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的祖国叫中国——宝贝真多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方案 主题:我的祖国叫中国——宝贝真多

活动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活动目标:1、学习在不同的环境中寻找“南”方,了解指南针的用处。2、知道中国人很聪明,中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小朋友的书、数学》《小朋友的书、美工》。2、简易指南针若干个,汉字“南”若干。活动过程:1、游戏“东南西北在哪里”。(1)幼儿根据教师指令要求快速指点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2)提问: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在哪儿呢?先来找一找“南”方。引导幼儿凭借经验指点“南”在哪儿,并说出理由,如看阳光。2、出示简易指南针,告诉幼儿上面这根神奇的小针,能够帮助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南”方。3、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操作和观察一个指南针,在活动室里寻找哪儿是“南”,并站在相应的地方。鼓励幼儿不断改变自己所站的位置,发现指南针的变化。4、指南针的用处。(1)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那么快找到“南”方?(2)生活中什么时候还需要用到指南针呢?(旅游、航空、航海、勘察等)。5、聪明的中国人。(1)教师讲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引导幼儿对四大发明有粗浅的印象。(2)提问: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发明了指南针?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发明吗?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15页“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看图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3)你知道中国现在还有哪些发明吗?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16页,看图说一说现在的新发明,也可以自由讲述。6、使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7页“我想发明”。小朋友,你想做发明家吗?你想发明什么,把它画出来吧!你可以画画面示范的东西,也可以把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活动二:兵马佣

活动目标:

1、欣赏兵马俑典型的动作姿态、服饰装备和兵马俑阵容整齐,装备完整,威风凛凛的布军阵势。

2、知道西安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博物馆,真切感受中国人的聪明和了不起。

活动准备:

1、挂图10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

2、陶土。自备古典音乐磁带做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师幼欣赏。

提问: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它们是什么?

(如果有去过西安参观过兵马俑的幼儿,可以从他的介绍导入活动。欣赏时轻声播放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以营造气氛)。

2、让幼儿了解兵马俑是由“兵俑”和“马俑”两部分组成的,“兵俑”是士兵,“马俑”是战车和战马,这些人和马、车都是用陶土做成的。

3、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17页“兵马俑”,请幼儿欣赏并观察画面,发现兵马俑典型的动作姿态和服饰装备。

(1) 提问:你看了这些兵马俑,发现了什么?(可以从兵马俑的服饰、装备、动作、神态等方面引导幼儿观察)。

(2) 根据幼儿的发现,适时提出辅助问题:

兵俑的面部神态和动作是什么样的?(神态严肃,握着兵器,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时刻准备去战斗的样子)

(3) 兵俑的服饰是什么样子的?(穿着铠甲)

(4) 马俑的装备是什么样的?(配有马鞍)

(5) 看着兵马俑的布军阵势,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打仗)

(6) 兵马俑有多高?多大?(与真人等高,与真马等高)

4、你看了这些兵马俑后,心里有什么感觉?(勇敢、强大、壮观等)

你知道它们是谁制作的吗?(古代的中国人)

5、教师总结:

小朋友,西安的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博物馆,兵马俑都是用陶土做成的,既有兵俑,也有马俑,“兵俑”就是士兵,“马俑”就是战车和战马。它们栩栩如生,就如真的士兵、马和战车。让我们再一次欣赏这些伟大的奇迹吧。师幼再一次欣赏小朋友书上的兵马俑。

活动三:京剧脸谱

活动目标:

1、欣赏并认识典型的京剧花脸脸谱,初步了解脸谱颜色代表的意义。

2、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3、萌发对中国京剧的喜爱。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小朋友的书.美工》。

2、铅画纸、油画棒、记号笔、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1、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18页“京剧脸谱”,请幼儿欣赏京剧脸谱邮票。

(1) 欣赏过程中请幼儿仔细观察京剧脸谱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2) 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包公(黑脸)、张飞(红脸)、奸臣(白脸)等的脸谱特征。

2、讨论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提问:脸谱是由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开始画。

(颜色鲜艳,以鼻子为中心进行图案对称装饰)

3、观察绘画工具和材料,提示绘画线索。

(1) 先以鼻子为中心用记号笔勾线,画出脸谱图案的轮廓线。

(2) 小块的地方用油画棒涂色,大块的地方用水粉颜料着色。

(3) 如果脸谱需要装饰胡子,可以用黑色纸进行剪贴。

(脸谱的底版一般用铅画纸,有条件的可以做石膏脸谱,完成后有力体感)

4、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京剧脸谱进行绘画。

(1) 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涂案设计京剧脸谱。

(2) 教师指导。重点在对称、色彩的搭配。

5、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评价交流。

活动四:说唱脸谱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京腔京调独特的演唱特点,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2、模仿京剧脸谱,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唱。

活动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

2、自制的京剧脸谱(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小朋友,我们上一次已经画过了京剧脸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唱一唱京剧吧。

2、播放录音磁带,初次欣赏京剧《说唱脸谱》

京剧听上去与我们小朋友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唱起来很有精神;有很长的拖音,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

