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线的世界
发布时间:2019-12-13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教案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1、认识线并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初步了解各种线的作用。
2、能找出各种线的差异并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找出各种线的特点
活动难点: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线,丰富相关知识。(如毛线、中国结线、棉线、钓鱼线、电线、尼龙线)
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卡、笔、各种各样的线。
3、电视机、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展示事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线。
1、师:找出你认识的线,和同伴交流,说说它是什么线?有什么用?什么样子的?
2、教师和幼儿分享各自喜欢的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 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线的特点。
1、教师:我们收集的这些线都是一样的吗?(不是)什么地方不同呢?(粗细、长短、颜色、软硬等都不同)
2、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说说各种线的特点。
他们的样子怎样?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它象什么?不同的线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拉一拉有没有变化?哪一种线最容易断?哪一种线最不容易断?你是怎么知道哪根线硬、哪根线软的?
幼儿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幼儿观察时,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互相讨论商议,提醒幼儿观察电线时注意安全。
3、教师小结:这些线真有趣,长短、颜色、粗细、作用都不一样。
三、 指导幼儿分类
1、分类前指导。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标记进行分类。(长短、颜色、粗细、用途、形状、等等)
2、幼儿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巡回指导。
3、 检查分类情况。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分法。
四、 讨论线的作用:
刚才小朋友说到线可以玩游戏,那么我们就用最粗的线——绳子,来玩游戏。可以 玩哪些游戏呢?我们休息一下再来尝试,好吗?
五、结束活动
我们一起去外面和好朋友商量玩什么游戏,怎么玩?
六,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寻找并记录一件有线的物品,说说物品上的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海底世界》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海底世界》》
中班教案《海底世界》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感知的基础上尝试运用遮挡的方法表现丰富的海底生物,能把握生物的外形特征和大小比例,感受海底世界的丰富多彩,认识不同海底生物的外形特征,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海底世界》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海底世界的丰富多彩,认识不同海底生物的外形特征。
2、在感知的基础上尝试运用遮挡的方法表现丰富的海底生物,能把握生物的外形特征和大小比例。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环境创设:
海底世界图片若干,不同海底生物的图片若干,海底背景图。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表现出不同外形的海底生物。
活动难点:
运用遮挡的方式来表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去过海洋水族馆吗?看到了什么海底的生物啊?
请幼儿交流自己看到的各种海底生物。
2、小结:在海底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有各种各样的鱼,还有海马、海星、珊瑚、海草等生物。
二、感受海底世界
1、呈现海底世界的图片,请幼儿观察,看看上面都有些什么生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动物们在水里游来游去感觉怎么样呢?
2、游海底世界:呈现海底背景图,与幼儿一起游玩海底世界,在游玩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都不同的生物,并发生了不同的故事(如遇到鲨鱼躲在海草后面,遇到小鱼和他们一起玩耍等。)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呈现不同海底生物的图片,构成海底世界图,并将遮挡蕴含其中。
三、幼儿表现
1、要求:将海底生物的外形表现出来,能表现遮挡,注意构图的美。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四、讲评
说说谁的画得好,哪里画得好?为什么?
