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我们的节日多美好

发布时间:2019-12-17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大班语言 幼儿园节日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体验儿歌的表现出的欢快情绪。2、知道“六一”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3、仿编诗歌的若干句子。活动准备:1、有关儿童节的图片2、相应的照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通过谈话活动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是是什么节呢?(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也是小朋友最快乐的一天。)2、这天的幼儿园会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内容。3、今天小朋友们过节你们开心吗?(开心)(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和儿童节有关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我们的节日多美好》)二、基本部分·学习儿歌1、教师结合图片朗诵一遍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儿歌的名字叫《我们的节日多美好》)——儿歌是怎么说的?(教师指着图片提示幼儿加以理解,注意“热闹”的读音。并及时给幼儿纠正。2、请幼儿跟随教师完整的学念儿歌。——第一遍请幼儿小声念,老师大声念。——第二遍请幼儿大声念,老师小声念。3、幼儿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引导幼儿用愉快的语气来朗诵。4、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儿歌一遍。5、请个别幼儿站在前面为大家朗诵。6、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儿歌——六一儿童节,你还看见了什么?我们也把你看见的编进儿歌里。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看到的事物并说出(如:你唱歌来我跳舞改成你弹琴来我画画)——请幼儿说出自己创编的新儿歌教师在集体面前朗诵。——师幼一起大声朗诵新儿歌。三、结束部分。1、师幼集体表演诗歌《小池塘》。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早晨多美好


目标1.观看指偶表演,萌生“早晨多美好”的愉快心情。2.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准备1.教师绘制五个角色的指偶(或用油性笔直接画在五指上)。2.把一个大纸箱简单装饰成小舞台。过程:1.观看表演。――教师握紧拳头,说:“你们知道我手里藏着什么吗?这里头藏着我们一家。不信,你们瞧!”――教师操作指偶在小舞台表演故事。丁零零,丁零零,早上七点钟,该起床了。啊!早晨多美啊!谁起床了?哦,是好妈妈。(伸出食指)妈妈起床要干什么呢?要准备面包,煮牛奶。看!谁起来了? 是哥哥。(伸出中指)哥哥要去踢球!接着谁也起来了?是姐姐。 (伸出无名指)姐姐起来要梳头,戴帽子,打扮打扮!看,又有谁起来了?是小弟弟。(伸出小指)小弟弟起来干什么?小弟弟要去他最喜欢的幼儿园!还有谁没起来?原来是爸爸。七点半了,我们一起叫爸爸起来吧。‘爸爸,起床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树是我们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

结合《我爱大自然--秋天的歌》的主题,我选择了散文诗《树真好》这个内容进行执教。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将语言和科学结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在欣赏散文诗中,感受树的用途;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树是我们的好朋友"的联想、讲述,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愿意讲述树的好处,发展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树木及小鸟、小猫小狗、小朋友、房子等图片,布置成美丽的树林。

2、散文诗《树真好》的录音带、幼儿手工操作材料及优美的音乐2段。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树林"参观。

2、探索树林的秘密。

提问:a、美丽的树林到了,小朋友看到树林里都有些什么?

1、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树林里玩?

2、欣赏、理解散文诗。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2)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

提问:a、树真好,小鸟在树上干什么?

1、树真好,他能挡住什么?

2、树真好,……、制作树林,体验树的多样性及好处。

(1)教师:"树真好,小朋友喜欢树吗?我们一起来做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很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来玩好吗?"(要求: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手工材料粘贴小树林,然后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粘贴在树林中。)

(2)放配乐散文诗《树真好》的录音,幼儿自主操作。

3、听音乐在美丽的树林里自由舞蹈。(树真好,树林里可真美,让我们在树林里一起跳个快乐的舞蹈吧!)延伸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引导幼儿创编《树真好》。

观察与效果分析:

在活动中,当我出示教学图片让幼儿对画面进行仔细地观察时,幼儿都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内容,并用一句话说:"树是我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秋天多美好——我们吃的粮食


主题:秋天多美好——我们吃的粮食

活动一:秋天多么美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演唱歌曲。

2、学习用短促的声音表现歌曲的跳音部分。

活动准备:

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以游戏方式,前置副歌学习,掌握跳音的唱法。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做游戏,我来做老公公,你们做小猴子,我做什么,小猴子也要跟着学做。(教师和着副歌部分的旋律做动作,当唱“来来来来”时做拍腿动作,当唱“秋天多么美”时做张臂拥抱动作)

欣赏后提问:你发现这首音乐中哪一段音乐比较特别?(引出跳音)

—— 幼儿学唱。(重点学习跳音部分)

2、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记住歌词。

看图谱,听音乐,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内容?

