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行为习惯:锻炼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发布时间:2020-09-30 幼儿学习故事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整理了行为习惯:锻炼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孩子上学以后,每天都会有不少的家庭作业,而中国式的爸爸妈妈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总是会“监视着”。然而这样的行为会使孩子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或者是产生依赖性,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所以爸爸妈妈要锻炼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1.陪读会降低学习能力

爸爸妈妈一直在旁边看着孩子学习的话,孩子的学习能力会受到影响,孩子会觉得自己被监管,会有很大的压力,注意力也无法很好地集中。

如果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再指出错误的话,孩子会受到打击,于是越发不能认真做完作业,因为孩子的心智还不足以能够自勉,自我打气,所以爸爸妈妈需要掌握陪读的力度,并且要知道如何陪读才最好,以免降低孩子的学习能力。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有的爸爸妈妈总是觉得孩子需要操心,需要关注他的学习情况,不盯着就不认真学习,其实这样的孩子很少,十个里面可有一个,所以爸爸妈妈需要自己教育孩子,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爸爸妈妈要锻炼孩子的书写能力,不能拖拖拉拉,或者是非常注重工整正确率,稍微错点就全部擦掉重写,这样的结果导致孩子做题非常的慢,注意力都集中在整洁度上而不是内容上,反而不利于学习成绩提高。

其次要让孩子预习复习,每天要上的课本内容,以及学过的内容都要回顾,加深印象,这样老师在课上讲的时候就会轻松应对,不会跟不上。

最后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即使是他不会做的题目,也要孩子自己先思考,然后爸爸妈妈指导就行,不能自己直接教孩子,甚至帮他写,那样一点效果都没有。

3.完成后检查就好[OK语录网 Www.968oK.cOm]

给孩子独立做作业的时间,然后爸爸妈妈在孩子写好作业后检查就行。爸爸妈妈可以规定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然后自己去检查,不要一直在旁边监督,那会影响孩子的思考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培养孩子独立睡觉习惯


两岁开始,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处处想到“我”。对自身的安全非常重视,而在妈妈怀抱里最安全,所以遇到什么困难,就只找妈妈。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不可能一直和孩子同屋休息,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睡觉习惯十分重要。

帮助孩子入睡顺利可以试用这样一些方法:

1.洗个热水澡,改变一下身体的状态。

2.换件大袍或睡衣,让他感到宽松、舒服,也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到了早上起床后赶快换上白天穿的衣服,这样,大袍或睡衣就会成为晚上、睡觉的标志物了,对他进入睡眠有好处。

3.漱一漱口,也是转换一下状态,同时,对牙齿也有益。

4.讲一两个小故事,情节简单,内容没有妖魔鬼怪的,在快讲完时给以预告,让他有心理准备,要去睡了。

5.和孩子一起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熊、小鸟、月亮、星星说晚安,为自己创造睡眠气氛。

6.把一个心爱的毛绒玩具放在玩具的“小床”(可以是一个纸盒子)里,和玩具说晚安,照顾它睡觉,也是创造睡眠气氛的好方法。

7.家中老人或其他有一个先睡觉,也可以创造睡眠气氛。

8.可以坐在床边陪他一会儿,但不要等到他完全睡着了才走。看他有睡意了,轻轻拍拍他,便走,否则他会从睡着的状态醒来看你是否走了,反而会影响他的睡眠。

西方国家怎样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西方国家怎样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都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下面的文章是美国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的方法,如果您还不知道怎样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的话,不妨看看西方国家是怎么锻炼的。

美国怎样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1、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

美国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怖。

2、让孩子接受锻炼

工程师杰姆斯带着3岁的儿子到城外10公里的乡下看望父母。吃过晚饭,天已黑,进城的公共汽车已经停发。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而杰姆斯却带着儿子步行回城。为什么这么做?杰姆斯说:为了儿子从小熟悉黑暗和吃一点苦。

