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教孩子要用对方法
发布时间:2020-09-25 教育孩子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 家庭教育方法育儿心得:教孩子要用对方法
犹记得小时候调皮捣蛋不听话,得到的往往是爸妈的一顿打,屁股疼的同时还要听着爸妈的碎碎念:“让你不听话!看你还敢不敢!”一直以来,家长都在摸索着教育孩子的方式,现今,我们教育孩子,不用打骂的方式,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打骂孩子的常见原因
有家长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的时候,很多人下意识的就会回答“孩子不听话”,作为家长,我们打骂孩子,总认为是孩子的错,却很少去用其他方式来管教孩子。
其实,不管怎么教导孩子,最终的结果又是怎样,其责任都在父母身上。正是因为父母不愿花心思用别的方式教育孩子,才会出现打骂的现象。
传统教养观念
自古以来,就有着“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传统的教养观念。在这些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而我们的父母责深受这些观念的影响。
自我情绪管理不佳
当家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而自己的心智又没有那么成熟时,有些家长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家长的生活无法打到自己的期望时,就会把压力放到孩子身上,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家长满意,那么家长多半会打骂上前。
熟悉的成长经验
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家长就直接就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这样的打骂处罚。因此,当他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喜欢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长就觉得,打骂最管用,既方便,见效又快,还懒得想别的办法,所以就会用这种方式来管教孩子。每当孩子犯错,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揍。
其实,很少有人天生就会教导孩子,也很少有父母很顺利的就能成为育儿高手,想要做一个成功的家长,就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管教孩子的方法,若你现在正在思考应该怎样对待孩子,那就一定要来看一下!
不打不骂管教孩子的妙法
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耐心倾听孩子
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家长可以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
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建议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真诚对待孩子【wWw.gx86.COm 笔稿范文网】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所以说,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用一颗真诚的心,尊重的心去面对,效果会更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心得:教育孩子要用好
育儿心得:教育孩子要用好
孩子是待雕塑的艺术品,父母的责任就在于精心雕琢他,让他挺拔向上、健康成长。如何来雕塑这件艺术品呢?家庭教育当用好"五面镜子"。
一是"放大镜":把孩子的优先放大看
孩子有好的表现,应立刻给予鼓励,以此增强孩子的荣誉感和自信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并加以鼓励。每个孩子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平淡无奇的生命中,父母如能妥善发掘,并使之发扬光大,日后就能使孩子顺利完成学业、成就事业。法国文豪大仲马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仲马在未成名前,到巴黎拜访父亲的一位朋友,并请他帮忙找份工作。这位世伯说了一串的工作让大仲马选择,然而他没有一样能够胜任。大仲马心情沮丧将要离去时,世伯请他留个联系方式。当他把写好地址的纸条递给世伯时,世伯惊讶地说:"你终究有一样长处,你的名字写得很好呀!名字能写好,字就能写好;字能写好,做其他事情也会有成功的可能!"这位世伯就是用"放大镜"的眼光看待大仲马这看似不是闪光点的闪光点,使当时还是无名青年的大仲马有了"我能行"的信念。
二是"望远镜":把孩子的前途放远看,放下焦虑和功利心。父母要高瞻远瞩地看待孩子的成长过程。众所皆知,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除了一些基本的生理机能之外,大部分能力都是日后学习所得。他需要与人交流,所以咿呀学语;他需要独立行走,所以蹒跚学步。孩子天生是一个学习者,满足生命不断发展的需要是孩子学习的不竭动力。父母应明了,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进步,都透射出他作为天生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平面镜":平等地对待孩子,让他自由飞翔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往往存有偏见:孩子表现优秀就会钟爱有加,"一俊遮百丑",只见优点,不见缺点,甚至犯有小错误,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家里的"好事",比如外出旅游等只有表现优秀才能获得机会。而对于"坏"孩子,总是看不顺眼,甚至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只见缺点,不见优点,把"芝麻小"的错误看成"西瓜大",一旦抓住把柄就兴师问罪,借机好好修理和整治,给孩子"颜色"瞧瞧,以期能使孩子收敛言行、警钟长鸣,然而对于"坏"孩子的闪光点却熟视无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为人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应该以自己的好恶标准来衡量,要公平、平等地看待孩子。
四是"多棱镜":用"多棱镜"折射存在的问题,确保孩子持续发展
多棱镜的特点是能够把阳光还原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家庭教育中也要多用"多棱镜"看问题,从不同方面查找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举一反三,而不能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表面不究本质。只有把原因找准、找全、找透,才能把问题解决好而不留后患,使孩子真正做到"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当然,对孩子的无心之错要多宽容,淡化他的疏忽,安慰之余再陪他一起反思、探询改进的方式。"吃一錾长一智",在错误失败中学会反思,寻找成长成功之道,确保孩子持续发展,最终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五是"显微镜":查找家长自身地不足,改进家庭教育