师生一起看图学念歌词。

3、学唱歌曲。

全体幼儿和着音乐感受歌曲;

听音乐旋律在心里默唱;

比赛形式:分三组唱三段歌词;

全体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二:金色的玉米棒

活动目标:

1、乐意猜想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排图、感受故事中语词的变化,学习完整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1、挂图20号、《小朋友的书 秋天多美好》《小朋友的书 美工》;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在猜猜、想想、听听中,初步感知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讲述第一段故事至“它送给小刺猬两个红萝卜。”

随着故事情节发展进程,让幼儿猜想:小松树、松鸡、小刺猬向小兔子去借玉米棒,小兔子会借吗?为什么?

听故事验证(通过猜想——验证。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一位兔子是一只小气的兔子,为后来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讲述第二段故事至“大家过了一个快快乐乐的冬天”

春天小兔子做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讲述故事最后一句。

2、小松树、小公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玉米棒,猜猜是为什么?

幼儿排图,感受故事中不同段落语词的变化。

@布置排图任务,什么时候?小松树、小公鸡、小刺猬是怎么向小兔子去借玉米棒的?小兔子又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仔细听,等会儿老师要请小朋友把故事用图片排出来。(幼儿把《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33页的画面剪成小图片,放在《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8~9页上进行排图)

@教师讲述从“冬天”到“它送给小刺猬两个红萝卜”幼儿欣赏并排图。幼儿感受故事中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冬天。

@再次听故事自我纠正排图顺序。

3、出示挂图,完整欣赏故事,分析感知小兔子的形象。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兔子?

小松树、公鸡、小刺猬现在明白小兔子为什么要藏起玉米棒了,你明白了吗?

4、故事表演

部分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故事,其余幼儿与教师一起讲故事。

活动三:拾穗者

活动目标:

1、欣赏米勒的《拾穗者》,理解画面内容,感受画面凝重的色彩和人物的动态。

2、尝试创作不同人物的劳动动态。

活动准备:

1、挂图19号;《小朋友的书,美工》。

2、农民在田里劳动的录像或照片。

活动过程:

1、整体感知欣赏作品。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内容。

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你还看到了什么?远处的人在干什么?

——教师介绍名画:这是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他画了很多有关农民生活的作品。这幅《拾穗者》是一幅关于秋收的画。在画面的远处,收割者正在把丰收的粮食装运上车。金色的阳光照在广阔的田野上,洒在前面三位妇女的身上,她们正低头弯腰捡拾遗留在田里的麦穗。

2、细部感知,进一步理解作品色彩和动态的表现手法。

——感知色彩的浓重:画面中有哪些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感知人物的动态:看看画面上的三位妇女在干什么?她们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她们的表情、衣服、动作)

——看完整幅画,你感觉怎么样?

小结:画家用浓郁的色彩既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三位妇女弯腰拾穗辛勤劳动的样子。

3、幼儿创作。

——幼儿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13页“拾穗者”上绘画。

刚才欣赏了米勒爷爷的画,现在我们也来画画自己在田间劳动的样子。

启发造型:请你来试试。拾穗的时候,人的姿势是怎样的,重点观察身体动作和拿穗的手的位置及捡到穗时表情等。

画完了小朋友在田间劳动的情景,再想想后面可以配什么画面来表示丰收的田野呢?

活动四:磨米粉

活动目标:

1、获得关于米变成粉的相关经验。尝试用各种器具将米磨成粉。

2、认识生活中的米制品。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

2、木板盖、小捣臼、小石磨、小筛子若干;毛巾、干净的盘子;大米。

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引出问题。

我们每餐吃的主食有哪些?(米饭和馒头)

米饭是用什么做成的?(米)

米除了能做米饭,还能做什么呢?

2、认识米制品。

(1) 幼儿看《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七页“米制品”,了解米制品。提问:这些好吃的食物你都吃过吗?你们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制成的吗?