3、幼儿理解学习歌词。

(1) 教师带领幼儿认识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姓名。

(2) 教师用儿歌的形式朗诵歌词,并配上一定的表情声调及动作。

(3) 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4、利用京剧脸谱,幼儿初步学唱京剧《说唱脸谱》。

(1) 教师范唱。

(2)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3) 学习用合适的力度与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活动五:水墨画

活动目标:

1、感受水墨画独特的美感,知道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种类。

2、感受水笔的柔软性,尝试用毛笔、宣纸作画。

活动准备:

1、挂图11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

2、毛笔、宣纸、墨汁等作画工具若干。

3、自备古筝6录音带作为活动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活动过程:

1、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下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19页~20爷“水墨画”,引导幼儿欣赏画面作品。

提问:

(1) 这些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2) 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

(3) 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出示挂图徐悲鸿的《奔马图》和齐白石的《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1) 分别画的是马和虾。(观察马的重点是鬃毛,观察虾的重点是胡须)

(2) 用毛笔画,用墨汁画,用的是宣纸。

(3) 有的地方墨汁浓,有的地方墨汁淡(浓墨、淡墨)。

3、提供毛笔、墨汁和宣纸,引导幼儿尝试用淡墨、浓墨画简单的国画,互相欣赏。

(1) 小朋友,让我们用毛笔来画一画水墨画吧。

(2) 幼儿自由作画,教师指导。活动六:国宝大熊猫活动目标:1、了解熊猫的外部特征及主要生活习性,知道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奇动物,是中国的国宝。2、初步学习用水墨画表现技法,画一画可爱的大熊猫。活动准备:1、 挂图12号。2、 毛绒玩具熊猫一个;宣纸或毛边纸(吸水性强)、旧报纸、毛笔、墨汁、抹布、小水桶等。活动过程:1、 谜语引出主题。黑眼睛,黑耳朵,身体像熊脸像猫,鲜竹笋,嫩竹叶,双双喜喜吃个饱。(打一动物谜语)2、 出示挂图,组织幼儿交流。(1) 熊猫的外形特征是什么样的?熊猫生活在哪里?最喜欢吃什么?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只熊猫,为什么?(2) 观察熊猫的表现技法(浓墨和淡漠的区别使用)3、 给熊猫画像(1)教师示范。教师用毛笔蘸足淡墨,用中锋画头、身体等轮廓;再用笔蘸足淡墨,画眼圈、耳朵等部位;最后添画竹子。4、幼儿作画。(1) 先在旧报纸上尝试,再到宣纸上作画。(2) 提醒幼儿交替使用浓、淡墨色画出熊猫的不同部位。(3) 鼓励有能力的幼儿画出熊猫的动态。5、 悬挂幼儿作品,相互欣赏、评价。活动七:中国功夫活动目标:1、 了解歌词大意,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2、 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感受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氛。活动准备:1、 挂图13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2、 活动前观看中国武术的表演或录像,模仿学习武术动作。活动过程:1、 出示挂图,欣赏中国功夫。(1)幼儿欣赏中国武术。提问:你看到的中国武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2)引导幼儿交流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2、欣赏歌曲《中国功夫》。(1)提问: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理解歌曲中所表现出的雄壮有力的气概)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这样的气势。(2)幼儿跟唱歌曲。2、 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1页~22页“中国工夫”,(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中国功夫多神气呀,也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1)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跟唱歌曲并自编动作。(2) 教师将幼儿创编的武术动作进行组合示范,组织幼儿模仿学习。(3) 再次播放《中国功夫》的歌曲,幼儿学做武术动作。教师鼓励幼儿用干练、有力的动作表现武术的特点。活动八:印章活动目标:1、 欣赏各种印章,了解中国篆刻的特点,感受篆刻艺术线条流畅的美感。2、 根据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尝试制作土豆印章。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2、收集印章;收集有印章的书画作品2~3幅;北京奥运会会徽及体育图标。3、土豆块若干;竹签,红色颜料,抹布若干块;宣纸或毛边纸;自备古典音乐词带。活动过程:1、 欣赏书画作品,发现落款处都有印章。2、 分小组欣赏印章,找一找特点。(1) 做印章用什么材料?(玉石)(2) 印章上的字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字有什么不一样?(3) 印章上的字是怎么写上去的?(雕刻)(让幼儿摸一摸印章画,感觉凹突)3、 做印章的材料多数采用玉石,色彩和造型都非常漂亮和精致;印章上面的字看上去是弯弯曲曲的、变形的,像绘画图案,用雕刻在玉石上。4、 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3页“印章”,欣赏北京奥运会会徽,了解图案意思。(1) 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用红色?(红色表示喜事)(2) 上面写着什么字?(文、京)像什么图案?(像一个跑步的人)5、 幼儿制作土豆印章。方法:第一步: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4页,在报纸上临摹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再用记号笔在土豆截面上。(让幼儿在报纸上画一个圈当作土豆截面,试一试体育图标的画法,这个环节不能省略。因为幼儿有尝试错误的需要,为在土豆上成功操作做好准备)第二步:用竹签沿着图案雕刻,一枚印章就完成了。(注意使用竹签安全,提示保持距离)活动九:五福娃活动目标:1、 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福娃,每个娃娃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福,了解他们分别代表的形象及意思。2、 根据五福娃的典型特征进行绘画。活动准备:1、 挂图14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2、 记号笔、油画棒、一次性纸盘。活动过程:1、 谈话引出话题。(1)2008年8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一次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你知道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2)教师小结:每届奥运会都有吉祥物,表示美好的祝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福娃。2、 出示挂图,幼儿观察五福娃外形,师幼交流。(1) 谁知道五福娃的名字?它们组成了一句什么欢迎词?(2) 五福娃有几种颜色?与奥运五环有什么关系?(3) 教师小结:五福娃的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他们组成了“北京欢迎你”。3、 教师用儿歌小结,并对幼儿不明白的词语进行解释,如“奥林匹克”、“圣火”、“田径”等。幼儿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5页“五福娃”再次观察,进一步加深对五福娃的认识与了解。4、 用一次性纸盘绘画——五福娃的漂亮头饰。(1) 奥运吉祥福娃是五个可爱的小伙伴,每一个娃娃代表一个美好的祝福,让我们也来学着画一画吧。(2) 幼儿自由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福娃,先用记号笔在一次性纸盘上画轮廓,再涂上相应的颜色。活动十:中国的奥运冠军活动目标:1、 初步学习用柱形统计方法,比较谁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奥运冠军,感知统计的作用。2、 向奥运冠军学习,喜欢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小朋友的书,数学》。2、正方体纸盒;直观形象的柱形统计图,贴纸、柱形统计表一张。自备音乐磁带。活动过程:1、调动已有经验,引入课题。(1)伴随《北京欢迎您》歌曲入座。(2)翻看《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6页“奥运冠军”,书上画了很多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冠的体育项目图片,请小朋友说一说他们的名字及夺冠的项目。(3)幼儿讨论:如何统计出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奥运冠军的数量。2、尝试用叠加盒子的方法直观学习柱形统计。(1)幼儿每人把一只方盒子放在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图片下。(2)比较盒子数量,得出哪位运动员最受小朋友喜欢,教师在柱形图记录。(3)教师出示由叠加盒子演变而来的柱形统计图,让幼儿一目了然,感受又快又准的柱形统计方法,了解统计的作用。3、调查统计幼儿最喜欢的运动项目?(1)提问:你参加过幼儿园里哪些运动项目?向幼儿调查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调查结果。幼儿每人取一张代表某一运动项目的方形贴纸,贴在教师出示的柱形统计表上,观察比较得出结果。(2)欣赏柱形统计图表,讨论:你在哪里还看到过柱形统计图表?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的祖国叫中国——我是三军总司令


