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联欢会棒棒的表演
发布时间:2020-07-11 幼儿园联欢会活动方案 班级教育笔记 幼儿园班级游戏今天班级联欢会开始了,小朋友们一个个上台表演了节目。当老师问:“还有没有谁愿意上来表演的?”这时,老师看到了一只低举着的小手,那就是你!老师请了你上台,一到前面,你双手紧紧抓着自己的裙子,“没关系的,你想表演什么就表演什么,我相信你的表演一定也很棒!”听了老师的鼓励,你轻轻的说:“我给大家唱一首歌!”接着你就小声的长了起来,“你唱得很好听,声音响亮些,还要棒哦!”老师又一次给你打了气,这一次,你的声音明显高了许多,而且还加上了动作,真是太棒了!
当你下台时,听到大家送给你的掌声时,你高兴的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很高兴,今天你能勇敢的走上台为大家表演,我知道,你在家里有认真的练习过。你看,你的付出得到了小朋友们的掌声。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今天不仅你的歌唱的好听,而且你还加上了动作,说明你也能像吴奕洁他们一样,表演的很好,不是吗?但是更令老师感到惊喜的是你终于战胜了心中那个不自信的小魔鬼,大胆的走到了集体面前,老师也要给你一个大大的赞!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今天的表现很棒,老师相信以后的你会越来越棒的!老师希望以后能经常看到你上台表演,相信你能做到的,对吗?只要你大胆些,自信些,总有一天你还会走上大舞台,这样你会获得更多的掌声哦!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棒棒变了,变得很不自信(小班)
最近发现班级里的棒棒越来越不自信了,棒棒,是我们班比较能干的一个高个子的男孩子。小班刚入园时,棒棒就取得了老师们的欢心,在幼儿园里,棒棒总是能帮助老师和保育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教室里,也总是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对,他在帮助小朋友们呢,这么热情能干的小男孩谁见了不喜欢呢?
可是,从近期的表现看来,棒棒变了,变得很不自信。记得在一节美术活动课上,棒棒迟迟没有动笔开始作画,接着豆大的眼泪从他眼眶里流出。经过了解得知他因为不会画,所以哭了。小班的时候就从没见过棒棒掉眼泪
,现在是中班下学期了,长大了,应该更懂事的,可最近是怎么了呢?后来我发现,棒棒并不是不会画,而是一拿到画纸,他就开始担心,心底里觉得自己应该不会画,所以才不敢动笔。还有一天早上,棒棒吞吞吐吐的拉着我的衣角说:“蔡...老师,我今天带了个小飞机,放在架子上面了,我怕陈老师(班级里的另外一位老师)不知道,那放学后,我就不能带回家了。”因为下午是陈老师带班。我转身跟他说:“没事,你只要去跟陈老师提个醒,她会记住的。”可是过了好久,棒棒还是在磨蹭着,好像在琢磨到底怎么跟陈老师开口。
经过了这两件事情,我想,棒棒的确缺少自信了,我想,是我们最近的鼓励,给予棒棒的肯定少了,导致他缺乏了自信心,我们应该马上采取措施,帮助棒棒找回自信。我在课堂上或是课间都特别关注棒棒的举动,在必要时,及时地给予他肯定,看得出来,棒棒在得到表扬的时候格外的开心。在美术课上,我就蹲在棒棒身旁,轻声细语地跟他说:“其实你很棒的,相信自己能画出最美的东西,你不动笔,怎么知道自己的本领有多大呢?”棒棒听后,开始觉得有点道理,慢慢地,美术课上,棒棒不再流眼泪了。除了在幼儿园时,给予棒棒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我们也和他的家长进行沟通,双方共同努力,相信可以帮助棒棒找回原有的自信。
近期都在观察棒棒的表现,所以,今天想把这事件记录在我的学习之路上,这段时间棒棒进步了,我很高兴,也觉得颇有成就感,我也悟出一点,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幼儿教师,耐心很重要。
教育随笔:一根棒棒糖
教育随笔:一根棒棒糖
心里有很多苦的人,需要多少甜才能填满?
