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我不喜欢你”引起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0-09-17 幼儿园说课稿喜欢你 幼儿园我喜欢教案 幼儿园说课稿我喜欢的动物我班里有一个小精灵鬼,他有问不完的问题,但也有干不完的小捣乱活动,一会儿扔碎纸片,一会儿揪花叶,一会儿碰着别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王冠正。我对他的所作所为没少批评他。
一次自由谈话时,我和他“聊天”:“冠正,你最喜欢谁?”,他的小眼睛转了转,没有说话。我笑了,“说吧,不要紧,我不批评你”,他看到我似乎没有“恶意”,就大声说:“我不喜欢你”。我听了很不是滋味地问:“为什么”?冠正说:“你老爱批评我”。“可是你老爱做坏事,我不批评你,你能改吗”。我接过来说。冠正抢着说:“我妈妈也说,老师是爱我才批评我,我知道你爱我,可我还是不喜欢你”。冠正的脸上满是天真和倔强。
我知道,是我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对,伤了孩子的自尊。事后,我及时表扬了冠正小朋友。[述职报告之家 ys575.COm]
一句“我不喜欢你”,让我沉思了许久。看来对冠正这样的孩子一味批评不仅没有丝毫效果,还会引起抵触心理。我是得改变以前生硬单调的教育方法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不妨放开孩子、我不喜欢你
不妨放开孩子“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词,幼儿不易理解。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的,我努力组织课堂教学,让孩子尽可能把精力转移到我的教学讲述中。但是,在孩子们指方位时,仍然是稀里糊涂,胡猜一通,实在想不出什么高招,索性让孩子们在下面大发议论,过了一会儿,韩伟强小朋友把手举得高高的,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韩伟强,什么事?”我问。
“老师,东是指太阳升起的方向”由于声音较高,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
“你肯定太阳升起在东方吗?”我紧接着问。
“不是有首歌么,唱的就是东方红
,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一绝妙的回答真使我震惊。孩子的联想超出了我的估计。也许是在韩伟强的带动下,剩下的几个方位词,在孩子欢乐,兴奋地情绪中很快就掌握了。
我想,我们不妨避开“安静、请不要说话、做做、好”等等这些传统的教学要求,试着放开孩子,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不喜欢你
韩逸飞一个小精灵鬼,他有问不完的问题,也有干不完的小捣乱活动,一会儿扔碎纸片,一会儿揪几个树叶。为此他没少挨批评。
一次自由谈话时,我和他聊天:“逸飞,你喜欢谁?”他的小眼睛转了转,没有说话。我笑了,“说吧,不要紧。”看到我似乎没有“恶意”,他使劲闭了闭嘴,大声说:“我不喜欢你”我很不是滋味地问:“为什么?”“你老爱批评我”“可是你老爱做坏事,我不批评你,您能该吗?”“我妈妈也说,老师是爱我才批评我。我知道你爱我,可是还是不喜欢你。”小脸上满是天真和倔强。
我知道,是我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对,伤了孩子的自尊。时候,我及时表扬了韩逸飞小朋友。
一句“我不喜欢你”,使我沉思许多,看来对逸飞这样的孩子一味批评不仅丝毫没有结果,还会引起抵触心理。我是得变变我以前生硬单调的教育方法了。
老师,你喜欢我吗?
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尤其对于幼儿,由于年龄小,对爱的要求更是敏感和迫切。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着周围大人们太多的爱。而在幼儿园,几十个幼儿面对着两三位教师,每一个幼儿都渴望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可能就会伤到某一个孩子的心。
有人曾经问过我:“你们班的孩子你最喜欢谁?”我想了半天说:“每个孩子我都喜欢。”真的,他们就像我的手指头,哪一个都连着我的心。
记得一天中午起床后,我忙着给孩子们穿衣服,当我走到小墨身边给她穿衣服时,小墨突然拉着我的手对我说:“老师,你喜欢我吗?”我说“老师喜欢你呀!怎么了?”
