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班说课稿:奇妙的石头碰碰响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小班的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教案的说课稿 说课稿幼儿园小班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质,同时也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事物,比如在几次户外活动时,我看到有几个孩子特别喜欢去捡石头玩,用石头在地面上、墙面上、花坛边等各地方敲一敲,一边玩一边兴奋地叫同伴一起过来听石头敲击所发出的声音。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课程,于是就设计了这个小班的科学活动《奇妙的石头碰碰响》,希望通过游戏引起孩子们对探索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的兴趣,引导他们在“玩中学”在“玩中求发展”,就如《纲要》中所说:“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发现和感觉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说目标

从“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意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目标:

1、感知石头的基本特性,乐意参加玩石头的游戏,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尝试自由探索,发现硬的物体和石头碰撞可以产生响亮的声音,而软的物体与石头碰撞则没有声音,并愿意大胆表述。

三、说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通过探索,发现硬的物体和石头碰撞可以产生响亮的声音,而软的物体与石头碰撞则没有声音。”在活动中我采用了探索比较法来解决难点,通过两次探索比较让幼儿发现这一特性。

四、说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两块石头;若干件硬的物品(木头积木,塑料积木,金属勺子);若干件软的物品(海绵,毛绒玩具,毛线团);厚垫子,桌子等。

2、经验准备:已学习节奏乐《闪烁的小星星》。

五、说过程Www.YJS21.COm

我通过三个环节“感知特性——探索比较——拓展经验”来达到活动的目标。

1.感知特性

一开始以“石头展览会”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观察发现石头不同的颜色、形状、质感,对石头的基本特性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

2.探索比较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所在。通过两次探索比较,让幼儿发现硬的物体和石头碰撞可以产生响亮的声音,而软的物体与石头碰撞则没有声音,并愿意大胆表述。第一次以集体共鉴的方式,初步感知软硬物体与石头碰撞产生的不同现象;第二次通过自主探索,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的判断进行初步猜测,经过探索验证进一步感知这一现象。

3.拓展经验

这是活动的延伸环节,进一步增强幼儿对探索石头的兴趣。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碰一碰


一、说教材

小班幼儿尚处于对幼儿园集体活动的适应和熟悉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很少主动与同伴进行交往,“碰一碰“活动为幼儿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与同伴交往的乐趣。“碰一碰”是一首郎朗上口的幼儿歌曲歌词中又可以让幼儿自由创编的活动过程。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运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在演唱的基础上随音乐节奏做身体动作,使幼儿在演唱歌曲和做动作的同时,学会与同伴之间的友好交往。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的意识。

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教材,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①、在感知歌曲节奏的基础上随音乐节奏做身体动作。

②、在熟悉玩法的基础上创编歌词,变换身体部位玩“碰一碰”游戏。

③、在游戏中享受愉快地情感,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CD。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班的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双体互动模式、提问启示发、游戏法。

当代教育论认为当代教育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本活动的最大亮点。其次是提问启发性,在提问上注重启发性基于给幼儿更多想象与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为表达自己的感受。游戏法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

三、说教学过程

1、师生进行发声练习。(根据幼儿声区进行练习。)

教师:12|34|5―|幼儿:54|32|1―|

小朋友们好!×老师您好!

2、教师演唱歌曲,幼儿了解歌曲内容。

①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趣的歌曲,先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教师范唱一遍歌曲。

②教师:歌曲中找谁碰一碰呀?

