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老师要正确对待孩子哭闹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0-05-20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园老师的教案 幼儿园老师的游戏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老师要正确对待孩子哭闹的问题”!

只要家长心里不存溺爱之心,对付孩子的办法总会有的。

还应该提醒的是,父母的意见一定要一致,不能有一方心软,否则孩子的闹哭是止不住的。

对待孩子哭闹问题是让独生子女家长最头痛的事。

打,舍不得,哄,他不听,往往是以屈从孩子的要求为代价,结束孩子的哭闹行为。

而这恰为孩子下一次哭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使他下一次哭得更凶,闹得更欢,形成恶性循环。

应该说,孩子哭闹是家长溺爱娇惯的产物。

被宠爱的孩子喜欢以我为中心,由着性子要求大人干这拿那,稍不满足他的要求就躺倒在地,大哭大闹。

这个不良习惯如进一步发展,孩子就形成挑吃挑穿,自私任性,粗野无礼等不良习惯,对他的成长教育极为不利。【wWw.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当独生子女滚在地上大哭大闹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既心疼又无奈。

面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家长应不动声色,也可以选择走开干别的事情,不理睬他。

哭闹,本质上讲是孩子对家长的一种试探,是想引起家长重视的一种手段。

您理睬他、去哄他,您就无形中鼓励了他的哭闹行为。

您不理他,他的哭闹失效了,哭闹的动力没了,一会儿也就停止了。

如果有极任性的孩子哭闹不止,怎么办?您就利用转移他注意力的方式,如打个手机,说一件比较复杂的事(就当孩子不在场),引起他的好奇心,他会忘了哭。

只要家长心里不存溺爱之心,对付孩子的办法总会有的。

还应该提醒的是,父母的意见一定要一致,不能有一方心软,否则孩子的闹哭是止不住的。

记住,在孩子情绪平稳后,要适当批评,指出他的哭闹是不对的。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老师要正确对待孩子哭闹的问题”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如何对待孩子哭闹问题


学前期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出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便会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就会出现发脾气、哭闹的现象。这时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便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孩子发脾气时,只管干自己的事。注意不要看他,即使只是瞥了他一眼,他也会受到鼓舞继续闹下去。这是最见效的方法。气头上的孩子,大人的说理、搂抱都不会太奏效。只要沉住气,就是不理孩子。孩子在最终放弃这个行为之前会加倍的哭闹,要坚持住。也可以讲几句简明扼要的话:“你不哭了咱们再一起玩。”不要多说。如果孩子哭闹的更厉害也不必介意。必要时把这话重复一次。孩子不再发脾气时,若无其事地欢迎孩子回来就行了:“过来吧,我们一起去玩。”不要说:“你刚才哭真是太不懂事了,”一类话。

当孩子不发脾气时必须表扬他,但要注意说话方式。可以说:“你能安安静静地看画画,我很高兴,你真听话。”不要说:“你没有发脾气,真是好孩子!”不要强调“发脾气”这个词。

孩子发脾气时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或是他心情不好。为此应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获得你的注意和表达他的沮丧情绪。示范给孩子正确的做法,告诉他你碰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不要冷落孩子,孩子表现时,更要关注他,给以表扬。这样在以后遇到问题时,孩子便不会再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而是会自己想办法,不仅解决了孩子爱哭闹的问题,还培养了孩子的自主性,使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将更加优秀。

正确对待孩子的告状


正确对待孩子的告状

平日,孩子们之间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不,欣欣又跑来告状了:“老师,浩浩抢我玩具了。”我来到浩浩跟前问:“浩浩,你和欣欣抢玩具了?”“我又给她了。”浩浩一脸不情愿。“以后不能抢小朋友的玩具,知道吗?”“知道了。”浩浩嘟着小嘴答道。“好了,玩吧。”我刚想走开,继而觉得似有不妥,便蹲下身问:“浩浩,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拿别人正在玩的玩具吗?”“我少一个车轮。”我一看,果然,很漂亮的一辆小汽车,只缺一个车轮。于是

