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多彩的糖葫芦》

发布时间:2020-03-1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说课稿糖葫芦 幼儿园中班数教案

【活动目标】

1、复习8以内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两头尖的一次性筷子每人若干根。

2、橡皮泥每人一桶;泥工板每人一块。

3、蛋糕盒若干。

4、一角钱的硬币若干(用圆形纸代替)。

【活动过程】

1、多彩的糖葫芦。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礼物,猜猜是什么?

——出示多彩的糖葫芦(教具),请幼儿说说这些糖葫芦是用什么做的?

——你们喜欢吗?想不想做?

2、我们来做糖葫芦。

——谁来说说这串糖葫芦有几个果子?是由什么颜色组成的?

——明确活动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做糖葫芦;每人做两串,每串不超过8个(引导幼儿说说8以内的数字)。

——幼儿制作糖葫芦:(播放音乐)教师巡视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启发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制作糖葫芦(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板的清洁;同时提醒幼儿避免筷子尖端刺到手指或其他幼儿)。

——鼓励动作快的幼儿多做几串糖葫芦(可鼓励幼儿做8以内数量不等的糖葫芦)。

——说说你的糖葫芦是什么颜色的?有几个糖葫芦?(其余小朋友认真倾听、评价、验证)

——教师小结。

3、游戏:《卖糖葫芦》

——小朋友真能干,做了这么多、这么漂亮的糖葫芦,想不想来玩

“卖糖葫芦”的游戏?

——请几名幼儿和教师一起卖糖葫芦,其余幼儿买糖葫芦(卖者要表现出热情亲切的样子;购买者要礼貌购物)。

——如果一角钱一个果子,你买的那串糖葫芦要多少钱(用圆形纸币代替)?

——糖葫芦你喜欢吃吗?以后把你喜欢的东西和家人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吗?

4、延伸活动

可让幼儿继续在区角活动中玩“卖糖葫芦”的游戏。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2020幼儿园中班教案《冰糖葫芦》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7以内物体数量。

2.能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1-7数量不同的冰糖葫芦道具7串。

2.各种数量不同的苹果卡片7张。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小朋友,吃过糖葫芦吗?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你们在吃糖葫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竹棒尖尖的,很容易刺伤小朋友。

今天,老师也做了一些特殊的糖葫芦,你们想看吗?出示7串糖葫芦,(把7串糖葫芦插到黑板上用胶带粘好的孔里)

(1)请幼儿数有几串?并且数数每串上有几个?

(2)启发幼儿给糖葫芦排队,并引导幼儿找规侓。(从左向右排)

(3)按从少到多排序。按从多到少排序。

2.出示数量不同的苹果卡片7张,让幼儿学着给苹果卡片排序。

(1)启发幼儿给苹果卡片排队。

(2)问:第一种是按什么规侓排的?第二种呢?

3.制作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做一串橡皮泥的糖葫芦,请小朋友注意观察。

(1)把橡皮泥搓成一长条。

(2)把它分成几份。

(3)把每一小份搓成小团。

(4)用竹签串起来,就成了一串橡皮泥的糖葫芦。

4.学儿歌:《冰糖葫芦甜又甜》

冰糖葫芦甜又甜,

红红山楂圆又圆。

一排排呀一串串,

尝一尝呀笑眯眼。

不用说话先点头,

你说喜欢不喜欢?

喜欢喜欢真喜欢。

你一串,我一串,

不给他呀要翻脸。

你一串,他一串,

人人脸上笑开颜。

幼儿百科: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冰糖葫芦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物品的数量感兴趣,有好奇心。

2.能正确地握笔、画线,完成操作任务。

3.学习用连线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判断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画有大小不同的两串糖葫芦的图片,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一,提问:这是什么?你吃过糖葫芦么?糖葫芦是什么味道的?由此导入活动。

2.教师引导幼儿比一比,哪串糖葫芦多。

(1)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比较,说说第一幅图中,两串糖葫芦有什么不一样?

