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谁大谁小》

发布时间:2019-12-2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教案

活动目标:

1、用目测和触摸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初步感知大小的相对性。

2、能排除颜色干扰,从三个大小不一的物体中,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3、发展初步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颜色相同、大小不同的2顶帽子图片大小不同的2件衣服图片,宝宝、妈妈、爸爸头像图片各一。

2、大小明显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皮球、积木、娃娃等,装玩具用的大筐、口袋各一个。

3、大中小鞋子图片各一,大中小不同的几组物品:如皮球、花朵、玩具汽车等。

4、每组幼儿一盒油画棒。Www.Yjs21.com

5、练习册。

活动过程:

1、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辨认大小。

--出示两顶颜色相同、大小不同的帽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顶帽子的大小不同。

教师:这两顶漂亮的帽子一样吗?(他们一个大,一个小。)它们是谁呢?哦!大的是妈妈的,小的是宝宝的。(教师出示妈妈和宝宝的头像并为他们戴上帽子。)

--出示两件大小不同的衣服,请幼儿说一说他们的大小。

教师:这两件大小不同的衣服是谁的?(引导幼儿操作大的送给妈妈。小的送给宝宝)为什么呢?(请幼儿用"大""小"来描述)

--游戏:看谁找得快。看一看,摸一摸比较大小。

教师为幼儿准备许多大小不一的物品,分别放置在玩具筐和口袋里。请幼儿自由选择,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找出玩具筐中大小不同的玩具两个,或者摸出口袋中大小不同的玩具两个,将大的送给妈妈,小的送给宝宝,比一比,看谁送得对。

2、比较三个物体的大小,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出示三双颜色、大小不一的鞋子,辨认最大的和最小的。

教师:哇!这里有三双鞋子,他们是爸爸的、妈妈、宝宝的。(教师出示爸爸、妈妈、宝宝的头像。)哪一双是爸爸的?(引导幼儿找出最大的。)这是最大的。那一双的宝宝的?(引导幼儿找出最小的。)

--教师分别出示几组大中小不一的皮球、花朵、玩具汽车等,幼儿看老师拿相应大小的物品,快速说出"最大的"、"最小的"。

3、操作练习册,巩固对大小的辨识。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大谁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谁大谁小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懂得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二、活动准备

画有“〈”“〉”符号卡片两张、1—10数字卡一套、苹果卡片三张、桃子卡片两张、粉笔三支、铅笔一支、练习题每人三张。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1.教师边出示“>”和“<”的卡片,边说:“今天老师带来两个好伙伴给你们认识,你们认识他们吗?”

2.教师出示大于号“>”

(1)教师:它叫大于号,开口向左,跟着老师念: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2)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3>1,读作三大于一,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3.教师出示小于号“<”

(1)教师:它叫小于号,开口向右,跟着老师念: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2)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2<4,读作二小于四,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二)学习“>”和“<”的实际运用并进行可逆联想。

1.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比较结果。

苹果是三个,桃子是两个,3比2大,所以3>2

桃子是两个,苹果是三个,2比3小,所以2<3

2.出示3支粉笔,一支铅笔进行比较。

粉笔是三支,铅笔是一支,3比1大,所以3>1

铅笔是一支,粉笔是三支,1比3小,所以1<3

(三)练习题每人三张,一张填物体的数量,两张填上数量并填“>”和“<”,巩固对“>”、“<”的认识和运用。

(四)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填“>”和“<”。(从实物之间的比较过渡到数目之间的比较,幼儿逐步理解大于和小于的实际意义并学会正确使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谁是单数谁是双数》


幼儿区别和理解10以内数的单双数,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第一对单和双的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个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形成区别一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技能。即知道一组物体如果两个数为一对,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并能进行实际操作。第三运用上面的技能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

区分10以内数的单双数是大班初期孩子的基本要求,传统的数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我就想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与孩子的游戏相结合,并利用农村的一些乡土资源材料配合教学,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个“谁是单数谁是双数”的数活动,让孩子在玩竹签、两个、两个数竹签、找图片上的竹签数等游戏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经验探索区分单双数。

2、能运用单双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竹签、数卡、房子2幢、图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你争我夺(在巩固幼儿已有数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单双数)

1、幼儿两人一组玩竹签,用数卡纪录每次游戏结果。

2、幼儿交流:你和谁玩的?你们玩了几次?谁赢了?赢了几根竹签?

3、你们刚才上用什么方法知道自己赢了几根竹签的?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4、请幼儿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借助竹签,数手中赢取的数卡,把能两个、两个数完的数字送到红家,把不能两个、两个数完数字送到蓝家。

5、和幼儿一起检查送的数字是否正确。

6、师小结:能2个、2个数完的数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双数,2个、2个数到最后还剩下孤单1个的数字叫单数。

7、除了这些数字你还知道哪些数字是单数或双数?