小百科:指海洋的深水下面,海水和陆地的接触面。海洋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为数个大洋和面积较小的海。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线的世界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线的世界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线》 活动目标:1.认识线并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初步了解各种线的作用。2.能找出各种线的差异并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重点:找出各种线的特点活动难点: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各种线,丰富相关知识。(如毛线、中国结线、棉线、钓鱼线、电线、尼龙线)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卡、笔、各种各样的线。3.电视机、视频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展示事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线。1.师:找出你认识的线,和同伴交流,说说它是什么线?有什么用?什么样子的?2.教师和幼儿分享各自喜欢的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叩奶氐恪?BR>1.教师:我们收集的这些线都是一样的吗?(不是)什么地方不同呢?(粗细、长短、颜色、软硬等都不同)2.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说说各种线的特点。他们的样子怎样?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它象什么?不同的线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拉一拉有没有变化?哪一种线最容易断?哪一种线最不容易断?你是怎么知道哪根线硬、哪根线软的?幼儿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幼儿观察时,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互相讨论商议,提醒幼儿观察电线时注意安全。3.教师小结:这些线真有趣,长短、颜色、粗细、作用都不一样。三、指导幼儿分类1.分类前指导。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标记进行分类。(长短、颜色、粗细、用途、形状、等等)2.幼儿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巡回指导。3.检查分类情况。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分法。四、讨论线的作用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到线可以玩游戏,那么我们就用最粗的线――绳子,来玩游戏。可以 玩哪些游戏呢?我们休息一下再来尝试,好吗?五、结束活动我们一起去外面和好朋友商量玩什么游戏,怎么玩?六、活动延伸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寻找并记录一件有线的物品,说说物品上的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有什么作用。活动二:《好玩的绳子》活动目标:1.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感受用绳子玩游戏的乐趣。2.发展幼儿身体平衡感。活动准备:1.“体能游戏”:《绳子变魔术》。2.长绳、牛皮筋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认识“体能游戏”:《绳子变魔术》。1.用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书里藏了一根有魔法的绳子,可以在上面走钢丝、跳舞、骑车、玩游戏。找找看,这根绳子藏在哪里。”和幼儿一起看看“体能游戏”《绳子变魔术》,说说这些小朋友和绳子玩的是什么游戏。2.教师转身,做神秘状,变出一根长绳:看,这就是书里那根有魔法的绳子。你会用绳子玩什么游戏呢?二、玩“线”的游戏1.请幼儿分组讨论绳子和牛皮筋可以玩哪些游戏。2.请幼儿选一位代表讲讲怎么个玩法。有什么规则,怎样才算输赢。三、教师预想游戏内容:1.用牛皮筋玩跳皮筋的游戏,输的小朋友去绷线。2.将长绳摆在地上做螺旋形,当作钢索。请幼儿扮演走钢索的人,踩着螺旋状的绳子小心通过。 3.一边将长绳拉直,变成神奇的马路。请幼儿到“马路”上来跳舞,例如:――双脚放在绳子两侧,向前走或后退。――双脚踩住绳前进或后退。――经兔子跳的方式在绳子左右交叉跳跃。4.走小蛇:两个幼儿拉住绳子的两头不停抖动,请其余的幼儿在上面不间断的走,踩不住绳子就输了。5.捻绳子:绳子绷直后,幼儿从两头开始走,双脚在上面扭动,谁顺利通过就赢得游戏。6.用绳子围成图形后玩游戏。四、尝试新的游戏,体验玩绳子的乐趣。你觉得哪种游戏最好玩,为什么?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商量,交换游戏内容。让幼儿想想,绳子还可以变什么魔术,并请自愿的幼儿上来变变看。五、结束活动在音乐声中,和幼儿交流刚才绳子一共变了几种魔术,哪种魔术最有趣。自主游戏:继续开展区域活动。小小加工厂(扎扫帚、搓绳子、绷线、编辫子、串珠子等)、建构区、娃娃家、商店、医院等区域活动。重点指导搓绳子和建构区:1、请几个幼儿来介绍经验:为什么你搓得绳子又快又好,怎样才能搓得均匀?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接稻草的方法。游戏开始:又到了我们玩游戏的时间了。上次的游戏过程中,老师发现小小加工厂里的面条和点心做得特别好,可是没有人来品尝,真可惜。为什么会这样呢?(没有煮熟)请大家来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顾客们品尝到我们的劳动果实呢?(送到大2班的点心店里)今天谁愿意来做商店的老板,你有什么办法让生意兴隆吗?老师还发现娃娃家里的哥哥、姐姐、妹妹没有事情干,要么去看病,要么去商店买东西,想想看还可以玩些什么呢?建构区的小朋友玩得不错,搭得东西很多,可有的小朋友搭完后就没劲了,谁来说说如果怎样了,就可以玩得更好?游戏讲评:讲评游戏的情况,根据本次游戏中出现的新问题重点讨论: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可以玩的更好,更有趣?
