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团队精神的游戏10则
发布时间:2020-10-03 幼儿园说课稿10的加减 幼师10月份工作计划 幼儿园教师团队展示培养团队精神的游戏10则
1.五个简单的问题
人类的某些行为、态度或反应受遗传、环境、文化等影响是可以预料的。通过观察力的培养,你就能发现人类的一些行为的规律。
目标:用实例说明某些行为是可以预料的,培养学员的观察力
时间:15分钟
教具:根据人数每人配备一张纸、一支笔
过程:首先发给每位与会学员一张纸和一支笔。请他们在听到五个问题后迅速给出答案。答案应为他们的第一反应。然后快速说出问题:
1)你最喜爱的颜色是什么?
2)说出一件家具。
3)说出一种花。
4)在1~4之间选一个数字。
5)说出动物园中的一种动物。
然后给出下列答案:红色、椅子、玫瑰、3、狮子。
讨论:
1)每个问题有几人"答对"?(请"答对"者举手。选择这些答案的人数多的惊人。)
2)在你看来说明了什么问题?(人类的某些行为、态度或反映是可以预料的。关键是要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
变化:
1)选择一些生活的细节或者容易被忽略的规律来替代问题。
2)难度变化:让学员自己去发现可预料的行为并检测。
2、万花筒
时间:每轮15分钟左右人数:每轮游戏人数30-50人
规则:所有的参赛者务必记住以下的7条口诀:
牵牛花1瓣围成圈;杜鹃花2瓣好做伴;山茶花3瓣结兄弟;马兰花4瓣手拉手;
野梅花5瓣力气大;茉莉花6瓣好亲热;水仙花7瓣是一家。
50人随意站立在指定的圈内,游戏开始,主持人击鼓念儿歌,主持人的儿歌随时回停止,当主持人喊到"山茶花"时,场内的参赛者,必须迅速包成3个人的圈,当喊到"水仙花"时,要结成7个人的圈,"牵牛花"就只要1个人站好就可以,凡是没有能够与他人结成圈,或者数字错误的,都被淘汰出局,到最后圈子里剩下的为赢家。
奖励:等到圈内剩余人数到5人左右,游戏即停止,这剩余的人即获得个人奖。
评:要求你的反应敏捷,动作迅速,当然记忆力要相当的好,50个人的大游戏,难免会乱作一团,到时候你要记得相信自己!
3、.抓手指
目的:集中注意力。
方法: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站好,然后把左手张开伸向左侧人,把右手食指垂直放到右侧人的掌心上。教师发出“原地踏步走”的口令后,全体踏脚步。教师可用“1、2、1”的口令调整步伐。当发出“1、2、3!”的口令时,左手应设法抓住左侧人的食指,右手应设法逃掉,以抓住次数多者为胜。
规则:1.抢口令者抓住无效。2.手掌不张开,抓住无效。
4.解扣
目的:非常类似儿时的翻绳游戏,所不同的是想要过关必须要靠团队的群策群力,依靠每个组员的分工合作,而且你的思维方式越广,你面前的道路也就越顺利。
一、熟悉阶段:参加者围成一圈(人数为基数,有伤者旁观,去除首饰等),每人双手一上一下伸展(所有人同一个手上下),站好后伸手去拉住在隔壁一人的手(一个方向一人)。活动中任何人的手不得松开,否则将被处罚。
全体参加者双手相握后,开始想办法达到一个目的:最终恢复成单圈手拉手(相邻两人左右手相牵)。如人数是双数,会变成两个圈。
5.心电感应
目的:竞争与合作;问题分析与策略的形成
场地:室内外均可,12~16人一组(偶数为佳)
器材:每组3个骰子、玩偶或球(等于整组1/2人数)
规则:1)请伙伴依序采1、2方式报数,将整组分成两小队面对面坐下(中间距离两个手臂长),拿一个玩偶置中放在队伍最尾端(大约是最后一位伸出手臂才可碰到的位置)
2)当训练员掷出单数点数,就可以抢最后面的玩偶,先得到玩偶可得一分
3)过程中不可说话,另外除排头可以看骰子点数外,其余伙伴都要闭上眼睛
4)每次得分,队伍则往前推进一格(即排头移动到最后一位的位置,第二位开始往前递补为第一位,依此类推);如果抢错了(偶数点抢玩偶),则到扣一分,伙伴位置排列则要倒退回一位,位置一旦坐定,就不可改变顺序(可依情况调整规则)
5)每组有2次暂停的机会可运用,每位伙伴都当过排头且回复原来的位置才算获胜
变化:1)每个相对的伙伴中间均摆放一个玩偶
2)规则同上计分方式改变如下:A、每个玩偶都是一分,最后一个玩偶分数是前面玩偶分数的总和(例如一共放了6个玩偶,最后一个是五分其余都是一分);B、如果拿到半数以上玩偶,则总分可乘以2倍
分享:1)你觉得整个团队致胜的关键在于排头?排尾(抢玩偶者)?还是讯息传递者?或者你有不同的看法?