(2)示范图一,用连线对应比较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并判断指出两串糖葫芦哪串多,哪串少。

(3)示范图二,引导幼儿继续用连线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判断出两串汤葫芦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3.幼儿连一连,比一比。

用连线的方法,完成《幼儿读物.科学》中《连一连,比一比》的练习,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幼儿园糖葫芦教案收藏


以下是一篇精彩的介绍“幼儿园糖葫芦教案”的文章赶快来看看吧,文中信息仅供参考查看。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 教学策略的调整需要根据学生反应多样性的特点。

幼儿园糖葫芦教案(篇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7以内物体数量。

2.能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1-7数量不同的冰糖葫芦道具7串。

2.各种数量不同的苹果卡片7张。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小朋友,吃过糖葫芦吗?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你们在吃糖葫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竹棒尖尖的,很容易刺伤小朋友。

今天,老师也做了一些特殊的糖葫芦,你们想看吗?出示7串糖葫芦,(把7串糖葫芦插到黑板上用胶带粘好的孔里)

(1)请幼儿数有几串?并且数数每串上有几个?

(2)启发幼儿给糖葫芦排队,并引导幼儿找规侓。(从左向右排)

(3)按从少到多排序。按从多到少排序。

2.出示数量不同的苹果卡片7张,让幼儿学着给苹果卡片排序。

(1)启发幼儿给苹果卡片排队。

(2)问:第一种是按什么规侓排的?第二种呢?

3.制作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做一串橡皮泥的糖葫芦,请小朋友注意观察。

(1)把橡皮泥搓成一长条。

(2)把它分成几份。

(3)把每一小份搓成小团。

(4)用竹签串起来,就成了一串橡皮泥的糖葫芦。

4.学儿歌:《冰糖葫芦甜又甜》

冰糖葫芦甜又甜,

红红山楂圆又圆。

一排排呀一串串,

尝一尝呀笑眯眼。

不用说话先点头,

你说喜欢不喜欢?

喜欢喜欢真喜欢。

你一串,我一串,

不给他呀要翻脸。

你一串,他一串,

人人脸上笑开颜。

幼儿园糖葫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试着用工具把泥分开,要知道多个圆圈可以变成糖葫芦。

2.探索糖葫芦的制作方法。

3.感受师幼共同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吸管。

2.**:太阳公公,糖葫芦。

活动过程:

1、 展示“太阳公公”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小朋友看,它是谁?(太阳公公)岳父很老了。他每天看着孩子们在天上玩游戏。今天,他想吃一种天上没有的好食物。这种好东西的名字叫糖葫芦。太阳公公从来没见过。孩子们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吗?

1观察糖葫芦,了解其特性。

感知制作方法,激发学习做糖葫芦的兴趣。

孩子们,这里的老师有一个糖葫芦,要知道,这个糖葫芦不是老师买的,而是老师自己做的。小朋友,你们想做糖葫芦吗?

2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和制作糖葫芦。

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活动。

3.大家一边做一边讨论,怎样才能做出糖葫芦呢?

4.小结:油泥变糖葫芦的变化程序:搓长-分泥,用泥工塑料刀从长条中间切开(重点强调)-搓成两个圆-棒子贯穿。

(制作的顺口溜:搓,搓,搓,搓面条,拿起小刀切两半,团成一个球,棒子中间穿一穿。)

三、师幼集体操作。

建议幼儿按序进行活动。

四、评价活动。

你的糖葫芦真好吃,真好看。(老师观察,听孩子们评价)这个糖葫芦圆圆的,好吃又好看。我们去送给太阳阳公公吃吧!

请幼儿用好听的话,向太阳公公介绍自己的糖葫芦,太阳公公评价幼儿的作品。

幼儿园糖葫芦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泥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孩子们对玩泥工非常感兴趣。当你给他们一团泥时,他们会很高兴地反复捏着玩,这时幼儿的手指和肌肉便得到了锻炼。糖葫芦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形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幼儿所熟知的食物之一,根据小班幼儿的泥工表现的特点设计此课题,目的是通过糖葫芦这一泥工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氛围中掌握了团泥的技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的思想。

活动目标:

1、感知糖葫芦的形状及颜色。

2、幼儿初步学习团泥的技能,训练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橡皮泥

2、一根竹棍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串糖葫芦,引导幼儿观察。

师:宝贝们,你们看吴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呀?

幼:糖葫芦。

师:你看到的糖葫芦长什么样子呀?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师小结:红红的小果子,上边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就是糖葫芦。

师:宝贝们喜欢吃糖葫芦吗?