3、决不总是围着孩子转

美国人很爱孩子,但不会总是抱着、盯着孩子。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用刀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总是让孩子自己吃。孩子做游戏也是自己一个人做或跟小朋友一块做。父母外出旅游,把很小的孩子就交给祖父母或花钱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家里办晚会或去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总牵着自己的孩子。

有经验的教育辅导员曾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他访问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家庭。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的教育总体上更注重于培养孩子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真实认识。从小孩子就独立自主了。不会生活在各种荫蔽之下。所以孩子自身的各种能力是比较强的。这是值得借鉴的放手教育法啊。

怎样养成孩子独立学习写作业的习惯


有些孩子在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家长惟恐孩子学习落后,就搞起了“全程监控”。每天不但看着孩子写作业,而且在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马上“掰开了,揉碎了”地教,两年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一直领先,但是独立学习能力却没有得到提到。上了三、四年级,语文的阅读分析、作文加上来了,数学题目也更难了,有些家长辅导就力不从心了。孩子失去了家长的支撑,学习马上就滑落下来了。家长着急,孩子失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窘困的局面。

方法1、家长根据作业类型调整监控力度

语文的写生字,抄词,抄课文,数学的计算题这类作业,都属于比较简单,基本不存在不会做的问题,家长都可以不监控或者轻度监控。即,先询问孩子做这些作业有没有困难,如果没有困难,那么写每项作业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您认为孩子预计的时间比较合理,就让孩子把每项作业和所需时间都一一写在纸上,然后桌上摆一个小闹钟,让孩子看着时间,做作业。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家长可以在旁边看看书,织织毛衣,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家长就可以在其他屋子做一些事情,时常从孩子的门口过一下,看看孩子是否在写作业,就可以了。

语文的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作文这类作业,数学的应用题、图形题这类作业,有一定难度,孩子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家长可以采取中度监控的做法。即,当孩子说这道题我不会,您教教我时,您可以先让孩子认真读几遍题。注意,有些孩子说不会,其实并不是真的不会,而是连题都没有读就说不会,主要是懒惰在作怪,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让他去读题。还有些孩子虽然读题了,但是读的时候没有思考,读完一遍什么印象都没有留下,然后就跟家长说我不会,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让他再认真的读几遍题,一边思考一边读,一边理解一边读。很多孩子在认真读了题目之后不用家长讲自己就会了。如果此时,孩子还说不会做,家长可以让他回忆老师平时在讲此类题目的时候是怎么讲的,说过哪些思考的方法、步骤,让孩子用这些方法、步骤一一去试,基本上也能解决。如果孩子平时上课时没有注意听老师讲方法,此时您可以让孩子给同学打个电话,让同学告诉他思考的方法。注意,一定不要让同学告诉他答案,仅仅是说方法。在孩子掌握了方法之后,家长可以让孩子运用这些方法去思考,尝试着做题。

注意事项: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监控力度应该逐渐减弱,只有这样孩子独立的学习能力才能增强,从而把学习真正当作是自己的事情。开始调整的时候,孩子可能不适应,这是正常的,家长要坚持住。家长一定不要马上冲上第一线给孩子讲题,也不要训斥孩子平时不听讲,这些都于事无补,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走。这样孩子才能慢慢的从完全依靠家长变得独立的去学习,去思考。

方法2、帮助孩子提高写作业的效率

有些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总是磨蹭,只要写作业,家长就得在旁边监督,否则他就一直在玩,耗到八、九点钟也不着急。家长想放手,但是放不开。

家长可以尝试着这样做,放学后,把孩子的同班同学,或年龄相仿的孩子请到家里来,和孩子一起做作业,也可以把孩子送到别人家。(无论是把小伙伴招引到家里来,还是把自己的孩子往外送,一定要选择那些有独立学习能力而且很自觉的孩子)当小伙伴们都在写作业的时候,您的孩子也会受到熏陶,抓紧时间写作业了。因为如果谁没有写完作业,小伙伴是不愿意和他玩的。这种学习小组人数不要太多,三五人为宜,人员最好固定下来。