2)你觉得活动中那个角色是领导者?
3)活动中团队有特定的领导者吗?或者是因为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环境、所以有不同的安排?实际的生活、工作经验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
4)当你成为排头(发号司令者),你有什么感觉?当你的角色是等待、传递讯息、行动先锋(抢玩偶),你又是什么感受?
5)对手的行动对你们团队的影响是?是压力还是激励?你是如何看待你的对手?
6)竞争是否让你更有冲劲、更有行动力?
7)是否所有人都知道看点数的重点?这在策略的形成上有没有什么影响?
8)团队一共使用了几种方法?是否曾受到对手的影响(或启发)而改变策略?
9)当比数相同,且只剩一分就可得胜,你们是否会赌上1/2获胜的机会,直接行动(抢玩偶)再说?为什么?如同一个成熟的竞争市场,你会采取保守或主动的态度?
6、生命之圈
目的:观察力的训练
场地:12~16人一组,每组一个呼拉圈(每个呼拉圈有三到四种颜色更好)
规则:1)每组围成一个半圆,由训练员面对伙伴手持道具,开始宣布:现在要进行的是一个很严肃、且每个人都会面临的生命课题『生与死』
我现在用『1代表生』、『2代表死』(训练员开始示范1与2的表示方式)
☆训练员先将呼拉圈摆放一个位置(例如转单数圈…等)后,然后说明:『注意看,这是1』
☆训练员再将呼拉圈改变摆放方式(例如转双数圈….等),然后说明:『这是2』
2)示范完后,训练员开始变换呼拉圈的摆放方式(刚开始2~3次依照示范的方式,然后开始改变,因为规则不在于此),然后询问伙伴『这是1还是2?』
3)当几位伙伴应答后,有伙伴答对时,训练员必须确认:『对!这是1(或这是2)』;错误时,则告知:这是1(或这是2)
4)如果学员表示知道,可请他继续参与、确认,或者举手向训练员单独确认,请学员不要直接说出答案,以尊重其它伙伴的学习权力
5)答案在每次训练员的提问方式:当问句是:『注意看、这是1还是2?』代表1;当问句是:『这是1还是2?』代表2
分享:
1)人们都习惯用亲眼所见来判断事情,当你所看到的规则不断被打破,你有什么感觉?是什么让你改变原有的观察模式而找到答案?
2)过程中,你是否较多的时间都在观看训练员每次的示范动作、其它伙伴每次的行动?问题是否因此被解决了?你觉得自己的行动力够吗?
3)当执着于动作、答案的对错时,你观察(发现)到什么?当找到答案后,你又观察(发现)到什么?两者有没有不同?
4)(过程中如果有人质疑训练员的对错时,较适合将这问题提出)当我们面对问题而无法解答时,你是先换个方向、反问(反求)自己,还是先质疑别人?在生活、工作中,有没有相同或类似的情形?
5.团体中可能有某些人不气馁、不断提供答案(意见),这对你会不会造成影响?是什么?或者当团体越来越沉默,会不会让你更不敢开口表达?在你的生活周遭,是否有类似例子?
6)面对生、死的议题,你是否可以豁达的看待此问题?同样的,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问题是你可以从容以对的?哪些是你避免去碰触的?(这个部分可以请学员不必回答,改用写的;如果愿意,事后可以找一位你愿意与他分享的人,彼此讨论这个话题)
7.青蛙大战
目的:竞争与合作、问题分析与决策
场地:室内外平坦的场地均可,12~16人一组(偶数为佳);
器材:垫子为总人数的一半、毛线球16颗(与总人数相等)、边界绳两条
规则:1)在相距6~8M的位置,以边界绳标出起点与终点;
2)请伙伴依序采1、2、1、2方式报数,将整组分成两小队,由一组先攻并发给一人一块垫子,另一组采取防守并发给一人2颗毛线球(软球),两方各自退到起点与终点线的后面;
3)攻击方自起点线后出发,前进时必须两脚一齐青蛙跳,垫子则代替荷叶,如果站立在垫子上,则对方不可用球攻击,另外可用垫子来挡球;
4)防守方必须站在线外以球攻击,在线内攻击无效,被击中的人员必须回到起点重来;
5)计时5分钟,统计共有几人成功达阵,然后交换器材,攻守互换
分享:1)你的小队是采取游击战还是团体战?为什么?
