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逛超市》
发布时间:2019-12-23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说课稿 数学教案幼儿园大班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
活动名称:逛超市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会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记帐
1.师:今天我们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你们记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那怎么办呢?(记下来)
2.引导幼儿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我们记在哪儿呢?(记录单上)。买多少钱的东西可记在哪一格?(“超市”格下)还剩多少钱记在哪儿?(“钱”下)边上的“?”表示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写下来,谁会记?(请一幼儿示范记录,全班检查)yJs21.Com
3.幼儿当自己今日购物的账记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看记录单相互介绍自己购物情况,请个别幼儿在集中介绍。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会用加减运算本领取钱、购物,还会用记录单记录记下自己购物的情况,真能干,那你觉得用记录单记录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方便、不易忘、清楚)
今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更好的表格来帮助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绍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小班数学教案《逛超市》
活动目标:
1、 体验数学操作的乐趣。
2、 操作活动中5以内的数数。
3、 学习按数量取物。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38个塑料盘(红、黄、白),三种积木,红、黄、白卡片各一张,小狗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以狗妈妈带狗宝宝去超市买东西的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带上小狗头饰):你们看我是谁?(学小狗叫)
师:我是狗妈妈,你们做我的小狗宝宝好吗?
师:宝宝们想去超市买东西吃啊?
2、认识红、黄、白三种颜色,并介绍活动规则
师:宝宝们看,这是饼干,这是包子,这是糖,仔细听妈妈的话,待会儿不要拿错东西。
师:每个宝宝的椅子下面都有一个盘子,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
拿红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红盘子的宝宝每人买5颗糖;
拿黄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黄盘子的宝宝每人买2个包子;
拿白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白盘子的宝宝每人买4块饼干。
宝宝们记住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应该买什么?买多少?跟妈妈说:我拿红盘子买5颗糖。(黄白同)
师示范一次
3、 操作
现在我们要去超市了,到了超市啊,宝宝们不能拥挤,不能抢东西,否则把超市里弄的乱七八糟的,超市的阿姨以后就不让我们宝宝去超市了,记住了吗?好,我们去超市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 检查
师:宝宝们都买好点心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你们买了什么啊?买了多少?
跟妈妈一起说:我拿红盘子买了5颗糖。
(黄、白同)
师:好,吃完点心,我们把盘子放好吧,红盘子放在红色卡片这里,黄盘子放在黄色卡片这里,白盘子放在白色卡片这里。
师: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吧。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逛超市》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记帐
1.师:今天我们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你们记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那怎么办呢?(记下来)
2.引导幼儿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我们记在哪儿呢?(记录单上)。买多少钱的东西可记在哪一格?(“超市”格下)还剩多少钱记在哪儿?(“钱”下)边上的“?”表示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写下来,谁会记?(请一幼儿示范记录,全班检查)
3.幼儿当自己今日购物的账记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看记录单相互介绍自己购物情况,请个别幼儿在集中介绍。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会用加减运算本领取钱、购物,还会用记录单记录记下自己购物的情况,真能干,那你觉得用记录单记录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方便、不易忘、清楚)
今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更好的表格来帮助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绍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幼儿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水果、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兔逛超市》
【活动目标】
1.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目测或用点数方法计数。
【活动准备】《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
一、拍手数数1~10。
师幼共同拍手数数,从1数到10。速度可视幼儿情况由慢逐渐加快。集体数和个别数相结合。
二、学习用点表示5和6的数量。
1.用点表示5。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五个苹果,提问:小兔逛超市,超市有几个苹果?5个苹果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呢?教师示范用笔在图片的下方画出5个圆点。引导幼儿学说:5的点卡可以表示5个苹果。
2.用点表示6。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6个西瓜,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有几个?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6个西瓜?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用笔在图片的下方画出6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是否正确。
三、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
1.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提问: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每样物品有多少呢?
2.提出活动要求。
请幼儿用画点卡的方式把每种蔬菜和水果的数量表示出来。
3.鼓励幼儿画完后说一说。
如:3的点卡表示3个西瓜,2个点卡表示2个茄子等。
4.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检查作业。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钱币若干:1元、5元、10元。(课件“打印材料”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欣赏。
提问:画面中有什么?这些文具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在上小学之前,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些文具。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文具小超市购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文具!
二、游戏:挑选文具,运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三、第一次实物购买游戏,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法。
1、介绍课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导幼儿学会看价格牌(1-10元)。
(价格标签在课前粘贴好,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2、介绍玩法:请每个幼儿进入超市,自由选购两件文具。
3、幼儿自主购买。
4、计算所需钱币。
①每位小朋友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你们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多少钱。收银处结账。可设立两个收银处,由两位老师当“营业员”,给幼儿找钱。
2、幼儿自主购买。
3、计算剩下的钱
①你们都非常顺利地买回来文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剩多少钱”。
请幼儿自由讲述购买和找钱的过程,看看手里还省下多少钱。
②请每个幼儿说说是怎样运用减法计算自己“还剩多少钱”。
活动延伸:
1、将“文具超市”设置在班级区域,请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继续游戏。
2、提供课件【加加减减】,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的加减法。
3、请幼儿与父母同去超市购买商品,可请家长规定购买金额,请幼儿自行挑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