幼儿园大班主题综合活动――线的世界
世界粮食日教案幼儿园中班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世界粮食日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粮食日教案幼儿园中班 篇1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这次教学,让同学们认识到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教学当中树立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并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教学目的
让大家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和劳动人民的艰辛,形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三、教学主题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四、教学时间
20xx年10月17日(本周五)
五、教学主持
韩威、李珂涵
六、教学议程
1.认一认,请4位同学认一认图片中的粮食作物(玉米、水稻、麦子、土豆),并作简单介绍。
2.讲一讲,请3位同学分别讲讲“粮食日的由来”、“粮食的作用”以及“名人爱惜粮食的故事”。
3.答一答,请10位同学答一答有关世界粮食日的相关知识,答对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
4.想一想,为世界粮食日拟定几个宣传标语,突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并请6位同学读一读自己拟好的标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点评交流。
5.诵一诵,由主持人带头,全班集体朗诵《珍惜粮食》的诗歌。
6.最后由陈老师总结。
世界粮食日教案幼儿园中班 篇2
活动目标
1.产生了解食品保质期的愿望,感知在保质期内食用食品的好处。
2.试着读出保质期,并能比较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探索与发现。
3.初步了解食品保质期的意义,知道应该在保质期内食用食品。
活动准备:
有包装的食品若干种。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引出主题:今天老师的身体有点不舒服,肚子有点疼。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昨天我喝了一瓶牛奶,谁知道这是一瓶过期的牛奶,所以,老师的肚子到现在还疼呢。你们知道什么叫过期牛奶吗?
幼儿讨论后,出示牛奶盒,幼儿认读盒子上的时间。
教师小结:盒子上的时间叫食品保质期,如果我们吃了过期的食物,就会不舒服、会生病。
2.观察感知食品保质期。
提出要求:哪些食品有保质期呢?这里有许多食品,找找看。
幼儿寻找、探索、发现。
幼儿带着自己找到的食品集中交流。提问:你找到了什么食品的.保质期?在食品的什么位置找到的?怎么读食品上的保质期?
引导幼儿归纳小结:一般情况下,饮料的保质期在瓶口上,盒装食品的保质期在盒子底部,袋装食品的保质期在口袋边上
3.将食品按保质期的长短归类。
提问:食品的保质时间是不是一样长?有什么不一样?哪些食品的保质期很长、哪些食品的保质期很短?为什么不能吃过期食品?
幼儿充分讨论后,教师小结:食品保质期有长有短,我们要看清食品保质期,不吃过期食品,保护自己的身体。
幼儿将自己手中的食品按保质期长短分别送到相应的地方。
4.共同品尝食品。
教学反思
1、 整节课上下来,孩子积极性较高,因为平时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较少,孩子兴趣较浓。
2、 但是时间没有控制好,导致课还没有上完,就有孩子请假解便,我多不好意思的。
3、 孩子们在推算食品保质期时比较困难,这是我的疏忽。我虽然布置家长带孩子到超市调查各种食品的保质期,但是我们农村幼儿的家长不重视,根本没有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我应该自己带孩子到超市做调查。
4、 上完课我才想起有些食品包装盒上没有注明保质期,这就需要根据生产日期和安全日期推算保质期。
世界粮食日教案幼儿园中班 篇3
一、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用餐时发现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二、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四、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五、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世界粮食日教案幼儿园中班 篇4
一、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用餐时发现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二、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四、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五、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
世界粮食日教案幼儿园中班 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
小鸡吃米粒
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
规则: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鸡"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吃"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世界粮食日教案幼儿园中班 篇6
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结合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习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
教学PPT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谈话导入的教师提问:你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2、认真看《爱惜粮食》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珍惜粮食吗?
3、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4、教师提问:为了节约粮食,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引导幼儿总结:
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世界粮食日教案幼儿园中班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们一定都喜欢我吧!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板书:粮食
二、粮食来之不易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 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请小麦女士来说一下吧!
(2)同学们,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小麦女士:好,大家说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带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来的?
小麦女士: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大家一定要切记:“粮食来得不易,千万不要浪费。” 师:让我们感谢小麦女士的精彩演说。玉米小姐也想来说一说。
(3) 我还有许多别名叫棒子、苞米、苞谷。我过去一直被视为穷人的粮食,在粮食生产还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生存需要时,你浪费它,就等于你残忍地把应该给予饥饿的粮食糟蹋掉,而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这么一想,你难道不感到震惊与惭愧吗?你难道还忍心把咬了一口的馒头当泥巴扔,把扒拉一口的饭当脏水泼吗?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三、怎样爱惜粮食
(1)请你对辛勤种田的农民伯伯、农民阿姨讲一讲你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粮食听到同学们说要爱惜他们,非常高兴,还有话对同学们说,我们来听一听。
讲解:我国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积很少,粮食不充裕。我们国家一些地区有时会遭受自然界的灾害。
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粮食,没有粮食会怎样?
