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主题活动:春天—科学活动毛毛虫变蝴蝶
发布时间:2020-02-02 幼儿主题活动方案 幼儿主题设计活动方案 六一幼儿活动方案主题设计意图:
春光明媚,空气潮湿而温暖,幼儿园的花坛里、果树下、草丛中变成了昆虫的世界。孩子们似乎天生对各种各样的昆虫感到好奇,他们经常睁着自己明亮的眼睛观察那些最小最小的动物。孩子们像名侦探柯南一样,拿着好奇的放大镜去发现:我们周围有哪些昆虫?这些昆虫叫什么名字?它们住在什么地方?喜欢吃什么?昆虫与昆虫比较,相同之处是什么?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在这样一个愉快的昆虫发现之旅,孩子们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研究的愿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在一次活动中,我带着孩子们去草地上玩,只见,草地上五、六个孩子围在一起激烈地争论起来,“我的大蝴蝶是小蝴蝶的妈妈!”“不对,小蝴蝶才不是大蝴蝶的孩子呢。”大家听见了,都立刻围了上来,说这说那的……记得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就是活教材”。我想,何不抓住这一良好的教育契机,帮助孩子们获得一些新经验呢。于是,我设计了《毛毛虫变蝴蝶》这一活动。同时,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教育手段也日益现代化,为了帮助幼儿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我还找到了相应的视频,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完全展现,活泼生动的变化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并且通过有趣的故事帮助他们了解蝴蝶生长过程方面的知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蝴蝶的形态、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2、进一步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转变过程,丰富知识经验。
活动准备:
1、《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
2、多媒体课件。
3、蝴蝶生长过程图。
活动组织:
1、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蝴蝶。(运用猜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出蝴蝶的话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神秘朋友,请你猜猜它是谁?”
(出示谜语:有个虫子真奇怪,变样起来真是快。开始吃菜是害虫,后来会飞真好看。)
2、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蝴蝶是什么样的?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播放课件: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都有一对翅膀、触角和身体。颜色和花纹等不同。
3、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蝴蝶呢?你们知道蝴蝶的宝宝是谁吗?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幼儿讨论)
4、介绍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①以问题形式引出故事。
师:“你知道蝴蝶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让幼儿分小组讨论,大胆地猜测蝴蝶的生长过程)
②教师播放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帮助幼儿更加形象的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5、教师和幼儿理清毛毛虫转变蝴蝶的过程。
师:“蝴蝶究竟是由谁变出来的?”“毛毛虫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蝴蝶的呢?”
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出蝴蝶的生长过程:虫卵--------幼虫(毛毛虫)--------蛹--------蝴蝶。(出示蝴蝶生长过程图)
(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播放,帮助幼儿正确地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6、幼儿尝试画出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活动反思:
我在一开始设计了对蝴蝶的认识以及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演示,幼儿在这个环节中表现很积极。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贯穿其中,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逐步引导幼儿增强对蝴蝶蜕变过程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以及表现能力,使整个教学活动就好象在讲述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在愉悦的情境中提升了对科学的兴趣。
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视频素材、蝴蝶生长过程的教具制作、关于毛毛虫和蝴蝶的手工制作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毛毛虫变成蝴蝶飞走了
YJS21.cOm更多幼儿活动方案小编推荐
协调体育活动--毛毛虫
毛毛虫游戏的锻炼价值:
1、掌握手膝爬行的动作,增强手臂的支撑力。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游戏准备:
1、软垫或地毯若干块,大纸箱若干个,桌子或高凳2-3张。
2、塑料筐若干个。
3、树叶若干片。
4、平整、无障碍物的走廊或户外铺设胶垫的宽敞场地。
游戏玩法:
1、将大纸箱上下打通放在地上,纸箱中间放入2张高凳作支撑,成为隧道。幼儿自由地在其中钻爬。
2、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各放1个塑料筐,出口处的塑料筐放一些树叶当作食物。幼儿在隧道入口排成一队,一边念“我是一条毛毛虫”,一边从隧道入口爬到出口的塑料筐边,捡起筐内的1片树叶,然后起身回到隧道入口,将树叶放入入口的塑料筐,再排好队等待下一轮的爬行。
游戏规则:
1、要在活动范围内手膝着地爬行。
2、在爬行过程中,禁止停留或用脚蹬踏后面的幼儿。
注意事项:
1、隧道的长度以120厘米为宜。
2、也可在场地上铺好地毯或软垫,然后将2张桌子连成一排放在地毯或软垫上成为一条隧道。
3、树叶也可以用小沙包代替。
春季2020主题活动 | 春天的秘密
