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麦田里的落日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说课稿 美术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作品中物体的表现方法,感知曲线的运用。

2.尝试运用长、短相间的曲线创作一幅具有动态美的作品。

活动准备:

水粉纸、粗细不同的水粉笔、丙烯颜料;绘画纸、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棒。活动重点:

1.引导幼儿观察和体会扭曲的线条所表达的动感、张力和方向性。

2.引导幼儿感知画面中物体的色调表达的丰富性。

活动难点:

用长短不同、扭曲方式和方向不同的线条和笔触来画不同的物体,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容易难以区别或者顾此失彼,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绘画水平给予个别指导。

活动过程:

1.欣赏作品。

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内容。

引导重点:感知画面中所有物体都是有动感的。

教师:这幅画中都画了些什么?(天空、草地、大树、云彩,还有大山。)教师:画中的物体都是什么样的?(幼儿用手向上举和摆动:树是这样的,都是扭动的。)教师:再学一学麦田是什么样的?云彩又是什么样的?(幼儿用肢体模仿树、云彩、麦子、青草在扭动。)教师: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你见过这样姿态的树?(幼儿在刮风的时候见过这样摆来摆去的大树。)引导幼儿感知作品中线条的运用。

引导重点:感知画中的物体均是用不同的扭曲的线条画出来的。WWW.YJS21.cOM

教师首先将孩子们以前的绘画作品制作成电子幻灯片给他们放映。

让我们来看看用其他方法画的树和这幅画中的树有什么不同?(我们画的树都不动,是用一种绿颜色涂出来的;画家的树是用不同颜色、许多弯弯的线画在一起的。)看画家的画你有什么感觉?(像是在刮风,草和大树还有云朵都在动。)画家用什么样的线条画的柏树?它是直的还是弯的?(弯弯的线条。)请你找一找画面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这样的线条?(麦田、云、山,都是用了弯弯的线。)这些线的长短一样吗?方向一样吗?(不一样,有长的,有短的;方向也不一样,有向这边的,还有向那边的。)麦田、柏树与云彩的曲线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不一样。麦田的曲线短,柏树的曲线长一点,云朵的曲线最弯、最长。)曲线让画中的物体有了怎样的感觉?(云朵像是在飘来飘去;大树和麦田像是被风吹得摇晃了起来;感觉这幅画里面的东西都在动;画家画的云,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踩的云;画家画画的地方刮起了大风,但不是很冷。)讨论:、这幅有动感的作品带给你什么感觉?(很特别的感觉。)你认为画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线条来画画?(他很激动;他喜欢刮风;这样画很好看,画出来的东西都在动。)引导重点:当幼儿不知怎样表达对作品的感觉时,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帮助幼儿寻找自己对作品的确切感觉。这里教师就用询问画家心情的方法,巧妙地启发幼儿去体会画家的情感表达。

2.创作。

创作引导,主要让幼儿体验用扭动的线条创作有动感的绘画作品。

教师:请你们也用画家的方法创作一幅画面上物体会动的作品吧,说说你们都想画什么。

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注意要分别用长短不同的曲线来画不同的物体。

3.作品评价。

绘画结束后,孩子们的作品在桌面上摆放一排,教师组织他们进行了讨论。

让我们找出画面中的物体似乎在动的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让我们找出画面中的线条长短不同的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让我们找出画面中有新意的作品,说说你的想法。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中班美术欣赏活动:麦田与柏树


活动目标:

1.观察作品中物体的表现方法,感知曲线的运用。

2.尝试运用长、短相间的曲线创作一幅具有动态美的作品。

活动准备:

水粉纸、粗细不同的水粉笔、丙烯颜料;绘画纸、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棒。活动重点:

1.引导幼儿观察和体会扭曲的线条所表达的动感、张力和方向性。

2.引导幼儿感知画面中物体的色调表达的丰富性。

活动难点:

用长短不同、扭曲方式和方向不同的线条和笔触来画不同的物体,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容易难以区别或者顾此失彼,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绘画水平给予个别指导。

活动过程:

1.欣赏作品。

(1)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内容。

引导重点:感知画面中所有物体都是有动感的。

①这幅画中都画了些什么?(天空、草地、大树、云彩,还有大山。)②画中的物体都是什么样的?(幼儿用手向上举和摆动:树是这样的,都是扭动的。)③再学一学麦田是什么样的?云彩又是什么样的?(幼儿用肢体模仿树、云彩、麦子、青草在扭动。)④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你见过这样姿态的树?(幼儿在刮风的时候见过这样摆来摆去的大树。)(2)引导幼儿感知作品中线条的运用。