幼儿根据教师范唱进行回答,如果幼儿没有听清楚,教师可再唱一遍,让幼儿有目的地进行倾听。

③教师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后,帮助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歌曲。

3、师生一起一边唱歌边玩“碰一碰”的游戏。

教师:这次,我们一起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4、看教师示范一一怎样和同伴做游戏。

教师: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和我一起做游戏,请你们来唱歌吧。

5、幼儿与身边的同伴俩俩进行游戏。

教师进行指导,并进行个别指导。

6、幼儿分散站好,自由地找朋友进行游戏。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自行找朋友玩游戏。

幼儿尝试换朋友进行游戏。

四、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平时经验进行歌词替换演唱。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石头碰碰乐》及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石头碰碰乐》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自由探索,发现硬的物体和石头碰撞可以产生响亮的声音,而软的物体与石头碰撞则没有声音,并愿意大胆表述,感知石头的基本特性,乐意参加玩石头的游戏,体验玩石头的乐趣,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石头碰碰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知石头的基本特性,乐意参加玩石头的游戏,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尝试自由探索,发现硬的物体和石头碰撞可以产生响亮的声音,而软的物体与石头碰撞则没有声音,并愿意大胆表述。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两块石头;若干件硬的物品(木头积木,金属勺子);若干件软的物品(海绵,毛绒玩具);厚垫子,桌子等,PPt图片。

经验准备:已学习节奏乐《闪烁的小星星》。

【活动过程】

一、猜石头。(通过猜猜的游戏,激发兴趣)

1、师:今天小林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就藏在这个袋子里,你们猜猜它是谁呢?

2、师:听一听,有什么声音?(将包起来的石头放在地上敲)

3、请出石头朋友,问好。

师:想不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呀?(原来是石头呀)小石头,你好呀!

二、玩石头——“石头展览会”。(通过玩石头游戏,充分的体验石头的特性)

1、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石头展览会,展览会上的石头想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去展览会有两个要求,第一、到展览会后可以选一个你喜欢的石头,每个小朋友只能选一个哦!记住了吗?第二、就是拿到石头以后要赶快回到你的座位上,看一看石头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石头上有什么?然后再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也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发现。当你听到叮叮叮的声音,就赶紧把石头轻轻的放在椅子下,然后把小门关紧,要不然小石头就不跟你做朋友了。(引导幼儿闻一闻、摸一摸、再摸自己的脸,认识硬)

师:刚才小朋友都玩了石头,谁愿意来说说你的石头是什么形状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石头有什么颜色?(红色、白色、黑色、棕色)石头上有什么呀?(有的小朋友还发现石头上有花纹)石头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呢?(硬硬的、冰冰的、粗糙的、光滑的)

小结:通过玩石头的游戏,知道石头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而不同的石头摸上去的感觉也不一样,有粗糙的,有光滑的。

2、那我们给石头取个名字吧?你们看这个石头是什么样的,(大的)

(老师先取,引导幼儿根据大小、颜色。大大、小小、花花、冰冰)

三、找石头。(通过找石头的游戏,了解石头在哪里,石头有很多品种,造型,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石头等知识。)

1、师:在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过石头?(工地,池塘边,小溪边,海边,公园)

2、寻找游戏:请孩子从照片中找出哪些是石头变成的物品。

师:刚才小朋友在很多地方找到了石头,小石头可调皮了它还想跟我们玩。你们看这是什么?(石拱桥、石桌椅、房子、石雕:对,这是一种特殊的石头,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寿山石。)是用什么做的呀?(石头)原来石头会变成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东西。

四、石头音乐。

1、石头碰碰响。初步感知软硬物体与石头碰撞产生的不同现象

(1)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2)请个别讲述小石头与不同物体碰撞的声音是否一样,各是怎样的声音。

师:今天呀,班上还来了几位朋友,你们看是谁呀?(勺子、积木、海绵、布娃娃)这些东西呢也想跟石头交朋友,把这些东西跟石头碰一碰你们猜一猜会发出什么声音?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当你听到叮叮叮的声音,要马上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现在请每个小朋友都帮你的石头找个朋友吧。(小石头与勺子碰碰,小石头与积木,小石头与海绵碰碰,小石块与布娃娃碰碰)

