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心得:跌倒了,要勇敢地站起来

发布时间:2020-09-25 幼师读书心得 幼儿园轻轻地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要脱稿吗

育儿心得:跌倒了,要勇敢地站起来

星期六的晚上,我和浩浩相约出去散步。刚下楼梯,浩浩便兴奋地往前跑。“别跑,小心车子!”话音刚落,就看见小浩浩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跤摔倒在地上,他便哇哇地大哭起来。

我赶紧跑过去,看到浩浩号啕大哭,可怜地望着我,我很想扶他起来,心疼地问宝宝摔疼了没有。可转念一想,摔跤了就指望大人来扶,那以后遇到点挫折怎么办?于是我就在一边鼓励浩浩:“宝宝不哭,自己肯定会站起来的!”过了一会儿,浩浩终于停止了哭泣,艰难地从地上爬了起来,这时的我终于长吁一口气,一边轻拍浩浩身上的灰尘,一边小声地问:“疼吗?”孩子点点头,我抚摸着浩浩的头说:“好孩子,跌倒了要靠自己爬起来,这样才是真正的男子汉,知道吗?”浩浩听了似有所悟,我拉起孩子的手,继续去散步了。(趣祝福 WWW.ZfW152.COM)

其实,幼儿贪玩,摔跤是很正常的事,爬起来还会继续去玩。如果这时父母过分表现,就会让原本很小的事变得严重起来。结果是孩子跌倒后,就指望着大人来抱或是安慰,这样,小孩从小没有改变自我境遇的态度和勇气,经受不了半点挫折,一遇到困难就哭鼻子,将来也无法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时候,父母假装漠然置之,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去解决,其实最深刻的爱就包含在其中。

不扶,往往便是最大的搀扶,因为搀扶的将是孩子的一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让跌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


育儿观念:让跌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

小朋友们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天天一不小心跌倒在地,赖在地上大哭起来,等着我去扶他。我并没有立即扶起倒在地上的小天天,一会儿后,天天撅着小嘴巴自己爬了起来。回家后,小天天向妈妈哭诉:“妈妈,今天我跌倒在地上,没有人理我,老师都不扶我起来。”

老师的话——

与其说这位家长溺爱孩子、误解老师,不如说她对如何教育孩子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老师其实并不是在偷懒,她只是想让孩子自己从地上爬起来,从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从一出生开始,许多孩子便生活在家庭内几位大人的精心呵护之中,渐渐地,他们习惯了大人们的关心与呵护。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当他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得到别人的主动帮助,而不是如何从自身出发去解决问题,天天正是这样的心理。但孩子必将离开父母的怀抱进入社会,他们在社会中必须独自面对一切,因此,将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从小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锻炼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或许有一些家长会担心,幼儿园老师这种看似残酷的培养方式是否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要求独立的过程,一方面他们心理上渴望更加地独立;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为他们独立要求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或许孩子会因一时被老师“忽视”而感到失落,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被孩子自己努力克服困难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所淹没,孩子将更有信心地向前迈进。

让你的小公主勇敢起来


让你的小公主勇敢起来——胆小、懦弱不是女孩的代名词

小女孩好像天生就胆小。

她们怕黑;

她们不敢单独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

她们害怕在地上爬来爬去的虫子;

她们不敢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

……

正因如此,胆小和懦弱好像总是喜欢这些小女孩,于是小女孩受到小男孩的欺负便成了常事。

4岁的小女孩桐桐非常胆小。

有一次,妈妈带她去社区的小广场玩,旁边突然跑过来一个2岁多一点的小男孩,他直勾勾地盯着桐桐手里的小皮球,非常好奇的样子。桐桐看见了,不自觉地把球往身后藏,然后壮着胆喊:“你不许抢我的小皮球!”