,我附在他耳边,小声教了他一个办法。他听了,高兴地对欣欣说:“欣欣,我的小汽车缺一个车轮,你能借给我用用吗?”“给!”欣欣爽快地答应了。

我借机在小朋友们面前表扬了他们,并教育大家向他俩学习,要乐于分享,互相帮助,人人争做文明礼让的好宝宝。同时,我也体会到,孩子们的事没有小事,不管是“告状”还是别的什么,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一定都要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认真对待,绝不能自以为是草率处理。

多表扬,少批评

孩子们玩玩具时常不自觉地弄得满地都是,而且常把不是一类的混到一起,乱七八糟很难收拾。为此,我多次批评教育,但始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总有的孩子听不进去,做不到位,令人头疼。一次,跟同事们在一起交流探讨时,就这一现象,一位老师建议说:“不妨表扬表扬不乱扔乱放玩具的幼儿。”我采纳了这个建议,开始有意识地多表扬,少批评。结果是:玩具不再弄得满地是,从哪拿的都能自觉地放回哪里,而且再也不用玩一回就分一回类了。

真是“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应不忘多多恰当地运用“表扬”这一法宝。

行动更重要

前几天下雨,幼儿从室外进入室内,总免不了带进许多泥沙,门槛上也会留下些。尽管我扫了又扫,拖了又拖,活动室内还是难以保持洁净。要求过多次,见效不大。

这天,室外活动后,走到活动室门口,我随意地跺了跺脚,把粘在鞋子上的泥沙跺掉。没想到,我的这一小动作孩子们看在眼里,一个一个跟在后面,跺脚蹭鞋后才进入活动室。我赶紧抓住时机,及时给予了表扬与鼓励。

从那以后,幼儿再进活动室前,总是先跺一跺脚。

这看似极其平常的一件小事,却使我又一次明白了这个道理:教育孩子不能光用嘴来说,有时行动更重要。

留心身边的小细节

下午户外活动时间

,阳光温暖地洒在幼儿园里,我快乐地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玩耍。

雅茹热了,要脱外衣,我帮她。不意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往兜里一摸——是一个螺丝。我很惊讶,午检时并未发现呀!“雅茹,告诉老师,螺丝哪儿来的?”“在沙堆里捡的。”处于安全原因,我跟她说:“让老师替你保存吧。”雅茹却是舍不得:“我还要玩的,老师替我拧开吧。”原来螺丝上紧了,她拧不开。打量她的表情,我不忍拒绝,就帮她拧松。她乐了,一圈圈松开,又一圈圈旋上,反复试验,不厌其烦,自得其乐。惹得近旁的小朋友都来瞧。

倏忽间,我想:既然孩子这么感兴趣,那何不收集些螺丝帽,让他们来玩,满足好奇心呢。于是,动员大家家里有不用的螺丝的,可以带来园里,交给老师。同时,回家后,我也搜集了大大小小的一些,第二天一并带到园里。等凑齐了一看,哇!各种各样的还真不少呢。我把这些螺丝清洗消毒

正确对待孩子的任性


果果一直是我们班孩子心目中的好孩子,老师心中的最“棒”。确实如此,平时我们对他很关注。由此也引诱起孩子的任性、有个性!这学期开学到现在孩子们长大了,尤其是果果更加有个性了,越来越发现,孩子喜欢任性,遇到问题,不第一时间跟老师及小朋友沟通,而是一个人生闷气,谁也不去理会,包括老师。孩子这样的转变让我觉得很…跟果果妈妈交流,反应:在家里和姐姐也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年龄越大越表露出占有欲以及表现欲。自尊心很要强,容不得比别人差!

在学校这样的情况发生也较普遍。比如:旸旸,也是班里的佼佼者,老师也经常表扬,尤其是回答问题比较完整,老师经常在课上表扬,这下果果对自己不舒服了,每次请他做小老师也不愿意……!