师:刚才小朋友都帮石头找朋友了,是不是所有的东西跟石头碰一碰都会发出声音?(不是)那跟什么东西碰一碰不会发出声音?(海绵、布娃娃)用手捏捏看什么感觉?(它们捏一捏是软软的,喔,跟软的东西碰不会发出声音)那什么东西碰一碰会发出声音?(勺子、积木)也用你们小手捏捏是什么感觉?(硬硬的,对硬硬的东西碰在一起会发出声音)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石头跟硬的东西碰一碰会发出声音,那它们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吗?(有的小朋友说一样的,有的小朋友说不一样)我们来听一听吧。石头跟勺子发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叮叮叮)石头跟积木呢?(咚咚咚)

小结:原来软的物体与石头碰撞就没有声音;硬的物体和石头碰撞可以产生响亮的声音,但跟不同的物品碰碰发出来的声音也不一样。

2、石头打击乐《闪烁的小星星》

(1)音乐响了,我们用石头跟着音乐一起演奏吧!

师:小石头交了很多朋友可开心了,还想跟我们一起来唱歌。现在请每个小朋友上来找个你喜欢的朋友回到位置上,然后把石头拿出来听着音乐一起唱歌。(音乐响起,自然的敲击)

(2)播放音乐,按节奏选择石头与石头、石头与勺子、石头与小铁块一起敲击。

(3)分成三组,分别用石头敲击不同物体,随着音乐演奏。

五、活动延伸(洗石头)

师:石头累了,想睡觉了,我们带他们去洗个澡吧!那边有大盆和刷子,还要注意哦,洗完石头要给他擦干,不然会感冒的。我们也请爸爸妈妈一起来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觉得较好的达到了引导幼儿以“石头”打击乐器,给熟悉的歌曲伴奏。尝试用敲击石头时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来比表现歌曲节奏的快慢和声音大小的目标,并正确把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在愉悦的音乐游戏氛围中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力,体验音乐活动乐趣。看着孩子还陶醉在游戏中,余兴未了的样子,我就将这些石头投放在区域中,让孩子们自由选择石头与其他物品敲击,探索他们碰击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尝试为其余熟悉的歌曲伴奏,进一步深化游戏内容。

幼儿百科: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

小班科学:图形碰碰乐


小班科学活动:图形碰碰乐

活动目标:

1、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

2、能完整说出“这是由**和**拼成”的句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组成小路(各图形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

2、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式“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引入课题。

教师戴上山羊头饰扮演山羊伯伯:你们看,我是谁?谁来了?

(山羊伯伯。)

1、今天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呢,我要请小(2)班的小朋友们去看画展,你们高兴吗?

二、走路去“森林博物馆”看画展。

T:去森林博物馆要经过一条小路,然后才到博物馆呢。现在山羊伯伯要带你们去走一走。

1、巩固复习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分辨能力。

T:这条路好奇怪,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啊?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边走边问:

(1)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圆形)

那这有几个圆形呢?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2)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三角形)

三角形又有几个呢?

(3)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形状?(正方形)

它又有几个呢?

T:哇,终于到了,好累啊,山羊伯伯请小朋友找张凳子坐下来吧。

三、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T:你们看,山羊伯伯都画了些什么画呀?

(太阳、小松树、房子等)

T:那山羊伯伯想考考你们了,你们知不知道山羊伯伯这些画是怎么画起来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图形拼贴而成的。)

2、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四、幼儿操作:拼贴画。

1、T: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山羊伯伯今天碰到了难题了。因为我还想请很多的小朋友来看我的画展,可是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是空的呢。你们愿不愿意帮山羊伯伯一个忙来完成这些画呢?