小男孩好像看出桐桐的胆小,冲上来就抢,桐桐吓得嚎啕大哭。妈妈连忙说:“小弟弟,你怎么可以抢东西呢?”又对桐桐说,“小弟弟比你还小呢,你为什么怕他?来,和小弟弟握握手,大家做个好朋友。”

小男孩做个鬼脸,跑了。从那以后,他只要看到桐桐经过,就会跑过来打她一下,或者把桐桐手里的东西抢走。而桐桐看到那个小男孩,总会不由自主地躲得远远的。

又有一次,桐桐正在楼下的车库里玩,看到那个小男孩朝这个方向走来,便马上对爸爸说:“爸爸,快把车库的门关上,那个小哥哥要打我。”

桐桐竟然将比她小的孩子升级为“哥哥”了。这也正是很多女孩家长感觉头痛的事,由于女儿的文静、胆小,常常在学校受那些“坏孩子”的欺负,自己又不好插手小孩子之间的事情,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胆小的女儿保护自己。

对于这个问题,桐桐的爸爸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晚上,爸爸认真地问自己的宝贝女儿:“那个小弟弟比你小,怎么会是小哥哥呢?你能告诉爸爸你为什么这样怕他吗?”

“因为他总抢我东西,还老打我。”桐桐有点委屈地说。

“如果你按爸爸说的去做,小弟弟就不敢欺负你了。下次小弟弟再抢你东西,你就大声地对他说‘不许欺负我’,然后再把东西抢回来!”

第二天,桐桐跟爸爸出门,远远地看到小男孩走过来,爸爸就对桐桐使了个眼色,躲到一边。

小男孩过来了,看到桐桐手里的玩具熊,就上来抢。桐桐鼓起勇气,大声说:“你不许抢我的东西!”然后用力把玩具熊夺回来,小男孩也由于没有站稳,而摔倒在地上。小男孩没想到桐桐变得这么“勇敢”,这次他居然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原来,看起来很强大的小男孩竟然是个“纸老虎”,以后他可能再也不敢惹桐桐了。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家长要想让女孩变得勇敢起来,就要告诉她:躲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那些“侵略者”,你才能永远不受欺负。

另外,父母还要了解女孩胆小的原因。

当女孩哭时,很多父母经常这样恐吓女儿:“不要哭,狼外婆来了,专吃爱哭的小孩子!”年幼的女孩并没有掌握太多的科学知识,很容易就会对家长的戏言信以为真,并且产生深深的恐惧。

对生活带有恐惧心理的女孩,是很难有勇气面对“侵略”的。在被欺负的时候,她的恐惧心理会卷土重来,像一个巨大的阴影吞噬女孩幼小的心灵。

另外,家长对女孩过分的溺爱也会促使她们胆小。“不要动,小心烫着你!”“想吃苹果?妈妈给你削,刀子会伤到手!”家长的过分保护会给女孩消极的暗示。在家长的溺爱下,女孩一方面会变得娇纵、不可一世;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事情女孩都没有亲自体验过,她会对实践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女孩在面对“侵略”时,常常只会躲避。

★给父母的建议

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天生胆小,这与孩子的性格有关,当然与父母从小对她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方法一:鼓励女孩说出自己的内心需要

7岁的小韩旭是个不敢说话的小女孩。

爸爸带小韩旭去逛商场,就要离开时,她拽住爸爸的衣角:“爸爸,再玩一会儿吧。”眼睛却一直盯着柜台里漂亮的洋娃娃。爸爸看出了她的心思,却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他故意这样对女儿说:“只能玩10分钟,10分钟后我们就回家。”

10分钟马上就要过去了,小韩旭终于忍不住了,她用很小的声音对爸爸说:“爸爸,我……想买一样……东西。”

“买什么?说话别吞吞吐吐,想要什么说出来!”

“我想买一个洋娃娃!”小韩旭鼓起勇气说。

于是,她得到了一个洋娃娃。

做父母的一定在女儿小的时候就对她灌输这样一种思想:谦让是一种美德,争取却是一种能力。这样女儿才不至于因太注重关系而失去“自我”。

当女孩希望得到某种东西或机会的时候,当女孩的权利被侵犯的时候,当女孩面临各种压力的时候……争取不一定获得,但放弃就意味着失去。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教会她说出自己的内心需要。

方法二:女孩的勇气是“宠”出来的

事实上,所有的小孩子,都会害怕怪异的声音,怕从高处跌下。男孩也有类似的问题,只是他们天性中有更多对抗懦弱的成分(例如冒险和攻击性),而社会对于男孩的教育也更有助于他们摆脱懦弱的心境。

这是不是说,我们对女孩的教育会使她们更容易失去自信、变得懦弱退缩呢?其实不然——女孩的自信是可以“宠”出来的。

在朋友的眼中,若南是一个特别有勇气、特别自信的女孩。每当有人问起“你为什么这么优秀”时,若南都要讲起小时候的故事——从小到大,父母都特别宠爱她,他们觉得自己的女儿是个很优秀的女孩:

若南嫌自己个子高,父母说正好可以做模特;

若南学习画画,却画得乱七八糟,父母满不在乎地笑笑说:“可你的歌唱得特别棒啊,每个人都有长处。”

若南想当记者,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后准备去央视,还是凤凰卫视?”“宠”到现在,若南已经在一家知名的媒体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她始终是个特别自信、特别阳光、性格开朗、有人缘的女孩。

知心姐姐陆勤在《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中这样写道:“成功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我能行’是成功者的态度,‘我不行’是失败者的态度。人改变了态度……由‘我不行’变为‘我能行’,就会获得成功的感觉,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的确,当女孩缺乏自信,即使面对比她弱小的对手也会退缩不前,即使自己的玩具被抢走也不敢要回来……这样的女孩,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在失败者的假想里,未出征先言败,又何谈将来的成功呢?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

时光荏苒,转眼间祺祺已经6岁快要上小学了,对待孩子的培养方面,我和孩子的爸爸比较一致,就是不看重她现在能学多少文化知识,重点关注她的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希望她能多参加集体活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加强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告诉老师自己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的发言。我觉得现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融入集体对她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有正确的作息时间,按时吃饭睡觉,做家务时让孩子成为其中的一员,比如吃饭的时候他可以给大家发碗筷,平时自己把地弄脏了,自己能主动扫地,玩完玩具了自己能放回原来的位置,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她帮我端只小凳子。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

二、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周末天气好的时候,我们都会带孩子去赭山公园爬山,五一、十一等小长假期间,我们也都会约上几个小孩年龄相近的家庭一起去外地旅游,锻炼孩子的体魄、扩展孩子的视野,我们已经带孩子去过北京、上海、南京、常州和皖南等地,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锻炼身体、增长知识。

三、培养孩子无私的品质。我们每次带祺祺出门前,都会准备一些小零食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我们还把她小时候用的玩具拿出来让她自愿的送给弟弟妹妹,在小朋友和弟弟妹妹谢谢她的时候她的心里也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四、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祺祺生来胆小,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敢尝试,我们就在经常鼓励她,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她平时在家也喜欢画图画剪纸,可经常无法完成自己设想的“作品”,于是就老叫“妈妈你给我画”,我就把笔拿在她手上,鼓励她说“你一定会画得比妈妈好”就听了这句话,她会很快的画好。现在她已经能画出花、鸟、鱼、虫、人物等很多“作品”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相信各位家长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儿方法。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时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育儿心得:教育要从宝宝抓起


育儿心得:教育要从宝宝抓起

孩子,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未来,还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要从宝宝抓起!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甚至也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面对现代孩子所生活的环境,作为孩子家长的我们不免心存担忧:娇惯、任性、说一不二,基本上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特点了,现在的家庭教育已经不再是父辈时那单纯的“棒下出孝子”的模式了,更多的是需要语言沟通和科学的教育方式。父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可是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岗的,做为一个刚刚进入这一行业的我们就好像是个文盲,在教育孩子方面每天都是在不断地摸索着学习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现在孩子三岁半了,从孩子出生开始到孩子走的第一步,说的第一个字••••••,每一个点滴的进步我们都会记录下来。说到育儿心得,下面也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

一、多管齐下树信心

钦豪是一个在面对陌生人时很腼腆的孩子,不敢说话。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回家进行了及时的语言教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到外面面对陌生人依旧如前。慢慢的我们发现孩子的这一行为也许是不自信的表现或者是一种天生的自我保护行为,为了改变这一问题,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如:出门搭车时,我们会让孩子去摆手喊车;出去买东西时,会把钱给孩子,让他去付钱,开始时孩子有些害怕,过去把钱扔到地上就跑回我们身边,卖东西老板叫他停下找钱,他连头也不回,但是慢慢地,在每一次的鼓励之下,他已经很自然的拿着钱交给叔叔阿姨,两只小手掐着腰,等着拿找回零钱,这时孩子本身也感到有些小自豪,感觉自己长大了,能做和大人一样的事儿了。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小的进步,但却改变了一个孩子不敢与人沟通的问题。