(2) 有的米制品能发现米粒,有的已经看不见米粒了,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尝试一下。

3、加工米粉。

(1) 教师介绍工具并示范使用方法。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工具,请你看一看,认识吗?会用吗?

(2) 幼儿分成三组自主操作。(一组用木板盖,将米放在盘子里,用木板盖碾压;一组用小捣臼,将米放入臼内,用棍子捣;一组用小石磨,将米放在磨盘上,转动磨盘)

(3) 幼儿交换使用工具,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

在操作过程中引发幼儿思考,哪一种工具比较好用?你是怎么磨出米粉的?

4、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磨好的米粉倒到平底托盘中,便于大家观察:你用什么工具磨的?你是怎么磨得?(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述,也可以用语言配合身体动作来表达磨粉的过程)

活动五:稻草游戏

活动目标:

1、利用稻草进行一物多玩,体验玩稻草的乐趣。

2、学习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障碍物,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

2、录音机、磁带、小沙包、敌营标识等。

3、幼儿人手1~2个已捆好的稻草垛,长木凳若干;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 明确角色,激发兴趣。今天我们来玩“学做解放军”的游戏,小解放军们,我们到训练场上锻炼身体吧。

(2) 解放军叔叔有哪些本领?教师引导幼儿模仿打枪、拼刺刀、开炮、骑马等动作,活动身体。(可以边做动作边发出象声词,以激发幼儿练习的兴趣)

2、训练场上练本领,利用稻草垛探索锻炼方法。

(1) 自由探索,一物多玩。

幼儿自由选稻草垛练本领,尝试多种玩法,练习跨跳、连续跳、绕一个稻草垛环跑、绕多个稻草垛曲线跑等,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 引导幼儿利用稻草垛探索多种跳的方法。

(3) 重点学习助跑跨跳。

示范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跑跑跑,一只脚用力跨过去”。

幼儿自选高低、宽窄不一的稻草垛,分层练习助跑跨跳。

(教师在观察过程中,重点关注幼儿动作的正确性及难度,及时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重复练习或调整难度)

3、游戏“取子弹,打敌人”。

(1) 看图示布置战场。

出示图示,引导幼儿按照图示的要求,布置敌我双方的战场:独木桥(长木凳首尾连接)、弹药库(沙包堆放地)、封锁线(平铺在地上的稻草垛)、敌方营地(稻草垛上贴敌营标记)。

(2) 教师讲解并示范玩法:从我方营地出发走过独木桥,去弹药库取子弹(沙包),助跑跨跳跳过封锁线,向敌营投掷子弹。

(3) 幼儿游戏。

4、欢庆胜利。

(1) 在音乐中欢呼,做放松动作。

(2) 提醒幼儿清理战场并洗手擦汗。

活动六:熊和兔子的故事(一)

活动目标:

1、听懂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和诙谐,理解”贫困、富裕、勤劳、懒惰“的词义。

2、农作物的果实长在不同的部位。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熊和兔子的故事》,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幼儿完整听一遍故事。

提问:这个故事是讲谁的故事?熊是一只怎么样的熊?兔子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结合《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1~3页“熊和兔子的故事”,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理解兔子一家向大熊借地耕种的原因及大熊的第一次选择。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至“大熊,就这样,说定了。”

提问:

为什么小兔一家要向大熊借地耕种?(学词“贫困”)

大熊是个怎么样的人?(学词“懒惰“)

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大熊的生活状况和兔子这个人呢?(学词“富裕”,知道“富裕”与“贫困”是反义词,学词“勤劳”,知道“勤劳”与“懒惰”是反义词。)

兔子想到什么方法度过贫困的生活?

大熊第一次选择农作物哪个部位?

◆幼儿看《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1页,教师提问:

大熊怎么了?为什么?(帮助幼儿理解上面收获了什么,下面收获了什么,哪部分更有食用价值)

第二次大熊选择要农作物的哪个部位?你觉得他会得到什么呢?

◆幼儿看《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2页,教师提问:

你看懂画面了么?结果怎么样?

◆理解自己劳动收获幸福的道理,教师讲述故事最后部分,提问:大熊变得怎样了?

它和兔子一家的生活最后是怎么样的?(学词“幸福”)

师幼讨论,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大熊一共选择了三次,第一次选择了什么?第二次选择了什么?第三次选择了什么?

