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每一位幼儿
发布时间:2020-09-22 幼儿园每月活动方案 幼儿园工会每月工作计划 幼儿一日活动方案一个班的小朋友虽然年龄相当,但性格行为习惯却各不相同,我们都喜欢那些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听话懂事的孩子,但我们也并不排斥那些任性、好动、脾气暴躁的孩子,反而应该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让其改掉自身的不足,正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峰峰是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因长期住在外公外婆家,娇惯出许多不良习惯:任性、脾气暴躁、做事总以自我为中心。所以,经常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不依着他就动手打人,天天都有小朋友告他的状。我知道这正是他真实的展现。我们并不该因此而大动干戈的训斥他,而是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寻找机会帮助他改过自新。《赏识教育》一书中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尝试一下当我发现他在和小朋友争吵时没有动手打人,只是生气的踢了一下小椅子时,我立刻以赞赏的眼光望着他,夸他进步了,学会了不打小朋友,踢小椅子来解气。当他又一次遇到矛盾,生气的坐在小椅子上时,我又不失时机的表扬他爱护小椅子了,还能静心消气。当他把玩具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玩时,我集合全体幼儿,赞扬他有好玩的玩具能和好朋友共享,真了不起。渐渐的,快乐开始进入他的内心,微笑挂满了他的脸庞。
有句话说得好:“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的共同享受阳光的温暖。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关爱每一位幼儿
有一次方便后,我经过男生厕所,里面传来的说话声把我吸引住了,于是我停住了脚步,静静地听着里面的谈话。
:“老师,他很偏心,梦雪每天来幼儿园时,老师会抱她进来,还给她拿玩具玩。
”听了这些话,入园时的一些情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张梦雪小朋友在每天入园时,总是对妈妈恋恋不舍,有时会哭个不停。
为了减轻她对入园的恐惧感,我便在她入园时,从她妈妈手中接过来,把她抱进屋,给她拿下很多玩具玩。
时间长了,她便形成了这种习惯。
我想只要她不哭就行了,并没有在意周围其他小朋友对玩具那种渴望的眼神。
这时,张皓程与张凯涵两个小朋友从厕所里出来,打断了我的思考,同时也惊醒了我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
我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不能因为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就忽略其他幼儿的感受,因为他们也是孩子,需要老师的关爱,渴望老师能抱抱他。
而我却忽略了这一点,也恰恰是我的这种不经意,才养成了梦雪的这种坏习惯。
我的这种做法,不但没改变梦雪这种爱哭的毛病,还助长了她对这种做法的优越感。
因为,她认为只要我一哭,老师就会抱我,给我玩具玩,不给其他小朋友。
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也许会去效仿她这种做法,也许会对老师有意见,就像今天这两位小朋友一样认为老师很偏心。
从这件事上使我明白对梦雪,我应该从根本上去帮助她,教育她,使她从心里热爱幼儿园,而不是利用哭来达到目的。
对其他幼儿也要认真的去关注他们,关爱每一位幼儿。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
班里有个孩子是从四川省搬来的,他的父母都是建筑工地打工的。孩子刚来时,衣服经常很脏,鞋子上经常是沾满了厚厚的泥土他坐的小椅子周围都是泥土,经常在外,风吹日晒,皮肤干裂,有些孩子露出厌恶之情。
可能是怕孩子们笑话,那孩子刚开始很少说话,因为他的普通话不是太好,尤其是他的父母,连我都听着费劲,只能慢慢理解.为了消除孩子的顾虑,那段时间,每到闲暇时,我就和那孩子聊天,问他的家乡,问他的父母爷爷奶奶。其实那孩子平时说话还可以,就是在课上回答问题时声音特别的小,可能是怕别的孩子笑话吧。
有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聊天,聊家庭,生活,父母,爷爷奶奶……孩子们聊的正开心呢,我话题一转,“小朋友们,你们家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呢?”孩子们一起回答“楼房”,“你们住的楼房漂亮吗?”“非常漂亮!”孩子们肯定的回答,我说:“我们班巫程焱的父母就是做这个工作的,是他们把我们住的楼房盖的这么漂亮的,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楼房住了,你们说,他们的工作重要吗?”“重要!”“不管是做什么工作的,我们都要尊敬他们,对吗?”“对”。
到了7月了,天气已经比较热了,孩子们都穿上短袖衣服和裤衩了,可是,巫程焱还是穿的长裤长褂,我就给他找来了短衣短裤给他换上。每次他的父母来接他时,我都会和他们说上几句话,虽然有时他们的话我听不明白,有时我忙时就会向他们点个头,或是一个微笑,老师是孩子的榜样,渐渐的巫程焱的玩伴多了,户外活动时,不在靠边站了,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和小朋友玩时挺爱说话的,只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声音小,也许是缺乏自信,也许是怕别人笑话他.不管怎样,他现在已经能够溶入我们这个集体,那就是一个进步。
对班里的每个孩子我都一视同仁,我不会因为某个孩子的父母工作好,有钱而优待他,也不会因为某个孩子父母没能耐,没钱没势而慢待他,不管他们是做啥的,只要把孩子送到我手里,在我的眼里,都是可爱的孩子,都是未来的栋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的职责。
教育随笔:关爱每一位幼儿
教育随笔:关爱每一位幼儿
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哭闹是常见的事,千惠就是其中一个,哭得特厉害,经常把小眼睛哭得又红又肿。(这个小朋友有点早熟,一般比别的小朋友懂得的要多,想的也多)
一天早晨,千惠在门口又哭又闹,而且抱着妈妈不肯下地。她妈妈着急地说:“听话!你长大了,妈妈下班第一个来接你。”我也帮忙哄她逗她……
她妈妈走后,千惠一个劲地追问老师:“老师,妈妈怎么还不来,什么时候来接我?”刚开始,我有耐心地告诉她说:“千惠,妈妈下了班就来接你。”后来,面对她一个劲地询问,有点耐不住性子了,便对她说:“你如果再哭,妈妈就生你的气,不来接你了。”她听了,哭的更厉害了……
第二天,从她妈妈那里得知,她回家后就不停的问妈妈:“妈妈,如果你真的不来接我该怎么办?”我顿时感慨万千,没想到不经意地一句话,竟在千惠的心里形成了一道阴影,伤害了她那幼小的心灵。我不禁为自己的行为反思:的确,当幼儿离开温暖的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他们是多么希望能看到自己身边有亲人!又是多么希望从
老师那里找到归属感,得到关爱呀!我想对每一位老师说:让我们多付出一份爱,来温暖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吧!
