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戏2则
发布时间:2020-07-22 幼儿故事2岁 幼儿亲子游戏活动方案 亲子游戏幼儿园亲子游戏2则
小手摇一摇(6——18个月)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听音乐节奏做动作,练习手腕较灵活地转动。
游戏材料:音乐磁带(自选)
游戏方法:在音乐的伴奏下,家长边念儿歌:“小手小手,摇
一摇,摇到头上,举高高。小手小手,摇一摇,摇到后面,找不到”边演示动作:双手手臂先在胸前伸直,再慢慢转动手腕伸直过头顶,然后再慢慢转动手腕从头顶落下藏在身后。演示一遍以后,引导宝宝模仿着游戏,等宝宝熟练之后,鼓励宝宝自己听音乐游戏(家长念儿歌)。
亲子游戏“找星星”
游戏目的:
1、发展宝宝蹲下拾物的能力。
2、增进亲子感情。
游戏材料:自制沙包或抛流星
游戏方法:家长边念儿歌边向远处抛出沙包
(抛流星):“小星星,亮晶晶,一闪一闪眨眼睛。小宝宝,找一找,找到星星真高兴。”然后引导宝宝:“宝宝,找找看,小星星在哪里呀?我们一起去找回来吧!”家长和宝宝一起蹲下捡“流星”。
温馨提示:
1、家长可以引导宝宝感知“流星”的多种玩法,如:抛、踢、投掷等。
2、家长可以在平时利用各种玩具引导宝宝练习走与蹲下拾物的能力。
Yjs21.coM更多幼儿活动方案延伸读
有趣的亲子游戏2则
有趣的亲子游戏2则
活动前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所关心的问题,有的小孩子们总小就不爱学习,但是有趣的亲子游戏不仅仅可以增加孩子们的乐趣,并且还能够不知不觉中增长宝宝的知识!
01兔子跳圈
活动目标:练习双脚离地连续跳,2岁半以上的宝宝可以连续跳2米,不宜距离太长,以免宝宝疲劳。连续跳是练习弹跳力的方法之一。
活动准备:呼啦圈,事先画好起点和终点
活动玩法:
1、带兔子的胸饰或者竖起两个手指放在头上代表兔子耳朵,双足离地跳跃,跳到终点。
2、在起点另一头放置呼啦圈作兔子的家,让宝宝离开圈2米,用双脚跳到兔子的家。家长在“家”等待宝宝。
3、、幼儿与家长合作,每组两个呼啦圈,家长帮忙放呼啦圈,幼儿跳圈,直到到终点。给予贴纸奖励。
02钻山洞
游戏目标:
1、训练触觉和四肢着地爬行的能力。
2、训练听觉和提高辨别声源的能力。
游戏准备:山洞玩具
游戏方法:
1,成人中的一人趴在地上,腹部和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小山洞”,另一人在“山洞”的一边用小铃等发声玩具吸引幼儿,让其从“山洞”中钻过来。
2,根据幼儿的情况,可以增加难度,出示山洞玩具,成人和宝宝一起排队从山洞内爬过,或在另一头逗引幼儿爬过来。
快乐的亲子游戏2则
快乐的亲子游戏2则
●亲子游戏活动一:运菜忙
游戏目标:
1.家长能背起幼儿推小车,幼儿在父母背上保持平衡能力。
2.促进亲子间的互相合作,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小推车四辆,皮球八个。
游戏玩法:
1.四个班级的孩子和家长以迎面接力的方式面对面站好。(每班16户,每边8户)
2.由家长背起孩子手扶小推车,推车内放两个皮球,听信号开始接力运“菜”,跑道东侧先开始,每班第一户家庭将装有2个皮球的小车运到对面一队的第一户家庭,接到推车的家长接着运“菜”,已经到达的家庭排到队伍的最后一个,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幼儿举手示意比赛结束,以速度快的一队家庭为获胜队。
游戏规则:
1.家长必须将幼儿背在背上,不能抱在手里。
2.运“菜”途中,有皮球掉落的,先捡起放进小车后方可进行游戏,一直要保持车内有2个皮球。
●亲子游戏活动二:圈圈乐
游戏目标:
1.练习双脚并脚跳进呼啦圈中,提高亲子间的合作和幼儿身体的灵活性。
2.促进亲子间的互相合作,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呼啦圈八个。
游戏玩法:
1.四个班级的孩子和家长以迎面接力的方式面对面站好。(每班16户,每边8户)
2.孩子在前,家长在后,每队两个大呼啦圈,家长和孩子一起跳进一个呼啦圈后,由家长将第二个呼啦圈放到前面,继续一起跳进第二个呼啦圈,一圈圈跳到对面的家庭,对面家庭继续出发。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家庭举手示意比赛结束,以速度快的一队家庭为获胜队。