她高兴地说:“老师也喜欢我!老师也喜欢我!”说着高兴地跳了起来。
我心里一愣,仔细想了想,大致想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前几天,我班来了一位叫乐乐的小朋友,因为他刚入园,免不了又哭又闹的,我就有意多接近他,却无意中引起了小墨的误解。但这也使我体会到了从事幼儿教育的幸福感,孩子们是那么天真、可爱、招人喜欢。
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摔伤了腿,疼得要命,坐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突然,好多小脑袋凑到我面前,一双双的眼睛不安地望着我:“老师,你怎么了?”
“你去医院拍个片子看看吧,我爸爸是医生,让他给你看看,很快就会好的。”“不吃辣东西,会好得更快。”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孩子给我揉腿,有的孩子给我找来一根棍子当拐杖,我特别感动,有种想掉泪的感觉。我把他们搂到怀里,心想:“这么天真可爱的一群孩子,让我选择的话,谁都无法让我割舍。”作为老师,爱孩子就要爱每一个孩子,只有爱每一个孩子,才能做到一切为了孩子。
老师,我也喜欢你
每天上午组织完集体活动就已将近十点了,老师和孩子都有些疲惫,今天我和往常一样,集体活动后让孩子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我也顺势坐在椅子上和孩子们一起休息,刚坐下来我班平时比较活泼的杨杨小朋友跑到我面前对我说:“杨老师,我喜欢你”其他的小朋友也不休息了,都随声附和,要是以往我定会一笑了之或者说声谢谢,但今天我很想和孩子们聊聊天,于是我就问:“宝贝们经常会对老师说:老师,我喜欢你,那你们不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喜欢我?”
欣欣小朋友说:老师喜欢和我讲话,还会帮我穿衣服,给我喝牛奶,就像妈妈一样;他刚说完,鹏鹏就接上说:那天老师亲我了,我也喜欢老师;杨杨大叫着:我来说、我来说、、、我让杨杨先说,她说到:老师每天都对我笑,还教我们唱歌和跳舞;打开话匣子的孩子们像有许多的话要说,只听见有的孩子说:老师会帮我系鞋带,带我们一起玩滑滑梯;有的说:老师会给我们发点心,让我们喝水;有的说:老师还会讲许多好听的故事,画好看的小鸡、小鸭等等,小朋友都在说着自己喜欢老师的原因,锦澄小朋友坐在那里一直不说话,我想她应该不会喜欢我吧,因为孩子在家养的比较娇气,上了快一年的幼儿园了,基本每天早上入园时都要哭上一会,安抚她的情绪成了我们老师一项必修的“功课”,偶尔我也会朝她发一下脾气,所以总感觉孩子和自己有距离感,等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完了,我带孩子们出去户外活动,一个孩子拉拉我的手,我蹲了下来,锦澄趴在我的耳朵上小声的说:“老师,你每天都会抱我,我也喜欢你。”哦,原来她每天来园都要哭,为了让她不哭或者少哭一会,每次我在接待她入园时都会抱她一会,老师这个带有目的性的动作却被孩子认为是爱的拥抱,羞愧之余我轻轻地抱住了她,对她说:宝贝,老师也爱你;听了我的话她一蹦一跳的玩游戏去了。
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我时时刻刻地享受着孩子们对我的赞扬,享受着她们带给我的感动,在成人眼中的微不足道的动作,对于孩子来说却有很深的涵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在享受孩子带来欢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尽最大努力给孩子带来温暖快乐。
教育随笔:老师,你不喜欢我了吗?