二、分辨单双(联系操作材料进一步区分单双数)

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上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

三、寻单觅双(在生活中分辨和运用单双数)

1、请幼儿寻找自己身上或教室里的单双数。

2、看PPT,寻找生活中的单双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大谁小》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大谁小》含反思》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大谁小》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谁大谁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懂得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画有“〈”“〉”符号卡片两张、1—10数字卡一套、苹果卡片三张、桃子卡片两张、粉笔三支、铅笔一支、练习题每人三张。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1.教师边出示“>”和“

2.教师出示大于号“>”

(1)教师:它叫大于号,开口向左,跟着老师念: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2)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3>1,读作三大于一,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3.教师出示小于号“

(1)教师:它叫小于号,开口向右,跟着老师念: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2)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2

(二)学习“>”和“

1.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比较结果。

苹果是三个,桃子是两个,3比2大,所以3>2

桃子是两个,苹果是三个,2比3小,所以2

2.出示3支粉笔,一支铅笔进行比较。

粉笔是三支,铅笔是一支,3比1大,所以3>1

铅笔是一支,粉笔是三支,1比3小,所以1

(三)练习题每人三张,一张填物体的数量,两张填上数量并填“>”和“”、“

(四)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填“>”和“

活动反思:

1.这节课我们小朋友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并学会了在活动中运用。知道,张大嘴巴的那面要朝大数。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小百科:大于号是数学中不等式运算符号的一种。大于号被广泛运用在算数中,是小学必学的内容。1655年沃利斯曾以表示“等于或大于”,到了1670年,他以及分别表示“等于或大于”和“等于或小于”。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大谁小》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懂得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画有“〈”“〉”符号卡片两张、1—10数字卡一套、苹果卡片三张、桃子卡片两张、粉笔三支、铅笔一支、练习题每人三张。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1.教师边出示“>”和“<”的卡片,边说:“今天老师带来两个好伙伴给你们认识,你们认识他们吗?”

2.教师出示大于号“>”

(1)教师:它叫大于号,开口向左,跟着老师念: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2)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3>1,读作三大于一,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3.教师出示小于号“<”

(1)教师:它叫小于号,开口向右,跟着老师念: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2)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2<4,读作二小于四,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二)学习“>”和“<”的实际运用并进行可逆联想。

1.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比较结果。

苹果是三个,桃子是两个,3比2大,所以3>2

桃子是两个,苹果是三个,2比3小,所以2<3

2.出示3支粉笔,一支铅笔进行比较。

粉笔是三支,铅笔是一支,3比1大,所以3>1

铅笔是一支,粉笔是三支,1比3小,所以1<3

(三)练习题每人三张,一张填物体的数量,两张填上数量并填“>”和“<”,巩固对“>”、“<”的认识和运用。

(四)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填“>”和“<”。(从实物之间的比较过渡到数目之间的比较,幼儿逐步理解大于和小于的实际意义并学会正确使用)

活动反思:

1.这节课我们小朋友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并学会了在活动中运用。知道,张大嘴巴的那面要朝大数。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幼儿百科:大于号是数学中不等式运算符号的一种。大于号被广泛运用在算数中,是小学必学的内容。1655年沃利斯曾以表示“等于或大于”,到了1670年,他以及分别表示“等于或大于”和“等于或小于”。

相关推荐

  •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大谁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谁大谁小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懂得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二、活动准备 画有“〈”“〉”符号卡片两张、1—10数字卡一套、苹果...
    2019-12-2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谁是单数谁是双数》 幼儿区别和理解10以内数的单双数,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第一对单和双的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个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形成区别一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技能。...
    2019-12-2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大谁小》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大谁小》含反思》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大谁小》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培养思维的灵...
    2022-01-2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大谁小》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懂得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画有“〈”“〉”...
    2020-11-20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谁重谁轻 这是大班数学谁重谁轻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的:让幼儿学会看称,知道重的那一面向下沉。 通过看图学会比较哪些物体重哪些物体轻 重点、难点:比较三种物体的轻重 ...
    2021-08-15 阅读全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谁大谁小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懂得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二、活动准备 画有“〈”“〉”符号卡片两张、1—10数字卡一套、苹果...

2019-12-23 阅读全文

幼儿区别和理解10以内数的单双数,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第一对单和双的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个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形成区别一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技能。...

2019-12-23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大谁小》含反思》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大谁小》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培养思维的灵...

2022-01-2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懂得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画有“〈”“〉”...

2020-11-20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数学谁重谁轻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的:让幼儿学会看称,知道重的那一面向下沉。 通过看图学会比较哪些物体重哪些物体轻 重点、难点:比较三种物体的轻重 ...

2021-08-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