二、用感受代替惩罚

钦豪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孩子,认识他的人都会说他是个驴小子,有时为了一件事,我们不满足他,他会哭上半个多小时,头发都湿透了,开始我和他爸爸也非常生气,把他抱到屋子里打屁股,时间长了发现这个孩子是越打越闹,弄得我们生气,孩子还很委屈。后来我们渐渐的发现,得转移他的注意力,为他提供选择,他想要的东西不能马上满足他时,就要改变一种方式来实现他的愿望。当孩子想要一样东西,而此时我们不能满足他时,往往给孩子解释没有这样东西,孩子是不会听我们的解释,比如他想喝饮料了,家里没有,你和他说家里没有,喝饮料不好,你不听话就不买……他听到这样的话,就会哭的很凶,这时就要转移他的注意,我就会说饮料太凉喝多了肚子疼,你忘了前几天你肚子疼了,咱家有水果,你和妈妈一起榨苹果味和梨味的饮料好不好,这时他会很开心的答应,和妈妈一起去洗水果,喝完了告诉妈妈,真好喝,明天再做菠萝味的,这样孩子既能吃到营养的水果,也不会再哭闹。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孩子的感受被接受了,他才能开始改变自己的情绪。

三.互换角色

和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也能体会一下大人的感觉,从中不经意间钦豪开始变得有爱心,会体贴安慰人了。钦豪从小都害怕打针,看到医生就害怕,以前钦豪每次一生病就是全家就头疼的事,从扎上针就会一直哭闹到拔针,全家六七个人都得全程陪着,等孩子的病好了,大人也熬的筋疲力尽。后来我们回到家,找一个像打针一样的东西,给孩子,告诉他,妈妈感冒了,你给妈妈扎上针,他会很认真的把我的手握住,也像护士一样使劲的拍拍手找血管,我就在那装作很害怕很疼的样子喊:我不打针,我怕疼,我不打针。这时孩子会像在医院我们家长说的话一样告诉我:不用怕,不疼••••••直到把他的假针给我扎上。我们经常在家做这样的游戏,等孩子再到医院时,我们惊讶的发现孩子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坐在床上等着护士阿姨给他扎针,扎完后,自己树起大拇指,自己说真棒。其实这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互换角色的时候,孩子自然的变得勇敢,体贴人。妈妈在床上睡午觉,没有盖被子,孩子打开门,拿着自己的小被给妈妈盖上,然后把被角都给妈妈掖好,其实我根本就没有睡着,心里那种感动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四.帮助和鼓励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

钦豪这个孩子说话比别的孩子都要晚,23个月才会叫妈妈,三岁多了,还有很多话说不明白,快要上幼儿园了,我们还担心他在老师面前不会表达。刚刚上幼儿园,前三天每天都尿两条裤子,每天早上都要哭,第一天我问他你们在幼儿园都做了什么,他说玩小鱼玩具,我说吃的什么饭,你的同学叫什么名字,每次都说不知道。第二天我问他你们做什么了,他告诉我老师讲大灰狼的故事,吃的什么饭,也是说不出来,每天我都是重复的问他同样的问题。直到第二周,晚上孩子告诉妈妈:今天我们班XXX,过小桥摔倒了•••••••,我心里也没在意,心想可能是看的什么动画片,第二天到幼儿园,我和老师讲了孩子和我说的事情,老师说确实有这个事,我特别惊讶,孩子能主动和妈妈讲幼儿园里的事情了。现在已经上学一个多月了,每次走到幼儿园的一楼,孩子就会主动告诉我今天都吃了什么,而且吃得很多。本身他语言表述差,每次回来自己一边玩一边唱幼儿园里学的儿歌,唱几个字,就唱不出字了,只会哼上歌的调子,我们就在网上找到他学的歌曲下载下来,我们和他一起听一起唱,孩子特别喜欢听,也愿意学。其实只有家长愿意认真倾听孩子的话,孩子才会愿意讲出他的小故事。

从在幼儿园上的那几节亲子课,我们就看出来,自己的孩子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出众的,更是有很多方面都要比其它的孩子落后很多,但是,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会让我们做家长的更加欣慰。以上只是我们和孩子生活中的一点小故事,可能对于有的优秀孩子来说这些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我们只看中孩子的点点进步,和他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孩子的自立,自信,学习能力很多很多还等着我们家长在今后的生活中和孩子一起体验一起学习。

这次的家长育儿征文,最开始看到黑板通知的时候,没有想写,看了一眼感觉和自己没有似乎关系,但是每天放学三位老师都要把自己孩子的一天表现和我们家长说一下,给我们建议,我从心里感动了,老师对我们自己的孩子这么认真,我们做家长的更要为自己的孩子负责,希望孩子今后在老师的帮助教育下能茁壮健康成长。

请教育孩子勇敢说出来:“住手,不要随便摸我!”


