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课题名称:会变脸的月亮

发布时间:2020-01-07 幼儿园的游戏课题 幼儿园游戏名称 幼儿园游戏课题 主题名称 美丽的天空 课题名称 会变脸的月亮 活动目标 "1、培养对月亮变化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意识。2、发展观察、联想和扩散思维能力。3、观察月亮变化,想象出与月亮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挂图,幻灯片

活 动 流 程 "开始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师:圆圆的月亮像什么?还有什么是圆圆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4、锻炼幼儿的扩散思维能力,师:月亮是怎样变脸的?幼儿自由回答,发展口语表达能力扩散思维。

二、师讲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能够发挥想象力去思考并回答,本节课能够完成教学目标。

活 动 流 程 "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通过让幼儿故事,让幼儿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

二、幼儿分组操作:

1、用橡皮泥捏月饼

2、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提供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

三、延伸:

在美工区,提供月饼盒子、橡皮泥、吹塑纸、蜡光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月亮。wWW.yjS21.cOM

" "活动反思

并且在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让幼儿更能加深印象和发挥想象,来想象月亮是怎样变脸的以及像什么"

课后 小结 " 本活动通过让幼儿观察变脸的月亮,幼儿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而且通过让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幼儿能够想象出与月亮相似的物体。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主动探究的意识。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大班科学公开课会变的月亮


这是大班科学公开课会变的月亮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名称:会变的月亮

(重点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知道自然接种的事物会发生变化。

2.对事物有好奇心,愿意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变化。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1.布置简单星空,在卡纸中剪开一个弧形口子,再用黄色卡纸剪成圆形的月亮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P163.绘画星空的材料:大张白纸,黄色、黑色及深浅不同的蓝色颜料活动过程:

一、我眼中的月亮1.天黑下来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月亮高高地挂在控制。你看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看到的月亮。

二、会变的月亮1.月亮在天空中的样子不是一直不变的,它每一天的形状都会有所不同。有时候月亮是圆的,有时候月亮石一个弯弯的月亮。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星空",然后逐渐抽拉出黄圆月,使"月亮"呈现不同的形状。

3.教师和幼儿一同翻看幼儿活动材料P16,观察月亮形状的变化过程,引导幼儿发现月亮变化的规律:月初的时候它是弯弯的,窄窄的,之后会慢慢变园,成为满月,等完全变园之后,它又会慢慢变弯、变窄。

三、幸福浪漫的夜晚1,在月光下,人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2.月亮柔和的光照亮夜晚的小路,和爸爸妈妈在月光下散散步、赏赏月,是一件既幸福又浪漫的事情。

3.每年的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说说中秋节我们可以干什么。(与亲人团聚、吃月饼、赏月等)四、星空与明月1.幼儿4-5人一组合作,在一张大纸上用深浅不同的蓝色、黄色和黑色颜料绘画"星空",大胆表现夜晚星空的梦幻色彩。

2.教师将幼儿合作绘画的"星空"悬挂在教室内。

活动反思:

宇宙领域,对于学生而言,充满神秘,但又让人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往往会对这块内容的学习产生了“遥不可及”,枯燥乏味的学习心态,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一月之前,我就布置了学生观月相、画月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月相变化有个形象生动的了解,拉近了学生与月相的“距离”,为上课做好铺垫。课上,我先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画的月相图,观察之后,大家发现几乎每个同学记录的都差不多,于是,我又展示了一个用flash做的月相变化图,对比之下,大家总结出了一个月中变化的规律。这样一来,学生对月相的变化经历了从直观到较抽象的认识,为研究月相的形成做好了准备。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讨论。月相的成因主要是和月球本身的特点及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运动有关的,这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不可作为。课上,我和学生在总结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后,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我们知道月球本身是不会改变的。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与月球的运动有关吗?这么一引导,学生顿时来劲了,纷纷在小组内交流起来,并不时地用手在那比划,其实是在用手做模拟。接下来的交流,也证实了我的想法,学生确实拿着书、手等上来边说边演,甚至还画了草图,乖乖,和我想给他们看的动画演示基本一致,这讨论的价值还是挺大的。学生大致的意思是月球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相是它反射的太阳光,而且它还不透明,月球围绕地球转,转的过程中,由于阳光照到月球的大小面积不同,所以形成了月相。所以说对天体研究并不一定只是科学家的任务,并不一定要借助精密仪器才能完成,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用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探索宇宙奥秘,解决天文问题,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建立自信。