引导重点:感知画中的物体均是用不同的扭曲的线条画出来的。

教师首先将孩子们以前的绘画作品制作成电子幻灯片给他们放映。

①让我们来看看用其他方法画的树和这幅画中的树有什么不同?(我们画的树都不动,是用一种绿颜色涂出来的;画家的树是用不同颜色、许多弯弯的线画在一起的。)②看画家的画你有什么感觉?(像是在刮风,草和大树还有云朵都在动。)③画家用什么样的线条画的柏树?它是直的还是弯的?(弯弯的线条。)④请你找一找画面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这样的线条?(麦田、云、山,都是用了弯弯的线。)⑤这些线的长短一样吗?方向一样吗?(不一样,有长的,有短的;方向也不一样,有向这边的,还有向那边的。)⑥麦田、柏树与云彩的曲线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不一样。麦田的曲线短,柏树的曲线长一点,云朵的曲线最弯、最长。)⑦曲线让画中的物体有了怎样的感觉?(云朵像是在飘来飘去;大树和麦田像是被风吹得摇晃了起来;感觉这幅画里面的东西都在动;画家画的云,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踩的云;画家画画的地方刮起了大风,但不是很冷。)(3)讨论。

①这幅有动感的作品带给你什么感觉?(很特别的感觉。)②你认为画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线条来画画?(他很激动;他喜欢刮风;这样画很好看,画出来的东西都在动。)引导重点:当幼儿不知怎样表达对作品的感觉时,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帮助幼儿寻找自己对作品的确切感觉。这里教师就用询问画家心情的方法,巧妙地启发幼儿去体会画家的情感表达。

2.创作。

(1)创作引导,主要让幼儿体验用扭动的线条创作有动感的绘画作品。

教师:请你们也用画家的方法创作一幅画面上物体会动的作品吧,说说你们都想画什么。

(2)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注意要分别用长短不同的曲线来画不同的物体。

3.作品评价。

绘画结束后,孩子们的作品在桌面上摆放一排,教师组织他们进行了讨论。

①让我们找出画面中的物体似乎在动的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②让我们找出画面中的线条长短不同的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③让我们找出画面中有新意的作品,说说你的想法。

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文杰画的线条流动感最强,和画家的作品非常像;有的说子琦画的草线条最长也特别好看,天空中的云彩被他用手指旋转涂抹后还显出了晕染的效果。萌悦画的“跳舞小人”,线条有长有短,有曲有直,恰当地表达出了人物的身体特征和肢体舞动的姿态;宇诺用绿色彩纸粘贴出“树”的枝叶好像随风起舞,彩色碎纸粘贴的树干更加衬托出树的勃勃生机。孩子们在作品中的表达与发挥,是他们自己对作品欣赏的诠释。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向日葵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让幼儿感受作品的美。

2、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与评价,增强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

3、激发幼儿创作的愿望,感受绘画带给自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认识过向日葵,事先参观过向日葵种植园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向日葵实物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向日葵)向日葵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因为向日葵的脸总是一直向着太阳,太阳到哪里,它的脸就向哪里。所以叫向日葵。

二、出示梵高作品《向日葵》,引出课题。

1、幼儿欣赏作品。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一幅美丽的向日葵绘画,这是外国的一位画家画的,世界上许多人都喜欢他画的向日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让幼儿叙述对画面的第一感受。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鼓励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充分肯定每一个幼儿的感觉、感受,并让所有的幼儿能够分享到同伴的不同审美体验。教师小结。

1、色彩的感受。

提问:

(1)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幅画什么颜色?

(2)你们最喜欢画中的哪一种颜色?为什么?

(3)哪种最多?(黄色)(4)你们喜欢这种颜色吗?

(5)你们看到黄色有什么感觉?(高兴,激动、热情…….)幼儿分别回答。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受到画面中黄色为主、其他色为辅,同时关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对比色的使用比例。这样画面才能饱满、好看。

2、构图的感受。

提问:

(1)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除了向日葵,还有什么?(花瓶)(2)那么有几朵向日葵,我们来数一数吧。(14朵)(3)这些向日葵都一样吗?(有的低下了头,有的仰着头)是不是都朝着一个方向?(不是)那都有哪些方向呢?我请小朋友用红色的箭头标志把向日葵的方向标出来,而且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向日葵各个方向的姿态,哪个小朋友愿意?(幼儿操作)3、线条的感受。

师:我们来看看向日葵的花瓣。向日葵的花瓣是什么样的?它们好像在干什么?(跳舞……)引导幼儿感觉和体验作品中线条的夸张大胆和扭曲,感受到画面中的向日葵充满着生命的力量。

师:对了,向日葵好像在舞蹈,有的低下头,有的仰起头,有的扭动身体,漂不漂亮?你们喜欢吗?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也像向日葵那样听音乐扭动你们的身体,好像你们自己就是一朵朵美丽的充满活力的向日葵,好吗?(幼儿表现)教师小结:刚刚小朋友表现的真好,舞跳得很美,你们就像一朵朵美丽的向日葵,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吧!

