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认识正方体》
发布时间:2019-12-2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教案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YJS21.Com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认识几何体》
【活动目标】
1、认识并能正确说出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2、探索兴趣的激发,以及观察、比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2、准备四种颜色的圆圈(红、黄、蓝、绿四色)
【活动过程】
一、让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物品,请他们自由的观察、触摸和摆放。
师:每位小朋友到老师这来拿一样玩具,待会玩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你拿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它摸上去是有什么感觉?( )把它放在桌子上看看会怎么样?并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幼儿带着问题自由操作,教师从旁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
二、教师从幼儿的观察中向学生介绍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及其特征。
1、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玩法回答,如:“我玩的是小球,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向别的方向滚,我把小球放在地上,它站不住总向周围滚”,“我玩的是方积木,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滑”,“我玩的是可乐瓶,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停下来。我把小可乐瓶放在桌上,它能立住”等。
3、教师对于幼儿的观察分析进行总结型概述。
师:球体无论从哪一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平面上能向任何方向滚动;
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中间上下一样粗,把它平放在一个平面上,会前后滚动,像一根柱子;
正方体有六个面,六个面一样大,都是正方形,把它放在桌面上,不管怎么放,都不能滚动;
长方体和正方体差不多,有四个面是一样大,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也是一样大,把它放在桌面上,不管怎么放,也都不能滚动。
三、请幼儿分别将各种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形状的物品进行分类,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检查是否放对了。
师:为了证明小朋友们都认识它们了,下面来请小朋友将手中的物品分分类,将球体放入红圈内,将圆柱体放入黄圈内,将正方形放入蓝圈内,将长方体放入绿圈内。(分好后)
师:我请小朋友来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都分对了,如果有错,应该放在哪里?
四、请幼儿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教室内的事物)
师:不知道小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其实我们教室里面有很多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大家来找找看好不好?(找到后,老师夸小朋友们真厉害)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含课件
设计意图:
几何体的数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孩子们已认识了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正方体的特征,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的异同,发展孩子们的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并能说出名称及其特征。
2.仔细观察、乐意探索。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事先收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
2.黑板,记录表一张;吸管、剪刀、笔、A4纸;磁力棒若干,3个大筐、3张桌子。
3.长方体盒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巩固正方形特点。
1.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提问:你们看这张是什么形状的纸。
2.幼儿进行观察,说说是什么形状的纸。如:正方形的纸。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的纸呢?
4.幼儿说说。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它是正方形。如:看出来的,折一折、量一量等。
5.小结:四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是正方形。
二、探索正方形特点。
1.教师出示正方体的盒子,提问:它们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2.A、幼:一样的,都是正方形。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呢?谁有方法证明盒子的这个面是正方形?如:把正方形的纸贴在盒子上,与其中的一个面进行比较验证。
师:那另外的面呢,谁有办法能验证?
3.B、不一样,盒子好像有几个正方形。一个是立体图形,一个是平面图形。
4.刚才有小朋友说盒子上有几个正方形?到底有几个正方形呢,我们一起来数数?
5.集体交流。
A.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B.教师事先准备若干正方体图形贴在黑板上,根据幼儿的回答方法进行小结,并用图示表示。如:按颜色、做记号、方位等。
6.教师小结:原来每个盒子都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
7.那么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8.出示验证工具。这里有一些工具,请你们用这些工具来验证刚才的猜测,你们看有哪些工具呢?
9.教师讲解要求:每位幼儿拿1个正方体选择位置坐下,3张桌子上分别放一个筐,里面有5只笔、5根吸管、5张A4纸、5把剪刀、磁力棒若干。幼儿可以运用这些工具进行验证,盒子上的正方形大小是否相同。比比哪个小朋友能干, 能用各种方法进行验证。
10.集体交流,说说验证方法。
A.你们有结果了吗》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B.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各自的结果。如:用重叠的方法、吸管、磁力棒平铺等方法进行验证。
11.出示记录表,总结盒子的特征。
12.总结:原来由6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正方体。你们手里拿的盒子都是正方体。
三、活动延伸。
1.我这里还有一个盒子,它是正方体的吗?
2.拿现在我们回教师用今天学过的新本领来验证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活动反思:
在上两个星期我上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上第一次课时,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时间有些过长,应该让4人小组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通过改进,在第二次课上,有了好的成效,让每3个小组动手做一种长方体,这样便于多样化和节省时间。
1.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得出总棱长的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掌握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对总棱长的计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幼儿百科: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六面体,也称立方体、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