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教案《神奇的魔术棒》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0-09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教案及反思

小班教案《神奇的魔术棒》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故事中的语言:变变变,大大大;变变变,小小小,倾听故事,喜欢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神奇的魔术棒》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喜欢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工作总结之家 Dg15.com)

2、学习故事中的语言:变变变,大大大;变变变,小小小。

3、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动画课件,米老鼠卡通娃娃,图片,魔术棒。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集中注意力。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客人想认识他吗?老师从身后拿出米老鼠卡通娃娃来,引导孩子问:你好米老鼠!米老鼠也和小朋友问好!老师模仿它的声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叫------米奇。大家再问米奇你好!

二、展示故事内容,孩子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今天米奇要讲一个关于它的一个神奇宝物的故事,请大家一定要坐好仔细听故事。播放课件。老师,请大家来看。边看边提问:1,米奇来到草地上看到了谁?他们找到了什么好吃的?2,他们嫌苹果太小不够分,想要大的这时谁帮他们?3,他会怎么帮助小鸡和花猫的?老师重点把米奇的活动夸张有趣的表演----从身后拿出魔术棒指着小苹果器宇轩昂的说:变变变,大大大。让孩子充分感受米奇的“壮举’’以及神奇的情节变化。老师用动听幽默的语气讲述米奇遇到大灰狼欺负小兔的情节,着重把魔术棒将灰狼变小的内容形象展示给孩子,特别神秘的语句要很幽默的表现出来:变变变,小小小。最后,让孩子们参与学米奇,帮忙把兔妈妈拔的小萝卜变成大萝卜;想办法把挡路的大石头变为小石头。

讲完故事后,结束课件展示。回忆性提问:米奇有一个什么东西是神奇的?米奇用它能做什么?谁想用它来帮助小鸡小猫变苹果?据孩子表现和积极性请他们使用“老师制作的魔术棒”重复经典句子:变变变,大大大;变变变,小小小。从而理解分辨清楚什么时候要把东西变大,什么时候把东西变小。

出示图片,小一班小朋友今天遇到了一些困难,咱们看看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了。第一幅图小姑娘想搬椅子坐,她能搬动吗?请小朋友用米奇的魔术棒来帮她。巩固句子:变变变,小小小。请孩子表演,并给予热情的鼓励。第二幅图小滑梯在院子里,引导观察,与图中娃娃比较大小,发现滑梯太小没法玩怎么办?请大家想办法,孩子用魔术棒帮忙解决困难。再次巩固句子,变变变,大大大。

三、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棒!学会用米奇的魔术棒帮助小一班的孩子了,听听米奇会对你们说什么。老师出示米奇娃娃风趣的说:“小朋友你们真棒!你们是会帮助别人的好宝宝。我真喜欢你们啊!时间不早了我要回家了,小朋友们再见!”老师引导孩子和米奇再见

反思:

小班孩子思维直接形象,语言表达简练简单,有一定的想象力,对于直观生动的物象十分感兴趣并且愿意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既能满足孩子倾听故事的欲望,又能促进孩子对关心帮助小伙伴的行为的认识,符合孩子关爱同情帮助他人的心理。既能让幼儿学到一些简单的词语,理解故事内容又能增进孩子社会性情感的培养。

幼儿百科: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更简单的说,他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表演。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魔术》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发现魔术表演的秘密,喜欢探究魔术表演的奥秘。

2、通过尝试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体会表演魔术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音乐《未来的魔术师》。

2、每两人一块手帕、一枚硬币。

3、玻璃杯、盛有凉水的大水杯、明信片、水盆。

4、纸袋、宽大的外套、细长形状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音乐渐低,幼儿围坐在一起。

教师:

1、刚才进教室时听到音乐了吗?是很动感有些神秘的音乐,它的名字叫《未来的魔术师》。魔术师!

2、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在哪里看到过?

(二)教师:魔术表演看上去感觉像有魔法哟!魔术师表演魔术时真的有魔法吗?

二、观察发现魔术的秘密。

(一)教师表演《听话的小磁铁》。

提问:猜一猜小磁铁为什么这么听话?(幼儿回答--请不善于表达的幼儿来回答)教师:原来小秘密在这儿呢!

(二)教师表演《百宝袋》。

提问:猜一猜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

总结:其实魔术的秘密有时候就藏在特别制作的小道具里。

(三)教师表演《流不出来的水》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纸片托水:取一只塑料小杯,装满水。将硬纸片盖在杯口(纸片比杯口略大)。用手按住了硬纸片,迅速将水杯倒置。将按住纸片的手轻轻移开,可见纸片托住了杯中的水,使水不会流出)。

提问:猜一猜魔术的秘密可能是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有的魔术是运用科学的小道理来表演的。

教师总结:当然魔术师的手法应该很熟练,这样才不会露出破绽。

三、合作分享

宝贝们今天爱动脑筋、勤思考,也积极回答问题了,表现很棒。那我们一起来变个魔术表演给听课的老师,你们愿意吗?