这是《奇葩说》的一个辩题。我不曾看过这期节目,但这个问题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共鸣,以至于我在许多文章都读到了。
没想到,这个问题已经不仅是有个不幸原生家庭的中青年人的困惑,而是向前延伸,来到了非独生子女的我的学生们中间。
这学期伊始,我感觉到班级女生小寒的作业变得马虎了,课堂也不举手了。虽然她的学习表现不算名列前茅,但上学期她对我说起自己理想的样子我还记忆犹新。今天上课,我再次观察她,在我讲课的时候,她坐在位子上不紧不慢地喝水,平时我是不允许学生课上喝水的,但是她眉头紧身,似是身体十分不适的样子,我便问了句“小寒哪里不舒服?”,她看了我一眼,有点惊讶,但没有说话。过了几分钟,我又看她,她正拿着围巾,就着下摆的流苏编麻花辫。
放学的时候,我追上了她,摸摸她的头,感觉一下她的体温。旁边的女孩告诉我,老师,她没有生病,就是心情不好,上课走神,英语课回答问题也没有答上来。
我看看小孩,依然眉头紧锁。我想起来,上学期她曾经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她妈妈终于生了个小弟弟,于是问她,是不是最近爸爸妈妈比较忽视你?说着,我把胳膊搭在了她的肩头,像搂着她似的。
这个动作让小寒眼睛一亮,忽然就卸下了防备,说,我妈妈总是把弟弟妹妹的错怪在我头上……
我一时感慨万千,只好安慰她:大人有时候也有做不对的地方,因为他们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了,也是因为他们也遇到了困难。但是你渐渐大了,你可以好好地对待自己。
小寒看了我一眼,我竟然觉得那眼神里孤苦的神色少了。也许我那一搂,让她感觉到了被呵护的感觉?下午的时候,我想起自己包里有根棒棒糖,那是我的孩子给我带的。我把它送给了小寒,小寒很不好意思又很开心,我说,希望这跟棒棒糖,能给你带来快乐。
生活很难,我希望能成为学生心里的那点甜。
餐前活动观察记录:棒棒的你
餐前活动时,孩子们进行了才艺表演。当老师问:“还有没有谁愿意上来表演的?”这时,老师看到了一只低举着的小手,那就是你!老师请了你上台,一到前面,你双手紧紧抓着自己的衣服子,“没关系的,你想表演什么就表演什么,我相信你的表演一定也很棒!”听了老师的鼓励,你轻轻的说:“我唱个粉刷匠!”接着你就小声的长了起来,“你唱得很好听,声音响亮些,还要棒哦!”老师又一次给你打了气,这一次,你的声音明显高了许多,而且还加上了动作,真是太棒了!
当你下台时,听到大家送给你的掌声时,你高兴的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很高兴,今天你能勇敢的走上台为大家表演。你看,你的付出得到了小朋友们的掌声。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今天不仅你的歌唱的好听,而且你还加上了动作,说明你也能像吴奕洁他们一样,表演的很好,不是吗?但是更令老师感到惊喜的是你终于战胜了心中那个不自信的小魔鬼,大胆的走到了集体面前,老师也要给你一个大大的赞!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今天的表现很棒,老师相信以后的你会越来越棒的!老师希望以后能经常看到你上台表演,相信你能做到的,对吗?只要你大胆些,自信些,总有一天你还会走上大舞台,这样你会获得更多的掌声哦!
宝宝真棒!明天肯定还会表扬你的
涵涵是班级中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第一次来到这个集体难免会哭闹。一开始我们以为仅仅是简单的分离焦虑,所以像对待一般的孩子那样安抚他的情绪,带着他做一些小游戏,给他讲一些开心的话。但是收效甚微。
是我们的方法出了什么问题吗?这些天我一直在暗中观察涵涵。这一天是第三周的星期一,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开开心心的来教室,情绪相对比较稳定。涵涵的表现似乎也和不错,虽然在刚刚进门的时候哭了一会儿,但是在老师的建议下马上就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起自己带来的玩具。于是周老师和大家进行了亲切的晨谈。周老师轻声说:“今天宝宝表现真不错,都可以开开心心来幼儿园了!明天也要……”话还没有说完,涵涵突然尖叫大哭起来。我问了问他:“怎么啦?明天是不是不想来?”似乎是听到了明天这两个字
,他哭的更凶了。于是在这一天的时间中我仔细的观察了涵涵的表现——发现只要老师一提及“明天”两个字,涵涵就会哭得很凶。
知道了原因,我们马上开始寻找对策,首先我们并没有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及这个敏感词汇。其次我们认真分析了孩子怕听“明天”的原因——原来孩子不是单纯的不能听明天两个字,而是依赖性比较重,什么事情都不喜欢自己去做,即使这件事情他是会做的。可能是在家的时候家长经常说“明天到了幼儿园,要自己做……”久而久之孩子就认为上幼儿园就意味着要自己做很多事情,在情感上充满了压力,所以只要听到“明天”两个字,就要一个引爆点一样引发了孩子所以焦虑情绪的的集体爆发。最后我们把孩子的情况和家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沟通,希望在家的时候不要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尽量不要用幼儿园来吓唬孩子,让孩子认为上幼儿园是一种负担,多鼓励孩子,说出一些“宝宝真棒!明天肯定还会表扬你的!”
