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随笔5则(可爱的小蜗牛)
发布时间:2020-07-29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教师教育随笔记录 可爱的幼儿园教案1、可爱的小蜗牛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几只蜗牛,便带到了幼儿园,孩子们争着好奇的眼睛挤在一起看,只见陀螺状的小蜗牛一动不动的在那,孩子们问:“老师,它怎么不出来?”“老师,它是不是死掉了?”我说:“你们不要吵,静静的等,它就会出来了。”孩子们都很乖的静静的等着,一会儿,只见蜗牛动了一下,慢慢的,软软的身体开始从壳里钻出来,两个小触手不住的转来转去,探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仿佛像个刚来的娃娃,害羞的偷偷瞄着,认着周围的孩子们。
蜗牛可爱的模样引的孩子们一阵阵喝彩声,孟一小朋友忍不住伸出小手指摸了一下,小蜗牛立马缩紧了壳里,孩子们一阵埋怨,孟一低下了头。我说:“没事,一会儿还会出来的。”果然,一会儿蜗牛又出来了,孩子们又开心的笑了。
我看孩子们这么喜欢小蜗牛,便借此机会引导幼儿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特点和它的生活习性。通过引导,孩子们知道了蜗牛头上触角最顶端是它的眼睛,身体很软,有粘液,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很多幼儿都吃过,都喜欢吃。
孩子们了解了蜗牛以后我们便开展了“有趣的小蜗牛”美术活动。鼓励幼儿们在造型基本准确的基础上自由的组织画面并涂色,孩子们画的很开心,我启发幼儿在从不同角度上打开思路,展开想象画,有的幼儿表现着蜗牛妈妈背着蜗牛宝宝的情景,特别可爱。
孩子们的画就是这样妙趣横生,他们的思维也是那么的活跃,但愿他们活泼的天性无边无际的想象,在五彩的笔下自由的舒展和延伸,不会被我们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住。
2、欢乐时光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们在幼儿园每天都要午睡,这使他们能劳逸结合,快乐成长。可是,大多幼儿都不喜欢午睡,入睡难、爱说话,影响了午睡的质量,起床后又会无精打采,对于这些现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效果很好。
午饭散步后,幼儿都兴冲冲的来到寝室,迅速的收拾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互相议论着:“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什么呢?”然后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说:“今天讲古力多的故事。”很快,开始了我们的睡前故事环节,孩子们静静的听着,躺在床上都很安静,故事讲完,孩子们的情绪平定下来,满足的睡着了,有的孩子浅浅的笑容还没散去便甜甜的进入梦乡。
午睡起床的时候,孩子们都慢悠悠、无精打采,整理床铺都很拖拉,很多孩子醒后不想动,坐在那里发呆。为了让孩子们能轻松愉快的起床并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我在他们起床前放一段轻柔而欢快的音乐
,把孩子们从睡梦中唤醒,孩子们在轻松的活动中醒来,整理床铺,这样他们便很快就精神饱满,愉快的投入到下午的活动中去,效果非常好,上课的效侓也高了。
孩子们的可塑性很高,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3、我们应该关心他
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助他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尤其是对于自理能力特别差的孩子更要多帮助,这点我班孩子做的非常棒。
我班宋济云小朋友,在出生时不幸挤到脑袋,发育比同龄的孩子慢,在班里收到特别的照顾,我们常跟孩子们说要多帮助他,老师对他也格外照顾。开始,我们担心其他孩子会欺负他,但慢慢的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他都特别照顾。一天中午吃饭,永慧小朋友突然对我说:“老师,我帮他把馒头泡在汤里了,他很爱吃!”我一惊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小班随笔:可爱的“牛皮糖”
丁丁是我班一位可爱的男孩子,我们戏称他“牛皮糖”。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细细说来。早上来园:一走进教室,丁丁就冲过来,抱住我的腿:“黄老师早!”我也抱了抱他,然后想让他放开我,让他去看看区域游戏的内容,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区玩,可是他说:“我就要抱着你,我喜欢抱着你,我不要玩游戏。”我带他走到游戏的边上,他还是紧紧地抱着不松手,直到我和他说:“如果你能把这个画好,等一会我给你一个小贴纸。”他才不舍地放开去画画了。过了一会儿,丁丁把画好的画拿过来给我看:“黄老师,我画好了,看我画的好不好?”我一边表扬他,一边给他的小手上贴了一个小贴纸,他用另一只小手又压了压,护住了小贴纸的地方,生怕小贴纸掉了。