主题:我的祖国叫中国——我是三军总司令活动一:国庆大阅兵活动目标:1、感受国庆阅兵仪式雄壮的场景,初步了解海、陆、空三军的主要特点。2、萌发热爱解放军的情感。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2、汉字卡:解放军。活动过程:1、谈话引入。你们看过《国庆大阅兵》的录像或电视吗?看到过什么,听到过什么?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依据已有经验回答。2、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7页“威武的解放军”观赏国庆大阅兵的雄壮场面。请幼儿仔细看看,并进行交流。3、引导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8页,仔细观察海、陆、空三军图片,认真比较海、陆、空三军军服的不同,然后进行交流。提问:这些解放军为什么穿着不一样的军装?他们的军装有什么不同呢?请你仔细看看说说他们的上衣、帽裤子有什么不同。幼儿回答交流,教师小结。海军:上装白色,下装深藏青色。陆军:上下装均为松枝绿。空军:上下装均为蓝灰色。迷彩服:训练和作战服饰,颜色接近林地荒漠,具有隐蔽防护作用。解放军军徽:五角星图案、有“八一”二字。4、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节日“八一”建军节。提问: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了“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那么你们知道解放军的节日是什么时候吗?幼儿依据经验回答。教师引导总结: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解放军的节日。5、欣赏三军阅兵仪式的录像片段。提问:这些解放军为什么穿着不一样的军装?幼儿自由作答。活动二:各种各样的兵器活动目标:1、了解各种各样的兵器(古代的与现代的枪、炮等),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2、学习用多种材料制作枪,喜欢自制兵器玩具。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小朋友的书.美工》。2、收集各类兵器玩具及图片,共同布置“兵器大会”;汉字卡:枪、炮。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已经收集好的关于各类兵器玩具及图片,请幼儿参观。然后进行谈话交流。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兵器?你知道它们的用途吗?2、给兵器分类。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9页“各种各样的兵器”,给这些兵器分类。(1)教师引导幼儿先按古代兵器与现代兵器分类。古代兵器:刀、叉、剑、弓箭、矛和盾等,也称“冷兵器”。现代兵器:枪、炮、军舰、战机、坦克等。(2)现代兵器又有哪些种类呢?引导幼儿把现代兵器划分为几类:如枪、炮、军舰、战机、坦克等。并出示汉字卡:枪、炮。(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思考:古代兵器与现代兵器有什么不一样呢?3、认识各种各样的枪。(1)借助玩具、图片认识各种枪的名称、外形和使用方法等。(2)对各种枪进行分类,了解手枪、步枪、冲锋枪等的特点。手枪式短枪;步枪是长枪;冲锋枪是自动连发。4、做做玩玩——折纸手枪。幼儿使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9页“手枪”,剪下两张漂亮的迷彩纸。然后按方法一进行折叠。教师按美工书上的提示示范,幼儿根据教师提示及图片进行操作。活动三:巡逻兵进行曲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鲜明、雄壮而诙谐的节奏。2、师幼创编情节,和着音乐,表现巡逻兵巡逻时的情景。活动准备:1、磁带及录音机。2、解放军军帽、皮带等;自制玩具手枪等。活动过程:1、听着《红星歌》的音乐,师幼精神饱满,踏步走进教室。2、第一遍完整欣赏录音磁带《巡逻兵进行曲》。提问:你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这是一首世界名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个性,雄壮而不失优美。特别是前奏部分的口哨声,为整首乐曲增添了几分诙谐。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3、第二遍完整欣赏乐曲。提问:你觉得乐曲中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好像在干什么?巡逻兵是干什么的?4、第三遍完整欣赏乐曲,幼儿可以用拍手、原地踏步等肢体动作表现节奏。提问:你觉得乐曲中巡逻兵在干什么?5、根据音乐形象,师幼创编情节,并做好有四个情节提示标识的乐谱图。巡逻兵整装待发→开始巡逻(走步)→突然发现“敌情”→进行战斗(小跑步)消灭“敌人”。(乐曲结构比较工整,四个乐句明显,幼儿容易理解。因此,要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情节,并通过教师帮助,赋予舞蹈动作美感)6、根据乐谱图提示,师幼听着音乐表现游戏情节1~2遍。活动四:海军与军舰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主要的军舰分类,对军舰感兴趣。2、学习利用适宜的材料制作军舰模型,增强动手制作能力。