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金鱼
发布时间:2019-12-25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说课稿小班科学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活动目标:1、认识金鱼的基本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惯。知道金鱼很漂亮,可供大家观赏。2、学习用合适的词汇描述金鱼,如“游来游去”“游上游下”等。活动准备:1、每组一个鱼缸及若干种类的金鱼,课件PPT;2、歌曲《许多小鱼游来了》;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宝宝们,今天,葛老师当金鱼妈妈,你们来做金鱼妈妈的金鱼宝宝们,我们的教室就是一条河,来吧,让我们一起在河里游起来。哎呀,游累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二)、观察鱼缸里的金鱼。师:咦,你们的桌子上的鱼缸里有什么呀?金鱼是什么样的?它的身上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一样大的吗?师:哦,金鱼身上的颜色有各种各样的,有的橙黄的,有黑的也有花的,小金鱼真好看。这些小金鱼只能供人去观赏,不能拿它吃的喔!(三)、学习有顺序地观察。1、观察鱼头。师:宝宝们,小金鱼的身上有很多的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先按照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寻找,小金鱼最前端的是什么?它的头上长有什么?师:小金鱼的头上有一张嘴巴,长着两只圆的大眼睛、两个鼻孔、一张嘴巴,两边的鳃盖里面还有鱼鳃,鱼鳃的作用是让小金鱼在水里自由呼吸空气,我们看到它的嘴巴不停的张开合住,腮盖也在不停的活动就是金鱼在呼吸了,而我们宝宝是用嘴巴和鼻子来呼吸空气的,我们的嘴巴和鼻子是怎么呼吸的啊?师:如果把金鱼捞出来它的腮就不能呼吸了,会死掉。所以我们不能长时间让金鱼离开水喔!2、观察鱼的身体。师:观察完小金鱼的头,接下来就是小金鱼的什么了?师:你们看看小金鱼的身上还有什么?师:这些都是鱼鳍,鱼鳍既有平衡作用,还能决定金鱼运动的方向呢!师:小金鱼的身上有鱼鳞,小朋友们知道鱼鳞有什么用处吗?师:鱼鳞附有粘液,可以保护金鱼身上不生寄生虫,并且鱼鳞很光滑游泳时可以游的快,小金鱼被抓住后也容易逃脱,同时坚硬的鱼鳞也起到保护金鱼的身体的作用。你们来摸摸看。师:(指着鱼腹)这是金鱼的哪里?金鱼的肚子里有个神奇的东西,它能让金鱼游上游下,游来游去呢!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吗?师:(出示鱼鳔)就是这个,这个叫鱼鳔,当鱼鳔鼓起来的时候,金鱼就游上来,鱼鳔缩小了,那么金鱼就沉下去了。你们来摸摸这个神奇的鱼鳔。3、观察鱼的尾巴。师:金鱼的身体后面有什么?尾巴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你们可不能小看这个金鱼尾巴,它的作用可大了,它不仅可以能帮助小金鱼保持身体的平衡,还能控制小金鱼游的方向呢!厉害吧?师:嗯,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其他金鱼的尾巴呢,形状都不同喔!有的像剪刀张开的,有的像翩翩飞舞的蝴蝶的,你们来看看,你们桌上小金鱼的尾巴像是什么样的。(四)、学习词汇“游上游下”和“游来游去”。师:哇,原来小金鱼的身上有那么多的秘密呀!小朋友记住这些秘密了吗?哦,那让我们和这些小金鱼们一起游上游下,游来游去,一边游一边说一说。(让幼儿自由地模仿金鱼游的动作,并联系说“游来游去”“游上游下”)结束部分:师:今天我们和小金鱼在一起玩的真愉快呀,哦,我们教室旁的大金鱼们想邀请我们小朋友去观看它们优美的泳姿呢!你们想不想去看?那我们出发吧!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鲤鱼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了解鲤鱼的习性等。
2.通过幼儿说画唱跳的形式让幼儿对鲤鱼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3.让幼儿动手给幼儿喂食换水捞鱼来了解更多的养鱼知识。
活动准备:
1.每张桌上有个脸盆,很多小鲤鱼,每个幼儿一个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剪成的小鱼缸,每个幼儿一个捞鱼的渔网,每桌一盆晒过三天的水
2.鲤鱼的视频,《鲤鱼跳龙门》舞蹈视频,鲤鱼的图片,鲤鱼谜语,儿歌,歌曲,绘画材料。
3.清洁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老师以谜语的形式点出鲤鱼课题;谜语:摇头摆尾不离水,有翅吐泡不能飞,没脚没胳膊却能行,勇敢能把龙门跳。
2.老师出示鲤鱼图片,朗诵鲤鱼的儿歌;儿歌:远看水里一朵花,近看凸眼有尾巴,游来游去人人爱,缸里常玩过家家。
3.老师播放鲤鱼的视频,老师提问幼儿视频里鲤鱼的基本知识。
4.老师给每组幼儿发鲤鱼,盆等,并让幼儿观察,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鲤鱼的习性等,边观察边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
5.老师让幼儿给鲤鱼喂食换水捞鱼来学习养鱼的知识:水必须是晒过三天的水;给5厘米长的鲤鱼喂食,每天只能喂一到两颗,喂食过多就会撑死鲤鱼;捞鱼时鲤鱼会蹦来蹦去,不要因为害怕把鲤鱼甩出鱼缸,鲤鱼掉在桌上地上时间过长就会因为缺水而死;鱼缸里的水不能过多,不然鲤鱼就会因为缺氧而死去;鲤鱼不能让太阳直晒,不能温度很低,室温控制在16度左右最好。
6.幼儿用抹布把桌面水擦干净,开始画鲤鱼。
7.幼儿自评互评绘画作品,老师肯定每个幼儿的成绩。
