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科学优秀教案《树儿是粗的还是细的》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9-05 幼儿园树的教案 教案幼儿园的树 优秀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探究测量树围的工具和方法。

2、尝试使用测量工具,并能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比较。

3、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的成功与愉悦。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www.wj62.com 泡泡演讲稿】

【活动准备】

PPT、绳子、皮尺、布条、记号笔、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树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树干的粗细。

1、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个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呀?播放PPT。

2、他们有什么地方不同?(引导幼儿观察树干、树枝的粗细)

二、自由探索树干树枝的粗细,初步学习使用测量工具。

(一)幼儿初步探索使用测量工具。

1、有的树干很粗,有的很细,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树有多粗多细呢?

2、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就放在小朋友的椅子底下,你们把身体当成树干、手臂当成树枝,互相合作量一量树干有多粗,树枝有多细。

3、幼儿说一说自己使用的测量工具及方法。

4、教师小结幼儿探索结果。

(二)教师引导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

1、那谁能告诉我你测量的树干有多粗呢?你是怎么测量呢?

2、教师引导幼儿正确的测量方法。(请你拿着布条的一端绕树干一圈,布条接口的地方请你做个记号。)

3、幼儿第二次学习测量。

4、教师小结幼儿测量结果。

三、用皮尺进行测量,并在记录表上做记录。

1、出示皮尺,引导幼儿观察皮尺上的刻度和数字,量的时候要从数字1开始量。

2、幼儿学习使用皮尺的测量方法并把测量的结果在表格上记录下来。

四、游戏:大树小树。

1、出示PPT。(让幼儿观察用手臂测量的大树)

2、幼儿感受树儿的粗细。

3、游戏:《大树小树》。

个人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有好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幼儿在测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幼儿之间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次尝试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幼儿百科: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粗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粗细不同颜色不同的无根塑料管,带有空心的珠子一颗。

2.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4-35页。

活动过程

1.游戏“穿珠子”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不同。

(1)幼儿用两根粗细不同的小棒穿珠子,有一根穿不进去,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

(2)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两根小棒粗细不同,所以粗的穿不进去。

2.观察三根小棒,进行两两比较,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1)教师根据需要提出问题:

这三根小棒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最粗的是哪一个?最细的呢?

A小棒和B小棒哪个粗?哪个细?B和C哪个粗哪个细?为什么B小棒我们一会说它粗一会说它细呢?

(2)小结:原来物体的粗细是比较出来的,要看他们和谁比,才能知道是粗还是细。

3.游戏:排排队。

(1)请幼儿按照物体的粗细顺序排排队,说说是怎么排的。

(2)小结:从粗到细排一个比一个细;从细到粗排一个比一个粗。

4.寻找粗细,发展幼儿的比较观察能力。

(1)引导幼儿从自身找出可以比较粗细的物体。

(2)从周围环境中寻找可比较粗细的物体。如树干和树枝比,

5.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4~35页,进一步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

活动延伸: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幼儿园内物体,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粗细的树,并用量一量、抱一抱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幼儿百科:细的本意是小,相对于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比粗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难点: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粗细不同的两根小棒、一颗空心的珠子。

2.粗细不同、颜色不同(红、黄、绿)的圆柱体三个。

3.粗细不同的圆柱体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穿珠子”,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不同。

(1)幼儿用两根粗细不同的小棒穿珠子,有一根小棒穿不进去,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

师:今天呢,老师和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小棒串珠子,每个孩子有两根小棒,请你把这个珠子在小棒上穿一穿。

师:有的小棒穿不进去,你们的也都这样吗?那这是为什么呢?

(2)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两根小棍粗细不同,所以粗一点的小棒珠子穿不进去。

2.观察三个圆柱体积木,进行两两比较,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1)教师根据需要提出问题。

这三个圆柱体的积木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最粗的积木是哪一个?最细的积木是哪一个?

黄色积木和红色积木哪根细?黄色和绿色比哪根粗?为什么黄色积木一会我们说它粗一会说它细呢?