◆第一次选择大熊拿到收成了么?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实是长在地面下的?

◆第二次选择大熊拿到收成了么 ?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实是长在地面上的?

◆第三次选择大熊又怎么样了?为什么?

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你喜欢熊还是兔子,为什么?听了故事,你还有什么想法 ?

活动七:数玉米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种子的环形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识并记录正确计数。

2、学习分析记录结果,发现玉米排列是双数的规律。感受大自然中数量有序出现的神奇现象。

活动准备: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事先带幼儿去玉米地掰玉米。

2、 玉米小段若干、大头针、笔、牙签等辅助物若干。

3、记录表(如下),笔

玉米列数记录表(省略)

活动过程:

1.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数玉米。

“老师这里有一根玉米,但是数不清有几列,你能帮帮我吗?”

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帮助孩子清楚“列”的概念为纵向的一排,数时要订好起点。

“几列应该是怎么数的?”

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数玉米并记录结果。

很多小朋友都想到了方法,好,那你自己去试试。

交流:“玉米有几列?你是怎么数的?请把你用的好的办法告诉大家。”

(玉米种子的排列是封闭的环状,数玉米列数的关键是弄清楚起点和终点,以防重复数数,交流中要及时肯定幼儿标识起点的各种方法,以备其它幼儿学习)

请幼儿用新讨论的方法(标识起点的方法)再数一次玉米,验证之前自己有没有数错。

若有错误,修改记录结果。

2.给幼儿提供新的玉米段,再次数玉米的列数,并记录结果。

幼儿数玉米。

交流:你们数数有几列?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关注幼儿数时有没有找准起点,有没有数错,有什么办法来数。引导幼儿关注记录结果,发现每排玉米种子粒数都是一样或者相近的,如16粒,18粒,20粒等)

3.对玉米的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玉米种子每排数量是双数的规律。

把每个幼儿的记录结果汇总到大的记录表上。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结果。提问:看了大记录表,你们有没有发现小秘密。(没一排玉米种子的数量都是双数的)

再次数第三段玉米,验证发现玉米种子双数排列的规律。

活动八:熊和兔子的故事(二)

活动目标:

学习完整、连贯地讲述故事。

学习有表情地朗读对话部分。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 《小朋友的书—美工》

2、大熊和小兔头部简笔画,剪成白云朵的白纸若干,统计表,笔。

活动过程:

学习复述故事。

◆阅《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第1~3页“熊和兔子的故事。”回顾题目。幼儿讲出故事题目(将熊和兔子的简笔画贴在黑板左右两边)。

◆顾内容。请个别幼儿看图概括地讲出每张画面的内容。(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关键词:贫困、勤劳、富裕、懒惰、幸福、上面、中间、下面等)。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示语言插入符号,请幼儿讲讲它所代表的意思。

◆师扮演大熊的角色,幼儿扮演兔子的角色。师幼进行对话练习,可重复几次。

◆师出示白云朵符号,分别放在大熊和兔子的旁边,请小朋友想一想它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合作复述故事一遍。教师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的叙述部分,对话部分由幼儿分组扮演角色朗诵,可重复几次。

幼儿分组复述故事。

可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扮演熊和兔子,一起尝试进行故事复述,复述几次后角色互相交换。

活动九:认识序数

活动目标:

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我们小手拉小手


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2、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变化和色彩及折叠剪的方法表现各国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准备

1、2-3个外国娃娃或照片。

2、大地球仪一个或世界地图一张,京剧脸谱、有关京剧和中国功夫的音乐磁带、汉字卡片、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手拉手》的中文版音乐磁带。

3、长条纸、水彩笔。

过程

1、介绍中国文化。

--以"外国小朋友来作客"为由,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通过大家的介绍,让外国小朋友了解中国--鼓励幼儿从汉字、京剧、中国功夫等方面,通过舞蹈、表演、讲解等多种表达方式向外国小朋友作介绍。

2、寻找外国小朋友的家乡。

--教师出示地球仪或世界地图,通过中国与全球的比较帮助幼儿感知地球很大。

--请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找外国小朋友家乡的位置。

--帮助幼儿了解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的人们(出示相应肤色的娃娃),他们和我们中国娃娃都生在地球上。