近日,一个名为“平顶山两岁草莓”的微博倍受关注。该微博称,自己两岁多的女儿“草莓”在幼儿园遭性侵。今年以来,南京、海南、贵阳等多地发生女童疑被性侵案件。幼儿性侵案频发引发家长担忧和社会关注。

教育部、公安部等去年已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犯工作的意见”,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性教育课程势在必行。然而据“中国网事”记者调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学校、家长对“性教育”多持“遮遮掩掩”的态度,不少学校尤其是幼儿园的性安全教育几乎为空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缺位。专家建议,由熟悉犯罪人心理和作案手法的司法部门介入中小学和幼儿园性教育,将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应加强幼儿性教育专业化设计。

幼儿性侵案“熟人”多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失灵

5月初,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部门依法批准逮捕了一名涉嫌猥亵儿童的犯罪嫌疑人。

据承办该案的检察官李娟介绍,该案是典型的利用熟人便利条件,对幼童实施侵犯的案件。“理应被呵护的孩子频频惨遭黑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作案人一般都是他们所熟悉的人,让他们放松了警惕。”

据“中国网事”记者调查,家长一般在对孩子做自我保护教育的时候,多是“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而常常忽视教育孩子对身边熟人保持一种应有的警惕。

贵阳中东十五幼儿园园长谭艺玲告诉记者,大多数幼师都没有幼儿性教育的经验,幼儿园也没法开设专门课程,对孩子缺乏系统的性安全知识教育。遇到尴尬的问题由老师临时引导,或依赖儿童自发的性启蒙和少数家长的家庭教育,早期性教育确实存在很大的“盲区”。

贵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娄小韵说,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也多集中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方面。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校、家长对于“性教育”多是持一种“遮遮掩掩”的态度,这导致一些孩子哪怕受到了侵犯都不能正确的意识到自己遭受的是什么性质的侵犯。

性侵案拒绝私了司法介入性教育“一举两得”

针对幼儿性侵案频发态势,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近日在贵阳市六一幼儿园开展了一堂性教育实验课,结合性侵幼童案件的共性,这堂法制教育的主题定为“不要随便摸我”。

检察官李娟节选了美国作家珊蒂·克雷文著、茱蒂·柏斯玛绘制的《不要随便摸我》绘本中的图画,引导孩子认识所谓的“身体私密部位”就是游泳衣所遮挡住的地方,引导孩子了解虽然他们被教导要听大人的话,但有些大人用威胁和利诱方式进行的行为是不对的。

“如果有人用看小猫、吃好吃的、看电视等等来要和你们玩秘密的触摸游戏,一定要大声的说出:‘住手,我不喜欢你这样做!并且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和老师’。”孩子们听的很认真,在检察官讲故事的时候,课堂出奇的安静,还会替图画中的小女孩担心,并且一起喊出了“住手,我不喜欢你这样做!”

贵州省教育厅、人民检察院、公安厅等今年下发的“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犯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安、检察机关对发现的可能有未成年人被性侵或者接报相关线索,无论案件是否属于本单位管辖,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先行进行调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保护被害人、保护现场等。

娄小韵说,司法介入性教育和预防性侵害教育的优势在于,让少儿了解遇到侵害的正确选择是告诉家长或老师,而家长和老师只能选择报警。这体现了教育资源的多样化,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不好讲”莫“不敢讲”课程设计期盼专业“对味”

放眼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法、加、澳等国均已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推行性教育。在美国,一些地方从幼儿园开始,就会用游戏的方式向儿童解释“什么是性骚扰”,以及如何应对,如何求助和如何自我保护。

娄小韵说,目前我国幼师专业几乎都未开设专门关于幼儿性教育和性安全教育的课程,仅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学习时有所涉及。未来有必要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或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计划大纲中明确规定性教育的章节。