活动由来春天到了,幼儿首先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并发现了植物变化。孩子们针对春天提出了许多问题,于是,我们开展了寻找春天秘密的主题活动。
主要活动
1.天气暖和了
2.小小服装师
3.春种
4.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
5.空气变脏了
6.环保小卫士
活动一:天气变暖和了活动目标▪️让幼儿知道春天的明显特征。
▪️通过“一年之季在于春”,让幼儿知道春天是一年四季之中最美好的季节。
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分组。
活动准备:图片、录音机、磁带,以及户外。
点击播放大图,查看详细内容
活动二:小小服装师
活动目标▪️能够大胆使用颜色来表现春天的美。
▪️给幼儿一个可以想象、创造的空间,并给予肯定与鼓励。
▪️能够运用各种方式进行设计,多种材料及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形式:分组。
活动准备:春季服装若干,各种纸张(包括废旧材料),塑料袋若干,各种颜料,笔,剪刀,胶水等。
活动三:春种
活动目标▪️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参加种植,初步发现植物生长规律。
▪️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条件,知道爱护植物。
活动形式:家长参与的园内集体与分散相结合。
活动准备自然角幼儿感知经验的丰富,种子生长实验观察,多种植物的种子,与种子相对应的果实图片,铁锹,花壶等种植工具,种子结构图。
活动四: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
活动目标▪️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习性。
▪️知道那些冬眠的小动物会醒来,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知道“惊蛰”的意义。
活动形式:集体、小组。
活动准备通过图书等渗透相关的节气知识、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及了解经验、各种动物的图片,主题墙饰、光盘等。
活动五:空气变脏了
活动目标▪️能够区分四季风,并简单知道风从哪里来。
▪️知道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治理沙尘的方法。
▪️能够说出沙尘天气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准备:“蓝猫淘气三千问”的书及光盘、相关的一些资料。
活动六:环保小卫士活动目标▪️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利害关系,知道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物种就难以生存。
▪️初步知道一些有关环保的内容。
▪️能够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小制作。
▪️大胆想象,创编与表演。
活动形式:家长参与的分组活动。
活动准备有关环保的光盘、书籍以及下载的资料。可回收的废旧物品,图片等。
思维接力棒“沙尘暴”给人和动植物都带来了不便与危害,要想治理就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春季2020主题活动《大树》——树的变化
活动二:树的变化
1、 目标:
(1) 幼儿能根据突发事件观察树的变化并喜欢表征。
(2) 能比较毛桃和红叶碧桃的芽、叶、花等各部分的异同,学会用符号、图画等不同的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 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画出柳树、桃树的整体及局部的外形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
2、 过程:
(1) 小组观察讨论:下雪了,树变了
(2) 观察记录:红叶碧桃和毛桃的变化
(3) 户外写生:柳树、桃树
(4) 分组讨论:
A、 树没有皮能不能活
B、 树干为什么是圆柱形的
C、 大树的年轮
3. 生成活动:
(1)故事《小桃仁》
(2)美工活动:四季的树
4. 活动实录(一):
(1)内容:
因为突来的寒流,昨夜下了一场大雪。今早,我和孩子们一起观察下雪后的树。
张琛:“我发现各种树的样子都没变,只是枝条变成白色的了。”
薛安东:“谁说的?我怎么觉得所有的树都变成一个样子了?”
他的话立刻遭到了董赫的反对:“不对!象塔松、白玉兰、紫荆花这样的树枝条都变形了,只有百合花和槐树没有变。”
这个小家伙一口气说出了这么多树的种类,看来他真的观察的很仔细。这时,黄一谨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下雪的时候,树应该怎么画呢?”
我说:“你们好好看一看,雪落在树的什么部位?”孩子们仔细看了看,恍然大悟:“哇!雪花落在树的上半部,一半用线条勾画,一半涂颜色,雪把树遮住了一点!”张琛还说:“如果画一棵树,用棉花当雪粘在树的上面也可以,对吗?”多聪明的孩子呀!
(2)活动反思:一场突降的大雪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为他们对雪后树的表征活动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在探究活动中生成了一个有价值的小分支。孩子们在观察、讨论、表征中,进一步了解了树的一些小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老师处理捕捉突发事件的能力。
活动实录(二)
(1)内容
今天,我们一同去看桃树。孩子们惊异地发现两场春雨过后,小桃树竟然长出了花苞,而且有的枝条上还开了一朵小小的小桃花。孩子们比较起来,高天昊说:“我发现红叶碧桃花和叶子一起长。”薛义霖说:“我发现红叶碧桃的叶子是紫色的,花苞里面是粉红,外边的皮也是紫红色的。”当我们绕到后面,孩子们一下子就比较出了红叶碧桃与毛桃花、叶的不同。马修祺说:“快看,毛桃的花苞是大红色的,叶子是绿色的,而红叶碧桃花是粉红色的,叶子是红的。”
(2)活动反思:
随着季节、天气的变化,孩子们主动提出要求去观察幼儿园里的红叶碧桃和毛桃,孩子们发现了这些树有明显的变化。他们在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后,主动找到了答案,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观察中,喜欢对比同种树的异同,喜欢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记录、统计,幼儿因此变得认真、仔细、好奇心强。
中班艺术领域美术活动《我设计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观察毛毛虫的颜色,学习用多种颜色表现毛毛虫(认知)
2.尝试运用手指、手掌绘画(技能)
3.体验用不同方式绘画的乐趣(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毛毛虫已有浅显的认知
2.物质准备:各色颜料、毛毛虫的实物图片,毛毛虫生长过程的图片、音乐《春之声圆舞曲》
春之声圆舞曲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用多种颜色配色绘画毛毛虫
2.难点:大胆尝试运用不同的身体部位作画
活动过程
?一、欣赏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请小朋友观察,书中的毛毛虫是什么颜色的?你认为书中的毛毛虫像什么形状?