"显微镜"虽小,但它能发现萌芽状态的问题。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如此漫长,有时会懈怠,有时会抱怨,有时会急躁,有时会犯错,这就需要我们不时地用显微镜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根结,从而对症下药。
用"望远镜"看孩子体现了父母发展性的眼光,用"放大镜"看孩子体现了父母宽广又充满爱的胸怀,用"平面镜"看孩子体现了父母公正、无私、实事求是和尊重人、善待人的品格,用"多棱镜"看孩子体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和防微杜渐、正本清源的睿智,用"显微镜"看孩子体现了父母严于律己、从严治教和为人师表的作风。父母们用好这五面镜子,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将大有裨益。
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
是否只有“坏”孩子才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所谓的好孩子并不需要呢?在接触中我们发现,一些“好”孩子不敢将自己的问题袒露出来,他们不想因此破坏在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形象,他们活得很累。所以,很多的“好”孩子都成了两面派,表面上乐观快乐,内心深处却悲观孤独。
然而,上述问题被家长和教师忽视了。有很多高学历的父母,总是自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一个高中生曾在来信中说道:父亲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母亲是某公司的副总经理,从小家庭就给了她一种无形的压力,当她转入一所新的重点高中后,因为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家庭给她的压力,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然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直到高考前,她的恐惧达到了极点,最后她想到了自杀……幸运的是,这个女孩得救了,但女孩的父母仍没有意识到是他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他们一直认为是孩子太不懂事了,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知恩图报。
天下哪有生来就懂事的孩子呢!孩子不仅需要好的朋友、好的老师,更需要好的父母!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要每个父母重视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陶言)
育儿心得: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期望他们能够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处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反思中,希望自己能够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磨炼,一起成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质以及家庭的温馨、和睦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德育
个人品德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教育孩子讲道德要从自身、身边做起,使她从小尊敬长辈,友爱他人,不欺负弱小。孩子做对了要赞赏,做错了要恰当批评,让她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判别事物对错的观念。内心善良、懂礼貌、讲文明、辨是非、懂得换位思考,这一切应该从小就抓起。
例如:孩子很小的时候攻击性就很强,喜欢打人,常常把其他小朋友弄哭。个性强一点的孩子往往都会这样,我想在她上幼儿园前一定要想办法治好她。有一天下班回家有妈妈过来告状说我女儿昨天又打了她的孩子,抓破她孩子的脸。回到家我非常耐心地蹲下来问她:“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宝贝,是不是?”(因为我平常都会向她强调这一点,所以我敢肯定她一定会说“是”)。她果真说:“是啊。”我继续说:“你要是被别人打了,爸爸妈妈一定会很心疼,很伤心!但同样的,你把别的小朋友打了,她的爸爸妈妈也会很心疼,很伤心啊,因为她也是她爸妈的小宝贝啊!”这个时候她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了头,她开始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会令别人伤心的。从此以后,我们这条街上的孩子都愿意跟着她,一起玩,一起笑,偶尔闹点小矛盾也很快会和好。
二、独立性,有主见,培养孩子的能力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想一代要比一代强,就必须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赋予孩子行使选择的权利,不要用自己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例如:孩子自己衣服的颜色,什么时候看书、画画、玩耍、弹几遍古筝、看多久的动画片、玩多久的游戏,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就由她自己选择决定。当孩子跟我在一起时,她会安排的井井有条,有时还会指出我做得不足的地方。也许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孩子也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孩子是父母的体现,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做到什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传。而且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我们要帮助孩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慢慢养成习惯。告诉她每天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重要的。对于医生,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商人,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你,时间就是知识与成长。利用安排好了时间,你可能长的枝繁叶茂,但如果浪费了时间,那你可能弱小干枯。但劳逸要结合,该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分数,而是让孩子有能力去创造幸福生活并享受生活。