贵阳市六一幼儿园小(5)班学生家长丁杰说,如果没有提示性的教育和引导,幼儿对他人接触身体敏感部位往往不会反对,一般多是害羞。因此教幼儿一些防止侵害的意识和技巧是必要的,也让他们明白不能去侵害他人。

王蓉说,从性教育实验课开展的情况看,注意口吻表情、注重故事性的呈现,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都能很好的接受,值得推广。但这类课程的专业性一点也不弱,对授课幼师需系统培训,课件也可以进一步专业化设计。

李娟认为,性侵犯预防教育,对检察官也是一个挑战。如何说孩子们能懂,如何说家长不会反感,如何表达、引导孩子才能达到最终的教育效果。但绝不能因为这个课题不好讲,就不敢讲,导致孩子们在面对黑手的时候无所适从。

娄小韵表示,网上曾经流传一段时长1分钟的儿童性教育短片,其有趣活泼的风格、适当的尺度都符合国人的文化传统定位,在将来的课件设计中值得借鉴。

大班家长育儿心得:如何培养儿童勇敢的性格


大班家长育儿心得:如何培养儿童勇敢的性格

前段时间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关于儿童行为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培训。培训老师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一些典型的行为并且给我们作了一一解答,使我受益匪浅。

“智勇双全”是我们各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勇敢的性格是孩子日后生活必备的素质之一。勇敢性格需要从小就培养,从生活的细节中开始,适当让他体验挫折,挑战困难。过程中我们家长需要认清楚“过度保护”、“适度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利弊关系,才是问题的关键。

周末与儿子一起去绿地小区的儿童娱乐区玩。我看着儿子在滑梯重复爬上、滑下,玩的很开心。我提议让他从一米多高的旋转滑梯滑道逆着爬上去,他很爽快的答应了。但好几次都滑下来了,他很无奈的眼神看着我,于是我告诉他如何登上去的小诀窍。他试着助跑、小手抓住滑道的边缘、膝盖紧贴着滑道,拼命往上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去了。他高兴极了,还做了个成功的手势。我明显感觉到他体验到克服困难、尝试新方法,最后成功的喜悦心情。

滑梯旁边是一米左右高的攀岩斜坡,孩子们从低处玩高处爬上去,大一点的孩子是可以跑上斜坡、跑下来。我想也让儿子从最高处沿着斜坡往下跑,他往下一看,忙说:爸爸我怕,太高了,不敢。他紧紧靠着墙壁,撅着屁股紧贴着墙壁一动不动。于是,我亲自给他做了示范。我跑了好几次后,他终于说过来试试并且要求先到矮一点的地方先试一下,我在下面给他喊加油并且告诉往下跑的技巧。他终于蹑手蹑脚开始往下,瞬间他冲了下来,嘴里还发出害怕的尖叫声,他第一次终于成功跑下来,碰到我的身上了,双手紧抱着我的大腿,他回头一看,还在回忆刚才的过程呢!后来他又了最高的地方跑下来,每次成功了都很开心,都能看到他那天真的笑脸。通过这种运动,孩子挑战了他以前从没试过的方式,培养了勇敢性格。我也感受到了家长帮助孩子一起体验困难,克服困难过程中的乐趣。

虽然过程中有一点点危险,但是我觉得危险程度还在我的可以控制范围之内。最重要的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体验这个过程,性格就会逐步变的勇敢,为今后他的多彩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育儿心得:宝宝摔倒后


育儿心得:宝宝摔倒后

女儿一岁半了,走路摇摇晃晃还不是很灵活,但却很好动。一天下午她推着爷爷给她做的蝴蝶车在屋里窜来窜去,还时不时没头没脑的跑几步,突然听到“砰”的一声,接踵而来的是惊天动地的哭喊声……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是奶奶,“哎呀!”奶奶也慌了,边拍打桌子边说:“意意不哭了,看奶奶打桌子,坏桌子,我们打它打它。”说来也怪女儿竟不哭了。

过了好几天,女儿的身体又撞了桌角,摔倒地上了,但她学会自我安慰了,“打,打”她不停地打桌子。看到眼前的一幕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这样下去可不行,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这次打桌子让她心理得到安慰,下次怎么办?她一定会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怪罪他人的心理,而不找自身原因。