(3) 师问:如果我们都来把粮食当成宝,节约每一粒米,会怎样呢?跟老师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们每位同学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365粒米)
如果我们全班45位同学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约16425粒米)
如果我们全国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小结: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小儿歌。
粒粒粮食要爱惜,粮食与我最亲密, 来得实在不容易,缺少粮食出问题, 积少成多了不起。
3.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同学们,让我们每个小公民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
世界粮食日教案幼儿园中班 篇8
活动主题:
探索世界粮食日,感受丰收的喜悦
活动时间:
2023年10月16日
活动地点:
幼儿园校园
活动目标:
1. 增强幼儿对粮食的认识和重视,培养他们珍惜粮食的习惯;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增加幼儿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饮食的了解;
4. 培养幼儿的健康饮食观念,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
活动内容:
1. 开场仪式
主持人介绍世界粮食日的背景和意义;
幼儿园领导致辞,强调粮食的重要性。
2. 粮食知识讲解
通过图文展示和简短讲解,介绍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和生长过程;
通过互动问答,检验幼儿对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粮食制作活动
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稻米、玉米等;
每个小组制作粮食制品,如面包、米饭、玉米糕等;
引导幼儿参与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国际文化展示
设立不同国家的展示区域,展示该国的传统服饰、建筑、文化等;
介绍不同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和传统饮食习惯;
引导幼儿参观展示区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饮食。
5. 粮食游戏
设立多个游戏站点,如粮食拼图、找粮食等;
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增加他们对粮食的认识和兴趣。
6. 健康饮食讲座
邀请专业营养师进行讲座,介绍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和原则;
引导幼儿了解均衡饮食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营养意识。
7. 丰收庆典
邀请家长参加丰收庆典,共同庆祝世界粮食日;
幼儿表演粮食相关的歌曲、舞蹈等,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评估:
1.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对粮食的认识程度和活动的满意度;
2.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活动效果。
活动后续:
1. 继续开展与粮食相关的活动,加深幼儿对粮食的认识和理解;
2. 建立粮食浪费减少的常态化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节约习惯;
3. 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饮食健康问题。
世界粮食日教案幼儿园中班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
重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中培养“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
难点:培养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班会主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
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谈体会。
二、展开班会活动
主持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主持人:大家说得真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这几位同学的表演很精彩,也让我们受到了要爱惜粮食的教育。我想采访一下我们班上的同学,你们以前有没有浪费过粮食呢?以后会怎么做?
通过刚才的采访,我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以前也有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不过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听了很高兴!现在,大家一起来齐读几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来警戒自己吧。
(课件出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吴兢)
三、总结主题班会
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真正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爱惜粮食”的意义,更学会了如何去节约粮食。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小卫士!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花的世界(中)
第二单元:小花园
活动背景:
早上发现很多小朋友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我走近一看,他们正在摘花的叶子,而且还在比赛看谁摘的多,摘的快!我问:“你们为什么要摘花的叶子啊?你们不是很喜欢花的吗?”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我们不摘花,只摘叶子。”看来孩子们虽然喜欢花,但是对于如何保护花还是不太明白。于是我就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第二单元的活动――《小花园》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明白如何保护自己喜欢的花、植物,如何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幼儿期是世界观、自然观正在萌发的时期,他们天生具有和自然亲近的本能,幼儿能够和大自然亲密的对话,能够以自身的感受体验自然的喜怒哀乐,在他们眼里,小草是亲密的朋友,蚂蚁是淘气的伙伴,我们将充分认识和利用幼儿这一特点,激发幼儿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将其成为幼儿园环境教育根本理念。
幼儿期是一个更多地依赖情感,而不是依赖理智生活的时期,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要受到他的经验的局限,然而他的情感却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我们应利用幼儿这一发展特点,激发其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使其在很小的时候就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喜欢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
活动一:小花园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知道要爱护花草树木。
2、知道老人劳动很辛苦,学习主动关心和帮助老人。
活动准备:
1、创设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场景,分别放些真假月季花、茉莉花等。
2、木偶(熊猫奶奶与小象)
3、幼儿用书和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熊猫奶奶在林子里新开辟了一块地,种了许多许多的花,是个很美丽的小花园,她每天辛苦得照顾着这些花,但终于发生了一件事。
听故事的前半段,从开始……她着急地在想:我不在花怎么办?它们该渴死了。
2、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熊猫奶奶的小花园里有些什么花?