如果您无法让孩子和同龄人一同写作业,可以在孩子写作业之前先让他预计此次写作业大概要花费的时间,然后以挑战的口吻问他:“你能不能做到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写完作业?”大多数孩子会回答:“能。”然后您可以像发令员一样说:“好,现在开始!”此时,孩子会马上投入写作业的紧张状态。如果过了一会儿,您发现孩子开始玩了,您可以轻声为他提醒时间,如:你还有十分钟。要注意,我们提醒的是还有多少时间,而不是禁止他玩。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时间去压他,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时间的紧迫,从而抓紧时间写作业,而且还不会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如果孩子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了作业,您可以给予小的奖励,比如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下楼完半个小时等。如果孩子没有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您也不要指责他说话不算数,而是要和孩子一同分析一下原因,是自己对作业所需的时间估计不足,还是一边写作业一边玩耽误了时间,还是自己在某道题上耗费的时间太多了。找到原因之后,下次写作业之前仍旧让孩子估计所需的时间。有了上次的经历,孩子这次就会吸取教训了。这个方法坚持下去,孩子写作业就会越来越快,而且孩子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做题速度,考试时也就能够做到正确控制时间了。

如果您的孩子对于时间没有一种紧迫感,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仍旧慢条斯理地玩,对于没写完的作业一点也不着急,此时您一定要沉得住气。您要记住,如果您表现得比他还着急,他就不着急了。您可以隔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提醒一次时间,如果孩子置若罔闻,您仍旧做您该做的事情,但是绝不许孩子离开书桌去别的地方玩,或者看电视。如果时间比较晚了,孩子也困了,想去睡觉了,此时,您要平静地对孩子说:“你的作业还没有完成,不能睡觉。”孩子如果表示自己很困了,明天早晨再写,此时您还要再坚持一下,说:“不可以,谁让你放学后一直在玩,现在困了,也要把作业写完才能去睡觉。”一般来讲,此时孩子会以最快的速度写作业。您要做的就是坐在旁边陪着他,不管他写得多么潦草,质量多么低,只要加快速度了,就是进步。当然,第二天,老师对他的作业一定是不满意的,批评他,叫他重写,改错题,也是他应该承担的后果。通过几次的较量,孩子知道了您的坚定,在放学后自然就能抓紧时间写作业了。当时间充裕时,他的作业质量也就会逐步提高了。

注意事项:

在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

所谓耐心的指的是遇到孩子不听话时,家长一定不能着急,不能冲孩子发脾气。一旦您冲孩子叫嚷了,孩子虽然会很害怕,但是心里马上就有底了,他知道有您一定会想出各种办法让他完成作业。时间一长,次数一多,他会觉得写作业首先是您的事,他在为您完成任务,否则您为什么比他还在着急呢?因此就会更加磨蹭了。所以您要做的是平静的提醒时间,无论他耗到多晚家长的态度都是平静。您表现得很平静,孩子就慌了,他就会觉得这件事情,没有人替他着急,他就只好自己想办法了。那么他独立的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

所谓恒心指的是家长一定要把这种态度坚持到底,这是一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较量,谁坚持住了,谁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家长本身有优势,之所以经常失败是因为心太软,看到孩子困了,累了就想算了,明天再说吧。殊不知,今天的放弃会导致孩子明天继续磨蹭。

方法3、利用孩子要独立的愿望鼓励他主动学习

一、二年级的孩子自己没有太多主见,大人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学,缺乏主动性。上了三、四年级,心理逐渐成熟,思维逐渐活跃,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对于父母,老师的安排不太愿意全盘接受了,此时,作为家长。我们要抓住他这种心理特点,鼓励他独立,主动的去学习。