幼:喜欢。

(评析:通过出示糖葫芦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们仔细观察糖葫芦的形状以及颜色,一下子就调动起幼儿们的积极性。)

二、观看视频: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师:熊大在超市里看到红红的糖葫芦,特别的喜欢,特别想吃。可是熊大不会做,谁来帮帮忙?你会做糖葫芦吗?

幼:不会。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里面的师傅到底是怎么做的?

播放视频,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评析:由于熊大是幼儿们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幼儿们很喜欢,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幼儿们的注意力集中,并初步知道团泥的基本技能。)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诱人的糖葫芦。

1、教师示范制作糖葫芦。

师:你看到是怎么做的吗?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师:那吴老师先来试一试,看看做的对不对。

教师示范:我们先取出红色的彩泥,揪下一块,然后双手揉搓成圆形,揉出4到5个小红球。然后把小红球按顺序整齐地穿在竹棍上,当心不要扎到小手。一串好吃的糖葫芦就制作好了。

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小朋友一起跟着教师做一做。

(评析:幼儿幼儿们第一次接触竹棍,所以教师在示范的时候特意强调如何运用竹棍。)

2、幼儿回顾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师:吴老师的糖葫芦做好了,做的对不对?

幼:对。

师:你喜欢吗?

幼:喜欢。

师:哪个聪明的宝宝来说说看是怎么做的?

师:那你会做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要当心竹棍哟。

3、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通过教师的示范以及幼儿的参与,一起说一说、做一做,初步学习团泥的技能,完善第二个目标。在我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们非常感兴趣,都想上来试一试,充分融入了本次活动中。)

四、讲评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的糖葫芦做的真棒。老师好喜欢呀!你最喜欢哪一跟?为什么呀??

幼儿自由表述。

(评析:小朋友的想象力很丰富。虽然我展示的是红色的糖葫芦,我们班有些幼儿自己开动脑筋做了彩色的糖葫芦。)

五、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糖葫芦做好了,现在就去送给熊大吃吧。熊大看到这么漂亮的糖葫芦,肯定开心极了。

幼儿园糖葫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糖葫芦的形状及颜色。

2、幼儿初步学习搓与串圆球的技能,训练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糖葫芦和草架子。

2、幼儿人手一份彩泥和一次性筷子。

3、半成品圆球若干。

4、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串糖葫芦,引导幼儿观察

师:宝贝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呀?

幼:糖葫芦。

师:你们吃过糖葫芦吗?什么味道呀?

幼:酸酸甜甜

师:糖葫芦长什么样呀?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小结:通过出示糖葫芦引起幼儿兴趣,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仔细观察糖葫芦的颜色及形状,回忆糖葫芦的味道和吃糖葫芦经历,使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二、制作糖葫芦

1、欣赏糖葫芦制作过程,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制作想法。

师:我们能不能利用现有材料,也制作一串糖葫芦呢?谁有好的.想法?

幼儿自由表述。

2、教师示范制作,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制作过程。

教师示范:我们先取出红色的彩泥,揪下一块,然后双手团成圆形,揉出4到5个小红球。然后把小红球按顺序整齐地穿在筷子上。一串好吃的糖葫芦就制作好了。

师:老师的糖葫芦做好了,谁来说说老师刚刚是怎么做的?

幼儿表述制作过程。

3、发散思维,欣赏不同样式的糖葫芦。

教师利用课件播放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中都有什么水果什么口味的糖葫芦。

4、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制作属于自己的糖葫芦呀?

幼:想。

师:我们请老师帮忙分发材料,拿到材料的小朋友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好后可以将糖葫芦插到草架子上。

(小结:通过教师的示范以及幼儿的参与,一起说一说、做一做,初步学习彩泥团与串的技能。)

三、讲评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的糖葫芦做的真棒,老师好喜欢呀!谁想来介绍下自己的糖葫芦?

幼儿自由表述。

(小结:小朋友的想象力很丰富。虽然我展示的是红色的糖葫芦,但孩子们发挥创意,制作出了不同颜色不同口味的糖葫芦。)

【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糖葫芦做好了,让我们拿到娃娃家卖糖葫芦吧!