游戏规则:
1.双脚并脚跳进圈中。
2.一圈一圈必须紧接着,不能将圈扔到远处再跳。
2月份亲子游戏4则
2月份亲子游戏4则
游戏一:雏鹰试飞
目的:
发展儿童前庭器官的控制平衡的能力,不怕困难的精神。
准备:
健身盘、矮平衡木及小垫子
过程:
孩子双足并拢蹲在健身盘上,由父母各拉住一只手,发令后按逆时针方向快速旋转十圈,完成后让孩子站起迅速跑出,通过矮平衡木(若跌倒必须重做),再跑至终点,先完成者可得分。
指导建议:
数个家庭的父母子,开家庭运动会时最适宜。
游戏二:扔扣子
游戏玩法:
父母和孩子一起准备些扣子(5~20个)、1个干净的硬纸盒子或空罐头。将盒子或空罐头放在地板上,在地板上划一条线,这条线离盒子或空罐头有一定的距离。然后对孩子说:“站在这条线后面,一次扔1个扣子,看你能把多少颗扣子扔到盒子里去。”当孩子把所有的扣子扔完后,数数盒子里的扣子,记录下来。然后,把所有的扣子倒出来放在一起再玩。
为增加游戏的趣味性,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扔得多,还可以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给予奖励。
单纯的数字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是极其抽象的,因为这时孩子的思维还主要是形象思维,不能理解抽象的数字。扔完扣子后的计数活动,可让孩子认识数字,培养孩子初步的数理逻辑智能。
游戏三:小球爬山
目标:
发展孩子四肢动作的协调性。
准备:皮球一只
玩法:
1、妈妈和孩子一起面对面站好,伸直手臂、两手握住,手腕朝上并拢。让爸爸把球放在手腕上,然后开始让球来回滚向自己及对方胸前(此时身体应配合球的滚动而弯腰、屈膝)。注意,别让球掉下来!
2、等孩子熟练以后,可增加其难度:当球滚到中央时,一起喊1、2、3,然后左右手臂一起分开,让球掉在地上,接着,再把反弹回来的球迅速接到手腕上,继续按前面的方法玩。爸爸在一旁计算成功了几次。
游戏四:气象预报
目的:
欢乐家庭气氛,培养孩子勇敢无畏的精神及动作的敏捷性。
准备:乒乓球一只
过程:
选一人当预报员,其他游戏者面对着他,站成一列横队,相距3米远,游戏开始,当预报员发出各种气象预报时,全体游戏者要作出勇敢的反应,如:“刮大风!”-“不怕!”
“下大雨!”-“不怕!”
“有大雾!”-“不怕!”
“下大雪!”-“不怕!”
唯独听到“下冰雹罗!”必须赶快转身抱头蹲下,要是动作迟缓被预报员用乒乓球击中了就算失误,互换角色。接着游戏开始,谁失误三次就要表演一个节目。
指导建议:欢乐家庭气氛,培养孩子勇敢无畏的精神及动作的敏捷性。
我爱我家亲子游戏2则
我爱我家亲子游戏2则
01尘土不见了
背景:房间大部分家具落满灰尘,急需清理,其中以客厅为积尘之最。
策划: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比较,确认哪些家具脏了,知道为什么要擦。父母也可以“旁若无人”地大声讨论要做的事,自然引导孩子入境“游戏”。
过程
寻找目标。“宝宝快来看一看,房间里哪儿脏了?什么该擦了?”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孩子主动发现该做的事,引导孩子迈出“有所为”的第一步。可视孩子的年龄,进行引导,如歪头看看、手指抹抹等。
交流信息。亲子间相互交换自己所搜集的情报:如桌子该擦了,因为有脏印儿了;柜子该擦了,因为都能划出道道了;茶几该擦了……通过交流扩大儿童的关注范围。
讨论分工。“妈妈一个人擦,得干很长时间。我们一起动手,一会儿就干完。宝宝会擦吗?你能擦哪儿?”鼓励孩子选择一个适合他身体高度和应付能力的擦拭对象。引导孩子在选择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成人认为孩子的选择不妥,最好不要简单拒绝,在不构成安全隐患的前提下,给孩子留下选择的空间,便是给了孩子主动发展的可能。
各司其职。每个家庭成员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擦拭自己分管的责任区。劳动的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并注意运用语言及身体动作感染和鼓励孩子做好、做完一件事,保持持久的愉快情绪。?