教育随笔:关注每一位特殊幼儿
教育随笔:关注每一位特殊幼儿
xxx相对于同龄幼儿来说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经常抢小朋友玩具,站队推人,做操到处乱跑,欺负同伴,常搞破坏等等。每天告状的幼儿不断。尽管他爸爸妈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但没有什么效果。通过家访了解到:xxx从小因爸爸妈妈忙于工作,由爷爷奶奶管教。两位老人对孙子宠爱有加,逐渐使孩子养成了“惟我独尊”的性格。
事件1:小朋友在准备入厕,男孩子有序的站在小便池前排起队,xxx却紧紧地挨着前面的x,x转过头对xxx说:“你往后面站一点行吗?”xxx没理他,仍然贴在x身上,x上完厕所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他,他猛地从背后紧紧地勒住x的脖子,我立刻制止了他的行为。
事件2:区域活动时,xx在建构区搭建房子,因为xxx的到来,xxx不愿让xxx一起搭建房子,所以背过xxx让他走开。谁知,xxx一脚踢翻了xx的房子,xx情急之下和xxx打了起来。
经过这两起事件分析,这些行为表现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决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以免伤害他。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同伴间的相处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点。他的一些行为使他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太协调。我想,对待这样的幼儿,需要足够的耐心,并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他的需要,与他建立起信任关系,我尽量在同伴面前保护他的自尊心,挖掘他的“闪光点”。让同伴真正亲近他、接纳他。
教育随笔:真诚关爱每一位幼儿
教育随笔:真诚关爱每一位幼儿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是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无声的誓言,它是用教师的行为和心血写成的。
我们幼儿教师肩负着重要的基础任务,是孩子的启蒙导师,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影响。我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将心中的那份浓浓的爱传递给每一位孩子。记得有这样一段经历,每次活动排队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抢占第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孩子们的这一举动不以为然,只觉得他们就是想带头,一天,身体弱小而又不爱言语的吴海涛小朋友,再一次被挤到后排时,他用一双期盼而又委屈的泪眼看着我。活动结束后,我把他揽在怀里,在他耳边告诉他,不站第一也没关系,大家都做火车箱,我们的火车才能很长很长,可他低头说了一句“老师,我想和你牵手”当时,我的心被震动了,我慢慢地牵起他的小手,心想,是啊!一次小小的牵手,竟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的快乐。
首先爱幼儿,要尊重和呵护他们。
每一位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护。我们不能体罚幼儿或变相体罚幼儿。重视对每个孩子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每一个幼儿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呵护、尊重每一个幼儿。
其次爱幼儿,努力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老师要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们一起游戏和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与成人的快乐,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把握时机做幼儿的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爱幼儿,要以身作则影响幼儿。
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思想、行为,品质都有着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喜欢模仿,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做出好的榜样,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同时,正确处理自己与家长的关系,通过各种方式家园沟通,共同探究幼儿发展的合理方法。
我热爱我的幼教事业,可我更爱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所以我要坚持不断钻研,不断学习,不断的创新开辟新教法,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用我的爱去感应孩子,使他们成长在爱的氛围中,从而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未来的世界充满更多的爱。
善待幼儿课堂教学中的“乱”
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经常发生孩子不听老师的命令自由发言致使教室里此起彼伏、声浪不断的情景,这时有的老师就觉得太乱而赶紧采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让孩子安静下来。从而继续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让他们顺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达到事先制定的“理想”的彼岸。到底如何对待幼儿课堂教学中的乱呢?通常我们所说的课堂上的“乱”,它的外在表现是学生不按老师指令行动,自由说话或活动,课堂秩序乱为一团,直至活动无法进行。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分析就可发现其实“乱”出有因。一、是老师组织的活动孩子根本不感兴趣,所以注意力不集中,开始自由说话,调皮者甚至开始和别的幼儿打闹,造成教学活动无法保持以前的“平静”,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乱。