老师,你过来陪陪我呢,老师,你不喜欢我了吗?小班的开学是“恐怖”的,宝宝们都是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学着自己吃饭、睡觉,还要一整天都看不见爸爸妈妈,这对于小班的宝宝来说,可以说是心理和生理巨大的考验了。我们班的朱谨毅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个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小朋友,开学将近一个月了,好多小朋友的情绪已经慢慢稳定了,但是朱谨毅小朋友每天早上来还是哭着:我想妈妈了,我想奶奶了,奶奶什么时候来接我?每次我们都耐心的回答:等你睡一觉,吃完点心就能回家了。过了一会,他还问:奶奶什么时候来接我,老师你来陪陪我呢。我们说:老师就在这边陪着所有的小朋友。他说:老师,你过来呢,过来陪陪我!每天耳边都环绕着他的声音。
我觉得朱谨毅小朋友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小朋友,老师和阿姨只要离开他的身边,就会大哭不止,睡醒起来发现老师没有坐在他旁边,也会哭着醒来找老师,一定要见到熟悉的人才有安全感。现在的孩子大多被父母保护的很好,从小没有离开爸爸妈妈的身边,所以导致一来上学就极度缺乏安全感,我觉得爸爸妈妈还是要学会适时的放手,让幼儿独立一点,给幼儿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自己去“飞”。
对孩子不喜欢戏曲艺术的反思
我们班的小晶是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而且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老师们和小朋友都很喜欢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他的爷爷(是一个退休教师),她告诉我小晶唱吕剧唱的很好,她们爷俩经常在一起,爷爷拉二胡小晶唱,听爷爷讲,小晶唱得很好,也许是爷爷对吕剧的热爱,他希望孩子也能热爱吕剧,希望吕剧能在孩子身上继续下去,因为它毕竟是我们山东的地方戏曲,希望孩子在“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中爷孙俩能展示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看,让幼儿园的孩子们也喜欢上戏曲。我想,这方法不错,我庆幸在六一节的舞台上我们班有这么一个新颖的节目一定能赢得欢迎。他爷爷还告诉我小晶不愿意唱给别人听
,也许她听老师的话老师会说服她。我胸有成竹一定没问题。而结果却大失所望。小晶说什么也不唱,尽管我施展全身解数他就是不唱,她还告诉我她不喜欢吕剧,老师就不要勉强我了。最后我尊重了孩子的意见。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而今的孩子也包括年轻人又有几个能喜欢这一种艺术形式。戏曲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更能培养孩子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我希望戏曲艺术能在幼儿园开展起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孩子们喜欢了这门艺术形式,懂得这门艺术,这门艺术之花才能继续下去。
我就是喜欢你,要送你项链
“老师,我明天要送你一条项链。”亮亮在午睡醒来后,温情地对我说。我的心莫名地一阵感动,真的没有想到,亮亮会这么跟我说。每次,亮亮的午睡入睡总是很困难,总是要在我的监督下,才能睡着。睡着了,我就会在醒来后表扬一下他。
“为什么要送我项链呢?”我脸带微笑,心里甜滋滋地问他。
“不为什么,我就是喜欢你,要送你项链。”亮亮一脸的认真。
“可是,你怎么会有项链要送给我呢?”我假装迷惑。
“我妈妈有好多项链呢,她都不戴,我拿一条送给你好了。”亮亮好像心里早就这么打算好的。
多么天真的孩子,这一刻,我真的被感动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跟他说。谢绝孩子的好意,会不会让他觉得不开心,可是,又不能接受孩子的礼物。
“谢谢你,好孩子,妈妈的东西是不能随便送人的,如果是你自己亲手做的项链,我一定会喜欢的。你能自己动手做一条项链吗?”我搂着亮亮,摸着他可爱的脑袋,温情地说。
亮亮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那好吧,我明天自己做一条项链给你!”