四、认识梵高。

师: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那么这幅画是谁画的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梵高)这个叔叔就是文森特 梵高,梵高叔叔是荷兰的大画家。他的画受到世界很多人的喜欢。这幅《向日葵》就是他画的。老师还悄悄地告诉你们一个梵高叔叔的小秘密。他最喜欢的花就是向日葵了。我们一起看看他其它的向日葵画。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福》


一:音乐入场1.师:小朋友,让我们听着音乐舞起来好么?

(播放音乐)师带幼儿动一动进入活动室。

2.师:小朋友,请找个小椅子坐下来。

3.师:刚刚这段热闹的音乐,像是在干吗呀?

(2-3名幼儿说)4.师:对了,是过年了。过年的时候,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4-5名幼儿说)5.师:过年了,我们会穿新衣去拜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吃团圆饭。你看他们是在干吗呀?

(出示课件“贴春联”)过渡:对了,除了贴对联之外呀,我们还会贴这个春联。

二:欣赏“福”

1. 出示课件“福”

2. 提问:这是什么字啊?

看看这个福字是什么颜色的?

什么也是金色的?

师小结:这个金色的福就代表着3. 师:福字的周围都有什么呢?

(2-3名幼儿说)(福字的周围有小鱼、喜鹊、梅花、荷花、铜钱)4.师:为什么福的周围要有这些东西呢?

(2-3名幼儿说)师:鱼代表年年有余,喜鹊代表喜气洋洋,荷花和梅花代表和和美美,铜钱代表有很多很多钱。我们看小鱼、喜鹊都是什么颜色的?(红色)对,红色代表着喜庆、热闹。

4. 师:我们观察一下春联中的小鱼、喜鹊、梅花有什么相同点?(2-3名幼儿说)新授“对称”

过渡: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福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吧。

播放课件5. 师:这个福字颜色同么?那么红色代表什么呢?

瞧这张福,它是谁?(老虎)老虎怎么在这里呢?(1-2名幼儿说)今年时虎年,代表着老虎来送福,虎年有大福。

这是什么年贴的啊?(兔年)这福字的旁边是谁啊?(小朋友),这个小朋友手中有元宝、钱,他的名字叫财神爷。看看这四个财神爷啊?上边一个财神爷,下边一个财神爷,显得怎么样?(对称)这是什么?(中国结)福字在哪呢?

这张福好看么?(好看)仔细发现有什么不同呢?(理解福到了)过渡:福这么的好看,人人都爱贴。那我们的爸爸妈妈会把福贴在哪里呢?

6. 幼儿5-6名说一说师小结:我们的爸爸妈妈把福字贴在我们家里的各个角落,希望家里的一切都有福气,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过渡:你看,我把我家的大门也带过来了。

三:摆一摆“福”

1. 师:我想在我的大门上贴个福,谁愿意来做“福”?

师带一组幼儿来摆一摆福,注意要讲究对称、高低,很漂亮。

2. 师:瞧一瞧,我这里还有窗户,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好么?

3. 幼儿共同合作,师巡视,给幼儿拍照。(播放音乐)稍微点评。

过渡:谢谢小朋友把我家的窗户和门装饰的这么漂亮。请轻轻回小板凳上坐好。

四:装饰“福”

1. 师:瞧,福朝我们走过来了,可是它们周围没有装饰,小朋友你想不想把福字装饰的漂亮点呢?

2. 师:老师这有许多方式,你可以趴在地上用水彩笔来绘画,也可以进行刮蜡装饰,当然也可以拓印,还有剪纸。找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装饰吧!

3. 幼儿进行装饰活动环节,教师巡视。(播放音乐)五:离开活动室1. 作品展示2. 作品简单评价3. 拿着作品,听着音乐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蒙德里安的格子画


活动目标:

1、欣赏蒙德里安的代表作品,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领略格子画的特点和含义。

2、能利用格子画的特点去设计物品。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蒙德里安的名画(课件)活动过程:

一、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的特点。

1、出示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的构成》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和色块。

提问:你们看见了图画上有什么?哪些颜色构成?