上课,有一次玩笑脸花,被我没收了,表现出不开心,不爱搭理老师……

吃中午饭时,被我发现插队,让排到最后一个,在没关注他的情况下,自己走到了位置上,闷闷不乐,饭也不吃了……

以上都是最近几周的偶尔的表现,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愿意做小老师、不愿意吃饭…经过我和他的沟通知道,不愿意做小老师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没有毛旸好!不愿意吃饭是因为,以前也有小朋友插队可是老师并没有让他排到最后一个!这下我才知道,向孩子提出解释,并说明插队其实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首先我们要做好自己!“小老师”其实每个小朋友都有长处和短处,并不是自己什么都不如毛旸,你有的优点毛旸却没有,你是有足够能力去胜任小老师的!

跟家长沟通,孩子这样的性格与家庭也有适当关系,果果在家是小姐姐的弟弟,那家长在家里处理孩子的事情要公平公正。因为孩子太要强会导致孩子的不自信,果果有这样的趋势,家长要对孩子此类的情绪要进行开解……

我们在处理孩子关系的时候也要注意,关注每位孩子的自尊、适当的表扬适当的批评!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让孩子乐成长!

正确对待孩子的童趣


我自己会穿鞋子了

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刚开始来园的时候,午睡后自己不会穿鞋子,起床后就站在那里,不穿鞋子也不说话等着老师。我发现后,一边帮他们穿鞋子一边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学着做,并让他们看我是怎样帮他们穿鞋子的。我手把手地教他们穿鞋子,然后让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一次做不好没关系,还有下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练习,现在宝贝们午睡后自己就主动穿鞋子,一边穿一边说:“老师,我自己会穿鞋子了。”我看见后表扬他们,宝贝们好开心呢。

智宇中“圈套”了

智宇是我班年龄最小的孩子,入园两个月了,午睡醒的也最早,这不又醒了!看他双手揉着朦胧的小眼睛,我连忙伸手把他揽在怀中。“呵呵,好肥的小脚丫!”我握着他的小脚说。“老师,穿袜子。”他小手拿着袜子,眼巴巴的看着我。“智宇自己穿好不好?”我鼓励他。他看上去很难为情的说:“我不会穿。”“在家谁帮你穿袜子呀?”“我妈妈。”一脸兴奋的样子,好像妈妈就在身边。

于是,我拎起智宇的小袜子靠近鼻子,故意说:“呀,好臭!”小家伙竟咯咯地笑起来。“唉?袜子上有个洞洞,里面会有什么呢?谁要进去看一看?”“我看,我看”这时候,其他小朋友过来了,都跟着起哄。智宇一把把袜子拽过去,“这是我的袜子,我也要看。”看着智宇好奇的眼睛,我不禁一笑,这小家伙要进“圈套”喽!“对呀,这是智宇的袜子,那就让智宇的小脚丫钻进去看看吧!”“缩起小脖子,钻进小洞子,拉拉长鼻子,穿好小袜子。”我一边念儿歌,一边引导硕硕,最后智宇的小脚丫终于钻进了洞洞。握起智宇刚刚“藏”起来的小脚,我问:“智宇,这袜子里面有什么呀?”智宇动动脚趾头,突然低头闻了闻小脚,笑了。这小家伙虽然没有意识到这是老师设下的“圈套”,但却在不经意间学会了小小的本领。

排队喝水

前一段时间我发现一个问题:孩子们每到喝水的时候秩序就特别的乱。于是我仔细观察孩子寻找秩序不好的原因,通过几次观察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孩子们喝水时互相拥挤,插队现象较严重。第二,孩子等待喝水时间长,互相打闹、玩杯子的现象也常常出现。

针对以上几种原因,我与刘老师采取了安静排队接水的措施,若是不排队或在排队接水的过程中打闹、玩杯子的一律不给水喝。制定了规则我和宋老师每天都坚持这么做并且以身作则,大部分小朋友也做得不错。可是有一天在孩子们喝水的时候,我发现一个调皮的男孩插队

,于是我走到他身边看了他一眼,说:“请自觉到后面排队。”也许孩子看到我严厉的目光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他很快地跑到队伍的后面站好了。当然对待插队的孩子,我们还是以批评为主,批评后再给喝水。就是我们的坚持,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把排队喝水,当成了一种习惯。