――熊猫奶奶每天一早干什么?她怎样照看这些美丽的花?
――熊猫奶奶突然生病了,为什么?
3、讲述故事的后半段。
――那到底花怎么样了呢?它们有没有渴死呢?
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段,并设问:
――花园里的花长得很好,并没有渴死,那是因为小象在帮助熊猫奶奶,假如小象不去会怎么样呢?
4、教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激发幼儿尊重老人的情感。
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场景,并一起表演木偶,再现故事中美的场景。
活动延伸:
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关心帮助老人,并回家后做一件关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事情。
2、开展韵律活动:《小雨和花》幼儿自由创编下雨、浇花、和花喝水的动作。
明明:老师昨天我回家帮奶奶拿眼镜,让她看报纸,她看到我这么做可高兴了,表扬了我呢!
琳琳:我昨天回家后给爷爷端茶,还帮他捶背呢!妈妈表扬我说我长大了!
鹏鹏:我昨天回家帮外公那拖鞋,还剥桔子给他吃呢!……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我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如何保护花草树木,更让孩子们知道要尊敬老人,从家长和孩子们反馈的言语中,在孩子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这样的活动要坚持下去,让孩子们能够持之以恒,让他们成为自觉的行为,为以后的良好的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二:太阳花
活动目标:
1、知道散文的题目,初步理解散文的内容和大意。
2、学习用各种形容词来描述太阳花的外形。
活动准备:
1、幼儿平时见过太阳花。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太阳花。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么?(太阳花)听了这个名字,你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叫它太阳花?听了下面的散文我们就知道了。
2、教师配乐朗诵散文《太阳花》,幼儿欣赏。
――散文的题目叫什么?太阳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
――太阳花有哪些颜色?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它太阳花?
结合散文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太阳花的外形。
3、再次欣赏散文,可让幼儿边欣赏边看太阳花。
――散文中是怎样形容太阳花的?
幼儿学习用散文中的词句来讲述。
4、幼儿一边听散文一边跟着轻轻的念。
5、幼儿绘画: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太阳花。
唐唐:我画的太阳花多像太阳啊,大大的、圆圆的,火红火红的、多好看啊!
军军:我的太阳花虽然没有你的大,可是我的太阳花的颜色比你的多,我上面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活动反思:
通过让孩子们先仔细观察,孩子们很容易的掌握了太阳花的特征,它像太阳一样是圆圆的,并知道太阳花是在早上开放的,孩子们通过画画涂涂的方式加深对太阳花的认识,增强幼儿对太阳花的兴趣。孩子们在活动很积极主动,乐意把自己的作品和小朋友交流,愿意介绍自己的作品。每个孩子都可以说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活动三:花路
活动目标:
1、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会按画面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
2、能根据画面理解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的美好情感。
3、能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讲话,积极参与文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配乐故事与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阅读,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1)教师用风趣的语言提出一些小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自由阅读图书,教师注意提醒幼儿轻轻翻书,以免弄破图书。
2、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
(1)幼儿讲述阅读后了解的故事内容,鼓励其他幼儿仔细倾听。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按正确的思路来阅读。
——小熊买了什么东西?
——它背着口袋到哪里去了?小熊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熊到家后发现口袋怎么了?
——春天到了小路上开满了什么?小熊心里是怎么想的?
