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爱,滋润幼小心灵

发布时间:2020-08-13 教育笔记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的教育笔记 幼小衔接教育笔记

父爱,滋润幼小心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教育孩子是一样的,为人父母者首先要负起为人父母的责任。这个学期我们小六班来了个新朋友,名叫杨正西。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们发现西西任性执拗、喜欢自言自语,虽说上过一年半的幼儿园,但是没有一点纪律感。正西妈妈告诉我们:她是一个全职母亲,丈夫做生意很忙,很少与孩子在一起,从小西西都是跟妈妈的时间多,两岁后就上全托班了。现在,西西妈妈也觉得西西好像是年纪越大脾气越怪,说什么道理他都不爱听,只要他认为可以做的事就一定要做,不管是对是错,也不管别人的感受。西西妈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很想带西西去看看医生。听了西西妈妈的话,我觉得和我看到过的一篇文章非常相像:一个男孩子在太长的时间里失去太多的父爱,他不知道如何表达和排解幼小心灵中的这种不愉快的情感,于是他就选择与身边的成人对抗以及攻击小朋友等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我想:不光男孩,女孩同样也需要父爱。幼儿长期生活在没有父亲参与的家庭环境中,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男孩子仅仅在母亲的抚养下,性格会女性化而变得缺乏阳刚之气,或是变得暴躁易怒;即使是母亲抚养女儿,孩子的性格也很有可能走向极端。有些妈妈把希望寄托在幼儿园这,但实际上,父爱是无法替代的,幼儿园同样不能替代父亲这个角色。幼儿园里多数是女性,她们能给予孩子的是母亲那种温柔的爱和老师那种理智的爱,而父亲那种阳刚而厚重的爱,孩子是无法得到的。为了给孩子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为人父者谨记要尽到自己的责任。父爱,滋润幼小的心灵。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总是严父慈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父亲不单单是严厉的象征,也逐渐融进了亲情的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父亲既是他们的朋友又是值得尊敬的老师,有些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孩子的榜样、楷模。有很多成功人事在选择人生道路时都是经过父亲的教育、指点,从而奠定了自己所走的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时,父亲能给予他勇气和信心;当孩子犯下错误时,父亲也会以理智和宽容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与过失,鼓励身处困境的孩子,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当妈妈对孩子过分溺爱和迁就孩子的时候,父亲就应该充当教育的主角,采取严格乃至严厉的教育方式,最终使孩子接受到正确的、健全的教育;当孩子内向、胆小的时候,父亲会以男人的阳刚之气去感染孩子,带着孩子亲历山水,到大自然中去磨练孩子的性格,使孩子逐渐形成勇敢坚毅的品质;当孩子在郊游中走累了,父亲就会背起孩子,这时父亲宽厚的脊背是孩子最好的避风港;在人多拥挤的场所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新奇的世界却无法看到时,父亲就会把孩子放在肩膀上扛着他,这时孩子会感到父亲是那样的高大。就像有人说过:父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父亲是把健康与活力和阳刚之气带给家庭的人,男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始终和父亲一起,学习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男人;女孩子的健康发展同样需要父亲,尤其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方面,父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时间是最重要的,不同类型的父亲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事业型的父亲可以让孩子注意你如何全神贯注的看文件、读书,可以把你读的书讲给他听,他们将来总有一天也会去看;上班族的父亲,每天在下班回到家后抽出固定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等等;出差型的父亲可以把每次出差在外的所见所闻、当地的风土人情讲给孩子听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父母成长心灵才有能力爱孩子


只有父母的心灵成长了,才能有能力爱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

“假如你在往夏威夷的飞机上,你的心情非常愉悦……突然,机长告诉你,飞机发生了故障,将在5分钟后坠毁。你有5分钟时间给你的孩子找一个爸爸或妈妈,请你写下对孩子未来爸爸、妈妈的要求……”11日下午,在洛阳电视台演播大厅,伴随着伤感的音乐,轻轻的啜泣声在大厅里悄然响起。