四、结束语。

在科学区准备了几种魔术道具,小朋友可以试试。幼儿退场,出现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中感到孩子们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魔术还是太陌生,脱离生活太多了,所以表现得有点茫然,需要老师不断的引导,有的甚至是直接给出答案。另外就是学习魔术时孩子们表现的不自信,这个和经验不多有很大关系。

改进措施:

1、让孩子们在活动前一段时间就有意识的看一些"小小智慧树"的小魔术表演。

2、让孩子们练习一个或两个简单的小魔术表演的经验。

3、在活动结束前可以有观看魔术大师的魔术,让孩子们有一个视觉上的提升。

幼儿百科: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更简单的说,他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表演。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奇的小木棒》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固定数量的木棒拼搭造型,感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

2.喜欢拼搭游戏,能创造性地拼搭出不同造型的物体。

3.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体验空间造型变化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含音乐背景)。

2.每人8根小木棒、1块操作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PPT,在背景音乐声中引出情境。

师:小白兔和小黑兔是一对好朋友,他俩总喜欢一块儿出去玩。有一天,他俩一起来到一片大森林里,走着走着,远远地看见前面有一些东西。是什么呢?它们很好奇。

师:(音乐骤停)它们走过去一看。哦,原来是小木棒!

师:你们来数一数,有几根小木棒?

师:有8根细细长长的小木棒。小木棒可以做什么呢?(幼儿猜测。)

2.继续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用木棒摆放的图形。

师:嗯,小黑兔也有好主意,它想到了用小木棒来搭东西。我们来看看,它搭出了什么?(小黑兔搭出了一朵漂亮的花。)

师:小黑兔用几根小木棒搭出了这朵花呢?它是怎么搭的?

师:小白兔想搭一个和小黑兔不一样的东西。我们来看看,它搭出了什么?

师:它用小木棒搭了一间漂亮的小房子。它是不是也用了8根小木棒?它是怎么摆放小木棒的呢?(有横放的,也有竖放的。)

师:小木棒好神奇呀!小黑兔、小白兔都用了8根,却搭出了不一样的图形。你们想动手试一试吗?也能用8根小木棒搭出和兔子不一样的图形吗?

师:这里有片草地(指绿色地垫),上面放着操作板。等会儿,你可以找一块操作板,从箩筐里数出8根木棒,在自己的操作板上搭一搭。当音乐停时,保留你的图形,赶快回到座位上。听清楚了吗?

二、自主探索

1.自由拼搭。

幼儿每人取8根小木棒自主探索,在操作板上拼搭各种图形。教师巡视,鼓励幼儿搭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2.展示图形。

(1)共同欣赏几个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

师:你们真厉害,搭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谁的作品?请你来介绍一下,你搭了什么?是怎么搭的?(请两至三个幼儿介绍。)

师:同样用8根小木棒,小朋友们却搭出了不一样的图形。真是神奇的小木棒!

(2)欣赏立体作品,并与之前的作品进行比较。

师:瞧,这个作品很特别。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个作品和其他作品有什么不同。(这个作品是站着的,其他是躺着的。)

师:这是谁搭的?请问你搭的是什么?是怎样搭的?

师(小结):小木棒不仅可以躺着搭,也可以站着搭。

3.总结和提升拼搭技能。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用什么方法搭的。

师(播放PPT):这些作品都是用小木棒搭的,但方法各种各样。有的让木棒平躺着搭造型,如:一根接着一根延长或搭出曲线,或从中间向四周发射出去,或头和尾相接围成圈。也有的把木棒立起来搭造型,如:两根木棒立起来,上面再平铺一根木棒架空,就像一个门洞;或将木棒从洞中穿越;或者将木棒联接、转向、交叉……

三、学习新的空间造型方法

1.感知和探索。

师:看了这些方法,你有没有新的想法?

师:现在,请你们再来试一试,用看到的这些方法搭出与众不同的造型。注意:立体造型要搭得稳,别让它倒下来。当音乐停时,要小心地保留作品,然后回到座位。

(每个幼儿拿8根小木棒,在操作板上自主探索,拼搭各种造型。)

2.交流和提升。

师:大家都完成了。现在请两个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师:×××,你搭的是什么?是怎么搭的?用到了什么方法?

师:哦,你搭了一座小桥,桥下还有小船。你把四根木棒立起来,上面再平放一根,两边各斜着放一根,还有一根放在了桥下面。你用的方法真多。

师:还有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师:×××,你搭的是什么?是怎么搭的?用到了什么方法?