2)不同的攻、守策略,导致结果有什么不同?
3)任务中你扮演何种角色?决定角色安排的因素是?不同角色对团队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4)你的需要被注意到了吗?个人的需求是否曾被提出?团队提供了哪些协助?这和平时的工作、生活有没有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比方说~
5)过程中你看到团队或个人的表现如何?哪些是很棒?有什么现象是平时团队忽略了?
6)竞争对手的表现对团队会不会造成影响?是什么?
7.翻叶子
目的:透过肢体接触,打破人际藩篱、活络团队气氛;从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设计中,学习问题决策与团队互动
场地:12~16人一组,每组一块布(约可让整组人站上或稍大)
规则:整组人员站上叶子后由训练员开始宣布规则:
1)所有学员现在是一群雨后受困的蚂蚁,在水面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叶子站上,却又发现叶面充满了毒液,除非大家可以将叶子翻面,否则又将遭受令一次生命的威胁
2)在叶子成功翻面以前,每隔3分钟,就有一人中毒失语(或无法说话),中毒者由团队自行决定
3)整个过程都站在叶子上,包含讨论;所有人身体的各部位均不可碰触到叶子以外的部分,否则重来
分享:
1)你觉得任务完成的关键是?
2)决策是如何形成?活动中的关键人物是?扮演什幺角色?平时生活中团队是否有这样的角色存在?有什幺异同?
2)如活动中,当人我彼此失去了适当的距离,对人际关系有帮助或影响吗?
3)在参与团队决策过程中,你所处的位置与参与程度有什幺关连性?和现实生活中的你状况相似吗?例如:
4.在有限的视野及活动范围中,人际沟通有没有哪些改变或影响?忽略了什幺?或是会特别注意某些情况?举例来说~
5)团队是如何决定出中毒者?依什幺判断?被选中者的心情?如何配合团队运作?
6)如活动中,当某些人在实际工作(或生活)出现状况时,团队是否适时的照顾到对方的感受?或曾提供哪些协助?
8.星际之圈
活动目的学习团队合作与互助、支持及协调的精神;目标设定
器材场地
12~16人一组,每组一个呼拉圈(约70cm直径,或用可拆卸式的呼拉圈,依困难度调整适合的大小)
规则
1)所有成员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圈,并由其中的两位伙伴一起握住呼拉圈
2)全体(包括手握呼拉圈者)都要通过呼拉圈到另一边.
3)过程中不可松手,也不可以碰到呼拉圈,否则重新来过
4)每次执行前,请小组先设定完成时间,可执行3~5次
分享重点
1)每次的目标(时间)是如何设定的?执行的结果与设定目标有没有落差?如何从经验中调整目标设定?
2)当你不小心碰到呼啦圈时,你的感觉如何?希望别人怎么对你?实际上伙伴提供了哪些协助与支持?(可举例说明)
3)过程中,如果某些人重复出现失误(例如因为体型、肢体灵活度…等问题),对团队及个人有何影响?你是否因此有过抱怨(也许是没说出口)?
4)(延续3.)同样的问题如果换成在自己身上发生,能不能接受自己的表现?你对待别人和自己有没有不同的标准?
5)当你通过呼拉圈后,你的任务完成了吗?这个时候你在做什么?呼拉圈与伙伴对你有什么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关连性或事情?
9.雨的来去
活动目的在环境气氛营造下,做潜层的感官知觉练习
器材场地室内外均可,不需器材,人数不拘
规则
1)以训练员为圆心,所有学员围成五个同心圆并面对训练员
2)由训练员示范以下动作,告知伙伴将要开始经历雨的来去
1)手掌相互摩擦:(下雨之前的风声)
2)手指交互拍打:(开始有雨滴)
3)多指一起拍打:(毛毛雨)
4)拍打大腿:(下大雨)
5)拍打胸口:(下暴雨)
6)示范完后请学员操作练习一次,每个动作依序由最内圈向最外圈传递
7)请所有学员将眼睛闭上,保持静默,再由训练员从圆心开始将1~5的动作向外圈传递,等所有声音停止,再让学员张开眼睛
分享重点
1)张开眼练习与闭上双眼时感受有何不同?声音与视觉的差异?
2)在生活中自己是否曾因为擅于运用某些技能,因此忽略了一些既有的能力?在人际关系上会造成影响吗?
