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奖品
发布时间:2020-10-09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园说课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孩子都喜欢奖品。尤其是近几年来,好象分发奖品成了一种风气。孩子甚至会自行索要奖品,同老师讨价还价。到底发什么样的奖品合适呢?以下罗列几种常见的奖品简单分析一下。
传统的奖品。小红花、铅笔、笔记本是几中传统的奖品。在孩子的眼里,得到奖品很光荣的事情。它是对自我表现的一种肯定,但是铅笔、笔记本这种奖励主要在小学,幼儿园很少用,小红花幼儿园现在用的也很少,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了。
口头表扬。口头表扬不是什么物质奖品,但是应用最广,基本没什么成本(主要是老师观察孩子的时间成本)。口头表扬是需要技巧的。表扬孩子一定要真诚、到位。敷衍的表扬没有价值,泛泛的表扬不能传达正确信息。比如孩子问“老师好”,你表扬“好孩子”,错!是有礼貌的孩子。
体态表扬。比如拍拍孩子头(大班以下适用)、拍拍孩子后背、对孩子竖起大拇指、拥抱亲吻等等,都是有效的奖励方式。孩子也愿意接受。不要吝惜你的体态表扬,孩子可能会记一辈子的。当孩子在成人之后还常想起小时候老师的温馨接触,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粘贴。小粘贴是最受孩子欢迎的。这个一定程度上是受小学生的影响。粘贴涵盖内容十分广泛,有动画片的各种形象,也有成人化的符号表征,如美女、恐龙、红心、星星等等。价格便宜,孩子喜闻乐见,效果不错。问题是背面的胶据说对孩子健康有害,一定要注意不要贴在皮肤上。
机会。机会包括表现机会、表演机会、劳动机会。某孩子不自信,背后做个准备,让他回答问题,大加鼓励,是一种表现机会。讲故事时,让表现好的孩子或者有针对性缺陷的孩子做故事的主角,是一种的表现机会。做值日、整理教室,孩子们争着做,是很好的劳动机会。运用此法一定要一碗水端平,机会均等。
手工作品。比如泥工、纸工作品。我经常做一些折纸作品,象飞机、飞鹤、恐龙、六角形礼品盒、太阳花等等,作为奖品奖励给孩子。容易达到的目标就奖励简单的,需要付出特别努力的目标就奖励个复杂的,能力特别弱的孩子不能忽视就奖励别致的,孩子都很高兴。
鼓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只要有颗仁爱之心,自然就会找到合适的奖品。
Yjs21.coM更多幼儿园说课稿延伸读
给孩子们展示多彩的世界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给孩子们展示多彩的世界》!
生活中的颜色是丰富多彩的,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颜色、辨别颜色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活动:
1.观察活动:生活中的颜色
引导幼儿发现活动室内什么东西是红色的?什么又是黄色的?在经常反复的提醒中,让幼儿对这些颜色达到较高的认知度,并且可以启发他们说出自己知道的更多的此类颜色的事物。利用户外活动、参观游览等时机,引导孩子们观察不同的颜色,绿树、蓝天一一比一比,看一看。针对幼儿较熟悉的如红、黄、绿几种颜色,主要以巩固和熟练掌握为主。
2.情量游戏:颜色宝宝逛超市
让幼儿当颜色娃娃,用彩纸当钱市,什么颜色的钱币买什么颜色的蔬果。通过开展蔬果超市的区角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发展了幼儿的口i科表达能力和对颜色的辨别分类能力,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各方面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实录:班班:我买红色的華果。尚怡冉:你的钱带错了,我不卖给你。班班:那我用绿色的钱买好不好?尚怡冉:好,我把绿色的菠菜卖给你。孩子们认i1「了水果、蔬菜也有很多种颜色。
3.分享故事:太阳的颜色
(1)活动目标
①欣赏故事,学说故事中的语句。
②在教师的带助下,要试情境和词语的迁移。
活动准备:故事挂图、黑板、笔和纸。
(2)活动过程
①出示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呢?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太阳的颜色。
②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故事中角色的图片。
边提间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边学说故事中的句子。
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照在叶子上绿绿的。”
蝴蝶说:“太阳是红色的,照在花朵上红红的。”
鱼儿说:“太阳是蓝色的,照在大海上蓝蓝的。”
③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学说:“太阳是x色的,照在xx上xx的。”
④幼儿尝试情境和词语的迁移。
⑤小朋友,你们说太阳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请幼儿按照以上的句型说,幼儿边回答教师边画出图画。
⑥活动延伸:给太阳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活动分析