老师,我给你捶捶背

有时会和同事开玩笑说:“孩子也不知到疼老师”。但是今天孩子的表现让我受宠若惊,就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我们班的舒鑫小朋友悄悄地走到我身边,用她甜甜的声音问我:“王老师你累吗?我想给你捶捶背。”我激动的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真诚的问话,我抬头看了看孩子那张可爱的笑脸说了一句:“谢谢,老师不累。”但孩子还是坚持要给我捶背,最后我还是接受了孩子的爱。那种被爱的滋味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当时我的心里十分的感动

如何对待孩子以哭闹换利益


家住郑州市淮河路的杜女士,最近比较苦恼,她自从生完孩子后,就辞去原来的工作,一直在家带孩子。现在孩子快3岁了,按说应是值得高兴的事,但她最近老是爱发脾气。孩子很调皮,在客厅里转着圈撒尿,出去玩就嚷着买这买那,不给买就使劲哭,哭得杜女士很烦,有时控制不住就发脾气,还打孩子,打完后又很后悔,她想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

全职太太很少有机会和外界接触,生活圈越来越小,很容易产生消极、郁闷的情绪,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香芝说,在某些情况的诱发下,如孩子哭闹时,就会使积压很久的郁闷发泄出来,比如发脾气、打孩子。

好奇、贪玩,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行为,大人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建议有这样经历的妈妈,除了在家照顾好孩子外,应多参加社会活动,比如绘画、唱歌等,以转移注意力,尽量让自己的生活圈丰富起来。

郑州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耿耀国说,打骂只是告诉孩子不应该做什么,却没有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应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对孩子一般的不良行为可采取忽视的方式,如孩子以哭闹来满足要求时,可把孩子隔离起来,不用理他,哭一会儿看没有人理自己就会好了,你会发现孩子的哭闹时间是在逐渐减少的。

对待老师的孩子更要严厉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对待老师的孩子更要严厉”!

孩子课间活动时,我组织孩子们到户外做游戏。

孩子们一个个兴趣高涨,有的在滚轮胎,有的在爬滑梯,还有的在做拍手游戏,场面非常热闹。

正当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的时候,有个小朋友着急地说:张老师,李润泽的鼻子出血了!”只见李润泽仰着头,鼻子还滴着血,被小朋友领过来。

我边给他处理边对他说:“天气干燥,要注意多喝点水。

李润泽咬了咬唇角,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其他的小朋友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样子很神秘,搞的我也莫名其妙。

这时,快嘴的刘晨阳小朋友说:“老师,李润泽的鼻子不是干破的,是让李金粤打的。

”另一个小朋友忙说:“李金粤是高老师的孩子……”听着他们的话,我明白了:小朋友们开始没告李金粤的状,是因为它是高老师的孩子。

平时,对于我们老师的孩子我们都比较照顾,要求也比较松,即便做错了事,也只是轻描淡写。

怎样对待老师的孩子,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老师的孩子,在园里有一种优越感,往往使孩子们追捧的对象。

因此,给他们造成一种负面的影响,我做错了没事,我妈妈是老师,老师都认识我的妈妈不会对我怎么样。

长此以往,对老师孩子的成长会非常不利的,对其他孩子的心理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们为了孩子,为了所有的孩子,我们应该让这种现象不要发生。

那就要做到:老师的孩子如果犯了错,会比其他的孩子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让老师的孩子明白他和其他的小朋友是一样的。

关于“对待老师的孩子更要严厉”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应对幼儿入园哭闹 家长心要硬手要软


幼儿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应对方法:心要硬手要软。(只针对刚入园的宝宝,如果是上过很长时间突然哭闹拒绝去幼儿园的,要仔细查找原因)

宝宝入园第一个月,基本是哭着上学去,哭着放学来,还隔三差五的生场小病。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吧,家长们既不放心又心疼;请两天假吧,又怕助长了宝宝的厌学情绪。幼教专家表示,在宝宝入园的哭闹期家长要软硬兼施,既要狠下心来坚持接送,帮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又要悉心照顾好孩子的饮食健康,防止孩子因情绪低落而生病。