教师边指导幼儿阅读图书,边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了解图书内容,着重指导幼儿看懂主要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
3、教师和幼儿讨论阅读重点。
为什么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4、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听录音故事。
5、幼儿边讲述边表演。
活动反思:
我在一开始并不急于将故事讲给幼儿听,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先看图书,先了解故事的大概,接着在和孩子们共同阅读共同学习,这时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想像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语言能力也有了提高,当孩子们听到故事录音的时候,他们有的说:我的故事比他编的好。自己主动要求来讲述这个故事,有的孩子认真仔细的听故事,时不时还要与周围的小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样的活动,给了孩子们一个新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先探索先学习,让他们学会了自己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该教会孩子怎样学习的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活动四:变得一样多
活动目标:
1、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排列三排物体,比较三排物体的多少,尝试将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
2、肯积极动脑,愿意帮助花工爷爷调整花草的布局。
活动准备:
1、花朵图标若干,花圃底版
2、雪花片等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发积极性。
——春天来了,花工爷爷开出了两块花圃,准备种花。
——两块花圃的形状一样么?
——谁愿意帮助花工爷爷种花呢?
2、幼儿做对应排列。
提示幼儿将桃花图标和郁金香图标小心的取下,分别种到相应两块地上。
3、提出问题。
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两块花圃
——桃花每排一样多么?一排有几个?
——郁金香一样多吗?一排有几朵?
——现在能不能帮花工爷爷的忙呢?帮他把两种花变的一样多呢?
4、幼儿再次尝试后交流。
活动反思:
在这个月中,我们做的主题是“小花园”,我们的教室环境处处体现这个主题。除了平时组织学习活动后,孩子们留下的种种痕迹,在游戏区域我们也为孩子准备了与主题内容有关的材料。比如:在制作活动中,我给孩子准备了各种材料,大都是废旧的材料(盒子、各种纸、铅丝、木珠、稻草等等)。让孩子制作各种花,小朋友很感兴趣。有的孩子可能一下子并不能认识,但因为有的孩子制作后布置出来,其他的孩子才能从环境中获得经验,提高自己的认识。孩子们在走过主题一个个站点的时候,他们也会萌发与之有关的创造性的想法,很自然的在环境中体现出来。
第三单元:花寓意
活动一:花寓意
活动背景: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还不会归纳事物的特点,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介入和引导,是探索深入下去,从而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如有一次吃过中饭,我带领幼儿在幼儿园中散步。那天,阳光明媚,小朋友们在阳光下自由的玩耍,突然一个小朋友指着一面旗帜说:“老师,你看那面旗帜上有花的,你知道那是什么花吗?”。于是我组织幼儿仔细观察,让孩子们相互讨论,但是孩子们的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我匆匆的给他们介绍了一下。孩子们似乎还不满足于这些。于是,在我的引导下,我和孩子们共同设计了新的单元《花寓意》,找找哪些有深刻的含义,并激励幼儿利用明天星期六或星期天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资料去探索更多有关花的秘密。
活动目标:
1、欣赏紫荆花区旗和五星莲花区旗,了解旗帜上的花型图案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幼儿尝试设计以花为图形为主的旗帜。
活动准备:
1、视频仪、纸、油画棒。
2、幼儿用书,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上面的图案是五颗五角星,你们指导香港和澳门的区旗上面是什么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2、出示挂图,幼儿分别欣赏。
――第一面是中国香港的区旗-紫荆花区旗。
――紫荆花区旗上有哪些颜色?紫荆花是什么形状?有几瓣?
――第二面是中国澳门的区旗,莲花区旗。
――莲花区旗上有哪些颜色?莲花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幼儿观察两面旗帜,寻找相同的地方。
3、讲述区旗中紫荆花和莲花图案的深刻蕴意。
4、幼儿设计旗帜。
――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旗帜,还有很多国家的旗帜上的图案也是花的图形。今天就请小朋友们来设计以花的图案为主的旗帜。
幼儿设计旗帜,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作品展示,教师评价。
明明:老师你看我设计的国旗,上面幼儿水仙花,还有很多小桃花,漂亮吧!
文文:我要我们的城市设计一面旗帜,上面要画上我们常州市的市花――广玉兰,让它飘扬在我们幼儿园的旗杆上。
星星:我长大要出国,我要到美国去,我要为美国重新设计一面国旗,把我们中国的国花――牡丹花画在上面。……
活动反思:
环境是隐藏的教师,无声的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发展性的环境,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于是在环境的创设上我努力掘弃过去“教师挑担一头热”的弊端,让孩子和老师共同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各类报纸、杂志、漫画并通过照片、幼儿的语言文字说明等多种手段,让孩子在尽情的说说、剪剪、画画、贴贴中积极大胆、自主的表达表现,丰富幼儿的语言,留下孩子的认知痕迹、成长轨迹。
教师要相信孩子是天生的探索者。 要创设条件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这才是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幼儿教师应该做到的!