从此以后,我们在活动中尽量多鼓励涵涵,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我们就大声在全班孩子的面前表扬他。很少在他的面前说到明天来幼儿园怎么样怎么样。渐渐的,我们发现涵涵的哭声少了,很多事情只要我们鼓励一下他都乐意自己来完成。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分离焦虑表现在很多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着不一样的原因。涵涵的“明天恐惧症”其实还是一种分离焦虑,是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所产生的压力,对待孩子的这种压力,作为教师采用适宜的手段来帮助孩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和谐的班级,将孩子培育得更棒
今年是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在开学初有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告诉过我,班主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轻松,虽然我作了十足的准备,但是说实话心里还是很担忧的。开学后的两个星期,有些幼儿哭闹、有些幼儿沉闷、有些幼儿因为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所以几乎每位家长都会来询问幼儿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询问中不免会出现这样的话语,“老师,我们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我们很宝贝的,不能说重话”、“老师,你们这里会不会给孩子晒被子,我们敏感的”、“我们的孩子吃饭乖吗?你们喂不喂?”……一系列一系列的话,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一切地显得那么自然,但是我隐隐地感受到了无比大的压力,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当初别人对我的提醒。可是摆在眼前的是不能逃避的事实,我只有解决不能退缩,除了在幼儿园给孩子培养常规,还要给他们像妈妈的爱,面对家长,我建立了班级QQ和班级博客,把孩子吃饭、游戏、睡觉的照片录像呈现给家长看,将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呈现给他们,让他们在幼儿园之外也能随时了解到我们班里的情况,让他们能放心地将幼儿交到我们手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学这两个多月来,我们班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孩子们爱老师,爱幼儿园,家长和我们也像朋友那样交流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和谐自然。我想这样的和谐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工作,将我们班搞出特色,将孩子培育得更棒!
玩纸棒的发现
在课间活动时,孩子们正用一张报纸卷起来做纸棒,发现这根纸棒一夹就弯了。“为什么会弯呢?”这个问题使孩子们开始了新的尝试:有的将一张报纸扭曲但发现还是会弯曲;有的将一张纸做纸棒轻轻夹着玩,但发现一不小心纸棒就弯了;少威用几张报纸卷起来粘住,这次终于成功了,棒子没有弯。孩子们兴奋地欢呼。杨月和武彤在玩游戏“乘风破浪”时,杨月选择了纸张比较厚的杂志封页,武彤选择了一张普通的旧报纸。在玩的过程中,武彤发现她的报纸总是要掉下来,杨月的却不会掉下来。她在多次的尝试后换了一张和杨月一样的报纸,发现报纸始终贴在她的胸口,她开心的笑了。老师:“为什么那张报纸老是要掉?”贝贝:“大概是太重了吧。”老师:“重的报纸一定会掉下来吗?”……
四个孩子又开始了尝试。自由活动时,贝贝开心地来告诉我,她们发现的秘密,还将自己的发现介绍给了大家:“报纸越重,跑的速度就要越快。”在对孩子尝试游戏的观察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孩子的力量。他们有探究勇气、发现未知的能力。旧报纸的游戏给孩子们一个整合学习的机会,孩子们在其中接触到的厚度——力度——速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眼中可能是高深的,但孩子却通过自己的方式触摸到了这些未知,并在其中获得了宝贵的体验。
宝贝,你真棒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给人留下许多感动。只要我们细心去体会,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是一句赞赏的话就会令我们的内心偶起波澜。我是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对于幼儿教师这一工作,我的内心是有所害怕的。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一群天真无邪的宝宝们,他们的性格差异总是让我感到手无足措。是我的导师——陈翠香老师一步一步带我脱离这惶恐的感觉的。来到七幼,跟着陈老师学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对我的宝宝们说:“宝贝,你真棒!”我们班有一个宝贝,他的名字叫做周子钰。周子钰是一个胆小的宝宝。记得有一次在进行“小马过河”的活动时,大家都很兴奋,其中也包括周子钰。可是在踏上平衡木的时候他却好长时间都没有迈开步伐。我走过去问他:“宝宝怎么不走呢?“老师,我害怕,我不敢过!”