2、请幼儿坐到地板上开始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山羊伯伯将小朋友们完成的拼贴画展示出来。

五、活动结束。

走小路回去并请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画展。

小班综合活动——碰碰车


综合活动:碰碰车

设计思路:

小班的幼儿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规则意识比较差。所以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常常会发生许多的小摩擦。经常会有幼儿跑到我面前来告诉我:“**撞到了我”“**打到了我”……有的幼儿还常有哭闹的现象发生。幼儿之间还不太会用礼貌用语“对不起”和“没关系”来解决这些小摩擦。所以我就设计了这样一节综合活动《碰碰车》。因为碰碰车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有丰富的游玩经验。儿歌“碰碰车”,在玩中激起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非常适合小班年龄阶段的孩子,然后在老师参与、引导下,使幼儿懂得要礼貌地对待同伴,知道“对不起”和“没关系”这对朋友。并进一步引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运用这对礼貌用语来解决同伴间的小摩擦。

活动目标:

1、喜欢儿歌《碰碰车》,愿意跟念儿歌,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2、在游戏的情境中,学说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

活动准备:

*图片、音乐磁带、圈

*用轮胎围成的游乐场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引起兴趣。

1、音乐游戏——《THEBUS》

2、导语:小朋友,你们小汽车开的开心吗?

有一群小动物,它们玩得也很高兴,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小动物在玩什么车?

3、导语:你们玩过碰碰车吗?碰碰车是怎么玩的?

二、操作材料,表达表现

1、导语:我们一起来玩碰碰车好吗?

(幼儿自由开车,老师制造矛盾,引出“对不起”、“没关系”)

2、导语:(音乐结束了)碰碰车停下来了,你们在玩碰碰车的时候碰到了谁?

3、导语:卢老师刚刚在玩碰碰车的时候有点不开心,因为**小朋友撞到了我,可是后来他和我说了一句好听的话,我就又变的很开心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话吗?

4、小结:不小心碰到别人,要对他说句好听的话:“对不起”。

三、再次体验,学念儿歌:

1、欣赏儿歌《碰碰车》(两遍)

导语:卢老师把我们刚刚做的游戏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2、提问:当碰碰车碰到别人时,可以说句什么好听的话?(对不起)

当别人和你说对不起的时候,你可以怎么说?(没关系)

3、请个别幼儿上来和老师一起念儿歌。

4、我们再来开碰碰车(幼儿边开边念儿歌)

导语:我们一起来念好听的儿歌给碰碰车听好吗? “碰碰车,你听好了,我们小朋

友念儿歌给你听。

四、活动延伸:

导语:我们还可以在哪儿用到“对不起”和“没关系”这对好朋友呀?

附儿歌:《碰碰车》

碰碰车,碰一起,你碰我,我碰你;

对不起,没关系,真是一对好朋友。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奇妙的石头碰碰响》 奇妙的石头碰碰响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质,同...
    2019-12-1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说课稿:奇妙的石头碰碰响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质,同时也是幼儿经常接触...
    2019-12-28 阅读全文
  • 石头碰碰响说课稿 小班科学《石头碰碰响》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
    2020-01-18 阅读全文
  • 2020小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石头碰碰响》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质,同时也是幼儿经常接...
    2020-09-1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奥妙的石头碰碰响 一、计划意图 《纲领》中指出:科学教诲应亲密接洽幼儿的现实生存举行,操纵身边的事物与征象作为科学摸索的工具。我此次运动的选材就泉源于生存。石头是组成天然生态情况的一种无性命的物资,同时也是幼儿常常打仗...
    2021-07-02 阅读全文

奇妙的石头碰碰响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质,同...

2019-12-14 阅读全文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质,同时也是幼儿经常接触...

2019-12-28 阅读全文

小班科学《石头碰碰响》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

2020-01-18 阅读全文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质,同时也是幼儿经常接...

2020-09-18 阅读全文

一、计划意图 《纲领》中指出:科学教诲应亲密接洽幼儿的现实生存举行,操纵身边的事物与征象作为科学摸索的工具。我此次运动的选材就泉源于生存。石头是组成天然生态情况的一种无性命的物资,同时也是幼儿常常打仗...

2021-07-0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