2、出示第二幅作品纽约城市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线条,说说它与第一幅作品的区别。提问:这幅画上有什么呢?它与第一幅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出示第三幅作品《构图C》,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色块,说说它与上面几幅作品的区别。提问:这幅画上又有什么呢?它与前面两幅画有什么区别呢?

二、简单了解作品的作者。

你们知道刚才的《红、黄、蓝的构成》是谁画的吗?

三、想像蒙德里安作品的含义1、你们还想不想看看画家的作品呀?出示蒙德里安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

2、提问:你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你感觉画家他在画什么呢?这幅画的名字叫做《百老汇的爵士乐》你们知道什么叫爵士乐吗?3、欣赏音乐《爵士乐》4、简单小结:画家蒙德里安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出了百老汇中的音乐。

四、了解作者绘画风格的运用欣赏作者的其他一些作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和格子有关的东西,你看到哪些东西呢?播放图片,幼儿欣赏。

五、今天我们欣赏了蒙德里安的作品,那我们学一学蒙德里安的风格,设计一幅格子画。以后也可以在生活中运用你设计的格子画。

幼儿设计格子画。

活动后反思:

本次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在以前的名画欣赏活动教学中,只是找一张图片让幼儿欣赏,比较单一、枯燥、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何不在名画欣赏活动教学中,从网上寻找有关绘画大师的作品信息,经选择、清理、融合后设计出“大师们的作品”的教学活动,于是我在网上寻找了大量蒙德里安的作品,这样就为幼儿提供了“大师们的作品”的大量信息,凸现了被欣赏对象呈现的立体化、系统化和丰富多彩,较好地呈现了欣赏的的重点内容。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课件,让幼儿在绚丽丰富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中走进名画的世界,并且利用课件的可控性,通过定格、重现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探索了名家大师的作品世界,感知了色与形构成的美,发现了横线与竖线表现出的整齐的美与斜线作品不一样的风格。教学的难点得以化解、突破,从而帮助幼儿获得了不同风格作品的差异和特点,初步建立了一些感知审美能力。

活动以较直观的方式让孩子们感知蒙德里安作品的艺术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初步体验线描与色彩的构成美。活动过程流畅自然。

在教学中发现,儿童对抽象作品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像能力,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像、创造的广阔空间。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落日的风景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作品的着色特点,感受作品的色彩美。 2.尝试运用点彩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活动准备: 素描纸、水粉笔(小号)、水粉色、调色盘、洗笔桶;彩砂纸纸、油画笔。 预设提问: 1.画家...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美术欣赏活动:麦田与柏树 活动目标: 1.观察作品中物体的表现方法,感知曲线的运用。 2.尝试运用长、短相间的曲线创作一幅具有动态美的作品。 活动准备: 水粉纸、粗细不同的水粉笔、丙烯颜料;绘画纸、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棒。...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美术欣赏之线条:麦田与柏树 作品分析及欣赏定位 《麦田与柏树》是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他的画中充满了令人迷醉的色彩和线条,一种难以模仿的、激情四溢、让人无法忘却的美。在作品《麦田与柏树》中,燃烧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天空中飘...
    2021-07-2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 下面是《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运动目的: 1、从情势说话入手(颜色、图形等),开端感觉“星空”的美。 2、实验用图形来表达本身对作品的熟悉和感觉。 3、...
    2021-10-2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运动目的: 1、体验毕加索夸大、变形的艺术气势派头。 2、实验应用图形、线条表示五官的转变。 3、在团体眼前乐意勇敢报告。 运动预...
    2021-10-2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作品的着色特点,感受作品的色彩美。 2.尝试运用点彩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活动准备: 素描纸、水粉笔(小号)、水粉色、调色盘、洗笔桶;彩砂纸纸、油画笔。 预设提问: 1.画家...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观察作品中物体的表现方法,感知曲线的运用。 2.尝试运用长、短相间的曲线创作一幅具有动态美的作品。 活动准备: 水粉纸、粗细不同的水粉笔、丙烯颜料;绘画纸、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棒。...

2019-12-12 阅读全文

作品分析及欣赏定位 《麦田与柏树》是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他的画中充满了令人迷醉的色彩和线条,一种难以模仿的、激情四溢、让人无法忘却的美。在作品《麦田与柏树》中,燃烧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天空中飘...

2021-07-23 阅读全文

下面是《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运动目的: 1、从情势说话入手(颜色、图形等),开端感觉“星空”的美。 2、实验用图形来表达本身对作品的熟悉和感觉。 3、...

2021-10-26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运动目的: 1、体验毕加索夸大、变形的艺术气势派头。 2、实验应用图形、线条表示五官的转变。 3、在团体眼前乐意勇敢报告。 运动预...

2021-10-2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