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小朋友的书.美工》。2、收集一些关于军舰的玩具模型;汉字卡:军舰。活动过程:1、看看说说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31页“海军军舰”,借助图片或收集的玩具模型认识各种军舰,说说军舰的名称、作用等。教师适时出示汉字卡:军舰,供幼儿认读。军舰是海军使用的武器。军舰有很多种类,如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艇等。军舰用于海上作战,能发射导弹、鱼雷等。2、初步了解军舰分类,了解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艇等各类军舰的明显特点。航空母舰:庞大的水面舰艇,以舰艇载飞机,又称“海上机场”,最大的航母可载飞机70架~120架。巡洋舰:较大型的水面战斗舰艇。驱逐舰:中型水面战斗舰艇。潜水艇:水下战斗舰艇。(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和需要出发,让幼儿初步了解军舰分类和名称,了解各种军舰的明显特点即可)3、做做玩玩——折纸军舰。使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10页“军舰”,幼儿剪下绿底图案及红色纸条。教师引导幼儿边看折纸方法示意图,边尝试折纸,请不太懂的幼儿说一说:哪一步看不懂或者有困难。师幼一起共同解决。幼儿进行军舰折纸,教师巡回指导。活动五:坦克活动目标:1、观察坦克的外形特征,了解坦克可以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作战。2、增强动作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小朋友的书.美工》。2、收集特大纸盒6~7个;硬纸板环带每组一条;用报纸连接的环带大小若干;汉字卡:坦克。活动过程:1、看看说说,认识坦克外形特点及作用。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32页“坦克和飞机”,幼儿仔细观察坦克的图片,说一说它的外形及特点,并出示汉字卡:坦克。坦克外壳:铁制。牢固,具有防弹作用,炮手能在坦克里面定位开炮,射击手也能在坦克里面瞄准射击。坦克履带:履带式车轮,即许多轮子排一排,并套着一圈链条;轮子力量大,能承受车身的重量;遇到复杂的地形也能前进。2、体育游戏“开坦克”。提供每组一条硬纸板环带,幼儿合作,尝试蹲着或站着行进。(1)选一组示范,观察成功组的成功原因。提问:成功组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配合好,喊口令、动作一致协调等)(2)幼儿再一次尝试合作游戏。提供报纸连接的环带继续开坦克,提高兴趣和难度。(报纸质地软,无固定的外形,因此,游戏时对幼儿协调性要求较高。教师要提示幼儿手臂举起,撑开报纸,行进时移动报纸)3、做做玩玩——坦克。使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11页“坦克”,幼儿先剪下绿色的图案纸和红色纸条。按照书上的折纸方法示意折纸,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看方法示意图。如幼儿有困难,教师给予示范。4、作品展示与评价。活动六:军用战机与飞行棋活动目标:1、了解各种战机,尝试对战机进行分类。2、学习利用多种材料制作战机,发展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2、收集军用飞机的玩具、模型等;四人一副飞行棋;放大的棋盘一张;自备飞行编队表演录像。活动过程:1、看看说说。(1)出示收集好的军用飞机的玩具、模型,请幼儿说说这些是什么?什么时候用到这些飞机?(2)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32页“坦克和飞机”,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上的军用飞机,说说它们的名称、外形特点等。2、对各种军用飞机进行分类,了解各类军用飞机(战斗机、轰炸机等)的主要特点及其作用。战斗机:飞机打飞机,用于空中战斗。轰炸机:专门用于对地面、水上目标进行轰炸。隐形飞机:隐蔽性好,有防护作用。样子特别,不容易被雷达发现。(提醒幼儿注意:隐形飞机并不代表没有飞机的外形,而是不容易被雷达发现的飞机)3、学走“飞行棋”。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34页,认识棋盘:起飞点、降落点;路线方向;颜色代表的意思等。讲解游戏规则:2~4人同时玩:轮流抛骰子,看数字6可以起飞;遇到飞机与格子同色时,可以向前飞行到下一个同色的格子里;他人的飞机从后面超越时,前面的飞机视作被炸毁,要重新在起飞点开始。幼儿自由组合,玩飞行棋。活动七:纸飞机活动目标:1、学习看图示折纸飞机。2、玩纸飞机,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美工》。2、折好的纸飞机一个;大小不等的广告纸。活动过程:1、引出主题。出示已经折好的纸飞机、纸飞筒,引发幼儿折纸的兴趣。2、阅读《小朋友的书.美工》第12页“飞机”的折法示意图,请幼儿仔细观察折飞机的步骤,并尝试着折折看。(教师要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的方法,因为幼儿学会了看示意图就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3、幼儿尝试自己看“飞机”折法示意图,折纸飞机,教师指导。哪个步骤看不懂,或者有困难,和教师一起来解决。