再而,不可轻视学生的观察。当学生看完我准备的月相形成的动画演示后,就有学生对我的这幅图提出了疑问:当月亮转到满月这个位置时,我们怎么看得见月亮呢?地球不是把太阳照上来的光挡住了,地球比月亮大呀。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这还真把我问住了,幸亏是在课后问的,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面对全班解释。课后,我赶紧上网充电,才知道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投影在天球上,称为白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投影在天球,称为 黄道。白道和黄道之间有5°9′的一个夹角,所以月球运行到满月的位置时,看似被地球挡住了,其实由于太阳和月球不在同一平面,所以,不会出现月球每运转到满月位置时,就看不见月亮。只有当月球与太阳同时位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才可能发生月食,即学生说的看不见月亮了。第二班教学时,也碰到了这样的学生,由于前面做了“功课”,所以当场就做了一番解释,听得学生是无比佩服。其实,我还真得感谢我的学生,没有他们的“刁难”,我也不会去学,去看,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小小气象员》: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气象员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等内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小小气象员教案吧。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惯性》: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惯性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延伸活动,活动过程等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周围事物,感知惯性现象。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动用各种感官寻找答案。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惯性教案吧。

《大班科学教案:落下来》: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尝试制作小玩具,在与教师、同伴一起探究、共同观察的过程中感知广告纸落下时的不同现象,乐意把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落下来教案吧。

课题名称:下雨了


主题名称 聪明的小兔 课题名称 下雨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活动,体验发散性思维的乐趣。 2、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学习替代、模仿,从一点向多点发散的思维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到雨中观察下雨的情景,感受了解。 老师准备:制作课件。

活 动 流 程 (一)导入过程:(观看下雨的课件) 孩子们,你们看,下雨了,雨点落到地面上落到荷花上,发出了声音,看一看,下大雨的时候,雨点像什么?(线等)下小雨的时候,小雨点像什么?幼儿自由想。 (二)扩散思维活动 师:想一想,说一说你们见过的雨。(互相说,个别说) (三)找影子 师:小雨点落到屋顶上是什么声音?试试看,模仿一下声音,小雨点落到水里是什么声音呢? (四)由一点向多点发散思维活动 1、师:下雨了,下雨了,小雨点飘落下来。小雨点飘落到幼儿园里,它会落到哪里呢?落到小朋友身上,小朋友会怎样呢? 2、师:小雨点飘落到干渴的土地上,禾苗会发现它?禾苗会怎样说呢?还有谁会发现它呢?它们会怎样呢? 活动反思 1、本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来设计的,通过课件的形式,形象直观,幼儿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2、在发散思维活动中,借助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以观察性、开放性的提问为中介,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主表达,激发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兴趣。

活 动 流 程 (表演)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土地上的植物,并用动作表现,然后说说自己会怎样感激小雨点。 3、师:小雨点飘落到水里,小鱼看见了,它跳出水面在和小雨点玩吹泡泡的游戏 呢,谁还发现了小雨点呢?会发生什么事呢? (五)创新想象和情境表演(放轻音乐) 师:你们喜欢和小雨点做游戏吗?请你们和小雨点玩一玩吧。启发幼儿和小雨点玩游戏,鼓励幼儿合作表演小雨点落到哪里的情景。 (六)结束活动 幼儿观赏其他幼儿的表演,肯定幼儿的表现;幼儿与老师共同表演小雨点的游戏。 (七)活动延伸 老师准备好粘贴材料若干投放在活动区,供幼儿粘贴小雨点用。 活动反思 3、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结合游戏进行教学,围绕雨点开展创新思维想象活动,培养了初步的创新思维意识,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活动中来,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4、在讲解过程中,应进一步突出活动重点部分,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课后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活动,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活动中老师应注意个别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合作学习,使幼儿能够大胆地主动地参与到创新思维活动中,体验发散性思维的乐趣。基本能够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课题名称:没有鼻子会怎样


主题名称 小象的鼻子 课题名称 没有鼻子会怎样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小象的鼻子有什么用处,没有鼻子会是怎样的。2.初步了解人的鼻子有什么作用,怎样保护鼻子。3.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醋,香料,皮球,饮料瓶,木棍等。

活 动 流 程 一:提问:刚才我们模仿的是谁?回答:小象。 二.出示图片(小象没有鼻子) 提问:老师手中拿的小象是什么样子的?回答:没有鼻子。猜猜为什么没有鼻子呢? 三.讲故事《大象和小象》:那你知道小象为什么没有鼻子吗?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这个故事,听一听他为什么没有了鼻子。 提问:故事里都有谁?象妈妈和小象。故事中发生了什么?小象把鼻子割掉了。小象没有鼻子会怎样?回答:很疼,不能吃东西,喝水,搬木头,浇花,洗澡等让幼儿自由发挥。 四.看图片。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来模仿小象把这些东西运走。 在这个活动中,出示小象头饰没有鼻子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孩子们对小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让幼儿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发言,小象没有鼻子会出现什么后果,并通过看图片,让幼儿加深印象,巩固幼儿的回答,达到分享的作用。最后,涉及到人,如果没有鼻子会怎样?通过实验让幼儿自己捏住鼻子说说自己有何感受以及面部的变化,