短短5分钟,当每个人争分夺秒地写下对孩子未来爸爸、妈妈的要求后,突然顿悟——对别人的要求,又何尝不是自己应努力做到的。

这是杨伟林主讲的“心灵旅行”大型公益性亲子关系体验式课程的一幕。杨伟林,NGH国际注册催眠导师、心灵导师。家庭系统排列导师、中国亲子心灵旅行第一品牌创始人,在洛阳举行“心灵旅行”大型公益性亲子关系体验式课程。

激活潜能,学会亲子沟通技巧

“一根喝酸奶的软吸管能把一个硬硬的土豆给扎透吗?”当杨伟林手里拿着一个土豆、一根软管问大家时,大多数人摇了摇头。

“这就是人固有的心态或者说是对自身能量的不理解。”杨伟林轻弹手指,吸管毫不费力就扎破了土豆。

“其实,你只要激活内在的巨大潜能,你的亲子关系、工作和学习都不成问题。”接下来,杨伟林又给大家做了“身体旋转360度”、“食指会长长”两个小游戏,让大家惊奇地发现自己潜在的能量,发现潜意识所发挥的作用是如此之大。

杨伟林告诉大家: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亲子沟通技巧。

现实中,有些妈妈却用潜意识给孩子负面信息——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你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乖不乖,有没有听老师的话”,他的脑海里就会被打上一个烙印“我只要乖、听话就是好孩子”;当孩子学走路摔倒在地上,你马上惊叫“宝宝,你疼不疼”,他就会知道“哦,原来我摔倒了可以哭”;你接下来一句话是“别哭,给你糖吃”,他马上就被传递了一个信号“原来我一哭就会有糖吃”,下回他就会用哭闹当武器;如果你再跺一下地,说“都怪地板,弄疼了宝宝”,那么,他长大以后,就很可能成为不负责任的人……

教育孩子,你只需学会“哦”

“如果你还没学会如何教育孩子,那么你只学会‘哦’就行了。”他给大家描绘了一个孩子回到家和妈妈对话的场面——

“妈妈,我再也不想上学了!”(气冲冲地)

“哦,你不想去学校。”(力图平静地重复)

“我讨厌学校!”(仍气冲冲)

“哦,你讨厌学校。”(再次重复)

“其实,我也不是讨厌学校,我只是讨厌那个老师!”(声音低了几度)

“哦。”(看着孩子,期待他说下去)

“我只是忘拿一张纸,他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说我!”

“哦。”(充满理解地凝视孩子)

“其实,我也知道我错了,他才说我。”(声音更低了,用惊异的目光看妈妈)

“哦。”(鼓励的眼神)

“下一次我在课桌里多放几张纸就行了……”(头低下来,变得平静)

“清理内心的垃圾,才有能力使亲子关系走向更崭新的阶段。”杨伟林最后用了20分钟的心理催眠,让现场每个人走回童年,重温和父母的亲情,修复畸形的亲子关系,和“最爱的人、最对不起的人”对话,得到内心的宁静。音乐静静流淌,而眼泪也在每个人脸上恣意流淌……

父母应该要多关爱孩子的心灵


父母应该要多关爱孩子的心灵这几天我在看一本书《和导盲猩猩一起历险》看这本书时我的心情很沉重,特别是看到孩子那孤独无助的心灵,我眼睛湿了。想着现实生活中,我们父母有时会打着爱与付出的口号,每天忙里忙外总抽不出空陪孩子,总带着情绪在孩子面前发泄。反省一下此时的我们是否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我想所有的父母都应该记住:"仇恨蚕食心灵",一旦我们的心被仇恨所纠缠,我们便无法快乐,生活在仇恨当中,便是生活在不幸当中,这种不幸还会传导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感到不安.

一次周末,约闺蜜xx到咖啡厅闲聊.好久不见了,发现xx整个人显得特别憔悴.刚坐下来,xx就不断的诉苦.说她儿子胆子特别小,xx的儿子二周岁了,每天晚上睡觉都要xx陪睡,白天带他外出从来不肯跟别的孩子玩在一块.整天缠着妈妈.而且特别爱哭.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哭.不知什么原因,整得xx忙里忙外的还要忙孩子精神都要奔溃了.

自己是过来人,知道要照顾一个孩子是挺不容易了.我让xx要多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多带孩子到外面与其它孩子玩.xx说:唉!我最近老跟他爸吵架,哪有心情带孩子出去玩啊.有时看他烦人自己心情原本就不好,好几次都被我打了,可是每次打完看到孩子那可怜样我又心疼.

