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新来的小朋友
发布时间:2019-12-26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说课稿 语言教案幼儿园整理了关于幼儿小班语言教案《新来的小朋友》,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设计意图
幼儿年龄小,刚离开亲人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产生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新来的
小朋友”这首幼儿诗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句式的重复和节奏感更能吸引幼儿,尤其是诗的最后一句“不哭
不哭都不哭”更能引起幼儿的注意,特别适合刚入园的孩子学习,可以帮助小朋友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消除紧张情绪,帮助小朋友高高兴兴地来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喜欢学说幼儿诗,初步感受幼儿诗的语言美。
2.根据诗的画面和内容,幼儿能够大胆连贯地表达。
3.初步感知幼儿诗中反复句式的使用,学说幼儿诗。
活动准备:新来的小朋友哭的视频、小熊敲鼓、小猫吃饭的场景、课件、音乐、《幼儿园里真快乐》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幼儿诗中反复句式的语言美。
活动难点:感知幼儿诗的节奏,学说幼儿诗。
活动过程
一、利用真实的“生活再现”情境,帮助幼儿萌发安慰新来小朋友的爱心
师:新来的小朋友哭了,怎么办呢?(自由讲述)
小结:小朋友都是有爱心的孩子,懂得去安慰小朋友了!对,“新来的小朋友,快不要哭!”
二、幼儿“快乐感知”,初步感知幼儿诗中反复句式的语言美
场景一:小熊敲鼓。
师:你看,小熊在哭吗?“你看小熊也不哭”。
场景二:小猫吃饭。
师:你看,小猫在哭吗?“你看小猫也不哭”。
小结:不哭不哭都不哭。
三、教师示范朗诵幼儿诗,幼儿进一步感知、理解幼儿诗的节奏
1.教师示范朗诵(动作示范、语气抑扬顿挫)。
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幼儿诗“新来的小朋友”。
2.播放课件,师幼共同朗诵。(重点是节奏)
师:大家和老师一起说幼儿诗,看谁的声音最好听!
四、利用“快乐体验”情境,幼儿感受快乐的氛围。
师: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一起跳舞吧!
活动延伸
音乐游戏:《找朋友》。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小班语言教案:两位新朋友
整理了关于幼儿小班语言教案《两位新朋友》,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
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以介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引出主题。
二、认识红红
1、介绍红红
2、向红红问好,幼儿自我介绍。
3、观察红红,说说喜欢红红吗?为什么?
4、介绍红红自己会做的事。说说红红会做的事。
5、表达自己愿意与红红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三、认识东东
1、观察东东,说说对东东的感受。
2、友爱教育,劝说东东。
3、帮助东东,说说怎样让东东变干净。
4、教具操作,语言同步东东的卫生行动。
5、说说东东自己会做的事。
6、说说夸赞的话。
四、介绍自己
1、说说自己会做的事。(告诉老师,小朋友,两位新朋友)
2、听音乐动一动,演演自己会作的事。
活动结束
对幼儿今后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出适当要求。
小班语言教案:小脚的朋友
目标
1.能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表述。
2.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
准备
1.每位幼儿一块垫子,围坐在地上。
2.故事磁带。
过程
1.倾听故事。
——小脚丫丫有两个朋友——鞋子和袜子。有一天,小脚丫丫觉得鞋子和袜子总是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太不舒服了,就不想要这两个朋友了。小脚丫丫趁鞋子、袜子睡着的时候,偷偷地溜到大马路上来玩。
“啊嚏、啊嚏!”好冷啊!没有鞋子和袜子的帮忙,小脚丫丫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一不留神,小脚丫丫还被地上的小石子扎疼了。小脚丫丫多想念鞋子和袜子这两个朋友呀……
——小脚丫丫的朋友是谁?
——为什么说鞋子和袜子是小脚丫丫的朋友?
——小脚丫丫离开了它的朋友发生了什么事?
2.找小脚、认小脚。
——我们的小脚在哪里?
——脱下鞋子和袜子,数数有几个脚趾头?
——在脚底轻轻挠一挠,会有什么感觉?
——请幼儿尝试用小脚帮助拿报纸。
——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脚?
小班语言教案:两位新朋友v
活动目标: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积极观察表达的能力,有说的愿望。
活动流程:
1.以介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引出主题。
2.认识红红
(1)介绍红红
(2)向红红问好,幼儿自我介绍。
(3)观察红红,说说喜欢红红吗?为什么?
(4)介绍红红自己会做的事。说说红红会做的事。
(5)表达自己愿意与红红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3.认识东东
(1)观察东东,说说对东东的感受。
(2)友爱教育,劝说东东。
(3)帮助东东,说说怎样让东东变干净。
(4)教具操作,语言同步东东的卫生行动。
(5)说说东东自己会做的事。
(6)说说夸赞的话。
4.介绍自己
(1)说说自己会做的事。(告诉老师,小朋友,两位新朋友)
(2)听音乐动一动,演演自己会作的事。
5.对幼儿今后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出适当要求。
小班语言教案《好朋友》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准备,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好朋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案名称:小班语言教案《好朋友》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认识不同类型的朋友,并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他们;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友善互助的价值观;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和认识不同类型的朋友;
2. 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朋友的特点。
教学准备:
CD 音乐、幼儿教具、表情卡、动作卡、图画故事绘本。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 与学生一起欢唱儿歌《好朋友》,让学生通过音乐和动作来感受朋友之间的快乐和友谊。
- 展示表情卡和动作卡,老师与学生一起模仿并描述卡片上的表情和动作,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情感和交流方式。
2. 导入新课:
- 通过图画故事绘本《小猫和小狗》引入新课。教师展示绘本图画,向学生展示小猫和小狗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让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
-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小猫和小狗的特点,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他们。
3. 深化学习:
- 使用教具,例如拼图、配对卡片等,让学生认识和辨别不同类型的朋友,并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他们的特点。
- 展示图片,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描述图片上的人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4. 练习活动:
- 分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展示不同类型的朋友并对其进行描述。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评价和建议。
- 游戏活动:教师设计使用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例如谜语猜、记忆卡片等,让学生通过游戏来巩固对不同类型朋友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5. 结束活动:
-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好朋友的理解和词语描述。
- 教师播放音乐,与学生一起合唱儿歌《友谊地久天长》,以愉快的氛围结束本节课。
教学延伸:
1. 教师可要求学生用纸和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好朋友,并用简短的话语描述他们。鼓励学生分享并相互了解。
2. 配发绘本《好朋友》,鼓励学生借阅并与家长共同阅读,加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评估其对不同类型朋友的识别和描述能力。
2. 教师通过小组展示和游戏活动的观察,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3. 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课后绘本阅读反馈,评估学生对友谊和好朋友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
1. 通过引入音乐、游戏等活动,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和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3. 对于不同类型朋友的描述,应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使用简单易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