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0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石头》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8-06 幼儿园美术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2020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石头》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知道石头的种类及功能。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画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

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www.yJS21.COm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什么?

3、他们的样子是一样的吗?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可以和同伴一起商量,一起合作。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幼儿百科: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石头来生火。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

关于“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石头》及教学反思”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石头》含反思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因此,老师们都会选择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幼儿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石头》含反思”,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石头》含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石头》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学习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美术《石头》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知道石头的种类及功能。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画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

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什么?

3、他们的样子是一样的吗?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可以和同伴一起商量,一起合作。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小百科: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石头来生火。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

2020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2020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学用多种颜色晕染的方法添画水墨画背景。

2、感受水墨颜色晕染的美,喜欢水墨绘画。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水桶、毛笔、宣纸、调色盆、调色盒、墨汁、水墨颜料、范例画。

活动过程:

一、可爱的猫头鹰

1、认识猫头鹰,讨论猫头鹰的特征及其本领。

(1)这是什么小动物?

(2)你怎么知道这是猫头鹰?它有什么特征?

(3)谁能为我们大家介绍下猫头鹰有什么本领?

2、总结大家讨论中的猫头鹰的特征和本领。

二、夜晚的猫头鹰

1、观察讨论范例画中的内容,重点解读背景的颜色晕染方法。

(1)(出示范例画)画中有几只猫头鹰,它们一样吗?

(2)画中的背景是怎样的?有些什么颜色?怎样来画出这样的背景呢?

2、教师示范,让幼儿认识、学习用毛笔晕染的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猫头鹰的画展

1、作品展示

(1)说说你用了哪些颜色来晕染背景?

(2)你在画中画了几只猫头鹰?它们在干什么?

活动反思:

捕鼠能手猫头鹰是幼儿喜爱的一种动物。它大头圆面,两只圆溜溜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花纹清晰的羽毛,特征明显,用绘画的形式容易表现,能使幼儿得到成功的体验和美的享受。这一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而且能进一步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为了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导入部分我采用了猜谜的形式展开的。“远看像只猫,近看像只鸟,夜晚捉田鼠,白天睡大觉”,从中来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我还给孩子们讲了猫头鹰的许多有趣故事。因为有了前半部分的认识和感知,所以孩子们的作品生动、有趣,有猫头鹰躲在树上等待田鼠出洞,有猫头鹰在夜间捉田鼠、与蛇搏斗等。

在长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点,在幼儿作画前一定要讲细、讲透,并且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孩子们才有啥画,画地生动、画地大气。美术课,我认为不一定要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孩子们作画上,只有理解了、认识了,画面才丰富、生动、有趣,我们应该打破以往的思想观念,即,两头短中间长的模式,因为我们的美术目标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作画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不是要求孩子们如何如何画的像,所以每次活动我们应该根据情况而定,把时间的倾重点放在那里。

幼儿百科:猫头鹰只在晚上活动,它在怎样在黑漆漆的晚上看清东西的呢?猫头鹰可以把头扭到背上,它是怎样做到的呢?猫头鹰没有牙齿,它是怎么吃东西的呢?“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石头》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石头》”。让幼儿大胆推理和想象,对不同职业的专长引起兴趣,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目标:

(1)对不同职业的专长引起兴趣。

(2)大胆推理和想象。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大石头》图画书,教学课件(PPT)、汉字“大石头”、装扮成大石头的饮水桶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发悬念

①出示第2~3面

一这是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忽然,有一块又大叉圆的东西轰隆隆地朝田鼠村庄滚了过来。哐当!这会是什么呢?

一原来是块大石头(出示汉字)。这块大石头的到来,让原本平静的田鼠村庄再也不能平静。

②出示第4~5面

一第二天一大早,田鼠们都被吓了一跳,原来大石头躺进了准备造游泳池的大洞里。这可怎么办?

(2)情景体验:我来搬石头

一你觉得该请谁来搬这块石头?为什么?

一这就是那块大石头,怎么才能把它搬走?你们有好办法吗?请来试一试。

一出示装扮成大石头的饮水桶,幼儿个别或合作进行尝试。

小结:团结合作一起干,事情就能干得好。

(3)推理故事情节

①出示第6、8、10、12、14面

一大力士、科学家、矿工、魔术师、发明家他们都很神气地来了,你认为谁最有可能搬走这块大石头?为什么?

