑的起点,再以纯粹的逻辑方式进行从观念到观念的批判,这种方式无法解决任何现实问题。

(2)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当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方式时,他们开始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人们在劳动中不仅生产出物质生活资料,而且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方式,即生产关系,并且间接地生产出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马克思认为, ““个人是怎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生产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前提,而又决定着这种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从个人到国家,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个国家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这个公理是公认的。

然而,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以及民族自身的整体内部结构,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生产和内外交往的发展程度。”

“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又是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也就是说,分工的各个阶段也决定了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将分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三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第二种所有制是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

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这三种形态代表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不同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是由一定的个人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而形成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分工,分工促进了所有制与阶级、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冲突,确立了整个社会结构和国家组织形式。

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生产力以及由此生成的交往方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打印出来是21页,正反面。相对于以往看的大本厚本的超长的**,这一点点字对我不算什么。我想我可以很快读完它,我会有一些感觉写。

但事实是我花了三天时间才读完第一页。很难读懂。我总是看着它把它放下。看看,然后把它放下。脑中总是一片空白。最后,我只读了前15页,但我被深深吸引了。

哲学带给我的思想让我有点慌乱,太多的信息一时难以消化。要想弄明白绝非一日之功。我读懂的只有两块内容。

第一,思想不是作为世界的起原而独立存在的。用词和句子来发送相反的词和句子,只有与世界对立的词和句子名称才不与现有世界对立。只有在现实世界中,运用现实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第二点则是分工。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分工,分工促进了所有制与阶级、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冲突,确立了整个社会结构和国家组织形式。

文中,还是大量引用了原著,也借鉴了百度文库中关于原著的部分见解。通过阅读别人的阅读报告,我对原文有了更好的理解。

谢谢你带我进入一个新的思维领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8

大二开始,我就对马恩的著作产生了兴趣,并曾试图阅读马恩四卷,这是一个同学从地摊上买来的,后来转手于我。泛泛而览,从来一知半解。第一卷读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比较难了,从来没有读完过。读研究生,曾经在一年级的时候下过决心,认真将马恩选集读过,后来谈恋爱了,时间更少,就没有将这个计划实行。这足以见得自己的意志是如何的不坚定,而我对马恩著作的了解又是如何的肤浅了。古人常云:读书要通一经。在现代社会,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时,通一经未尝不是一种捷径。目前来看,四书可选《论语》,诗集可选《杜工部集》,史可选《史记》,理论可选《马恩四卷》。

单位要求每人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我心中一排序,现在最想的读的正是马恩的著作。我这个人有时就是这样的,必须有压力才有动力,像马恩的选多艰深晦涩的文章,不硬着头皮很难读下来。我想就选一直以来成为我的拦路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吧。

用的是人民出版社的单行本,这是个节选本。包括后记共137页,主要内容是节选的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这和马恩四卷一样。就是这八十多页,我读了二十多天,阅读的快乐是有的,但是也有头昏脑涨不知所云的时候。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最重要的文本之一,马恩身前未能出版,直到1932年才第一次全文发表。其中,《费尔巴哈》章是马恩未完成的手稿。长期以来,这本著作的价值被低估,上世纪90年代初,《读书》杂志上发表了李文的一篇《回到马克思(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手记)》(1990年第3期),被认为是学界学理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开始。这部巨著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三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分析,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些天才的观点在《资本论》中得到了更加系统完整和清晰地阐述。

在《费尔巴哈》章中,分工无疑是一个核心词汇,它出现的频率甚至超过了生产力、交往形式(马恩对生产关系概念的最初的比较普遍的表达)等词汇。本文试图通过系统分析这一核心语词,以期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文本以及马恩的基本思想有所裨益。

一、分工的起源

马恩认为,分工是伴随着意识产生的,要分析分工的起源,首先要弄清意识的起源。马恩认为,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5]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相区别,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25]也就是,因为动物之间不存在社会关系,所以也就不存在意识。动物所具有的只是一种本能。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的本能是一种意识到了本能,或者说人的意识代替了本能。虽然历史地看,开始生产生活资料和意识的产生很难确定先后顺序,但是,逻辑地看,生产生活资料先于意识的产生,这是符合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所以马恩认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1]。在论述了意识的起源之后,马恩紧接着指出:与此同时分工也发展起来。[26]但是,分工并不是意识的产物,在唯心主义者那里,也许就会将分工看着是意识的产物。但恰恰相反,分工是人类交往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社会的产物。分工伴随着意识产生这一论断只是表明,分工是有意识的分工,是人类为了适应交往的发展需要,而主动采取的。了解了分工的起源之后,就会知道,分工是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的,可以说自有人类始,就有了分工。而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43],那么分工是否会消灭呢?分工的消灭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分工已经不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地,他起一种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而分工的发展,不仅仅在一个家庭内部,一个社会内部,而是只要人类交往所及的地方都有分工。马恩所讲的消灭分工并非是在人类的生产中不再有分工这种形式,否则生产本身就是无法想象的。马恩所讲的消灭分工只是指使人类不再屈从于分工,而是能够驾驭分工以及通过分工所创造出来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马恩提出的关键就是消灭私有制以及社会调节生产,这样人类也就驾驭了分工。也就是说,抽象的分工,或者说社会调节生产条件下的分工,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工形态。这里马恩所讲的消灭分工和消灭劳动一样,不是消灭劳动一般,也就是人类改造世界这样一种活动,而是消灭作为人类的对立面的这种异化劳动。所以,共产主义的现实性只是在与社会调解生产如何才能达到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产所达到的那样的效果?在允许采用分工这种形式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还能使分工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率?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只有计划,资本主义社会是否只有市场?从马恩的论证来说,前者是肯定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只有计划。在马恩来,私有制是物物交换的基础。实际上,我只有在有可以出卖的东西的时候才有私有财产[92]但是,马恩只是提出了一个一般的原则,并没有特别具体的设想。关键是在现实中的可能性的问题。也就是通过计划来调节分工能否达到市场那样的效率。那么如果承认市场的话,就必须容忍私有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总之,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分工的发展阶段