3)过程中你的专注力是向外还是向内?除了既有的动作声之外,还有听到其它的声音吗?
4)过程中声音是此起彼落,还是整齐画一?你又是如何掌握到团队的节奏的?在这个活动中,团队默契是如何形成的?
10.魔术棒
活动目的培养观察力,了解问题关键不一定是眼见为真
器材场地室内外均可,每组15~30人;5根形状相似的棒子(笔、木棍….)
规则
1)首先让学员看过这5支棒子,并宣称:『这些棒子受过魔法加持,会透我的身体,以数字和人沟通』
2)在地板上任意排列出10种不同形状组合,分别代表1~10(排列时可装做念咒语,加强学员注意)
3)再排出3~4种形状组合,让学员猜猜看代表哪些数字
4)数字和形状无关(棒子只是障眼法),关键在于活动开始的说明中。所以答案是以双掌手指置于接近棒子附近做出的记号为准
5)如有人看穿了游戏,请个别向训练员确认,或可透过不同组合和学员做确认,也可请已知的学员担任魔法师,增加团体兴趣和气氛
6)当观察出关键时,请勿向其它学员说明或讨论,以免阻碍他人学习的机会
7)如果还是没人看出关键,则可以更加夸张的方式将手指所做的数字记号表现出来
分享重点
1)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判断?观察的重点在于?忽略了什么?
2)日常生活中是否容易被外在的表象所误导?是否因此造成有些问题重复发生?
3)对自己或其它伙伴有没有进一步的认识或发现?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说课稿阅读
培养宝宝分类能力的游戏4则
培养宝宝分类能力的游戏4则
两三岁的宝宝就已经能认识很多不同类别的物体,例如玩具、食物、衣服等等。更为神奇的是,这些小家伙还能将这些不同类别的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分类能力是衡量智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让宝宝及早挑战、掌握分类对于他们以后学会推理、辩论以及形成数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挑战分类指标1——名称
让小宝宝逐渐从家庭中以及与同伴的游戏、交往中,学习到一些常见物品的名称。按物体的名称进行分类培养,也是进行分类培养常用的。
名称游戏:玩具与水果
游戏目的:教宝宝认识物品,并按名称进行分类。
游戏方法:准备2个盆子、一些水果和一些玩具。先给宝宝做示范,拿起一个水果,告诉宝宝这是“水果”,然后将它放进一个盆子;拿起一个玩具,告诉宝宝这是“玩具”,然后将它放进另外一个盆子。再指导宝宝按“水果”与“玩具”接着分其他水果和玩具。
游戏提示:一开始可以用区别大的事物进行游戏,慢慢地再细化指标。
挑战分类指标2——形状
对于小宝宝,可以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水果、小动物等简单的物体进行分类训练。虽然不一定能叫出物体的名称,但通过引导,可以认识到物体之间形状的不同,并在大人指导下进行分类,同时在分类中学习物品的名称。
形状游戏:树叶有形
游戏目的:锻炼宝宝按形状归纳整理的能力。
游戏方法:理一堆形状各异的树叶,让宝宝按照不同的形状分别归类,比如:椭圆形的放在一起,长条形的放在一起,心形的放在一起。同时还可教宝宝认识树叶的名字:细细长长的是柳叶,扇形的是银杏叶,椭圆的是榆树的叶子……
游戏提示:家长可以先每样挑出一片,放在不同的位置,或者按照树叶的形状描好轮廓,让宝宝按父母的提示再依次分类整理。
挑战分类指标3——大小
对于小宝宝来说,在相同种类物体中区分大小、长短、高矮,是比较容易进行的分类培养。
大小游戏:大鞋小鞋
游戏目的:锻炼宝宝按大小、长短、高矮等分类整理的能力。
游戏方法:先拿出一双大人的鞋子和一双宝宝的鞋子给宝宝看,跟宝宝说:“大鞋子‘大’,小鞋子‘小’。”然后让宝宝模仿着说“大”与“小”。再拿出鞋柜里所有鞋子,让宝宝按大鞋与小鞋区分后,再分类整理回去。
游戏提示:当然,还可以用衣服、水果等进行大小分类游戏;也可以用长短不一的铅笔、木棒等进行长短分类游戏。
挑战分类指标4——颜色
用颜色分类,有利于培养宝宝区分不同的颜色,以及学习各种颜色的名称。
颜色游戏:缤纷果篮
游戏目的:促进宝宝按颜色分类的能力。
游戏方法:准备几个容器,比如一个红色小桶、一个黄色小盆、一个绿色水果篮;再准备一些红的、黄的、绿的蔬果,让宝宝把它们按颜色分类放置,把红色的蔬果放到红色的桶里,黄色蔬果放在黄色的小盆里,绿色蔬果放在绿色的水果篮里。