教师可以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互相学习,解决问题。4、展示幼儿折好的纸飞机,教师就折纸中幼儿出现的问题一一提出并解决。5、玩纸飞机。幼儿玩自己的纸飞机,比一比谁的飞机飞得又远又高。活动八:我是三军总司令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用自豪的语气完整朗诵儿歌,并学习选择对应的内容进行仿编儿歌。2、了解海陆空三军在和平年代执行任务的情况,产生对解放军的崇敬之情。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提问:你们知道总司令是什么人吗?解放军有哪几种军种?2、幼儿欣赏儿歌, 了解儿歌内容。(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一遍,幼儿欣赏。提问:鱼妈妈、龟妈妈、鸟妈妈是怎么问“我”的?“我”是怎么回答的?为什么说小鱼做了我的军舰,小龟做了我的坦克,小鸟做了我的飞机?(3)教师引领幼儿学习朗读儿歌一遍,突出自豪的语气和表情。3、幼儿学习儿歌。(1)欣赏儿歌。(2)引导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30页“我是三军总司令”,完整学习朗诵儿歌,也可以师幼问答的形式学习儿歌。4、尝试仿编诗歌。(1)分海陆空三组,幼儿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海陆空小组位置坐,教师用简笔画画出幼儿海陆空三组的不同标识以示区分。(2)幼儿仿编。在仿编时可以把要仿编的角色画下来,便于交流时提示。每组选一位幼儿组成海陆空三人小组,把仿编的一句儿歌念出来,教师引导进行评价。5、逐一出示解放军抢险救灾图片,了解海陆空三军在和平年代执行任务的情况。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结合已有的经验,进一步感悟解放军在和平年代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感人事迹,懂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活动九:长大要当解放军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坚定、有力的节奏,学唱歌曲,掌握歌曲弱起拍的特点。2、学习创编解放军操练动作,萌发热爱解放军的情感。活动准备:磁带及录音机。活动过程:1、谈话引题。(1)听着《解放军进行曲》音乐,学习解放军踏步进入活动室。(2)发声练习。2、学唱歌曲。(1)教师完整唱1~2遍歌曲《长大要当解放军》。提问:听老师唱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听懂歌词了吗?听懂哪一句歌词?(2)学习朗诵歌词,注意强调弱起拍。同时,让幼儿懂得我们要向解放军叔叔学什么。(3)幼儿跟唱歌曲,可以无伴奏,也可以有伴奏。注意唱准弱起拍。师生一边唱歌,一边和着音乐踏步。3、师生创编操练动作,一起表演歌曲。(1)播放歌曲录音,幼儿边唱歌、边尝试配上相应的动作。(2)师生一起确定用哪个小朋友创编的动作,完整表演1~2次。4、活动结束。模仿解放军队形走出教室。活动十:拼图形活动目标:1、感受图形的组合及其变化,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2、积极参与游戏,体验闯关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数学》。2、幼儿操作工具剪刀、胶水等。3、三角形卡片若干,人手一筐小三角形。活动过程:1、游戏“图形大闯关”。(1)教师布置任务并宣布游戏规则:每个幼儿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图形闯关任务。闯关成功的幼儿将得一分,获得一颗五角星。第一关: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第二关:用四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第三关:用八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第四关:用更多的三角形拼成正方形,并数一数用了多少个三角形。每一关结束后,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感受图形的组合与变化,了解其间的相互关系,集体交流不同的拼法。(2)教师小结:用不同数量的三角形能拼成不同大小的正方形。2、体验图形守恒。(1)教师逐一出示四个三角形和一个由四个三角形拼成的正方形。提问:他们一样大吗,为什么?幼儿自由讨论。(2)教师小结:四个三角形拼成了正方形,虽然形状变了,但大小没有变,它们是一样大的。(3)引导幼儿思考八个三角形和由八个三角形拼成的正方形面积是否一样大?3、游戏“考眼力”,巩固强化理解图形的守恒。(1)出示由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图案,幼儿观察说出像什么,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2)幼儿操作《小朋友的书.数学》第31~32页“图形拼搭”内容,用剪下来的三角形拼图。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气势,熟悉旋律,初步跟唱,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主题《祖国真大》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气势,熟悉旋律,初步跟唱。