比如,有些三、四年级的男孩子会对父母说,我们班的同学都看《三国演义》,您也给我买吧。听到这有些父母会说,《三国演义》你看得懂吗?或者,我以前给你买的书,你根本就不看,现在又让我买《三国演义》,不买!还有家长会这么说,你看那个有什么用呀?考试考吗?去看作文书去!家长的这些话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你看不懂《三国演义》、你纯属瞎起哄,买了你也不会看的,作为学生应该看与考试密切相关的书,看这些闲书没用。孩子接受到这些信息之后,他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受到打击,对于父母让他看的“正经书”他更没有兴趣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满足孩子的这种从众心理,满足孩子对课外书的渴望。哪怕他看不懂,哪怕他只是随便翻一翻就放下了,哪怕这本书与考试没有密切联系,我们也要给孩子买。应该相信,如果班里有很多同学都看这本书,孩子至少也会翻翻的,这样才能和同学有共同语言,才能不被孤立,翻一翻这些书总会有收获的。而且不一定在什么时候,他又会重新打开这本书认真读起来,此时再读就不是从众心理了,而是真正对这本书内容的渴望了。博览群书的孩子知识基础会比较厚实,思维也会比较活跃,这对于考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再比如,假期里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去旅游,回老家,那么孩子的假期作业就需要提前或者错后完成。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开学后不能交齐作业,于是不停的催促孩子提前写作业,在家长的催促下,孩子主动性被压制,完全变成了被动学习,心情糟糕,学习效率也低。其实,家长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契机鼓励孩子独立,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您可以这样说,一个星期之后我们要去旅游,大概会走十天左右,这十天你就没有时间写作业了,回来之后没有几天就要开学,所以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考虑好什么时间完成。当家长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孩子时,孩子的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他就会抓紧时间提前把作业写完。当然,也会有孩子因为要出门了兴奋不已,根本不把学习的事放在心上,如果孩子属于这种情况,家长就要提前更多的时间告诉他出门的事,而且还要说清楚,如果在出发你没有把大部分作业完成,家长是不会带你去的。所以能不能够出去玩,主动权掌握在你的手里。平时再按照上面的说过的两种方法监督,大多数孩子是会在出发前完成大部分作业的。当孩子真的在出发前完成了大部分作业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鼓励,肯定,如:看到你能够独立,自觉的完成作业,妈妈真为你高兴,你的确是长大了,以后妈妈会更加的信任你。有了家长的鼓励,肯定,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的自觉,主动。

【专家建议】

“对症下药”改变拖拉的习惯

当孩子出现写作业拖拖拉拉的问题时,家长首先要仔细观察,找出原因并和孩子沟通,有的孩子是因为一心二用,有的是有畏难情绪。比如,孩子写语文生字有畏难的情绪,家长可以告诉他生字只有通过多写多读才能记住,只有认识了很多字才能学更多的知识,如果写一个就停下来玩玩,就会把玩的时间都浪费掉了,只有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作业,才能开开心心地去玩,这样才能玩得放心、轻松。

其次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合理安排。孩子写作业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学回家后先写作业,可是没时间再玩户外活动,但晚上可以看课外书。二是可以先到户外玩,饭后写作业,但必须在规定睡觉时间前写完。同时,家长可以把写作业时间分成小块,每段时间不要太长,让孩子完成一部分目标任务之后就休息一下。合理地激励孩子,可以培养他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当孩子有进步,哪怕只是小小的进步,要及时鼓励,适当奖励。奖励可分物质和精神上的,如孩子积极主动地完成了作业,家长可奖励他所需要的,如陪他下棋,陪他玩游戏、看电视,或同意他外出玩耍等,或奖他一本他喜欢的书,偶然还可以来点他喜欢吃的零食。当然,奖励应是孩子喜欢的。正面的激励,可以让孩子认识到提高学习效率其实是给自己创造游戏的机会。