快乐分享
夸夸我自己。引导孩子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分享合作的快乐。“看,爸爸真棒,把高高的卧室柜擦得这么亮。”妈妈也可以自我介绍:“电视柜上的土真多,我用了两块抹布才擦干净。”
发现变化。“快看,宝宝真了不起。原来这块抹布是白白的,现在白抹布抓到了这么多的尘土。”
建议:这类家务清洁工作不宜在任务太重的情况下让孩子参与,以免孩子烦躁与产生反感,避免孩子对劳动产生负担沉重的消极体验。可视孩子的年龄,在参与清洁的活动中,做出有弹性的调整。如孩子认领很多任务,但实际又可能完不成,父母可以以游戏的口吻介入协助。“我们来啦!我们帮你来啦!”在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过程中,使孩子获得亲情支持。
02地面干净了
背景:客厅、卧室的地板要拖,厨房的地需要扫。其中厨房地面面积最小,最易打扫,另外两个房间的地面清理,需要一定的力气与技术。
讨论:妈妈打扫哪儿?有困难吗?爸爸打扫哪儿?有困难吗?宝宝准备打扫哪儿?有什么好办法?讨论中尽量各抒己见和相互支持,对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出预测,使孩子对完成所选择的任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准备工具:准备好完成各类清扫任务的工具。如墩布、吸尘器、簸箕、笤帚等,引导孩子视需要进行选择。(亦可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工具,但时间不宜过长,难度不宜过大)。也可以为孩子准备小一些的簸箕、笤帚类的工具,为孩子自主完成一件事创造条件。
过程
重新明确各自认领的任务,并依据任务选择适当的工具。假如孩子对某种工具情有独钟,应视孩子的年龄,适当满足孩子的需要。如
请他观看成人如何利用那件工具进行劳动,或在成人的帮助下体验体验使用这件工具的感受,并适时对孩子进行相关方面的安全或常识
教育,帮助孩子积累经验。不宜简单生硬拒绝孩子的要求,或粗暴指责孩子的选择是错误的。因为孩子对劳动的最初兴趣往往始于使用工具。
父母和孩子同时分别进入各自的工作现场。如果孩子年龄小或厨房设施有不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亲子协同活动的方式进行。如划分出“责任工作地带”,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快乐分享
劳动结束后,和孩子一起欣赏整洁的地面,特别要以游戏的形式关注孩子的战果。
如让孩子做垃圾报到:“这是茶叶,这是纸片,这是蒜皮……”一一说出垃圾成分,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认识能力,又可以强化对劳动的快乐体验,这样,孩子会感到自己真的很能干。随着孩子经验的积累,可以逐步提高要求,使孩子对自己的成绩形成量化的评价。如,扫出多少脏东西,扫出多少样脏东西,扫出了一堆(许多)垃圾等。
建议:可以逐步引导孩子从关心居家环境到关注共同的生活环境。如在合适的季节,穿上雨鞋冲洗公用的阳台与楼道,清扫庭院落叶等等,真正使孩子体验到做成一件事的愉快,感受劳动能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喜悦。还可将孩子的劳动游戏“地域”有计划地扩大至祖父母家。
2~3月份亲子游戏4则
2~3月份亲子游戏4则
游戏一:二人三足跑
游戏目标:学习两人相互配合用三条腿跑步,增进亲子情感的交流。
游戏玩法:在场地两端画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请几对父子站在起跑线上,妈妈用一根长带子将爸爸和孩子相邻的一条腿绑在一起,爸爸双手背后,听到口令后,爸爸和孩子一起出发向前跑,到终点线后返回,妈妈为爸爸和孩子解开带子。
规则:爸爸双手必须背后,妈妈必须将带子系紧。
游戏二:过小桥
目标:
1.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反应能力。
准备:场地上画两条间距20~30厘米的平行线,当小桥。
玩法:
1.孩子和爸爸(或妈妈)面对面站在平行线(小桥)的两端。
2.游戏开始,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当走到“小桥”中间相遇时,互相扶着对方的身体,侧身同时经过“小桥”。然后继续沿各自前进的方向走到终点。
3.爸爸、妈妈、孩子两人一组重复游戏。
游戏三:波浪球
目标:
1.锻炼幼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准备:皮球1个。
玩法:1.孩子、爸爸、妈妈面向同一方向站成一竖排,三人前后相距适当的距离,腿同时左右开立,孩子持球当排头。
2.游戏开始,孩子双手将球从胯下传给后面的爸爸,爸爸拿球经头顶向后传给妈妈,妈妈接球后疾速跑到前面当排头,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四:打夯
目标: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发展弹跳力。
方法:爸爸和宝宝面对面站立,宝宝双手在头上相握。爸爸拉紧宝宝的双手,一边唱着打夯的号子:“我们打起夯——哟,嗨—嗨—唷——啊!”,一边按节奏把宝宝提起、放下。要求宝宝能顺势向上跳起,落下时前脚掌着地并屈膝。
亲子游戏26则
亲子游戏26则
01会变色的花
玩法:
1、取一些蓝色的颜料放在一瓶水内,将它搅拌。
2、将白色的康乃馨插入盛有蓝色水的瓶内。
3、几个钟头后,树叶或花瓣便会呈现蓝色。
02创意拼图
玩法:
1、把旧杂志或旧报纸上的人物图片剪下来,例如:棒球选手、司机、警察等等,让孩子说说他们是谁,都做什么事?