8.老师播放《鲤鱼跳龙门》的幼儿舞蹈,让幼儿随视频边唱边跳。
9.老师让幼儿把自己盛在盆里水瓶里的鲤鱼放到窗台上,然后老师说:“小朋友回家时把鲤鱼放在窗台上,并给父母讲鲤鱼的知识,好吗?”
10.播放音乐《鲤鱼跳龙门》,让幼儿做鲤鱼游泳的动作出教室。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小手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上有五根手指。
2.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五根手指的名称。
3.了解手的作用,知道要保护手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请小朋友把你的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做游戏。游戏:听我说,跟我做“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挥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喔起来。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二基本部分
1.知道人有两只手,两只手的大小一样,也叫一双手。
(1)师:刚才啊我们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游戏,现在请你数一数你有几只手?老师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有几只手(两只手),
(2)知道两只手也叫一双手师:小朋友都有两只手,比一比你的两只手是不是一样大的?你是怎样比的?(请幼儿自己先探索方法,再教给幼儿比的方法,将手掌合起来,手指对手指)小结:小朋友都有两只手。两只手是一样大的,所以它又有另外的名字叫一双手。
(3)举手游戏:老师说“一只手”、“两只手”“一双手”请幼儿举手。
2.数一数,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从拇指开始,按次序进行,口手一致地点数,数好后再换一只手数。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请你数数自己的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小结:每只手上有五个手指。
3、学习五根手指的名称。
(1)师:我们的五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先请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你的五根手指长得是不是一样长?(让幼儿自由讲)找出你最长的手指,并把它捏住。老师介绍:“这个手指长在中间,所以叫它中指。”老师伸出大、小拇指,问幼儿:“哪个大,哪个小?”(引导幼儿说出大拇指与小指)老师伸出一个手指点东西,介绍:“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老师介绍:“还有一个手指没有名字,我们叫它无名指。”
(2)小结:刚才呀我们认识了自己的五根手指,知道了它们的名字。最长的手指呀叫-中指;大的粗的叫大拇指;小的细的叫小指;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没有名字的手指叫无名指。
(3)以游戏形式巩固。休息:现在呀我们要请我们的手指休息了。大拇指睡着了,食指睡着了,中指睡着了,无名指睡着了,小指睡着了,我们都睡着了。起床: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指醒了,小手拍拍都醒了。
三结束部分
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1)手的作用。师:我们大家都有一双手,那么手有什么用处呢?(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考虑)我们的小手能拿东西、洗脸、刷牙等。(幼儿先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后小结)
(2)保护手。师:手的本领很大,能为我们做许多事,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手。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大象
活动目标
1. 爱护动物,初步具有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 能够仔细观察图片敢于模仿表演大象的长鼻子。
3. 观察认识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公象、母象图片各一张,不同姿态的大象拼图若干幅。
活动重点
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
使幼儿萌发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宝宝们,我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你们要竖起耳朵认真听哦。
谜语
有个长鼻子,
腿粗像柱子,
耳朵像扇子,
尾巴像辫子。
师:宝宝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大象)
二、观察大象,认识其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出示大象图片,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你在哪见过?(请幼儿自主发言)
师:大象有一个长长的鼻子,像什么?大象的耳朵像什么?大象有四条粗壮的腿,像什么?大象的尾巴呢?