谁来用刚才老师说的句型说一说,你觉得太阳是什么颜色的?陈度卉说:“太阳是紫色的,照在葡萄上紫紫的。”高一鑫说:“太阳是粉色的,照在桃子上粉粉的。”王雅琪:“太阳是情色的,照在滑梯上桔桔的。”刘心言说:“太阳是黄色的,照在花朵上黄黄的。”孩子们对这一句型能够很好的运用,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形容词的活动,如黄灿灿、红彤彤等。
不知道本文给孩子们展示多彩的世界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给孩子一点自信心
合上教案本,一个念头突然在我脑海里浮现“为什么我总是想着如何让幼儿按我的意愿去做?为什么不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做呢?”可马上我又否定了自己,“不可能,我不教,孩子们怎么会做呢!”就在我矛盾之时,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又促使我,“试一试,也许孩子能行!”第二天,在组织活动时,我为幼儿精心布置了一个美丽的花卉世界,如美工角中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花朵,认知区中各种各样的花卉标本、语言角中各种花卉的图案等等。先让孩子们自由地、充分地观察、讨论、交流,随后,我拿出制作材料,引导幼儿想像“用什么办法把这些好看的彩纸变成一朵朵美丽的花?”话音刚落,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他们运用以往的经验,有的说:“我把它撕成花朵的样子”、有的说:“我把纸对折成三角形,然后把相同的两个角向上折就成了小花”,还有的说:“可以用剪刀剪出美丽的花,把皱纹纸团圆压平也像花……”我对孩子们不同的想法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你们的想法很棒,下面就按自己想的去做吧!”在我的鼓励、支持下,孩子们都积极地动手做起来。在近20分钟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特别的专注力,这是我以往曾经费尽心思、想尽各种方法都难以达到的效果,现在却顺其自然地达到了,而且,我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孩子在做完以后,不是跟以前那样完成任务似的,直接交给教师说:“老师,我做完了”。现在,他们拿着自己制作的大花园到处向同伴展示、介绍,神态、眼神和话语中流露出的竟然是那么的自信和自豪!此时,我思绪万千。如果采取的是“我教孩子学”的方法,我将永远无法发现也无法相信孩子内在的潜能,永远无法看到孩子们那成功的喜悦与自信的眼神,我将失去了解孩子的机会。此刻,让我深刻领会到了“孩子是活动的主体,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去做”这一教育理念的真正含义。老师们,请大胆地把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给孩子吧,你将获得一份惊异的收获!
我给爸爸刮胡子,让孩子学会感恩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我给爸爸刮胡子,让孩子学会感恩》,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品德,学会感恩对孩子们来说尤其重要。
江溪幼儿园结合“感恩节”开展了“我给爸爸刮胡子”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给爸爸刮一次胡子来表达感恩之心。本次活动让爸爸们感受深刻,当孩子拿着电动剃须刀,还没开始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会轻点的!一边小心翼翼的用剃须刀凑着爸爸的下巴一边问,爸爸疼不疼?爸爸们的心里顿时暖暖的,不知道说什么了,眼睛直发热。
我们坚信,只要孩子胸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是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品格。这样的体验活动在江溪幼儿园还有很多,深受家长的支持和一致好评。
我给爸爸刮胡子,让孩子学会感恩
关于我给爸爸刮胡子,让孩子学会感恩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给孩子当下的快乐》
《给孩子当下的快乐》读书笔记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个性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期望。
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个性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石头的棱棱角角。
作者马丽娟老师:中国第一批理解国际华德福?史坦纳幼儿教育协会培训的幼儿教师李跃儿芭学园资深教师,擅长教育管理,培养、提升教师团队以及对教育感悟的总结。在10年不间断地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积累了超多的教学观察笔记及随笔心得,最终构成本书。
我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读这本书:
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快乐”,那么究竟怎样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快乐?怎样样才能够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快乐?