我说: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打架,更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另外父母老是吵架孩子也会感到没有恐惧没有安全感.xx说:唉!别说了,都是我婆婆引起的,我月子的时候她从来不到医院照顾我,我要生孩子之前把她从老家接到厦门为的就是让她能照顾我的月子,我老公要上班没空,我父母身体不好.可是婆婆迷信说医院这地方身体好的人不能去,去了就会传染上疾病.不来就不来吧,等我出了医院回到家,每次孩子洗澡,婆婆都要求我自己给孩子洗,洗完澡还要我洗衣服.婆婆说她以前生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在的人没那么珍贵,也要让我从走她以前的路.

说实在的,孩子是家庭矛盾的最大受害者,尽管孩子已经两周岁了,但是他还不愿与别的小朋友交流,晚上还要妈妈搂着睡着,这些情况是因为他严重缺乏安全感所致.境由心生,大人的心里充满怨气和怒气.这些会不经意地写在脸上.孩子长期对着妈妈一脸的怨气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当他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的情景他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紧张焦虑恐惧和担忧?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成长,他怎么能获得起码的安全感呢?

我想,我们爱孩子首先要给孩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孩子在乎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家庭的温暖,有安全感。《和导盲猩猩一起历险》这里写的不只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小男孩,更是一个走出阴影、开始明白爱与被爱的男孩,一个逐渐懂事、开始积极生活的男孩。这是一次躲避孤独的逃跑,更是一次寻找爱的回归。

让孩子从小心灵充满爱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但社会不会因此就减轻他们的责任,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从小培养他们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心,爱心和感恩之心。

从小培养责任感

孩子的爸爸经常在外地工作,家里就只剩下我和孩子俩。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和孩子谈“爸爸不在身边我俩要相互体贴照顾,各自完成好自己的事,让爸爸在外面放心工作。”她点着小脑袋同意。我让她操心负责自己的事情:如自己听铃声起床,自己穿衣服,晚上自己的内衣、袜子自己洗。另外,分少部分家务让他做,如吃饭时她负责摆桌子,拿碗筷,吃完饭负责收拾、刷洗碗筷等,我适时地表扬鼓励。很快,她自己都能认真做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适量增加家务劳动的内容:择菜、收拾房间,帮妈妈一起招待客人等。慢慢地,她就觉得做好这些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爱心

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他们班里有一名同学家庭条件不好,在孩子的言谈中,我听到班里很多孩子欺负他,歧视他。怎样帮助这个孩子?也是帮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和谐友爱的环境中成长。我和班主任联系,老师说物质上的给予也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这个孩子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和他玩,那么就从您的孩子开始吧。我和孩子一谈,她很愿意配合老师、家长,就主动和那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做作业并相互交换手工礼物。慢慢的,更多的同学加入和那个男生一起玩,老师适时鼓励,再没有同学欺负那个男生。孩子们在和谐、有爱心的班集体中生活学习。

让孩子学会感恩

教育孩子对社会、对环境、对周围的人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路上看到清洁工,我和孩子说:每天你还在美美的睡觉,他们4点钟已上班,才使我们能在清洁的有秩序的环境中生活,对他们要感恩;花草树木不要攀折,它愉悦着我们的心情,要感恩。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对孩子说,每天都有很多人为我们服务,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并用行动回馈社会。

点评:家长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入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让孩子懂得:认真做好自己每一件事情是他的责任,关心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用爱心回报他人和社会。

从小让孩子的心灵充满爱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但社会不会因此就减轻他们的责任,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从小培养他们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心,爱心和感恩之心。

从小培养责任感

孩子的爸爸经常在外地工作,家里就只剩下我和孩子俩个人。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和孩子谈“爸爸不在身边我俩要相互体贴照顾,各自完成好自己的事,让爸爸在外面放心工作。”她点着小脑袋同意。我让她操心负责自己的事情:如自己听铃声起床,自己穿衣服,晚上自己的内衣、袜子自己洗。