幼儿园糖葫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物品并说出总数。

2、在操作过程中让幼儿初步感知1-10的数量关系。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能独立克服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

重点: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物品。

难点:点数8-10的物品,数的结果会用数词来表示。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大糖葫芦”。

2、学具准备:

(1)一组小组合作,挂图3张。

(2)一组为图片20张,蜡笔20盒。

(3)一组为数、点、物对应卡若干。

【活动过程】

1、入场:师幼互相问好。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杨老板的糖葫芦店开张了,你们瞧我有好多糖葫芦,但是这样乱乱的能卖出去吗?那我们来按照数字的顺序来给他们排一排吧。

3、分组活动

我的糖葫芦店开张还需要招聘一批员工,你们愿意来面试吗?只有通过2项考试的小朋友才能做我店里的一个合格员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不同的材料,并提出操作要求)

第一组:小组合作:我已经把客人要的糖葫芦的数字贴在了购物盘上,请你们帮我把糖葫芦按数字分给客人。

第二组:涂色活动:数出每串糖葫芦的数量,与相对应的数字连线,并涂上颜色。

第三组:数、点、物对应操作:根据数字取相同的物品,再取相应的原点,将它们拼成完整的图案。

4、评价小结

今天通过3关的小朋友们恭喜你们成为我糖葫芦店的合格员工,还没有通过的小朋友不要着急,老师会将这份测试材料放到我们班的区域中,哪天你能通过这3关了,欢迎你来我们糖葫芦店上班。

幼儿园糖葫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工具分泥,知道多个圆穿在一起可以变成糖葫芦。

2.探索糖葫芦的制作方法。

3.感受师幼共同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吸管。

2.图片:太阳公公,糖葫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太阳公公",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看,它是谁?(太阳公公)太阳公公的年纪很大了,每天都在天上看着小朋友做游戏,今天他想吃一种天上没有的好东西。这种好东西的名字叫糖葫芦,太阳公公没有见过,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1.观察糖葫芦,了解糖葫芦的特征。

感知制作方式,激发学做糖葫芦的兴趣。

小朋友看,老师这里就有一根糖葫芦,你们知道吗,这根糖葫芦不是老师买的,是老师自己做的。小朋友,你们想做糖葫芦吗?

2.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做出糖葫芦。

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活动。

3.大家一边做一边讨论,怎样才能做出糖葫芦呢?

4.小结:油泥变糖葫芦的变化程序:搓长-分泥,用泥工塑料刀从长条中间切开(重点强调)-搓成两个圆-棒子贯穿。

(制作的顺口溜:搓,搓,搓,搓面条,拿起小刀切两半,团成一个球,棒子中间穿一穿。)

三、师幼集体操作。

建议幼儿按序进行活动。

四、评价活动。

你的糖葫芦真好吃,真好看。(师观察,倾听幼儿评价)这根糖葫芦圆溜溜,好吃又好看。我们去送给太阳阳公公吃吧!

请幼儿用好听的话,向太阳公公介绍自己的糖葫芦,太阳公公评价幼儿的作品。

幼儿园糖葫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做糖葫芦的技能。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橡皮泥、小棒若干根、一串糖葫芦(实物)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

出示一串糖葫芦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糖葫芦)

小朋友吃过糖葫芦吗?好吃吗?

娃娃也想吃糖葫芦,我们来给它们做糖葫芦吧!我们一起来做糖葫芦。

2、老师示范做糖葫芦。

掰一块橡皮泥放在手心然后两手合起来搓成小圆,放在桌子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搓几个小圆,然后用小棒串起来,变成糖葫芦状。糖葫芦就做好了。(目标1)

3、交代要求,开始操作。(目标2)

(1)在操作时,提醒用正确的方法。

(2)做好一串糖葫芦后,还可以再做另一串糖葫芦,比比谁做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葫芦

比比谁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

表扬那些在活动中认真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将糖葫芦送到娃娃家去,给娃娃吃。

幼儿园大班教案《画糖葫芦》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画糖葫芦》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启发幼儿体会物体的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引导幼儿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

培养幼儿初步创造糖葫芦的能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自己大胆地去尝试,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难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水彩笔,蜡笔,纸张,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范画等。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买糖葫芦”形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哦----买糖葫芦喽!好吃的糖葫芦哦!快来买哦----”

(二)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制作糖葫芦。同时引出故事“谁在哭”。

教师:“瞧,糖葫芦长什么样?”