大型玩具:别的孩子都在开心地玩滑滑梯,荡秋千,丁丁靠在我的边上,手拉着我的衣服,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我问他:“你看,其他小朋友玩得那么开心,你一直跟着我,不去自己玩,多没劲啊!你也去玩一会吧!”他说:“我就喜欢跟着你,我就喜欢黄老师,我不要玩。”我带着他走到滑滑梯边:“你看,滑滑梯多好玩,你滑下来,老师看着你,好吗?”他一边说:“你在下面看着我啊。”一边自己走了上去,从滑滑梯上滑下来,看到他滑下来的时候笑得那么开心,我也笑了:“是不是很好玩?要不要再来玩?”于是,他玩了一次又一次。
在教室里休息的时候:丁丁看见我坐在椅子上,他的小脚马上跨上来,坐到我的腿上,小脸紧紧地靠着我的脸,在我的脸上摩挲,两只小手抱着我的脖子:“我喜欢你,这个幼儿园我最喜欢黄老师了!”听着他的话语,我也紧紧地抱着他,和他开起玩笑来:“那你做老师的儿子,今天跟我回家吧?”他马上又急了:“不要了不要了,我爸爸妈妈要着急的。”
下午起床之后:刘老师当班,我正在备课。丁丁又走过来:“黄老师,下午怎么不是你当班?我喜欢你当班,我要跟着你。”我说:“黄老师上了半天,累了,要休息一会。下午,刘老师当班,你就要跟着刘老师,知道吗?”他还是呆在我的边上,靠在我的椅子上,看我做事情。我和他说了好久,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离园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正在陆陆续续地接孩子,丁丁的爸爸一直是比较晚的一个。等了一会,丁丁就从队伍里走出来,跑到我的边上,又抱住了我的腿:“我爸爸怎么还不来?”我拍拍他:“别着急,你爸爸一会就来。你去排好队吧!”丁丁扭了几下,不愿意离去,还是抱着我的腿:“我就站在黄老师的边上,我就和你在一起。”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觉得丁丁这个“牛皮糖”虽然很黏,但很可爱呢!不过我也相信,丁丁一定会越来越棒的,他也会慢慢地成长为一个不黏人的小可爱的。加油!宝贝!
随笔三则 可爱的孩子
郝桂屾小孩子初到一个陌生地方的他,对一切都感到新奇,每看到一样东西,或是看到一些人都会寻根问底,想把一切都弄个明白。来自都市的晨晨,学着家里的人说方言,跟着小朋友们一起做调皮的怪相……可爱的他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
大朋友
刚到我家那会儿,他喜欢跟大哥哥一起玩。他们之间年龄差距很大,我担心他们不会打成一片。可后来却发现他很会与哥哥交流。每天下班回家,我为全家准备饭菜而忙碌,顾不上与他游戏玩耍,这时他会去找出自己的玩具,搬一小凳坐在那里边唱边玩,等着哥哥放学。听到脚步声,他会立即放下手中的东西,先跑到我的身边,显得特别兴奋:“哥哥回来了!”然后快速跑到门边捡起地上的拖鞋,等待哥哥进屋。
儿子上初中也正是调皮的年龄,有几次我在家里批评他也被晨晨学得淋漓尽致。我给小家伙买了他最喜欢的“奥特曼”玩具,儿子回来后逗他,假装要抢。他把玩具藏到身后,大声吼到:“哥哥不听话,不是好孩子!今天晚上不要吃饭了!”
睡前故事
睡觉之前我没有跟孩子聊天的习惯,要求孩子到时间必须躺在床上,并且不准再有问题。小家伙来了之后,每天晚上都要我讲一个故事,否则,决不洗脚。我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老公,于是孩子每天晚上都要等老公回家。如果实在是困了也决不脱衣,沉重的眼皮一次次努力睁开,喃喃地问一句:“大姑夫回来了吗?”睡前听故事一直持续着。
第一天到幼儿园,正是小朋友们午休时间,走进休息室值班的老师跟他打招呼,他赶紧竖起右手的食指放到嘴边,然后朝老师笑了笑,小声说:“quite”。老师很不好意思地给他铺好了床:“好的,那你躺下睡吧。”
大姑老师
每天进了幼儿园,他对我的称谓立即改变。上幼儿园的第二天,老师带孩子们如厕,我从他们身边走过,个子最小的他首先向我打招呼:“老师好!”带队的老师听后觉得不可理解:“晨晨,你喊她什么?”“在家里她是大姑,在幼儿园她是老师。”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三岁的孩子,在父母眼里确实太小,可孩子毕竟是要长大的。现在有的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含到嘴里怕化了,托到手里怕冻坏。其实孩子是需要家长放手的,应该给孩子提供自己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去自由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要改名字的牛牛
名字风波
早晨,我在门口热情地迎接着孩子们。牛牛妈妈一脸焦急地走来了。
我好奇地问牛牛妈妈:“牛牛在哪儿呢?”