活 动 流 程 五.活动总结:我们的鼻子可以用来呼吸,闻东西,如果捏住鼻子会透不过气来,也闻不到气味,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感冒了也会透不过气来很难受。所以我们要爱护自己的鼻子,不要把东西塞进鼻子,活动时注意不要碰伤鼻子,要好好保护它,平时要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这一环节幼儿回答的不是很好。

课后 小结 还需加强语言的组织,这次活动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也是一种提高。

课题名称:落下来


主题名称 小树叶 课题名称 落下来 活动目标 " 1、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初步形象表现能力。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体验物体下落的美。活动准备 " 小树叶、纸片、纸条、沙包、手绢、积木、小皮球若干、记录纸、笔

活 动 流 程 "一、小树叶落下来

师:歌曲“小树叶“引起幼儿对树叶飘落的兴趣,幼儿将树叶从高举的手中飘落下来,自由观察树叶落下来的过程,问:“树叶落下来像什么?”“像在舞蹈”像蝴蝶飞……“还有的转呀转呀飘下来”

二、自由探索大胆尝试

师:引导幼儿寻找发现其他物品,(沙包、纸片、积木、小皮球等)进行落下来的尝试,老师重视幼儿的发现。

1、第一次尝试:请幼儿将手中物品轻轻抛到空中,看它们会怎样?(会落下来)

2、第二次尝试:小朋友互换物品再次尝试,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落下来样子不一样)" "活动反思 

小树叶一开始飘呀飘呀落下来, 就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树叶下落的过程,并生成课题——落下来。这符合幼儿创新的特点,老师帮助儿进行 记录和形象表征,形成初步的形象表征能力。"

活 动 流 程 "3、第三次尝试:请幼儿自由操作比较各种物品下落时的现象是不同的。

三、大胆讲述发现的秘密

请幼儿说说自己发现的秘密,并演示一遍给大家看。有的直直地掉下来,有的慢慢地飘下来,有的边转边落下来,有的落到地上会滚动或跳起来。四、形象表征分类记录老师讲述: 这些物品在地球吸引力作用下都会落下来,掉到地上,但落下来的样子确实不一样的。五、活动延伸

幼儿在活动区继续探索游戏。" "活动反思 

课后 小结 " 这节课幼儿对树叶产生了探索的欲望,老师发现并引导,设计了“落下来”的游戏课程。幼儿回答的积极性很高,这节课上得很好,幼儿很喜欢。

相关推荐

  • 大班科学优质课会变的月亮 这是大班科学优质课会变的月亮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绘画的形式表现自...
    2021-07-12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公开课会变的月亮 这是大班科学公开课会变的月亮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名称:会变的月亮 (重点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知道自然接种的事物会发生变化。...
    2021-08-03 阅读全文
  • 课题名称:下雨了 主题名称聪明的小兔课题名称下雨了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活动,体验发散性思维的乐趣。2、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3、初步学习替代、模仿,从一点向多点发散的思维方法。 活动...
    2020-01-07 阅读全文
  • 课题名称:没有鼻子会怎样 主题名称小象的鼻子课题名称没有鼻子会怎样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小象的鼻子有什么用处,没有鼻子会是怎样的。2.初步了解人的鼻子有什么作用,怎样保护鼻子。3.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图片若...
    2020-01-07 阅读全文
  • 课题名称:落下来 主题名称小树叶课题名称落下来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初步形象表现能力。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体验物体下落的美。活动准备"小树叶、纸片、纸条、沙...
    2020-01-07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优质课会变的月亮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绘画的形式表现自...

2021-07-12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公开课会变的月亮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名称:会变的月亮 (重点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知道自然接种的事物会发生变化。...

2021-08-03 阅读全文

主题名称聪明的小兔课题名称下雨了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活动,体验发散性思维的乐趣。2、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3、初步学习替代、模仿,从一点向多点发散的思维方法。 活动...

2020-01-07 阅读全文

主题名称小象的鼻子课题名称没有鼻子会怎样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小象的鼻子有什么用处,没有鼻子会是怎样的。2.初步了解人的鼻子有什么作用,怎样保护鼻子。3.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图片若...

2020-01-07 阅读全文

主题名称小树叶课题名称落下来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初步形象表现能力。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体验物体下落的美。活动准备"小树叶、纸片、纸条、沙...

2020-01-0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