在书中马老师给出了答案:
马老师的答案:
快乐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
我的明白:
给孩子当下的快乐,就就应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就应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明白的“快乐”。因此,当你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服,专注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你不好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你不好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地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你不好嘲笑他……正因,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快乐”。
在读这本书时,有一些精彩片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片段一:点燃心灵的蜡烛
“我们要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学会一件事情,就像他们真实地学会等待一样,孩子们才会真实地活在当下。”
我的收获:孩子们一旦学会了一件事情,他就是真正地学会了,不会忘记的一种学会。如果我们让一个小孩子很快地学会一件事情,那么坚信他忘记得也快。正因,那是他人将别人的发现硬塞进孩子的记忆中,并不是孩子自我想真实地经验它而记住它。因此,就如马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做的是帮忙孩子点燃他们内心那盏不灭的蜡烛,保护好它,让它燃烧得更明亮、更久远。”
片段二:长着棉花糖腿的人
“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透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忙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状态背后的一些缘由,是我们务必要做的事情。”
我的收获: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原本走的路就会不一样,正正因这样的不一样才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他自我独一无二的个性。然而,孩子是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忙,才会渐渐地了解这个世界的。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让一个有困难的孩子得到真正的帮忙,显得尤为重要。而帮忙一个孩子,不仅仅仅仅是指,对着孩子微笑,问他我能够帮忙你吗,实际上,帮忙的好处远不止这些,这是需记住的事情。我们不仅仅仅仅要蹲下身来看孩子,更要蹲下心来看孩子。
片段三:“难相处”背后的秘密
“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成人要带着一种敬畏和明白这个孩子的态度去感受他、帮忙他。同时,还要看这个孩子的状态是不是已经超出了教育者所能帮忙的范围,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帮忙,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他状态背后我们看不到的那部分东西。”
我的收获:应对这类孩子,我们需要的还不只是接纳这个孩子,更需要深入地了解在他的生活中,成人用什么方式在和他交流,还有他的生活环境、饮食、作息规律等都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帮忙孩子建立一个适合他的生活环境和具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还需要帮忙他的人给他带给能够学习的情景。让他看到大人是如何对待一条金鱼,如何收拾打翻在地的鱼缸,如何与人一齐做一个事情,如何表达自我……当他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从中学习到怎样真正地去照顾一条鱼,会学会用抹布擦拭桌面上的水渍,会学会协助同伴做一个事情,会学会在群众中表达自我的想法。
读这本书,我就像在看一个个生动搞笑的小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着温馨爱与亲切。看着故事里的孩子们游戏、学习、捣乱,看着看着我就会被这些小家伙感染,跟着他们一齐哭,一齐笑,一齐学习,一齐思考,一齐感悟,一齐成长。
我喜爱这本书。正因书里没有深奥难懂的语言,没有惊人的创见,没有苦心的劝导,有的只是老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一种发现优点的眼神,一种能够温暖孩子心灵的光,引领幼儿成长。透过马老师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孩子们的世界:一个宁静的世界,一个充满力量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我觉得就应像她学习,用心去体会孩子,真心将自我的生活和孩子们融汇在一齐。
幼儿园老师,绝对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能带孩子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样,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具备务必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个人魅力,创造才华。。。。。。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有“爱心”就足够的。我坚信,透过自我的发奋,我要成为一名我自我心中的理想幼儿园教师。