牛牛妈妈喘着气说:“唉,快气死我了,这孩子在拐弯那儿呢,怎么也不过来。”
顺着牛牛妈妈手指的方向,我在楼道拐弯处隐约看到了牛牛的身影。我和牛牛妈妈赶快来到了牛牛身边,牛牛撅着小嘴巴,很生气的样子。
“牛牛,怎么了?能和老师说说吗?”我蹲下身子,拉起牛牛的手,温和地说。
牛牛一句话也不说,低着头,满腹心事的样子。
牛牛妈妈着急地说:“麻烦老师把孩子带到班里吧,我上班要迟到了,牛牛要听话啊。”
牛牛听到这句话,突然大喊起来:“不,我就要改名字,我就要改名字。”
牛牛妈妈无奈地说:“老师,这孩子闹了好几天了,非要改名字。”
“牛牛能和老师说说吗?”
牛牛的情绪好像缓和了许多:“老师,我想把名字改成高峰。”
“嗯,这是为什么呢?”我也在心里狐疑起来。
“因为老师总表扬高峰,我如果也叫高峰,老师也能每天表扬我了。”
听完牛牛的话,我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高峰是班里表现出色的一名小朋友,他自理能力强,喜欢帮助小朋友,活动中乐意积极回答问题。我也无意中利用高峰的榜样力量来带动和影响其他小朋友,喜欢把高峰的名字挂在嘴边,却没料想这种被强化的“高峰效应”在牛牛的心中却形成了阴影,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赶紧拉起牛牛的手说:“好的,那以后老师就叫你高峰了啊。”牛牛赶紧使劲地点点头,拉着我的手高兴地进班了。
早餐后,孩子们有序地进入活动区开始了自选活动。牛牛来到了我身边,悄声问:“老师,我能帮您洗勺子吗?”我摸着他的头,也轻声回应:“可以的,高峰。”牛牛心满意足地来到水房认真地洗着勺子。“高峰,你可真棒。”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牛牛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进行分组游戏。我在吃力地搬运活动器械的箱子,牛牛又自告奋勇地说:“老师,我来帮您一起搬吧。”我很欣慰地点着头,再一次接受了牛牛的帮助。于是,牛牛用他的两只小手使劲地抓住箱子的底角,我们一起搬着箱子前进着。但因为步调不一致,用力不当,反而增加了前进的难度。不一会儿,牛牛的小脸上泛起了红晕,额头也开始冒起了小小的汗滴。
我对牛牛说:“咱们休息一下吧。”
牛牛用手背擦了擦汗,很有男子汉气概地说:“没关系,老师,我能坚持。”
看到坚强的牛牛,我的心中涌起了感动。终于到了目的地,牛牛也兴奋地帮我分发着材料。
我及时肯定着牛牛说:“高峰,谢谢你!你可是帮了我的大忙呦。”
牛牛把手一挥,说:“老师,不客气,我是好孩子嘛。”
说完,牛牛还做了个鬼脸说:“嘻嘻,我是高峰。”
旁边的孩子们听到了,不禁围到牛牛身边说:“牛牛,你是不是搞错了,你怎么是高峰呢?”