出示公象和母象的图片,提问:这两头大象长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亚洲公象有象牙,母象没有象牙。(而非洲象无论公象母象都有象牙)
师:小朋友都喜欢大象的长鼻子,这长鼻子有什么用呢?(闻味道、喝水、喷水、吃食、载物、碰碰好朋友)大象喜欢吃什么?(草和树叶)谁能学一学大象走路的样子?
引导幼儿讨论大象与人们的关系。
师:宝宝们,你们知道大象的牙齿能做什么?大象能为人做什么事情?(搬运货物、参加表演等)大象是人们的朋友,可是人们去捕杀大象对不对?大象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师:大象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啊,小朋友我们要保护大象,保护动物。
引导幼儿萌发保护大象,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智力游戏——拼图,让幼儿巩固熟悉大象的外形特征
引导幼儿将画面剪成块状,进行拼大象的活动,比谁拼得快。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跟你们的爸爸妈妈以及你的小伙伴们讲一讲,我们要保护大象保护动物爱护我们的大自然,好不好?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科学活动,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开始用谜语导入活动一下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另外因为教学挂图很清晰,很直观,便于幼儿观察、比较。加上幼儿对大象充满了好奇和喜欢,所以活动中幼儿始终很认真。很多幼儿对大象已经有所了解(平时在电视里、动物园里和书上看见过,也听过大人讲过),因此在活动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于不了解的地方也能专心听老师讲解。通过活动幼儿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大象,知道原来公象长着长长的象牙而母象没有,知道象喜欢站着睡觉,象的鼻子会做很多事情等。幼儿都表示要爱护大象,要保护自然。
智力拼图环节幼儿表现的也很棒,拿到拼图很快就准确地完成了,幼儿对大象的外形特征掌握地非常熟悉。
意见和建议:讲大象的外形特征时内容不够详细,讲到大象鼻子的作用、牙齿的作用时应该准备更多的图片,这样更有利于幼儿观察及理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标志
在幼儿园,我们会将自己的物品写上名字,或者画上标记,这是为了防止小朋友物品混乱丢失的一种小手段,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小朋友认识自己的标志,知道哪些物品是属于自己的。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号码,并能找到它。
2.对属于自己的新物品产生亲切感。
活动准备
毛巾架,杯子,小床上提前写上号码。
活动过程
1.出示杯子、毛巾架。
教师:“在幼儿园里都有自己的小杯子,小床,小毛巾,那这么多小朋友,而且都是一样的,你怎么分别哪是自己的呢”(号码不同)
幼儿自己找不同。
2.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号码像什么。
“你的号码像什么?”幼儿自由想象。
3.请幼儿找到自己物品的位置。
(1)“在你们喝水的杯子上,挂毛巾的地方,还有睡觉的小床上都是这个号码,快去找一找,属于你自己的是哪个呢?”
(2)让幼儿明白贴着自己号码的东西都是自己的。
“请你以后就用贴着这个号码的小杯子喝水,小毛巾擦手,小床睡觉,好吗?”
活动延伸
可以将这个号码贴在幼儿身上,教师提醒并帮助幼儿根据自己的号码去找到自己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