一他们想了什么办法准备搬走大石头?他们做了什么动作?你来学一学。

一除了他们,田鼠村里还会有哪些有特殊本领的人?(交流分享各种职业人的特点)

②出示第7、9、11、13、15面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结合故事情节逐一出示。(可以不按绘本图片顺序)

一他们是怎么搬大石头的?一起来帮忙,学学“嘿哟、嘿哟”喊号子。

一他们成功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讨论图片上田鼠们前后不同的表情)

③出示第16~17面

一这么多有特殊本领的田鼠都没有获得成功,怎么办?你想到什么好办法没有?看看田鼠村庄里究竟还有谁能想到好办法?

一田鼠宝宝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

④出示第18~19面

一田鼠宝宝想到了什么好办法?他对大家说了些什么呢?

一你认为这一回田鼠宝宝的办法会不会获得成功?为什么?

⑧出示第20~25面

一大石头搬走了没有?田鼠们在干什么?

一当大家发现一起搬起来的不是大石头,而是大面包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一个人做不了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

《大石头》的故事讲完了,田鼠们一起搬走了“大石头”,享受着大面包的美味。

活动延伸:

一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哪些事情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呢?(可以指导幼儿做些记录)

活动反思:

故事围绕搬走大石头的问题,出现了很多有特殊本领的人。孩子在猜测推理、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不同职业的特别专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即便拥有特殊的本领,如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仍然不能搬走大石头,从而凸显了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幼儿百科: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

幼儿园大班教案《胖石头》及教学反思


大班教案《胖石头》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主人公胖胖对角色扮演活动的认真与投入,知道在生活中,无论是主角、配角,认真努力地表现都值得肯定,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胖石头》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在生活中,无论是主角、配角,认真努力地表现都值得肯定。

2.感受主人公胖胖对角色扮演活动的认真与投入。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图画书、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1.导入

(1)师:我们都听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里边有谁?

幼1:有白雪公主。

幼2:有王子。

幼3:王后。

师:能不能说得清楚、完整一点呢?

幼4:故事里有一个巫婆。

幼5:故事中有七个小矮人。

师:哦,有七个小矮人,讲得真清楚!

评析:教师能关注幼儿的回答,有培养幼儿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敏感性。当幼儿都以单字句回答时,教师能即时提醒幼儿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当幼儿表达很清楚时,教师就给予明确具体的正向评价,对其他幼儿来说就是如何表达的一种引导。

(2)师:如果让你表演故事,你想演哪个角色?

幼1:我想演王子。

师:为什么?

幼1:因为王子长得很帅!

幼2:我想演白雪公主,因为她很漂亮。

(3)师:哦,王子和白雪公主都是主角。有一个幼儿园,今天晚上要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有个胖胖,你们猜他演了什么角色?

幼:王子;小矮人……师:他到底演了什么角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

评析:导入环节直接从幼儿非常熟悉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中的角色切入,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演的角色,自然地引出了“胖胖会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为下面的故事欣赏留下了一个悬念。

2.倾听、理解故事,感受主人公胖胖对角色的认真与投入。

(1)教师讲述故事《胖石头》,讲到“当然演了!你们没有看见吗?”时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找找看,胖胖演的是谁?

幼1:白雪公主。

幼2:是白雪公主靠的那块大石头。

幼3:白雪公主。

师:刚才故事里说:“胖胖的爸爸和妈妈看到公主出来了,不是胖胖演的……”胖胖到底演的是谁?

幼:哦,是大石头。

评析:教师的引导很有艺术性。因为画面上胖胖演的大石头必须仔细看才能发现,所以有两个幼儿都说胖胖演的是白雪公主。这时,教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引导幼儿听辨故事里的话,让他们知道胖胖演的不是大石头。教师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胖胖演的是大石头。这对培养幼儿的认真倾听和仔细观察习惯是很有帮助的。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师:扮演大石头容易吗?

幼1:不容易,因为不能动,也不能讲话。

幼2:不好演的,不能喘气,不能动,还要被白雪公主靠着,很不舒服的。

(3)幼儿体验扮演大石头的不容易。

师:表演一场戏要很长时间的,我们来扮大石头试一试。

幼儿模仿大石头一动也不动的样子。

师:谈谈你的感受。

幼1:胖胖要睡着了。

师:那么能睡吗?