游戏提示:在这里,要强调色彩的一一对应,如果宝宝认识颜色就直接要求,如果宝宝还不清楚就告诉他要放到“一样颜色”的地方。
科学游戏5则
科学游戏5则
一、小电珠亮起来
适合年龄段:大班
游戏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来了解电池的特性和用途。
2、引导幼儿学习正确安装、使用电池。
3、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游戏准备:
1、各种废旧电池、电珠、电线各若干,正确安装电池的操作图示。
2、铁丝、毛线、记录纸、笔等若干。
游戏玩法:
1.将一根电线连接在电池上(一边连接在“+”上,另一边连接在“—”)。
2.把电珠连接在“+”上,看一看电珠是否亮了。
3.运用铁丝、纸条、毛线等物品做实验,看看电珠是否亮了。
4.记录游戏结果。
二、磁铁小舞台
适合年龄段:大班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科学小游戏。
2、在游戏中,幼儿间相互合作、表演,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材料:磁铁、吸管、用纸盒制成的舞台、粘有磁铁的动物图片若干
游戏玩法:
1、2名幼儿合作玩游戏,人手1块磁铁,将需要表演的演员——小动物放在纸箱上。
2、幼儿拿着磁铁在纸箱的背面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操控纸箱上面动物移动位置。
3、幼儿配合语言讲述,进行有趣的即兴表演。
三、好玩的胶囊
适合年龄段:大班
游戏目标:
1、探索斜面与滚动现象,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
2、体验与同伴分工合作及动手操作带来的快乐
游戏准备:吸管、空胶囊、弹珠、剪刀等
游戏玩法:
1、将小铁球放进空胶囊。
2、再将放了铁球的胶囊放在剪开的吸管上,稍稍倾斜,胶囊就会顺势翻跟斗到另一端。
四、旋转的乒乓球
适合年龄段:大班
游戏目标:
1、学会将乒乓球放置在光盘上使之旋转的方法。
2、探求影响乒乓球旋转的因素有哪些。
游戏准备:
光盘、水、剪成花状的乒乓球
游戏玩法:
1、在光盘上滴少许水。
2、将乒乓球放置在光盘上。
3、两手端住光盘两边,轻轻转动光盘,使乒乓球在光盘上转动。
4、看谁转动球的时间长,并且不掉落。
五、神奇的放大镜
适合年龄段:大班
游戏目标:
1、教幼儿学会使用放大镜。
2、引导幼儿不断变化物体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镜中成像的变化。
3、玩用放大镜点火游戏时,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游戏准备:
放大镜、平面镜、各种实物或标本、黑色纸张、白纸、剪刀
游戏玩法:
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实物或标本。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同一种物体在平面镜与放大镜下的不同。
3、指导幼儿用放大镜点火:天气晴好时,取一张纸,然后将放大镜放在太阳光底下且放大镜的焦点对准纸张,过一段时间纸就会被点燃。
户外游戏6则
户外游戏6则
01同手同脚
准备:绳子若干。
玩法:
1)游戏者每人把左手和左脚用一根绳子连起来,右手和右脚用另一根绳子连起来,准备一条长lO米的路作为比赛场地。
2)以接力赛形式进行。参加游戏的孩子和爸爸或妈妈为一组,需要两组以上并排站在出发线上,裁判下令出发后,游戏者开始朝终点走,然后返回。最快全部返回的一组是优胜者。
注意事项:注意场地是否平整,避免摔倒时磕伤。拴绑绳子时要拴紧一点,避免游戏中滑落。
02袋鼠运蛋
准备:沙包三个个
玩法:家长站在起点,幼儿站在终点。家长从起点用膝盖夹住沙包跳至终点,把沙包交给在终点等候的幼儿,再由幼儿用膝盖夹住沙包,跳回起点,先到者获胜。
03快乐水功
准备:桶6个、雪碧瓶三个、舀子3个
玩法:家长从起点手拎两桶水至终点,幼儿在终点用舀子将桶里的水灌入雪碧瓶中,先灌满的获胜。
04创意拼图
准备:旧报纸、剪刀。
玩法:
1)把旧杂志或旧报纸上的人物图片剪下来,例如:棒球选手、司机、警察等等,让孩子说说他们是谁,都做什么事?