另外,分少部分家务让她做,如吃饭时她负责摆桌子,拿碗筷,吃完饭负责收拾、刷洗碗筷等,我适时地表扬鼓励。很快,她自己都能认真做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适量增加家务劳动的内容:择菜、收拾房间,帮妈妈一起招待客人等。慢慢地,她就觉得做好这些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爱心

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他们班里有一名同学家庭条件不好,在孩子的言谈中,我听到班里很多孩子欺负他,歧视他。怎样帮助这个孩子?也是帮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和谐友爱的环境中成长。我和班主任联系,老师说物质上的给予也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这个孩子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和他玩,那么就从您的孩子开始吧。

我和孩子一谈,她很愿意配合老师、家长,就主动和那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做作业并相互交换手工礼物。慢慢的,更多的同学加入和那个男生一起玩,老师适时鼓励,再没有同学欺负那个男生。孩子们在和谐、有爱心的班集体中生活学习。

让孩子学会感恩

教育孩子对社会、对环境、对周围的人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路上看到清洁工,我和孩子说:每天你还在美美的睡觉,他们4点钟已上班,才使我们能在清洁的有秩序的环境中生活,对他们要感恩;花草树木不要攀折,它愉悦着我们的心情,要感恩。

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对孩子说,每天都有很多人为我们服务,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并用行动回馈社会。

点评:家长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入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让孩子懂得:认真做好自己每一件事情是他的责任,关心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用爱心回报他人和社会。

做心灵健康的父母


做心灵健康的父母,在我遇到的许多父母中,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

第一种父母是因为种种原因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他们往往可以给孩子很好的物质条件,自己认为已经把最好的东西给了孩子,不需要担心出现任何问题。可结果事与愿违,孩子在长大后很容易在青春期叛逆,成为问题孩子。等到家长们发现事情不妙开始关注孩子时,这一切已很难沟通了。

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两样东西:无条件的爱和坚定地管教。这两样东西跟金钱没什么关系,必须要求父母付出时间和精力。说实话,爱和管教都是累人的事儿,还不可以雇佣他人来代劳,更不可以雇佣其他东西代劳,所谓父母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吧。

另一种极端的是做父母的,为孩子牺牲了一切,孩子成了生活的全部,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中就遇到过这样的一对父母。他们晚年得子,不幸的是,孩子天生体质不好,经常寻医问药,医院的门槛都被踩塌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因此越发炽热,不顾一切地投入对孩子的照顾之中,忽略了生活的其他部分。几年后,这个孩子的身体还是老样子,却养成了爱打人、骂人,甚至不怕人的现象,紧接着,他们的经济状况出现危机,到最后,夫妻俩的感情、身体也出现了问题,情绪变得很低落,整个家庭如一潭死水!

对于这样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父母,我想对他们说,如果你真爱你的孩子,除了好好照顾她之外,就该好好照顾自己。为自己留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去经营生活中除了孩子以外,其他重要的层面。自己的事业、爱好,给自己一些休闲娱乐的空间!

所以,做一个心灵健康的父母,把我们的爱,我们的责任慷慨地给予孩子的同时,也要把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为自己经营一份快乐、健康、体面、充实的生活。

别忽视对孩子的心灵关爱


“伤心是种说不出的痛。我忙于自己的事业,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我能解除患者的病痛,却不能戒除孩子的网瘾。”这是一位医生在网上的留言。从一些统计资料看,患网瘾青少年的父母多为医生、教师、法官、公司经理等高级知识分子,这个现实让人意外,也让人深思。

过去,我们总是谴责黑网吧和游戏开发商,但是作为受害者的父母,是否也应该反思:终日奔忙的人们是否忽视了对孩子心灵的关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往往具有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征,如过于敏感、抑郁、孤僻、自我评价降低等,这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孩子心理成长、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孩子们在成长阶段有很多烦恼,需要家长倾听与疏导。可眼下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面前,身为业务骨干、单位中坚的家长们往往顾不上这点了,他们习惯于把孩子交给老人,交给全托幼儿园,交给寄宿学校。一位华人幼教专家曾说,目前国际上只有中国大陆的幼儿园开设全托班,事实上从儿童心理发育角度讲,小学低年级以下儿童是不宜寄宿、全托的,那样会加重他们因离开父母而产生的分离焦虑情绪。父母对孩子心理需求的忽视,是造成问题少年的重要原因。