?二、观察毛毛虫的真实照片
我们来观察一下自然界中的毛毛虫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形状?
?三、我设计的毛毛虫
1.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身体特征
师:小朋友注意到吗?无论是绘本中的毛毛虫还是自然界中的毛毛虫,它的身体都是连起来的,没有分开。
2.幼儿设计自己的毛毛虫
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多种颜色设计自己喜欢的毛毛虫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帮助。引导幼儿注意毛毛虫各节身体的比例结构,尝试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不同的毛毛虫。
?五、分享交流作品
重点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都用了什么颜色设计的毛毛虫,以及运用到身体的哪些部位作画?
作品展示
活动延伸(区角活动)
活动区域:美工区
准备:纸黏土、卡纸、剪刀、
?活动与指导
1.指导幼儿通过捏泥、手工制作等制作毛毛虫
2.鼓励幼儿运用不同材料创作毛毛虫
活动区域:科学区
准备:毛毛虫变蝴蝶的标本、图片
?活动与指导
1.指导幼儿通图画或其他符号记录毛毛虫变蝴蝶
2.排列图片卵——虫——茧——蝴蝶
活动区域:数学区
准备:自制绘本
?活动与指导
1.通过绘本认识1-10数与量的关系
2.知道一周有七天,星期一至星期天
活动区域:语言区
准备:毛毛虫自制玩具
?活动与指导
1.通过操作玩具讲述故事,鼓励幼儿进行创编
2020主题活动—我爱秋天 活动六
科学常识教案:小树叶找妈妈
活动目标:
1、 过对树叶的观察、比较、对应,激发对周围事物的关心。
2、 养语言概括力,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 叶标本四种。
2、 收集的各种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树叶标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这些树叶是从哪里来的呀?
老师这有许多离开了树妈妈的小树叶,我们来和小树叶做朋友,好吗?
请小朋友在箩筐里找一片树叶和自己做好朋友。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你的好朋友,看看它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你们说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会怎么样呢?
那我们可以帮小树叶做些什么呢?
2、一起来帮你的好朋友小树叶找妈妈!请小朋友找找小树叶的妈妈在哪里,它的妈妈是谁?(小朋友分散找树妈妈)
3、 小朋友真能干,都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那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再一起来找一找、认一认,好吗?
刚才有哪些小朋友找的是这片小树叶的妈妈?它的妈妈在哪里?我们一起去看看。
是不是这个呀?为什么是呀?他们有哪些地方一样?让我们来比一比。
那我们把小树叶送回家吧!
接下来我们再去找哪片小树叶的妈妈呢?
4、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都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还把他们送回了家,我们认识了四种树叶,你们发现了吗?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秋天很多树叶都变黄掉落了,但我们今天认识的树叶不但没有掉,还越来越绿了,这是怎么回事呀?今天请小朋友回家找答案,下次来告诉大家。
2020主题活动—我爱秋天 活动十
音乐活动:挠痒痒
活动目标
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句。
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毛毛虫胸饰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进入情景。
——哇!毛毛虫爬出来了!大树说:“我才不怕呢!”毛毛虫使劲喊:“我来了——”大树还是一动也不动。忽然,毛毛虫躲进大树爷爷手臂和胳肢窝挠痒痒。大树一下子咯咯咯地笑出声来,许多树叶宝宝便一片一片地从树上掉落下来。
——提问:树叶宝宝是怎么掉下来的?
二、跟着音乐做动作。
——幼儿倾听一遍录音。
——提问:哪里像是毛毛虫在挠大树爷爷的痒痒?请幼儿一起跟着教师唱歌两遍。
——“挠痒痒”的动作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带着1俞快的1胄绪边唱边做动作。
三、玩游戏。
——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唱到
处,教师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声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请几个幼儿挂上胸饰扮演毛毛虫,教师和其他幼儿扮演大树,游戏反复进行。
建议
表现末尾乐句时,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夸张地进行表现。
幼儿在产外玩此游戏,唱到《挠痒痒》末句寸可互相仿挠痒动作,以增进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