教师:“他们排的队伍可整齐了,是怎样排的?”

教师:“咦,谁在哭呀?”

教师:“小动物们也想尝一尝糖葫芦是什么滋味,你们帮帮他们,好吗?”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小动物们吃到糖葫芦?”

(三)幼儿探索糖葫芦的绘画方法。

教师:这个圆圆的糖葫芦是怎么画出来的?(幼儿议论)

教师:这个三角形的糖葫芦又是怎么画出来的?还可以画出什么形状的?

教师:要求幼儿自由分组,遇到困难,会动脑或向同伴寻求帮助。

(四)游戏“卖糖葫芦”,评价并结束活动。

教师:卖糖葫芦喽!今天,小朋友做的糖葫芦都很漂亮,快来买喽!幼儿来买糖葫芦,说一说为什么要买这个糖葫芦。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开始创设情境:一边吆喝,一边招手,真的像一个卖糖葫芦的人,通过实际的场景,幼儿很自然地进入了活动,幼儿一边买糖葫芦,一边付钱,玩的很起劲,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讨论糖葫芦长什么样的时候,有的幼儿能很好地说出糖葫芦的颜色、形状,通过教师启发性的提问,幼儿又知道了糖葫芦是按规律排列的。怎样过度到幼儿制作糖葫芦呢?这时,恰当的运用了“谁在哭”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如何帮助小动物尝到好吃的糖葫芦。引发了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从以往教师权威的角色转变到了平等的首席。在这个语言活动的环节中,贯穿了《纲要》对语言领域的要求,即“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面对在创作活动中确实有困难的幼儿,我手把手地示范,并肯定和接纳他们的做法。通过榜样示范、个别指导等方法鼓励幼儿尝试按规律排列。

在幼儿探索糖葫芦时,不是直接把做法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充分探索、发现,最后讨论,总结出答案。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糖葫芦”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糖葫芦也是幼儿所熟知的,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从以往的机械学习——强调自主探索发现,从重视教的方法——重视学的过程,在积极、活动的氛围中探索到了月牙形,圆形的,三角形等绘画技能。从中,我体会到只有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才能使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百科: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大班教案《画糖葫芦》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相关推荐

  • 《七彩的糖葫芦》 活动内容的形成与依据 每天放学后,总会听到好些小朋友央求自己的父母买糖葫芦吃。孩子喜欢吃糖葫芦?捕捉到孩子的这个兴趣点以后,我们便开始有目的地观察孩子的反应。有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有糖葫芦的识物卡片,...
    2020-01-01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中班教案《冰糖葫芦》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7以内物体数量。 2.能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1-7数量不同的冰糖葫芦道具7串。...
    2020-09-2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冰糖葫芦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物品的数量感兴趣,有好奇心。 2.能正确地握笔、画线,完成操作任务。 3.学习用连线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判断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画有大小不同的两串糖...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糖葫芦教案收藏 以下是一篇精彩的介绍“幼儿园糖葫芦教案”的文章赶快来看看吧,文中信息仅供参考查看。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 教学策略的调整需要根据学生反应多样性的特点。...
    2024-08-1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画糖葫芦》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画糖葫芦》及教学反思”!活动目标 启发幼儿体会物体的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
    2020-07-11 阅读全文

活动内容的形成与依据 每天放学后,总会听到好些小朋友央求自己的父母买糖葫芦吃。孩子喜欢吃糖葫芦?捕捉到孩子的这个兴趣点以后,我们便开始有目的地观察孩子的反应。有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有糖葫芦的识物卡片,...

2020-01-0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7以内物体数量。 2.能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1-7数量不同的冰糖葫芦道具7串。...

2020-09-2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物品的数量感兴趣,有好奇心。 2.能正确地握笔、画线,完成操作任务。 3.学习用连线对应比较的方法,比较判断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画有大小不同的两串糖...

2019-12-12 阅读全文

以下是一篇精彩的介绍“幼儿园糖葫芦教案”的文章赶快来看看吧,文中信息仅供参考查看。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 教学策略的调整需要根据学生反应多样性的特点。...

2024-08-19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画糖葫芦》及教学反思”!活动目标 启发幼儿体会物体的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

2020-07-1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