“入园第一个月,基本所有的孩子都有哭闹现象。”对孩子来说,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小朋友和玩具都是陌生的,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不在跟前,自己不再是被关注、呵护的焦点。不安、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让宝宝手足无措,哭闹成为唯一的发泄出口。

“孩子哭着入园,放学的时候还是眼泪汪汪的,会不会在幼儿园哭了一整天?”面对家长们的疑问,老师表示,其实孩子的哭闹是间歇性的。一般,宝宝在刚入园时哭一会儿;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吃饭、上厕所时,他会因为能力不足或想妈妈而委屈地哭,放学时见到妈妈再哭一下表达自己的不满。孙萌表示,大部分孩子的哭闹现象会持续一个月,有的孩子一开始哭得凶,随着时间推延会逐渐适应;有的孩子一入园很适应,过两天新鲜感过去了,就开始哭闹。哭闹持续时间最长的,往往是那些不能坚持每天入园的孩子,“越是不能坚持入园,孩子就适应得越慢,和其他孩子的差距就越大,这样的孩子哭闹期甚至超过1年。”孙萌说。

如何帮孩子度过哭闹期呢?虽然每个孩子都会哭闹,但具体的原因还是因人而异的,家长最好能对症下药。

恐惧幼儿园

平常家长言谈中,父母给孩子传递了幼儿园的负面信息,如“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让老师管你”,孩子自然恐惧上幼儿园。家长要多从积极方面表述幼儿园生活,如在幼儿园可以学本领,交朋友等。

分离焦虑

全职妈妈或祖辈带大的孩子依赖性强,一旦入园分离焦虑也表现得比较严重。父母要加强孩子的自理、自立训练,同时要遵守和孩子之间的约定,答应了孩子4点半去接他,就一定要做到。否则,孩子会认为父母言而无信,从而加重焦虑情绪。

试探家长的底线

幼儿园没有家里舒服,得到的关注与照顾没有家里多。有的孩子就用哭闹、甚至谎称肚子痛等理由来试探家长的底线,以达到不去幼儿园的目的。对这类型宝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坚持送他去幼儿园,否则他不去幼儿园的借口会越来越多、次数也会越来越频繁。

宝贝平常很少生病,为啥一入园就隔三差五的小病不断呢?很多家长甚至因此怀疑幼儿园的卫生和饮食安全。“生活环境和幼儿情绪的波动是新生生病的主要原因。”孙萌老师解释说,孩子入院前,生活起居都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病原体比较少,进入幼儿园后,孩子接触的小朋友多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一个孩子生病,很容易就传染给其他小朋友。此外,孩子饮食起居习惯的改变,对他生理是一种挑战,而情绪的波动和低落,也会引发生理的失调,如头痛、肚子痛、尿频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体质下降,从而引发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

孩子一旦生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最好在家静养。同时,家长要每天和孩子一块儿回顾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和有趣的事,保持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和好感。孩子痊愈后及时送孩子回幼儿园,否则入园不规律,会延长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和疾病易感期。因此,入园初期,家长要悉心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帮孩子度过这段疾病易感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多喝水

秋季干燥,人体本身缺水,宝贝在适应期又常哭泣,很容易消耗太多水分。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宝贝补水,多吃水果蔬菜。

适当增加营养

如果孩子入园后食欲不振,家长可做些蛋白质丰富好吸收的食物。在刚入园那段时间,不要强求孩子吃得跟以前一样多,也别随便给孩子加餐,否则积住食,反而容易生病。

帮宝贝放松心情

家长多给孩子爱抚和肌肤之亲,这样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重建。睡觉时,播放轻柔的音乐,或让他听着故事入睡。

回家先消毒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之后,最好把外衣外裤都换掉,勤洗手洗脸,减少感染几率。如果得知周围有孩子生病,可以给孩子喝点板蓝根或是吃点大蒜加以预防。

增加户外运动

平常多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晒太阳,到户外多呼吸新鲜空气,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可减少生病的几率。