活动二:牵牛花
活动背景:
林林小朋友是我班的淘气鬼,也是全园闻名的“皮大王”,手脚一刻不闲,屁股坐不住小椅子。上课时,爱做小动作,一会儿碰碰积木,一会儿又惹惹小朋友;活动时,更是横冲直撞,蛮无约束。一天之内,告他状的小朋友接连不断:“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抢我玩具”,“老师,他推我”……只要有他在,教室便不得安宁。
怎样才能让他和小朋友之间友好相处呢?这个问题成为我一直思索的,当看到这个故事时,我突然灵机一动,不如就用他喜欢的听故事形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交往语言和交往方法。
2、能够和同伴一起愉快的游戏,懂得关心别人。
活动准备:
幻灯片、情境表演的环境。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愿望。
——从前啊,有一朵神奇的牵牛花,他不仅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快乐,还帮助小朋友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你们想听听关于牵牛花的故事么?
2、教师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讲故事。
——当家家一个人的时候会不会感到孤独?
——当他孤独的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家家,当你孤独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是在家里还是去找小伙伴?
——你会和他们怎么说?
——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家家找到了快乐和朋友的呢?
3、情境表演,加深幼儿的体验。
4、经验迁移并讨论:
——那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游戏中,在交朋友时有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呢?
——你是怎么解决的?
——如果以前做的不对,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样做呢?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我发现林林小朋友始终是一言不发,活动结束后,他悄悄的走到我的身边,对我说:“老师我以前那样对小朋友是不是很不好啊?”我并没有马上否定他,我对他说:“你是喜欢小朋友的,老师是知道,但是你的方法不太好。”
他听了以后,就独自一个人走了。
几天后,有小朋友跑来对我说:“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林林最近变了,他不欺负小朋友了。”我听了打心眼里为他感到高兴,早晨看见他时,我也悄悄的走过去对他说:“林林现在像男子汉了,老师更加喜欢你了。”林林听了咧开嘴笑了!一个小小故事竟然能起到怎么大作用,让我深思,以后我在教育孩子还要下更大的功夫,寻找最好的办法收到最佳的效果!
活动三:花之魁――腊梅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腊梅花的名称、特征和用途。
2、引导幼儿感受腊梅花的美,激发幼儿喜欢和爱护腊梅花,教育幼儿学习腊梅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
3、丰富词汇:腊梅花、观赏、花苞。
活动准备:
腊梅花的图片一张;每组桌上摆放一盆腊梅花;录像机、电视机各一台,录有腊梅花盛开及生长过程的录像带一盘。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图片上是什么花?你在哪儿见过?你喜欢它吗?
二、观察腊梅花的外形特征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每组桌上的腊梅花,通过看、闻来了解腊梅花的颜色、形状、气味。
2、教师提问:腊梅花长在什么地方?有几个花瓣?是什么颜色的?花蕊是什么颜色?
3、教师小结。
三、观看录像,了解腊梅花的特征
1、教师提问:腊梅花在什么季节开放?为什么在冬季开放?
2、教育幼儿学习腊梅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在冬季要坚持锻炼身体。
四、腊梅花的用途
1、可以供人们观赏。
2、腊梅花可作药材,花蕾还可治疗烫伤。
活动小结:
个别化教育与生成活动的共同点是找到最近发展区,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而不同点是个别化教育需要成人的进一步观察、了解才能发现幼儿最近发展区。生成活动是幼儿自发体现最近发展区。个别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的手段。生成活动是一种活动的形式。生成活动为个别化教育实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个别化教育手段对幼儿生成活动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个别化教育手段在生成活动中起到了顺应幼儿兴趣、推动幼儿发展的作用。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倍受大人的关照和呵护,怎样引导孩子感知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劳,学会关心别人,懂得感恩,这是我们教师必须重视进行教育的一个方面。着家长记录的孩子们为父母做的事件,听着家长的感谢话语,我深深感到我们的孩子懂得感激了,和家长的距离近了,关系越来越融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