师:你搭的是一栋高楼。两根木棒分开立起来,上面平铺一根后,再在上面垒一层,还有两根平铺在楼房两边的地上。你用到了很多方法,搭出了很棒的作品。

师:还有谁搭的也是楼房?和他搭的一样吗?你是怎么搭的?用到了什么方法?

师(小结):把小木棒立起来向上搭建,可以运用垒高、架空、穿越、盖顶、联接、转向、交叉等方法搭建出这么多有趣的造型,太有趣了。(边说边指出有相应技能的幼儿作品。)

四、合作创意拼搭

1.产生挑战自我的愿望。

师:×××把8根木棒都用上,搭出了这个高楼。有什么办法能让高楼搭得更高呢?

师:是的,两个人一起玩,把木棒合起来,数量就多了。你们愿意挑战吗?

师:看看在规定的时间里,两个好朋友合作能不能搭出更多的不一样的图形来。请听好要求:两个好朋友把木棒都放在这个箩筐里,然后一起到后面的桌子上找一块白色小广场(大些的操作板),商量好要搭什么,再一起动手搭。作品完成后就举手,我来给你们和你们的作品拍合影。

师:注意,当音乐停时,要小心保留你们的作品,轻轻回到座位上。

2.尝试合作搭建。

两个幼儿一组,共用16根小木棒进行大胆想象、搭建(如图五)。

五、欣赏造型作品

师:老师把你们和你们的作品都拍下来放在了电视机里,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师:这是谁和谁的作品?搭的是什么?他们用到了什么方法?

(分享多幅作品。)

师: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

师:这两个小朋友把小木棒合起来就有了更多的木棒,就可以运用更多的方法搭出更多、更复杂的造型。

师(小结):这8根小木棒太神奇了,变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以后,你们可以和三个、四个好朋友一起搭。也可以一个人用10根、20根小木棒来搭,看看能不能发现新的方法,能不能搭出更有趣的图形来。

活动反思:

绘本《东做做西做做》描述了两只兔子运用8根木棒进行多样化搭建的故事,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并学习拼搭各种造型。为此,我选取其中的部分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鼓励幼儿尝试用固定数量的木棒创造性地拼搭不同造型的物体,感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

该活动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情境导入。结合绘本故事引发幼儿的搭建兴趣;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用固定数量的木棒搭建的方法。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索。引导幼儿用8根木棒拼搭造型,并相互交流。通过这个过程,引导幼儿发现相同数量的木棒经过不同形式的摆放会形成不同的造型,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第三个环节是学习新的空间造型方法。帮助幼儿梳理建构的方法,特别是从平面造型到立体造型的方法,激发幼儿进行创意拼搭的欲望。第四个环节是合作创意拼搭。鼓励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合作用相同数量的木棒拼搭出新的造型。第五个环节是欣赏造型作品,总结和提升搭建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幼儿百科:棒同属棍种。棒长约五尺,以坚韧白蜡木制之。棒身两端粗细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处。往上愈细,顶端粗为八寸。棒的种类较多。

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魔水》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碘洒与淀粉所产生的变化,并且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含淀粉的食物。

2.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实践来寻找答案,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课件

2.碘洒、土豆、青菜、镘头、苹果、笔、记录纸人手一份

3.写字板、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结合故事,了解淀粉的作用

1.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提问;彬彬长得怎么样?为什么?

2.教师简单介绍淀粉的作用。

二、幼儿猜测

1.出示记录纸,引导幼儿一一指认记录纸中的食物。

2.请幼儿猜一猜,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猜测在记录纸中进行记录。

4.各自交流自己的猜测。

三、实验验证

1.出示碘洒教师以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这是“魔水”。

2.引寻幼儿记录“魔水”的颜色。(荼褐色)。

3.介绍“魔水”遇到淀粉时会变成深蓝柴色。

4.幼儿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

四、交流讨论

1.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

2.根据幼儿的介绍,教师一一验证。

五、游戏:找一找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猜测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2.点击课件:一一验证

3.赛一赛:看看哪组找到的含淀粉食物多?

(1)介绍比赛规则;根据课件和食物,各组讨论并将猜测的结果写在写字板上,哪组猜对的多,就在哪组上插上一面红旗。游戏共进行四次,哪组旗帜多,哪组就赢。

(2)幼儿比赛延伸:当碘洒遇到淀粉时,有时变色深,有时变色浅,为什么?