(2)结:原来物体的粗细是比出来的,要看看它们和谁比,才能知道是粗的还是细的。

3.游戏“排排队”。

(1)请幼儿按照物体的粗细顺序排排队,说说是怎么排的。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积木,现在就请小朋友按照粗细的规律来给这些积木排排队。请小朋友说你是怎么排的?

(2)小结:小朋友们排的方法都不一样,有的按照从粗到细的顺序排的,从粗到细排一个比一个细;有的按照从细到粗的顺序排的,从细到粗排,一个比一个粗。

4.寻找粗细,发展幼儿的比较、观察能力。

(1)引导幼儿从自身找出可比较粗细的物体。如胳膊和腿比,大拇指和小拇指比。

(2)周围环境中寻找可比较粗细的物体。如树干和树枝比,电线杆的粗细,大象的腿粗尾巴细等。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幼儿园的树,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粗细的树,并用量一量、抱一抱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幼儿百科:粗指长条东西直径大的东西。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粗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请幼儿自由回答。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四、活动结束:教师简单小结。

教学反思

比较的物体比较少,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整体还不错。

幼儿百科:细的本意是小,相对于粗。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粗细》及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比粗细》及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把粗细不一的物体摆在桌面

活动目标

通过两个物体的比较,要求幼儿学会区别粗细,懂得比较物体粗细的正确方法

引发幼儿学习粗细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分辨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游戏棒,圆柱积木,铅笔毛线,油画棒,彩色蜡笔,毛线棒针等,数量是全班幼儿数量的3倍,图片4张,一根粗毛绳,和一根细尼龙绳,粗细不同的纸卷棒子3根。

活动过程

(1)认识粗细:1.教师分别出示图片(粗细不同的树干,竹子,茄子等),请幼儿比较粗细;2.教师出示一根麻绳和一根尼龙绳,请幼儿比较粗细;3.分别请两对幼儿上来,手拿一件不同的实物比较粗细,全班幼儿验证;4.请幼儿从自己的身上找出两样东西比较粗细,如:腿粗,手臂细,手指头粗,头发细等。(二)比较粗细:1.教师出示一根纸棒,请幼儿回答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若幼儿说是粗的,教师出示比它更粗的纸棒,若幼儿回答是细的,教师则出示的纸棒,由此得到结论,只有两样东西,以上进行比较,才能认识哪样粗哪样细。2.请小朋友任取3样东西比较粗细,然后说出它们的结果。3.教师手举一件实物,请每个幼儿拿一件实物与教师手中的实物比较教师粗的,请站起来,比较教师细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样的方法,教师与小朋友都换一件实物进行比较,也可请比教师细的幼儿站起来,比教师粗的坐在位置上。(三)游戏:找朋友每个幼儿手拿一件比较粗细的东西,边唱:“找朋友”歌曲边自由结伴。唱完后,两人比较粗细,游戏可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幼儿百科:目前,已经使用了各种表达细度的方法,其中两种常用的方式是:以千分之一为单位表示的毫米细度,以及用于金的克拉。而每24克拉为一个部分,因此18克拉=18/24=75%,24克拉黄金被认为是100%的黄金。

相关推荐

  •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比粗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
    2020-11-0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比粗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
    2020-11-1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粗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
    2020-11-0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粗细》及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比粗细》及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 把粗细不一的物体摆在桌面 活动目标 通过两个物体的比较,要求幼儿学会区别粗细,懂得比较...
    2020-09-1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比较粗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受和比较物体的粗细,理解粗细是具有相对性。 2、尝试给5个以内物体按粗细进行正逆排序。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2020-11-1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

2020-11-0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

2020-11-1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

2020-11-09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比粗细》及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 把粗细不一的物体摆在桌面 活动目标 通过两个物体的比较,要求幼儿学会区别粗细,懂得比较...

2020-09-1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受和比较物体的粗细,理解粗细是具有相对性。 2、尝试给5个以内物体按粗细进行正逆排序。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2020-11-1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