看着他那期待可是又胆怯的眼神,我笑了,摸着他的头对他说:“没关系,老师相信你可以走过去,老师在旁边用双手保护着你,可以吗?我们来试试吧!”“好,老师你可要保护好我哦!”“没问题!”我用双手在他的身边围成一个圈,并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对他说:“来,我们开始过小河!”他迈着步子小心翼翼的走着平衡木,我的双手一直伴随他走完全程。他走下来的时候,用兴奋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走过去了,我还想再走一遍,你可以再保护着我走一遍吗?”“当然可以了!”他快乐的跑到队伍里等待着。等到他的时候,我还是用双手在他的身边围成了一个圆圈圈,等到他走到一半的时候,我悄悄的把手放了下来。他全神贯注的走着平衡木。等到他走下来的时候,他指这平衡木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又走过小河了而且没有掉到小河里哦!”我微笑着对他说:“宝宝,你可真棒!你知道吗?这次可是你自己走过来的啊!”“老师,你没有在旁边保护我吗?”“有啊,可是老师看到你那么勇敢,走的那么好,老师就想看看我们家宝贝自己走过来啊!你看,这不是你自己走过来的吗?没有老师的保护你也可以啊!”“那老师我能自己走一遍吗?”“当然!老师很希望!”接下来周子钰在没有我的保护下靠自己走过了平衡木,虽然他还是小心翼翼的走,但是相对于他之前的不敢可是进步了很多!看到他可以自己独立“过小河”我感到非常自豪,看到他因为自己可以独立走平衡木后的兴奋表情,我感到非常欣慰。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便会时刻鼓励着我们的宝宝给他们信心。当他们不敢发言的时候,我就会对他们说:“不要紧张,老师相信你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当他们学会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会他们说:“宝宝越来越厉害了,都能自己穿衣服了呢!”当他们将自己亲手画好的画交到我的手中的时候,我会摸着他们的头笑着对他们说:“宝贝真棒!画的画可真漂亮啊!”…这些鼓励和称赞的话,虽然并不能让他们一步就成功,但是可以让他们一点一点的树立信心,我相信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棒的!曾经有人这样对我讲过,我们的宝宝是一群来自天堂里的小天使,他们坠落人间,给人间带来了纯洁和感动。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自信快乐的成长。我们的宝宝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需要我们用露水和阳光一点点的浇灌;我们的宝宝就像一本书籍,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给予鼓励,给予称赞,让他们有自信,这样他们会变得更棒!请不要吝啬我们的语言,请用真诚的口气对宝宝们说一句:“宝贝,你真棒!”
幼儿观察记录:给你一个表扬的棒!
小班幼儿社会性交往的观察片段
观察内容:嘉奕是懿滺的好朋友,但最近生病没有来,前一天玩建构区时,王懿滺自己搭了一座桥,把所有的积木围了一个圈,自己坐在里边,没有选择和任何一个小朋友一起玩。我几次都有想走近懿滺和她一起游戏,但是她的积木围栏挡住了我前进的勇气,也许她的心里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伴。今天嘉奕来了,下午玩区域他们两个都选了美工区。玩着玩着,懿滺对嘉奕说“我要给你一个表扬的棒”,嘉奕对王懿滺说“我要给你一个批评的棒”。懿滺听了对嘉奕说“你也给我一个表扬的棒好不好”然后重新对嘉奕说“我要给你一个表扬的棒”,嘉奕还是说“我要给你一个批评的棒”。懿滺想了想对嘉奕说“那我先给你一个表扬的棒,再给你一个批评的棒”。
观察分析:日常观察中我发现懿滺最喜欢的朋友是嘉奕。懿滺喜欢和自己好的朋友玩,如果好朋友没有来,她不愿意再选择其他人,而是更愿意一个人。她和朋友的对话也能看出她是一个很爱朋友的孩子。当嘉奕说给她批评的棒时,懿滺并没有责怪自己的好朋友。她温和的商量着问道:“也给我一个表扬的棒好不好?”并且善良的又给了嘉奕一个“表扬”的棒。当懿滺再次给“无心”的伤害她时,善良的她还是愿意把“表扬”的给自己的好朋友。
其实我知道嘉奕并不是真的想要批评懿滺,她只是知道表扬和批评经常一起出现。在这个小班自由交往的小片段中,不难看出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还处于自我为中心阶段。懿滺的行为说明她正处在进行交往合作的发展通道,对好朋友的态度也是难能可贵的善良。而且她的行为中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建构区搭建的时候我也发现懿滺坚持的好品质。相信她的家庭教育中也有这样温和的行为方式。
观察反思: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起了许多家长很喜欢为幼儿选择交友。其实交友是幼儿的一种自我选择,有的孩子和谁都玩得来,有的孩子只喜欢和自己认准的那一个人玩。朋友一定要很多吗?性格无好坏。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的孩子,只要她懂得交往的规则,只要他的出发点是善良的,如果不是交往障碍的问题,就好像国画的留白,我们就应该允许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去交往。这才是对幼儿、对成长真正的尊重。另外作为老师,我也在思考自己还是应该努力为幼儿提供、创造更多开放的环境和低结构的材料,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交往合作,通过环境的自然引导促进幼儿的交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