活动反思:

首先,导入部分。活动一开始,引出孩子的兴趣。小朋友们好,今天呀,我们来了一位魔法师,它给我们班的每一位小朋友送了一种紫色的魔法水。他告诉老师,你们的魔法水遇到会是你们手里一模一样白色的水变出不同的颜色,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那现在请你来们试一试吧,把你们的魔法水倒进另一个杯子里吧!到的时候没有声音,倒好之后放在自己的前面。你们的水颜色发生变化了吗?变成了什么颜色?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小朋友来看,这里有四杯一模一样的水。第一杯水,我请一个做得端正的小朋友来看一看,闻一闻。它闻起来怎样呢?第二杯水,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第三杯,我再一个小朋友上来。你觉得是什么呢?第四杯,在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这个东西太多了,孩子有点迷糊。孩子的操作性太多了,孩子发挥的空间有点少。

幼儿百科: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它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储藏形式。

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魔术》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魔术》含反思》

大班教案《神奇的魔术》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尝试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体会表演魔术的快乐,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发现魔术表演的秘密,喜欢探究魔术表演的奥秘,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神奇的魔术》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发现魔术表演的秘密,喜欢探究魔术表演的奥秘。

2、通过尝试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体会表演魔术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音乐《未来的魔术师》。

2、每两人一块手帕、一枚硬币。

3、玻璃杯、盛有凉水的大水杯、明信片、水盆。

4、纸袋、宽大的外套、细长形状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音乐渐低,幼儿围坐在一起。

教师:

1、刚才进教室时听到音乐了吗?是很动感有些神秘的音乐,它的名字叫《未来的魔术师》。魔术师!

2、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在哪里看到过?

(二)教师:魔术表演看上去感觉像有魔法哟!魔术师表演魔术时真的有魔法吗?

二、观察发现魔术的秘密。

(一)教师表演《听话的小磁铁》。

提问:猜一猜小磁铁为什么这么听话?(幼儿回答--请不善于表达的幼儿来回答)教师:原来小秘密在这儿呢!

(二)教师表演《百宝袋》。

提问:猜一猜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

总结:其实魔术的秘密有时候就藏在特别制作的小道具里。

(三)教师表演《流不出来的水》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纸片托水:取一只塑料小杯,装满水。将硬纸片盖在杯口(纸片比杯口略大)。用手按住了硬纸片,迅速将水杯倒置。将按住纸片的手轻轻移开,可见纸片托住了杯中的水,使水不会流出)。

提问:猜一猜魔术的秘密可能是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有的魔术是运用科学的小道理来表演的。

教师总结:当然魔术师的手法应该很熟练,这样才不会露出破绽。

三、合作分享

宝贝们今天爱动脑筋、勤思考,也积极回答问题了,表现很棒。那我们一起来变个魔术表演给听课的老师,你们愿意吗?

四、结束语。

在科学区准备了几种魔术道具,小朋友可以试试。幼儿退场,出现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中感到孩子们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魔术还是太陌生,脱离生活太多了,所以表现得有点茫然,需要老师不断的引导,有的甚至是直接给出答案。另外就是学习魔术时孩子们表现的不自信,这个和经验不多有很大关系。

改进措施:

1、让孩子们在活动前一段时间就有意识的看一些"小小智慧树"的小魔术表演。

2、让孩子们练习一个或两个简单的小魔术表演的经验。

3、在活动结束前可以有观看魔术大师的魔术,让孩子们有一个视觉上的提升。

小百科: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更简单的说,他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表演。

文章来源: //www.laolaishao.com/y/5254166.html
《幼儿园小班教案《神奇的魔术棒》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难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复制内容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魔术》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发现魔术表演的秘密,喜欢探究魔术表演的奥秘。 2、通过尝试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体会表演魔术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
    2020-10-1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奇的小木棒》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固定数量的木棒拼搭造型,感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 2.喜欢拼搭游戏,能创造性地拼搭出不同造型的物体。 3.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体验空间造型变化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2020-11-1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魔水》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碘洒与淀粉所产生的变化,并且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含淀粉的食物。 2.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实践来寻找答案,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魔术》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魔术》含反思》大班教案《神奇的魔术》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尝试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体会表演魔术的快乐,通过仔细观察,寻找...
    2022-03-1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自主尝试与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感受游戏的快乐,探索纸棍的多种玩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快来看看幼儿园...
    2021-03-1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发现魔术表演的秘密,喜欢探究魔术表演的奥秘。 2、通过尝试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体会表演魔术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

2020-10-1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固定数量的木棒拼搭造型,感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 2.喜欢拼搭游戏,能创造性地拼搭出不同造型的物体。 3.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体验空间造型变化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2020-11-1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碘洒与淀粉所产生的变化,并且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含淀粉的食物。 2.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实践来寻找答案,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

2020-09-29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神奇的魔术》含反思》大班教案《神奇的魔术》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尝试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体会表演魔术的快乐,通过仔细观察,寻找...

2022-03-11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自主尝试与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感受游戏的快乐,探索纸棍的多种玩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快来看看幼儿园...

2021-03-10 阅读全文
Baidu
map
下载全文
拷贝全文