幼1:不能睡,因为他是在演戏。

幼2:很累的。……评析:在这个环节,角色体验法用得非常巧妙,也很必要。正因为幼儿有了亲身的体验,所以,他们的语言表达更真实,更有利于他们感受胖胖的认真与投入。

(4)师:……胖胖虽然很累,但坚持下来了,大家都给胖胖鼓掌,为什么要给胖胖鼓掌呢?

幼1:因为胖胖他很坚强、很认真的。

幼2:胖胖表演时很专心的。

师:认真、专心都是很好的品质,我们要向胖胖学习哦。

幼3:胖胖能坚持。

师:能坚持做好一件事,真的很棒!

评析:“为什么要给胖胖鼓掌”是对前一个体验环节的深入。因为有了倾听故事和角色体验的经验,所以,幼儿对什么是“认真”、“专心”、“坚持”等有了直观的认识。教师能即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提炼和反馈,教育引导渗透得非常自然,没有一点生硬感。

3.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教师结合图片讲述)。

4.给故事取名字。

师:……我们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吧。

幼1:我取“胖石头”。

幼2:很棒。

师:表扬谁呢?

幼3:胖胖很棒。

师:这个名字也可以,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名字。(一起读书名“胖石头”)5.联系幼儿生活。

师:小朋友在平时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要向胖胖学习?

幼1:游戏时要遵守规则。

幼2:要勇敢。……师:我要表扬我们这些小朋友。别人在回答问题的时都能认真地听。回答问题的孩子是主角,其他小朋友就是配角,要认真听。

评析:在活动(特别是社会活动)结束前,教师往往都要联系幼儿的生活对幼儿进行“教育”,似乎缺了这个环节活动的教育意义就好像没有充分发挥。其实,在前面的一些环节中,这种“教育”已经渗透了,也不一定要再提。不过,教师对现场资源运用得非常好,当其他孩子在发言时,及时肯定认真倾听的孩子,把“主角和配角都很重要”的思想自然渗透。

课后反思

《胖石头》导入环节直接从幼儿非常熟悉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中的角色切入,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演的角色,自然地引出了“胖胖会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为下面的故事欣赏留下了一个悬念。教师的引导很有艺术性。因为画面上胖胖演的大石头必须仔细看才能发现,所以有两个幼儿都说胖胖演的是白雪公主。这时,教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引导幼儿听辨故事里的话,让他们知道胖胖演的不是大石头。教师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胖胖演的是大石头。这对培养幼儿的认真倾听和仔细观察习惯是很有帮助的。在这个环节,角色体验法用得非常巧妙,也很必要。正因为幼儿有了亲身的体验,所以,他们的语言表达更真实,更有利于他们感受胖胖的认真与投入。

幼儿百科: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石头来生火。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石头》含反思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因此,老师们都会选择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幼儿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石头》含反思”,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
    2022-07-22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2020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学用多种颜色晕染的方法添画水墨画背景。 2、感受水墨颜色晕染的美,喜欢水墨绘画。 3、...
    2020-07-0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石头》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石头》”。让幼儿大胆推理和想象,对不同职业的专长引起兴趣,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目标: (1)对不同职业的专长引起兴趣。 (2)...
    2020-06-1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胖石头》及教学反思 大班教案《胖石头》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主人公胖胖对角色扮演活动的认真与投入,知道在生活中,无论是主角、配角,认真努力地表现都值得肯定,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快...
    2021-04-05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石榴》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石榴》”。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儿歌结构,初步了解拟人手法,并尝试说出简单的拟人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围绕主题大胆地描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教师的引导...
    2020-06-12 阅读全文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因此,老师们都会选择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幼儿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石头》含反思”,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

2022-07-2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2020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猫头鹰》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学用多种颜色晕染的方法添画水墨画背景。 2、感受水墨颜色晕染的美,喜欢水墨绘画。 3、...

2020-07-03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石头》”。让幼儿大胆推理和想象,对不同职业的专长引起兴趣,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目标: (1)对不同职业的专长引起兴趣。 (2)...

2020-06-10 阅读全文

大班教案《胖石头》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主人公胖胖对角色扮演活动的认真与投入,知道在生活中,无论是主角、配角,认真努力地表现都值得肯定,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快...

2021-04-05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石榴》”。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儿歌结构,初步了解拟人手法,并尝试说出简单的拟人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围绕主题大胆地描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教师的引导...

2020-06-1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