2)妈妈把这些人物图片的头部和身体部分剪开。
3)让孩子重新任意组合,帮每一个身体配上头部,并贴在白纸上。最后可能发生棒球选手戴警察帽,大头小身体等情况,十分有趣。
05抬轿子
玩法:
1)准备绕有彩色皱纹纸的竹杆两根,长约80cm。
2)父母两人两手各抬一根竿于身体两侧,作轿子,幼儿站在其中"坐轿子",两手抓好竹竿。游戏开始,三人协同一致地向前走,一边走一边喊"一、二、二",以便协调动作。
3)父母应该始终抬好竹竿,不能松手。
06"套高帽"游戏
准备:卡纸做成的尖尖帽子,大塑料圈。
玩法:家长背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头上套着高帽,手上拿着塑料圈去套别人的帽子,在规定时间内帽子最后落下的家庭为胜。
亲子游戏14则
亲子游戏14则
1、猜灯谜
规则:教室四周挂着灯笼,灯笼下面有灯谜,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猜出谜底。猜出后请小朋友告诉
教师相应题号的谜底如:第5题的谜底是。。。猜对后教师会在游园表上相应的地方贴上小贴片以作奖
励。
玩法:十人一组,单脚站在梅花桩上,计时15秒,在规定时间内单脚或双脚没有落地的得分,反之
不得分。
2、福娃跳圈
目标: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材料:福娃头饰五环若干
玩法:参赛幼儿分成二组。先在场地上放两组各15个五色环(一个两个一个两个圈依次放置)参加
游戏的幼儿从起点出发,双脚并拢、分开依次跳进圈内,15个环全部跳完,以速度最快者为胜。
3、我是小小领路人
目标:培养幼儿与成人的合作能力。
准备:雪碧瓶或鲜橙多瓶10个,给瓶子罐好水,间隔着摆成两条,红绸带两条。
玩法:爸爸或妈妈和小朋友站在起点处,游戏开始,爸爸或妈妈用绸带蒙好眼睛,小朋友牵着爸爸
或妈妈的手绕着瓶子走S路线。走到终点后瓶子不倒下为胜。
4、袋鼠跳跳跳
规则:脚不能碰倒瓶子,途中碰倒均为无效。
玩法:幼儿当小袋鼠套进老师准备的袋子了,袋鼠爸爸或袋鼠妈妈站在“小袋鼠”后面捏住袋子两
角与孩子一起从起点跳到终点,五队为一组进行比赛,前三名得五角星。
5、奔向2012—火炬传递赛
目标:1、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敏度。2、在地图上快速指认首都北京。
材料:火炬、平衡木、山洞、跨栏器械、小红旗
玩法:幼儿手拿“火炬”,依次越过平衡木,跨过栏,钻过山洞,在地图上找到首都北京插上五星
红旗,最先完成的幼儿为嬴者。
6、拾方块
准备:自己准备方块(石子)5块。
规则:每次只能拾一块,拾起后握在手里继续拾。
玩法:首先有家长将方块撒在地上,将一小沙袋抛起,同时迅速将方块拾起,然后再抛沙袋拾起第二
块,直至拾完第五块为止,然后把五块方块交给孩子再跑到终点放入圈内,最先放入圈内的为胜。
7、爬大树
准备:六瓶灌满水的雪碧瓶、椅子三张
玩法:孩子用手环住家长的脖子,用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手拎两瓶灌满水的雪碧瓶,从起点跑向
终点,在终点绕过椅子障碍,再跑回起点,速度最快者获胜。
规则:家长不能抱住孩子。
8、好运大转盘
材料:小鼓、毛绒玩具、幸运卡片。
规则:鼓声可有意在毛绒玩具传到过生日的小朋友手中时停止。注意每次把用完的卡片拿出,以免
重复抽到。
玩法:幼儿围成一圈,听鼓声传毛绒玩具。鼓声停,毛绒玩具在谁手中,谁的家长从幸运大转盘中
抽幸运卡。卡片内容可设为: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吹一根羽毛,5秒钟不落地,奖励蛋糕一块,要求双手背
后5秒内吃完,大家倒计时;或家长唱歌幼儿伴舞。
9、玩绳结
玩法:先教孩子把绳子4或8折打成结。爸爸在离孩子2米处手持一塑料筐,鼓励孩子投绳进筐。刚开
始时,可移动脚步,提高兴趣,以后不移动,提高技能。孩子抛进,爸爸抛出,孩子接住继续向筐内,
边抛边说:“抛绳结喽。”
10、“套高帽”游戏
准备:卡纸做成的尖尖帽子,大塑料圈。
玩法:家长背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头上套着高帽,手上拿着塑料圈去套别人的帽子,在规定时间内
帽子最后落下的家庭为胜。
11、搭高楼
准备:易拉罐30只、小推车三辆