“不陪”才能养成好习惯

曾从教10余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认为,写作业要家长陪,这绝不是孩子的天性需求,也不是一个正常要求,这只说明他已养成一个坏习惯:他学习成长中遇到的一系列摩擦和挫折,已造成了他不会管理自己,造成他内心的无力感和无助感,只好求助于外部力量约束自己。事实上,他的内心是反抗这种“陪”的,所以即使有家长在身边,他也不可能真正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尹建莉建议:“家长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但一定要想办法从中抽身。不抽身,孩子的独立性将总也不能生成,那么他会越来越苦恼,越来越不自觉,‘陪’的效果也将越来越小。同时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在过去时间里对孩子的教育哪里出了错误,这种反思也将决定你如何抽身,决定你的帮助是否能对孩子有正面作用。抽身的原则: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第二要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制造孩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哪怕他开始做得不好,也绝不要制造他的内疚感和失败感。

支持孩子对“暴力作业”说“不”

那些过量的作业和惩治性质的重复写作业,被尹建莉称为“暴力作业”。她表示,“在让孩子痛苦地把作业写完和被老师批评这两个选择中,我宁可选择后者”,因为,“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但凡和学习有关联的任何不痛快的事都要尽量规避。既然这样的作业已带有了‘惩治’的味道,就不能去写,不能让这事在她心中种下对‘作业’的厌恶”。

尹建莉提醒家长不要自己给孩子制造“暴力作业”,如果孩子经常遭遇老师的“暴力作业”,家长应该积极和教师、学校作正面沟通,也可以自己想办法保护孩子。如果只是抱怨或袖手旁观,结果才最坏。

行为习惯: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习惯的好与坏和孩子以后的人生宽度是有关系的,有一个好习惯的孩子到哪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因此,爸爸妈妈不仅要在孩子面前做个好榜样,还要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及时纠正他。尤其是下面的五个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1.慷概给予,懂得分享

如果孩子性格非常霸道,不主动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的话,会少很多的朋友。孩子拓宽自己人际圈,拥有一些好朋友的秘诀是学会分享。学会分享一来能够让孩子交到朋友,二来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学会互帮互助的能力与精神。

2.建立自尊自信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与陌生人的交际能力。在孩子有了自信心之后,孩子在大家面前就不会羞涩胆怯,可以和大人们进行交谈,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会因为自信而变得更加勇敢。

当孩子在陌生人面前勇于表现自己的才艺与特长时,家长要及时鼓励与赞美孩子,给孩子增长自信心。

3.谦逊有礼

我们可以这样说,通过一个孩子是不是礼貌能够判断出孩子家庭素质教育的高低。孩子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是否会主动并善于运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等礼貌口语用语。平时经常使用一些礼貌用语的话一来能够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来可以让大家的心靠的更近。

4.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要让孩子自己整理衣物与房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果去朋友家做客了,可以让孩子主动帮忙做一点事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一种乐于劳动与良好的卫生习惯,也能够帮助孩子身体的发育与成长。

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还要重视起孩子的性格教育,要通过循循善诱,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锻炼孩子的一心两用能力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心是否可以多用?在生活中,我们都认为一心一意地去做事或学习,从普遍意义上讲确实有道理。但美国行为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联合进行的一项专题研究证实:儿童可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2~3种事情上,而成年人更可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4~6种事情上,即便是刚刚学步的周岁婴儿,也可在父母的教导下一边听从父母的指点,一边迈出蹒跚的步子。这就意味着,对一个头脑和身体均正常的人来说,“一心”是完全可以“两用”甚至“多用”的。

其实,不少活动或工作本身就需要人同时注意好几个方面,特别是较复杂或较富创造性的活动或工作。如飞机驾驶员在驾驶飞机的同时,须留意地形、气候的变化,并认真观察各种仪表,此外还得随时注意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钢琴家在手指击键时,眼看着琴谱,耳听着琴音,大脑则在分析、判断音乐的节奏和轻重。显然,一个不能有效“分配”注意力的人,在从事这类活动或工作时,就会手忙脚乱。

值得一提的是,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集中”一样,也需要后天培养,而婴幼儿时期对其所做的有意识培养尤为关键。美国专家建议,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由浅入深地进行“一心两用”的训练。如:

l岁前后的婴儿可学习一边听音乐一边听说话,或试着一边学说话一边拍手,或反复练习在注视一枚发光彩球的同时作出举手动作,或一边摇动一面红旗一边发出呀呀的喊声,或一边学步一边听歌。