二、是老师提的问题很具有启发性,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想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讲述自己在以往生活中的经验,如果时间紧迫,或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太急切,他们就说个不停,这时老师及时制止也不会起很大的效果。我想这时的“乱”,乱得有意义、乱得有价值。课堂一旦“暴乱”,作为教师,首先应是细心倾听,不要急于让孩子静下来,关键是自己先静下来,用心去倾听孩子的语言。应该甄别情况,对症下药。如果确实是因自己的活动设计不够新颖,孩子太熟悉已不感兴趣,那不妨改变话题,选择孩子喜欢的愿意去钻研的内容继续进行活动,或者干脆在孩子心浮气躁的时候给他们讲个有趣的故事抑或做大家喜欢的游戏,寻求制乱的途径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决不能用强制的手段把孩子拴在自己的思路里,如果那样,天性活泼的孩子们肯定是一种很痛苦的感觉,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是老师设置的问题孩子太感兴趣,他们还有无限多的答案或探究性的问题争着要说,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最起码说明我们的设置问题激发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时我们就应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试验去探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必要一定在本节活动中完成自己设置的既定教学目标。活动不怕乱,就怕不明辨。灵活地因势利导,就会“乱”中取胜。因此说,教学只有善于发现,善于反思,才会善于创造。在生活中给孩子机会及充足的时间去表达去思考,那我们的孩子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老师才会进步,我们的活动才“乱”而有序,以“乱”启“智”。
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班里有个小男孩,调皮好动,经常趁老师不注意做些坏事,事后还拒不承认,在班里也几乎没有朋友,说实话,对于他我还是比较头疼的。
一天下午起床时间,班里的杰杰大声向我告状喊:“老师,阳阳又撕垫子里的海绵了!”阳阳则与其争辩道:“不是我弄的,你看见了啊?!你诬赖我!”孩子们听到争辩声都围了上来,纷纷指责阳阳:“肯定是你做的,你那么调皮!”“对,没错,一定是你!”“你就承认了吧,否则我们都不跟你玩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攻他,阳阳情绪更加激动了,又气又急地哭了,边哭边说:“不是我,不是我,就不是我!你们都不相信我,你们都诬赖我!海绵是我旁边的苗苗撕的。”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苗苗可是班里最安静、最听话的小朋友,也是老师最喜欢的孩子,不可能是她,一定是阳阳为了推卸责任故意撒谎!我看了看苗苗,她一直不敢正视我的眼睛,只是在那低头摆弄自己的两个小辫,我突然想:“是不是我们大家真的都冤枉阳阳了,或许这件事情真的跟阳阳没有关系。于是我对小朋友们说:“这样吧,老师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让事情水落石出,我待会儿去办公室查下监控,看完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到底谁撕的海绵了。”一听这话,一直低头不语的苗苗哇的一声哭了,小声地说:“老师,海绵是我撕的,我错了。”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这件事情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一日生活皆教育,我差一点因为我的习惯性思维而冤枉了一个孩子,事情虽小,但孩子的自尊心不容许这么轻易被伤害。成人一般只喜欢听话、安静的孩子,但那些调皮好动的孩子也同样享有被保护、被理解、被关爱的权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要主观臆断、凭直觉去分析处理事情,真正的做到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摘下有色眼镜,客观全面地去欣赏评价每位幼儿。
幼教随笔: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燕子是我们班最脏的孩子,她家里很穷而且学习不好,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也很少跟孩子们一起玩儿。
燕子是我们班最脏的孩子,她家里很穷而且学习不好,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也很少跟孩子们一起玩儿。
一次我组织大家做游戏时,谁也不愿意与燕子牵手。经我劝说,雪薇和张琪才勉强与她牵了手。可是过了几天我发现她们两个也不愿意跟燕子牵手了,这到底是怎么了?我把雪薇和张琪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不跟燕子牵手了?”“她身上很脏!”“她家里很穷!”我一下子惊呆了!
这可恨的世俗竟然侵袭了孩子们纯洁幼小的心灵。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消除孩子们的偏见,使燕子快乐起来。首先我来到了燕子家,燕子的父母知道我得来意后非常感激,告诉我燕子的一些情况,并保证今后一定要把燕子的卫生搞好,穿的不好没关系但一定要干净整洁。我也开始努力开导燕子,告诉她如何搞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在上课和游戏的时候我首先邀请燕子跟我配合,并时时鼓励她。慢慢的我发现燕子的的小手小脸变干净了,衣服变得干净整洁了,而且燕子也逐渐变得活泼起来,大家都主动跟燕子一起牵手做游戏了。
看着孩子们在一起快乐的样子我松了口气,也不由得深思: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社会里,他们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污染,包括大人们一些世俗的偏见和一些不正确思想观念。我们应该从这些具体的身边事入手,引导孩子们正确的认识社会,使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逐步的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平等待人。
我们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首先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