2、妈妈把这些人物图片的头部和身体部分剪开。
3、让孩子重新任意组合,帮每一个身体配上头部,并贴在白纸上。最后可能发生棒球选手戴警察帽,大头小身体等情况,十分有趣。
03小小杂货店
准备:想想看,家中是不是有些食品空罐或糖果、饼干的空盒子?利用这些空罐、空盒子,可以训练孩子的辨认能力,还可以建立他对交易和金钱的概念。
玩法:
1、将收集的食品、饼干的空盒整齐地排列在桌上或茶几上。
2、让孩子当顾客,从桌上选择他想买的东西,并从罐上的标签或图片,说出该项食品的名称(例如:牛奶、饼干等)。
3、引导孩子进一步说出这个食品的种类(是饮料?是水果?)以及味道(是酸?是甜)或颜色等。
4、等孩子了解各种物品后,让他充当老板,你来当客人,请他取出你所要的食品,并正确地说出名称。
大一点的孩子,您不妨试着让他们使用一些硬币进行交易游戏,他们会很高兴喔!
04吹纸船
目标:扩大孩子的肺活量,使深呼吸加长。
准备:纸船两只
玩法:找一个大一点的盆,最好是浴缸,放好水,将纸船放在一端,“1——2——3”鼓足力气吹船,看谁吹得远,谁就是胜者。妈妈要适当地“让”着点孩子,连玩3次就要休息一会儿。
05倒蹬自行车
目标:练习腰部和腿部力量,培养孩子动作的协调性。
玩法:
让家长和孩子躺在床的两头,抬起腿让双方脚心相贴,然后一前一后地蹬腿,像骑自行车一样。一边蹬一边念儿歌:“丁零零,丁零零,骑着车儿上北京。北京有个天安门,天安门上挂红灯。红灯亮,照四方,大家心里暖洋洋。”
06新鲜的空气真好
目标:萌发保护环境意识。
玩法:
家长对孩子说:“咱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让孩子憋住一会,问孩子:“有什么感觉?”(憋的慌,闷闷的。)引导孩子知道人类需要空气才能生存。
让孩子把家中的某一植物罩上塑料袋,观察植物慢慢枯萎的过程,让孩子懂得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空气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带孩子到户外感受不同的空气。在交通繁忙的马路边呼吸空气,再到树木繁茂的公园或绿地去呼吸,让孩子说一说,哪的空气好?