例如:早上起来洗脸、刷牙、叠被子,自己整理并管理好自己的东西,用过的东西要记得放在哪。看完一部动画片或电影,跟孩子一起探讨一下有什么教育意义或者是有哪些体会和感受。大人讨论问题,你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大人有哪些你认为不对或不好的地方,你也可以指出来。
四、多赞赏,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对她的爱。不要吝啬“我爱你”这三个字,也不要羞于表达。爱孩子,爱伴侣,爱父母就应该大声说出口。不仅是这样,我们还要充分信任她
育儿心得:让孩子快乐的方法
育儿心得:让孩子快乐的方法
对父母来说,使孩子拥有快乐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满快乐和温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具有快乐的性格,成年后能够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长大的孩子要多得多。下面有9种快乐秘方,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尝试一下:
1、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
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洁,周围的邻居又喜欢安静。孩子一旦开始喊叫、跳跃,父母便会想办法制止,孩子只好越来越乖了。表面上,是父母管教有方,但由此带来的是:孩子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丧失,孩子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压抑。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像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做网、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2、关心他人
孩子需要认同自己是家庭和社会有价值的成员,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如让他把家里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帮助照看比自己年纪小的小朋友;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长辈,懂得分享。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在很小的年纪就能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3、体育活动
和孩子一起滑雪、一起骑车、一起打球……这些活动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健康,更能让孩子笑口常开。并且在活动中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好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技能,有利于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观。
4、笑出声来
笑出来,对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严肃的形象,以为这样才有尊严。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笑出声来,并不会失去你的尊严。让你的家中充满笑声,并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它们是最好的爱的表达。有没有听说过:“一个人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亲子间感情不要放在心里,爱她就要表达出来。
5、更具体的表扬
父母应特别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哪些是好的行为。表扬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父母说的话语,二是孩子据此作出的推断。表扬越具体,孩子越能够根据父母的话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种技能的时候,不要总是简单地说:“做得不错”,要指出他们具体细节的成功。比如“你今天把那个摔倒的小妹妹扶起来,真让妈妈高兴。““我喜欢你画的这些树。”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满足。当然,也要注意不要表扬过度。从小要让孩子认识到,真正的表扬来自于他们战胜了挑战之后。
6、艺术的魅力
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会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这些艺术形式将成为一个感情的释放口,帮助他们表达自己和对世界的情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快乐。
7、不要苛求完美
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父母不可太过于追求完美,父母如果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所以,下一次当你再要抱怨的时候,先想一下,这个过错是不是跟他们的年龄有关?10年后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别再唠叨个没完。记住: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总比他把袜子放在哪里要重要得多。
8、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当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让他们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能树立起信心,并且有了下次自己解决难题的勇气。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发现问题;让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结果;帮他设计出要达到这个结果的步骤;让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
9、给孩子显示自己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对他是多么地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对他们一生的快乐都是最宝贵的。
育儿心得方法
育儿心得方法
最近忙得很长时间没有进下心来写点什么了。
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写点什么教育小孩的心得吧,放在幼儿园的网站上,家长们互相交流一下育儿心得。我真不敢应承下来,说不上什么育儿心得,有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看着身边可爱的小人,经常会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想着这个孩子是怎么出来的,我就做妈妈了吗?