据报道,一位留学人员的子女抱怨说,中国父母就知道管孩子两件事:多吃饭和拿好分数。话虽过激,但道出一个普遍现象。看看周围,想想自己,多吃饭、拿高分,哪个家长不关心?而对做事先做人,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关注却远远不够。许多孩子如今吃得越来越精致,穿得越来越讲究,但情商发育滞后,人格发育不良,缺乏自制力、责任心、独立精神与生活目标。

“不是不想,而是不会。”一位家长的无奈反映了家教方法的贫乏。扪心自问,作为知识分子,有几人在迎接新生命来临前,阅读过幼儿心理学书籍;有几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认真学习过教育学知识?“无证上岗”的父母不懂孩子心理、不知教育方式,由此造成的隔膜,使我们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时茫然无策,无法胜任“引路人”的职责。

台湾一位法律专家指出,我们今天在孩子身上忽视的时间,明天将在孩子出问题时数倍偿还。不知这记警钟能否触动行色匆匆的父母。生命是条单行线,在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作为关键的引路人,家长不能失职。

育儿心得:爱在和善与坚定中滋养孩子


育儿心得:爱在和善与坚定中滋养孩子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我想从未缺乏过。即使那些在旁人看来不够爱孩子的父母,也都是在用他们所能给予的爱在爱着他们的孩子,只是爱的表达、爱的方式、爱的程度有差别而已。

在这差不多六年的育儿过程中,我作为一个妈妈,曾经给予过孩子无条件满足的爱,只要孩子有什么要求,我都尽力去满足,就希望她能乖乖的、开心地玩耍。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无助、无原则,也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样,这么不听话、这么爱闹腾.....然后,在某一天,我突然觉得应该有更多规则,不然孩子会没有规矩,于是,对于孩子的很多要求就直接简单的否定或拒绝了。可是,我又感觉自己像“灰姑娘”中的后妈,冰冷,给孩子有距离感,而且也会压制孩子的个性发展。

那么“爱”需要在什么度才能让孩子和自己都感觉很舒服呢?有一次,晨晨对我说,妈妈你不爱我?我问她为什么啊?她说因为我会对她讲快点啊、快点啊。是的,当我们很着急、焦虑地表达一些意思给孩子时,孩子是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的。

在育儿路上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我慢慢领悟爱需要和善与坚定并行,这样才能滋养孩子的心灵,养育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善就是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以及相信孩子,当然也包括父母的态度,温柔平和。坚定就是尊重父母自己、尊重当时的情形。和善与坚定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像呼吸一样,一呼一吸是一体的。比如,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

暑假我们去云南旅游时,在去之前通过家庭会议就定好约定,晨晨每天可以买一样东西,吃的玩的或用的都可以。可是那天在昆明大观楼游玩时,晨晨已经买过一样东西了,可是我看到很多人都带着一个花环,我觉得很好看,就又主动买了一个给她(其实这是我自己违反了约定,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很漂亮)。没走多远,她又看到有小朋友带着一个头纱,很漂亮,她就主动说也要买一个,我含含糊糊回答了她,没有拒绝也没有说买(因为觉得好像买得多了,不妥当,但又不知道如何拒绝)。她爸知道了就直接说不能买了,说好只买一样的,妈妈已经没有遵守约定多买了一样给你,现在不能再买了,要批评妈妈。她一听就哭了,要求被拒绝,肯定很伤心,特别是当时爸爸的语气有些严厉。她不敢缠着爸爸,就拉着我缠着我说要买,还说那个花环她都不喜欢,是我要买的,她就喜欢这个头纱。我当时有那么一点想法是买给她算了,可是又觉得应该遵守约定(虽然已经破坏一次了),而且爸爸坚决严厉地表明了态度,我不能无视。所以,当时我只能尽力平和地接纳她的情绪:“晨晨,你真的很想买那个头纱,好喜欢。可是今天我们不能买了。我们约定好了每天只能买一样,今天是妈妈不对,妈妈破坏了规矩,妈妈很抱歉。或许明天我们去大理可以买。”我一路想着法子逗她看风景转移注意力,一路她也哭着跟着我们走,后来坐着休息时,我说拍下她哭的照片,可以让她自己看看。最后,她可能看我们是真的不会买,而且一路上我都尽量理解她、接纳她的感受和想法,慢慢地她也就接受了,并且和我约定,明天在大理如果见到有头纱卖就要买,如果我忘了,她就会给我看她哭的照片,我就一定要买。我答应了她。后来她还时不时翻出那张哭的照片看,一直念着要买头纱,最后,好不容易在大理看到有卖头纱的,还是问了路上带着那种头纱的小朋友才寻路买到的,买到后那真叫爱不释手。