2~3周岁的幼儿可一边讲一则简单故事,一边脸部做出种种表情,或一边背诵儿歌一边根据内容扭动身躯,或一边摇动铃铛一边报出铃声的次数,或一边注视眼前的图片一边留意别人轻击自己背部的次数。

接受过“一心两用”训练的3周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根据其兴趣爱好、表现能力和智力、体力的综合水平因材施教,如边讲故事边表演魔术,边看电视边背诵诗歌,边背诵英语字母表边以躯体动作做模拟字形表演等难度较大的“一心两用”的训练。

研究还表明,凡能轻松完成“一心两用”训练的孩子,反过来需要注意力集中时,往往坚持的时间更长,大脑反应较快,身体各部位动作较协调,记忆力较强,也更富创造性。

不过,在让孩子学会“一心两用”的同时,父母自己也必须明白:并非所有活动或工作都是可以同时进行或同时操作的,条件是同时关注的两件事之中至少有一件是孩子较熟悉又较简单的,换句话说即是不需要花费很大注意力的。此外,有些场合“一心两用”可能引发副作用,如一边用餐一边讲故事就不宜提倡,因为分心可抑制孩子唾液的分泌,从而影响正常消化。父母还须特别提醒那些坐不住的“多动”孩子:要是在听课时看连环画或做小动作,那就“丢了西瓜拣了芝麻”,得不偿失啦。

相关推荐

  • 培养孩子独立睡觉习惯 两岁开始,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处处想到“我”。对自身的安全非常重视,而在妈妈怀抱里最安全,所以遇到什么困难,就只找妈妈。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不可能一直和孩子同屋休息,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睡觉习惯...
    2021-04-05 阅读全文
  • 西方国家怎样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西方国家怎样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都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下面的文章是美国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的方法,如果您还不知道怎样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的话,不妨看看西方国家是怎么锻炼的。 美国怎样锻炼孩...
    2021-04-28 阅读全文
  • 怎样养成孩子独立学习写作业的习惯 有些孩子在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家长惟恐孩子学习落后,就搞起了“全程监控”。每天不但看着孩子写作业,而且在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马上“掰开了,揉碎了”地教,两年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一直领先,但是独...
    2020-12-12 阅读全文
  • 行为习惯: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习惯的好与坏和孩子以后的人生宽度是有关系的,有一个好习惯的孩子到哪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因此,爸爸妈妈不...
    2020-12-26 阅读全文
  • 锻炼孩子的一心两用能力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心是否可以多用?在生活中,我们都认为一心一意地去做事或学习,从普遍意义上讲确实有道理。但美国行为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联合进行的一项专题研究证实:儿童可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2~...
    2021-04-05 阅读全文

两岁开始,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处处想到“我”。对自身的安全非常重视,而在妈妈怀抱里最安全,所以遇到什么困难,就只找妈妈。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不可能一直和孩子同屋休息,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睡觉习惯...

2021-04-05 阅读全文

西方国家怎样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都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下面的文章是美国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的方法,如果您还不知道怎样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的话,不妨看看西方国家是怎么锻炼的。 美国怎样锻炼孩...

2021-04-28 阅读全文

有些孩子在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家长惟恐孩子学习落后,就搞起了“全程监控”。每天不但看着孩子写作业,而且在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马上“掰开了,揉碎了”地教,两年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一直领先,但是独...

2020-12-12 阅读全文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习惯的好与坏和孩子以后的人生宽度是有关系的,有一个好习惯的孩子到哪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因此,爸爸妈妈不...

2020-12-26 阅读全文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心是否可以多用?在生活中,我们都认为一心一意地去做事或学习,从普遍意义上讲确实有道理。但美国行为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联合进行的一项专题研究证实:儿童可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2~...

2021-04-0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