幼儿爱心教育:把爱送给每个孩子
无论是男孩或女孩,调皮或文静,都需要老师的关怀和爱心。
我们班有个非常调皮的宝宝,其实用调皮来形容他还不算贴切,他不是调皮,而是有一点“霸权主义”,只要其他的宝宝和他抢玩具,或者碰他一下,他马上就啊呜一口咬上去,我们没少批评过他,可就是不见成效,渐渐的,我也不怎么喜欢他了,有一天,他妈妈送他来幼儿园,他妈妈对我说:“老师,以后你们开火车时能让我们宝宝做一次火车头吗?他非常想当火车头。”妈妈走后,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想当火车头啊?”他说:“因为当火车头能拉着老师的手……”他的话让我一怔,平时,当火车头的宝宝都是比较乖的宝宝,而我却忽略了平时比较调皮的宝宝们,我原以为,他们还小,对于老师表现出来的小细节不会很在意的,就这样,我忽略了其他宝宝的感受,忽略了其他宝宝也需要老师的关爱,我怀着深深的内疚紧紧的抱着他,等我松开他时,我看到了他脸上羞涩的笑容。
从此以后,他变了很多,虽然他还是咬人,可他明显要比以前好多了,可改变最大的人是我,我要用我加倍的爱,去关怀那些曾被我忽略的心。
老师,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是神圣的。可每个孩子在老师的心中又是怎么的?让我们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用心的孩子
我们班的王瑞雪小朋友在老师的眼里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因为她观察事情特别的仔细,经常能够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变化。
前几天我有些不舒服,但我还是努力做的和平常一样,面带微笑的组织孩子们进行各种活动,有时,我自己甚至都忘记身体上的不适了,没想到我的一些异常举动瑞雪全都观察到了,课后,瑞雪走到我的跟前说:“老师,我觉得你今天带我们唱歌没有以前好听了,你是不是很累呀?”听了瑞雪的这句话,我真的很感动。
今天我在和孩子们进行手工活动的时候,瑞雪用红色彩泥捏了一匹奔跑的小马,十分的逼真。其他的老师看到了她的杰作也很高兴,大加赞赏。晚上放学的时候是瑞雪妈妈来接的她,我一边把小马拿给她妈妈欣赏,一边问她:“瑞雪怎么捏的这么像,你们家那边经常能看到马车吗?”她妈妈对我说:“哪里呀!可能是因为我们小区的花园里有一个小马的雕像,我们老到花园去玩,她就记住了吧!”这时,瑞雪在旁边大声地说:“妈妈,你没看到吗?我的小马和咱小区的那一匹不一样,那个是白色的,我这个是红色的啊;那匹马的尾巴也没有我小马的尾巴长啊!”看着如此明白的瑞雪,我和她妈妈都笑了。
孩子对事物进行观察,把对它们的想象储存在脑子里,这是发展想象的基础。而观察的越仔细、越具体,头脑中的事物就越清楚,越容易被利用,进行改造和加工。显然,培养孩子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是发展想象力的第一个步骤。
希望父母们鼓励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多加留意,仔细的进行观察,也希望父母们多带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以便在头脑中积累事物众多的形象,使想象有原料可用。
孩子们的心声
今天下午,画了半下午的画。速度慢动手能力差的孩子在快放学的时候都没有完成作品。画完的孩子不停的问:“老师今天晚上什么作业?”“老师快布置作业我们该记今天的作业了。”按常规我们每天下午有10分钟的时间让孩子记晚上的作业,而且是孩子们用自己的专用本子记。可是,考虑到孩子的小身体是否能吃消连续动手作战。我随口说:“今天的作业不用记,把《艺术口才》上的——相声:比爸爸,念熟练就可以了。”孩子们一阵欢呼,有的孩子还高兴的跳了起来。子璇边画边说:“老师你真好!”王宇城说:“老师你真棒!”吴可新挥动着小手说:“老师,我们爱你!”于是教室里所有的孩子都边跳边喊:“老师我们喜欢你”…….听到了吗?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声音不是对老师的恭维,而是在表达着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这就是孩子的心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有些事我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何尝不想给孩子一个天真快乐无忧无滤的童年。但是有些时候我们的确很无奈。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的说:“孩子们,老师其实很爱你们但是老师有时候很无奈……”
孩子纯真的“爱”
自古以来,老师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老师为孩子付出再多的爱,那也是应该的,老师从不奢望孩子回报什么。因此,孩子一个爱老师的小小举措,都会让老师感动万分。这天早上,多数孩子已入园并用完早餐。我们三个老师正准备吃早饭,刚刚端起碗,洋洋兴冲冲地来到教室门口,我立刻放下碗去接她,我们互相问好后,洋洋把一个鸡蛋塞到我手里说:“这个是给你的”,说完就走了。我不知所措,她的爸爸接着说:“我们刚才在外面吃饭,她非要带一个鸡蛋给你,你就收下吧。”我班有个贪吃的“小家伙”,听到我说不能吃孩子的东西后立刻伸过手来:“老师:我要吃。”看到这个孩子露出渴求吃到的眼神,我就把鸡蛋给了他。谁知文洋洋一把将鸡蛋夺了回来,用力的塞到我手里说:“是给老师的,老师您吃吧!”我立刻就明白了孩子的心意——那是孩子对老师爱的回报,我怎么能拒绝他呢?那样会伤到孩子的心啊!可我也不忍心让另外那个孩子看着我吃、在一旁流口水,我就对洋洋说:“洋洋今天的表现很好,有好吃的东西先想到给老师吃,老师很高兴”。我们小朋友就要象洋洋这样,有东西大家一起吃、才是好孩子。来,这是洋洋小朋友给的鸡蛋,我们一起吃吧!在我周围的孩子一起分享起来,由于孩子太多,一人只吃到一小块,我连一小块都没吃到就分完了,可我尝到了比鸡蛋更香、更好吃的东西、它永远的留在了我的心里——那就是孩子对老师纯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