在这个事情中,我对晨晨没有买到头纱而伤心哭闹给予了尊重、接纳,同时也相信她能接受和明白当时不能买的原因,这就是和善。而我们坚持不能再买这是坚定。这件事之后也更加让我感悟爱需要和善与坚定并行,和善中融入坚定、坚定中需要和善。同时,这件事也让我反省,孩子有时会无理取闹是因为我们家长没有给孩子一定明确的界限,心头一热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心头一烦又可能会训斥或拒绝。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是混乱的、迷惑的,孩子不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是不利于孩子发展自律自信等能力和品质的。

当然,在育儿的路上,我可能还是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人,总有喜怒哀惧,总有失控的时候,但是会一步一步努力让我对孩子的爱能滋养她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关推荐

  • 父爱的滋味作文 写作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和思维能力,让我们变得更具有逻辑思维,提高我们的思考速度。作文必须现实可行,不能脱离实际。你知道如何写作文吗?相信本文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2023-05-21 阅读全文
  •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润中健康成长 当代教育研究表明:如果家庭中父母的关系是融洽,孩子在家里就可以愉快、有安全感,信心十足,并且能够很好地渡过幼儿园的一天生活;反之如果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口角或者是单亲、无亲的孩子在幼儿园则表现得不稳定、...
    2020-08-13 阅读全文
  • 炎热夏天需要雨水滋润(幼儿园教案) 引言:太热了,才五月份,石家庄的天气就证明了它小火炉的称为,人们都等待着一场雨的到来,可是,几天的闷热让人们习惯了炎热,不再期待什么雨水降临。通过本次幼儿园优秀教案让幼儿学会儿歌:“下雨了”,引导幼儿...
    2019-12-13 阅读全文
  • 父爱的滋味作文三篇 通过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写作也让我们更加敏锐地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体验。然而,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确保自己对这个主题有足够的了解和兴趣。然后,在整理思路和素材之前,我们...
    2023-11-06 阅读全文
  • 父母成长心灵才有能力爱孩子 只有父母的心灵成长了,才能有能力爱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 “假如你在往夏威夷的飞机上,你的心情非常愉悦……突然,机长告诉你,飞机发生了故障,将在5分钟后坠毁。你有5分钟时间给你的孩子找一个爸爸或妈妈,...
    2021-04-04 阅读全文

写作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和思维能力,让我们变得更具有逻辑思维,提高我们的思考速度。作文必须现实可行,不能脱离实际。你知道如何写作文吗?相信本文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2023-05-21 阅读全文

当代教育研究表明:如果家庭中父母的关系是融洽,孩子在家里就可以愉快、有安全感,信心十足,并且能够很好地渡过幼儿园的一天生活;反之如果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口角或者是单亲、无亲的孩子在幼儿园则表现得不稳定、...

2020-08-13 阅读全文

引言:太热了,才五月份,石家庄的天气就证明了它小火炉的称为,人们都等待着一场雨的到来,可是,几天的闷热让人们习惯了炎热,不再期待什么雨水降临。通过本次幼儿园优秀教案让幼儿学会儿歌:“下雨了”,引导幼儿...

2019-12-13 阅读全文

通过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写作也让我们更加敏锐地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体验。然而,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确保自己对这个主题有足够的了解和兴趣。然后,在整理思路和素材之前,我们...

2023-11-06 阅读全文

只有父母的心灵成长了,才能有能力爱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 “假如你在往夏威夷的飞机上,你的心情非常愉悦……突然,机长告诉你,飞机发生了故障,将在5分钟后坠毁。你有5分钟时间给你的孩子找一个爸爸或妈妈,...

2021-04-0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