告诉孩子污浊的空气会危害人的生命,会得很多病。要保护环境,爱护绿地和树木。
07神探亨特
准备:约10种幼儿喜爱的东西(如水果、糖果、巧克力、小玩具等等)
玩法:
妈妈把10种小东西放在桌子上,用一分钟时间让幼儿记住桌子上的所有东西,然后把幼儿的眼睛蒙上,这时,妈妈把桌上的小东西偷偷拿掉一个,藏起来。然后让小孩睁开眼睛,让小孩细看,桌子上什么东西没有了。猜对的话,就可得到这种东西作为奖品。
08美丽的纸碟
目标:
1、练习绘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培养幼儿的耐性。
准备:快餐纸碟3只,水彩笔一盒
玩法:
1、家长与幼儿商量在快餐纸碟上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并涂上颜色;
2、画完后,用包装带系着纸碟,吊在房间内作装饰物。
09小水滴搬家
目标:
1、训练幼儿的手指肌肉发展。
2、培养幼儿的耐心与注意力。
准备:同样大小的透明杯子两个、海棉一小块。
玩法:
1、装满一杯水。
2、把海棉放进杯中吸水。
3、把海棉吸的水挤到空杯子里,如此反复多次。
10亲子信箱
目标: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准备:用纸箱装饰成一个信箱
玩法:和孩子一起把纸箱装饰成一个信箱,孩子可以自己做信封、邮票,“画”一封信,投到信箱里,寄给妈妈,妈妈收到信,如果看不懂,可请孩子解释,然后也“画”一封信回给孩子,如此一来一往,可以促进亲子交流,并享受“画”信、读信的趣味。当孩子有良好表现时,妈妈不妨准备一份小礼物,放在信箱里,给孩子一个意外的惊喜。
11耳听四方
目标:训练幼儿的听觉
准备:大小不同的容器数个
玩法:
1、①将大小不同的容器放在屋檐下,让幼儿听听雨滴进不同容器所发出来的声音。
②比一比哪个容器最先装满水。
2、让幼儿闭起眼睛听一听,雨下在地上,窗上、屋檐上、树叶上……的声音,猜猜是下大雨,还是下小雨。
12赶小猪
目的:练习滚球动作,培养孩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玩法:妈妈发出口令,爸爸和孩子手拿羽毛球拍推赶“小猪”(皮球)向前跑,跑到事先指定的地方。谁先到达指定的地方就算谁胜,但不能击球奔跑。
13沉与浮
目的: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引起孩子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玩法:给孩子准备布条、纸片、棉花、小瓶等物品和一盆清水,让孩子将物品一一放到盆里,启发孩子观察哪些物品沉入水底,哪些物品浮在水面,哪些物品吸水后下沉。
14盖瓶盖
目的:培养孩子数的概念,锻炼孩子的排序、归类能力,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
玩法:妈妈找几个大小不同带瓶盖的瓶子,先教孩子把瓶按大小顺序排好,并教孩子学习数数,然后教孩子轻轻拧开瓶盖,放在另一边,再让孩子从混在一起的瓶盖中挑出与各个瓶口大小相宜的瓶盖,再一一对应地盖上。
15找邻居
目的:帮助孩子认识相邻数。
玩法:爸爸拿出扑克牌1~10,任意取出其中的一张,如取出“5”,问:“宝宝,找找看,‘5’的邻居在哪里?”孩子找出“4”和“6”,答:“爸爸爸爸告诉你,‘5’的邻居在这里。”游戏可反复进行。
16机灵的双脚
目标:练习脚底拖物走,脚尖踢物,发展腿部力量和控制能力。
准备:地上划三条线,间距为150厘米。每个家庭4只小沙包,分散放在第一条线上。
方法:
1、父(母)亲站在第一条线上,孩子站在第二条线上。
2、游戏开始,父(母)亲用脚底拖一只小沙包走到第二条线上,将小沙包给孩子,孩子脚尖用力将小沙包踢过第三条线,然后父(母)亲立即跑到第一条线上,拖第二只沙包到第二条线,孩子再将小沙包踢过第三条线,如此反复进行,直至4只小沙包全部踢过第三条线。
3、父(母)亲与孩子一起数数踢过第三条线的小沙包有几只,如有未踢过线的,鼓励孩子再踢一次,将沙包踢过线。
建议:
1、游戏延伸:第一次父(母)亲拖沙包,孩子踢沙包。第二次,孩子拖沙包,父(母)亲踢沙包。第三次,第一只沙包,父(母)亲拖,孩子踢;第二只沙包孩子拖,父(母)亲踢,交替进行。
2、在家园亲子活动时可以同时由几个家庭游戏,进行比赛。
17变一变,想一想
目的: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初步掌握长度守恒和数量守恒的概念。
玩法:妈妈和孩子分别把10粒钮扣一个对一个地排成两排。当孩子确认两排扣子一样多后,妈妈再把其中一排扣子分成2个一组,其余3个另一组,问孩子:“两排扣子现在还一样多吗?”妈妈再将两支一样长的铅笔平行排列,两端对齐后,让孩子看看两支铅笔是否一样长,当孩子确认一样长时,再把铅笔分开不对齐,问孩子:“现在还一样长吗?”