2、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

2、中国地图一张;小铃、铃鼓、圆舞板等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大中国》。

●教师告诉幼儿歌名,听一遍录音歌曲,提问: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她的名字叫《大中国》,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教师清唱一遍歌曲,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现在再来听听,你从歌词里听到了什么?

2、理解歌词,了解祖国大好河山。

●教师在中国地图的对应位置上用简笔画标出长江、黄河、长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

●根据歌曲内容提问,幼儿回答后,教师唱出歌词。

“兄弟姐妹都很多”指的是谁?(中国有56个民族)

“家里盘着两条龙“指的是什么?(长江和黄河)

3、播放录音歌曲,幼儿自由跟唱。

现在你跟着音乐,我们轻轻的唱一唱。

4、教师引导幼儿选择打击乐,如小铃、铃鼓、圆舞板为歌曲伴奏。

选择适合的节奏进行伴奏,如小铃:×000︳×000︳

铃鼓:×000︳×000︳

圆舞板:××××︳××××‖

5、播放《打中国》的歌曲做背景,结合《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7页“祖国真大”,请幼儿在地图上用蓝色画出长江,用黄色画出黄河,用灰色画出长城,用绿色画出珠穆朗玛峰。

课后反思:

课堂上,我让幼儿观看祖国插图,了解祖国特点,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认识祖国各地不同的人的活动,感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小百科:祖国首先是国家,其次自己对这个国家有归属感。这归属感,来自于民族文化的认同,家族祖先的传承,生存生活的祖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更是一个法理概念。

幼儿园大班教案:祖国真大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气势,熟悉旋律,初步跟唱。

2、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

2、中国地图一张;小铃、铃鼓、圆舞板等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大中国》。

● 教师告诉幼儿歌名,听一遍录音歌曲,提问: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她的名字叫《大中国》,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 教师清唱一遍歌曲,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现在再来听听,你从歌词里听到了什么?

2、理解歌词,了解祖国大好河山。

● 教师在中国地图的对应位置上用简笔画标出长江、黄河、长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

●根据歌曲内容提问,幼儿回答后,教师唱出歌词。

“兄弟姐妹都很多”指的是谁?(中国有56个民族)

“家里盘着两条龙“指的是什么?(长江和黄河)

3、播放录音歌曲,幼儿自由跟唱。

现在你跟着音乐,我们轻轻的唱一唱。

4、教师引导幼儿选择打击乐,如小铃、铃鼓、圆舞板为歌曲伴奏。

选择适合的节奏进行伴奏,如小铃:× 0 0 0 ︳× 0 0 0 ︳

铃鼓:× 0 0 0 ︳× 0 0 0 ︳

圆舞板:×××× ︳××××‖

5、播放《打中国》的歌曲做背景,结合《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7页“祖国真大”,请幼儿在 地图上用蓝色画出长江,用黄色画出黄河,用灰色画出长城,用绿色画出珠穆朗玛峰。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们的祖国》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们的祖国》》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们的祖国》适用于大班的XX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提升搜集、交流信息的能力,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懂得祖国的全称和首都,了解祖国的主要名胜古迹,知道台湾、香港、澳门是我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习俗等,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我们的祖国》教案吧。

预期目标:

1、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幼儿搜集、交流信息的能力;

3、懂得祖国的全称和首都,了解祖国的主要名胜古迹,知道台湾、香港、澳门是我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习俗等。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预设网络:

国庆节——祖国妈妈的生日

我们爱祖国

我们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真大

国庆节——祖国妈妈的生日

1、认识国庆节

2、国旗、国徽真美丽

3、国歌多好听

4、“庆国庆”布置

5、认识世界各国国旗

我们爱祖国

1、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2、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附注:此部分内容渗透性较强,应贯穿整个主题活动。

我们的祖国真大

1、祖国的省份及省会城市;

2、多民族的国家;

3、首都北京;

4、“中国之最”知多少。

教育资源与环境创设:

1、铎、宇去过北京,他们可以提供旅游中拍摄的北京风光录像、照片、图片。

2、这一阶段,在观察区可以投放地图、国旗、国徽、民族娃娃、长城模型,以及世界各国的国旗图片,让幼儿观察。

3、主题内容的展示可以通过

观察区的材料投放、

(2)表演区的民族舞蹈表现,

(3)美工区中的制作国旗、也可以通过建筑区的北京主要建筑物,还可以通过墙画展示幼儿收集的图片资料、他们的绘画作品,使班级充满浓浓的主题氛围,也使家长能明显地感受到我们开展的主题,以便及时帮助。

4、10月18日早,宇带来了两个京剧脸谱,但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只是觉着好玩就带来了。老师先将它投放观察区,随后可以捕捉这个教育契机,展开一个有关京剧的活动。

活动和指导:

*国庆节——祖国妈妈的生日

活动目标:

1、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

2、认识国旗、国徽及中国的地形,学唱国歌。

3、引导幼儿到社区中寻找国徽标志。

●教师组织的活动

1、猜节日引出10月1日国庆节。

2、让幼儿谈一谈人们是怎样庆祝国庆节,你知道哪些关于我们祖国的事情。

3、让幼儿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国旗、国徽的经验,然后出示并介绍我国的国旗、国徽,引导幼儿观察它们是由什么图案组成的;

活动观察:

当教师问:“祖国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只有贺知道是“10月1日”。孩子们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但不懂全称。老师问:“中国地形象什么形状?”衍回答:“像圆形。”颖回答:“是长方形。”辉:“是正方形”。(只有贺说像一只公鸡)

孩子们对国旗、五星红旗都熟悉,但不了解国徽。当教师出示国徽挂图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拍手并发出:“哇,好漂亮啊!”

当老师提出:“你知道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吗?”小朋友的回答就更有趣了。颖:“我知道,是***跟日本人打,***死了,血喷上去的。”闵接着说:“没错,是jiefangjun的血把布都弄红了。”……后来,教师仔仔细细地向大家讲述了国旗的象征意义,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

活动分析:

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幼儿平时接触到的爱国主义教育仅局限在对国旗的认识,面不够广,但大班幼儿在扩大视野后容易萌发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调整:

下一阶段继续收看有关祖国的内容,以扩大孩子的视野,增进幼儿对祖国的了解。

●家长助教活动

随机教育活动:上午,权的父亲(是一名公安局工作人员)到班上,告诉我们:市公安局是标记不是国徽而是警徽,它们是有所不同的。我们恍然大悟,于是就请他为全班小朋友讲解国徽与警徽的区别,孩子们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深刻了。

●教师组织的活动

1、引导幼儿欣赏国歌,感受国歌节奏鲜明、雄壮有力的音乐风格。

2、学念歌词,教师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国歌歌词大意。

3、幼儿学唱2—3遍。

4、观看国歌的MTV,并跟唱。

节奏活动或韵律活动

●幼儿小组或区域活动

认识世界各国国旗

指导:

1、教师在区域投放世界各国国旗图片,幼儿找出相类似的国旗,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

2、教师示范画一面有对称图案的国旗,如加拿大的国旗。

3、幼儿分区活动:对国旗感兴趣的幼儿可以在美工区画自己喜欢的国旗,遇到有对称图案的要画出对称部分。

4、将幼儿画好的国旗剪成若干块,制作成拼图。

5、比赛

*我们爱祖国

活动目标:

1通过有熏染力的艺术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初步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

●观看影视活动

1、爱国主义题材影片《英雄小八路》。

2、观看后的集中谈话:

1)、电影中有谁?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电影中你喜欢谁?厌恶谁?为什么?

3、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请父母将他们观看影片的感受记录下来。

观察:孩子们对战争影片都十分干兴趣,。当看到特务被逮住了,敌人被轰炸了,高兴得直拍手;当看到残酷的战争场面时,栩、怡、涵说:“老师,我看了想哭。”电影结束后,小朋友还围着老师问。可是,有许多孩子都把“jiefangjun”说成“警察”。

分析:让孩子从影片中了解战争,了解旧中国与新中国的对比,很感性,更能增强孩子的爱国、保卫祖国的情感。但由于这些毕竟是历史,且孩子接触得少,这也许就是孩子们将“jiefangjun”老是说成“警察”的原因。

调整:“什么是jiefangjun?”“为什么叫jiefangjun?”,这些问题在影片结束后,教师给予了解释。这也给教师一个启示:在看这种影片前应先给孩子简单介绍历史背景,这样理解起故事内容就更快了。

●教师组织的活动

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准备:认知区布置有关长江、黄河流域的风采和中国地图;活动前让幼儿看长江、黄河的录像。

指导:

1、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用显眼的色沿着长江、黄河的流程画出曲线,再让幼儿说一说看了长江、黄河的录像的感觉,使幼儿初步理解“长江源远流长、黄河奔腾万里”。

2、配上旋律,教师范唱歌曲。

3、幼儿按节奏跟念歌词,倾听旋律。

4、幼儿学唱。

观察:这是第一课时,且这首歌曲是三拍子,唱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不容易掌握。暄、钧、栋还不能随三拍子的音乐打节奏。

●家长助教活动

请王星贺的爷爷讲述红军的故事

出示红军长征线路图.红军的图片等,让幼儿欣赏。

简单讲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红军长征的时间?