一条项链,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天真与无邪,一条项链流露的是对老师甜甜的爱,我此刻真的被感动了。“爱”是一个看似平凡,做起来却是十分伟大的字啊。有时想想,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给他们的爱有的是快乐的,但大多都是严厉的。为的是让他们能够学会自觉遵守纪律,养成好习惯,可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让自己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省心,省力,方便管理。爱是广博的,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得到学生的爱是享受快乐与幸福。作为老师,向学生付出无私的爱是一种责任与追求,爱学生,学生才能更爱老师。
“再喜欢我一点”
小凡,在我班的孩子中应该算是一位大哥哥了,但是他的表现却一点也不像个哥哥。他来园的时候有时依然哭得很凶,嘴里一遍遍地念叨“奶奶来接吗?奶奶来接吗?”集体活动的时候,他总是自得其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会儿离开座位瞎逛,一会儿故意制造一些声音捣乱……他还时不时地对小朋友用一下“坏心眼”,攻击一下小朋友。比如,故意推倒小朋友搭好的积木;把小朋友的手工作品撕破;别的孩子正在玩得好好的,他硬要拿走他们的玩具。他对老师也同样的不客气。有一次,他来告诉张老师什么事情,可是张老师背对着他没注意,他二话不说对着张老师的腰就是一拳,着实把张老师吓了一大跳。批评他时,他还振振有词:“我对你说话你干吗不听!”还有一次,我看见他又在打小朋友,忙过去制止。问他原因,他就说:“我的玩具不见了呀!”可是被他打的那个孩子并没有拿他的玩具,甚至也没玩过。而一会儿,我们就在一旁的窗台上看到了他的玩具。这样的一个小凡,真是让人头疼!在活动室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小朋友在前面跑,一脸的紧张,甚至快哭出来了,另一个小朋友在后面紧追不舍……呵呵,后面的那个孩子就是小凡。从这一幕就能看出小朋友真的不喜欢他,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分析小凡的行为,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孩子在家里是否不被爸爸妈妈疼爱,以至于情绪处于不安定状态。因为我们知道,做出这种行为,正是孩子发出的“救救我”、“再喜欢我一点”的红色信号。小凡是个不被家人关爱的孩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家访时,我们就看出,家人都非常宠爱小凡,尤其是奶奶。因为妈妈在他一岁多的时候去日本工作了,小凡就和爷爷、奶奶、爸爸同住一起,而爸爸有时候要上夜班,所以,爷爷奶奶就担负起照顾他的主要责任了。但不管怎样,母爱是无可替代的,小凡依然是个缺乏母爱的孩子。当妈妈和孩子间的感情联结不够充分时,孩子的情绪不是不安定,就是已经变得僵化了。情绪不安定的孩子,将失去与他人之间的祥和、稳定的关系;情绪僵化的孩子,大都很少有笑容,而且沉默寡言,即使让他参加游戏,也不会表现出多少快乐。我觉得小凡是两者兼而有之。我也常常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帮助他呢。平日里,我们都寻求着他人对自己的理解,那么,对于小凡,何不也多一些理解呢。怀着体谅的心情来温和地对待这个孩子,必要时也可以增加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拥抱、抚摸……对他的“坏心眼”和攻击性行为少一些斥责、多一份宽容。理解孩子想要交朋友的心情,指导与同伴交往的技巧,让孩子早日品尝到与朋友玩耍的乐趣。孩子就是要在孩子中间,通过嬉戏、玩耍,获得全面发展的。我深知,孩子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教育随笔:你的画我很喜欢
今天一大早,在一声声的问候中迎来了那些调皮可爱的孩子们。
随着问候声,婷婷来到我身边,给我张折叠的纸,“老师,这是我画的小房子,送给你。”我打开一看,是一只用铅笔描了一下的小房子,没有涂任何颜色。我知道她是因为前段时间可可画了两张画送给我了,所以她也要送张画给我。为了给她面子,我收下了并谢谢她,她问我:“老师,你喜欢吗?”“喜欢啊”,“那我明天再给你画。”我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想了一下,还是说:“好的,不过要是能涂上点颜色就会更漂亮,老师会更喜欢的。”“恩,我会的!”她一蹦一跳地去自己喜欢的区域里玩了,留下我在那里为难:怎么处理这画呢?扔了?不行!这会伤了她的心;贴出来?又没有任何颜色和美观可言。我想,还是把她叫来,说:“要不你现在把这小房子涂上颜色吧?”她爽快地答应了,拿着画走了。
事实上她画的画实在不太美观,我说喜欢是违心的话,但我想,孩子的付出孩子的心意应该得到肯定得到保护!孩子的心很脆弱,如果她的付出一直被视若无睹的话,深深地把自己包起来,会觉得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比较安全。
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少有孩子能送出真正能让我们喜欢的需要的礼物,不过,我们作为教师,就算不喜欢也会装出喜欢的表情,只为了让孩子的心意得到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