牛牛竖起了食指,放在嘴边说:“嘘,这可是我和老师的秘密呦。”
午餐前,我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说:“今天,户外活动时有热心的小朋友帮助老师搬运器械,分发材料,所以我要把小礼物奖励给他。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孩子们大声喊起来:“牛牛。”
我说:“对,现在请小朋友上场接受表扬。”牛牛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的面前,脸上焕发着神采。我摸着牛牛的头说:“牛牛今天的表现很棒,帮助老师和小朋友做了很多事情,老师奖励你一朵大红花。”我边说边把红花粘贴到牛牛的胸前。牛牛用小手把粘贴在胸前使劲地按着,生怕小红花的粘贴会掉下来。
我接着说:“牛牛表现优秀,也一样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对吗?”牛牛使劲地点着头。”如果班里有两个小朋友叫高峰,老师和小朋友就没办法分清了,这可怎么办呢?”牛牛挠了挠脑袋说:“老师,那我不改名字了,我还是叫牛牛吧。”牛牛一脸释然地说。看来牛牛已经不为名字的事情而纠结了。为了帮助幼儿了解名字奥秘,我还在班级中开展了主题活动《名字的故事》,使幼儿认可并欣赏自己的名字,感受到名字的独特性与美好内涵。
在我们成人看来,牛牛的想法显得单纯而幼稚,但也显露出孩子的内心需求与真实想法——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认同、被赞赏,这也是他试图模仿优秀同伴要改名字的真实想法。这个事件中,我满足了幼儿的内心想法,适时地表扬了他追求“自我表现”的做法,在幼儿“向往优秀”的事件中向前推动他、激励他、赞赏他,使他感受成功的喜悦,陪伴他完成自我认知的过程。我想,作为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心理情绪,重视幼儿内心的渴望、感受、体验,树立榜样时要面向全体幼儿,接纳幼儿的个体差异,擅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使每位幼儿都享受成功的自豪与成长的喜悦。
幼儿园教师随笔3则(亲子的欢乐)
亲子教育是父母与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长,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增进孩子与家长间的感情,对孩子是一种很好的帮助。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亲子活动,不论跟父母干的是什么,他们都很快乐,有次,亲子活动跟家长跳绳,场地上笑声不断,家长、孩子都是那么的开心,有的双人跳,有的单人跳,有的孩子带着大人跳,家长也趁机过了把瘾,仿若回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时光。
跟孩子们跳绳听着简单,实际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体力、耐力,还有父母与孩子间的默契与节拍。有很多家长与孩子节拍不对而一直跳不起来,这让家长从中也感受到了难度,需要慢慢练习。
孩子成长并不需要太多东西,只要家长能一路陪伴,便是最好的教育。
2、六一如何度过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到来,孩子们期盼的节日。在这一天,最幸福、快乐的是他们,但是,六一该如何过的更有意义呢?
孩子们喜欢玩,为了让他们开心,家长都会陪孩子出去玩,吃好吃的、买新衣服、逛公园、旅游,各种孩子喜欢的事。但是,有时候,六一最忙的也是他们,各种六一文艺汇演,孩子们从很久便开始练习、排练,就为了六一在舞台上展示自己。事实是,孩子们并不是那么乐意演出,他们想的只是好好玩,演出也是给他人看的,六一就该让他们尽情的玩,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为了应付而强加给他们的东西。
3、努力的小男孩
牟炳旭小朋友在我们班是个不善言辞的男孩,他吐字有点不清,所以有点内向,但是,他却是个非常努力的小家伙。
炳旭小朋友从小比同龄人发育晚,站的晚,走路晚,家里又特别宠爱,导致他不如其他孩子自理,但是,他却韧劲十足。在班里,他是最忙的,做事总是急匆匆,生怕自己比别人慢。最近孩子们跳绳,他学的比别人慢,还没学会,非常着急,每次跳的都满头大汗,双脚使劲往上跳,身子拱起来,跳的那个吃力,全身的力气都用上了,汗水直流,让他歇会却不停,自己继续跳,虽然他还没学会,但是我们相信,他总有一天会学会,努力的孩子让人尊重。
幼儿园观察随笔:可爱的宝宝
今天我们的晨间活动是玩踩高跷,小朋友们兴致勃勃的来到塑胶场上,拿起高跷一展自己高超技艺,有的小朋友走的非常好,稳稳当当的走了很长一段,有的小朋友由原来的踩不上去,现在也能走上几步,在走走停停中玩的很起劲。
顺顺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胖嘟嘟的脸蛋儿,胖嘟嘟的身体,他也拿着自己的高跷玩着,样子显得更加的可爱。我在一旁看着他玩,他呢,摆弄着走了起来,可没走几部就摔倒了。这次他快速的站起来,我正想过去问他,就听到他说,“哎呀,衣服都弄脏了,我不玩了。”说着丢下走掉了。
记得上次玩高跷后,请小朋友把自己的高跷上的绳子绕起来,他却说:这个我从小到大都不会做。我听了之后笑出声来,并对他说:“你很小的时候也不会自己吃饭,现在呢,不但会自己吃,还会自己收拾,所以有些都是自己练出来的,你说对吗?”他听了后说:“对,是我自己练出来的。”也非常赞同的样子。
今天为了自己的新衣丢掉了高跷,让我看到他那可爱的样子,也不难看出他身上有那么点懒惰。希望自己对他有那么点小小帮助,使这点慢慢改进吧。
教育随笔: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上帝给了我一个任务,叫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偶然间,阅读了台湾作家张文亮先生的隽永小文《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首小诗情趣盎然,字里行间蕴含的哲理深深震撼了我……
这些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孩子们不正是一只只刚起步的小蜗牛吗?他们已经尽力地往前爬,可上课时的不安分,课间活动的小吵小闹,不良的学习习惯却因为达不到我的高要求而被责备,苦口婆心地教育,努力地纠正,每每这个时候孩子们都用或抱歉或委屈的眼神看着我。想想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是该放慢脚步等等这些小蜗牛们!