如何对待孩子说谎的问题


今天中午吃完饭的时候,梓涵突然过来对我说:“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去北京了。

”我们这里距离北京那么远我很好奇问:“你妈妈是怎么带你去的呀,怎么那么快回来了啊。

”“我妈妈带我做飞机去的”我明白了梓涵是在说谎,我没有马上拆穿梓涵的谎言,而是帮她分析了她刚才说的慌,让她明白了这是她自己想象的,并不是真的事情。

幼儿在两三岁的时候,见闻逐渐丰富了,感情也比较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常常把自己想象和向往的东西说出来。

因此,当孩子无意识说谎时,我们不要去责骂、怪罪孩子去说谎,而是帮助孩子正确去分析这些谎言的原因,帮助孩子去纠正,如果有条件可以帮助孩子去实现孩子的愿望。

但是还有很多孩子是故意说谎的,有些孩子为了博得老师和家长喜爱,或是犯了错误逃避责骂而故意说谎,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一味去盘问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因为害怕而继续说谎,我们应该为了孩子创造一个良好、温和的环境,让孩子勇于说出真话。

相关推荐

  • 如何对待孩子哭闹问题 学前期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出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便会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就会出现发脾气、哭闹的现象。这时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便会影响孩子的...
    2021-10-04 阅读全文
  • 正确对待孩子的“怪问题” “为什么”是孩子最早会问的问题之一。虽然数不清的为什么常常会让最有耐心的父母都头疼不已,但这却表示,孩子正在以主动的方式学习。 这些“怪问题”孩子有没有问过你呢?看看这里的答案能不能给你一点启发。 1...
    2021-04-14 阅读全文
  • 正确看待孩子入园的哭闹现象 正确看待孩子入园的哭闹现象晚上在班级QQ群里看到妈妈们在聊到孩子入园不适应的问题,能够感受得到一些妈妈们焦虑的心情,同样作为母亲的我,非常能够理解家长的心情。 那为什么中班幼儿已经经历过两个学期的小班...
    2020-10-22 阅读全文
  • 理智对待孩子的哭闹 理智对待孩子的哭闹经验体会: 1、孩子哭闹,根源在于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2、孩子哭闹,家长要冷静不要打压。 3、孩子哭闹过后,给他一个台阶下 早晨刚一转醒,**就说:“妈妈,我想吃块饼!” 老猫便...
    2020-11-10 阅读全文
  • 父母与孩子正确对待兴趣班的问题 今天电话那头传来小侄女的声音:“姑姑,老师要我学二胡,晚上去她家补课。”这就是六岁小侄女的课余生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班,武术班、美术班、英语班,刚刚取消了舞蹈班,今天又来了个学二胡,我不禁问了一句...
    2020-10-12 阅读全文

学前期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出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便会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就会出现发脾气、哭闹的现象。这时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便会影响孩子的...

2021-10-04 阅读全文

“为什么”是孩子最早会问的问题之一。虽然数不清的为什么常常会让最有耐心的父母都头疼不已,但这却表示,孩子正在以主动的方式学习。 这些“怪问题”孩子有没有问过你呢?看看这里的答案能不能给你一点启发。 1...

2021-04-14 阅读全文

正确看待孩子入园的哭闹现象晚上在班级QQ群里看到妈妈们在聊到孩子入园不适应的问题,能够感受得到一些妈妈们焦虑的心情,同样作为母亲的我,非常能够理解家长的心情。 那为什么中班幼儿已经经历过两个学期的小班...

2020-10-22 阅读全文

理智对待孩子的哭闹经验体会: 1、孩子哭闹,根源在于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2、孩子哭闹,家长要冷静不要打压。 3、孩子哭闹过后,给他一个台阶下 早晨刚一转醒,**就说:“妈妈,我想吃块饼!” 老猫便...

2020-11-10 阅读全文

今天电话那头传来小侄女的声音:“姑姑,老师要我学二胡,晚上去她家补课。”这就是六岁小侄女的课余生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班,武术班、美术班、英语班,刚刚取消了舞蹈班,今天又来了个学二胡,我不禁问了一句...

2020-10-1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