于是我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交流后达成共识,以后孩子摔跤首先引导她从跌倒中爬起来,然后告诉她跌倒的原因,让她学会保护自己。一天上午我在家做家务她自己在客厅里玩,推着她的小椅子满屋跑,突然“啪”的一下女儿一屁股蹲到了地上,只见她小手拍着地嘴里说着“打打打”。看到这我想应该到了跟她讲讲的时候了,我跑过去问:“疼吗?”她嘴里委屈的呜呜地说着什么,用手很伤心的指着地。我抱起她对她说:“不打地,是意意自己不小心不看地面光抬头跑摔倒的,对不对?”她还是很伤心的趴着我身上,我接着说,以后意意走路要看地面,不能光抬着头跑,不然还会跌倒的,她似懂非懂的看着我。

以后的日子里,女儿偶尔也摔倒,但我从不主动扶起她,总是让她自己站起来。有时候她也会自己哭几声,但看到没有人主动去安慰她就自己爬起来继续玩了。小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动作发展不协调,跌跌撞撞很平常,我们要给他们成长的空间,使他们慢慢地学会自我保护,这才是我们所应关注的。

相关推荐

  • 育儿知识:孩子跌倒,家长要不要扶起? 相信很多有小宝宝的家庭中父母都会碰到这种问题。孩子跌倒,家长要不要扶起?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一些家长。我的答案是要看情况。且听我细细说来: 孩子跌倒在地,有的并不严重,有的跌得比较严重,所以要根据情况来...
    2020-06-20 阅读全文
  •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我和孩子的教育故事 在11月4日的小班家长育儿经验分享中,有一位孩子爸爸谈到有一次女儿摔倒了,哭了,而作为爸爸的他并没有像一般的家长那样,赶快扶起孩子,或抱或安慰的,而他是严厉地看着孩子,非但不许孩子哭,还要她自己爬起来...
    2021-03-22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让跌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 育儿观念:让跌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 小朋友们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天天一不小心跌倒在地,赖在地上大哭起来,等着我去扶他。我并没有立即扶起倒在地上的小天天,一会儿后,天天撅着小嘴巴自己爬了起来。回家...
    2020-09-25 阅读全文
  • 让孩子勇敢起来 导读:孩子胆子小,不仅大人不放心,还会影响孩子自身的发育,于是,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多多关注。 “我不敢……” 典型案例: 小婷从小就很乖巧,和表兄妹在一起的时候,显得她更加文静,邻居见了也常常夸奖她:“...
    2021-10-13 阅读全文
  • 让你的小公主勇敢起来 让你的小公主勇敢起来——胆小、懦弱不是女孩的代名词 小女孩好像天生就胆小。 她们怕黑; 她们不敢单独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 她们害怕在地上爬来爬去的虫子; 她们不敢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 …… 正因如此,...
    2021-12-16 阅读全文

相信很多有小宝宝的家庭中父母都会碰到这种问题。孩子跌倒,家长要不要扶起?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一些家长。我的答案是要看情况。且听我细细说来: 孩子跌倒在地,有的并不严重,有的跌得比较严重,所以要根据情况来...

2020-06-20 阅读全文

在11月4日的小班家长育儿经验分享中,有一位孩子爸爸谈到有一次女儿摔倒了,哭了,而作为爸爸的他并没有像一般的家长那样,赶快扶起孩子,或抱或安慰的,而他是严厉地看着孩子,非但不许孩子哭,还要她自己爬起来...

2021-03-22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让跌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 小朋友们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天天一不小心跌倒在地,赖在地上大哭起来,等着我去扶他。我并没有立即扶起倒在地上的小天天,一会儿后,天天撅着小嘴巴自己爬了起来。回家...

2020-09-25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胆子小,不仅大人不放心,还会影响孩子自身的发育,于是,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多多关注。 “我不敢……” 典型案例: 小婷从小就很乖巧,和表兄妹在一起的时候,显得她更加文静,邻居见了也常常夸奖她:“...

2021-10-13 阅读全文

让你的小公主勇敢起来——胆小、懦弱不是女孩的代名词 小女孩好像天生就胆小。 她们怕黑; 她们不敢单独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 她们害怕在地上爬来爬去的虫子; 她们不敢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 …… 正因如此,...

2021-12-1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