在马恩看来,分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性行为的分工阶段。这是动物也具有的,因此,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第二个阶段,是自然形成的分工阶段。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26]第三个阶段,是真正的分工阶段。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26]。分工的扩大导致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劳动对人的异化程度不断提高。第四个阶段,是消灭分工阶段。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现在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在统治阶级内部表现出来。[43]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识形态家[43]而另一些人对于这些思想和幻想则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并且准备接受这些思想和幻想,因为在实际中他们是这个阶级的积极成员。[43]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度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盟)。[48]在这里,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48]在城市中各行会之间的分工还是非常少的,而在行会内部,各劳动者之间则根本没有什么分工。每个劳动者都必须熟悉全部工序,凡是用他的工具能够做的一切,他必须都会做[51]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51]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的直接结果就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即超出行会制度范围的生产部门的产生。[52]织布是一种多半不需要很高技能并很快就分化成无数部门的劳动,由于自己的特殊个性,它抵制行会的束缚。

分工与所有制的关系。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私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子是丈夫的奴隶。家庭中这种诚然还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初的所有制,但就是这种所有制也完全符合现代经济学家所下的定义,即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27]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28]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28]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28]国家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将要阐明的已经由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28]

分工包含的矛盾。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27]分工中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一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27]最后,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29]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29]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务局和为一种同志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分工最终引起了人的异化,也就是说引起了人们对于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创造的生产力的异化关系。共产主义社会消灭分工。这种异化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其一,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其二,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30]。更为重要的是,马恩同时指出,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30]。马恩在论述这个前提的必要性时,提出了两点:其一,没有物质财富的巨大发展,人类会重新陷入必须品的争夺之中,同时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30];其二,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类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30]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30][可见马恩在设想共产主义革命的条件的时候,考虑得非常简略,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更没有比较具体的意见。]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66] 马恩在这里已经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72]在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过这种对于作为人的个人的交往完全无关的形式,因为他们的交往本身还是受到限制的。[72]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

马恩还简单地写了这样一句:分工对科学的影响。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9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和各种形式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恩格斯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才能完整地描述整个过程以及过程中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还说明了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解释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和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手段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各个阶段的发展和特殊性。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起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这些都与物质生产方式有关。同时,他们还指出,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各个阶段的生存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和制约着人类一切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过程。

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有自己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积极参加反旧社会活动的某些生产力和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历史发展规律时,必须讨论社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个方面阐述了社会革命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革命群众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在其他任何因素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是没有意义的。

从上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

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今一步认识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关系,确立马克思思想理论的基本地位和当代中国马克思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总之,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第一卷有感

我们都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创作。其中,我只读了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观点。我本身不是一个理科生,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只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本中所定义的。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起原归于物质,主张物质识第一,意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起原归于精神,主张意识是第一,物质识第二,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该书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

(一)关于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批判了康德割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和黑格尔颠倒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根本错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和主题就是有血有肉、有头脑的人,因而“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从而摆正了思维与存在着一对范畴的关系。费尔巴哈还批判了康德把时间和空间视为内在的感性和直观形式的错误,以及黑格尔逻辑上向空间过度的错误。针对康德的错误,他指出::

“空间与时间并不是单纯的现象形式,而是本质条件,理性形式,存在规律,也是思维的规律。也就是说,费尔巴哈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人类固有的感性和直观的形式,而是客观存在的形式。

哲学范畴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上,而且体现在内容的变化上。范畴的内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贫到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二)关于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可以从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两个方面来考察。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人类文明的发展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有限的自然科学知识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自然史,而是主要讲了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的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史。在这个意识形态中,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

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人类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但为了生活,人们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信息。

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在这个时候,学会生产的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三)关于分工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求的增加以及体力、需求和应变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然而,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时,才有真正的分工意识。