为什么要长征?

长征有多远?

生动讲述长征中的小故事>

提问:(1)故事中有谁?

(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观察: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教师也受益匪浅.许多孩子刚开始都幼稚地觉得当红军好玩,听了故事以后才了解到红军长征的艰苦。

*我们的祖国真大

一、多民族的国家

活动目的:

1、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观察比较蒙古族、藏族、维吾儿族、高山族等的服饰特点和生活习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一

1、出示各国的玩具娃娃,通过集中的提问、观摩,引导幼儿概括这些民族的服饰特点;

2、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在图上指出这几个少数民族的居住地;

3、教师介绍有关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

4、以智力竞赛的形式,复习巩固对各少数民族的认识。

活动二

内容:学习新疆维吾儿族舞蹈

指导:1、幼儿听一段新疆舞,感受其音乐风格。

2、启发回忆:在你学过的新疆舞中都有哪些动作?

3、在幼儿的舞蹈动作中,手的动作较协调,可是脚的动作(踏点步)却不太协调,因此老师加以示范,幼儿练习。

4、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创编舞蹈。

5、以比赛形式进行演出,评选出团体奖、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并给予奖励。

活动三

内容:学习蒙古族舞蹈

指导:由于幼儿对蒙古族舞蹈了解得不多,因此让幼儿

1、先感受一曲蒙古族的《挤奶舞》乐曲;

2、教师示范跳挤奶舞;

3、讲解动作要领,如硬肩、硬腕、抚摩奶牛、挤奶;

4、幼儿模仿练习;

5、教师可以收集蒙古族舞的录像,让幼儿观看,以增加对

该民族舞蹈的了解。

二、首都北京

活动目的:

.通过录象.图片.展览.谈话及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了解北京的著名建筑和全国各地的关系,培养幼儿热爱首都的情感。

活动一

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如北京风光VCD、书籍、到北京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录像等,并进行展示,幼儿自由观赏。

活动二

1、幼儿收看北京风光VCD片;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北京建筑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对这一建筑物是认识与了解,教师帮助记录在画的旁边。

活动三

在建构游戏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建筑物材料来表现北京著名建筑物的特征,如tiananmen、人民英雄纪念碑、长城等。

三、认识我国的各省及省会城市

活动目的:

1、学看中国地图,能从地图上找出自己喜欢的省份,进一步加深对祖国的认识。

2、培养幼儿对看地图的兴趣。

活动一

学习儿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指导:

1、让幼儿收看新闻联播的天气预报,在父母亲帮助下记录下天气预报中播报的城市总共有几个?现在什么地方最冷?什么地方温度最高?

2、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情况。

3、教师介绍:我们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很冷了,有的地方还很温暖,引出诗歌。

4、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并随着诗句的变化分别将与诗歌内容有关的图片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

5、幼儿学习诗歌:前两遍跟着老师念,后两遍跟着录音机,感受有“感情地朗诵”。

活动二

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观看中央台的“天气预报”,根据幼儿的能力有选择地了解一些省份及省会城市,并制作成卡片带来。

活动三

1、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小卡片并介绍;

2、教师出示“中国行政区域图”,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出一些感兴趣的省份及省会城市,教师作上标记,如:福建省—福州、河北省—石家庄、北京市、香港、澳门、台湾、新疆—乌鲁木齐。

活动四

区域学习活动

将“中国行政区域图”张贴在认知区内,幼儿继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省份,并互相交流共同分享成果。

小百科:祖国,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简单来说,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的祖国叫中国——我是三军总司令 主题:我的祖国叫中国——我是三军总司令活动一:国庆大阅兵活动目标:1、感受国庆阅兵仪式雄壮的场景,初步了解海、陆、空三军的主要特点。2、萌发热爱解放军的情感。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
    2022-02-0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祖国真大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气势,熟悉旋律,初步跟唱。 2、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 2、中国地图一张...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们的祖国》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们的祖国》》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们的祖国》适用于大班的XX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提升搜集、交流信息的能力,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懂得祖国的全称和首都...
    2022-0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祖国真大 案例背景: 教材概述:《祖国真大》是一首简短的诗歌,诗歌内容讲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这首诗歌共分为三节,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祖国的博大,生动形象的讲述了南北的气候...
    2019-12-17 阅读全文

主题:我的祖国叫中国——我是三军总司令活动一:国庆大阅兵活动目标:1、感受国庆阅兵仪式雄壮的场景,初步了解海、陆、空三军的主要特点。2、萌发热爱解放军的情感。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

2019-12-12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

2022-02-0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气势,熟悉旋律,初步跟唱。 2、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 2、中国地图一张...

2019-12-12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们的祖国》》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们的祖国》适用于大班的XX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提升搜集、交流信息的能力,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懂得祖国的全称和首都...

2022-02-12 阅读全文

案例背景: 教材概述:《祖国真大》是一首简短的诗歌,诗歌内容讲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这首诗歌共分为三节,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祖国的博大,生动形象的讲述了南北的气候...

2019-12-1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