3、学习诗歌《我们手拉手》。

--教师朗诵,幼儿倾听,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从教师的表情和声调中体会情感的表达--请幼儿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诗歌内容。

--教师配合身体动作帮助幼儿学习诗歌。

4、朗诵诗歌。

--鼓励幼儿说一说听了诗歌后的感受,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来朗诵诗歌。

--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请幼儿扮演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小朋友手拉手,伴随着《手拉手》的音乐摆动手臂,朗诵诗歌。

--世界各国的小朋友在一起手拉手念着儿歌跳着舞真高兴,让我们把他们的样子用剪纸剪下来吧。

5、讨论尝试剪纸方法。

--请幼儿想办法如何能一次剪出四个娃娃,而且每个娃娃都能手拉手不断开。

--谁能剪出各国小朋友手拉手的样子?--讨论后幼儿动手进行尝试。

6、共同总结关键方法。

--剪成四个娃娃手拉手,需要先将长条纸对折两次,然后在第一张纸上画上一个娃娃。

--用剪刀沿轮廓将娃娃剪下,剪时注意不要把娃娃的手剪断。

--打开纸后,用彩色笔把四个娃娃装饰成不同肤色的娃娃。

7、进行创作活动。

--提醒幼儿在第一张纸上画出娃娃的样子,并注意在合适的位置上画上娃娃的手臂。

--鼓励幼儿根据各国的特点,合理、大胆地装饰娃娃的脸和服饰。

--播放《手拉手》的背景音乐,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8、共同布置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将每个幼儿的作品布置在一起,组成许多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同伴间互相介绍分享自己画的是哪些国家的娃娃手拉着手。

建议

1、该活动为二课时。

2、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诗歌中朋友见面的问候语的学习要求,幼儿对外语问候语不感兴趣时,可改为"你好,你好,你们好",幼儿对外语问候语很感兴趣时,不但可以学说英语、日语,还可以增加法语等其他语种的问候语。

附:我们手拉手好大的地球,哪儿都有小朋友。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还有棕色皮肤的小朋友。地球上的小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你好,哈罗,欧哈又,我们一起手拉手。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早晨多美好 目标1.观看指偶表演,萌生“早晨多美好”的愉快心情。2.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准备1.教师绘制五个角色的指偶(或用油性笔直接画在五指上)。2.把一个大纸箱简单装饰成小舞台。过程:...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儿歌《树是我们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 结合《我爱大自然--秋天的歌》的主题,我选择了散文诗《树真好》这个内容进行执教。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将语言和科学结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在欣赏散文诗中,感受树的用途;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秋天多美好——我们吃的粮食 主题:秋天多美好——我们吃的粮食 活动一:秋天多么美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演唱歌曲。 2、学习用短促的声音表现歌曲的跳音部分。 活动准备: 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以游戏方式,前...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我们小手拉小手 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2、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变化和色彩及折叠剪的方法表现各国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准备 1、2-3个外国娃娃或照片。 2、大地球仪一个或世界地图一张,...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甜甜的节日 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成人的关爱,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幸福。2、学习诗歌《甜甜的节日》,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3、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和仿编儿歌,提高表达能力和创编能力。4、使幼儿知道六一...
    2019-12-17 阅读全文

目标1.观看指偶表演,萌生“早晨多美好”的愉快心情。2.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准备1.教师绘制五个角色的指偶(或用油性笔直接画在五指上)。2.把一个大纸箱简单装饰成小舞台。过程:...

2019-12-17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 结合《我爱大自然--秋天的歌》的主题,我选择了散文诗《树真好》这个内容进行执教。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将语言和科学结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在欣赏散文诗中,感受树的用途;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

2019-12-17 阅读全文

主题:秋天多美好——我们吃的粮食 活动一:秋天多么美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演唱歌曲。 2、学习用短促的声音表现歌曲的跳音部分。 活动准备: 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以游戏方式,前...

2019-12-12 阅读全文

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2、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变化和色彩及折叠剪的方法表现各国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准备 1、2-3个外国娃娃或照片。 2、大地球仪一个或世界地图一张,...

2019-12-1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成人的关爱,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幸福。2、学习诗歌《甜甜的节日》,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3、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和仿编儿歌,提高表达能力和创编能力。4、使幼儿知道六一...

2019-12-1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