三岁多的女儿们大概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了,小小的人儿已经知道跟你对着干,知道发脾气,她会说:你们不能这样,你们不能那样。甚至会说:你走,你们都走。我说:我不走,我为什么要走,这是我家。她说:你不走,我走,我再也不来上海了。你越对她凶,她越是反弹得厉害。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困扰,女儿们已经不是那个有吃就行的小家伙了,她们开始有思想,有自己的分辨能力,有自己的理论了。
有一句话说,在斗争中成长,我想用来形容我也是挺确切的,我逐渐从和女儿们的斗争中寻找到了一些方法:
育儿心得一:依循她们的兴趣点
大概每个小孩都爱看动画片,喜欢听故事,女儿们也不例外,喜欢《灰姑娘》、《白雪公主》,喜欢小动物。所以一般我要教育她们一些道理的时候,都不以她们为主角,主角都是她们喜欢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和她们喜欢的小动物。
比如说,一天下午接她们放学回家,因为高兴,她们在马路上疯跑,喊都喊不住。所以我就说:宝宝,妈妈给你们讲故事吧。小家伙们立马安静下来,乖乖的走在我旁边。于是我自编了一个故事,大意是灰姑娘带着她的宠物小斑比逛街,灰姑娘跟小斑比说在马路上乱跑很危险,过马路时要两边看,确定没有汽车时才能横穿马路。可是小斑比很调皮,它不听灰姑娘的话,还是和小伙伴们在马路上疯玩,这时候一辆大卡车过来撞伤了小斑比,灰姑娘伤心得不得了之类的。听完故事我就问她们:宝宝,小斑比为什么被撞了呀?小家伙们争先恐后的告诉我:因为小斑比很调皮,过马路都没有左右看。我说:对呀,宝宝,真棒,你看灰姑娘多伤心啊,我们不要学小斑比,好不好?小家伙们说:好的,妈妈,我比小斑比乖,我都知道不能在马路上乱跑,要看着车。以后,只要她们过马路不听话,我都会说:宝宝,还记得小斑比吗?还真管用,小家伙们立马乖了:知道了,妈妈,过马路要左右看。她们还会提醒你:妈妈,过马路要左右看哦。
再比如,我要教她们不要乱扔垃圾,就给她们讲了个故事,大意是小猪喜欢乱扔垃圾,有一天将西瓜皮扔在了马路上,害得山羊爷爷摔断了腿的故事。将小伙伴对小猪的指责和山羊爷爷摔倒的后果渲染得严重一点。
这招还真管用,不过,也别得意,在教育的问题上还得不断创新,哈哈,育儿是极需要创新力的行业哦。
育儿心得二:惩罚要一次到位
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有种天生的威严,但是如果用不得当,这种威严就会慢慢消失。老公以前经常会说:再不听话,爸爸拿棍子揍了。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非常惧怕,一听说棍子立刻就乖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爸爸原来是只“纸老虎”,根本不舍得揍她们后,情况逆转了。你只要说揍她,另一个就会跑去找棍子之类的东西,还会跟你说:这有棍子,狠狠地揍她。真让人哭笑不得。
有意思的事,这种情况下反思的通常是父母,我们经过几天的反思之后,决定,教育不一定要揍,既然不揍,就不要说揍,处罚方式说出来后就要执行到位。
一天,小图图哭闹,好说歹说都没有止住。老公说:爸爸喊一二三,你要还哭,我就把你关外面去。女儿大概不相信,老公喊完,她依然在哭。老公把她拎起来就扔到了阳台上,把门一锁。女儿害怕哭得更厉害,连房间内的大图图也开始哭了:爸爸,不要把小图图关外面去,大灰狼会把她抓走的。利用这个机会,我一边教育大图图要乖,一边安慰着心疼的爷爷奶奶。天啦,真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哭了一会,小图图发现没人理她,屋里的人该干嘛还干嘛,渐渐觉得无趣,止住了哭,抱着腿坐在地上,安静的看着屋内,那模样真让人心疼。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该是我出马的时候了。我走过去打开门:宝宝,知道错了吗?小家伙点点头,脸上还挂着泪水,让人心疼得想立刻就算了,把她抱进来亲亲,但是如果这样做,那这次就白关了。我又说:宝宝,错哪里了?小家伙不回答,厥个嘴巴低下了头。我说:宝宝不知道哪里错了吗?那再想想,想好了再进来,妈妈先走了。小家伙急了:妈妈,妈妈,你等一下。我蹲下来再问她:想到了吗?小家伙小声地说:我不听话,我下次再也不会了。我说:那我们去跟爸爸道个歉好吗?她点点头,我把她牵进来。看到老公严肃的表情,小家伙害怕了,又折回来。我说道歉了吗?她说:我道歉爸爸也不会理我的。我说:你没试过怎么知道呢。爸爸最喜欢知错能改的孩子了。在我的鼓励下,小图图终于鼓起勇气道了歉。这件事情对两个小家伙的教育意义都很大,只要说到关到门外去,她们就知道后果严重了。
这些方法,我想在一定时间之后都会失效,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