18踏水车
目的:培养孩子动作的协调性。
玩法:爸爸和孩子面对面坐好,两人手心和脚心分别相对,先推左手,蹬右脚;然后推右手,蹬左脚,同时,收回左手和右脚。这样有节奏地推蹬,就成了“踏水车”。
19跳格子
目的:练习单脚跳、双脚跳,并提高孩子对单数、双数的认识。
玩法:爸爸事先在地上画好一些格子并填上数字,然后与孩子一起单脚连续跳,看谁先跳完。还可以变换成单数单脚跳,双数双脚跳,看谁跳得又快又对。
20小水枪
材料:卷筒卫生纸、透明胶带、塑料饮料瓶各1个,图画纸、彩色笔若干。
制作:
1、让孩子用彩色笔在图画纸上画几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剪下。
2、把卫生纸撕下,叠两折,成长条,把小动物图形用胶带粘贴在卫生纸上;再把它们用胶带粘挂在细绳上,或者直接粘在浴室的墙砖上,这就是靶。
3、在塑料饮料瓶的瓶盖上用烧热的针扎一两个小孔,在瓶子里灌满水,再盖紧,这就是小水枪啦!
玩法:
1、用力挤捏瓶子,让水喷射到卫生纸上,使它湿透、断裂,小动物就被水枪打下来了。谁的小水枪喷射得又快又准,谁就赢了。
2、再做一把水枪,和孩子大打一场水仗!
21抓住它
目的:训练孩子动作反应的敏捷性。
准备:筷子若干。
玩法:
妈妈站在一边,用手竖着抓住一支筷子。爸爸与孩子站在的另一边,爸爸说“开始”,孩子向妈妈跑去,在妈妈面前站定。妈妈酌情松手放筷子。孩子在筷子下落时及时抓住,然后转身将抓住的筷子送到爸爸手中。
建议:可根据孩子的体力,调整孩子与筷子之间的距离。
22倒蹬自行车
目标:
练习腰部和腿部力量,培养孩子动作的协调性。
玩法:
家长和孩子躺在床的两头,抬起腿让双方脚心相贴,然后一前一后地蹬腿,像骑自行车一样,一边蹬一边念儿歌:“丁零零,丁零零,骑着车儿上北京。北京有个天安门,天安门上挂红灯。红灯亮,照四方,大家心里暖洋洋。”
23找家
准备:
动物、植物、交通工具、食品等的图画卡片各两张,纸盒一个,小椅子一把。
玩法:
1、用积木按类别分别搭个家,在每家门前挂一个标志该类别的文字门牌。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
2、把各种图卡全部装进盒子里,盖好盒盖,事先看见不让孩子。
3、游戏开始,妈妈很神秘地说:“我这盒子里来了许多小客人,他们要回家了,请你开车把他们一个个送回家吧!”
4、让孩子用手到盒子里摸图卡,先要说出摸到的图片名称,如狐狸。然后再坐在小椅子上当车,送狐狸回家。直到全部送完。
5、如有送错的,最后一起纠正。
获得经验
掌握表示“类”概念的高级词汇。
提示
每次玩时,图片以6-10张为宜。也可增加游戏难度,和走迷宫一起玩,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玩的兴趣。
24嗅觉大师
玩法:
1、给孩子一些空的瓶子或罐子。
2、帮助孩子收集一些有特殊味道的东西(如:香料调味品、洋葱、蒜、橘子皮、柠檬皮、香水、洗发精等),放进瓶子里,盖上盖子。
3、在盖子上刺几个小洞,以便能闻到味道(如果没有盖子,可在瓶口上覆上一张纸,用橡皮筋圈紧,然后在纸上刺洞)。
4、让孩子闻闻看,鼓励他试着说出“那是什么味道?像什么?……”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感官知觉、提高词汇的表达能力。
25分果果
目标:理解“一半”的意思,发展幼儿比较和判断能力。
时间:约10分钟。
准备:2个苹果或其他水果、小刀。
方法:1、家长将1个苹果切成两半,让幼儿拿出半个苹果。
2、请幼儿分苹果给家人,并引导幼儿说出数量。
3、和幼儿共同品尝。
2、分食物前,成人应提醒幼儿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6抢椅子
目的: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增添家庭的欢乐气氛。
玩法:把椅子(比人数少一)背靠背围成圈放好,参赛者围着椅子朝一个方向跑。音乐一停,参赛者立即抢椅子坐下,抢不到椅子的人算输,然后搬一把椅子下去,游戏重新开始,坚持到最后的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