对某以民族来说,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导致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也导致城乡劳动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三)有助于全面、正确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言的,这一问题尽管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早有阐释,但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得到重视,未能得到完全正确的理解。尽管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平衡的,尤其是在我国目前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条件下,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普遍的关注,并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因此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构建民主、公平、公正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

我们应当辩证地去理解和把握,它主要是指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而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发展, 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又受其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政治及其所能利用的资源状况的制约。另外,更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空想、幻想而难以实现。

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价值性在于提出了最高的价值目标,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性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应当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关于人的本质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企图以“人本学的历史观”代替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然而,这种学说,非但不是科学地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相反地,恰恰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摈弃了、并予以严重批判的用“人的本质的异化”说明社会历史现象的思辨空论。针对这种谬论,马克思尖锐的指出:

“正如医学上的妙手回春的神医和起死回生的仙丹是以对自然界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一样,社会领域中的庸医和万应灵药也是以对社会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马克思的这一批判,也适用于仙丹的“马克思学”。他们不要以或者不敢去研究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无意揭示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是想社会的庸医一样,热衷于寻求永恒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学说作为万应灵药去解释负责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的发展,这实际上是陈旧的思辨哲学的死灰复燃!

——历史已经证明,马恩关于共产主义实现条件的论断是科学而有预见性的。之前局部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实践被“交往的扩大”所消灭,而今交往的力量正在把“异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使它摆脱“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可以说,当前世界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实现着“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的壮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正在达成一种资源的流动进而是生产状态的均衡,最后的格局就是各国各民族中都分化出两个世界,两个极端对立的世界。

在这一世界性格局中的任何人,所要考虑的只是自身跳入哪一个世界中去的问题,在“偶然性”的支配下落入哪一个利益群体中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整体的演进、集体的福利,蛋糕已经瓜分竟尽,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历史中不断上演的惯性定律的作用下,在全球化力量的摆布下,谁还在相信“今天的世界真的和昨天不一样了”,那才真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相关推荐

  • 意识形态工作计划 随着工作的进一步进行,我们要提前安排好一份工作计划。制订好工作计划以后,在心中基本上对某件工作任务已经心里有谱了。你了解这篇工作计划应该怎么去写吗?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意识形态工作计划,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计划 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不仅要专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
    2023-12-17 阅读全文
  • 意识形态发言经典4篇 山顶的风景是对你的回报,当我们即将举办一个演讲讲座时,我们要先把演讲稿准备好,演讲稿是整个演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想要写出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应该要怎么做?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意识形态发言经典4篇"这样的内容,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根据“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的安排部署,我积极参加党委理论中心组的集体学习...
    2023-05-31 阅读全文
  • 潜意识读后感 “潜意识读后感”是我们从网络收集和整理的。阅读好书就是从人类文明的智慧中摘取发光的星星,作品是作者写的作品。 透过读后感表达对书籍的理解和体会。请您耐心读完并参考本文!...
    2024-02-03 阅读全文
  • 意识形态工作计划十五篇 笔者倾心制作了这篇独具匠心的“意识形态工作计划”,怀揣期待与大家共享,感谢您的莅临让我们一同探索更多。为了确保项目进度的稳定与可控,开始制定工作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精心拟定的工作计划不仅能约束自己更加专注,也能让我们更迅速的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
    2023-10-08 阅读全文
  • 意识形态工作总结十五篇 处理办公文档需要熟悉和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对应范文的使用也越发频繁。仔细阅读优秀的范文可以为我们的社交活动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整理的“意识形态工作总结”,建议您关注我们网站发布的最新资讯,以便及时展开营销活动!...
    2023-12-17 阅读全文

随着工作的进一步进行,我们要提前安排好一份工作计划。制订好工作计划以后,在心中基本上对某件工作任务已经心里有谱了。你了解这篇工作计划应该怎么去写吗?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意识形态工作计划,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计划 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不仅要专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

2023-12-17 阅读全文

山顶的风景是对你的回报,当我们即将举办一个演讲讲座时,我们要先把演讲稿准备好,演讲稿是整个演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想要写出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应该要怎么做?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意识形态发言经典4篇"这样的内容,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根据“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的安排部署,我积极参加党委理论中心组的集体学习...

2023-05-31 阅读全文

“潜意识读后感”是我们从网络收集和整理的。阅读好书就是从人类文明的智慧中摘取发光的星星,作品是作者写的作品。 透过读后感表达对书籍的理解和体会。请您耐心读完并参考本文!...

2024-02-03 阅读全文

笔者倾心制作了这篇独具匠心的“意识形态工作计划”,怀揣期待与大家共享,感谢您的莅临让我们一同探索更多。为了确保项目进度的稳定与可控,开始制定工作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精心拟定的工作计划不仅能约束自己更加专注,也能让我们更迅速的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

2023-10-08 阅读全文

处理办公文档需要熟悉和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对应范文的使用也越发频繁。仔细阅读优秀的范文可以为我们的社交活动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整理的“意识形态工作总结”,建议您关注我们网站发布的最新资讯,以便及时展开营销活动!...

2023-12-1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