于是,我开始了牵着“蜗牛”散步的旅程:课堂上,放慢教学的进度,不再因为孩子一时的不懂而大声训斥,而是用眼神鼓励他们,温柔地与他们对话,孩子们上课时变得积极举手发言;绘本阅读课上,不再生气孩子们因为偷偷交流书上的内容而发出的声音,而是让他们大声地把自己读到有趣的内容分享给同学,从他们认真的脸上,我感受到了他们收获知识的欣喜,听到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课间活动时,不再因为孩子们在操场上追逐尖叫而心烦,我放慢了自己的脚步,索性走进孩子的世界,与他们一起跳绳,做游戏……
慢慢地,我爱上了这群天真的小“蜗牛”们,节日里她们会送来亲手制作了几个小时的贺卡;生病时他们会轻声地问候;一次,弯腰拿东西,由于太过用力,桌上的不锈钢水杯不偏不倚地砸到我头上,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着急地喊道:“老师,您没事吧?”那着急的一张张小脸让人感动不已。教学生涯因为有了他们的欢声笑语变得多姿多彩,我开始期待每一天与他们见面的时刻。虽然还是会有生气和失去耐心的时候,但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所展示的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切,让我不再厌烦,这一路的“散步”之旅让我学会了付出,学会了欣赏,学会了体谅,更学会了等待与心平气和。我收获了另一番景象:满园春色使人宜,鸟语花香令人醉。
杨振宁博士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春天,每一朵鲜花都有开放的理由,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学生就像那满含生命的种子一样埋在地里,他们极力地想寻找光明,怯生生吐出芽,伸出绿叶。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不停地催促:“快点,快点,再快点......”催促磨去了我们的耐心,磨去了等待的从容。蓦然回首,才发觉多少“蜗牛”在我们的催促声中放弃了……
如今看来,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这些小蜗牛的眼光是率真的,视角是独特的,我们又何妨放慢脚步,让“蜗牛”们一步一步往上爬,因为他们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阳光雨露以及美丽的花园,才能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总有一天小蜗牛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感谢上帝派来的这些“小蜗牛”,让我们有了“闻花香、听鸟语虫鸣、观夜空星斗”的机会。
小班教育随笔:可爱的孩子
小班教育随笔:可爱的孩子
这学期小班又多了很多新来的孩子,当我与这群孩子接触两周下来后,我真心地觉得——这帮小班的孩子真可爱!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的孩子排队走到外面就自己去玩了;有的孩子会爬椅子、桌子甚至是床;有的孩子经常玩水;有的孩子要抢玩具;有的孩子吃饭把脚翘到椅子上,身子转来转去;有的孩子比较强势,会打人;有的......但我们班的孩子也很聪明,早上来的时候,都会自己好好排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多数孩子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看不到老师会询问老师的去处;上课的时候参与性比较强;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及排队位置;多数孩子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子。每天一上班,一看到这群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的教养工作当中。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常规逐渐稳定后,孩子们的表现会越来越好,他们也会越来越可爱!真的很庆幸,我是一名幼儿园小班的老师!
小班随笔:可爱的小妹妹
这学期我班来了一个小妹妹,本以为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她第一天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抱着爸妈哭闹个不停,没想到她一哭也没哭。爸妈走的时候,她只是轻轻地挥着小手。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小妹妹真能干,只一天的功夫就记住了自己的杯子、椅子、抽屉、小床等。班内的小朋友也非常热烈地欢迎小妹妹的到来,还经常帮助小妹妹。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小妹妹不怎么爱笑,也不是很合群,经常一个人坐在小椅子上。有一天,张老师来看我班的小妹妹,看到她后就说她长得真像动画片里的一个小孩,被她这么一说我到想起来了,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叫《天线宝宝》。小妹妹真像《天线宝宝》里的小波,因为今天小妹妹正好也穿了一件红色的棉大衣,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真是越看越像。于是我问小妹妹:“诗琦,你看过动画片《天线宝宝》吗?”“看过”“你喜欢小波吗?”“喜欢”“你觉得你像小波吗?”“像的”“那以后老师跟你说话的时候叫你小波好吗?”“好的”,从这次谈话以后,我每次叫小妹妹“小波”时,她总会开心地笑,真是一个可爱"小波”。愿“小波”永远洋溢着快乐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