玩法:家长从起点处将易拉罐运往终点,一次只可以运一只,幼儿在终点将运过来的易拉罐垒起来
,一分钟内垒得最高的获胜。
12、看你笑不笑
准备:一根吸管。
玩法:
1、幼儿和家长围坐成一个大圆圈,由其中一人先用鼻尖和上唇夹一根吸管。
2、做出怪像逗对方发笑,并把吸管传递给对方,一个一个互相传递,把吸管弄掉的就算失败。
注意事项:在围圈的过程中注意调整幼儿与家长的距离,以避免距离过远传递时掉落,鼓励孩子大
胆将吸管传递给身边的伙伴或叔叔、阿姨,控制好自己的身体以保证顺利交接吸管。
13、传达室
玩法:父母孩子围坐在一起,由一人做一个动作如拍肩,每二个人跟做此动作,当第二个人做完后
,第一一个有接着做其它动作,第三人跟第二人传的拍肩的动作,看能传多久动作不断。
注意:
1、至少三人参加此游戏,所传动作最好是手上动作。
2、做传的动作前双手合拍一次,保持拍手两个重复动作的节奏,速度由慢到快,初玩时可将所传动
作做几遍才换。
14、毛毛虫
玩法:准备小呼拉圈两个,每个家庭派出一个小孩和两个大人,三人排成一列纵队,第一个圈套在
前面两人身上,第二个圈套在后两人身上,比比哪组跑完规定路线,为了增加难度,可在路线上设置独
木桥、山洞等障碍物。
英语小游戏6则
英语小游戏6则
01照镜子
玩法:目的是较小的幼儿反复练习说出单词。老师边说单词边摸自己的身体器官,幼儿模仿摸出并
说出。看谁又快又准确。
02火眼金金
准备:小卡,磁扣
玩法:利用磁扣将字母(单词)小卡反贴在黑板上,教师说字母(单词)请2名幼儿比赛,看谁先找
到字母。
注意事项:在幼儿找字母的过程中引导未位置上的幼儿拍手说字母(单词)来加油。
03打击魔鬼(点名游戏)
准备:空气锤一个,闪卡
玩法:参与游戏的幼儿围手拿闪卡成一个圈(闪卡朝向其它幼儿),教师手拿空气锤当打击魔鬼的
使者,手持软剑空气锤,然后教师随便喊某张闪卡上的单词,并立刻向过拿着此单词闪卡的幼儿走去,
而被叫到名字的幼儿要在被打到之前喊出另外一个闪卡上的单词,否则被使者打
败。
注意事项:游戏之前幼儿必须要掌握游戏中用到的单词。
建议游戏中由教师当使者,这样可以控制游戏进行,并且避免意外。
04向前冲
准备:图表(可自行设计),磁铁数个,大骰子
玩法:画出图表(大部分是24个方格子的表格),并将每一格编上编号,编号数字1是起始点,各组
在该格子放一个磁铁做代表,教师问问题幼儿回答,回答对的组可以到前面来掷骰子,按照所掷出的数
字移动磁铁,若幸运停在可爬梯子的格子,看哪一组先到达终点就获胜。
注意事项:也可以在格子上直接写上要问的问题,便于幼儿回答。格子内可加上不同的颜色,例如
红颜色格子要再往前一步等,增加游戏的复杂性。
05老虎抓人
准备:闪卡,老虎图卡
玩法:首先将老虎图卡和其他闪卡混合,然后教师在地上画个长方形(也可用大型呼啦圈),所有
幼儿将自己的一只脚房子框框内,教师将自卡逐一翻给幼儿看,幼儿一一念出单字,但若翻到老虎卡,
扮演老虎的教师就开始抓人,幼儿必须迅速抽脚逃回自己的座位,被抓到的就扮演老虎继续玩。
注意事项:若空间较小,只需要快速将脚抽离框框内即可。
06反应游戏
准备:手电筒
玩法:将一些闪卡放在地上,将手电筒打开,以绕圈圈方式照明这些闪卡(可以一边念朗诗一边绕
圈),最后停在一张闪卡上,最先正确读出闪卡单词的幼儿就得分。
注意事项:教师给要有一定的控场能力并注意安全。可请幼儿来照单词
好玩的儿童游戏4则
好玩的儿童游戏4则
01奶粉桶滚滚乐
适合月龄段:13-24
发展要点:促进宝宝行走能力的发展,体验滚动的乐趣
所需材料:奶粉桶、水管、铅丝
玩法提示:
1、家长引导宝宝拿着奶粉桶滚滚乐材料,边走边滚,可以设置斜坡、设置障碍物、或汽泡纸马路等,让宝宝感受滚筒在不同的路面上滚的感觉。
2、赶小猪:提供各种颜色的球,引导宝宝用奶粉滚滚乐材料去推球,并达到一定的目的地。
02玩绳子
适合月龄段:25-36个月
发展要点:
通过绳子的一物多玩的方式,激发宝宝参与运动游戏的兴趣,提高宝宝跑、跳跃等运动能力的发展。
所需材料:绳子若干
玩法提示:
1、拉小车:家长将绳子的一头帮助宝宝的身体,然后与宝宝一起奔跑,并以儿歌式语言伴随,“拉拉拉,拉小车,开的快,快的慢”等。
2、跨栏:家长将绳子的两头拿住,请宝宝跨过绳子或跳过绳子,家长可根据宝宝自身运动能力的发展,调整绳子的高度。
绕绳子:家长引导宝宝将绳子拿再手上,沿着自己的小手做绕绳子的动作。
03喂食
适合月龄段:13-24个月
发展要点:
尝试用调羹或用手抓的方式给小动物喂食,促进宝宝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所需材料:
盒子、小篮子、滚珠、调羹
玩法提示:
1、家长引导宝宝用调羹或者用手抓的方式,将“小苹果”(红色滚珠)放入小动物的嘴巴里面。
2、语言支持:家长运用有趣的儿歌、简单的提问,与宝宝互动,促进宝宝语言能力发展。
04变变变
活动目标:
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发展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小手
二、手指游戏
1、师竖起手指,引导幼儿说说有几个手指头,学习数数。
2、学做手指游戏
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二个手指头,二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白兔,
三个手指头,三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花猫,
四个手指头,四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螃蟹走,
五个手指头,五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大雁飞走了。
3、个别宝宝表演
亲子小游戏6则
亲子小游戏6则
我的宝宝在哪里
准备:布带若干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请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相应的家长蒙上眼睛站在圈内,幼儿手拉手边唱歌边绕着家长转,唱完歌曲立定,然后请家长去寻找自己的宝宝。
要求:幼儿不能发出声音,去找父母,父母通过触摸找到自己的宝宝。
我给爸爸(妈妈)穿鞋子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首先让幼儿认识家长的鞋子,然后让家长将鞋子脱下后放入圆圈内,老师将鞋子打乱,游戏开始,幼儿从圆圈内找出自己爸爸(妈妈)的鞋子,并帮家长穿好,先穿好的为胜利者。
踩气球
准备:气球若干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老师给每个家庭发一个气球和一根细绳,请家长将气球吹大绑在自己的脚腕,身背幼儿。听到老师的口令游戏开始,家长就背着宝宝踩其他家庭的气球,气球被踩爆即被淘汰,比一比谁是冠军。
小脚踩大脚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幼儿双脚踩在家长的脚上,家长和幼儿手拉手,听到口令后,家长带着幼儿向前跑,幼儿双脚不能离开家长的脚,看看谁先到终点。
揪尾巴
准备:尾巴若干
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家长将孩子抱在怀里,在幼儿的屁股上挂一条尾巴,听到口令后开始游戏,在保护好自己的尾巴的同时将别人的尾巴揪下来。
可爱的袋鼠宝宝
玩法:让幼儿抱紧家长的脖子,双腿夹紧家长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紧紧地挂在家长的胸前,家长弯下腰,双手双脚着地向前爬,先到终点者为胜。
家庭小游戏3则
家庭小游戏3则
01踩尾巴
目标:
训练孩子的奔跑能力,培养孩子动作的敏捷性。
游戏方法:
找一只旧袜子,里面塞满棉花或碎布头,用绳子将袜口扎紧作“老鼠”,家长牵着“老鼠”跑,孩子追,踩住袜子就算逮到了“老鼠”。
02兜水果看谁的爸妈兜得多
准备:
围裙、玩具水果(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场地上划两条线,线与线之间间隔2~3米。
玩法:
孩子站在线后面向自己的父母的围裙里扔水果,爸爸或妈妈系上围裙,双手拉起裙角站在另一条线后接水果。接得多的为优胜。
03亲子游戏:倒蹬自行车
目标:
练习腰部和腿部力量,培养孩子动作的协调性。
玩法:
家长和孩子躺在床的两头,抬起腿让双方脚心相贴,然后一前一后地蹬腿,像骑自行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